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策略之整合解题思路(最新) (7)_第1页
高考复习策略之整合解题思路(最新) (7)_第2页
高考复习策略之整合解题思路(最新) (7)_第3页
高考复习策略之整合解题思路(最新) (7)_第4页
高考复习策略之整合解题思路(最新) (7)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西城区高三物理复习讲座西城区高三物理复习讲座 北京四中北京四中 魏华魏华 金玉良言金玉良言 “找题做题找题做题”不如不如“找错改找错改 错错” 要重视对典型物理过程的分析要重视对典型物理过程的分析: : 在大量习题泛滥的题海之中,要抓往少而精的在大量习题泛滥的题海之中,要抓往少而精的 反映典型物理过程的重要例题,认真做,重复反映典型物理过程的重要例题,认真做,重复 做,边做边认真体会其中的物理思想和掌握处做,边做边认真体会其中的物理思想和掌握处 理问题的方法。理问题的方法。 搞清易混易错问题的一个常用方法是把以前做搞清易混易错问题的一个常用方法是把以前做 过的大量练习中出过错误的题抽出来,通过

2、认过的大量练习中出过错误的题抽出来,通过认 真复习、思考、找到错误原因,加以改正。这真复习、思考、找到错误原因,加以改正。这 些题目比外界流行的题目更适合自己,更有针些题目比外界流行的题目更适合自己,更有针 对性。对性。 整合解题思路整合解题思路 解题解题=描述物理过程描述物理过程 需要解决的问题需要解决的问题 1、要描述哪些物理过程?、要描述哪些物理过程? 2、用什么去描述?、用什么去描述? 3、怎么去描述?、怎么去描述? 运动形式运动形式 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 匀变速曲线运动匀变速曲线运动(平抛平抛) 非匀变速曲线运动非匀变速曲线运动 非匀变速

3、直线运动非匀变速直线运动 解题工具解题工具 牛顿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 运动学公式运动学公式 能量能量 动量动量 一、高中物理涉及的运动形式和解题工具一、高中物理涉及的运动形式和解题工具 解题工具解题工具 牛顿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 运动学公式运动学公式 能量能量 动量动量 描述状态描述状态 描述过程描述过程 一、高中物理涉及的运动形式和解题工具一、高中物理涉及的运动形式和解题工具 二、解题工具是如何描述各种运动的?二、解题工具是如何描述各种运动的? 运动形式运动形式 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 匀变速曲线运动匀变速曲线运动(平抛平抛) 非匀变速曲线运动非匀

4、变速曲线运动(圆周圆周) 非匀变速直线运动非匀变速直线运动 解题工具解题工具 牛顿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 运动学公式运动学公式 能量能量 动量动量 L=1.00m m=0.01kg q=1.0010-7C E=1.00106N/C 现将现将OB之间的线烧断,之间的线烧断, 求最后两球的机械能与电势能求最后两球的机械能与电势能 的总和与线断前相比改变了多的总和与线断前相比改变了多 少?(不计两带电小球间相互少?(不计两带电小球间相互 作用的静电力)作用的静电力) -q E +q A B O -q E +q A B O T1sin+T2sinqE T2cos- T2 cosmg T2sinqE T2

5、cosmg 0 45 当然,最好的方法 还是整体法 -q E +q A B O 45 A球的重力势能减少了:球的重力势能减少了: EAmgL(1sin60) B球的重力势能减少了:球的重力势能减少了: EBmgL(1sin60cos45) A球的电势能增加了:球的电势能增加了: WAqELcos60 B球的电势能减少了:球的电势能减少了: WBqEL(sin45sin30) 两种势能总和减少了:两种势能总和减少了: WWBWAEAEB 代入数据解得:代入数据解得: W6.810 2 J 设在地面上方的真空室内,存在匀强电场和匀强设在地面上方的真空室内,存在匀强电场和匀强 磁场。已知电场强度和磁

6、感应强度的方向是相同磁场。已知电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的方向是相同 的,电场强度的大小的,电场强度的大小E=4.0V/m,磁感应强度的大,磁感应强度的大 小小B=0.15T。今有一个带负电的质点以。今有一个带负电的质点以v=20m/s的的 速度在此区域内沿垂直场强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在此区域内沿垂直场强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求此带电质点的电量与质量之比求此带电质点的电量与质量之比q/m以及磁场的所以及磁场的所 有可能方向。有可能方向。 设在地面上方的真空室内,存在匀强电场和匀强设在地面上方的真空室内,存在匀强电场和匀强 磁场。已知电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的方向是相同磁场。已知电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的

7、方向是相同 的,电场强度的大小的,电场强度的大小E=4.0V/m,磁感应强度的大,磁感应强度的大 小小B=0.15T。今有一个带负电的质点以。今有一个带负电的质点以v=20m/s的的 速度在此区域内沿垂直场强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在此区域内沿垂直场强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求此带电质点的电量与质量之比求此带电质点的电量与质量之比q/m以及磁场的所以及磁场的所 有可能方向。有可能方向。 受力分析图受力分析图 状态状态 C/kg 设在地面上方的真空室内,存在匀强电场和匀强磁设在地面上方的真空室内,存在匀强电场和匀强磁 场。已知电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的方向是相同的,场。已知电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的方向是

8、相同的, 电场强度的大小电场强度的大小E=4.0V/m,磁感应强度的大小,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B=0.15T。今有一个带负电的质点以。今有一个带负电的质点以v=20m/s的速度的速度 在此区域内沿垂直场强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求此在此区域内沿垂直场强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求此 带电质点的电量与质量之比带电质点的电量与质量之比q/m以及磁场的所有可以及磁场的所有可 能方向。能方向。 2 sincos 37 75. 0tan sincos cossin vBE g m q E vB mgqvBqE qvBqE 可解:可解: mg qE qvB E、B 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

9、匀变速直线运动 匀变速曲线运动匀变速曲线运动 非匀变速曲线运动非匀变速曲线运动 非匀变速直线运动非匀变速直线运动 0 F 二、描述运动与解题思路二、描述运动与解题思路 质量为质量为M的机车拉着质量为的机车拉着质量为m的拖车,在平的拖车,在平 直的轨道上匀速前进,拖车中途脱钩。当司直的轨道上匀速前进,拖车中途脱钩。当司 机发现时,机车已离脱钩处有机发现时,机车已离脱钩处有L距离,于是距离,于是 立即关闭油门撤去牵引力。设机车的牵引力立即关闭油门撤去牵引力。设机车的牵引力 是定值,机车和拖车受到的阻力都是车重的是定值,机车和拖车受到的阻力都是车重的 倍。求机车和拖车完全停止时相距多远。倍。求机车和

10、拖车完全停止时相距多远。 F牵 f1= Mgf2=mg F L s1 s2 d 脱钩后,对拖车:脱钩后,对拖车: 2 22 0 011 02 - 2 fmgmaag v vass g 状态 ( )过程 对机车:对机车: 匀速运动:匀速运动: gmMF)( F L s1 过程 状态减速过程 22 2 1 2 2 20 : sav MaMg 过程 状态加速过程 1 2 0 2 1 1 2 : Lavv MaMgF 思路思路1、牛、牛+运运 L M mM L Mg F d 12 sLsd由几何关系: 解以上八式: 12 sLsd L M mM L Mg F d 对拖车: 2 01 2 1 0mvmg

11、s过程 对机车: 2 02 2 1 0)(MvLsMgFL过程 匀速前进: gmMF)(状态 解得: 思路2:能量 摩擦力多做的功等于牵引力多做的功,即:摩擦力多做的功等于牵引力多做的功,即: L M mM Mg FL d FLMgd 若脱钩时,机车同时关闭油门,则由于二者初末速度相同若脱钩时,机车同时关闭油门,则由于二者初末速度相同 加速度也相同,则二者将停在同一地方(车看作质点)加速度也相同,则二者将停在同一地方(车看作质点) 思路思路3: 能量应用最高境界能量应用最高境界 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 匀变速曲线运动匀变速曲线运动 非匀变速曲线运动非

12、匀变速曲线运动 非匀变速直线运动非匀变速直线运动 牛牛+运运 能量能量 (涉及时间)涉及时间) (不涉及时间)不涉及时间) 0 F 二、描述运动与解题思路二、描述运动与解题思路 用绳子拉着小球用绳子拉着小球m,在竖直面内能做完整圆,在竖直面内能做完整圆 周运动,求在最低点拉力最小值?周运动,求在最低点拉力最小值? 用绳子拉着小球用绳子拉着小球m,在竖直面内能做完整圆,在竖直面内能做完整圆 周运动,求在最低点拉力最小值?周运动,求在最低点拉力最小值? 1、最有可能在哪儿不“完整”? 2、最高点 一个状态 牛顿运动定律 合力提供向心力 、求的是最低点拉力最小值状态? 、“最高最低”是怎样的过程?

13、解:在最高点,由牛顿运动定律解:在最高点,由牛顿运动定律 mg T1 mg R v mmgT 2 1 在最低点,同理在最低点,同理 mg T2 R v mmgT 2 2 从最高点到最低点,由动能定理从最高点到最低点,由动能定理 22 2 1 2 1 2mvvmRmg 状态状态 状态状态 过程过程 mgT6 gRv 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 匀变速曲线运动匀变速曲线运动 非匀变速曲线运动非匀变速曲线运动 非匀变速直线运动非匀变速直线运动 牛牛+能能 0 F 牛牛+运运 能量能量 (涉及时间)涉及时间) (不涉及时间)不涉及时间) 二、描述运动与解题思路二

14、、描述运动与解题思路 真空中存在空间范围足够大的、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在电真空中存在空间范围足够大的、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在电 场中,若将一个质量为场中,若将一个质量为m、带正电的小球由静止释放,运动、带正电的小球由静止释放,运动 中小球的速度与竖直方向夹角为中小球的速度与竖直方向夹角为37(取(取sin37=0.6, cos37=0.8)。现将该小球从电场中某点以初速度)。现将该小球从电场中某点以初速度v0竖直向竖直向 上抛出。求运动过程中上抛出。求运动过程中 小球受到的电场力的大小和方向;小球受到的电场力的大小和方向; 小球从抛出点至最高点的电势能变化量;小球从抛出点至最高点的电势能变化量

15、; 小球的最小动量的大小和方向。小球的最小动量的大小和方向。 真空中存在空间范围足够大的、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在电真空中存在空间范围足够大的、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在电 场中,若将一个质量为场中,若将一个质量为m、带正电的小球由静止释放,运动、带正电的小球由静止释放,运动 中小球的速度与竖直方向夹角为中小球的速度与竖直方向夹角为37(取(取sin37=0.6, cos37=0.8)。现将该小球从电场中某点以初速度)。现将该小球从电场中某点以初速度v0竖直向竖直向 上抛出。求运动过程中上抛出。求运动过程中 小球受到的电场力的大小和方向;小球受到的电场力的大小和方向; 小球从抛出点至最高点的电势能变

16、化量;小球从抛出点至最高点的电势能变化量; 小球的最小动量的大小和方向。小球的最小动量的大小和方向。 mgmgFe 4 3 37tan 电场力的方向水平向右电场力的方向水平向右 (1) E Fe mg 37 F合 (2)当小球竖直向上抛出后: 竖直方向: 0y vvgt 水平方向: 到最高点vy=0的时间 0 v t g 3 4 x qE ag m 2 2 0 31 28 x v xa t g 水平位移为: 电场力做功为: 2 0 9 32 WqExmv 所以小球上升到最高点的过程中,电势能减少: 2 0 9 32 mv 匀变速曲线运动匀变速曲线运动 解题思路解题思路 分解分解牛牛+运运 (3

17、)分析:求最值问题一般思路: 先搞清楚要求的物理量与哪些因素有关 再讨论如何取得最值 解:设t时刻小球的速度为v,有: 竖直方向: 0y vvgt 水平方向: 3 4 xx va tgt 小球的速度: 2222 0 3 ()() 4 xy vvvgtvgt 上述表达式,根号下是关于t 一元二次函数,由数学知识可求得: min0 3 5 vv 所以最小动量为 0 3 5 mv 匀变速曲线运动匀变速曲线运动 解题思路解题思路 分解分解牛牛+运运 第(第(3)问的最简方案:分解速度)问的最简方案:分解速度 mg 37o v0 v v 按平行于合力和垂直于合力 方向分解速度, 则垂直分v量大小不变,

18、平行分量v先减小后增大。 显然,当平行分量v减到零时, 速度最小为:vmin= v=v0sin37o=0.6v0 分解思想应用的最高境界分解思想应用的最高境界 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 匀变速曲线运动匀变速曲线运动 非匀变速曲线运动非匀变速曲线运动 非匀变速直线运动非匀变速直线运动 牛牛+能能 0 F 牛牛+运运 能量能量 (涉及时间)涉及时间) (不涉及时间)不涉及时间) 分分 解解牛牛+运运 二、描述运动与解题思路二、描述运动与解题思路 如图所示,轻质长绳水平地跨在相距如图所示,轻质长绳水平地跨在相距2l的两个小定滑轮的两个小定滑轮A、B上,上,

19、质量为质量为m的物块悬挂在绳上的物块悬挂在绳上O点,点,O点与点与A、B两滑轮的距离相等。两滑轮的距离相等。 在轻绳两端在轻绳两端C、D分别施加竖直向下的恒力分别施加竖直向下的恒力F=mg。先托住物块,。先托住物块, 使绳处于水平拉直状态,静止释放物块,在物块下落过程中,使绳处于水平拉直状态,静止释放物块,在物块下落过程中, 保持保持C、D两端的拉力两端的拉力F不变。不变。 (1) 当物块下落距离当物块下落距离h为多大时,物块的加速度为零为多大时,物块的加速度为零? (2) 在物块下落上述距离的过程中,克服在物块下落上述距离的过程中,克服C端恒力端恒力F做功做功W为多少为多少? (3) 求物块

20、下落过程中的最大速度求物块下落过程中的最大速度vm和最大距离和最大距离H。 AB O CD FF m 如图所示,轻质长绳水平地跨在相距如图所示,轻质长绳水平地跨在相距2l的两个小定滑轮的两个小定滑轮A、B上,上, 质量为质量为m的物块悬挂在绳上的物块悬挂在绳上O点,点,O点与点与A、B两滑轮的距离相等。两滑轮的距离相等。 在轻绳两端在轻绳两端C、D分别施加竖直向下的恒力分别施加竖直向下的恒力F=mg。先托住物块,。先托住物块, 使绳处于水平拉直状态,静止释放物块,在物块下落过程中,使绳处于水平拉直状态,静止释放物块,在物块下落过程中, 保持保持C、D两端的拉力两端的拉力F不变。不变。 (1)

21、当物块下落距离当物块下落距离h为多大时,物块的加速度为零为多大时,物块的加速度为零? (2) 在物块下落上述距离的过程中,克服在物块下落上述距离的过程中,克服C端恒力端恒力F做功做功W为多少为多少? (3) 求物块下落过程中的最大速度求物块下落过程中的最大速度vm和最大距离和最大距离H。 物块向下做物块向下做“非匀变速非匀变速 直线运动直线运动”,即加速度,即加速度 变化的运动。变化的运动。 解题关键是:分析物体解题关键是:分析物体 运动过程中各物理量的运动过程中各物理量的 变化。变化。 AB O CD FF m 过程分析:过程分析: 1、mg-2Fsin = ma 增大,增大,a向下减小,向

22、下减小,v向下增大向下增大 (关注减小的物理量)(关注减小的物理量) 2、当、当a = 0时,即:时,即:mg = 2Fsin ,v向下向下 3、 增大,增大,a向上增大,向上增大,v向下减小向下减小 4、当、当v = 0时,物体达到最低点时,物体达到最低点 mg F F AB O CD FF m T T mg (1)当物块下落距离)当物块下落距离h为多大时,物块的加速度为零为多大时,物块的加速度为零? mg = 2Fsin 得得sin = 0.5,即,即 = 30o 所以所以 h= 3 3 l mg F F AB O CD FF m T T mg ll (2)在物块下落上述距离的过程中,克服

23、)在物块下落上述距离的过程中,克服C端恒力端恒力F做功做功W为为 多少多少? 分析:分析: 物块克服绳的拉力物块克服绳的拉力T对所做功等于对所做功等于C点克服力点克服力F所做功。所做功。 2 3 ()(1) cos303 Fo l WFlmgl 克 mg F F AB O CD FF m T T mg ll (3)求物块下落过程中的最大速度)求物块下落过程中的最大速度vm和最大距离和最大距离H。 下落下落h的过程,由动能定理的过程,由动能定理 2 2 1 20 2 32 31 2(1) 332 (42 3) mF m m mghWmv mglmglmv vgl 克 mg F F AB O CD

24、 FF m T T mg ll (3)求物块下落过程中的最大速度)求物块下落过程中的最大速度vm和最大距离和最大距离H。 全程,由动能定理全程,由动能定理 22 200 2()0 4 3 F mgHW mgHmgHll Hl 克 F F C D AB O2 O1 O 非匀变速直线运动非匀变速直线运动 分析各物理量变化分析各物理量变化 关注减小的物理量关注减小的物理量 牛牛+能能 二、描述运动与解题思路二、描述运动与解题思路 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 匀变速曲线运动匀变速曲线运动 非匀变速曲线运动非匀变速曲线运动牛牛+能能 0 F 牛牛+运运 能量能量

25、(涉及时间)涉及时间) (不涉及时间)不涉及时间) 分分 解解牛牛+运运 如图所示,一对杂技演员(都视为质点)乘秋千(秋千绳处于如图所示,一对杂技演员(都视为质点)乘秋千(秋千绳处于 水平位置)从水平位置)从A点由静止出发绕点由静止出发绕O点下摆,当摆到最低点点下摆,当摆到最低点B时,时, 女演员在极短时间内将男演员沿水平方向推出,然后自已刚好女演员在极短时间内将男演员沿水平方向推出,然后自已刚好 能回到高处能回到高处A 。求男演员落地点求男演员落地点C 与与O 点的水平距离点的水平距离s。已知男已知男 演员质量演员质量m1,和女演员质量,和女演员质量m2之比为之比为2,秋千的质量不计,秋千,

26、秋千的质量不计,秋千 的摆长为的摆长为R, C 点比点比O 点低点低5R。 提示:提示: 本题涉及圆周运动、平抛;本题涉及圆周运动、平抛; 在男女演员分开瞬间,一般在男女演员分开瞬间,一般 利用动量守恒定律去研究该利用动量守恒定律去研究该 过程。过程。 O B C s 5R A 解:由解:由A到到B的过程中,由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过程中,由机械能守恒定律 2 12120 1 ()() 2 mm gRmm v 女演员推出男演员的过程,由动量守恒定律女演员推出男演员的过程,由动量守恒定律 1201 122 ()mm vmvm v 此后,女演员恰返回到此后,女演员恰返回到A,由机械能守恒定律,由机械能守

27、恒定律 2 222 1 2 m vm gR 男演员平抛男演员平抛 竖直方向竖直方向 水平方向水平方向 2 1 (5) 2 RRgt 1 svt 解得解得8sR 可见:各种运动形可见:各种运动形 式有各种运动的解式有各种运动的解 法;法; 相互作用过程常利相互作用过程常利 用动量守恒研究。用动量守恒研究。 如图所示,用长如图所示,用长L的细绳悬挂一质量为的细绳悬挂一质量为m的小球,把小球拉至的小球,把小球拉至 A点使悬线与水平方向成点使悬线与水平方向成30角,然后放手。问小球运动到悬角,然后放手。问小球运动到悬 点的正下方点的正下方B点时悬线的张力为多大?点时悬线的张力为多大? B 30 A B

28、 30 A 30 C vC vC1 vC2 mgT L v mmgT mvmvmgL vv gLv B CB CC C 5 . 3 2 1 2 1 )60cos1 ( 30cos 2 2 2 1 2 1 如图所示,两根平行的金属导轨固定在同一水平面上,磁感如图所示,两根平行的金属导轨固定在同一水平面上,磁感 应强度应强度B=0.50T的匀强磁场与导轨所在的平面垂直,导轨的电的匀强磁场与导轨所在的平面垂直,导轨的电 阻很小,可忽略不计,导轨间的距离阻很小,可忽略不计,导轨间的距离L=0.20m。两根质量均为。两根质量均为 m=0.10kg的平行金属杆甲、乙可在导轨上无摩擦地滑动,滑的平行金属杆甲

29、、乙可在导轨上无摩擦地滑动,滑 动过程中与导轨保持垂直,每根金属杆的电阻动过程中与导轨保持垂直,每根金属杆的电阻R=0.50。在。在 t=0时刻,两杆都处于静止状态。现有一与导轨平行、大小为时刻,两杆都处于静止状态。现有一与导轨平行、大小为 0.20N的恒力的恒力F作用于金属杆甲上,使金属杆在导轨上滑动。作用于金属杆甲上,使金属杆在导轨上滑动。 经过经过t=5.0s,金属杆甲的加速度为,金属杆甲的加速度为a=1.37m/s2,此时两金属杆,此时两金属杆 的速度各是多少?的速度各是多少? F 甲乙 F 甲乙 秒米秒,米可解: 秒米对整体: 秒米 秒米对乙: 牛对甲: /85. 1/15. 8 /

30、100)( /3 . 6 2 )( /6 . 0 063. 0 21 2121 21 21 22 2 vv vvmvmvFt vv R vvLB F aamaF FmaFF A A AA 练习练习1 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玩具轨道,其中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玩具轨道,其中“2008”,四个等,四个等 高数字用内壁光滑的薄壁细圆管弯成,固定在竖直平面内(所高数字用内壁光滑的薄壁细圆管弯成,固定在竖直平面内(所 有数宇均由圆或半圆组成,圆半径比细管的内径大得多),底有数宇均由圆或半圆组成,圆半径比细管的内径大得多),底 端与水平地面相切。弹射装置将一个小物体(可视为质点)以端与水平地面相切

31、。弹射装置将一个小物体(可视为质点)以v = 5m/s的水平初速度由的水平初速度由a点弹出,从点弹出,从b 点进人轨道,依次经过点进人轨道,依次经过 “8002 ”后从后从p 点水平抛出。小物体与地面点水平抛出。小物体与地面ab段间的动摩擦因数段间的动摩擦因数 = 0.3 ,不计其它机械能损失。已知,不计其它机械能损失。已知ab段长段长L=1.5m,数字,数字“0” 的半径的半径R = 0.2m,小物体质量,小物体质量m = 0.0lkg ,g = 10m/s2 。求:。求: (l)小物体从)小物体从p 点抛出后的水平射程。点抛出后的水平射程。 (2)小物体经过数字)小物体经过数字“0”的最高

32、点时管道对小物体作用力的大的最高点时管道对小物体作用力的大 小和方向。小和方向。 解:解:(1)设小物体运动到)设小物体运动到p 点时的速度大小为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小物体,小物体 由由a 运动到运动到 p 的过程,由动能定理的过程,由动能定理 -mgL - mg2R = mv2/2 - mv02/2 小物体自小物体自p 点做平抛运动点做平抛运动 2R = gt 2/2,s = vt 解得解得 s = 0.8m (2)设在数字)设在数字“0”的最高点时管道对小物体的作用力大的最高点时管道对小物体的作用力大 小为小为F,取竖直向下为正方向,取竖直向下为正方向 F+mg = mv2/R 解得解得

33、F=0.3N ,方向竖直向下,方向竖直向下 一个弹簧台秤的秤盘质量和弹簧质量都可不计,盘内放一个一个弹簧台秤的秤盘质量和弹簧质量都可不计,盘内放一个 物体物体P处于静止。处于静止。P的质量的质量m=12kg,弹簧的倔强系数,弹簧的倔强系数 k=800N/m。现给。现给P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力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力F,使,使P从静止开始从静止开始 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已知在头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已知在头0.2s内内F的大小的大小 是变化的,在是变化的,在0.2s以后以后F是恒力,是恒力,g取取10m/s2,则,则F的最小值和的最小值和 最大值分别是多少?最大值分别是多少? 练习练习2 P 一个弹簧台秤的秤盘质量和弹簧质量都可不计,盘内放一个一个弹簧台秤的秤盘质量和弹簧质量都可不计,盘内放一个 物体物体P处于静止。处于静止。P的质量的质量m=12kg,弹簧的倔强系数,弹簧的倔强系数 k=800N/m。现给。现给P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力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力F,使,使P从静止开始从静止开始 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已知在头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已知在头0.2s内内F的大小的大小 是变化的,在是变化的,在0.2s以后以后F是恒力,是恒力,g取取10m/s2,则,则F的最小值和的最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