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_02制冷剂及载冷剂以及制冷压缩机_第1页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_02制冷剂及载冷剂以及制冷压缩机_第2页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_02制冷剂及载冷剂以及制冷压缩机_第3页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_02制冷剂及载冷剂以及制冷压缩机_第4页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_02制冷剂及载冷剂以及制冷压缩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章 制冷剂及载冷剂 2-1 制冷剂 2.1 制冷剂的基础知识 制冷剂在制冷装置中循环流动,通过自身热力状态的变 化与外界发生能量交换,从而实现制冷作用的工作流体。 制冷装置与制冷剂相互依存,相互适应,才能组成完美的 制冷系统。根据现实工业条件,提出了对制冷剂的要求: (一)热力学性质的要求 (1)制冷效率要高 制冷剂的热力性质对制冷系数的影响很大,可用制冷效 率R表示。应选用制冷效率较高的制冷剂以提高制冷的 经济性。 制冷剂在蒸发温度下的饱和压力最好接近大气压力, 且稍高于大气压力。为了获得较低的制冷温度,制冷剂的 标准蒸发温度应比较低。 制冷剂在常温下的冷凝压力也不应过高。制冷系统中 所

2、采用的冷却物质一般为水或空气,冷凝温度处于常温, 故希望常温下冷凝压力不要过高,一般不超过1.21.5 MPa,这样可以减少制冷设备的承受压力,以及制冷剂向 外渗漏的可能性。 (2)蒸发压力和冷凝压力适中 (3)单位容积制冷量qv要大 单位容积制冷量qv越大, 当制冷量一定时,所需的 制冷剂的体积流量越小。 这样,可以减小压缩机的 尺寸和重量,节省金属用 量。 (4)临界温度要高,凝固温度要低 当制冷剂的临界温度高时,采用常温下的冷却水或空 气即可使之冷凝,并可使制冷循环的过程线远离临界点, 节流损失越小,制冷系数较高;凝固点低时,可获取较 低的制冷温度。 (5)绝热指数应低一些 根据绝热过程

3、状态参数之间的关系式: /k) 1 -k( 1212 1)/k-(k 1212 )/p(pTT,)/p(p/TT即 可见,当压缩时的初始温度和压缩比不变的情况下, 绝热指数k=cp/cv越小,压缩终了的温度越低。这不但有 利于提高压缩机的输气系数,而且不会使润滑油碳化, 对压缩机润滑也是有利的。如NH3的k=1.31,R12的 k=1.14,R22的k=1.16,由于NH3的k值比R12或R22高, 所以采用NH3的制冷压缩机的排气温度较高,为了防止 润滑油碳化,通常在NH3压缩机的气缸顶部设冷却水套, 而R12或R22的压缩机一般不需要。 (6)分子量 对于离心式制冷压缩机希望采用分子量较大

4、的制冷剂, 因为分子量越大时,在相同的旋转速度下产生的离心力也越 大,使得每一级产生的压缩比较大,当压缩比一定时,所需 的级数较少。如NH3的分子量较小(17.03),所以主要用 于活塞式制冷压缩机,而R11的分子量较大(137.39),主 要用于离心式制冷压缩机。 (二)物理化学性质的要求 (1)与润滑油的互溶性 制冷剂对油的溶解有利有弊: 好处: a. 换热器表面不形成油膜,对传热有利; b. 与制冷剂一起渗透到压缩机的各个部件,形成良 好的润滑条件; c. 使制冷剂的凝固点 ,对低温装置有利。 坏处: a. 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蒸发温度t0 ,制冷量 ; b. 蒸发器内制冷剂沸腾泡沫多,

5、蒸发液面不稳定。 (2)制冷剂的导热系数、放热系数要高 这样可以提高热交换效率,减少蒸发器、冷凝器等热交换 器的传热面积。 (3)密度、粘度要小 这样,制冷剂在管道中的流动阻力就小,可以降低压缩 机的耗功率或缩小管径。 (4)相容性好,制冷剂对金属和其他材料(如橡胶、塑料 等)应无腐蚀和侵蚀作用。 (1)与润滑油的互溶性 (三)环境友好性能 (1)消耗臭氧层潜值(Ozone Depletion Potential, ODP) (2)全球变暖潜值(Global Warming Potential, GWP) (3)大气寿命(排放到大气层的制冷剂被分解一半时所需 要的时间,Atmospheric

6、Life) (四)其它 制冷剂应无毒,不燃烧,不爆炸,而且,易购价廉。在 大中型系统中,制冷剂的初次充注量和每年补充量均很大, 因此宜选用价廉易得的制冷剂。目前氟里昂的价格贵,而氨 价格较便宜。 2.2安全标准与分类命名 (一)安全性分类:包含毒性和可燃性两项。 (二)碳氢化合物(又称烃类物质) (三)混合物制冷剂 (四)其他有机化合物 (五)制冷剂的科普性标识 (一)无机化合物制冷剂 有NH3、CO2、H2O等。对于这类制冷剂,其代号“R” 后的第一位数字为7,7后面的数字为该物质分子量的整 数部分。如NH3的分子量为17,它的代号为R717; CO2、H2O分别为R744和R718。 高温

7、(低压)制冷剂一般tB0,pk0.3MPa。 如R11、R21、R113、R114等。这类制冷剂多用于空气调 节制冷系统的离心式压缩机中; 中温(中压)制冷剂 通常tB0-60,pk0.32 MPa,如R12、R22、 R717、R142b、丙烯、丙烷等。这类制冷剂适用的温度范 围较广,一般的空调制冷系统以及-70以上的单级和两级 压缩式制冷装置均采用这种制冷剂。 低温(高压)制冷剂tB-60,pk24 MPa, 如R13、R14、乙烯、乙烷等。它们多用于制取-70以下 的低温。 制冷剂的基本热力特性 2.3 常用制冷剂 常用制冷剂(氨及氟利昂)性能比较 序号 R717F对比 1价廉易取比R7

8、17贵十几倍R717系统投资、运行费低 2q0、qv大,MR小相反同0下,R717com尺寸小、管径小 3几乎不溶于油大多数易溶于油R717系统分油易,F系统分油难 4 、大,k大相反R717换热设备尺寸小 5渗透力弱,易发现相反R717损耗小,运行费低 6无限溶于水难溶于水F系统易产生冰堵 7毒性大,有燃烧爆炸危险相反F可用于空调中直接蒸发冷却 8含水对铜有腐蚀 (系统中无铜) 对天然橡胶有侵蚀 (垫圈不能用橡胶) 不同系统采用不同材料 9分子量小,t排高相反R717 com用水冷;F com用风冷 10粘度小,密度小,阻力小相反R717系统管径小、com耗功小 11对生态环境影响小某些F工

9、质对生态环境 影响大 某些F工质渗透、排放造成人类生态 环境恶化 制冷剂的限制与替代 (一)臭氧层的破坏、蒙特利尔议定书及 其修正案 1. 蒙特利尔议定书及伦敦修正案 2. 1993年的哥本哈根修正案 3. 1997年的蒙特利尔修正案 4. 1999年的北京修正案 (二)温室效应及京都议定书 (三)中国逐步淘汰消耗O3层物质的国家 方案 2.2 载冷剂载冷剂 前面说过,蒸发器一般置于被冷却房间,通过制冷剂 蒸发直接制冷。 当在下述情况下: 制冷机房与被冷却地点较远,制冷剂远距离输送会增 加制冷剂漏损的可能性; 工作需要制冷剂不能进入被冷却房间。 此时要进行间接制冷,就需要一种中间物质,在蒸发

10、器内被冷却降温,再用它冷却被冷却物,此中间物质称载冷 剂。载冷剂是将制冷装置的制冷量传递给被冷却介质的媒载冷剂是将制冷装置的制冷量传递给被冷却介质的媒 介物质,所以也称冷媒。介物质,所以也称冷媒。大容量集中制冷的制冷装置都采用 载冷剂。 一、对载冷剂要求 (一)在使用温度范围内不凝固,呈液态,不汽化; (二)无毒,化学稳定性好,在大气条件下不分解、 氧化,不改变物理性质,不腐蚀金属; (三)比热大,当0一定时所需流量小; (四)密度小、粘度小,以减小流动阻力; (五)导热系数大,以减小传热面积; (六)来源广泛,价格低廉。 二、常用载冷剂的性质 常用的有:水、盐水溶液(NaCl、CaCl2)和

11、有机化 合物的水溶液(乙、丙二醇)。 1. 水水 水是空调系统常用的载冷剂,制冷装置将水冷却到一 定温度后,被送入空调器中,与通过空调器的空气进行热、 湿交换,将空气冷却到一定的温、湿度要求后送入房间。 由于水的冰点为0,若要求载冷剂的温度低于0时, 则应采用其它冰点较低的载冷剂,如盐水溶液等。 盐水凝固温度与浓度有关。盐水浓度太低,会析出冰粒; 浓度太高,比热小、比重大、流阻大、有盐粒析出。 2. 盐水溶液盐水溶液 3. 有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 特点:特点: 冻结温度合适,适用范围广 热物性较佳:比冷冻水差,但优于其它盐类不冻液 腐蚀性低 化学稳定好 安全性好 易于购买 下表列出几种常用载冷剂

12、的热物理性质,供选用载冷剂时参考。 使用温度 () 载冷剂名称 浓度 () 密度 103 (kg/m3) 比热容cp kJ/(kgK) 热导率 W/(mK) 粘度 103 (pas) 凝固点tf () 0 CaCl2水溶液 甲醇水溶液 乙二醇水溶液 12 15 25 1.111 0.979 1.030 3.465 4.1868 3.834 0.528 0.494 0.511 2.5 6.9 3.8 7.2 10.5 10.6 10 CaCl2水溶液 甲醇水溶液 乙二醇水溶液 20 22 35 1.188 0.970 1.063 3.041 4.066 3.561 0.501 0.461 0.4

13、726 4.9 7.7 7.3 15.0 17.8 17.8 20 CaCl2水溶液 甲醇水溶液 乙二醇水溶液 25 30 45 1.253 0.949 1.080 2.818 3.813 3.312 0.4755 0.3878 0.441 10.6 21 29.4 23 26.6 35 CaCl2水溶液 甲醇水溶液 乙二醇水溶液 三氯甲烷 三氯乙烯 一氟三氯甲烷 30 40 55 100 100 100 1.312 0.963 1.097 1.423 1.549 1.608 2.641 3.5 2.975 1.146 0.9976 0.817 0.441 0.326 0.3725 0.203

14、8 0.1503 0.1316 27.2 12.2 90.0 0.8 1.13 0.88 50 42 41.6 96.7 88 111 50 三氯甲烷 三氯乙烯 一氟三氯甲烷 100 100 100 1.450 1.578 1.641 1.146 0.7282 0.8125 0.1898 0.1712 0.1364 1.04 1.9 1.25 96.7 88 111 70 三氯甲烷 三氯乙烯 一氟三氯甲烷 100 100 100 1.478 1.590 1.660 1.146 0.4567 0.834 0.2213 0.1957 0.1503 1.37 3.4 2.15 96.7 88 111

15、 1. 压缩机的分类 第三章 制冷压缩机 容积型速度型 往复式 旋转式 涡旋式 螺杆式 离心式 活塞连杆式 活塞斜盘式 转子式 旋转叶片式 双螺杆式 单螺杆式 1.1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型式 (一)按气体在气缸内的流动情况分为: 顺流式 逆流式 (二)按气缸排列和数目的不同,分为:(二)按气缸排列和数目的不同,分为: 立式、卧式、角式三种。立式、卧式、角式三种。 立式立式 角式角式 气缸排数: 1 2 3 4 1 2 3 4 1 2 3 4 气缸总数: 4 8 12 16 3 6 9 12 2 4 6 8 卧式卧式 按制冷量按制冷量 的大小分类的大小分类 大型大型单机中温考核工况制冷量在单机中温

16、考核工况制冷量在550kW以上以上 中型中型单机中温考核工况制冷量在单机中温考核工况制冷量在25550kw之间之间 小型小型单机中温考核工况制冷量在单机中温考核工况制冷量在25kW以下以下 按压缩机工按压缩机工 作的蒸发温度作的蒸发温度 范围分类范围分类 高温压缩机高温压缩机10+10 中温压缩机中温压缩机2010 低温压缩机低温压缩机4520 按压缩机的按压缩机的 转速分类转速分类 低速低速转速在转速在300rmin以下以下 中速中速3001000rmin之间之间 高速高速1000rmin以上以上 按压缩机的按压缩机的 级数分类级数分类 单级压缩单级压缩 制冷剂蒸气由蒸发压力至冷凝压力只经过

17、一制冷剂蒸气由蒸发压力至冷凝压力只经过一 次压缩次压缩 多级多级(一般为一般为 两级两级)压缩压缩 制冷剂蒸气由蒸发压力至冷凝压力需经过两制冷剂蒸气由蒸发压力至冷凝压力需经过两 次压缩来完成次压缩来完成 按压缩机的按压缩机的 气缸布置方气缸布置方 式分类式分类 卧式卧式气缸轴线呈水平布置气缸轴线呈水平布置 直立式直立式气缸轴线呈直立布置气缸轴线呈直立布置 角度式角度式 气缸轴线呈一定的夹角布置,有气缸轴线呈一定的夹角布置,有V型、型、W型和型和 S型型(扇形扇形)等之分等之分 优点优点 1)能适应较广阔的压力范围和制冷量要求能适应较广阔的压力范围和制冷量要求 2)热效率较高,单位耗电量较少,特

18、别是在偏离设热效率较高,单位耗电量较少,特别是在偏离设 计工况运行时更为明显计工况运行时更为明显 3)对材料要求低,多用普通钢铁材料,加工比较容对材料要求低,多用普通钢铁材料,加工比较容 易,造价也较低廉易,造价也较低廉 4)技术上较为成熟,生产使用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技术上较为成熟,生产使用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5)装置系统比较简单)装置系统比较简单 缺点缺点 1)转速受到限制。单机输气量大时,机器显得笨转速受到限制。单机输气量大时,机器显得笨 重,电动机体积也相应增大重,电动机体积也相应增大 2)结构复杂,易损件多,维修工作量大结构复杂,易损件多,维修工作量大 3)运转时有振动运转时有振动 4

19、)输气不连续,气体压力有波动等输气不连续,气体压力有波动等 开启式 压缩机和驱动电机分别为两个设备,用联轴器连接为一体。 开启式活塞式制冷压缩机开启式活塞式制冷压缩机 半封闭式半封闭式 半封闭式的机体和电动机外壳联成一体,构成一密闭的半封闭式的机体和电动机外壳联成一体,构成一密闭的 机身,但为检修活塞和气阀方便起见,把气缸盖制成可机身,但为检修活塞和气阀方便起见,把气缸盖制成可 以拆卸的。以拆卸的。 封闭式封闭式 全封闭式的同半封闭式,但壳体的接缝在出厂时已焊牢,全封闭式的同半封闭式,但壳体的接缝在出厂时已焊牢, 平时不能拆卸。平时不能拆卸。 在压缩机的使用过程中,负荷的大小是随外界条件与冷量

20、的需要情况在压缩机的使用过程中,负荷的大小是随外界条件与冷量的需要情况 而变化的。能量调节装置就是来调节压缩机的制冷能力的。而变化的。能量调节装置就是来调节压缩机的制冷能力的。 卸载装置(能量调节装置)卸载装置(能量调节装置) 作用:作用:1. 实现在无负荷或小负荷状态下启动压缩机;实现在无负荷或小负荷状态下启动压缩机; 2. 调节压缩机的制冷量。调节压缩机的制冷量。 方法:方法:1. 节流法:靠节流降低吸气压力,减小制冷剂质量流量,调节压缩机节流法:靠节流降低吸气压力,减小制冷剂质量流量,调节压缩机 的制冷能力;的制冷能力; 2. 旁通法:将部分排气返回吸气管,以减小压缩机的制冷能力;旁通法

21、:将部分排气返回吸气管,以减小压缩机的制冷能力; 3. 卸载法:将某气缸吸气阀保持开启,以使该气缸处于不工作状态;卸载法:将某气缸吸气阀保持开启,以使该气缸处于不工作状态; 4. 调速法:改变压缩机转数,以调节压缩机的制冷能力。调速法:改变压缩机转数,以调节压缩机的制冷能力。 多缸活塞式制冷压缩机多采用卸载法调节压缩机的制多缸活塞式制冷压缩机多采用卸载法调节压缩机的制 冷能力,例如,八缸式制冷压缩机可以停止两个、四个或冷能力,例如,八缸式制冷压缩机可以停止两个、四个或 六个气缸的工作,使压缩机的制冷能力为总制冷量的六个气缸的工作,使压缩机的制冷能力为总制冷量的75、 50,24。此外,采用卸载

22、法还可以降低启动负荷,减。此外,采用卸载法还可以降低启动负荷,减 小启动转矩。小启动转矩。 2.1 活塞式压缩机的活塞排量 气缸的工作容积 Vg m3 式中 D气缸直径,m; L活塞行程,m。 理论排气量or活塞排量 Vh m3 /s 如压缩机有z个气缸,转数为n(r/min),则压缩机可 吸入的气体体积: 2 4 gVD L 2 /60 240 hgVV nzD Lnz 2. 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性能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性能 压缩机的容积效率:压缩机的实际排气量永远小于压缩机的 理论排气量,两者的比值称为压缩机的容积效率。 r vVPtl h V V 影响因素 气缸余隙容积 进排气阀阻力 吸气过

23、程中气体 被加热的程度 漏气 余隙系数 v 节流系数 p 预热系数 t 气密系数 l v=vptl 在计算中,可按经验公式计算:在计算中,可按经验公式计算: v=0.94-0.085(p2/p1)1/m-1 上式 n=720 r.p.m m多变指数, NH3:m=1.28;R12:m=1.13; R22:m=1.18 当当n720 r.p.m: v=0.94-0.0605(p2/p1)1/m-1 2.2 活塞式压缩机的容积效率活塞式压缩机的容积效率 v 活塞式制冷压缩机实际工作过程活塞式制冷压缩机实际工作过程 压缩机的实际排量 Vr m3 /s Vr= v Vh 压缩机的制冷量 0 kW: 0

24、=VR qv= v Vh qv 压缩机的轴功率 Pe kW: 指示功率 Pi 摩擦功率 Pm Pe=Pi+Pm 直接用于压缩气体 Pi=MRwi=MRwth/i =(vVh/v1)(h2-h1)/i i 指示效率,单位质量 制冷剂的理论耗功量与单 位质量实际耗功量之比。 确定方法: (1)由com型式、工质、Tk、 T0查设计手册; (2)由经验公式计算 用于克服运动机构的摩擦阻力 Pm=Pe-Pi=Pi/m-Pi=Pi(1/m-1) m 摩擦效率,指示功率与 轴功率之比。 一般: m =0.80.9 = Pi/m=Pth/im = (vVh/v1)(h2-h1)/i m 2.3 活塞式压缩机

25、的制冷量和耗功率活塞式压缩机的制冷量和耗功率: 活塞式压缩机的压缩机的轴功率 Pe kW Pe = (vVh/v1)(h2-h1)/i m 定义 压缩机的总效率s= i m 一般: s=0.650.72 配用电机的输入功率 Pin kW: Pin = Pe/e d =(1.11.15)Pe/d e电机效率,一般: e=0.910.86(三相); d传动效率,直联: d=1; 皮带联接: d=0.90.95。 评价压缩机的性能如何,常用下列三项指标:评价压缩机的性能如何,常用下列三项指标: 压缩机制冷量: 0= vVhqv= vVhq0/v1 压缩机轴功率: Pe= (vVh/v1)(wth/i

26、m)=Pth/im 2.4 影响活塞式制冷压缩机性能的主要因素 性能评价指标: 单位轴功率的制冷量性能系数(Ke或COP):(开启式) COP=0/Pe=(0/Pth)im=th im 单位电机输入功率的制冷量能效比(EER):(封闭式) EER=0/Pin=(0/Pth)imd0=th imd0 影响压缩机性能的主要因素是:影响压缩机性能的主要因素是:T0,TK; T0的作用的作用TK TK 不变,T01C, 023% Pe12% COP34% T0 不变,Tk 1C, 012% Pe12% COP23% 由于由于 v、qv、wth、 im=f(T0,TK) 因此因此 影响压缩机性能的主要影

27、响压缩机性能的主要 因素是:因素是: T0,TK 冷凝温度 TK 的影响 当蒸发温度 T0=const,冷凝温度 TK上升时: (1) q0 q0;PK/P0 v ;v1不变,Vh不变: 0=vVhq0/v1 (4) t排 排 润滑油润滑不良 (5) (PK-P0) 活塞压力 , com的工作条件恶化 (2) wth wth; wth 增加比v减少多 Pe= (vVh/v1)(wth/im) (3) COP= 0/Pe 蒸发温度 T0 的影响 当冷凝温度 TK=const,蒸发温度 T0下降时: (1) q0 q0,PK/P0 , v1 v1, Vh不变; qv=q0/v1 ,v : 0=vV

28、hqv (2) t排 排 润滑油润滑不良 (4) 无论Pe or ,COP= 0/Pe (3) wth wth, im 变化很小,MR= iVh/v1 Pe= MRwth/im or ? 经分析可以得到:Pemax出现在出现在PK/P0=3处处 所以: PK/P03时,T0 :Pe 关于压缩机的四个规定温度工况 为了比较压缩机的性能,设计和考核压缩机的机械强度,国家规定 了如下的四个温度工况: 工 况 蒸发温度 C 吸气温度 C 冷凝温度 C 再冷温度 C 标准工况 R717 R12 R22 -15 -10 +15 +15 +30 +25 空调工况 R717 R12 R22 +5 +10 +1

29、5 +15 +40 +35 最大功率 工况 R717 R12 R22 +5 +10 +5 +10 +15 +15 +40 +50 +40 +40 +50 +40 最大压差 工况 R717 R12 R22 -20 -30 -30 -15 0 +15 +40 +50 +40 +40 +50 +40 3-3 回转式制冷压缩机回转式制冷压缩机 一、滚动转子式制冷压缩机一、滚动转子式制冷压缩机 利用一个偏心圆筒形转子在气缸内转动来改 变工作容积,以实现气体的吸入、压缩和排出, 因而也属于容积式压缩机 1)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同活塞式压缩机比较, 体积可减小4050,重量也可减轻4050 2)零部件

30、少,特别是易损件少,同时相对运动部件之间 的摩擦损失少,因而可靠性较高 3)仅滑片有较小的往复惯性力,旋转惯性力可完全平衡, 因此振动小,运转平稳 4)没有吸气阀,吸气时间长,余隙容积小,并且直接吸 气,减小了吸气有害过热,所以其效率高。但其加工及 装配精度要求高。 特点特点 二、涡旋式制冷压缩机二、涡旋式制冷压缩机 涡旋压缩机主要由两个涡旋盘相错180o对置而成,其 中一个是固定涡旋盘,而另一个是旋转涡旋盘,它们在几 条直线(在横截面上则是几个点)上接触并形成一系列月牙 形容积。 旋转涡旋盘由一个偏心距很小的曲柄轴驱动, 绕固定涡旋盘平动,两者间的接触线在运转中沿涡旋曲面 移动。它们之间的相

31、对位置,借安装在旋转涡旋盘与固定 部件间的十字滑环来保证。 优点 1)效率高 本连续流动,吸、排气压力脉动小。 2)力矩变化小、振动小、噪声低 3)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运动零部件 少;没有吸、排气阀,易损件少,可靠性好 缺点 制造需高精度的加工设备及精确的调心装配技 术 1. 工作原理 阴、阳螺杆的齿槽与机壳内壁构成基元容积。螺杆转动 时,基元容积的位置及大小随之改变,使基元容积连续重复 地进行“吸气压缩排气”工作过程。 螺杆式压缩机的工作原理 螺杆式压缩机螺杆式压缩机 二、工作特点二、工作特点 1、转速高,重量轻,体积小,占地面积小以及排气脉动低 2、没有往复质量惯性力,动力平衡性能好

32、,运转平稳,机座振动小, 基础可作得较小 3、结构简单,机件数量少,没有易损件,它的主要摩擦件强度和耐磨 程度都比较高,而且润滑条件良好,因而机加工量少,材料消耗低,运 行周期长,使用比较可靠,维修简单,有利于实现操纵自动化 4、强制输气 5、用了滑阀调节,可实现能量无级调节 6、相同的压力比下,排温比活塞式低得多,因此单级压力比高 没有余隙容积,因而容积效率高 序号 类别活塞式压缩机螺杆式压缩机 1压缩元件气缸活塞及曲轴连杆机构阴、阳转子 2气缸密封方式气缸活塞环接触润滑密封喷润滑油密封 3吸、排气元件气缸套及进排气阀组合件吸气口、排气口 4卸载及能量调节装置油压启阀式卸载装置,包 括:顶杆

33、启阀机构、油压 推杆机构 滑阀及轴向移动控制机构 5润滑系统油泵、分油阀油泵、油分离器、油冷却 器、粗油过滤器、精油过 滤器及分油阀 6余隙系数有无(无余隙容积) 7节流系数有无(无进、排气阀片) 8容积效率较低较高 9单级压缩的最高压缩比81020 10能量调节范围100%、75%、50%、25%15100%无级调节 活塞式压缩机与螺杆式压缩机比较 2. 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的运行调节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的运行调节 螺杆式压缩机均带有能量调节机构,可 使冷量在15%100%之间无级调节。 能量调节通过两螺杆转子间的底部的滑 阀和轴向移动控制机构实现。 滑阀打开后,转子底部有一间隙与吸气 口相通,使基

34、元容积的吸气量减少,排气也 减少,制冷量减少,调节滑阀间隙的大小, 就能控制制冷量;滑阀关闭后,基元容积的 吸气量达100%,制冷量达100%。 3. 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的设计和使用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的设计和使用 条件条件 螺杆式压缩机应在下列温度条件下使用。 制冷剂 R717 R12 R22 工 况 最高冷凝温度 C 45 55 最低蒸发温度 C -40 最高蒸发温度 C +5 +10 最高排气温度 C 105 90 4. 螺杆式压缩机的计算 螺杆式压缩机属于容积式压缩机,因此,Vh、0、Pe的 计算与活塞式基本相同。 理论排气量 Vh m3/h (见73,3-4-10式) Vh=60CnLnD

35、2 式中 D主动转子的公称直径,m; L转子的工作长度,m; n主动转子的转速,r/min; Cn齿形系数,近似可取0.460.508 螺杆式压缩机制冷量与耗功量 制冷量 0 W 0=Vh v qv /3.6 w 式中 v螺杆式压缩机的容积效率,由厂家资料提供, 一般可取0.750.9; qv 单位容积制冷量,由热力计算求得,kJ/m3; 轴功率 Pe kW (见73,3-4-12式) Pe = vVh (h2-h1)/(3600sv1) 式中 h2com排气比焓,kJ/kg; h1com吸气比焓,kJ/kg; v1 com吸气比容,m3/kg; s压缩机总功率,由厂家提供。 3-4 制冷压缩

36、机的选择计算 1. 氨压缩机的计算 1.1 一般原则 1) 应根据各蒸发温度机械负荷分别选定,一般不设备用机; 2) 当压力比 PK/ P08 时,选用单级压缩机; 当压力比 PK/ P08 时,选用双级压缩机; 3) 氨压缩机的工作条件不得超过制造厂规定的允许条件;(见P59-60) 4) 选配的压缩机,其制冷量宜大小搭配; 5) 机房内压缩机的系列不宜超过两种,若仅二台机时,应选同一系列; 6) 制冷装置中各设备的选择均应与压缩机的制冷量相适应; 7) 氨压缩机的标准工况和空调工况应符合国家规定。(见P55) 1.2 实际选择设计计算的工作步骤 计算冷库各房间冷负荷(7中介绍); 计算压缩

37、机的机械负荷0 (7中介绍) ; 由工艺要求确定工作工况(即t 0、t k、t rc、t sh、t中、t 排),作lgP-h图,查得热力计算所需的状态参数; 计算工作工况下的v、qv; 由Vh= 0 / ( v qv) 计算得到压缩机的理论排气量Vh; 由Vh查表选择压缩机; 校核配用电机功率。 1.3 制冷工况的确定 蒸发温度蒸发温度 t0 一般情况: t载t0=5 oC; t冷藏间t0=10 oC; (1)当采用卧式壳管式蒸发器时,t0按对数平均温差公式求 解计算: tm=(t2-t1)/ln(t2-t0)/(t1-t0)=46 oC 式中 tm对数平均温差; t1流出蒸发器的载冷剂温度; t2流进蒸发器的载冷剂温度。 (2) 当采用螺旋管式or直立管式水箱式蒸发器时: t0=t1-(46) oC 注意:当水为载冷剂时,t00 o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