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过关检测十一对应学生用书A卷PPT学习教案_第1页
本章过关检测十一对应学生用书A卷PPT学习教案_第2页
本章过关检测十一对应学生用书A卷PPT学习教案_第3页
本章过关检测十一对应学生用书A卷PPT学习教案_第4页
本章过关检测十一对应学生用书A卷PPT学习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会计学1 本章过关检测十一对应学生用书本章过关检测十一对应学生用书A卷卷PPT 课件课件 2.(2011佛山一中模拟)下列不属于生殖隔离实例的是() A.雄萤火虫给雌虫发出各自特有的闪光求偶信号,雌虫对异种雄虫 发出的信号无反应 B.牛蛙的卵和豹蛙的精子能融合成合子,发育一段时间后死亡 C.马和驴交配产生的骡不可育 D.特纳氏综合征患者缺少了一条X染色体,性腺发育不良,没有生育 能力 解析题中A、B、C三项都是生殖隔离;D项“特纳氏综合征 患者缺少了一条X染色体,性腺发育不良,没有生育能力”是由于染 色体变异导致的,不属于生殖隔离。故选D。 第1页/共38页 3.(2010山东理综)下列符合现

2、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解析物种的形成在特殊情况下可以不经过地理隔离,但一定 要经过生殖隔离,如高原低温导致形成的四倍体植物与原二倍体植 物之间可以不经过地理隔离而形成生殖隔离;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 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现代 进化论强调群体的进化,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具体来 说自然选择过程中作用的是个体。故选D。 第2页/共38页 4.下列与生物进化相关的描述,正确的是() A.进化总

3、是由突变引起的 B.进化时基因频率总是变化的 C.变异个体总是适应环境的 D.进化改变的是个体而不是群体 解析突变和基因重组为进化提供了原材料,基因突变是不定 向的,自然选择导致基因频率发生定向变化,决定了进化的方向。 进化的结果是使种群的适应性进一步增强。进化过程中,种群的基 因频率是处于不断变化中的。故选B。 第3页/共38页 5.(2011银川一中质检)抗流感的疫苗,每过几年就要更换新的种类, 因为流感病毒已对旧的疫苗产生了高度的抗性,对这种抗性最好的 解释是() A.病毒因疫苗刺激而产生突变 B.病毒某些结构的用进废退 C.由于生殖隔离造成 D.由于选择作用,使对疫苗有抗性的病毒被保留

4、下来并扩大繁殖 解析抗性的形成是变异的结果,药物对病毒进行了选择,从 而使对疫苗有抗性的病毒被保留下来并扩大繁殖;并不是病毒因疫 苗刺激而产生变异,而是变异在前,疫苗选择在后。故选D。 第4页/共38页 6.(2011启东月考)如图为DNA分子在不同酶的作用下所发生的变 化,图中依次表示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聚合酶、DNA连接酶 、解旋酶作用的正确顺序是() A.B. C.D. 第5页/共38页 聚合酶的作用是在有模板的条件下催化合成DNA子链,形成新的 DNA分子(),DNA连接酶的作用是连接磷酸二酯键,即将2个DNA 分子末端的缺口缝合起来(),解旋酶的作用是使双链DNA解旋 ()。故选

5、C。 解析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作用是切割磷酸二酯键(),DNA 第6页/共38页 7.下列观点不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 A.环境变化可引起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B.马和驴可以交配并繁殖后代,因此马和驴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 C.种群中个体的死亡可能会导致种群基因库发生变化 D.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它们共同进化的结果 解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 率的改变,而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所以环境变化可引起 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马和驴虽然可以交配并繁殖后代,但 后代不可育,所以它们之间存在生殖隔离。种群中个体的死亡可能 第7页/共38页 会导致种群基因库发生

6、变化。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野兔的保护 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它们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的结果,即 共同进化的结果。故选B。 第8页/共38页 8.(2011南京师大附中模拟)下列有关基因工程技术的正确叙述是 () A.重组DNA技术所用的工具酶是限制酶、DNA连接酶和运载体 B.所有的限制酶都只能识别同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 C.选用细菌作为重组质粒的受体细胞是因为细菌繁殖快 D.只要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就能成功实现表达 解析重组DNA技术所用的工具是三种,但其中工具酶是限 制酶和DNA连接酶,运载体不是工具酶;限制酶具有专一性,每种限 制酶只能识别特定的核苷酸序列;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不一定就

7、 能成功实现表达,需要通过检测来确定。故选C。 第9页/共38页 9.紫茎泽兰是外来入侵物种,如果让其自然生长繁殖若干年后,与原 产地紫茎泽兰相比() A.基因库变化相互影响 B.性状始终保持一致 C.很快产生生殖隔离 D.进化方向发生变化 解析紫茎泽兰是外来入侵物种,其自然生长繁殖若干年后, 与原产地的紫茎泽兰相比,由于存在地理隔离,所以基因库的变化 不是相互影响的;与原产地的紫茎泽兰不一定出现生殖隔离,但由 于适应了新的环境,其性状不可能与原产地的紫茎泽兰保持一致。 故选D。 第10页/共38页 10.(2011黄冈模拟)加拉帕戈群岛上的地雀原先属于同一个物种, 从南美大陆迁来后,逐渐分布

8、到不同的群岛上,形成了不同的物种。 下面关于新物种形成的原因中,不正确的是() A.不同的种群出现不同的突变和基因重组 B.自然环境对种群中不同的基因起选择作用 C.环境条件的差异使种群发生了定向的可遗传变异 D.不同种群由于微小差异的积累,逐步出现生殖隔离 解析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环境条件 的差异不能使种群发生定向的可遗传变异,只是定向选择了不定向 的可遗传变异。故正确答案为C。 第11页/共38页 1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 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观点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完善和发展表现在 () 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种群是生物进化的

9、基本 单位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自然选择决定生物 进化的方向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隔离 导致物种形成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A.B. C.D. 第12页/共38页 解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 材料;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 率的改变;隔离导致物种形成。故题目中、四项为现 代生物进化理论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完善和发展;而题目中的、 项为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项则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与自然选择 学说的共同观点。故正确答案为C。 第13页/共38页 12.在同一区域中生长着两种杜鹃花,在人工的条件下,它们之间都 可以杂交成功。但在自然状

10、态下不能杂交,因为一种杜鹃花在6月 初产生花粉,另一种在6月下旬产生花粉。这种现象属于() A.优胜劣汰B.过度繁殖 C.生殖隔离D.性状分离 解析题干信息“两种生物在自然情况下不能进行杂交”已 告诉我们这种现象属于生殖隔离。故选C。 第14页/共38页 13.(2011海淀模拟)对于突变与进化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有利的突变太少,不足以作为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B.突变可以增加等位基因的数量,但突变了的基因都是隐性基因 C.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统称为突变 D.突变的有利与否不是绝对的,往往因所处环境的不同而异 解析基因突变的频率虽然很低,但是由于基因库中的基因数 量非常

11、大,所以基因突变的数量很多。突变的有利与否不是绝对 的,往往因所处环境的不同而异,例如果蝇在陆地上,长翅可以增大 取食范围,而在海岛上长翅因为容易被风吹到海里,所以残翅有利 于生存。故正确答案为D。 第15页/共38页 14.(2011长春毕业班一调)果蝇的体色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 控制,基因型BB、Bb为灰身,bb为黑身,若人为地组成一个群体,其 中60%为BB的个体,40%为bb的个体,雌雄比例=1 1,群体随机交 配,其子代中Bb的比例是() A.24%B.48%C.50%D.72% 解析此种群中BB的个体为60%,bb的个体为40%,则B的基因 频率为0.6,b的基因频率为0.4,

12、Bb的频率为20.60.4=0.48,即48%。 故选B。 第16页/共38页 15.(2011海淀模拟)用高秆抗锈病(DDTT)和矮秆不抗锈病(ddtt)的 二倍体水稻品种进行育种时,方法一是杂交得到F1,F1再自交得到F2, 然后选育所需类型;方法二是用F1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再用秋水 仙素处理幼苗得到相应植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方法一所得F2中重组类型、纯合子各占3/8、1/4 B.方法二所得植株中纯合子、可用于生产的类型比例分别为1/2、 1/4 C.方法一和方法二依据的主要原理分别是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结构 变异 第17页/共38页 D.方法二中最终目的是获得单倍体植株,秋水仙素

13、可提高基因突变 频率 解析高秆抗锈病(DDTT)和矮秆不抗锈病(ddtt)杂交,F2中重 组类型是两种单显性,占3/8,每种表现型各有一个纯合子,共1/4。 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方法二是单倍体育种,其原理是染色 体数目变异。F1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得到 的植株全是纯合子,可用于生产的占1/4。秋水仙素抑制纺锤体的 形成。故选A。 第18页/共38页 16.(2011浙江五校联考)下图中,甲、乙表示水稻的两个品种,A、a 和B、b表示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表 示培育水稻新品种的过程,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第19页/共38页 A.操作简便,但培育周期长

14、 B.和的变异都发生于有丝分裂间期 C.过程常用的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 D.与过程的育种原理不相同 解析过程是杂交育种,要获得AAbb品种,育种年限长, 因为要连续自交纯化,时间长。过程发生了基因重组,发生在减 数分裂过程中,过程发生了染色体变异,是由分裂期纺锤体形成 受到抑制引起的。过程常用的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根据图解 可知过程发生了基因突变,过程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因为导 入了外源基因C。故选B。 第20页/共38页 17.(2011广东六校联考)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进化总是由突变引起的,且变异个体总是适应环境的 B.进化改变的是个体而不是群体 C.基因突变产生新基因

15、改变了种群的基因频率,对生物进化有重要 意义 D.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种群基因频率总是变化的,且显性基因频率 比隐性基因频率增加得快 第21页/共38页 的,并且变异的有利与有害往往取决于环境条件;生物进化的基本 单位是种群;基因突变产生的新基因改变了种群的基因频率,是生 物变异的根本来源;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种群基因频率总是变化的, 而基因频率的改变方向决定于自然选择,显性基因频率与隐性基因 频率增加得快慢取决于哪种性状表现更能适应当前环境。故选C。 解析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选择决定的,而变异是不定向 第22页/共38页 18.(2011皖中名校联考)如图为利用和两个亲本培育某种农作 物品种的

16、几种方法,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第23页/共38页 A.经过培育成会用到组织培养技术 B.过程中秋水仙素的处理对象是幼苗 C.由品种直接形成的过程可经过基因突变 D.经过和培育出可以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解析过程为杂交育种得到F1,而过程为诱变育种,其原 理为基因突变,过程为通过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幼苗的过 程,过程、指自交得到纯合子,过程则是指经秋水仙素处理, 使染色体数目加倍的过程,由、培育出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故选D。 第24页/共38页 二、非选择题(共46分) 19.(11分)在水稻中,有芒(A)对无芒(a)为显性,抗病(R)对不抗病(r) 为显性,用有芒抗病(AARR)和无芒不抗病

17、(aarr)的两种水稻作亲本, 培育无芒抗病的良种水稻供农民使用。 (1)用杂交育种方法培育这一良种供农民使用至少需要4年时间,每 一年的方法和目的是什么?请完成下表: 第25页/共38页 第26页/共38页 (2)第1年对作为母本的水稻应该作处理。这项工序应该 在开花(选填“前”或“后”)进行。 (3)第年开始出现无芒抗病类型,它约占群体的比例为 ;若用单倍体育种,开始出现的无芒抗病类型约占群体的比 例为。 解析亲代是有芒抗病(AARR)和无芒不抗病(aarr),则F1是有 芒抗病(AaRr),F2(第2年)才会出现无芒抗病(3/16aaR)。若用单倍 体育种,则花药离体培养后得到4种单倍体

18、,1AR 1Ar 1aR 1ar, 秋水仙素处理后得到的4种纯合植株中aaRR占1/4。 第27页/共38页 答案(1)见下表。(2)人工去雄(2分)前(3)23/161/4 第28页/共38页 20.(19分)科学家观察某种鸟的种群变化情况时发现,在繁殖季节有 的雄鸟能够吸引6只雌鸟来到它的领土筑巢,有的雄鸟却“魅力不 足”,其领地中鸟巢的数量很少甚至没有。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 研究者认为雄鸟能否吸引雌鸟到它的领土筑巢,与雄鸟尾羽的长短 有关。为了验证这一观点,研究人员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实验结 果如下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第29页/共38页 (1)将若干只尾羽长度相似且生长状况一致的

19、雄鸟均分成A、B、C 三组,将组雄鸟的尾羽剪短,把剪下来的尾羽用黏合剂粘 在组雄鸟的尾羽上。对组雄鸟的尾羽未做任何 处理,使其作为对照。给三组雄鸟带上标志后放归野外进行观察。 (2)实验结论:。 (3)寄生在这种鸟的羽毛中的羽虱大量繁殖会造成羽毛失去光泽和 尾羽残缺不全,影响雄鸟的求偶繁殖。若该种群中对羽虱具有抵抗 力的个体AA和Aa分别占20%和40%,则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 。请预测以后基因频率的变化规律,以坐标曲线的形式表现出来 。(要求:标明基因;绘出大致趋势;基因频率的变化为纵坐 第30页/共38页 标,时间为横坐标。) 第31页/共38页 羽处在中间的长度,所以是将A组的尾羽剪下粘到C组的尾羽上,B 组作对照;并且雌鸟筑巢数是CBA;由此得出结论雄鸟的尾羽越 长越易吸引雌鸟到它的领地筑巢。第(3)题中A的基因频率为20%+ 40%2=40%,a的基因频率为1-40%=60%,由于aa个体对羽虱没有抵 抗力,故aa个体将减少,a的基因频率将降低。画基因频率的变化规 律时注意基因频率的起点:A为40%,a为60%。 答案(1)ACB(2)长尾羽的雄鸟更能吸引雌鸟到它的 领地筑巢(3)60%见下图。画图要求:基因A与a对应的曲线均 正确,趋势、关键点均正确。(此图9分) 解析由题图可知,A组的尾羽最短,C组的尾羽最长,B组的尾 第32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