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刊《探寻》_第1页
电子报刊《探寻》_第2页
电子报刊《探寻》_第3页
电子报刊《探寻》_第4页
电子报刊《探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景东出版社2016版 创刊号58 总编辑:houmingbo 主 编:Like 记 者:Like 绿色地球绿色地球 -1- 沙尘暴是一种风与沙相互作用的天气现象,即由于强风 将地面沙尘吹起,使大气能见度急剧降低的灾害性天气 沙尘暴形成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既有自然原因,也 有人为原因,象地球温室效应、厄沙尘暴尔尼诺现象、森 林锐减、植被破坏、物种灭绝、气候异常等因素。其中, 人口膨胀导致的过度开发自然资源、过量砍伐森林、过度 开垦土地是形成沙尘暴的主要原因,并加重了其强度和频 度。 沙尘暴作为一种高强度风沙灾害,并不是在所有有风 的的地方都能发生,只有那些气候干旱、植被稀疏的地区, 才有可能发生

2、沙尘暴。 沙漠化速度每年超过沙漠化速度每年超过600600万公顷,相当于日本全国的耕万公顷,相当于日本全国的耕 地面积受到沙漠化地面积受到沙漠化影响。我国沙漠戈壁面积约影响。我国沙漠戈壁面积约1616亿亩(约亿亩(约 1 1亿多公顷),与农田面积几乎相当。沙漠化必然导致荒漠亿多公顷),与农田面积几乎相当。沙漠化必然导致荒漠 化;同时,沙漠地带对全球气候变化也产生着巨大影响。化;同时,沙漠地带对全球气候变化也产生着巨大影响。 这种特殊的恶劣环境有它的特点:缺水、缺土、遍地沙粒这种特殊的恶劣环境有它的特点:缺水、缺土、遍地沙粒 或石子;阳光充足、气候干燥、气温高、风沙大。或石子;阳光充足、气候干燥

3、、气温高、风沙大。 地地球,是一个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生命世界。科学研究表明, 除了极少数种类的厌气型微生物外,其他所有生物都必须依赖空气 而生存,即使常年生活在水底的鱼儿,也要吸收水中溶解的氧气; 而陆地上的动、植物,空气更是它们须臾不能离开的东西。在这个 世界上,对人来说没有比空气更为重要的东西了。没有食物,人们 可以十几天安然若素;没有水,人们几天内可以生命无虞;可一旦 没有了空气,一个人几分钟内就会死去。 在在生物体的生长繁殖过程中,氧气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发 挥者至关重要的作用。氧气是生物体新陈代谢过程中的重要成分, 没有氧气的参与,生物体内的氧化过程就不能进行,生物体所摄入 的食

4、物就无法转变为生长的养料和活动的能量。 一一人一天平均要吸入大约10立方米的空气,重约25千克,比一 天摄入的食物和水分多10倍多,其中有大约1千克的氧气被人消耗掉。 人对氧气含量的微小差异都非常敏感,当空气中氧气含量低到 7%8%时,人就会发生窒息、昏迷、呼吸循环障碍等,短时间内便 可导致死亡。 氧氧气对人来说至关重要,但并不意味着空气中的其他成分没有 意义。二氧化碳虽然是大气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是它对大气物理 状态和生物过程,特别是对植物的生长有着显著的影响。环顾四周, 人、动物都在不断的吸入氧气,吐出二氧化碳。就连工厂的烟囱、 居民的炉灶、奔驰的汽车,也都不断地消耗大气中的氧气,排出大

5、量的二氧化碳。 大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过高,除了会产生温室效应、使地球气候 环境发生显著变化外,更能直接对人和动物的生命造成威胁。 大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过高,除了会产生温室效应、使地球气候 环境发生显著变化外,更能直接对人和动物的生命造成威胁。 世纪末,英国一位大物理学家汤姆逊曾十分忧虑地预言:“随着 工业的发达和人口的增多,500年以后,地球上的所有氧气将被 用光,人类将趋于灭亡!” 汤汤姆逊先生这个预言是过于悲观了。他只看到了大自然中 人和动物消耗氧气、生成二氧化碳的一面,却没有看到大自然中 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下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的一面。 二二氧化碳对植物肌体虽有害无利,但它却是绿色植物

6、在光 合作用下生长不可缺少的养料成分。有人把植物的绿叶比喻为一 个“绿色的化工厂”,在这个工厂里,叶绿体就是反映车间,太 阳光就是开动机器的动力,二氧化碳和水就是原料。这个车间源 源不断地生产出糖和淀粉等有机物,并巴生产的副产品氧气 不断地送回到大自然中。每年,全世界绿色植物,从空气中吸收 的二氧化碳高达几百亿吨。提倡绿化造林,美化环境,净化空气, 就是这个道理。 除除了绿色植物外,还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悄悄地从大气中 取走二氧化碳,这就是岩石。岩石受风吹雨打,天长日久会风化 分解,在这个过程中,它要吸收二氧化碳,生成溶于水的碳酸盐。 每年,由于岩石风化而消耗的二氧化碳也高达4050亿吨。二氧

7、化碳还有一些消耗渠道,如海洋的溶解、土壤的吸收等等。 自自然界是一个奇妙的系统,它一方面由动物生存和腐化的 过程,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另一方面又由植物界和其他途径, 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二者之间经亿万年的演化达到了某种平 衡。这是一种微妙的平衡,人和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就建立在 这种平衡的基础上。这个平衡一旦被破坏,那么个人类以及地球 上其他生命,可能带来的灾难是难以预测的。 1.以耕地面积为例,我 国人均耕地面积仅及世界 平均水平的2/5。40年来, 我国的耕地面积大约减少 了8.7万平方千米。仅1995 年,我国耕地就净减4000 平方千米,我国人均耕地 面积几已下降到每人800平 方

8、米,与联合国规定的人 均耕地面积的危险线仅差 266平方米。 2.拿水资源来说,我国的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 而且,我国的水资源在地域上分布是极不 均匀的。淮河以北的耕地 面积占全国的64%,但水资源却仅占全国的19%,华北、胶东、辽 宁中部和南部以及西北地区严重缺水,全国500多个城市中有300多 个缺水,其中严重缺水的有40多个。普遍的浪费现象和水污染更加 剧了水资源的短缺。据统计,全国已有几百万人的生活用水处于紧 张状态,因缺水而减少的工农年产值已达1200亿元人民币。目前, 这种缺水现象还在加剧。 近几十年来,我国南方的山地和丘陵地区 的森林资源被严重破坏,长江流域

9、的土壤侵蚀量每年达24亿吨,那 儿已经成为我国第二个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我国的第一大河长 江面临着变成第二条黄河的危险。 3.而在我国北方的内蒙古 乌兰布和沙漠,1964年还 有着20000多平方公里的梭 梭林。由于盲目开采,毁 林造田,原先的茂密的梭 梭早已荡然无存,水草丰 盛的牧场则成了风沙肆虐 的荒漠。 更可悲的是,水 土的流失导致了耕地面贫 瘠化和荒漠化,而土地的 荒漠化又倒过来加剧了当 地的贫困化,恶性循环就 是这样形成的。 对动物来说,植被能提供食物,又是生活居住对动物来说,植被能提供食物,又是生活居住 的地方。人们把山坡上的树木都砍光了,改种农的地方。人们把山坡上的树木都砍光了,

10、改种农 作物,结果破坏了当地动物的生活环境,使得森作物,结果破坏了当地动物的生活环境,使得森 林里的鸟类和哺乳动物大大减少林里的鸟类和哺乳动物大大减少。 鸟类少了,各种害虫失去了天敌,大量繁殖鸟类少了,各种害虫失去了天敌,大量繁殖 起来,给树木和农作物造成了严重危害。森林没起来,给树木和农作物造成了严重危害。森林没 有了,就会水土流失,泥沙淤积,水旱火灾大大有了,就会水土流失,泥沙淤积,水旱火灾大大 增加。增加。 森林危机森林危机 水是生命的源泉,人和水是分不开的。成年人体内含水 量约占体重的。人体血液中是水,每人每日 的用水量为升。人体一切生理活动,如体温调节、 营养输送、废物排泄都需要水来

11、完成。如果人体减少水份 ,便会引起疾病,减少就要死亡。生 活中人们一天也离不开水。水对生命来说是必需的,然而, 水也是疾病传播的重要媒介。 水污染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当人体受到化学有 毒物质污染后(如666),会引起人的急性或慢性中毒。如果 汞、镉、砷、氰化物、农药、多氯联苯等侵入人体后,都 可以引起人体中毒。污水中有害物质在土壤中积累并被植 物吸收,加上不适当地使用化学农药,会使大量残留的有 害物质散布到田间,继而污染粮食、蔬菜、烟叶等农副产 品,引起疾病。另外,水污染还会引起水媒介的传染病, 如人畜粪便等生物性污染,可以引起细菌性肠道传染病, 如伤寒、痢疾、霍乱等。 总之,水污染已成为人类自己的大敌,如果忽视了对 水污染的防治,终有一日人将难以在地球上生存。保护水 资源、防止病从口入,人人尽一份力,我国的水环境一定 会好起来。 纸:纸运往造纸工厂之后,去掉油墨,溶成纸 浆,再由纸浆制成新纸。6个大牛奶盒可生产1包 卫生纸。 瓶子:区分好颜色之后,弄碎或溶解,再制 造 出新的瓶子。玻璃瓶等可清洗后再利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