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删枝斫根的大树.doc_第1页
被删枝斫根的大树.doc_第2页
被删枝斫根的大树.doc_第3页
被删枝斫根的大树.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被删枝斫根的大树在某市的“园区” ,看到十多株用草绳裹得严实删枝斫根的大树桩,半埋在土中, 顶着防晒的黑纱网; 另有百十棵移栽的树,都挂着营养液袋,在“打吊针”。主人说,买来的大树,园林公司保证存活,如果死了不收钱。这种买卖像是很讲诚信,可是那些树原本活得好好的,为什么要摧残它们啊!我不明白:为什么不种树苗而要买大树移栽呢?懂行者说,现在有钱,兴种大树,一是显气派,二则有“厚重的历史感”。2004年在某省一所名校,校长指着一棵枯死的大树说,很便宜,11万元买来的,但活不成了,幸亏合同定的是栽活了才付钱。看着那濒死的大树,心里止不住的悲凉:它已经活了一百年,原本可以一直活下去, 活到那些买卖它的

2、人生命终结, 然后再活一千年甚至更久的,却因为暴发户要用它来装点“历史” ,就这么被挪到异乡,苟延残喘,提前死亡。暴发户总是热衷做这类事,因为自卑,认为没有根基。嫌城市房屋低矮破旧,扒光造高楼,城市簇新光鲜,这才发现人家欧美不和你比这个,于是就自惭那个“底蕴”了。于是重造老街,于是移栽老树,折腾啊,作孽啊。比之那些为了保护一棵老树而改道的公路设计者和政府,有些人和政府应当感到羞耻。一棵树长到合抱, 要伸出多少枝叶去接受阳光, 要扎下多深的根才能吸取大地的滋润! 它带着几代人的生命记忆, 它是一个故事或是一个传说 我能想象出它原先是多么的伟岸,像是大地的生命符号;百年来,它立在故乡的村口,像慈母

3、一样守望着原野,它矗立在山岭, 像纪念碑一样昭示着永恒。 游子少小离家,或是壮岁漂泊谋生, 老树就是记忆中故乡的象征, 在一个有乡土情结的人心中, 那就是永远吟唱的史诗。 它习惯了山野和大地的气息,不愿蜷曲到衙门前,不想搬进豪宅大院,它完整的躯体是完整的生命,而不是可以买卖的“历史” 。最近,一些学校兴起了移栽老树的热潮, 我的学校也移来了七八棵老树。 一些学生看着这些被删枝斫根的树, 无法抑制悲悯之情。有关人士解释:这些树没要学校出钱,政府要建设“城市形象”,拨专款购置一批大树给沿街的学校。可是很多老师和学生都认为:白给也不能要, 因为这是学校。 作为教育学生的地方,不能做这种违反自然伦理的

4、事;再说,学校没花钱,纳税人的钱就可以随便花吗?即使社会风气乱, 学校的教育价值观不能乱。 今天的教育要为未来社会培养公民, 学校不能把错误的观念教给学生, 这是我们对教育的认识。教育最像农业和林业,它的特征是“慢”,慢慢地生长, 不急功近利。 学生从教科书上学到的人与环境的关系,学到的对自然的敬重,学到的“热爱脚下的土地”,等等,都可能被斫根删枝移大树的做法所消解。学校,是播种的地方,是栽树的地方啊,现在竟然靠移栽老树来装扮“历史悠久” 。对这件事,学生比学校焦急,让我有几分欣慰,这说明我们的教育还是有些作用的。 此前我一直担心学生无动于衷,对任何事都睁只眼闭只眼。为什么要那么功利呢,树是慢慢长大的, 让学生种下一棵树苗,让他们记住有这么一棵树,当他们成年后,当他们老年时,当他们离别时, 那棵树仍然能遥望未来 让子孙后代记住前人是怎样种树的吧,让他们敬重每一棵树。有很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