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版实验教科书四年级科学下册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教学设计景东县小 黄培丽一、课题 4.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二、教材分析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这是一堂由静态观察转为动态观察的转折课,在本单元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课由3个活动组成:一是区分生食和熟食,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让学生明白有些食物可以生吃,有些食物必须煮熟了吃。二是观察比较生、熟马铃薯,对生食与熟食进行静态观察,让学生加深对生、熟食物表象特征的理解;三是观察玉米粒到玉米花的变化过程,让学生在观察中用自己的语言尽量描述出由生到熟的动态变化细节。各活动之间有着一定的递进逻辑关系。三、学情分析四年级
2、的学生对生熟食物已经具备很丰富的生活经验,对“有的食物适宜生吃,有的食物适宜熟吃”这一知识点并不陌生,但对食物为什么要生吃和熟吃的原因并不是很了解。学生在三年级时,已经具备一定的对物体进行静态观察与描述的能力,但对物体的动态观察及对细微变化的描述能力仍需要提高。四、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 为了保证对营养的吸收,有的食物适宜生吃,有的食物适宜熟吃。食物由生到熟会发生多方面的变化,其中有的变化是有利于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的。(二)过程与方法在加热的过程中,观察食物由生到熟的变化。通过细致的观察,比较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并用文字或语言进行描述。(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细致认真地完成食物生与熟的比较
3、活动。五、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观察比较生、熟马铃薯,了解生与熟的不同。教学难点:通过观察能描述生、熟食物的变化。六、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切开的生马铃薯和熟马铃薯,两小块生鸡肉(或猪肉),酒精灯、支架、石棉网、水、烧杯、镊子。演示实物:大米、黄豆、苹果、葡萄、黄瓜、豆角、土豆、草莓、鸡肉、猪肉、鳝鱼七、教学策略通过学生在生活中能接触到的食物和已有的生活经验,结合教材内容安排,充分让学生了解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及区别食用。八、课时划分 1课时九、教学步骤及设计意图1课时(一)课前激趣教师出示装有爆米花的礼物盒。师:今天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份礼物。这堂课表现最好的同学将能分享这份礼物,想要吗?
4、生:想!(本环节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表现自己。为以后的课程环节埋下伏笔。)师: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研究有关食物的问题.老师准备了一些食物,想请几位同学上来蒙住眼品尝一下。说说这种食物是什么味道?可能是什么食物?哪位同学觉得自己的味觉最发达的愿意来试试?再请一位学生上讲台帮老师蒙住品尝食物同学的眼睛。(教师戴上一次性薄膜手套,向众学生展示后从苹果上切一小块用牙签喂给学生。)(本环节设计意图:从课堂映射生活,从教师实验操作细节上教育学生平时应注意卫生。)生:酸酸的、甜甜的、还很脆,我想是苹果吧!师:解说得真详细,再请你品尝一种。(老师再从一个煮熟的苹果上切一小块喂他吃)生:酸酸的、粘粘
5、的,猜不出是什么。师:你觉得哪个更好吃?生:第一个。师:好,让他看看自己吃的是什么!(卸下这位同学的眼罩,全班同学一起确认食物的名称煮熟的苹果,并请这位同学归位)谁还想尝?(老师又抽取另一个同学,并请上讲台,用同样的方法喂熟的毛芋。)生:软软的、有点甜,是毛芋吧(老师喂他第二种食物生的毛芋)生:脆脆的、有点麻,是不是师:为什么不能确定是什么食物?生:好像平时从来没吃过这种食物。师:你觉得哪个更好吃?生:第一个。(让学生看看自己是否说对了。)师:通过刚才的小游戏我们知道有些食物(举起苹果)我们生吃味道好,有些食物(举起毛芋)烧熟了更好吃,你还知道生活中哪些食物适合生吃?哪些食物需要烧熟了吃?(请
6、学生来说说看)好,这堂课我们来研究一下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板书课题)(本环节设计意图:1.通过“猜一猜”辨别食物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有趣的活动中,培养学生探究科学,仔细观察的能力。2. 联系生活中的经验,举例说说生吃,熟吃的食物,从而锻炼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二)新课教学1.观察比较生熟马铃薯师:(出示生马铃薯)提问 :这是什么?适合生的吃还是熟的吃?生:熟吃。师:我手中的两个马铃薯一个是生的,一个是熟的,哪个生的,哪个熟的,你能用什么方法判断出来?(双手快速在身后交换出示两个马铃薯)生:“看”、“摸”、“捏”、“切”、“闻”、“尝”、“剥”(本环节设计意图:通过本环节,充分调动
7、学生对已有知识和方法的选择,回忆先前学习的几种观察方式,并激发学生采用多种方式对生熟马铃薯进行观察。)师:看来判断的方法真的有很多,下面我们小组合作仔细观察生的马铃薯和熟的马铃薯究竟有哪些不同?请记录员及时做好记录。材料员拿出抽屉里的这盘生熟马铃薯,如果要用小刀请特别注意安全,开始吧!(小组观察比较生熟马铃薯,教师巡回指导。)师:请材料员收拾好桌面的马铃薯扔进废物箱,我们要开始交流观察成果了:生的马铃薯和熟的马铃薯有哪些不同呢?谁先来试试?(一生把小组的成果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汇报,其他学生质疑补充)(教师一旁板书重点)观察方法 观察角度看 颜色摸、捏 软硬闻 气味尝 味道 切 水分剥 表皮师:
8、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啊,发现了生马铃薯和熟马铃薯那么多不同点,看来马铃薯由生变熟之后在颜色、味道、气味,水分,软硬等许多方面会发生很多的生:变化!(本环节设计意图:1让学生在已有的辨别方式之上掌握新的辨别方式,培养学生思维的创新能力。2.通过交流汇报,使学生总结出生熟马铃薯在颜色,味道,气味等方面的不同点,从而培养学生归纳分析能力。)2.实验观察玉米粒由生到熟的变化师:刚才我们说了马铃薯由生变熟会发生很多变化,那是不是别的食物由生变熟也会发生变化呢?老师为大家准备了玉米粒来观察。(出示玉米粒,师:啊!糟糕,我怎么把生的玉米粒和熟的玉米粒混一起了),大家能帮我把它们先区分开来吗?。(请材料员从抽屉
9、里取出装玉米粒的信封)生:能!(学生区分生熟玉米粒。)师:“谁来说说你们是怎样区分生熟玉米粒的?”生:“熟的软,生的硬;熟的大,生的小;熟的好吃,生的不好吃;熟的香,生的不香”(本环节设计意图:学生利用先前区分马铃薯的方法区分生玉米粒和煮熟的玉米粒,借以巩固先前知识技能。)师:“看来玉米粒由生变熟也发生了许多变化。这次老师提供的玉米粒是煮熟的,你们还能用什么方法让玉米粒变熟?”生:“蒸”、“烤”、“炸”、“炒”、“煮”(同步板书)(本环节设计意图: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举例说说将玉米粒变熟的方法,激发学生动手实验的兴趣。并为下面的实验做好铺设。)师:“好,一会儿我们就来烤玉米,看看我们在烤的过程
10、中玉米粒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请材料员将熟玉米粒收入信封放进抽屉)来,我们看看这次实验的器材,谁能说说你觉得这次实验需要注意哪些地方?(教师依次展示实验器材)生:“要注意酒精灯的使用方法”,“点火应该从下往上”,“灭火应该从侧面盖灯帽,熄灭后将灯帽向上提一提”,“用外焰加热。”(本环节设计意图:让学生回顾先前学习的酒精灯操作规范,注意实验安全)师:实验之前老师还想给大家一些小提醒。看大屏幕。(课件出示“小提示”)(1)正确使用酒精灯(打开,点燃,加热,熄灭)(2)搅拌玉米均匀受热。(3)不触碰发烫的铁碗。(4)仔细观察并记录玉米发生的变化。(5)分工合作整理材料。师:大家能不能做到啊?材料员拿出
11、材料开始吧!(学生分组实验观察并记录,教师巡回指导实验并及时掌握学生实验信息。)(课件出示:说说我们的新发现!)师:“在玉米粒由生变熟的过程中你们观察到了什么?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的发现告诉大家?”学生分组汇报实验发现。(教师一旁辅以板书)煮 蒸 烤 炸 炒生玉米粒 熟玉米粒 硬 慢 裂 裂开口子 小 膨胀,变大 比较大 淡黄色 变深,出现小黑点 深黄,黑 没气味 越来越香,出现焦味 香,有点焦味(本环节重在引导学生细致观察玉米粒变化过程中的状态,能对玉米粒变化过程中的重要特征进行描述。使学生认识到玉米粒由生变熟过程中存在渐变的过程。)3.分发礼物,质疑设悬师:这堂课同学们都表现得非常棒!现在我
12、决定,把礼物送给你们每一个人。(展示先前出示的礼物爆米花。)师:在分礼物前先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师:你们看,这小小的玉米粒和这爆米花除了颜色,气味,味道之外还有什么区别?引导学生思考“样子或形态”不同。(本环节设计意图:借此回顾之前总结的食物在由生变熟过程中颜色,气味,味道等会发生变化。并且可以引导学生总结出新的变化方面形态或样子。提升学生对食物由生变熟过程中几个变化方面的认识。)师:那你们想知道一颗小小的玉米粒是怎么样变成一朵可爱的玉米花吗?这就留待课后大家思考吧。(课堂结尾留设疑问:大家想知道一颗小小的玉米粒怎么会变成一朵玉米花吗?给学生课后探究学习的空间。)师:请大家选出自己组里这堂课
13、表现最出色的同学上来领取你们组的礼物。十、板书设计十一、课后反思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是科学四年级下册食物单元的第四课,教材共有三个部分: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观察比较生、熟马铃薯,观察比较生、熟鸡肉。三部分的目的分别为让学生从生食与熟食的角度对食物进行分类,了解常见的可以生吃的食物和必须熟吃的食物;了解生、熟马铃薯的不同点,从而认识马铃薯熟食的益处;对比生熟鸡肉,观察鸡肉从生到熟的动态变化过程,知道这种变化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反思这堂课的教学,我在以下几方面感触较深:(一)精心准备材料,是课堂教学顺利开展的前提。本节课的一个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利用五官去观察物体的颜色、形状、气味、软硬
14、程度等,需要用眼睛看,用鼻子闻,用嘴巴尝,用手摸等等,考虑到卫生安全问题,我没有让学生尝马铃薯的味道,在基本的实验材料之外,我还为学生准备了一次性手套、牙签、小刀,避免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直接接触马铃薯或者鸡肉。鸡肉水煮会有天然的臭味,为了避免这种天然的臭味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我在煮鸡肉的开水里加了姜和酒。(二)别具一格的引入,是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的动人前奏。在我初始的教学设计中,是出示一张可生吃的食物图片,让学生说一说这种食物是否能生吃,再出示另一张可生吃的食物图片提问是否能生吃,最后出示一张必须熟吃的食物图片提问是否能生吃,从食物的能生吃与一定要熟吃引出课题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这样的引入虽说无过,但谈不上有功,不能在课的一开始调动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三)科学探究的过程很重要,但结论也是重要的,探究过程与结论不可脱节。科学课程标准(3-6年级)明确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科学探究作为科学学习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学生理解性地、牢固地掌握科学知识与结论服务的。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们总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3《不懂就要问》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 道路拓宽建设合同范本
- 5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公共生活需要秩序(教学设计)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
- 2025届高考生物备考教学设计:第七章 生物的变异和进化之构建图像模型分析细胞分裂与可遗传变异的关系
- 购买蛋糕卷合同范本
- 采购教具合同范本
- 木门长期合同范本
- Unit 1 My Classroom Part A. Lets learn;Lets chant.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英语四年级上册
- 教育产品合同范本
- 药店委托配送合同范本
- 2024年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英语/数学/语文)笔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国内新能源汽车在共享经济领域的应用与前景
- 大庆油田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 外研版三年级起点四年级(下册)英语集体备课教(学)案
- 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
- 《如何做美篇》课件
- “一带一路”视域下印度尼西亚中资企业所得税返还案例解析
- 咨询服务协议书范本:教育咨询和培训
- 管理ABC-干嘉伟(美团网COO)
- 洁净空调负荷计算表格
- 泸州食品安全承诺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