品牌特色专业建设工作计划总结报告1_第1页
品牌特色专业建设工作计划总结报告1_第2页
品牌特色专业建设工作计划总结报告1_第3页
品牌特色专业建设工作计划总结报告1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品牌特色专业建设工作计划总结报告职业技术学院品牌特色专业建设工作总结报告开展品牌、特色专业建设,充分发挥品牌特色专业建设的示和带动作用,是优化专业结构与布局,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加强教学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专业建设整体水平,努力形成办学特色,充分发挥办学优势,更好地满足社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需求的重要举措。一、我校概况职业技术学院是由省政府领导和管理,实行省市共建的综合性全日制普通高校。学校的前身是1983年3月由教育部批准成立的职业大学,1999年3月易名为职业技术学院。学校于2008年9月迁入占地1150亩、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功能设施更为齐全和现代化的新校

2、区办学。现设有机电工程学院、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医药与化学工程系、公共管理系、艺术与旅游系、外语系、继续教育学院、基础课部、政治教学部等11个院(系)部,开设了四十余个专业,涵盖制造、土建、电子信息、生化、环保、农林、财经、旅游、公共事业、文化教育、艺术设计、交通运输等12个高职高专专业目录大类。学校从2000年开始面 向全国招生,现有各类在校生10000多人,教职员工500多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49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214人。校实验室、实训基地建筑面积8万多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值5390.45万元,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00多个,学校自主建设的产学研一体化实训基地7

3、个。国家级高职实训基地1个,2个省级高职实训基地和1个省级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 我校专业布局比较合理,特色较为鲜明,面向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灵活设置专业并不断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在加强机电、建筑、化工等传统骨干专业建设的同时,根据市场需求,特别是根据市跨越发展、崛起腾飞,建设国际性的海滨城市、现代化的港口工业城市和山海相拥的知名旅游城市的发展战略以及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从2004年至今先后新增了数控技术、人力资源管理、会计与审计、报关与国际货运、港口工程技术、港口物流设备与自动控制、港口业务管理、工程监理、工程造价、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等一批新专业,调整了部分应用性及人才需求不强的老

4、专业。我校现有建筑工程技术1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机电一体化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化学制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工程监理、商务英语、国际贸易实务、旅游管理、新闻采编与制作等8个校级品牌专业。 二、主要工作和政策措施 1.我校高度重视专业建设工作,积极做好专业发展规划并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建设。2007年学校重新修订了职业技术学院品牌、特色专业建设与管理实施办法,提出在全面推进我校专业建设的基础上,用4年左右的时间重点建设16个教育教学理念先进、人才培养方案富有创意、专业特色建设成效显著、人才培养质量社会公认的校级品牌、特色专业(目前已建成8个校级品牌专业);建设23个省级品牌或特色专业建设点

5、,并确保按期通过验收。同时从专业建设目标、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与教学容、实践教学、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师资队伍、社会服务等方面加大建设与改革力度,扎实工作,重点突破,全面推进,形成特色,确保专业建设取得预期成果。2.围绕专业建设目标和要求,制定并实施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尤其加大对品牌特色专业建设所需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力度,强化对专业带头人的重点培养以及在专业建设上的带头作用。重视师德建设和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在重视教师提高学历、职称的基础上,对专业课专任教师更加强调技能水平提高以及增加企业一线工作经历。制定了职业技术学院外聘、兼职教师管理办法,从行业、企业聘请经营管理专家、技术能手承担实践技能课程

6、的教学,比例逐年提高。我校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现有省教学名师1人,省“333 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5人,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资助4人,省教育厅“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4人、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2人,市“521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29人。有5个校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 3.实践教学条件建设是专业建设的一项基础性重要工作。学校制订了职业技术学院校实验室、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等文件,为实验室及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提供政策保障。不断加大对实验室、实训基地建设的投入力度,近三年累计投入建设经费2000余万元。2007年,我校获中央财政资助260万元,学校按1:1配

7、套经费,建设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国家级高职实训基地;2006-2008年建成数控技术工程中心省级高职实训基地,省财政资助400万元,我校配套400余万元,以良好成绩通过验收;2009年学校投资100余万元建设建筑专业实训室11个,2009年申报的建筑工程技术实训基地被遴选为省级高职实训基地建设点,我校将按标准配套建设经费,按要求高质量完成建设任务。随着学校新校区的基本建成,我校将进一步加大实验室、实训基地建设力度,实践教学条件将得到进一步完善,为教学涵建设、品牌特色专业建设提供强有力支撑。4.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推进“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项目为载体、任务为驱动、能力为目标、素质为特色、学生为主体、

8、 教师为主导、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课程体系改革和课程开发。加强教改研究,2005年至今,共获得7项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课题立项,其中6项为一般项目,1项为重点项目。获得多项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发表教学研究论文近百篇。加强精品课程和精品教材建设,现有7门省级精品课程,40门校级精品课程。主编教材80余部,其中国家规划教材10余部,省评优、立项精品教材7部。为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深化教学改革,打造品牌特色专业,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2009年学校制定了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改革与建设成果奖励办法、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改革与建设成果管理办法,建立专项基金对获得教学成果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重奖,同时规

9、教学成果建设,形成教学改革与建设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5.加强教学管理,建设规有序、和谐高效的教学环境。建立完备、规的教学管理制度,严格执行,从严治教,确保教学运行平稳有序。建立多元化质量监控体系,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实现管理机制创新。在教学管理中形成目标责任体系,狠抓工作落实,提高工作执行力和工作效率,确保工作部署贯彻落实到位,努力在教学工作中规常规,彰显特色。加大对实践教学的管理力度,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特别是对顶岗实习的管理,开发了顶岗实习管理系统软件,通过建立网络管理平台,实现对顶岗实习的过程指导与管理。同时根据学生实习分布及实习企业等情况建立顶岗实习 管理工作站,对顶岗实习实行集中统一

10、管理,并将建立顶岗实习管理工作站和教师到企业进行顶岗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使我校顶岗实习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切实收到成效,形成我校实践教学管理与改革的一个亮点和特色。 6.推行“双证书”制度,将职业资格考证纳入专业教学计划中,将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借助“职业技术学院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这一平台,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我校2007届毕业生1893人,有1412人取得职业书;2008届毕业生2433人,有1996人取得职业书;2009届毕业生2238人,有1894人取得职业书。近三届毕业生“双证书”获取率分别达到75、82.03和84.62。同时积极开展社会技能培训,提高服务社会

11、能力。2007-2009年共为社会培训中高级工1396名,技师、高级技师566名。我校为“市高技能人才培养示基地”,连续多年被评为“市高技能人才培养先进单位”、“市职业技能鉴定先进单位”。7.做好科研工作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学术科研能力和教学质量,提升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保证。学校出台了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工作奖励办法、职业技术学院科研成果管理办法等文件,鼓励教师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学校明确提出科研工作的“三个导向”,即科研要“以与教学相结合为导向、以高新技术研究为导向、以产业化前景为导向”。每年校级立项科研项目中,有关专业课程 建设、教学研究与改革等方面的课题占很大比重,使我校科研

12、与教学工作的结合更加紧密,促进了科研工作更好地服务于人才培养的总目标。近年来,我校共获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市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5项,省级科研项目22项。 三、品牌特色专业建设的经费管理学校以文件形式对品牌特色专业建设的经费管理作出明确规定,并且严格执行。具体包括:1.对校级品牌、特色专业建设给于经费资助,要求所在院系原则上按1:1配套建设经费。学校除资助经费外,在教师进修学习、顶岗培训、专任教师引进、兼职教师聘任以及实验室、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优先考虑,加大投入,重点支持。2.对国家与省级品牌、特色专业建设点,学校按1:1标准配套建设经费,国家与省下拨经费和学校配套经费必须严格按文件规定

13、专款专用,不得违规使用。专业建设项目组和专业所在院(系)对专业建设经费的具体使用提出方案,报学校研究批准后实施。专业建设项目组和专业所在院(系)负责经费使用的日常管理,监察室、教务处、财务处等职能部门负责对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宏观管理、过程监督和检查。 3.除资助经费和配套经费外,学校对获得国家级精品专业、省级品牌专业、省级特色专业、校级品牌专业,分别奖励8万元、5万元、3万元、1万元;国家级、省级、校级精品课程,分别奖励3万元、1万元、5000元;国家级、省级、校级精品教材,分别奖励2万元、5000元、2000元。对奖励分配方案(人员构成、分配比例等)均作了具体明确的规定。 四、专业建设成效1

14、.课程建设与改革。推进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改革,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教学容。能有效设计“教、学、做”为一体的情境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灵活多样,考核方式灵活恰当,强化学生能力培养。重视精品课程建设,截至目前,我校建有省级精品课程(优秀课程)7门,校极精品课程40门,精品课程全部上网。加强教材建设,主编教材80余部,其中国家规划教材10余部,省评优、立项精品教材7部。确保选用优质教材。2.专业建设。制定专业发展规划,明确建设目标和容。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

15、专业结构与布局合理并不断优化。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功能多样化、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基地,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重视特色专业建设,建有1个省级特色专 业建设点以及8个校级品牌专业。 3.实践教学。顶岗实习覆盖率高,所有专业顶岗实习时间在半年以上,多数专业顶岗实习时间为一年。加大了顶岗实习的管理力度,通过建立顶岗实习管理系统,设立顶岗实习管理工作站,实现对顶岗实习的过程指导与管理。校实验室、实训基地建设速度明显加快,条件不断改善。建有1个国家级高职实训基地,2个省级高职实训基地,省级以上高职实训基地数量超过全省高职院校平均水平。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成绩突出,毕业生“双证书”获取率在80以上。

16、积极开展社会培训和技术服务。4.师资队伍。教师学历、职称层次较高,省市级高层次人才近60人。基本形成专兼结合、结构合理、具有较强教学科研能力的教师队伍,有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5个校级优秀教学团队。教师科研能力较强,获得省市级科技进步奖6项,省市级科研项目78项,发表科研论文1000余篇,其中被sci、ei、cssci等收录55篇。5.教学管理。有健全的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管理组织系统,教学管理严格,教学运行平稳有序。建立了以生为本的多元化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更加注重教学过程管理和学生能力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强调学生个性发展。教学工作坚持“两手抓”,一手抓常规管理,一手抓教学改革和涵建设

17、,努力做到规常规、彰显特色。 五、存在的问题 1.工学结合、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有待进一步推进和深化,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还需不断强化;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和教材(特别是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的实训教材)工作需要加强,专任教师的双师素质以及从行业企业聘请专业人才和技术能手担任兼职教师的比例还需进一步提高。2.对学校办学的经费投入不足,制约了涵建设的发展。实训条件建设需要继续加大投入,加快建设;品牌特色专业建设工作还存在较大差距,目前我校省级品牌特色专业偏少,专业建设发展也不平衡,在全省同类高职院校中名列前茅的优势专业还不多。六、下一步工作我校专业建设下一步要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1.进一步做好专业建设规划工作,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学生实践能力、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综合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