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节第三节 非特异免疫非特异免疫 非特异免疫非特异免疫,是机体的一般生理防卫功能,是在种系,是机体的一般生理防卫功能,是在种系 发育过程中形成的,由先天遗传而来,防卫任何外界发育过程中形成的,由先天遗传而来,防卫任何外界 异物对机体的侵入而不需要特殊的刺激或诱导。主要异物对机体的侵入而不需要特殊的刺激或诱导。主要 包括包括生理屏障生理屏障、细胞因素细胞因素和和体液因素体液因素。 非特异免疫的组成非特异免疫的组成: 生理屏障生理屏障: : 皮肤、粘膜及其附属物、共生菌群皮肤、粘膜及其附属物、共生菌群 体液因素体液因素: : 溶菌酶、补体、干扰素溶菌酶、补体、干扰素 细胞因素细胞因素: : 吞噬
2、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吞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 一、机体的屏障结构一、机体的屏障结构 1. 皮肤与粘膜:皮肤与粘膜: 1)机械的阻挡和排除作用:)机械的阻挡和排除作用: 健康机体的外表面覆盖着连续完整的皮肤和粘膜结构,其外面的角质层健康机体的外表面覆盖着连续完整的皮肤和粘膜结构,其外面的角质层 是坚韧的,不可渗透的,组成了阻挡微生物入侵的有效屏障。是坚韧的,不可渗透的,组成了阻挡微生物入侵的有效屏障。 机体的机械方式如纤毛运动、咳嗽和喷嚏排除异物机体的机械方式如纤毛运动、咳嗽和喷嚏排除异物 2)分泌液中所含化学物质有局部抗菌作用:分泌液中所含化学物质有局部抗菌作用: 各种分泌液中的杀菌成分;各种分泌
3、液中的杀菌成分; 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表面粘膜所分泌的粘液的化学性屏障作用。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表面粘膜所分泌的粘液的化学性屏障作用。 眼泪、唾液和尿液的清洗作用;眼泪、唾液和尿液的清洗作用; 3)共生菌群)共生菌群 人的体表和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存在大量正常菌群,人的体表和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存在大量正常菌群, 通过在表面部位竞争必要的营养物,或者产生如大肠通过在表面部位竞争必要的营养物,或者产生如大肠 杆菌素、酸类、脂类等抑制物,而抑制多数具有疾病杆菌素、酸类、脂类等抑制物,而抑制多数具有疾病 潜能的细菌或真菌生长。潜能的细菌或真菌生长。 临床上长期大量应用广谱抗菌素,肠道内对药物
4、敏感临床上长期大量应用广谱抗菌素,肠道内对药物敏感 的细菌被抑制,破坏了菌群间的拮抗作用,则往往引的细菌被抑制,破坏了菌群间的拮抗作用,则往往引 起菌群失调症,如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肠炎。起菌群失调症,如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肠炎。 2.生理上的屏障结构生理上的屏障结构 体内的某些部位具有特殊体内的某些部位具有特殊 的结构而形成阻挡微生物和大分的结构而形成阻挡微生物和大分 子异物进入的局部屏障,对保护子异物进入的局部屏障,对保护 该器官,维持局部生理环境恒定该器官,维持局部生理环境恒定 有重要作用。有重要作用。 1)血脑屏障:)血脑屏障: 主要由软脑膜、脉络丛、主要由软脑膜、脉络丛、 脑毛细
5、血管壁及其外的脑毛细血管壁及其外的 脑星形细胞组成,脑星形细胞组成,具有细胞间连接紧密、胞饮作用弱的特点具有细胞间连接紧密、胞饮作用弱的特点,可,可 阻挡病原体及其有毒产物从血液透入脑组织或脑脊液,保护中枢阻挡病原体及其有毒产物从血液透入脑组织或脑脊液,保护中枢 神经系统的稳定神经系统的稳定。 2)血胎屏障:)血胎屏障: 由怀孕母体子宫内膜的基蜕膜和胎儿的绒毛膜滋养层细胞由怀孕母体子宫内膜的基蜕膜和胎儿的绒毛膜滋养层细胞 共同组成,当它发育成熟(一般在妊娠共同组成,当它发育成熟(一般在妊娠3个月)后,能个月)后,能阻挡病原阻挡病原 微生物由母体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微生物由母体通过胎盘感染胎儿,但并
6、不妨碍母子间的物质交,但并不妨碍母子间的物质交 换。换。 婴幼儿因其血脑屏障还未发育完善,故易患婴幼儿因其血脑屏障还未发育完善,故易患 脑膜炎或流行性乙型脑炎等传染病。脑膜炎或流行性乙型脑炎等传染病。 肥大细胞肥大细胞 哨兵细胞哨兵细胞 巨噬细胞巨噬细胞 常住边防细胞常住边防细胞 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 野战细胞野战细胞 NKNK细胞细胞 机动兵细胞机动兵细胞 树突细胞树突细胞 工程兵细胞工程兵细胞 二、非特异性免疫细胞二、非特异性免疫细胞 主要是指体内的各种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及其它各主要是指体内的各种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及其它各 种异物的能力种异物的能力 吞噬细胞的种类:吞噬细胞的种类:多形核白
7、细胞和单核细胞多形核白细胞和单核细胞 吞噬细胞的功能:吞噬细胞的功能:吞噬细胞具有吞噬入侵的病原微生物吞噬细胞具有吞噬入侵的病原微生物 等颗粒的能力。等颗粒的能力。 多形核白细胞:多形核白细胞:存在于血液核骨髓中,含大量溶菌存在于血液核骨髓中,含大量溶菌 酶,以嗜中性粒细胞最重要酶,以嗜中性粒细胞最重要 巨噬细胞:巨噬细胞: 存在于血液、淋巴核多种组织存在于血液、淋巴核多种组织 中的大型单核细胞具有吞噬作用、中的大型单核细胞具有吞噬作用、 杀菌作用、抗原递呈作用、免疫调杀菌作用、抗原递呈作用、免疫调 节作用、抗癌作用节作用、抗癌作用 抗体抗体 补体补体 CD16 (Fcg gR III) CD
8、11b/CD18 CD25 CD28 CD32 (Fcg gR II) CD35 (CR1) CD64 (Fcg gR I) CD71 B7-2 IL-2 抗体抗体 补体补体 抗体抗体 运铁运铁 蛋白蛋白 吞吞 噬噬 细细 胞胞 表表 面面 受受 体体 三、体液因素三、体液因素 正常体液和组织中抵抗病原体的成分:正常体液和组织中抵抗病原体的成分:补体系统、干补体系统、干 扰素、溶菌酶等扰素、溶菌酶等 天然免疫分子天然免疫分子 识识 别别 对对 象象 效效 应应 溶菌酶溶菌酶细菌胞壁的糖肽 消化细菌胞壁 甘露糖结合蛋白(甘露糖结合蛋白(MBPMBP) 富含甘露糖的糖 致敏微生物; 蛋白及脂多糖
9、激活补体 C C反应蛋白(反应蛋白(CRPCRP) 细菌表面多糖及 致敏微生物; 磷酯胆碱 激活补体 补体补体与细胞及微生物表 杀伤靶细胞; 面的糖及蛋白质共 趋化炎症细胞等 价结合 LPSLPS结合蛋白(结合蛋白(LBPLBP)LPS 促进LPS与CD14结合 可溶性可溶性CD14CD14 LPS 促进细胞与LPS结合 1 1、补体系统、补体系统 存在于正常机体体液中的非特异性的血存在于正常机体体液中的非特异性的血 清蛋白,包括清蛋白,包括3030余种蛋白质成分,主要余种蛋白质成分,主要 由由肝细胞肝细胞和和巨噬细胞巨噬细胞产生。产生。 通常以无活性形式存在于正常血清和体通常以无活性形式存在
10、于正常血清和体 液中。补体能被任何的抗原液中。补体能被任何的抗原- -抗体复合物抗体复合物 激活,由激活,由无活性形式无活性形式转变为转变为对病原体具对病原体具 有杀灭作用的有杀灭作用的活性形式,活性形式,称为称为补体激活补体激活。 补体的由三部分组成补体的由三部分组成: 补体的固有成分:参与经典激活途径的成分(补体的固有成分:参与经典激活途径的成分(C1C1、 C4C4、C2C2);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激活途径的);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激活途径的MBLMBL; 丝氨酸蛋白酶;参与旁路激活途径的成分(丝氨酸蛋白酶;参与旁路激活途径的成分(P P、D D、B B 因子);共同:因子);共同:C3C3
11、、C5C9C5C9。 参与调节的成分(参与调节的成分(C1C1抑制物、抑制物、I I因子、因子、HH因子、因子、C4C4结结 合蛋白等)合蛋白等) 补体受体:补体受体:CR15CR15、C3aRC3aR、C2aRC2aR、C4aRC4aR 补体的激活补体的激活 在生理情况下,大多数血清补体成分以酶前体的形式在生理情况下,大多数血清补体成分以酶前体的形式 存在。存在。 补体的激活过程是一系列扩大的连锁反应。补体的激活过程是一系列扩大的连锁反应。 由抗原抗体复合物结合启动激活的途径为由抗原抗体复合物结合启动激活的途径为经典途径经典途径; 由病原微生物等提供接触表面,而从由病原微生物等提供接触表面,
12、而从C3C3开始激活的途开始激活的途 径称为径称为旁路途径旁路途径。 A、补体活化的经典途径 激活物及激活条件 免疫复合物是经典激 活途径的主要激活物质。 C1仅与IgM的CH3区或IgG1-3的CH2 区结合才能活化; 每一个C1分子必须同时与两个以上Ig的 Fc段结合才能被激活; 游离或可溶性抗体不能通过经典途径激 活补体 1、识别阶段 2、活化阶段 、活化阶段 3、膜攻击阶段 B、旁路途径 激活物质 细菌内毒素、酵母多糖、葡 聚糖、凝集的IgA和IgG4等 旁路途径可以识别自己与非己 旁路途径是补体系统重要的放大机制 1)溶菌和杀伤细胞:)溶菌和杀伤细胞: 溶解细胞(溶解细胞(C5C9)
13、(红细胞、血小板、细菌等)(红细胞、血小板、细菌等) 4 4、补体的生物学作用、补体的生物学作用 2)中和病毒作用)中和病毒作用 阻断病毒对靶细胞的粘附和穿透阻断病毒对靶细胞的粘附和穿透 3)趋化作用)趋化作用 C3a、C5a、C5具有趋化作用,能促使吞噬细胞向具有趋化作用,能促使吞噬细胞向 病原微生物移动和集中病原微生物移动和集中 4)免疫黏附作用)免疫黏附作用 5 5)过敏毒素作用)过敏毒素作用 C3a、C5a:碱性粒细胞:碱性粒细胞or肥大细胞释放组织胺,肥大细胞释放组织胺, 增加血管通透性增加血管通透性 三、干扰素(三、干扰素(interferon ,IFN ) 干扰素诱变剂作用下由活
14、细胞产生的干扰素诱变剂作用下由活细胞产生的 一种具有多种功一种具有多种功 能的免疫活性蛋白质,主要是糖蛋白,有抗病毒、抗肿瘤和能的免疫活性蛋白质,主要是糖蛋白,有抗病毒、抗肿瘤和 免疫调节的作用。免疫调节的作用。 1957 Issacs 和和 Lindenmann 发现并命名发现并命名 1、干扰素特点、干扰素特点 1)无特异性)无特异性 I型(型(IFN IFN) 成纤维细胞产生的糖蛋白成纤维细胞产生的糖蛋白 II型(免疫干扰素,型(免疫干扰素, IFN) T细胞产生单体糖蛋白细胞产生单体糖蛋白 2)理化性质较稳定)理化性质较稳定 60C 1h不被破坏不被破坏 pH 211内不变性内不变性 人干扰素的主要特性人干扰素的主要特性 I 型型II 型型III型型类型类型 g g 1 2 3 糖基化糖基化 有有 有有 有有 一一 无无 无无 酸稳定性酸稳定性 抗抗 抗抗 敏感敏感 pH2 稳定稳定 稳定稳定 不稳定不稳定 aa组成组成 166172 166 143 178 174 174 Mw(kD) 19 23 40 2033 22 22 分子内分子内 二硫键二硫键 2 1 无无 2 3 3 2 2、干扰素生物学作用、干扰素生物学作用 1)抑制病毒的复制,增强)抑制病毒的复制,增强NK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通信基站维护协议先例文本
- 数一数(第二课时)(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
- 2025中学助学金借款合同补充协议
- 2024年内蒙古鸿德文理学院招聘教师真题
- 2024年乐山市市属事业单位考试真题
- 2024年杭州市老年病医院招聘工作人员真题
- 2024年安徽马钢技师学院专任教师招聘真题
- 煤灰水泥出售合同范本
- 人教初中地理八下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 团购合作合同范本
- 《包装结构设计》完整课件
- 抽样调查典型案例分析报告
- 海口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公众版)
- 从电影《第二十条》中学习刑法
- (高清版)TDT 1036-2013 土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
- 华润认知能力测评题
- 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投标方案(技术标)
-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余数)计算题200道
- 婚姻家庭指导服务工作方案
- 助产士的产妇心理疏导与支持技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