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数学说课稿模板合集七篇_第1页
精选数学说课稿模板合集七篇_第2页
精选数学说课稿模板合集七篇_第3页
精选数学说课稿模板合集七篇_第4页
精选数学说课稿模板合集七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as long as you try very hard, you can achieve anything.勤学乐施积极进取(页眉可删)精选数学说课稿模板合集七篇 数学说课稿 篇1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是人教版数学第十二册的内容。比例的知识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这部分知识是在学习了比的知识和除法、分数等的基础上教学的,是本套教材教学内容的第三个单元。而本节课内容是这个单元的第一节课,主要属于概念教学,是为以后解比例,讲解正、反比例做准备的。学生学好这部分知识,不仅可以初步接触函数的思想,而且可以用来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具体的问题。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要

2、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六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可以确定以下教学目标:(1)通过计算、观察、比较,让学生概括、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2)认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3)学会用比例的意义或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并写出比例。3、教学重、难点: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并写出比例。二、说教法、学法:根据本节教材内容和编排特点,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主要让学生在“计算观察、比较概括应用”的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三、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引发思考多媒体出示有关国

3、旗的四幅情境图,让学生说说图的内容,并找找图中共有的东西。接着出示四面国旗的长和宽的具体数据,并提示国旗的指定有着特定的制作标准,然后让学生去思考,猜测。二、探究新知主动参与这里分成二部分:第一部分,教学比例的意义;第二部分,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第一部分:比例的意义1、根据学生的发现,让学生任意地选择其中的两面国旗,先写出长和宽的比,再求出比值进行验证自己的猜测对不对。2、把学生的计算结果出示在黑板上(四面国旗都有)接着请学生仔细观察计算结果发现了什么,发现他们的比值都相等。从而引出比例的意义。3、揭示了比例的意义后及时进行练习。判断几组比能否组成比例,为什么?让学生说理巩固概念。4、回到四面

4、国旗,让学生找比组成比例。(可以是国旗的长与宽的比,每两面国旗长之比,宽之比)这里教师要适时引导,鼓励学生打开思路,从不同的角度去寻找,以加深对比例意义的认识。第二部分:比例的基本性质1、教学比例的各部分名称。这部分的教学,我采用了阅读自学法。实施素质教育,使学生由“学会”变“会学”,这里我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学生自学课本时,老师写出比例的两种形式,引导学生注意内项和外项的位置。认识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后让学生说说比与比例的区别。2、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观察黑板上的比例中的两个内项的积与两个外项的积的关系,引导学生把两个外项与两个内项分别相乘,比较结果,然后引导他们回答两个内项的积与两个外

5、项的积有什么关系?再让学生归纳出比例的基本性质,探讨写分数形式,归纳“交叉相乘”积相等。3、练习,p34的做一做4、小结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可以根据比例的意义,也可以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三、巩固练习形成技能基础练习1、写两个比值是0.4的比,并组成比例。这里先让学生写,然后请其他学生判断他写的比例对不对。(可以用比例的意义,也可以用比例的基本性质)2、猜数游戏,一方面巩固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知识,另一方面,为下节课“解比例”做铺垫: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知道了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另外一项,这是我们下节课要研究的内容“解比例”。发展练习:1、把乘积相等的式子改写成比例。这个练习是

6、巩固比例的基本性质,意图是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为有学生可能只能改写一个,而有学生可能改写4个,还有学生可能改写8个。2、如果5a3b,那么a:b():()四、课堂小结,回归目标这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数学说课稿 篇2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组合图形面积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一课,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学习了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在本册的第二单元又学习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的面积计算,本课是这两方面知识的发展,也是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在此基础上学习组合图形,一方面可以巩固已经学过的基本图形,另一方面则能将所学的知识

7、进行整合,注重将解决问题的思考策略渗透其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教材在内容呈现上突出了两个部分,一是感受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必要性,二是针对组合图形的特点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探索性。2、学情分析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直观操作,对组合图形的认识不会很难。所以在探索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时,我通过自主探索、小组合作交流等方式达到方法的多样化。重视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让活动有实效,真正让学生在数学方法、数学思想方面有所发展。因此我设计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3、教学目标(1)在自主探索的活动中,归纳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多种方法,并运用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2)通过学生动手拼、剪

8、、补的方法,引导学生探究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3)进一步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4、教学重、难点针对五年级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教学重点:掌握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运用“分割”与“添补”法,正确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二、说教法、学法1、说教法(1)多媒体教学法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引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活学生原有知识和经验并以此为基础展开想象和思考,自觉地构建良好的知识体系,特别是转化图形的几种方法通过课件的演示,学生一目了然,直观形象,更好的突出了教学重点

9、、突破了教学难点。(2)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教学法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转变教师角色,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究性学习,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亲身经历问题提出、问题解决的过程,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2、说学法(1)自主观察思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当学生真正自己主动、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时,才能最为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引导学生自己来观察组合图形的特点,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逐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也有利于后面小组的合作学习以及更好地倾听他人的不同意见,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2)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帮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

10、通过与他人的交流与合作,获取更多的方法,找到合适、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本课让学生在自主观察思考的前提下,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进一步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3)学习归纳改变了以往的教师总结为学生自己归纳总结,相对来讲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更多的学习经验。三、教学流程为完成本节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根据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的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我在教学本节课时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和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组合图形的趣味性,体会到数学的魅力。所以制定了以下教学环节:(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三)、运用

11、新知、学以致用(四)、当堂检测、实践新知(五)、畅谈收获、总结全课(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1、复习基本图形面积公式让学生拆开老师给大家的礼物袋,看看里面是什么礼物,学生会立刻认识到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从而复习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为确保正确的计算组合图的面积打下基础。(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1、(活动一)拼一拼学生利用这些图形,选几个图形,拼一个自己喜欢的图案,请个别学生把他们的作品拿到黑板上,展示给大家看,大家共同欣赏,请同学说说看你拼的图案像什么?是由哪些基本图形组成的?从而明确组合图形是由几个基本图形组合而成的.最后将教师设计的组合图形

12、展示给学生(这一环节设计的目的是 让学生在拼一拼,看一看,说一说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到学习中来 ,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感受到知识_于生活. )由此揭示课题:组合图形面积(板书)教师出示如何求组合图形的面积?引发学生思考总结归纳出用分割的方法求组合图形的面积。2、(活动二)剪一剪,补一补通过对一个长方形的剪切和还原,引发学生小组讨论进而归纳总结出用添补的方法求组合图形的面积。3、师生总结分割法添补法:接下来让学生自主观察比较上面几种方法的不同之处后,再总结出求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掌握“分割法”和”添补法”这两种计算方法,并且让学生明确,在分割组合图形时,分割图形越简洁,解题方法越简单。

13、无论是分割还是添补,都是要把组合图形转化为我们学过的基本图形,这样就很容易计算出它的面积了。(三)运用新知、学以致用4、出示例题图由老师拼的一个图形,引导学生观察,看看像什么?学生会说像我家客厅的地面的形状,老师再次引出,我家客厅的地面形状也是这样的(出示ppt1),最近我家的房子正在装修,正计划铺地板呢?我量了一下,(出示ppt2)给出数据信息,提出问题,你能根据这些信息帮我算一算我该买多少平方米的地板呢? (在解决这一生活问题环节中,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通过自主探索,小组交流,获取更多的解题方法,让他们在小组活动中都有成功的体验和经验的收获)2、小组汇报学

14、习情况汇报时用多媒体将学生的学习成果演示出来,会出现下面几种情况:(1) 将组合图形分割成两个长方形(2) 将组合图形分割成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3) 将组合图形分割成两个梯形(4)将组合图形填补上一个小正方形,使它成为一个大长方形,再用大长方形的面积减去小正方形的面积。(5)将组合图形分割成两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或则其他情况)(学生汇报时,其他同学一边倾听,一边与自己的思路进行比较,一边质疑,一边引起集体的讨论,并及时发现错误及时纠正过来。汇报结束后,再让学生对小组成员的汇报情况作评价,最后其他小组作补充汇报 )(四)当堂检测、实践新知为了巩固新知,又突出本课的教学难点,将书上练一练的2

15、道练习题以随堂测试的形式出示学生独立完成并汇报展示。(五)畅谈收获、总结全课同学们,今天,我们共同探索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或者有什么心得?(学生可以说知识上的收获,也可以说情感上的收获,既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又将本堂课的内容进行了总结.也可以评价他人的学习表现,生生互动评价,学生既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又共同体验了成功,促进了发展)。最后,我鼓励学生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解决上课开始时,自己设计的组合图形的面积,由课内延伸到课后,让学生把掌握的知识拓展到实际生活中去,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梳理,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对在获取新知中体现出的数学思想方法策略进行反思,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本

16、节课,我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经验,向学生展示了生活中的组合图形,并联系实际生活情景,从中提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应用所学的知识。这样,不仅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激发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的兴趣,也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板书设计组合图形面积分割法割补法添补法(转化)求面积(板书设计简洁,重点难点突出,一目了然。)五、学习评价把师评、互评、自评相结合,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学习热情的评价,充分发挥了评价的激励作用。数学说课稿 篇3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方程是初等数学的基本知识,也是进一步学习一

17、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一次不等式及一元二次方程的基础。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是中学阶段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开端,也是增强学生学习数学、应用数学意识的重要题材。本节教材主要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可以说是小学与中学内容上的衔接点,方法上的分水岭。(二)教学内容“从算式到方程”新教材与原教材的显著区别:方程这一部分内容不是按照由定义到解法最后讲应用的纯数学体系编排,而是首先从实际问题出发,通过比较算术方法与方程求解的区别,体会方程的优越性,让学生认识到从算式到方程是数学的一大进步。然后再通过具体实际问题所列方程,介绍方程等概念。新教材的编写更加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三)教学重点

18、难点由于学生在小学阶段已习惯用算术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对列方程不太熟练,为了防止学生仍停留在列算式解题的低层上,所以本节重点确定为:让学生在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比较列算式与列方程在分析数量关系上的区别及列方程时相等关系的建立。而本节中学生可能感到困难的仍是实际问题相等关系的建立。二、目标分析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确定以下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方程等基本概念。2。会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二)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从具体问题中的数量相等关系列出方程的过程,体会并认识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渗透数学建模的思想。(三)情感目标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方程与现实世界的

19、密切关系,感受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三、教法与学法分析根据本节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较紧密的特点,教学中选取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背景材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并恰当设计各种问题,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小组讨论、相互交流、动手操作、自主探索等活动,获得知识,积累经验,体验成功,积极推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新的学习方式,努力完成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活动中角色的转变。四、教学过程分析教学目标进一步理解用等式的性质解简简单的(两次运用等式的性质)一元一次方程初步具有解方程中的化归意识;培养言必有据的思维能力和良好的思维品质。教学重点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知识

20、难点需要两次运用等式的性质,并且有一定的思维顺序。教学过程(师生活动)设计理念复习引入解下列方程:(1)x7=1.2;(2)在学生解答后的讲评中围绕两个问题:每一步的依据分别是什么?求方程的解就是把方程化成什么形式?这节课继续学习用等式的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由于这一课时也是学习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所以通过复习来引入比较自然。探究新知对于简单的方程,我们通过观察就能选择用等式的哪一条性质来解,下列方程你也能马上做出选择吗?例1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0.5xx=3.4(2)先让学生对第(1)题进行尝试,然后教师进行引导:要把方程0.5xx=3.4转化为x=a的形式,必须去掉方程左边的0.5,怎么去

21、?要把方程x=2.9转化为x=a的形式,必须去掉x前面的“”号,怎么去?然后给出解答:解:两边减0.5,得0.5x0.5=3.40.5化简,得x=2.9两边同乘1,得x=2.9小结:(1)这个方程的解答中两次运用了等式的性质(2)解方程的目标是把方程最终化为x=a的形式,在运用性质进行变形时,始终要朝着这个目标去转化。你能用这种方法解第(2)题吗?在学生解答后再点评。解后反思:第(2)题能否先在方程的两边同乘“一3”?比较这两种方法,你认为哪一种方法更好?为什么?允许学生在讨论后再回答。例2(补充)服装厂用355米布做成人服装和儿童服装,成人服装每套平均用布3.5米,儿童服装每套平均用布1.5

22、米。现已做了80套成人服装,用余下的布还可以做几套儿童服装?在学生弄清题意后,教师再作分析:如果设余下的布可以做x套儿童服装,那么这x套服装就需要布1.5x米,根据题意,你能列出方程吗?解:设余下的布可以做x套儿童服装,那么这x套服装就需要布1.5米,根据题意,得80x3.51.5x355化简,得2801.5x355两边减280,得2801.5x280355280化简,得1.5x75两边同除以1.5,得x50答:用余下的布还可以做50套儿童服装。解后反思:对于许多实际间题,我们可以通过设未知数,列方程,解方程,以求出问题的解。也就是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问题:我们如何才能判别求出的答案50

23、是否正确?在学生代入验算后,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方法:检验一个数值是不是某个方程的解,可以把这个数值代入方程,看方程左右两边是否相等,例如:把x=50代入方程803.51.5x=355的左边,得803.51.550=28075=355方程的左右两边相等,所以x=50是方程的解。你能检验一下x=27是不是方程的解吗?不同层次的学生经过尝试就会有不同的收获:一部分学生能独立解决,一部分学生虽不能解答,但经过老师的引导后,也能受到启发,这比纯粹的老师讲解更能激发学生的积级性。这里补充一个例题的目的一是解方程的应用,二是前两节课中已学到了方程,在这里可以进一步应用,三是使后面的“检验”更加自然。解题的格

24、式现在不一定要学生严格掌握。课堂练习教科书第73页练习第(3)(4)题。小聪带了18元钱到文具店买学习用品,他买了5支单价为1.2元的圆珠笔,剩下的钱刚好可以买8本笔记本,问笔记本的单价是多少?(用列方程的方法求解)建议:采用小组竞赛的方法进行评议小结与作业课堂小结建议:先让学生进行归纳、补充。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1)这节课学习的内容。(2)我有哪些收获?(3)我应该注意什么问题?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思考题用等式的性质求x:2x=5x7引发竞争意识,提高自我评价和自我表现的机会,以达到激发兴趣,巩固知识的目的。评价包括对学生个人、小组,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感投入及学习的效果方面等

25、。本课作业必做题:教科书第73页第4(1)、(2)、(4)题;补充: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34x=17;4=3选做题:教科书第73页第4(3)题,第74页第10题。本课教育评注(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1、力求体现新课程理念: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本设计从新课的引人、例题的处理(包括解题后的反思)、反馈练习及小结提高等各环节都力求充分体现这一点。2、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通过大量地讲解,把学生变成任教师“灌输”的

26、“容器”,学生只能接受、输入并存储知识,而教师进行的也只不过是机械地复制文化知识。新课程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将被动的、接受式的学习方式,转变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等方式。本设计在这方面也有较好的体现。3、为突出重点,分散难点,使学生能有较多机会接触列方程,_把对实际问题的讨论作为贯穿于全章前后的一条主线。对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讨论始终是结合解决实际问题进行的,即先列出方程,然后讨论如何解方程,这是_的又一特点。本设计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数学说课稿 篇4教材分析:量的计量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第四单元的一个教学内容。本课时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学过一些量的计量单位以后进行

27、的教学。教材依次出示了长度、面积、体积(容积)单位,质量单位、时间单位,还穿插讲述了名数的改写。学情分析:学生在15年级已经学过了长度、面积、体积(容积)单位,质量单位、时间单位,对于这些单位间的进率换算以及名数的改写有一定的知识基础。设计理念:1、体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力求体现出新的课程理念,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来学习这些内容,整节课的教学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出发,加强直观教学,在生活中学习新知、感悟计量单位。2、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孩子主动探究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对这些常用的计量单位以及他们之间的进率进行梳理、归类,加深认识已经学过的量及相应的计量单位,认识这些计

28、量单位间的联系和区别。3、通过设计各个层次的练习活动,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的过程,体验数学学习的快乐。教学目标:1、使学生加深认识已经学过的量及相应的计量单位,认识长度、面积和体积及其计量单位的联系和区别。2、进一步体会计量单位的实际大小,加深理解各种量相邻计量单位之间进率的大小。3、能正确地进行名数之间的改写,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体验数学学习的快乐。数学说课稿 篇5一、说内容买电器是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加与减(一)”的一课时。教材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买电器的生活情境,请学生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学习整百、整十数相加减的口算。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100以内加减法及万以内数的认识

29、的基础上进行的,学好本节课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整数加减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说学生我校身处城市,班里的孩子们对各种电器非常熟悉,并且有逛家电商场的经历,对加减法的算理掌握较好,能根据情境提出相应的加减法问题。孩子们能正确迅速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在一年级的两次口算过关检测,过关率均达到了100%。部分学生能口算整百、整十数的加减法,但对于算理的理解比较欠缺。三、说理念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这个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把这节“口算教学” 设计成“生活的数学,活动的数学、有趣的数学,发展的数学”。教学目标:1、 探索并掌握

30、整百、整十数相加减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口算。2、 结合具体情境,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经历算法多样化的过程。3、 体验与同伴合作学习的快乐,提高学习的自信心。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整百、整十数相加减的口算方法。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境,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经历算法多样化的过程四、说教法和学法根据课标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学生熟悉的教学情境,鼓励每个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积极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在教学中运用的教法有:情境设置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学法有:迁移学习法,自主探究法,小组协作法,操作法。五、说教学准备教具:课件、计数器、一袋数字卡片。学具:每人一

31、个计数器、20张百元卡片;同桌一袋数字卡片。六、说教学过程(一)创设生活情景,发展学生数感上课伊始便设计了“买电器”的生活情景,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猜电器价格”的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二) 自主协作探究,明算理知算法在本节课中把获取知识的过程交给学生,通过“根据情境提数学问题”的活动,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发展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孩子们提出的问题可能会涉及到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方面。课件展示要解决的问题:“爸爸买一台电视机和一台洗衣机一共花多少元?”,板书算式:。孩子们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协作、展示汇报等多种

32、活动来探究500+800的计算方法,逐步完成“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的发展过程,领悟到整百、整十数加减法的口算算理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以突破教学重点。在汇报展示环节孩子们可能会通过数100元钱币卡片、拨计数器、运用凑十法等方式进行计算,此时应鼓励孩子们尽量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思考过程,孩子们不仅能更加形象地理解抽象的算理,更能体会到算法的多样化,发展创造性思维,以突破教学难点。(三)技能运用并进,提高口算效益在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后及时组织口算练习,以帮助学生形成基本的口算技能。在口算练习时请孩子们对比小结注意事项,以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玩“抽卡片、列加减法算式”的游戏,使原本

33、枯燥的口算练习趣味化,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在基本练习的基础上,设置了拓展性练习,请孩子们帮淘气设计20_元压岁钱怎么花的方案,设计的方案可能是多种多样的,孩子们不仅能体会到口算的价值,更能体会到估算、理财等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此时趁热打铁,请孩子们以“我的压岁钱怎么花”为内容写一篇数学周记作为本节课的作业,这是一个综合性的作业,以体现数学的生活性、发展性。(四)反思评价相长,提高自信心通过自主、同伴、师生之间的反思、评价,使学生进一步明确算理,体验成功的快乐,激起追求的意念和力量,为孩子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七、说板书为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

34、点,设计了简洁、醒目的板书。主课题:买电器。(黄色)子课题:口算整百、整十数加减法。(红色)板书主页面:(1) 算式:500+800=1300(元)(黄色)(2) 答话。答:共花1300元。(黄色)(3) 算理:5个百+8个百=13个百也就是1300 (红色)数学说课稿 篇6一、说教材:1、1 教材地位和应用:同底数幂的除法(1)是苏科版七年级数学第八章第三节的第一节课的内容。在此前,学生通过三我六步,已经掌握了8.1同底数幂乘法,8.2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这为进一步学习8.3 同底数幂的除法做了很好的铺垫。同底数幂的除法是整式的乘法和幂的意义的综合应用,是整式的四大基本运算之一,这节课是以培

35、养学生学习能力为重要内容,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着重要意义。1、2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说出同底数幂除法的运算性质,并会用符号表示;会正确运用同底数幂除法性质进行运算,并说出每一步运算的依据;经历探索同底数幂除法运算性质的过程,并进一步感受归纳的思想方法。能力目标:经历探索同底数幂除法运算法则的过程,进一步感受归纳的思想方法,发展归纳和有条理地表达和推理的能力;通过推导同底数幂除法法则的过程,培养学生类比、归纳、猜想、推理的数学思想。情感目标:经历探索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法则的过程,获得成功的体验,积累数学经验;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体验数学来自实践中的发展特点。

36、1、3 重点、难点: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的理解与运用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教学突破在于同底数幂除法法则的推导与一般意义上的除法运算上的区别,避免出现的错误。采用由特殊到一般的教学方法,结合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应该能够很好的解决这样的问题。二、说教法、学法:针对这节课的重难点,围绕新课程理念所强调的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因此,在“教”的设计上,结合学生的实际,我采用了教师启发、总结、点拔和补充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学”的设计上,则注重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将学习内容设计成探究活动过程,使学生在亲身尝试、讨论与交流的过程中,让课堂更开放、学习更轻松、热情更高涨,并能

37、正确运用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解决问题。三、说教学过程:教学流程设计的总体思路:情境引入探求新知应用新知深化目标课堂训练。(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问题引入:师:我们居住在一个美丽的星球,叫做地球,你知道地球的体积大概是多少吗?生:不知道师:大概是立方千米。那你知道太阳和地球哪个大吗?生:太阳师:那你知道太阳的体积大概是多少呢?生:师:大概是立方千米。同学们,你能告诉大家太阳的体积大约是地球的多少倍吗?列个式子生:= 师:其实本质就是这个问题吧。(列出式子,板书课题同底数幂的除法(1)(通过对课本例题进行“再创造”,以测量生活问题为背景,引出数学问题。既尊重课本内容又符合加强数学与现实联系的要求。

38、在辅以幽默,启发的语言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四、合作交流,探求新知根据幂的定义:,进行学生自主合作学习。重点强调幂的定义,强调乘方与幂的联系。归纳同底数幂的除法的除法法则:底数不变,指数相减。(板书法则)五、应用新知,体验成功例:计算:(1) (2) (3) (4)六、 思维训练,拓展提升例:计算:(1) (2) (3)(核对预习检测的题目,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七、课堂小结,深化目标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同底数幂的除法(1),大家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生:(略)师:好的,大家把今天学习的知识运用一下,看看大家学习的怎么样。(学生课堂训练)课堂教学反思:本节课同底数幂的除法的第一节课,课堂所需要掌握知识

39、的重点和难点可以通过教师少许的启发和指点,通过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获得。所以,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合作的“三我六步”教育法成为最佳的选择。在选题上,从最基础的题练习起来,在学生全数掌握的前提下,逐步提升,给予中高难度的练习,力争85%以上的学生能够掌握。在情感调控上面,注重激情,着重在语言上做引导,对课堂进行有力的调控,从而保证学生旺盛的求知欲。以上是我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数学说课稿 篇7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平面直角坐标系”作为“数轴”的进一步发展,实现了认识上从一维空间到二维空间的跨越,构成更广范围内的数形结合、数形互相转化的理论基础。是今后学习函数、函数与方程、

40、函数与不等式关系的必要知识。所以平面直角坐标系是沟通代数和几何的桥梁,是今后学习的一个重要的数学工具。2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了数轴的概念后,已经有了一定的数形结合的意识,积累了一定的由数轴坐标描出数轴上点及由数轴上的点写出数轴上坐标的经验,同时经过上一节怎样确定平面内点的位置的学习,对平面上的点由一个有序数对表示,有了一定的认识。如何从一维数轴点与实数之间的对应关系过渡到二维坐标平面中的点与有序数对之间关系,限于初中的学习范围与学生的接受能力,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如:不理解有序实数对,不能很好地理解一一对应,不能正确认识横、纵坐标的意义,有的只限于机械地记忆,这样会影响对数形结合思想的形成

41、。同时本节内容中概念较多,比较琐碎,如何熟练运用对学生来说也有一定困难。3.教学重难点及突破基于对本节课的认识和学生的学情分析,我将本节课的重点确定为: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及相关概念,能由点写出它的坐标及相关特征,难点确定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与有序数对之间的一一对应与数形结合意识的培养。要达到本节课的目标我认为除了要加强学生多练多探索来认识有关的知识外,还必须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下功夫,尽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4.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要求和学生现有知识水平,从三个方面提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有关概念,并能正确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2能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中根据点的坐标描出点的位置,由点的位置写出点的坐标。过程与方法:经历画坐标系、描点、看图等过程,让学生感受“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体会数学源于生活,初步体验将实际问题数学化的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揭示人类认识世界是由特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