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摘要术中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及护理摘要目的:调查俯卧位手术患者术中压疮的发生情况,分析术中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为有效的预防和减少术中压疮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以194例行俯卧位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基本资料和术前、术中、术后相关因素指标及术中受压部位皮肤保护措施和方法。同时记录患者术前、术后当天至术后6天受压部位皮肤异常情况。调查数据录入Excel数据库,用SPSS1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研究结果显示俯卧位手术患者术中压疮发生率为9.28%,术中压疮多发于手术当天至术后第1天,维持术中体位的身体受压点是压疮的高发部位。糖尿病史、吸烟史、压疮史、
2、术前血糖浓度、术前血清白蛋白和总蛋白含量、手术持续时间、麻醉持续时间等8项指标与术中压疮的发生有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既往糖尿病史和麻醉持续时间是术中压疮的危险因素;血清总蛋白含量是术中压疮的保护因素。表明糖尿病患者、术前血清总蛋白含量低于正常值水平发生术中压疮的危险性增大,麻醉持续时间越长发生术中压疮的危险性越大。结论:本研究对提高术中护理质量,降低压疮发生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并为制定术中压疮危险因素评估量表提供科学依据。关键词:压疮;护理;术中压疮论文类型:调研报告目录目 录1 绪论11.1 背景及意义11.2 研究目的及目标21.3 关键词及定义21.4 文献回顾21.4.
3、1 压疮的分期与临床特点21.4.2 术中压疮的危险因素31.4.3 压疮危险因素的评估52 研究方法72.1 研究设计72.2 研究对象72.3 研究工具/方法72.3.1 压疮分期标准72.3.2 相关指标72.4 研究步骤82.5 统计学分析方法83 研究结果93.1 一般资料93.2 术中压疮发生情况93.3 术中压疮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93.3.1 术前相关因素对术中受压部位皮肤发生压疮的影响93.3.2 术中相关因素对术中压疮的影响113.3.3 术后相关因素对术中受压部位皮肤发生压疮的影响113.3.4 术中压疮的危险因素分析124 讨论154.1 术中压疮的易发部位和发生时间15
4、4.2 术前应激状态与术中压疮的发生关系154.3 术前营养状况与术中压疮发生的关系154.4 糖尿病史、术前血糖浓度与压疮发生的关系164.5 吸烟史和压疮史与术中压疮发生的关系164.6 术中相关因素与术中压疮的关系164.7 术后相关因素与术中压疮发生的关系174.8 术中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175 推论及建议19致 谢21参考文献23 预览中看不见即可):1 绪论1.1 背景及意义压疮的防治一直是困扰临床医务人员的难题,国内外均将其发生率作为评价护理质量优劣的指标之一。我国目前的护理质量标准中压疮发生率指标为零,即不允许院内压疮的发生。一旦发生院内压疮,均归因于护理不当,而临床实际中又难
5、以完全避免压疮的发生,因此压疮的预防是护理人员工作中面临的热点、难点。对发生压疮危险因素的研究不足是压疮预防的主要障碍1。院内压疮发生的高危人群是手术、截瘫和昏迷患者。文献报道:23%的院内压疮与手术有关,手术患者的压疮发生率随着手术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由于手术时间的长短决定了压力的持续时间,术中无法通过改变患者体位而缓解局部组织压力,因此手术对于即使没有其他危险因素的患者来讲也是一个危险因素2。有研究认为,手术时间超过2.5h是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超过4h的患者中,术后压疮发生率为21.2%。外科手术与术后压疮发生之间的关系并不清楚,因为大部分压疮并不是在压力解除后立即能观察到,一般需经过3-
6、5天3。有人认为应该把压疮看成是另一种器官衰竭的表现,是综合因素造成的皮肤病理改变。手术后压疮的发生不能完全用外在因素来解释,与个体对压力和剪切力的耐受性有关,某些与手术有关的因素增加了个体对压力和剪切力的易感性,因此增加了患者发生压疮的危险性4。老年人皮肤弹性纤维、胶原纤维和皮下组织减少,皮肤组织对压力的耐受性差,因此年龄被认为是术后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低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和低血清白蛋白水平是预测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患有影响血液供应疾病的手术患者压疮发生的危险性增加,如肺部疾患、糖尿病、贫血、脊髓损伤、血管疾病。此外,与手术相关的危险因素中,术中加热毯的使用,
7、增加组织对氧的需要量,术中低血压使组织灌注减少;手术患者可能由于术前检查和术前准备使营养摄入减少,或在一些大手术术后禁食、进食减少长达一周,可增加组织对压力的易感性,从而增加术后压疮发生的危险性。目前国内大部分护理人员仍凭临床经验来判断术中压疮的危险性,缺乏准确的量化指标,而应用评估表预测压疮发生的危险性是预防压疮的有效环节之一。目前压疮的危险性评估大多是针对卧床病人,缺乏适合手术病人的压疮评估量表,给术中压疮的预测和预防造成很大的困难。本研究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调查194例俯卧位手术患者的基本资料及术前、术中和术后各项相关指标,分析和评估引起术中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对有针对性的预防术中压疮具
8、有一定的指导意义。1.2 研究目的及目标(1)研究目的:增强临床护理人员压疮护理能力。(2)研究目标:调查俯卧位手术患者术中压疮的发生情况,分析术中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为制定术中压疮危险因素评估量表提供科学依据。1.3 关键词及定义关键词:压疮;术中压疮;危险因素;压疮:压疮(pressure sore,pressure ulcer)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术中压疮:术中压疮也称体位性压疮,指患者在术后几小时至 6 天内发生的压疮。以往认为手术时间相对较短,形成压疮的可能性小,导致术中压疮的防护往往被忽视。据统计,术中压疮
9、发生率在 3%5%,其中,骨科、神经外科的术中压疮发生率更高。随着医疗科技的不断进步,有许多手术是在显微镜下完成,手术时间相应延长,长时间手术使患者处于同一体位,使术中压疮发生率大大增加。危险因素:是指增加疾病或死亡发生的可能性的因素,是指疾病的发生与该因素有一定的因果关系,但是尚无可靠的证据能够证明该因素的致病效应,但是当消除该因素时,疾病的发生概率也随之下降。在病因学研究中,将这类与疾病发生有关的因素即称为危险因素。1.4 文献回顾1.4.1 压疮的分期与临床特点1) 术中压疮的分期术中压疮也称体位性压疮,是压疮中常见的一种。压疮的分期,各种文献中说法不一。有的将之分为三期,亦有四期、五期
10、等。术中压疮现多采用美国国家压疮顾问组(National pressure ulcer advisory panel,NPUAP)推荐的分期标准,将其分为I-IV期。谢小燕等参照有关文献,对工期压疮的分期标准进行了进一步定义。I期:连续两个观察口在同一部位出现压之不褪色的红斑(用无色透明玻璃片按压皮肤3秒判断);II期:表皮和(或)真皮受损溃疡是表浅的,表现为皮肤破损、起水疤或浅火山口状溃疡;III期:皮下组织溃疡或坏死,可能侵及深层筋膜,临床表现为深火山口状溃疡,伴或不伴有临近组织的损坏;IV期:深部组织受到破坏,可深达肌层、骨骼5。2) 术中压疮的临床特点手术体位是指术中患者的位式,由患者
11、的卧姿、体位垫的使用、手术床的操纵三部分组成。是病人为适应手术治疗需要采取的一种强迫体位。现代手术发展日新月异,有许多手术要在显微镜下完成,手术时间相应延长6。长时间手术使患者处于同一体位,使得皮肤压疮发生率大大增加。手术时间较长的侧卧位和俯卧位患者,是压疮发生的高危人群。术中压疮好发部位与手术体位有关,仰卧位多见于骼部及足跟,俯卧位则为胸骨部和额部。典型的术中压疮先有肌肉和皮下组织的损伤,随后累及真皮和表皮层,这些压疮好发于骨隆突处,术后1-5天才有明显表现。术后1-2天出现的受压部位红斑,随着组织损伤发展至且期,可出现皮肤水泡或皮肤剥脱。组织坏死发生在初期组织损伤后2-6天7。1.4.2
12、术中压疮的危险因素1) 外在因素目前认为压疮的发生主要有4种外在因素,即压力、剪切力、摩擦力及潮湿。其首要因素是压力,施加于骨的突起部位,并与持续的时间长短有关。国外有关学者提出,在70mmHg(9.33Kpa)压力下,组织持续受压2h,即能引起不可逆的损害。Daniel发现,肌肉及脂肪组织比皮肤对压力更敏感,最早出现变性坏死8。高压形成的溃疡比低压快,当压力超过毛细血管平均压时,会使皮肤及皮肤下组织血液供应减少或停止,使局部缺血、缺氧而发生组织坏死。剪切力是引起压疮的第2位原因,它是施加于相邻物体的表面,引起相反方向的进行性平行滑动的力量。剪切力作用于深层,引起组织的相对位移,能切断较大区域
13、的血液供应,导致组织的氧张力下降。同时,组织间的带孔血管被拉伸、扭曲和撕拉,可引发深部坏死。剪切力持续30min以上即可造成深部组织不可逆损伤。因此,它比垂直方向的压力更具危害性。如仰卧位,头高脚低位时,身体有下滑倾向,骶尾部所受剪切力加大。摩擦力是机械力作用于上皮组织,能去除外层的保护性角化皮肤,增加皮肤对压疮的敏感性。床单褶皱不平有渣屑或搬动病人时托、拽、拉、扯均可产生较大的摩擦力,使表皮的浅层细胞与基底层细胞分离,发生充血、水肿、炎性细胞聚集及真皮坏死。由于皮肤屏障作用受损,病原微生物易于入侵,组织更易受压力所伤。同时,摩擦力与皮肤潮湿程度有关,潮湿的刺激导致皮肤浸渍、松软,易被剪切力和
14、摩擦力所伤。以上各种原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致使压疮的发生率有所增加9。2) 内在因素(1) 年龄老年患者心脏血管功能减退,毛细血管弹性减弱,末梢循环功能减退,局部受压后更易发生皮肤及皮下组织缺血、缺氧。美国国家压疮顾问小组(NPUAP)研究证实,压疮发生率与年龄呈正相关。老年人术后发生压疮的危险性增加2倍。老年人易发生压疮的原因有:软组织弹性降低,压力易传导至组织间液和细胞;胶原合成发生改变,导致组织的机械承受力下降,组织硬化和耐压力减少;皮下组织减少,肌张力和皮下细胞再生缓慢10。住院老年人压疮发生率可达10%-25%,20-40岁年龄中压疮发生率为9.3%,儿童术后也有压疮发生,提示所有
15、手术患者均有压疮发生的危险。(2) 活动障碍与疾病临床上脊髓损伤、年老体弱、骨折制动、外科手术等活动受限患者,是发生压疮的高危人群文献报道,23%的院内压疮与手术有关。脊髓损伤者由于丧失运动及感觉功能,保护性反射消失,大小便失禁引起局部皮肤潮湿、浸渍、污染,以及肌肉软组织神经性萎缩,导致作用于骨突部位的压力增加;骨折制动、外科手术患者活动受限,自主改变体位的能力受损,或因术中手术要求长时间处于同一体位,受压部位皮肤压疮发生机会增加。另外,一些疾病影响血液供应,如肺部疾患、糖尿病、贫血、血管疾病、脊髓损伤的病人,因氧供减少,反应性充血延迟和血流闭塞会增加手术中压疮发生的危险性11。(3) 营养状
16、况身体衰弱、营养不良是导致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也是直接影响压疮愈合的危险因素。营养不良可造成皮下脂肪减少、肌肉萎缩、组织器官应激代谢的调节能力减弱。脂肪组织菲薄处受压,易发生血液循环障碍,增加了压疮发生的危险性。临床工作中,一般采用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和血清白蛋白水平来衡量患者营养状况。术前血清白蛋白的水平是反映患者长期营养状况的最准确指标之一。在截瘫患者压疮研究时发现血清白蛋白水平和压疮的发生、发展互为恶性循环,即血清白蛋白水平低下者压疮的发生率高,发生压疮后又会导致血清白蛋白水平进一步降低。有研究表明:血清白蛋白水平簇3 5 g/L组病人压疮发生率为21.4
17、%,而35g/L组病人,压疮发生率为7.7%。因此,可将血清白蛋白水平作为压疮预测指标之一。(4) 吸烟烟草中的尼古丁可使末梢血管痉挛,局部营养不良,增加了组织的压疮易感性。有报道称吸烟者发生压疮的危险性是非吸烟者的4倍,如果吸烟者停止吸烟,吸烟的不良作用可部分的被逆转,其压疮危险性可能显著降低。3) 手术因素(1) 手术体位由于手术环境的特殊,手术病人必须维持长时间固定不动的手术卧位。在安置病人手术体位时,既要满足外科手术操作的需要,又要考虑到病人解剖和生理的耐受性。这种被动的体位状态,身体的某些部位,特别是一些骨隆起部位,一直处于持续受压状态,极易形成压疮。Dinsdale认为在70mmH
18、g压力下,组织持续受压2h就能引起组织下不可逆转损害,局部长时间承受超过毛细血管压的压迫就可引起压疮的发生。由于术中无法通过改变患者体位而缓解局部压力,因此,手术对于即使没有其他危险因素的患者来讲也是一个危险因素。通常应重视仰卧位患者术中头枕部、骶尾部、肩脚部、足跟部压疮的预防。重视俯卧位患者额部、胸骨下部及肋缘部压疮的发生12。(2) 手术时间手术时间越长,局部受压组织处于低灌注或缺血状态的时间越长。有研究认为,手术时间超过 2.5h 是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超过 4h,压疮发生率为 21.2%。4) 麻醉因素由于麻醉药物的影响,有55%的患者在手术麻醉期间发生低氧血症。而且由于麻醉药物的阻滞
19、作用,使受阻滞部位以下的血管扩张、血流变慢,受压部位失去正常的血液循环。由于麻醉药物影响,患者反应迟钝或暂时丧失了对身体某些部位不适的反应,这些因素都使皮肤缺氧加重,无氧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排除,极易形成压疮。5) 术中体温变化手术中为维持病人体温,一般在手术台上铺温毯保温。当体温升高1,个体新陈代谢速率与氧气的耗损会增加10%,组织持续受压产生缺血、缺氧和营养物质供应不足,这样大大增加了压疮的易感性。相反,体温较低时,机体“关闭”外围循环,受压区域血供减少,也易导致压疮形成。6) 术中应激手术对于每一名患者来说都是强烈的应激源。当患者出现急性损伤、失血或面临手术而产生情绪波动时,致使肾上腺激素分
20、泌增加,身体为保障重要脏器能量供应,血流重新分布,皮肤肌肉血流减少,加重受压部位缺血、缺氧,导致压疮的发生。应激状态下,中枢神经系统和神经内分泌传导系统紊乱,糖脂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蛋白质分解增强。如此的代谢紊乱和消耗性状态,增加了急性损伤期的压疮易感性骨3尾。7) 再灌注损伤在手术过程中由于缺血引起受压组织皮肤和肌肉的氧气供给不足,从而导致可逆性和不可逆性细胞和微血管损伤。手术结束后,受压部位易发生缺血再灌注损伤。普遍认为氧自由基大量产生是导致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还有研究表明缺血后恢复氧供应的肌肉产生超氧阴离子,引起毛细血管损伤和中性粒细胞浸润,引发缺血再灌注损伤。1.4.3 压
21、疮危险因素的评估压疮的预防是护理工作中的一大难点,如果发生压疮,不仅增加患者痛苦,而且影响疾病恢复,增加医疗费用,甚至危及患者生命。所以长期以来,各医院将压疮预防的重点放在加强医院管理上,要求重视基础护理。林菊英在医院护理管理学中提出,应积极预防压疮的发生,除特殊病人不许翻身外,一律不得出现压疮,带入者不得扩大13。目前国内大多数医疗机构的护士在压疮预防中所能采取的措施只是针对局部组织减压而进行的,而国外护理则认为处理压疮高危患者时,应用辩证的思维方法,首先意识到内在因素,及时发现危险因素并处理,以减少压疮的发生。应用压疮危险因素评估量表(risk assessment scale,RAS)对
22、高危因素和病人进行评估是预防压疮发生关键性的一步。评估量表要求对病人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做出定性适量的综合分析。2 研究方法2.1 研究设计本研究为观察性研究2.2 研究对象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陕西某三甲医院手术室行俯卧位手术的患者194例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为:年龄18周岁;术前无压疮存在;未患影响皮肤观察的皮肤病;术后住院时间7天;本次手术为住院期间所行第一次手术;本人或患者家属知情同意。参加本研究的患者,因外伤致脊柱骨折、脱位占70例,为急诊手术患者。另124例为脊柱间盘突出、脊柱畸形行择期手术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24例;女性患者70例。2.3 研究工具/方法2.3.1 压疮
23、分期标准压疮分期标准采用美国国家压疮顾问组推荐的分期标准,将压疮分为I-IV期。I期:连续两个观察口在同一部位出现的压之不褪色的红斑(用无色透明玻璃片按压皮肤3秒判断);II期:表皮和(或)真皮受损,溃疡是表浅的,表现为皮肤破损、起水疤或浅火山口状溃疡;III期:皮下组织溃烂或坏死,可能侵及深层筋膜,临床表现为深火山口状溃疡,伴有或不伴有邻近组织的损坏;IV期:深部组织受到破坏,可深达肌层、骨骼。2.3.2 相关指标(1)术前指标。包括年龄、性别、诊断、身高、体重、生命体征、吸烟史、压疮发生史、既往手术史;术前住院天数、禁食时间;由患者病历中距手术口期最近的一次检验单上获得术前血清总蛋白、白蛋
24、白、血红蛋白、血糖、血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数、血红细胞计数等实验室检查指标。并由身高、体重计算出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和理想体重百分比(Percentage of Ideal body weight,IBW%=实际体重/理想体重100%)。贫血标准为男性血红蛋白值120.0g/L或女性血红蛋白值 0.05)。压疮的发生与既往糖尿病史、吸烟史、压疮史与有关联,具有统计学以下(P0.05)。表3.2 术前相关因素不同组别间压疮发生率比较组别例数发生例数发生率(%)2P性别男124118.870.070.05女70710.00年龄4163711.112.680.0541961
25、010.42663512.86高血压患者是7345.482.000.05否1211411.57吸烟史有40820.005.370.05无154106.49糖尿病史有8337.500.05无186158.06压疮史有12758.3330.620.05无182116.04手术性质择期手术1241411.291.650.05急诊手术7045.71BMI18.51616.2518.5103109.710.2170.0525.07579.33术前住院天数(天)7136128.822.900.05758610.34术前禁食时间(h)1210265.882.950.051224921213.04注:“”表示
26、2 检验应用确切概率法。 由表 3.3 可见,患者术前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血糖不同水平间压疮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红蛋白、总白细胞、淋巴细胞不同水平间压疮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 3.3 术前实验室检查指标不同组别间压疮发生率比较组别例数发生例数发生率(%)2P血清白蛋白(g/L)35.0431023.2610.920.0535.012275.7455.02913.45血清总蛋白(g/L)60.077100.0038.140.0560.0140107.1480.04712.13血红蛋白(g/L)正常组#169148.280.7600.05贫血组#2541
27、6.00总白细胞计数(g/L)44125.004119119.240.900.05107168.45血糖(mmol/L)3.6170127.066.050.056.124625.00淋巴细胞总数(g/L)1.2021314.290.940.051.20141139.223.503226.25注:“”表示2 检验应用确切概率法。 3.3.2 术中相关因素对术中压疮的影响 本研究 194 例患者,术中均采用全身麻醉,行俯卧位脊柱手术。ASA 分级、保护措施不同、术中低血压有无与压疮发生没有关联(P0.05)。见表 3.4。表 3.4 术中相关因素不同组别间压疮发生率比较组别例数发生例数发生率(%)
28、2P手术持续时间(min)12010465.775.980.0512070710.0024020525.00ASA分级级1441510.420.4150.05级+级5036.00肛温37.6146149.590.000.0537.64848.33术中低血压有32412.500.130.05无162148.64失血量(ml)500172158.720.130.0550022313.64保护措施体位垫140139.290.05安普贴5459.26麻醉持续时间(min)1204412.277.720.0512010998.2624041819.51注:“”表示2检验应用确切概率法。 不同的手术持续时
29、间和麻醉持续时间,患者压疮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肛温、失血量不同水平间压疮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3.3 术后相关因素对术中受压部位皮肤发生压疮的影响 本研究 194 例患者于手术结束后,由于体位的改变(由俯卧位改为仰卧位),术中受压部位皮肤不再受压力影响,对术后禁食时间、术后镇痛、体温进行观察和比较。由表 3.5 可见,患者术后有无镇痛与压疮发生没有关联(P0.05)。术后禁食时间、体温不同水平间压疮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3.5 术后相关因素不同组别间压疮发生率比较组别例数发生例数发生率(%)2P术后禁食时间(h)24158148.860.
30、052436411.11术后镇痛有182189.890.400.05无1200.00术后3天内平均腋温()37.519210.530.000.0537.0175169.14注:“”表示2检验应用确切概率法。 3.3.4 术中压疮的危险因素分析 采用 Logistic 回归分析术前实验室检查指标、术前、术中、术后相关因素 24变量与术中压疮发生的关系。术中压疮相关因素的变量名称及赋值见表3.6。相关因素变量名变量赋值术前相关因素性别X1女:0男:1高血压患者X2否:0是:1吸烟史X3无:0有:1糖尿病史X4无:0有:1压疮史X5无:0有:1手术性质X6择期:0急诊:1术前住院天数X77天:07天
31、:1术前禁食时间X812天:012天:1年龄X941岁:141岁:266岁:3BMIX1018.5:118.5:225.0:3术前实验室检查指标血清白蛋白X1135.0g/L:135.0 g/L:255.0g/L:3血清总蛋白X1260.0 g/L:160.0g/L:280.0 g/L:3血红蛋白X13正常组:0贫血组:1血糖X143.6mmol/L:06.1mmol/L:1术中相关因素ASA分级X15级:0级+级:1肛温X1637.0:037.0:1术中低血压X17无:0有:1失血量X18500ml:0500 ml:1保护措施X19体位垫:0安普贴:1麻醉持续时间X20120 min:112
32、0 min:2240min:3手术持续时间X21120 min:1120 min:2240min:3术后相关因素术后禁食时间X2224h:024 h:1术后镇痛X23无:0有:1术后平均腋温X243 5 g/L组患者压疮发生率为7.7%。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前血清总蛋白、术前血清白蛋白,在压疮阴性和阳性两组患者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前禁食时间,术前血红蛋白、术前淋巴细胞总数在压疮的阴性和阳性两组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本研究选择的病例,全部为骨科脊柱手术,术前禁食最多不超过24小时,无需做肠道准备。因此,术前禁食对营养摄入没有太大影响。本研究结果表明,术中压疮的
33、发生与患者术前营养状况有关。在手术时机的选择上,对于低蛋白血症患者,应提高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水平后再进行手术治疗。术前营养状况差的患者,根据手术体位选用减压设备,包括海绵垫与凝胶垫的使用等。另外有研究报道,贫血也是压疮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血球压积36%和血红蛋白120g/L是用来预防压疮发生的较好的检验临界值14。在本次研究中没有得到证实,在今后的研究中,可同时考虑红细胞、血红蛋白、血球压积和术中出血量与术中压疮的相关性研究。4.4 糖尿病史、术前血糖浓度与压疮发生的关系本研究结果显示,既往糖尿病史与术中压疮发生有关联(P 0.05)。结果显示,术中压疮的阴性和阳性两组患者间手术持续时间、
34、麻醉持续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肛温、失血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表明术中压疮的发生与手术和麻醉持续时间有关系,手术持续时间越长,局部受压组织处于低灌注或缺血状态的时间越长。本研究结果可提示手术室护士术前认真做好设备及器械的维护、保养和灭菌,避免因器械或设备问题而延迟手术时间的发生。全身麻醉状态下手术患者身体全部知觉消失,各种保护性反射减弱或丧失,肌肉失去自主调节能力,摆放手术体位后负重点和支点发生变化,因此易引起皮肤、血管、肌肉等组织损伤;由于麻醉药物的影响,有55%的患者在手术麻醉期间发生低氧血症,这些因素都使皮肤组织缺氧加重,易造成术中皮肤压疮的形成17。本研究
35、显示术中低血压与压疮发生没有关联(P 0.05)。脊柱手术尤其部分外伤致骨折,且有复合伤患者,往往出现手术中大量出血,血容量不足而引起低血压。还有部分病人,因手术需要,麻醉过程中要行控制性降压,降至平时血压的2/3范围。Mawson等研究收缩压与压疮的关系时发现,收缩压降低后组织灌注量减少,组织对压力的耐受性下降。因此,收缩压偏低患者更易发生压疮18。本研究虽然没有证实术中低血压与压疮发生的关系,但是手术室护士在此类手术中一定要保证有效的静脉通路,及时补充血容量,在采取控制性降压的患者中,要加强预防压疮的其它防护措施。手术中为维持病人体温,在患者手术部位外的躯体用保温毯遮盖,术野周围加盖无菌棉
36、布中单。有文献报道,当体温升高1,个体新陈代谢率与氧气的损耗会增加10%19。组织持续受压产生缺血、缺氧和营养物质供应不足,增加了压疮的易感性。相反,体温低时,机体“关闭”外围循环,受压区域血供减少,也易导致压疮形成。本研究中,体温不同水平间压疮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即便如此,在临床工作中,手术室护士也应注意患者的体温变化,避免体温等生命体征的波动增加发生压疮的风险。4.7 术后相关因素与术中压疮发生的关系本研究结果显,术后3天内最高体温、术后禁食时间不同水平间压疮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中受压部位压力解除后,有6例患者于术后第1-3天出现工期压疮,并且于第2天
37、有3例由工期压疮发展为且期压疮,可能与术后再灌注损伤有关。4.8 术中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本研究结果显示,既往糖尿病史、术前血清总蛋白、术中麻醉时间是术中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表明糖尿病患者发生术中压疮的危险性增大;麻醉持续时间越长和血清总蛋白含量低于正常值水平发生术中压疮的危险性越大。表明患者术前的营养状况与压疮的发生密切相关,术前应对患者营养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对于血糖偏高患者在病情允许情况下先行有效控制,再行手术治疗,术中应加强血糖监测和压疮防护。术中麻醉持续时间与术中压疮发生有关,应充分准备手术用物并加强手术配合水平,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压疮发生20。本研究结果显示低年
38、龄组患者发生术中压疮的危险性大,与国内外相关报道不一致,其原因可能是样本例数少或受其他因素影响,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5 推论及建议本研究以194例行俯卧位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描述性研究方法探讨术前、术中、术后相关因素与术中压疮发生的关系,得出如下结论。1.手术中俯卧位患者压疮发生率为9.28%,I期压疮占83.33%,维持术中体位的身体受压点是压疮的高发部位,术中压疮多发于手术当天至术后第1天。2.既往糖尿病史、吸烟史、压疮史、术前血糖浓度、血清白蛋白含量、血清总蛋白含量、手术持续时间、麻醉持续时间等8项指标与术中压疮的发生有关。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既往糖尿病史和麻醉持续时间是术中压疮的危险因素;血清总蛋白含量是术中压疮的保护因素。患者术前血清总蛋白含量低于正常值水平,发生术中压疮的危险性增大。3.患者术前的营养状况与压疮的发生密切相关,术前应对患者营养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对于糖尿病患者在病情允许情况下先行有效控制,再行手术治疗,术中加强血糖监测和压疮防护;术中麻醉持续时间与手术持续时间和病人个体之间差异有关,为缩短手术时间,护士应充分准备手术用物,加强手术配合水平,以降低压疮发生的机率。本研究对提高术中护理质量,降低压疮发生率具有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HappyChildren`sDay儿童节快乐模板
- 《全球化与多极化的趋势》多元发展的当代世界课件
- 《一次成功的试验》教学课件
- (10)-专题10 人物描写方法
- 《记念刘和珍君》课件45张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 防火安全法制教育
- 《北京的春节》课件-4
- 2025商业综合体排水管网施工合同
- 2025餐饮行业加盟合同协议书范本
- 2025租赁合同范本下载示例
- 2025年许昌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附答案
-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直属联系单位招聘笔试真题2024
- 2024年新食品安全法相关试题及答案
- 新疆阿克苏地区拜城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
- 老旧街区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AQ/T 2053-2016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监测监控系统通 用技术要求(正式版)
- 火龙罐综合灸技术课件
- 因式分解——数学复习课件PPT
- 有限公司章程(AB股架构).docx
- 《把课堂还给学生》论文
- 九年级英语下册health话题复习教学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