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流的管道——血管2_第1页
血流的管道——血管2_第2页
血流的管道——血管2_第3页
血流的管道——血管2_第4页
血流的管道——血管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l血管系统是由动脉、毛细血管、静脉构 成的网络,是一个封闭的回路。 l血管的功能: 运送血液的管道,分配血液 实现物质交换的场所 Function of blood vessels 弹性贮器血管:主动脉、大动脉 分配血管:中动脉及其分支 阻力血管(毛细血管前阻力血管):小动脉、微动脉 毛细血管前括约肌: 交换血管:毛细血管 容量血管:静脉血管,容纳循环血量的60%70% 毛细血管后阻力血管:微静脉、小静脉 短路血管:动静脉吻合支 Blood flow volum,resistance and blood pressure 血流动力学最基本的问题是研究血流量, 血流阻力和血压之间的关系。 (一)

2、血流量(blood flow) 血流量(容积速度):在单位时间内流过 血管某一截面的血量,其单位为ml/min或 L/min Q P(血管两端的压力差) R(血流阻力) 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所遇到的阻力 R 8L r4 红细胞比容升高, 升高 血流的切率升高, 降低 血管口径增大, 不变 血管口径减小, 变小朋友 概念:是指血管内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 壁的侧压 表示方法: kPa,mmHg,cmH2O 1 mmHg=0.1333 kPa = 1.36 cmH2O (一)动脉血压(artierial blood pressure) 1、动脉血压的形成:一个前题,三个因素 前题: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

3、取决于血量和血管容量的关系 三个因素:心室射血、 外周阻力、 大动脉弹性贮器作用(顺应性大) 顺应性(C):压力改变1mmHg时,血管容积的改变值。 C减小,动脉血压波动增大。 C= V P 收缩压(systolic pressure):心收缩的中期, 动脉血压达到最高值100120mmHg (13.316.0kPa) 舒张压(diastolic pressure):在心舒末期 动脉血压的最低值6080mmHg (8.010.6kPa) 脉搏压(脉压,pulse pressure) = 收缩压 舒张压 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 = 舒张压 + 1 /3脉压

4、动脉 血压 CO R SV HR 收缩能力 小动脉口径 血粘滞度 红细胞比容 粘度 血流切率 血管口径 前负荷 (静脉回流量) 后负荷 循环血量 心泵 呼吸泵 肌肉泵 体位改变 静脉紧张度 神经体液调节 动脉血压过低,心室供血不足 动脉血压过高 1)心脏后负荷增加 心负担加重 心衰 2)血管易受损伤 冠心病或脑溢血 循环血量 或不变 大动脉弹性 外周阻力 HR SV 平均动脉压脉压舒张压收缩压影响因素 动脉脉搏的波形: 在每个心动周期,动脉内周期性的压力变化可引起动脉 血管发生搏动,称动脉脉搏 动脉血压继续下降心室舒张期后段 主动脉中反流的血液 受主动脉瓣阻挡,出 现短暂的返折波 主动脉瓣关

5、闭 降中 波 心舒期开始的 标志 主动脉血液倒流主动 脉根部扩张 主动脉关闭 的瞬间 降中 峡 基本上可反映 外周阻力情况 被扩张的大动脉开始 回缩,动脉血压下降 心室缓慢射 血期 前段 下 降 支 可反映心输出 速度、CO及外 周阻力 动脉血压迅速上升血 管壁扩张 心室快速射 血期 上升支 生理意义形成机制 与心动周期 对应关系 动脉脉搏 波形 下降支的形状可反映外周阻力的大小,外周阻力 上升,则下降速度慢,切迹位置高,切迹后段 坡度陡。 动脉脉搏的传输速度取决于动脉管壁的顺应性; 顺应性大,传播速度慢(主动脉:35m/s) 顺应性小,传播速度快(大动脉:710m/s) (小动脉:1535m

6、/s) 静脉的功能:通路;血液的贮存库;协助 调节CO 1、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右心房和胸 腔大静脉的血压(412cmH2O) l影响因素:心脏射血量;静脉回心血量(量和速度) l意义:1)促进血液回心 2)中心静脉压与泵血功能呈负相关 2、外周静脉压;各器官的静脉血压,以肘部正中静 为代表,平卧时514cmH2O 足背静脉:19cmH2O 门静脉: 13cmH2O 颈外静脉:10cmH2O 肘前静脉:10cmH2O 特点:压力低,重力影响大,跨壁压对血管充盈影 响大。 1、静脉对血流的阻力 (1)静脉搏对血流的阻力小,约占体循环 阻力的15% (2)

7、微静脉的阻力作用在于调节毛细血管 内压(与前阻力和后阻力的比值有关) 影响静脉阻力的因素:跨壁压,周围组织 的压力 单位时间内静脉回心血量取决于:外周静脉压与 中心静脉压差及静脉阻力 1)体循环平均压:正变 2)心脏收缩力量(心泵):正变 3)体位改变 直立 跨壁压 静脉扩张 回心血量 4)骨骼肌的挤压作用(肌泵或静脉泵) 肌肉节律性收缩+静脉瓣的作用 回心血量 5)呼吸运动(呼吸泵) 吸气 胸膜腔内压 中心静脉压 回心血量 (右心) 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 血液循环 功能:物质交换的场所, 调节回心血量 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真毛细 血管,通血毛细血管,动静脉吻合支,微静脉 血流

8、三条通路: 1)直捷通路: 微动脉 后微动脉 通血毛细血管 微静 脉 主要存在于骨骼肌,经常开放,血流速度快,回 心快,物质交换少 2)迂回通路(营养通路): 微动脉 后微动脉 毛细血管前括约 肌 真毛细血管 微静脉 壁薄血流慢,通透性好,物质交换 3)A-V短路:微动脉 A-V吻合支 微静脉 存在于手、足、耳廓:壁厚,流速快,无 交换 作用:控制皮肤散热,调节体温 三个闸门:总闸门,分闸门,后闸门 各组织中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不同,与结构 有关 人体毛细血管的数量:400亿根 总长:10万 公里 交换面积:1000m2 不同器官毛细血管的密度不同: 心、脑、肝、肾:25003000根/mm2

9、骨骼肌:100400根/mm2 1、毛细血管血压:A端:3040mmHg 中段:25mmHg V端:1015mmHg 影响因素:毛细血管前阻力/后阻力比值:5:1 比值升高,毛细血管血压下降。 2、血流量:安静时,骨骼肌中2030%开放 血管舒缩活动:510次/分 毛细血管前括 约肌收缩 毛细血管关闭 局部代谢 产物堆积 毛细血管 前括约肌 舒张 毛细血管开放 局部代 谢产物 清除 交换方式: 1、扩散:为血管内外物质交换最主要的形式,液体 中溶质分子的热运动,动力为浓度差。 2、滤过和重吸收:对物质交换作用小,对组织液生 成有重要意义。 滤过:水分子由压力高的一侧向压力低的一侧移动, 液体由

10、毛细血管内向外移动。 重吸收:液体由毛细血管外向内移动。 3、吞饮:在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一侧被内皮细胞包围 并使之进入内皮细胞内,最后排出。对大分子血浆 蛋白交换起作用。 组织液大部分呈胶冻状,不能自由流动,凝胶的基质 是胶原纤维和透明质酸细丝。 (一)组织液的生成 原料:血浆(流经毛细血管的0.52%) 生成的动力: 有效滤过压=滤过力(压)-重吸收力(压) =毛细血管血压(Pc)+组织液胶体渗透压(if) -血浆胶体渗透压(P)+组织液静水压(Pif) 单位时间内滤过毛细血管壁的液体的量: V=有效滤过压滤过系数Kf 单位时间内滤过毛细血管壁的液体的量: V=有效滤过压滤过系数Kf 因此:V

11、 = Kf (Pc+ if)-( P+Pif) A端有效滤过压=(30+15)-(25+10)=10mmHg V端有效滤过压=(12+15)-(25+10)=-8mmHg l90%滤过液被重吸收回血液 l10%滤过液进入毛细淋巴管成 为淋巴液 1、毛细血管血压 微动脉扩张(炎症) 毛细血管前阻力 Pc 组织液生成 静脉回流受阻(右心衰) 静脉血压 Pc 组织液生成 2、血浆胶体渗透压 血浆胶体渗透压 有效滤过压 组织液生成 (肾病、营养不良) 3、淋巴回流受阻 组织液聚积,如丝虫病,癌 4、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 通透性 蛋白进入组织液if 有 效滤过压 生成 (一)、淋巴液的生成 淋巴液来自滤过

12、液的10%,生成的动力为组织液和淋 巴液的压力差。 (二)淋巴液的回流及影响淋巴液回流的因素 1、淋巴液回流依赖于“淋巴管泵” 2、淋巴液回流的生理意义 回收蛋白质 运输脂肪及其它营养物质 调节血浆与组织液间的液体平衡 清除组织中的红细胞、细菌及其它微粒 不同生理状态对血流量的需要也不同,机 体通过调节机制改变心缩力,心率和血 管口径改变CO和外周阻力,调节循环血 量,进行血流分配,以适应不同情况的 需要。 通过各种心血管反射实现神经调节 (一)心脏和血管的神经支配 1、心脏的神经支配:自主神经双重支配 1)心交感神经及其作用 来源:节前纤维位于T1T5节段灰质侧角的神经元 星状神经节或颈交感

13、神经节换元 节后神经纤维 窦房节 心房肌 房室交界 房室束 心室肌 作用:正性变时、变力、变传导作用 机制: 交感神经兴奋 节后纤维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 1受体 激活腺苷酸环化酶 cAMP增加 激活蛋白激酶 蛋白质磷酸化 Ca2+通透性加强Ca2+内流增多 心缩力加强 右支交感神经兴奋时:正性变时作用为主(支配窦房节) 左侧交感神经兴奋时:正性变力作用、变传导作用为主(支配房 室肌和记室交界) 肾上腺素 来源:节前纤维来自迷走神经疑核、背核 心内神经节换元 节后神经纤维 窦房节 心房肌房室交界 房室束 心室肌少 作用:负性变时、变力、变传导作用 窦房节M受体 GK蛋白 激活IkAch通道 K+

14、外流增加 最大复极电位更负 4期自动除极慢 心率变慢 心肌细胞膜M受体 抑制腺苷酸环化酶 cAMP浓度降低 肌浆网释放Ca2+减少 心肌收缩力下降 心迷走神经兴奋 节后纤维释放乙酰胆碱 右侧迷走神经兴奋:降低心率为主(支配窦房节) 左侧迷走神经兴奋:负性变传导作用为主(支配房室交界) 其递质有神经肽y,血管活性肠肽,Cgrp, 阿片肽 变力作用 (收缩性) 变传导作用 (传导性) 变时作用 (自律性) 变兴奋作用 (兴奋性) 3期K+外流3期复极平台期缩短 Ca2 +内流量 2期Ca2+内流肌浆网释放、摄取Ca2 +量ATP生 成传导收缩更同步 抑制慢反应细胞的0期Ca2 +内流0期去 极的速

15、度与幅度(NO合成酶) cGMP Ca2 + 传导 0期Ca2+内流 0期去极速度幅度 最大复极电位 4期K+外流4期自动 去极速度,If 4期Ca2+、Na+ 背景电流4期自动去极速度 ,If . 膜电位值增大,与静息电位距离加大。 静息电位变小,阈电位下移,通道激活率 (Na+、Ca2 +) 使K+通透性直接抑制Ca2+通道使Ca2 +通透性 递质对运动的作用 阿托品心得安 受体阻断剂 M受体1受体为主 肌膜受体 AchNE 末梢递质 主要分布于心房等,心室肌冠状动脉也有 少量分布。 整个心脏 分布 心迷走神经心交感神经比较类目 支配血管平滑肌的神经纤维为血管运动神经纤 维,包括缩血管神经

16、纤维和舒血管神经纤维。 来源:节前纤维起自T1L2或L3 交感神经节 内换元 节后纤维 全身血管(除毛细血 管) 作用:缩血管作用 交感神经的紧张性活动:在安静状态下,交感缩 血管神经纤维持续地发放低频率的冲动,13次/秒 机制: 交感缩血管神经纤维兴奋 效应:器官的交感神经兴奋时 1)器官血流阻力增大,血流量下降 2)毛细血管前阻力/后阻力比值 微循环血流 量 毛细血管血压 组织液回流 3)容量血管收缩,静脉回流血量增加 节后纤维释放NE 与 受体结合 皮肤、胃肠管血管 收缩 与 受体结合 骨骼肌、肝血管舒张 2 主要的神经纤维有 1)交感舒血管神经纤维 2)副交感舒血管神经纤维 3)脊髓背

17、根舒血管神经纤维 4)血管活性肠肽神经元 与心血管反射有关的神经元相对集中的部位称心 血管中枢 分布在中枢神经系统各级水平。 延髓心血管中枢: 心迷走神经元:心迷走紧张 心交感神经元:心交感紧张 交感缩血管神经元:交感缩血管紧张 l缩血管区: 位于延髓头端的腹外侧部,有交感缩血管神经元和 心交感神经元 l心抑制区: 位于延髓迷走神经背核和疑核,有迷走中枢 l舒血管区: 位于延髓尾端腹外侧部,兴奋时抑制交感缩血管神 经元 l传入神经接替站: 延髓孤束核接受传入神经发出纤维,进入延髓,中 枢神经系统其它部位。 l延髓以上的脑干,大脑边缘系统,小脑和下丘 脑 1、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

18、图表-25 适宜刺激: 血压变化的范围:60180mmHg,对100mmHg最敏感。 捕动性的血压变化,管壁机械牵张刺激 反射过程: 血压升高 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 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 窦神经(舌咽神经) 主动脉弓神经 心交感中枢() 心交感神经 心抑制,CO 心迷走中枢(+) 迷走紧张 外周阻力 交感缩血管中枢() l心肺感受器:心房、心室、和肺循环大血管 壁感受器。 压力感受器(低压力感受器):心房的压力感受 器称容量感受器 化学感受性心肺感受器:如PG、缓激肽 心肺感受器 压力、血量、PG、缓激肽 交感紧张(+) 迷走紧张() 交感缩血管神经()血管收缩 肾交感神经()醛固酮分泌增加 垂体

19、后叶分泌增加 迷走 神经 血压上升、血量增加 意义:安静状态不 断传入冲动,抑制 交感中枢的紧张性, 使血压不致过高 PO2 PCO2 H+ 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 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 窦神经 主动脉神经 呼吸中枢(+) 交感缩血管紧张性(+) E、NE 皮肤、内脏、骨骼肌血管收缩 脑、心血管舒张 CO 周围血管阻力 1)适宜刺激为血液化学成份变化 2)对正常血压不起调节作用(低于80mmHg) 3)效应为单向升压 4)在病理情况下发挥作用 4、躯体感受器引起的心血管反射 5、其它内脏感受器引起的心血管反射 6、脑缺血反应(50mmHg以下) 一、冠脉循环 (一)解剖学特点 1、冠脉粗

20、短,毛细血管丰富与心肌1:1 2、血管口径易受心脏舒缩活动影响 3、吻合支细小,冠脉突然阻塞时不易健立 侧支循环,易至心肌梗死 途径短、血流快,血流量大,约占心输出量 45%,225ml/分 血压高,冠脉开口于主动脉根部,比别处同口径 动脉血压高 摄氧率高,A-V血含氧量的差很大,因为心肌耗 氧量大 心肌收缩对冠血流影响较大,灌血有时相性,左 室主要于舒服张期灌血,收缩期只有舒服张期 的20%-30% 主动脉舒张压高低,心舒服期限长短是影响冠脉 血流量的主要因素 1、心肌的代谢水平对冠脉的调节作用 心肌活动 耗氧量 代谢产物尤其 腺苷 舒血管 心肌细胞ATP ADP+AMP 腺苷 意义:冠血流量与心肌代谢水平相适应 O25-核苷 酸酶 冠脉受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支配 1)迷走神经(+) 2)交感神经(+) 冠脉舒张(直接作用) 冠脉收缩 心脏活动() (+) 局部代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