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因报告的管理规范20140609西城_第1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8/6/d78cc635-44ec-4dfc-87ce-c867732b7951/d78cc635-44ec-4dfc-87ce-c867732b79511.gif)
![死因报告的管理规范20140609西城_第2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8/6/d78cc635-44ec-4dfc-87ce-c867732b7951/d78cc635-44ec-4dfc-87ce-c867732b79512.gif)
![死因报告的管理规范20140609西城_第3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8/6/d78cc635-44ec-4dfc-87ce-c867732b7951/d78cc635-44ec-4dfc-87ce-c867732b79513.gif)
![死因报告的管理规范20140609西城_第4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8/6/d78cc635-44ec-4dfc-87ce-c867732b7951/d78cc635-44ec-4dfc-87ce-c867732b79514.gif)
![死因报告的管理规范20140609西城_第5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8/6/d78cc635-44ec-4dfc-87ce-c867732b7951/d78cc635-44ec-4dfc-87ce-c867732b7951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北京市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北京市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 韦再华 2014年6月 三局发文解读三局发文解读 死亡登记管理规范死亡登记管理规范 两个规定两个规定 内容内容 提要提要 工作安排工作安排 督导与考核督导与考核 一、一、死亡证死亡证签发:签发: p证书格式:证书格式:6 6月月1616日使用统一的,带暗文、编号(除日使用统一的,带暗文、编号(除1 1联)。联)。 p签发对象:在北京市死亡的。签发对象:在北京市死亡的。 p签发单位:医疗卫生机构(含急救中心)。签发单位:医疗卫生机构(含急救中心)。 p补发:签发单位可补发一次。补发:签发单位可补发一次。具体见补开规定。具体见补开规定。 p非正
2、常死亡:非正常死亡:未经救治未经救治的由公安部门办理。的由公安部门办理。 二、二、 死亡证死亡证使用:使用: 死亡证死亡证签章后生效签章后生效 p户籍注销:凭第二联,公安部门保存。户籍注销:凭第二联,公安部门保存。 p殡葬手续:凭加盖公安部门公章的第四联,民政部门保存。殡葬手续:凭加盖公安部门公章的第四联,民政部门保存。 p家属保存(公证、遗产继承等家属保存(公证、遗产继承等) ):凭第三联,公安签章后有效,:凭第三联,公安签章后有效,外外 来人口到居住地派出所办理。来人口到居住地派出所办理。 三、信三、信 息息 报报 告:告: p信息建库:信息建库: u各级疾控中心:本辖区人口死亡信息库(自
3、各级疾控中心:本辖区人口死亡信息库(自20032003年)年) u医疗机构:本单位所有死亡信息库(自医疗机构:本单位所有死亡信息库(自20042004年)年) u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本地段全人口死亡信息库(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本地段全人口死亡信息库(自20042004年)年) p信息共享与校核:信息共享与校核: u卫生、公安、民政:市级每季度卫生、公安、民政:市级每季度县区级每月,信息交换与校核县区级每月,信息交换与校核 u乡镇(街道)派出所民警、民政助理、计划生育专干和乡村医生乡镇(街道)派出所民警、民政助理、计划生育专干和乡村医生 等及时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在家死亡(含新生儿死亡)信息等及
4、时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在家死亡(含新生儿死亡)信息 p统计分析:人口死亡数据的分析利用统计分析:人口死亡数据的分析利用 四、保障措施:四、保障措施: p组织领导:组织领导: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落实部门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落实部门 职责,明确任务分工。职责,明确任务分工。 p部门配合:部门配合:公安、民政、卫计委;便民、高效、业公安、民政、卫计委;便民、高效、业 务协同。务协同。 p工作制度:工作制度:证书管理、信息报告、数据安全、督导证书管理、信息报告、数据安全、督导 检查、人员培训、考核评估等。检查、人员培训、考核评估等。 p总则:遵循标准规范、及时准确、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原
5、则。总则:遵循标准规范、及时准确、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 p职责分工: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疾控中心、医疗卫生机构职责分工: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疾控中心、医疗卫生机构 p信息登记与报告:信息登记与报告:责任单位及责任人、证书签发与填写、信息报告责任单位及责任人、证书签发与填写、信息报告 p质量控制与信息共享:数据审核、订正、补报、数据库建设、质量控制与信息共享:数据审核、订正、补报、数据库建设、 信息共享、考核评估信息共享、考核评估 p信息利用与管理:统计分析、信息发布与保存、数据使用、信息利用与管理:统计分析、信息发布与保存、数据使用、 信息标准与安全信息标准与安全 p保障措施:人财物保障措施
6、:人财物 (一)机构职责(一)机构职责 n 市级:市级:4 4个单位个单位相互配合相互配合,优势互补优势互补 u医政处:印发医政处:印发文件、文件、部门内外部门内外协调协调等等 u疾控处:死因监测协调及经费管理疾控处:死因监测协调及经费管理 u统计信息中心:协助文件起草、部门间信息共享与校核、信统计信息中心:协助文件起草、部门间信息共享与校核、信 息发布前审核等息发布前审核等 u疾控中心疾控中心:数据库:数据库建设、数据收集建设、数据收集与与质控、质控、统计统计分析、培训分析、培训 督导等督导等技术性技术性工作工作 n 区县区县: u卫生计生部门:组织本辖区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估卫生计生部门:组织
7、本辖区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估 u疾控中心疾控中心:数据审核、漏报调查、数据分析、培训督导数据审核、漏报调查、数据分析、培训督导 u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卫生机构:负责签发死亡证负责签发死亡证、信息报送信息报送、证书管理证书管理 u计划生育专干和乡村医生计划生育专干和乡村医生:提供死者名单、协助入户调查:提供死者名单、协助入户调查 (二)信息登记与报告(二)信息登记与报告 n 死亡个案的填报原则死亡个案的填报原则 医疗机构内死亡医疗机构内死亡 在家死亡在家死亡 非正常死亡非正常死亡 其他要求其他要求 n 死亡证死亡证填写要求及说明填写要求及说明 n 死亡信息报告死亡信息报告 方式方式 程序、时限程序、时限
8、 其他要求其他要求 死亡个案的填报死亡个案的填报-医疗机构医疗机构 1.凡死于医疗机构和来院途中的死亡者,均须由负责救治的凡死于医疗机构和来院途中的死亡者,均须由负责救治的 执业医师填写执业医师填写死亡证死亡证。 2.对于救治后的非正常死亡,由救治医生填写对于救治后的非正常死亡,由救治医生填写死亡证死亡证。 3.对于家属不领取对于家属不领取死亡证死亡证者,暂时根据死者病例,者,暂时根据死者病例,只开只开 具具死亡证死亡证第一联第一联,并网报,在备注中注明无人领取。,并网报,在备注中注明无人领取。 注:注:取消对死亡原因不明的,须填写调查记录,并由家属或知取消对死亡原因不明的,须填写调查记录,并
9、由家属或知 情人签字。情人签字。 死亡个案的填报死亡个案的填报家中等家中等 1.死于家中、养老机构、其他场所死于家中、养老机构、其他场所的正常死亡者,由死亡所在的正常死亡者,由死亡所在 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负责调查的执业(助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负责调查的执业(助 理)医师根据理)医师根据死亡申报材料死亡申报材料填写填写死亡证死亡证 。 死亡申报材料应包括:死亡申报材料应包括: 证明申请人为死者直系亲属的材料(户口本、单位、居委证明申请人为死者直系亲属的材料(户口本、单位、居委 会等证明)。会等证明)。 居委会(原单位)或村委会证明,居委会(原单位)或村委会证明,必须必须
10、注明死者基本情况注明死者基本情况 、死亡地点死亡地点、死亡时间、死亡原因、开具证明的用途等。、死亡时间、死亡原因、开具证明的用途等。 申请人和死者的身份证明原件和复印件;申请人和死者的身份证明原件和复印件; 死者死亡的证明材料(病历、火化凭证、公安证明等)死者死亡的证明材料(病历、火化凭证、公安证明等) 死亡个案的填报死亡个案的填报家中等家中等 2.急救机构医务人员到达现场之前已正常死亡者,由接诊医生急救机构医务人员到达现场之前已正常死亡者,由接诊医生 根据死者家属或知情人提供死者生前病史或体症,进行推根据死者家属或知情人提供死者生前病史或体症,进行推 断后填写断后填写死亡证死亡证 。 3.开
11、具开具死亡证死亡证时时 ,应先查询本辖区数据库(可由区疾控提应先查询本辖区数据库(可由区疾控提 供),确认未开具供),确认未开具死亡证死亡证,将死者家属提供的死者生,将死者家属提供的死者生 前病史和医学诊断等相关信息填写在前病史和医学诊断等相关信息填写在死亡调查记录死亡调查记录内内 ,并由家属签字确认。,并由家属签字确认。 4.村委会证明及相关材料复印件应与村委会证明及相关材料复印件应与死亡医学证明书死亡医学证明书第一第一 联应长期保存。联应长期保存。 死亡个案的填报死亡个案的填报 非正常死亡非正常死亡 1医疗卫生机构不能确定是否属于正常死亡者,需经医疗卫生机构不能确定是否属于正常死亡者,需经
12、 公安机关判定死亡性质并出具死亡证明。公安机关判定死亡性质并出具死亡证明。 经公安机关判定为因病正常死亡者,按在家死亡程序填经公安机关判定为因病正常死亡者,按在家死亡程序填 写填写写填写死亡医学证明书死亡医学证明书 ,同时保留公安机关出具的死,同时保留公安机关出具的死 亡证明复印件。亡证明复印件。 经判定为非正常死亡者,由公安机关直接开具死亡证明。经判定为非正常死亡者,由公安机关直接开具死亡证明。 2.未经救治的非正常死亡证明由公安司法部门按照现行未经救治的非正常死亡证明由公安司法部门按照现行 规定及程序办理。规定及程序办理。 死亡证死亡证的填写要求的填写要求 1. 必须打印或用钢笔、碳素笔填
13、写并由填写医生必须打印或用钢笔、碳素笔填写并由填写医生 签名,并逐联加盖单位印章。签名,并逐联加盖单位印章。 2. 项目齐全:不能有空项、缺项,新生儿和无名尸项目齐全:不能有空项、缺项,新生儿和无名尸 身份证号填身份证号填“无无”;地址详细到街道。;地址详细到街道。 3. 内容准确:各项填写准确,无逻辑错误。内容准确:各项填写准确,无逻辑错误。 4. 字迹清楚,不得勾划涂改,字迹清楚,不得勾划涂改,死亡证死亡证修改需遵修改需遵 守守医院病历修改规范医院病历修改规范 死亡证死亡证填写说明填写说明 1.北京市、区(县)、街道:指死者户籍所在的;若填医疗卫生机构所在的 市、区(县)名称,则户籍地址要
14、详细到街道。 2.编号:无打印系统的,可以由网报人员上报时统一编号,给家属的由盖 章部门统一编号,可以不一致。 3.有效身份证件类别及号码:中国公民要求填写18位身份证号码。新生儿 或无名尸可填“无”。 4.死亡地点:“医疗卫生机构”要填到住院部及急诊室, “不详”指未 能确定的死亡地点(仅限非正常死亡者)。 5.致死的主要疾病诊断:填写完整的死因链,不能人为减少(死因数,和 病历的符合);第二、三、四联第二、三、四联“死亡原因死亡原因”填写第一联填写第一联“(a)直接死直接死 亡原因亡原因”,如果,如果(a)行填写的为症状、体征、衰竭,则行填写的为症状、体征、衰竭,则“死亡原因死亡原因”填填
15、 写写(a)行之后的主要致死原因。行之后的主要致死原因。 6.生前主要疾病最高诊断依据:医疗机构内死亡不能填“死后推断”。 7.调查记录:在家、养老机构、其他场所正常死亡者。 死因信息报告时限和方式死因信息报告时限和方式 人口死亡信息属法定报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 瞒报、虚报、拒报和篡改人口死亡信息 l医疗卫生机构在签发死亡证15日内网络 报告第一联信息。 l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和国家死因监测点的所有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和国家死因监测点的所有 直报单位直报单位通过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 平台上的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进行网络平台上的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进行网络 直报。直报。
16、 l其他直报单位通过其他直报单位通过北京市死因监测北京市死因监测系统系统 进行网络直报。进行网络直报。 死因信息报告其他要求死因信息报告其他要求 l对于救助站或公安部门转送到信息不详且医院无法核实信对于救助站或公安部门转送到信息不详且医院无法核实信 息的死者,在开具死亡证明书后可在无名氏界面完成卡片报息的死者,在开具死亡证明书后可在无名氏界面完成卡片报 告。告。此部分只进行指标统计,不纳入质量评价此部分只进行指标统计,不纳入质量评价。 l针对针对民政、公安民政、公安数据补卡,数据补卡,若无法联系死者家属若无法联系死者家属,暂时根,暂时根 据公安、民政相关信息,填写据公安、民政相关信息,填写死亡
17、证死亡证第一联,调查记录第一联,调查记录 注明信息来源,并进行网络报告。注明信息来源,并进行网络报告。 l对于因传染病死亡的病例,必须及时通知网络直报人员订对于因传染病死亡的病例,必须及时通知网络直报人员订 正传染病卡死亡时间同时尽快完成报送,并注意传染病卡与正传染病卡死亡时间同时尽快完成报送,并注意传染病卡与 死亡证明书信息的一致性。死亡证明书信息的一致性。 l取消取消“单机版单机版”的月报。的月报。 (三)质量控制(三)质量控制 1 1、数据审核:医疗卫生机构自审、县区数据审核:医疗卫生机构自审、县区CDCCDC审核审核 (7 7日内)日内) l 医疗卫生机构相关责任人应当对死亡证及网络报
18、告的死 亡信息进行漏项错项等逻辑检查,行政区划代码、编号、有 效身份证件类别、证件号码、性别、死亡日期、死亡原因、 医师签名、医疗卫生机构等不得为空,如实录入死因链及死 亡调查记录,确保死亡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一致性。 l 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责任人在死亡信息上报后7日内完 成数据审核,审核不通过要注明审核意见,并将错误信息反 馈报告单位核实,确保根本死因判断及ICD编码质量 (三)质量控制(三)质量控制 2 2、数据订正:入库后的数据订正由填报单位通知、数据订正:入库后的数据订正由填报单位通知 县区县区CDCCDC订正订正 l 对已审核确认的报告信息,填报单位如发现死因诊 断变更或填卡及
19、编码错误,应当通知县区级疾病预 防控制机构订正。 l 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按月对本辖区报告的人口 死亡信息进行查重,对重复报告信息确认后删除。 (三)质量控制(三)质量控制 3 3、数据补报:、数据补报: l 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责任人应当定期与街道派出 所、养老服务机构、民政助理、计划生育专干和乡村医生等 比对校核死亡名单(含新生儿死亡),及时发现漏报开展入 户调查并补报信息。 l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妇幼保健机构相互比对校核并补充 漏报的孕产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信息。 l 县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将按月收集的公安部门提供的非正常 死亡信息(法医鉴定书)移交乡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
20、 生服务机构,由乡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 行入户调查后补填并报告死亡证第一联信息。 (四)信息利用与管理(四)信息利用与管理 n 统计分析:粗死亡率、年龄别死亡率、疾病别死亡率、死因顺位统计分析:粗死亡率、年龄别死亡率、疾病别死亡率、死因顺位 研究编制寿命表和去死因寿命表研究编制寿命表和去死因寿命表 n 信息发布:建立发布、备案制度(重要卫生数据)信息发布:建立发布、备案制度(重要卫生数据) n 信息保存:死亡证纳入档案管理永久保存,信息库长期保存信息保存:死亡证纳入档案管理永久保存,信息库长期保存 n 数据使用:实行申请审批制度,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泄露个人隐数据使用:实行申请审
21、批制度,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泄露个人隐 私私 n 信息标准:采取相关标准最新版本,各地信息标准:采取相关标准最新版本,各地不得自行制定标准不得自行制定标准 行政区划代码与组织机构代码由中国行政区划代码与组织机构代码由中国CDCCDC1 1年维护年维护1 1次次 n 信息安全:保障系统级和数据安全,加强用户与权限管理信息安全:保障系统级和数据安全,加强用户与权限管理 死亡证死亡证管理规定 包括:包括: 死亡证死亡证发放、回收和保存。发放、回收和保存。 一、一、死亡证死亡证的发放的发放 1.死亡证死亡证由北京市疾控统一印制并下发,任何单位不得私自印制。由北京市疾控统一印制并下发,任何单位不得私自印制
22、。 2.所有单位(疾控、医院、科室),在领取所有单位(疾控、医院、科室),在领取死亡证死亡证后应统一将死亡后应统一将死亡 证明书保存在单位固定科室,并由证明书保存在单位固定科室,并由专人保管专人保管。 3.各单位建立各单位建立死亡证死亡证发放、回收记录,认真记录发放、回收记录,认真记录死亡证明书的编号死亡证明书的编号 ,发放时间、回收时间,发放时间、回收时间,若有作废的,说明原因,并回收作废的若有作废的,说明原因,并回收作废的死死 亡证亡证 。 4.所有填写的死亡证明书,在必须在交给死者家属前加盖单位公章。所有填写的死亡证明书,在必须在交给死者家属前加盖单位公章。不不 得在空白死亡证明书上事先
23、加盖公章。得在空白死亡证明书上事先加盖公章。 5.区县疾控应在区县疾控应在死亡证死亡证领取一个月内,将发放单位和编号范围报市领取一个月内,将发放单位和编号范围报市 疾控备查。疾控备查。 6.市疾控汇总后,反馈各区县,以便市疾控汇总后,反馈各区县,以便死亡证死亡证的追踪和查询。的追踪和查询。 死亡证死亡证管理规定 二、二、死亡证死亡证的回收的回收 1.医疗机构管理人员应及时回收开具的医疗机构管理人员应及时回收开具的死亡证死亡证,审核合格后,审核合格后15日内日内 进行网报。进行网报。 2.各医疗机构定期汇总使用情况,及时掌握各医疗机构定期汇总使用情况,及时掌握死亡证死亡证死亡证流向。对死亡证流向
24、。对 于当年未使用完的于当年未使用完的死亡证死亡证(二、三、四联)(二、三、四联) ,在下一年度领取新,在下一年度领取新 死亡证死亡证 时,必须回收至区县疾控。时,必须回收至区县疾控。 3.各区县疾控应认真核对,确保领取数量和回收数量(含作废)、报告各区县疾控应认真核对,确保领取数量和回收数量(含作废)、报告 、补开数量相对应,并销毁已作废、补开数量相对应,并销毁已作废死亡证死亡证。 4.区县疾控对辖区所有医疗机构领取、回收、报告、补开数量进行汇总区县疾控对辖区所有医疗机构领取、回收、报告、补开数量进行汇总 并上报市疾控。并上报市疾控。 死亡证死亡证管理规定 二、二、死亡证死亡证的保存的保存
25、死亡证由出具单位纳入档案管理长期保存死亡证由出具单位纳入档案管理长期保存; 1.医疗机构管理人员应医疗机构管理人员应定期定期将已网报的将已网报的死亡证死亡证 整理归档,并移交。整理归档,并移交。 2.急诊死亡病例的急诊死亡病例的死亡证死亡证第一联统一存放在病第一联统一存放在病 案室长期保存,案室长期保存, 3.住院死亡病例的死亡证明书第一联统一随病例存住院死亡病例的死亡证明书第一联统一随病例存 放在病案室长期保存。放在病案室长期保存。 死亡证死亡证的补发规定的补发规定 一、补发原则:一、补发原则: 1.自自2014年年6月月16日起,全市开始使用新的日起,全市开始使用新的死亡证死亡证 进行补开
26、,原进行补开,原“补开死亡证明补开死亡证明”停止使用。停止使用。 2.可由可由死亡证死亡证签字家属或委托人持有效身份证件向签签字家属或委托人持有效身份证件向签 发单位申请补发一次。发单位申请补发一次。 3.死亡证死亡证补发补发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为原开具:为原开具死亡证死亡证 医疗卫生机构(包括急救中心和急救站)的执业医师或医疗卫生机构(包括急救中心和急救站)的执业医师或 执业(助理)医师。执业(助理)医师。 4.补发办法:已办理户籍注销及殡葬手续的,仅补发第三补发办法:已办理户籍注销及殡葬手续的,仅补发第三 联;未办理户籍注销及殡葬手续的,补发第二至第四联。联;未办理户籍注销及
27、殡葬手续的,补发第二至第四联。 补发补发死亡证死亡证时,需在第一联及补发联时,需在第一联及补发联“医疗卫生机医疗卫生机 构盖章构盖章”栏注明栏注明“补发补发”及补发时间。及补发时间。 死亡证死亡证的补发办法的补发办法 二、其他说明二、其他说明 1.各单位(疾控和医疗机构)根据本地的情况各单位(疾控和医疗机构)根据本地的情况 制定相应办法和流程。制定相应办法和流程。 2.若死亡时间较长,查询不到死者信息(原始若死亡时间较长,查询不到死者信息(原始 证明,病例等),请求区县疾控协助。证明,病例等),请求区县疾控协助。 3.各单位应提供便民服务,提高办事效率,不各单位应提供便民服务,提高办事效率,不
28、 得互相推诿。得互相推诿。 2014年度医疗机构死因监测年度医疗机构死因监测 工作的督导与考核方案工作的督导与考核方案 1.组织管理组织管理 2.制度建设制度建设 3.质量控制 4.报告质量 5.信息管理 6.开展培训 1、组织建设组织建设 考核内容:考核内容: n成立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情况上报区疾控备案,若有人成立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情况上报区疾控备案,若有人 员变更应及时通知区疾控。员变更应及时通知区疾控。 n院级领导应定期参与自查并听取工作汇报院级领导应定期参与自查并听取工作汇报 n专职人员应经区级培训并考核合格后上岗专职人员应经区级培训并考核合格后上岗 考核方式:考核方式: n查
29、看专职人员是否与北京市疾控系统传染病及死因直报人查看专职人员是否与北京市疾控系统传染病及死因直报人 员信息库相符员信息库相符。 n是否持证(或培训)是否持证(或培训)“上岗上岗”,并现场考核评价培训效果,并现场考核评价培训效果。 2、制度建设、制度建设 考核内容:考核内容: 1.1.根据新的文件更新本区死因登记报告管理制度根据新的文件更新本区死因登记报告管理制度 2.2.死因登记报告管理制度死因登记报告管理制度(需包括工作流程、各部门职责(需包括工作流程、各部门职责 和工作要求)和工作要求)、培训工作制度、死亡病例自查制度、院、培训工作制度、死亡病例自查制度、院 内质控制度、死亡证明书管理制度
30、内质控制度、死亡证明书管理制度(发放、回收、保存(发放、回收、保存 ),数据安全管理制度),数据安全管理制度。 3.3.完成制度建设并有相关制度执行记录。完成制度建设并有相关制度执行记录。 考核方式:考核方式: 1.1.新的管理制度是否及时更新,是否符合文件要求。新的管理制度是否及时更新,是否符合文件要求。 2.2.抽查执行记录,查看落实情况。抽查执行记录,查看落实情况。 3、质量控制质量控制 考核内容:考核内容: n定期开展对急诊、住院部等临床科室死亡报告的质量定期开展对急诊、住院部等临床科室死亡报告的质量 自查;要有主管领导参与,结果有反馈,并有持续性自查;要有主管领导参与,结果有反馈,并
31、有持续性 质量改进措施。质量改进措施。 n日常质控日常质控复核要求,如复核要求,如死亡证死亡证上报前的审核、信上报前的审核、信 息的复核、查缺补漏。息的复核、查缺补漏。 考核方式:考核方式: n查阅自查记录,自查总结、奖惩通报等。查阅自查记录,自查总结、奖惩通报等。 n现场查看现场查看死亡证死亡证审核审核、复核、补漏、复核、补漏记录,及督促记录,及督促 改进措施。改进措施。 4、报告质量报告质量 1、考核内容:考核内容: n漏报率漏报率(%):从医院上报的每月死亡数与网报系统登记从医院上报的每月死亡数与网报系统登记 的死亡数对比得出。的死亡数对比得出。 n及时性:按规定的时限报告相关数据及时性:按规定的时限报告相关数据(国家网为准)(国家网为准) n完整性:数据项目完整,没有空项、漏项完整性:数据项目完整,没有空项、漏项(以死亡证明(以死亡证明 书及年报数据为准),完整率。书及年报数据为准),完整率。 n准确性:以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学年泰州市靖江八年级语文第一学期12月调研试卷附答案解析
- 2025年农业物资供应链优化管理协议
- 2025年专业除鼠服务合同
- 2025年出租车经营权承接策划协议
- 2025年通信传输设备项目规划申请报告模范
- 2025年给皂液机项目提案报告模范
- 2025年农业资源共享与协同发展协议
- 2025年建筑工程中介服务合同模板
- 2025年农产品销售合作协议合同
- 2025年棉花加工成套设备项目立项申请报告模稿
- 中央2025年交通运输部所属事业单位招聘261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上半年上半年重庆三峡融资担保集团股份限公司招聘6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正式版)HGT 22820-2024 化工安全仪表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真空泵日常操作标准作业指导书
- 2022年广东省10月自考艺术概论00504试题及答案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朱超-答辩通用PPT模板
- 隧道二衬承包合同参考
- 空气能热泵系统
- 日产块冰400吨冰库项目建议书写作模板
- 建筑行业钢桁架等制作工艺流程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