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口、武汉火车站调研.doc_第1页
汉口、武汉火车站调研.doc_第2页
汉口、武汉火车站调研.doc_第3页
汉口、武汉火车站调研.doc_第4页
汉口、武汉火车站调研.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汉口、武汉火车站调研姓名, 王菲学号 ,1306030017 班级 , 建筑 1302 班指导老师 , 李震2016.5调研目的 : 了解火车站的总平面规划、功能分析、流线组织、建筑造型、室内装修等方面的 特点,让我们对这种人流比较复杂的建筑类型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在处理大型建 筑造型以及人员流线的处理方面有一个提高。调研对象 : 武汉火车站、汉口火车站调研分析 : 将从平面功能处理、交通流线和立面造型设计两个方面重点对比分析这两个火车站。汉口火车站基本信息 :1 、车站始建于 1898 年初称大智门火车站,新建于 1991 年,站房总面积 8 万平方米,站内有 4 座站台、 1 座人行天桥、

2、3 个地下通道、 7 个候车室,可同时容纳 6500 人候车2、设计风格 : 重新还原成昔日的欧式古典建筑风格,和车站路的老汉口火车站一致3、主站房方向 : 坐北朝南。4、 主要功能 : 实现高架候车,分普速场,高速场,主要停靠沪汉蓉东西走向的列车,也兼顾停靠京广、汉丹线列车。5、 配套工程 : 地铁二号线的汉口火车站站,北广场、北站房,武汉二环线发展大平面功能和交通流线道段的下穿隧道等。站场广场交通流线汉口火车站面朝发展大道,到金家墩长途客运站距离短,设置三个地下通道,将新华西路、金墩路、银墩路打通,地下为地铁二号线的汉口站,实现交通的转换。并有南、北两个广场,两侧均可进入站房内,不对城市进

3、行切割。设有集散广场,景观广场,公交、社会车辆、出租车上下客区域,有充分的人员集散空间,并且有景观和文化功能。汉口火车站是新世纪后建成的火车站,是跨越铁路的城市桥梁,功能不再单一,成为整个城市的交通枢纽、换乘中心。以交通功能为先导,体现“快进快出”和“顺畅快捷”的换乘设计要求,力图让各种换乘流线简捷、清晰,实现人性化的换乘。一方面,通过高架候车层、地下通道和地铁、地面车辆下客点、地下上客点、专用通道、地下过街等方式缩短流线,减少出站旅客的步行距离,分析旅客不同的进站方式,设置相应的迎接方式,使旅客以连续的节奏进站,满足旅客不同的需求,力求做到“零距离换乘” ; 另一方面,结合站房“上进下出”的

4、客流组织模式,即从广场地面进站,从地下一层出站,出站口位于售票厅地下一层,直接连接南广场地下空间,市域和市内的各种交通方式到达汉口火车站地区的客流,全部利用站前区域的绿化景观广场和其下方多达 2 层的地下空间进行换乘,具有生态、人文气息的城市开敞空间和地下完备的商业服务功能为旅客提供地域性的心理体验和舒适的配套服务。站房站场交通流线地下一层的设置是针对通过地铁出行的乘客,南1 出站口直接通往地铁站,南 2 进站口方便快速进站,售票处 3 和自动售票处也设置在地下。地上一层的裙房部分是两个售票大厅以及其他辅助服务用房,主楼是南1 进站口,也是主要的进站口,还设置了普通候车区和VIP 室。二层为乘

5、客主要滞留的候车大厅,有普通候车区和老弱病残孕候车区以及一系列餐饮休闲区。在二楼候车厅的左右两侧共设置16 个站台。站场从二楼候车厅下部横穿过去,通往南北。车站建筑空间的功能布局是以乘客流线为参照,按照联系方便、管理有效、避免流线交叉的原则布置。步入汉口站大门,人首先置身于横向裙楼中的相对低矮的空间中,随着进入更深内部,人便处于主楼下宽大空间,顿时 视线延展开去,人会从心理上感到开阔。大厅处依靠拱形天顶上的天窗采光。在一楼大厅,各种流线在此处汇总,或辐射向对应的目的地。因为大厅空间富余,人员行进自由度大,可自行调整。室内通过主要的纵向流线和室内空间高矮变化,使空间互相渗透,消除了从进站口到北站

6、房 300m的距离带给旅客的单调感。连接一楼二楼大厅的垂直交通为 6 道自动扶梯。二楼大厅天顶是扁拱形长筒,左右两边分别为东西进站口,完全对称分布。在高架候车室内设若干吹拔筒,将光导管技术与自然通风相结合,在采光的同时派出站台上方的废气,对于建筑节能和改善站台环境具有积极意义。立面造型设计汉口站属于欧式古典建筑,是装修特色站,站厅上方设有天井,引自然光照明,并树立黄鹤腾飞的形象,象征武汉热情迎接八方来客。站前广场成为汉口站的欧式古典风格与周围区域的现代商业气息的过渡衔接区域,使得整个汉口站风格鲜明却不张扬的新型站区。广厅部分根据外部造型增设钟塔,拔高体量,并通过广厅、二层连廊、高架连通道与新建

7、的 66m宽, 155.75m 场的明亮开敞的大空间候车厅相连。同时室内延续欧式建筑风格,并呼应南站房广厅的装饰元素。而站房正面增加的达 12 米宽度的柱廊,在广场侧为旅客提供了约2500 平方米的有益活动空间,改善了旅客乘候车和购票的条件,同时也丰富了建筑室内外空间,完善了建筑造型。各个候车厅各候车室通过绿化及软隔断划分为若干候车区。整个建筑以冷灰色为主要的建筑颜色,站房呈中轴对称布局,体型规整,气势非凡。武汉火车站外观如大鸟展翅,桥梁共同作用的新型结干线、地铁、,武汉站是武汉的第三大火车站,平面功能和交通流线站场广场交通流线武汉火车站落址于杨春湖,离东湖风景区不远,东侧紧靠城市三环快速路,

8、西距城市内环线徐东路 7.5 公里。由于杨春湖地形低,必须做桥梁工程,来往武汉站的私家车,出租车全部停在二楼外的高架桥上。在火车站前方的集散广场上设置了交通枢纽站和公交客运站,开阔的面积足够旅客疏散。在火车站另一面大部分面积做绿化处理,并且用一条景观湖将杨春湖和东湖联系起来。武汉站形成了铁路与城市公交、地铁、出租车的无缝接轨,给乘客提供最大方便 ; 武汉站是城市轨道交通 4 号线的终点站,乘客下火车后,可以很方便地转乘地铁和其他工具,与城市城际的其他交通线路相衔接。车站周边长距离交通主要经三环线由东广场进出车站,城区交通主要经西广场及周边道路进出车站 ; 公交车主要经过车站北侧的友谊大道、武青

9、四干道即西侧建设十路进出东广场北侧的公交枢纽站 ; 长途客车主要东侧的三环线及白马立交进出东广场南侧的长途汽车站 ; 城区送客社会车辆及出租车主要经过车站北侧的友谊大道武青四干道即西侧建设十路等城市干道组织进出站区,经车站西侧的高架平行平台下客后离站、或直接进入车站架空层下方的停车场候车,经城市三环线及白马立区。周边城市地区客流及东湖高新等远距离社会车辆交组织进出站区,在车站东侧高架车行平台上下客后离站,或经站区道路组织进入车站架空层下的停车场。整个站区的人流交通组织规划中,站区客流主要以机动化的方式到达车站,设计以“全天候、零换乘、人性化、强导向”为原则。站房站场交通流线车站设客运专线、普速

10、两个车场,有高速客车到发线 15 条、站台 8 座,普速客车到发线 5 条、站台 3 座。车站远期年旅客发送量达 3100 万人,高峰小时旅客发送量为 9300 人、站房最高聚集 6000 人,武汉火车站为高架火车站,站房主体三层,一层为交换层,二层为站台层,三层为候车层。第一层左右两侧均设置了停车场,中间为开敞的大厅,是旅客进站去三楼候车或出站乘地铁离开的转换层。设置了多个地铁进出站口。大厅四周设置里四个售票处。第二层中间为站场,两侧设有VIP 候车室,方便快速乘车。第三层由候车室和进站广厅围合而成,前后为东西进站检票口,两端分别于高架平台相连,中部形成近 50 米高的巨大中庭,可以看到二楼

11、的站场,列车来往状况一目了然,看到整个车站的布局而明确行进方向。中庭两边架有两座桥,做绿色通道。旅客根据自己的乘车情况自主选择进入南北两个条状的候车区。空间丰富、气势恢宏,站台、广厅和候车室融为一体,空间引导性和可识别性强,武汉站站房的地下空间,形成连通东西广场的地下步行通道,并预留向西下穿站西大道,连接核心区的地下通道。在地铁站线两侧平行布置地下商业空间,满足旅客消费、购物需求 .武汉站采用的是等候式与通过式相结合的交通流线方式,乘客既可等候上车,也可直接到站上车,旅客可在中央大厅通过大屏幕的指示进入候车室,也可直接由绿色通道进站。这种候车方式满足了现在的乘车需求,也符合未来“公交化”的发展

12、趋势。立面造型设计武汉站整体的“千年鹤归”造型凸显湖北特色,设计灵感来源于“白云黄鹤的故乡”寓意充满灵性的千年黄鹤惊叹家乡变化翩然而归。建筑中部突出的 60 米高大屋顶,预示着武汉是湖北也是中部省份崛起的关键地点。九片屋檐同心排列,又象征着武汉九省通衢的重要地理位置。武汉火车站为大跨度钢结构。顶棚撑起一个大大的黄鹤状的顶棚,顶棚上部大面积开天窗,为室内空间提供了良好的采光。室内的柱子上大下小将楼板托举起来,仿佛一座城市森林。三层空间中部有一个大面积的中庭,透过中庭可看到二层的火车道,这样的处理及分离了人流又使二层的火车道区域有一个合适的尺度,同时上部的天窗又使得中庭部分有一个充足的采光,总体来说,建筑造型与建筑功能达到了一个完美的统一。总结相同点客流组织模候车方式换乘方式建筑类型式汉口火车站无需转车 , 大跨度公共高架候车上进下出武汉火车站集中换乘交通建筑不同点流线方式 建筑风格 集散方式 建筑结构 汉口火车站钢筋混凝土等候式 欧式古典 集散广场武汉火车站等候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