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体验大学语文教程课后练习答案(部分)第1 课 在母语中生存1. 你怎样理解文中第 1 段“疯狂的爱尔兰驱策你进入诗歌” 这句话的意思?答:有深厚的民族文化传统的爱尔兰为诗人提供了文学沃土, 孕育出诗歌巨匠。2. 文中第 4 段写到看管公寓的美国老太太对张爱玲的认识: “好像有(精神)病。”请结合上下文分析一下这样写的作用。答:(1)表现张爱玲去国赴美后没有听众的悲哀。 (2)说明作家从母语中离去的可怕,为树立“在母语中生存”的思想依据。3. 作者对于“母语写作”的基本认识是怎样的?答:( 1)一个作者作品的质地到底是民族文化的赐予(或:最优秀的作家作品是民族文化的结晶);( 2)作者最大的幸
2、福是获得一种真正的、深层次的民族文化共鸣;( 3)一个作者,只有为同胞写作,用母语写作,才会有生命力,才会生存得坚实。4.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百年来许多中国作家的梦想。 2012 年,中国作家莫言获此奖项, 这也是中国作家首次赢得此项殊荣。 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中国作家与诺奖”的认识。答:略。5. 请联系课文内容和自身生活感受,谈谈你对“在母语中生存”的理解。答:略。第2课孔孟语录第3课老庄选言第 4 课 晋公子重耳之亡1. 简述课文节选部分重耳的人生经历,谈谈对你有什么启示。答:重耳因骊姬之乱流亡十九年,经过狄国、卫国、齐国、曹国、宋国、郑国、楚国、秦国,开始时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公子哥
3、,在卫国、曹国受辱之后,到郑国已经日渐成熟, 终于在楚国时成长为一代君主,在秦国的帮助下得反晋国,成为真正的国君。启示:( 1)磨难是人生成长过程中的财富,可以磨练人的意志。( 2)打铁还需自身硬, 要想做好一件事, 必须具备相应的能力。否则,全部依赖别人,会一事无成。2. 分析“晋侯赏从亡者 遂隐而死。 ”一段中介之推的性格特点。答: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功成不为自己邀功请赏,清高。)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义其罪,上赏其
4、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晋文公重耳当上国君,有一定的客观原因。)(不愿与贪天之功的人同流合污)其母曰: “盍亦求之?以死谁怼?”对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对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其母曰:“能如是乎?与女偕隐。”遂隐而死。(不慕功名,淡泊名利)总结:在介之推身上,有古代知识分子狷介、耿直的特点,他们为国家鞠躬尽瘁,却不慕名利,清高自赏。3. 谈谈你所了解的寒食节(清明节)的习俗。答:( 1)寒食:不生火做饭,吃寒食,插柳为介之推招魂。(2)清明:祭祀祖先,踏春游春。第5课垓下之围1. 本篇课文中刻画项羽的性格的点
5、睛之笔有哪些?项羽同其他人物之间是怎样的互动的, 对塑造项羽这一人物形象其到了怎样的效果?答:( 1)动作有:项羽“夜起,饮帐中”,“悲歌慷慨”,“泣数行下”,左右则“皆泣,莫能仰视” 为一组,这一组主要刻画项羽的儿女柔情与部下对他的同情和敬仰。项羽“大呼驰下”,汉军则“皆披靡”;项羽“瞋目而叱之”,赤泉侯则“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为一组;这两组主要刻画项羽的骁勇善战和敌人面对项羽时的懦弱胆怯。项羽“所杀汉军数百人”,“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马童则“面之”为一组,这一组主要刻画项羽对背叛者的蔑视和背叛者的自我羞惭。项羽“自刎而死”,王翳则“取其头”,余骑则“相蹂践争项王,相杀者数十
6、人” 为一组,这一组主要刻画项羽宁死不屈的气概与汉军的贪婪和丑陋。(2)语言有: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刻画项羽的英雄末路的无比眷念而又万分悲凉心境。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刻画项羽的好胜和自负。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我何面目见之! 纵彼不言,籍独不
7、愧于心乎!”刻画项羽的自尊自爱,知耻重义。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刻画项羽的视死如归的气概和对敌人的蔑视。2. 项羽认为导致自己最终失败的原因是 “天亡我” ;司马迁对这一问题的解释是“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 “奋其私智而不师古”;你对这一问题有怎样的认识?答:秦统一六国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项羽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而幻想重新恢复战国时代诸雄并存的局面, 由自己作为天下霸主, 违背了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 项羽“放逐义帝而自立” 的行为恰好给了对手汉王刘邦以道义借口, 于是汉王刘邦下令三军缟素, 以为义帝发丧为由,召集天下诸侯共讨项羽, 并最终成功统一天下, 建立了汉
8、王朝。另外,项羽的残暴、刚愎自用、不容贤才、关键时刻犹豫不决、喜好炫耀、不守成约等个性和品德的缺陷也加速了他失败的进程。3. 司马迁在描述项羽这一历史人物的悲剧性结局时,以及在对项羽进行总体评价时,他对项羽的态度一致吗?为什么?答:作者的态度有一定的差别。在记述项羽的悲剧结局时作者的态度更多地表现为赞叹与同情; 在对项羽作总体评价时, 作者的态度更多地表现为责难与惋惜, 这是由于史记兼具的文学与史学的双重身份造成的。在记述项羽的悲剧结局时, 史记突出描写了项羽身上那些最为华彩的个性和品格, 以使之更符合经典性悲剧英雄的审美需要,体现出更强的文学性。 在对项羽进行整体评价时, 司马迁则是从历史理
9、性的角度出发,探究“古今之变”的内在规律,则不可能回避项羽的取败之道,而从史学的角度对项羽提出责难与批评。第6课原毁1. 以本文为例,说明韩愈议论文的写作特色。答:( 1)巧用对比、排比、反问。以古之君子,今之君子各为一段,然后按待己、待人的态度、后果、具体行为遥相对比与排比;而在每一段内,古、今君子“责己”与“待人”,又各自形成对比与排比。( 2)结构严谨。先概括,再依次分析,证明,最后做出结论,真是步步递进;更有甚者,如“毁”字,许多语、句有一条明线相呼照应,以至最后点明;而且有一条暗线,落下伏笔 ( 如“怠”与“忌”是“毁”的同义异语,或因果互证 ) ,揣摩全文一如苏绢之细密无间,锦绣哗
10、然。( 3)语言上不只辞必己出,质朴刚健,而且用了很多典型语言来刻画典型人物, 深刻、亲切而又生动, 艺术地把抽象思维跟形象思维结合起来,把论说文跟记叙文结合起来了。2. 文中所举两次 “语于众”的例子旨在说明什么问题?所造成的后果是什么?答:当你称赞或批评一个人时, 人们不是以这一称赞或批评的正确与否作出反应, 而是按照与某一个人的关系而定, 应者(要好的人、无利害冲突的人、 畏惧他的人) 不应者表现不一样。 由此形成恶劣的社会风气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3. 韩愈认为产生毁谤的根源在于怠与忌。 你有不同看法吗, 生活中的诽谤难道仅仅因为怠惰或忌妒,还有没有其他原因呢?答:举例,如出于政治目
11、的等。4. 千年之前,韩愈写此文是为针砭时弊, 那现在,在我们身边是否也存在毁人扬己的现象,谈谈你的看法。答:略第7课唐诗二首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1. 诗中诗人的心理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历程?答:愁苦烦忧振奋愁苦(又带有乐观)。诗的开首二句, 不写叙别,不写楼,却直抒郁结,道出心中烦忧。三、四句突作转折, 从苦闷中转到爽郎壮阔的境界, 展开了一幅秋空送雁图。一“送”,一“酣”,点出了“饯别”的主题。“蓬莱”四句,赞美对方文章如蓬莱宫幽藏,刚健遒劲,有建安风骨。又流露自己才能,以谢自比,表达了对高洁理想的追求。 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文艺观。末四句抒写感慨,理想与现实不可调和,不免烦忧苦闷,只好在“弄
12、扁舟”中去寻求寄托。尽管这也还是一个渺茫的幻想,但却表现了他那不甘沉沦的、豁达乐观的精神。2. 有人认为诗的最后两句表现出了诗人消极的态度,对此,你是如何认识的?答:“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白的理想与黑暗现实的矛盾,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是无法解决的,因此,他总是陷于“不称意”的苦闷中,而且只能找到“散发弄扁舟”这样一条摆脱苦闷的出路。但是李白作为盛唐时期的一位天才诗人, 他对自己的才华永远充满自信, 同时他所具有阔大的胸襟抱负、 豪放坦率的性格, 使他在屡次面对人生在屡次面对人生理想遭遇挫折时的态度始终是坚守理想,在其诗歌当中也总是抱有乐观的态度。 在这首诗中, 尽管诗人将解除烦忧
13、, 获取自由的希望寄托在明朝, 尽管这也还是一个渺茫的幻想,但却表现了他那不甘沉沦的、 豁达乐观的精神。 与行路难中“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有异曲同工之妙。3. 这篇作品表现了李白诗歌怎样的风格?试结合作品具体分析。答:体现了李白豪放飘逸的风格。 诗的开端破空而来, 形象地表现了诗人抑郁之深、 心绪之乱。继而又以破空之句直抒郁结,其痛苦抑郁之气喷涌而出。第三句突然转折,才言“饯别”。接下来四句称美李杜文章的特色, 写出对自己才能的自负和对理想的追求。接着又跌落到现实中来,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这一落千丈的又一大转折, 反映了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力图摆脱苦闷, 又难以排遣的
14、郁结。最后以“散发弄扁舟”的狂放出世之语绾结全篇,表现了对压制人才的黑暗现实的蔑视与抗争。这首诗风格豪放,形式活泼,起落无迹,断续无端,一腔抑郁愁绪喷薄而出,有一泻千里之势。 诗人的情感曲折变化, 却又气势奔放,抒写抑郁忧愁并不低沉哀婉, 仍豪迈狂放。诗中变化跳荡的情感和意向,鲜明突出的主观色彩, 夸张写意的艺术手法, 充分体现了李白诗歌的个性特征。登高1. 联系全诗,谈谈你对本诗抒发的思想感情的理解。答:这首诗的诗眼是“悲”。是诗人沉痛而又复杂的思想感情的高度浓缩。这“悲”字里包含了因离家“万里”、“作客”异乡而产生的浓重的思乡之情,包含了因满鬓“繁霜”、“百年”而产生的悲凉的迟暮之恨,也包
15、含了因身体“多病”、“新停浊酒杯”而产生的肌肤之痛,包含了生活“艰难”、穷困“潦倒”而产生的落魄之愁,因朋友已逝、孑然一身的孤独之感,更包含了因时局“艰难”,社会动乱、民不聊生而产生的忧国忧民的深切情怀。2. 杜甫为何“新停浊酒杯”?答:多病,潦倒,愁苦无法排解,只能抑郁在心头。3. 联系本诗谈谈杜甫诗歌的艺术风格。答:一、语言极为精炼。如颈联十四字,含有八意:万里,地之远;秋,时之惨;作客,羁旅;常作客,久旅;百年,暮齿;多病,衰疾;台,高迥处;独登台,无亲朋。可见杜甫晚年诗作的语言却已到了“难易一字”的地步。二、声律已达圆通。本诗通篇运用对偶,一二两句句中对, 读来口吻流走, 全无滞留。足
16、见杜甫对诗歌声律的把握运用已达圆通之境。第8课宋词二首江城子密州出猎1. “老父聊发少年狂”中的“狂”字在整首词中有何作用?答:总领全文,奠定了本句乃至全文基调。作者虽已年过四十,已是“老夫”,但他发的却是“少年狂”,说明了作者老当益壮,是个“不服老”的人,仍有少年的不羁和狂放,传神地表现出诗人按捺不住的冲动、亢奋的激情、桀骜不驯的个性,是他受排挤后内心悱恻之情的一种渲泄,反映出诗人不甘沉沦的人格特点,也为下文描写他狂态做铺垫。2. 作者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态?答:勾勒了一个英姿勃发、爱国、壮志凌云的英雄形象;表达了作者希望从军立功、卫国杀敌的爱国情感。3. 本文多处使
17、用了典故,请予以列举,并思考它们的用意。答:( 1)亲射虎,看孙郎:出自三国志,词人的意思是他要想当年的孙权一样弯弓马前射虎,这突出展示了作者虽然年纪不小,但是仍有着少年狂气。( 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史记记载,汉文帝时采纳了冯唐的建议,派冯唐持节到云中去赦免魏尚。 这里作者是以魏尚自喻,希望朝廷能重用自己。( 3)西北望,射天狼:天狼星,晋书说是“主侵略”,这里借指西夏军队, 苏轼借此表达自己要报效国家, 抵御入侵者, 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声声慢寻寻觅觅1. 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处境与心情 ?答:表达了词人晚年流落江南孤苦无依的处境和凄惨心情。2. 这首词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答:运
18、用叠字表达词人的情感活动和变化,语言自然、通俗,富于表现力。3. 阅读李清照的 醉花阴,比较其与本词在表达情感与意境上的异同。答:醉花阴表达的只是离别相思之惆怅。 声声慢则抒发的是国破、家亡、夫死后那种浓重的悲痛与哀愁。 两首词都选取了酒、黄花、风、黄昏三个意象。 醉花阴词中还选取了瑞脑、重阳两个意象。声声慢词中还选取了雁、梧桐、雨等意象。 这些意象都是能够烘托愁绪典型意象。在意境上, 醉花阴呈现的是一种青烟袅袅,天气初凉和菊花吐蕊时的清新、寂静的意境。声声慢词中则营造的是晚风送寒,黄花零落,北雁南飞的凄惨悲凉意境。第 9 课 西湖七月半1. 作者所描写的五类游客同看月各有怎样不同的关系?答:
19、第一类人:达官贵人。铺排声势,张扬自己,实不见月,附庸风雅。第二类人:太太小姐。坐着有楼阁的华丽游船, 带着漂亮的姑娘、侍童。左右盼望、实不看月。无意风雅。第三类人:名妓闲僧、闲士。亦看月,而欲人看其看月。有意风雅却有卖弄之嫌。第四类人:不衫不帻 , 市井游侠。装假醉,行为粗俗,不懂风雅;第五类人:文人雅士。看月,不作意真赏月者, 真正的风雅。2. 结合晚明小品文的特点,谈谈该篇作品的艺术特色。答:( 1)晚明小品文区别于以往人们所看重的关乎国家政典、理学精义之类的“高文大册”,而提倡一种灵便鲜活、真情流露的新格调的散文。篇幅短小、形式灵活;构思新奇,立意别致;格调清新,描述生动、活泼而富于情
20、趣。( 2) 西湖七月半艺术特色表现为:第一,写人生动传神。作者在开篇所说“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止可看看七月半之人”。因而,写“看七月半之人”,成了本文的主要内容。作者描写人物,往往以极简省的三言两语作粗粗勾勒, 但生动传神, 惟妙惟肖。如其写豪绅携满门老小倾巢而出, “身在月下而实不看月”的情态,仅以“笑啼杂之,环坐露台,左右盼望”稍事摹写,便将这类人物招摇过市、张扬形迹、凑热闹、煞风景的种种俗气形诸耳目。尤为精彩的是对市井闲徒的描绘: “不衫不帻, 酒醉饭饱,呼群三五,跻入人丛” 、“嚣呼嘈杂,装假醉,唱无腔曲”。辞语浅显而笔墨平实,但人物的神情形态毕露无遗,鲜活无比;第二,善于营造氛围
21、突出文章主旨。如第二段,作者意在讥讽杭人赶凑热闹的俗气,有意渲染了 “二鼓以前人声鼓吹”嘈杂喧哗的气氛。湖上是“篙击篙,舟触舟,肩摩肩,看面”,拥挤不堪;耳畔则“如沸如撼,如魇如呓,如聋如哑”,喧闹难耐。以此显示俗人看月只是“好名”,其实全然不解其中雅趣的旨意;第三,笔调轻松随意,幽默诙谐。貌似以平直质朴的笔墨进行叙述,但往往寓谐于庄, 富有调侃意味, 时或令人忍俊不禁。 诸如“明为看月而实不看月者”、 “月亦看,看月者亦看,不看月者亦看”等语,稍加体会,即不难感知其中意味。3. 在文学史上,往往有些文人作家的佳作, 产生于生活境遇发生巨大变化、落差之后。所以有人说: “苦难是一笔财富”你怎样
22、看?答:诗穷而后工, 愤怒出诗人, 发愤著书等理论是建立在文学创作的实践基础上的,可结合古今中外的文学创作情况加以说明。4. 日常生活中,你是否也经历过元宵观灯、 中秋赏月等民俗活动,你也观察一下人们的情态,写一篇小品文。答:略。第 10 课 黛玉葬花1. 如何理解黛玉所说的“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答: 是黛玉精神上自觉的产物,而不是物质上的摧残。其实,黛玉在贾府备受外祖母的宠爱,凡事黛玉和宝玉的待遇都是与众不同的,物质生活上也是锦衣玉食, 人参燕窝等高档奢侈品也是不断供给。她感受到的 “风刀霜剑” 是指追求自由、 追求爱情等在贾府以及当时现实条件下不能实现带来的精神上的挫败感,失
23、落感和压抑感。2. 不想宝玉在山坡上听见, 先不过点头感叹; 次又听到“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一朝春尽红颜老, 花落人亡两不知”等句,不觉恸倒山坡上。你如何理解宝玉之“恸”?答: “恸”的内容有几层:第一,黛玉终归无可寻觅;第二,宝釵、香菱、袭人等,也到无可寻觅之时; 第三,自身何在何往。 第四,将来斯处、斯园、斯花、斯柳,又不知当属谁姓。 四层意思层层累积,给宝玉带来了无法解脱的悲伤!3. 你如何理解探春对赵姨娘的态度?答: 通过探春对自己的母亲赵姨娘和同胞之弟贾环的态度,读者可能觉得探春非常功利和世俗。 然而,这是时代的局限性, 恰恰代表了一种真实。小说红楼梦中的探春具有两
24、个愿望:期男和反庶。探春特别期望自己成为一个男人,她说: “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必早走了,立一番事业,那时自有我一番道理!” (红楼梦第五十五回)另外,她对自己的庶出地位也深感委屈, 她说:“谁不知道我是姨娘养的,必要过两三个月寻出由头来, 彻底子翻腾一阵,生怕人不知道, 故意的表白表白。 也不知谁给谁没脸。 ”(红楼梦第五十五回) 因而,小说中探春的很多言论, 在今天看来对她的生母赵姨娘是很不公平的。第 11 课 灯下漫笔1. 鲁迅是怎样概括中国历史的?过去的太平盛世在鲁迅的笔下应该归为哪个时代?什么是第三样时代?答:( 1)鲁迅把中国历史概括成两个时代,一个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
25、代”,一个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用儒家学者的话来说,“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是“乱”的时代,“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是“治”的时代。(2)过去的太平盛世应该归为“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3)第三样时代指,既不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也不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而是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2. 鲁迅赋予了中国青年两个什么样的使命?二者之间的关系怎样?答:( 1)鲁迅赋予中国现在的青年两个使命:第一个使命是创造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 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 第二个使命是砸烂中国固有文明和固有精神文明, 扫荡食人者,掀掉这筵席,毁掉这厨房。(2)第二个使
26、命是前提,第一个使命是目标,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才能实现这个目标。3. 文中举了哪些例子说明“人肉的筵宴”。鲁迅深入分析中国传统社会, 对这“人肉的筵宴” 的布置有生动而学理化的解说: “有贵贱,有大小,有上下。自己被人凌虐,但也可以凌虐别人;自己被人吃,但也可以吃别人。一级一级的制驭着,不能动弹,也不想动弹了。 ”他从古代经典引出一套完整的等级制度作为证据: “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皁,皁臣舆,舆臣隶,隶臣僚,僚臣仆,仆臣台。”又从现实的实践运行揭示出它的巩固机制:最底层的台也仍然可以凌虐别人,因为“有比他更卑的妻,更弱的子在。而且其子也
27、很有希望,他日长大,升而为台,便又有更卑更弱的妻子,供他驱使了。”“因为自己各有奴使别人,吃掉别人的希望,便也就忘却自己同有被奴使被吃掉的将来。 于是大小无数的人肉的筵宴,即从有文明以来一直排到现在,人们就在这会场中吃人,被吃,以凶人的愚妄的欢呼,将悲惨的弱者的呼号遮掩”。具体举了“五胡十六国”、“黄巣”、“五代”等时期的事例。4. 作者对赞扬中国固有文明的人们持什么看法?答:在本国人中陶醉、忘却痛苦、感受不到别人的痛苦的人,会面临共同毁灭的结局。在外国人中,有可恕者者,有不可恕者。具体表述为:( 1)“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所谓中国者, 其实不过是安排这人肉
28、的筵宴的厨房。 不知道而赞颂者是可恕的,否则,此辈当得永远的诅咒!”( 2)“外国人中,不知道而赞颂者,是可恕的;占了高位,养尊处优,因此受了蛊惑,昧却灵性而赞叹者,也还可恕的。可是还有两种,其一是以中国人为劣种, 只配悉照原来模样, 因而故意称赞中国的旧物。其一是愿世间人各不相同以增自己旅行的兴趣, 到中国看辫子,到日本看木屐,到高丽看笠子, 倘若服饰一样, 便索然无味了,因而来反对亚洲的欧化。这些都可憎恶。”5. 文章前后两部分在写法上有什么异同?答:( 1)不同点: A. 第一部分主要从民族心理的角度,对中国几千年历史进行深刻的反省和剖析。第二部分侧重于民族文化的角度,对当时的中国现状作
29、了振聋发聩的揭露。B. 两个部分结尾的意蕴各有侧重,前者号召创造新的第三样时代,后者则呼吁毁坏旧的两种时代,两者一立一破,互为因果。(2)相同点: A. 两部分均以“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作结,用重叠反复的方式,强化了作者的写作意图。B. 两部分在论述方法上有明显的相似之处, 都是从具体事件和感受写起(作者自己的或外国人的),提出论题,然后以大量的历史事实和当时社会状况为论据加以深入细致的分析, 最后得出警语式的结论来。第12课萧萧1. 分析萧萧的命运悲剧。答:萧萧是生长于湘西的女子的代表, 在自然中生长,顺应天性生活,虽遭遇坎坷也不抱怨, 依然安静地生活下去, 没有觉醒和抗争,做了蒙昧和野蛮
30、文化的牺牲品而不自知,一代一代重复这样的命运。2. 萧萧与边城中的翠翠形象比较。答:同是湘西美丽的少女形象, 萧萧更屈服于天性, 翠翠更具有灵性,更具有天真的少女心性。3. 本文在哪些方面表现出诗意?答:从景色描写、风俗描写、萧萧的爱情悲剧中体现诗意。第13课 髻1. 试分析髻的叙事艺术。答:( 1)髻巧妙地选取“髻”这一象征女子青春和美丽的中心意象作主线,以回忆的方式叙写了母亲与姨娘两个女人由初时韶华俏丽,到后来年老色衰, 最终离世而去的人生历程, 读来凄怆悲凉,令人潸然。( 2)文章开篇入题 , 由回忆母亲年轻时的发髻写起 , 而后将两个女人一生的命运, 一生的爱恨情仇, 如画卷般铺展开来
31、。 作者运用传统的对比手法,通过“髻”这一中心意象,表现母亲和姨娘二人不同的性格、心境和命运。( 3)在描写姨娘时,作者采用今昔对比手法,设置了时空转换的梳头场景。父亲去世后,她已红颜老去,青春不再,年轻时的富贵荣华反衬出晚年的空虚寂寞, 而她的生命也在孤独中渐渐老去。 爱情和美丽带来的欢悦明朗, 衰老与孤独平添的凄凉感伤, 两个女人的两段人生,彼此对照,更使人生出沧桑之感。( 4)父亲、母亲和姨娘之间的爱与愁是通过一个小女孩的眼光在默默地观看, 而母亲和姨娘的命运则是一个历尽沧桑、 洞察世情的智者在悲凉地叙述。 这构成了文章的独特视角。 前半部分的儿童视角使叙述语言变得单纯清新, 叙述内容更
32、加丰富多彩; 而后半部分则转化为中年心境的沉重、悲凉,以及世事洞明后的宽容、悲悯。2. 有论者认为髻存在消极思想情绪。 请问你怎样看待这一观点?答:( 1)琦君作为“ 20 世纪最富有中国风味的散文家”,其至情至性、温柔典雅的文笔让无数读者为之倾倒。她著名的散文髻,用含蓄隽永的优雅语言, 将一个家庭婚姻悲剧写得哀而不伤、婉约优美,抒发了韶华易逝、人生无常这一人类的永恒叹息。然而,在沉醉于散文呈现的古典美学、 感动于作者的宽容胸怀的同时, 我们也不能忽视文中流露出的某些消极哲学。( 2)首先是母亲的自我封闭以及琦君对此的弱化。琦君的母亲是个普通的乡下妇女, 与受过良好教育、 身居高位的父亲存在着
33、天壤之别。母亲如果能尽力改变自己以弥补这种差距, 那么她也不至于落入之后的悲伤结局。然而,母亲却固守着从乡下带来的传统生活方式。母亲的这种消极处世哲学, 在琦君的笔下却以儿童的叙述口吻被小心翼翼地淡化了。( 3)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是散文对矛盾的掩盖和消解。在琦君的笔下,似乎造成母亲“一生郁郁不乐”的罪魁祸首是姨娘,但姨娘也是女人,她所做的也不过是尽力在非正常的社会里谋求生存而已。造成悲剧的真正根源是当时旧式的婚姻制度, 包括将母亲和父亲这两个格格不入的人绑在一起的 “定亲” 习俗,以及为父亲喜新厌旧提供便利的“一夫多妻”制度。旧式婚姻制度是时代的糟粕,它带给女性的伤害不是通过原谅、 宽容就能治
34、愈的。 琦君用饱含温情的文字建立了一个几乎没有矛盾的博爱世界, 这固然“出自她真挚敦厚的禀赋气质,也得力于她深受儒家忠恕之道影响的老师的教诲, 还有饱沾慈悲为怀佛家色彩母亲的感染” ,却也是她对无情现实的妥协和美化, 在一定程度上使散文的思想价值打了折扣。 这是我们在总体肯定琦君的文学风貌时不能不注意到的。3. 请结合相关作品,比较一下琦君和冰心二人散文创作特色的异同。( 1)冰心与琦君的散文,都有着一种温婉幽深、情致精美的神韵。冰心的散文作品主要以生活的感受出发, 以抒情为主要的艺术表现手法来表达内心丰富情感。 琦君的散文则以生活细节描述为主, 以生活本身来寄托情怀,让读者感悟其中的情感。从
35、表现的题材来看,她们都是以母爱与童心为主题, 表现生活中的人性之美, 并以此作为表达乡愁的文化情感意味。( 2)乡愁的文化情感,也是她们一个时期创作的题材之一。冰心年轻时,曾经留学美国。异国他乡,使这位年轻的留学生,常常在心底里泛起乡愁的情怀。 琦君的乡愁, 是因双亲亡故, 中青年时代因战乱烽火而漂泊他乡, 晚年客旅美国。 她们两者之间的乡愁, 从个体命运与生命的体验, 琦君往往比冰心显得更加深沉寂寞。 冰心的乡愁是一种青春年少, 离异他乡的乡愁, 是一种情感上的乡愁。 而琦君的乡愁是一种亲人逝别, 流离失所,人生暮年旅居他国的乡愁, 是一种生命精神上的乡愁。 两者生活与人生经历的差异, 自然
36、影响着她们对乡愁文化情感的精神刻度。( 3)冰心与琦君对童年都有着赞美与向往。她们分别写了许多寄小读者的文章。 在冰心的散文里, 我们经常读到, 她对天真烂漫的童心与自然生物的赞美。她在闲情一文,对儿童充满着真挚的感情:“小孩子们真可爱,在我睡梦中,偷偷的来了,放下几束花,又走了。小弟弟拿来插在瓶里,也在我睡梦中,偷偷的放在床边几上。开眼瞥见了, 黄的和白的,不知名的小花 都包含着天真的友情。“诚然,在琦君的散文里,同样经常读到她对童年率真与纯真的向往,注入了真切的情怀,以及对自然风候的美感。( 4)冰心和琦君一样,都具有对生物的大悲悯意识,她们对小动物都有一种关怜的慈悲心灵。 冰心在鸟兽不可
37、与同群 一文中写自己如何与小动物相互沟通、 理解,将小动物写得栩栩如生, 十分可爱。驯良的老马,调皮活泼的小狗、小猫,充满着家庭般生活气氛,以及劳动的小鸟群等,都被写得一派生机勃勃。她把自己的“爱”布施到各种小动物身上, 然后,从它们身上感受吸收到快乐。 这不仅仅是冰心“爱的哲学”的体现,也是她善良女性温柔的具体表现。琦君对小动物也倾注着一片悲悯的情感。 她喜欢养猫养狗, 甚至连小蜘蛛小蚂蚁这些小生命的生存环境也十分关切。 这方面琦君有过许多文章进行专门描述。 对于小生灵的关爱, 也是作家大悲悯意识中的一种人文关怀的精神表现。( 5)冰心早年留学海外,受到西方文学与文化思潮的影响,她的文风和语
38、言, 显然有着欧化的文学语言和文学风格的印记。 琦君早年深受中国古典文学浸润, 从未到海外留学读书, 她的文学语言与文学风格自然是中国古典词境和现代白话文相融的文化精神体现。 冰心喜欢读西方文学名著, 不喜读红楼梦,不爱填词。琦君则爱读红楼梦,爱填词。两者接受文化方式和内容的差异,以及对其影响的文化不同,因此,也就构成了两者所表现的文学艺术的差异。第 14 课 十枝水莲1. 请找出诗中出现的日常事物, 分析一下诗人看待和介入这些事物的角度。答:( 1)日常事物:水莲、玻璃瓶、晚报、太阳、白粉墙、水、光、阴影、风、种花人、载重汽车、窗口等。(2)看待和介入角度:诗人选取富有韵味和意趣的日常生活中
39、的水中植物和诸多细节铺展诗行, 用女性的细腻感觉和灵心, 碰触现代人的精神困境和生存状态,洋溢着内省式的禅悟和默想中的哲思。十枝水莲 以六首小诗分散聚合的方式, 展开了一次人与花, 现实与诗的精神对话。 诗人在一个小的格局里看到大世界,其构思妙不可言,思绪流畅自然,境界相当开阔。六首诗里,没有哪一句用词是非常激烈的,但诗人内心不平静。 读者可以从中看到世界的动荡,以及个人在俗世里的挣扎: “猜不出它为什么对水发笑”,“站在液体里睡觉的水莲 / 跑出梦境窥视人间的水莲” ,“谁是围困者 / 十个少年在玻璃里坐牢”。以一个小小的格局,写出人心及存在的大世界。人在这个世界上, 虽然自认为是最灵性之物
40、,但当面对万物生息时, 人只能旁观,丝毫不能解开这世界对生死施加的咒语。诗人让读者看到,现代意义上的人,也可能拥有优雅与细腻。 人的生活方式及生存方式,并非尽是革命的、声嘶力竭的、流于粗鄙的,诗虽然不同于生活,但平淡未必没有诗意。2. 请仔细阅读十枝水莲,体会诗中的情思意蕴。答:十枝水莲凭一颗灿然的诗心,与一种植物做着私密却又心灵相通的精神交流,进而参悟生活的真谛。诗人那种平静、澄澈、悲悯的心境,那种母性的爱意和温情,那种朴素却深刻的诗语表达,成就了她个人化的想象和诗写方式。组诗第一首不平静的日子整首诗弥漫着一种喜悦的情绪。在组诗第二首花想要的自由中,王小妮生发出了宽广、仁爱的诗情,由花及人诗思跌宕。第三首水银之母 在蕴涵着诗人哲学思辨的字里行间,漂浮着淡淡的无奈和反思情绪。第四首的诗歌题目谁像傻子一样唱歌充满了谐谑和讽喻性,但在鼓噪的诗歌内容表面下, 潜伏着诗人内敛、安静的诗歌内在情绪。第五首诗歌我喜欢不新鲜 充溢着诗人对当下花之生命价值低廉的悲悯之情, 同时也对光荣感丧失、 英雄缺席的城市生活发出忧心的感叹。第六首诗歌,也是组诗的最末一首, 诗人发出了对水莲生命的追问水莲为什么来到人间,诗人智性而淡然的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