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周末巩固训练_第1页
六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周末巩固训练_第2页
六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周末巩固训练_第3页
六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周末巩固训练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六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周末巩固训练班级:_ 姓名:_1.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练习。雨晴(唐)王驾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1“雨后全无叶底花”中“全”的意思是_。2后两句诗中的“_”二字运用得很好,在诗中起转折作用,将蜂蝶追逐春色的神态写得活灵活现。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2. 诗词阅读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回答问题。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宋王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1本词上、下片各写了什么?请作简要概括。_2上片“眼波横”“眉峰聚”的比喻有什么新巧、动人

2、之处?“眉眼盈盈处”的丰富含意是什么?_3下片四句用了三个“春”字,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意?_3.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墨竹图题诗清郑板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注释)衙斋:衙门里官员休息居住的地方。萧萧:竹枝竹叶摇动的声音。些小:小小的。吾曹:我辈,我们这些,我这样的。1(品词析句)读诗句,完成练习。(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疾苦声:_总:_(2)理解诗句“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意思。_2(整体感知)读诗句,完成填空。这首诗以“_”为依托之物,运用象征的手法表达了诗人_的思想。诗中由“_”而联想到百姓的疾苦生活,寄予了诗人对老百姓命运的_。

3、3(人物评价)读了这首诗,你觉得郑板桥是一个怎样的人?_4.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1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林樾:_ 意欲:_2本诗中哪一句描写了牧童的静态?哪一句描写了牧童的静态?_5. 课外阅读。苍松怪石图题诗清李方膺君不见,岁之寒,何处求芳草。又不见,松之乔,青青复矫矫。天地本无心,万物贵其真。直干壮川岳,秀色无等伦。饱历冰与霜,千年方未已。拥护天阙高且坚,迥干春风碧云里。(注释)君:你。 阙:宫殿。 迥:远。1这首诗画“”的句子采用了_的写作手法,突出了_在寒冬之际为大地增添了绿意和娇姿。2这首诗中的怪石、苍松各有什么样的特点?分析

4、不恰当的一项是()。A.怪石耸立,不屈不挠,为苍松设置了一个极好的生存背景,两者互为映衬更显其“苍、怪”。B.诗歌中怪石耸立,象征诗人的铮铮铁骨。C.诗歌中苍松挺劲,象征诗人刚正不阿的气概。D.这首诗歌中的苍松和怪石之间没有相互衬托的关系。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4请用“”画出带给读者无限希望的诗句。这两句诗颇有“”之意。6. 课内阅读。寒食唐 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1本诗描绘了传统节日_节的景象,前两句写的是_(时间),后两句写的是_(时间),诗人借汉喻唐,流露出对现实的不满之情。2品读诗句,完成练习。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5、用自己的话试着说说诗中描绘的景象。_第一句诗中的“飞”字能不能换成“开”字,下面分析准确的一项是(_)。A可以。“开”字写出了春天百花争艳、竞相开放的景象,比“飞”字更传神。B不可以。“飞”字写出了落花随风飞舞时的情态,明写花而暗写风。而“开”字略显呆板,不能表现出风的作用。C不可以。“飞”字写出了花儿千娇百媚、神采飞扬的形态,而“开”字只写出了花开放得多,不能表现花的神韵。D可以。“开”字写出了春天里花朵的动态美,而“飞”字不能表达这层意思。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后两句使人联想到“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句俗语,从而使我们更好地领会诗歌的主题。B.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长安

6、城景色的赞美之情。C.“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这两句诗描写了春天长安城花开柳拂的景色。D.后两句是写天黑时分,宫苑里蜡烛燃烧通明,升腾起淡淡的烟雾,袅袅娜娜地萦绕在官宦家,到处弥漫着威福恩加的气势!7. 阅读与理解。观书有感宋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1选择相应的字义,填上序号。鉴:镜子照仔细看;审察可以作为警戒或引为教训的事(1)水清可鉴( ) 铜鉴( )引以为鉴( ) 鉴别( )活:生存,有生命在活的状态下活动,灵活生动活泼;不死板工作产品(2)活捉( ) 活水( ) 活跃( )重活( ) 活人( ) 出活儿( )2这首诗借景喻理,以作

7、比,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方塘如此清澈,是因为有源源不断的流进,人要想变得更加睿智,就要。3请将“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所展现的画面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_4关于读书、做学问,有许多精辟的名言佳句给我们以启发。请试着写出三句。_5结合你的读书体验,谈谈你对“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理解。_8.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亡 同:无)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画上“”)清平乐(lyu) 茅檐(ynyng)剥莲蓬 (bbo)亡赖(wng w)相媚好

8、(mi mi) 翁媪(wn o)2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1)“相媚好”的意思是_。这两句词的意思是_(2)根据“相媚好”的意思,想象两位老人聊些什么?想想当时情景,写一段对话。_3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1)画线句子的意思:_。(2)将“卧”换成“趴”好不好?(_)A好,“趴”的意思和“卧”相近,可以互换。B不好,“卧”巧妙地写出了小儿天真、活泼、顽皮的劲儿。(3)结合整首词,说说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画面。_4清平乐村居中,“_”是词牌名,“村居”是_,它的意思是_。词的作者是_代词人_。这是一首描写_的词作,词中通过描写_、_、_、_、_等这些平常的

9、景象,把农村生活风貌真实地反映了出来,抒发了词人_的思想感情。5“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体现了儿童的天真、可爱,你还学过哪些诗句也是表现儿童的纯真、活泼、可爱的呢?_6“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中,“卧剥莲蓬”是怎样的情景?用心体会一下,描绘出来。_9.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城南宋曾巩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注释)横塘:古塘名,在今南京城南秦淮河南岸。乱山高下:群山高低起伏。路东西:分东西两路奔流而去。1与城南一样,都属于七言绝句的是( )A.长歌行(青青园中葵)B.春晓C.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2根据意思写诗句。一番风雨使昔日艳丽的桃花和李花零

10、落殆尽,而春草不仅没有被摧毁,反而青翠欲滴,显得更加齐整。_3理解诗句,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1)古诗前两句描绘的是雨中的景色,后两句描绘的是雨后的景色。(_)(2)诗的第一、二句写出了雨量之大,雨势之猛。(_)(3)第三、四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暴雨过后零落殆尽的桃李与翠绿齐整的青草进行对比,暗示了桃花、李花虽艳丽但生命力却很弱,青草虽很朴素但生命力顽强的哲理。(_)4读了这首诗,你想到了哪些描写青草的诗句?请写一写。_10. 阅读春夜喜雨,回答问题。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1这首诗

11、从整体看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描绘春雨?说说运用这种手法的好处。_2这首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写法,请具体指出哪里是真实描写,哪里是想象描写。_3这首诗赋予了春雨怎样的品格?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11.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练习。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节选)何其芳我的歌呵,你飞吧,飞到年轻人的心中去找你停留的地方。所有使我像草一样颤抖过的快乐或者好的思想,都变成声音飞到四方八面去吧,不管它像一阵微风或者一片阳光。1题目中“歌唱”的意思是()。A.唱歌B.赞美2诗人为什么希望“我的歌”飞到年轻人的心中?()A.我的歌很好听。B.我歌唱的是早晨。C.为了使“少男少女们”得到鼓舞。3下面对诗歌的理解赏

12、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想象不是这首诗的一大特点。B.第一节作者把“快乐或好的思想”想象成声音、微风、阳光。“微风”给人一种心旷神怡之感,“阳光”给人一种春和日丽的欣慰之感。C.这首诗通过对少男少女们热情歌唱,勉励广大的青少年们,积极投身到火热的生活中去,为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奋发向上,永葆青春活力。4读完这首诗后,你觉得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少男少女?试着写出两个,并说说他们之间的相似点。_12.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绝句(唐)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注释)迟日:指春日,因为春天光照时间长,太阳落山晚,所以说迟日。泥融:这里指泥土湿润。鸳鸯:一种水鸟,雌雄成对

13、生活在水边。1填空。这首诗描写了_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_之情,我们还学过他写的_和_。诗中写到的事物有_、_、_、_、_、_、_、鸳鸯。2请写出这首诗中后两句诗的大体意思。_3上面的诗句中写出了两种动物,下面的诗句中也写有动物,你能填上吗?两个_鸣翠柳,一行_上青天。西塞山前_飞,桃花流水_肥。留连_时时舞,自在_恰恰啼。13.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游园不值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1请分析诗歌的三、四句是如何做到虚实结合的?_2“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除了写春景外,还蕴含着怎样的哲理?_14. 阅读古诗石灰吟,回答问题。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1这首诗的作者是_朝诗人_。2这是一首()A.送别诗B.山水诗C.咏物诗3诗的前两句看似写石灰的烧炼,其实象征着_;三、四两句赞扬了_的精神,表达了诗人_的决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