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书_安丰王元猛传》原文及翻译_8825.doc_第1页
《魏书_安丰王元猛传》原文及翻译_8825.doc_第2页
《魏书_安丰王元猛传》原文及翻译_8825.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魏书原文:安丰王元猛,字季烈。太和五年封,加侍中。出为和龙镇都大将、营州刺史。猛宽仁雄毅,甚有威略,戎夷畏爱之。薨于州。赠太尉,谥曰匡。子延明,袭。世宗时,授太中大夫。 延昌初,岁大饥,延明乃减家财,以拯宾客数十人,并赡其家。至肃宗初,为豫州刺史,甚有政绩,累迁给事黄门侍郎。延明既博极群书,兼有文藻,鸠集图籍万有余卷。性清俭,不营产业。与中山王熙及弟临淮王或等, 并以才学令望有名于世。 虽风流造次不及熙、或,而稽古淳笃过之。寻迁侍中。诏与侍中崔光撰定服制。后兼尚书右仆射。以延明博识多闻,敕监金石事。及元法僧反,诏为东道行台、徐州大都督,节度诸军事,与都督临淮王元彧尚书李宪等讨法僧萧衍遣其豫章王

2、综镇徐州延明先牧徐方甚得民誉招怀旧土远近归之。综既降,因以军乘之,复东南之境,至宿豫而还。迁都督、徐州刺史。频经师旅,人物凋弊,延明招携新故,人悉安业,百姓咸附。庄帝时,兼尚书令、大司马。及元颢入洛,延明受颢委寄,率众守河桥。颢败,遂将妻子奔萧衍,死于江南。庄帝末,丧还。出帝初,赠太保,王如故,谥日文宣。所著诗赋赞颂铭诔三百余篇,又撰五经宗略、诗礼别义,注帝王世纪 及列仙传。又以河间人信都芳工算术,引之在馆。其撰古今乐事 ,九章十二图,又集器准九篇,芳别为之注,皆行于世。 (节选自魏书文成五王列传第八)译文:安丰王元猛, 字季烈。太和五年封, 加授侍中外出任和龙镇都大将、营州刺史。元猛宽厚仁慈

3、英勇刚毅,十分有威望谋略,戎族人畏惧喜爱他。在州中逝世。追赠他为太尉,谧号为匡。延明,是安丰王元猛的儿子,元猛死后,元延明继承了爵位。魏世宗时期,被任命为太中大夫。延昌初期,有一年发生严重的饥荒,元延明于是拿出自家的财产,用来拯救宾客好几十人,并且养活宾客的全家。到魏肃宗初期, 担任豫州刺史, 政绩很好, 多次升迁到给事黄门侍郎。元延明既博览群书, 又有文才,收藏了书籍一万多卷。 性格清廉俭朴,不经营产业。 和中山王元熙及其弟弟临淮王元彧等人, 一同因为文才和美好的声望在当时出名。他的风流倜傥虽然比不上元熙、元彧,但是研习古事淳朴忠厚胜过他们。不久升迁为侍中。 朝廷命他和侍中崔光拟定服饰制度。

4、后来兼任尚书右仆射。因为他博学多闻,任命他监督关于钟鼎碑碣的事务。元法僧反叛的时候,朝廷任命元延明为东道行台、徐州大都督,统领各路兵马,和都督临淮王元或、尚书李宪等征讨元法僧。萧衍派遣他的豫章王萧综镇守徐州。元延明从前在徐州作过徐州牧,很得民心,于是朝廷派他到老地方招降萧综,远近的人都投奔他。萧综投降以后,元延明就率军队乘胜出击,收复了东南地区,到达宿豫才回师。升任为都督、徐州刺史。徐州接连经受战事,人烟稀少,元延明招抚新旧百姓,人们都安居乐业,百姓全都归顺他。魏庄帝时期,兼任尚书令、大司马。元颢进入洛阳的时候,元延明受元颢的委托,率兵驻守黄河大桥。元颢兵败,元延明于是带着妻子儿女投奔萧衍,在江南去世。庄帝末年,灵柩被运回。出帝初年,追赠元延明为太保,王爵照旧,谥号为文宣。他所著作的诗、赋、赞、颂、铭、诔,共三百余篇,又撰写了五经宗略、诗礼别义,注释帝王世纪及列仙传。又因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