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基本规律及应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基本规律及应用() 考纲要求考纲要求 复习要求复习要求 1.以碳循环为例,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以碳循环为例,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2.了解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了解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3.说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说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4.解释碳循环平衡失调与温室效应的关系解释碳循环平衡失调与温室效应的关系 一、物质循环的概念一、物质循环的概念 生物生物 群落群落 组成生物体的组成生物体的C C、H H、O O、N N等等元素元素 无机无机 环境环境 反复循环反复循环 二、碳的循环过程二、碳的循环过程 光光 合合
2、 作作 用用 呼呼 吸吸 作作 用用 燃燃 烧烧 呼呼 吸吸 作作 用用 捕食捕食 分分 解解 作作 用用 分解者分解者 光合 呼吸作用 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 方式?形式是方式?形式是 ? 光合作用光合作用 化能合成作用化能合成作用 COCO2 2 无机环境中的碳:无机环境中的碳: COCO2 2、碳酸盐、碳酸盐 在生物群落中的传递在生物群落中的传递 主要沿主要沿 进进 行,传递形式为行,传递形式为 。含碳有机物含碳有机物 食物链(网)食物链(网) 碳如何从生物群落进入无机碳如何从生物群落进入无机 环境?进入非生物环境的形环境?进入非生物环境的形 式式 。 1.
3、1.呼吸作用呼吸作用 2.2.微生物的分解作微生物的分解作 3.3.用化石燃料的燃烧用化石燃料的燃烧 COCO2 2 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 的主要形式是:的主要形式是:CO CO2 2 6.6.有关碳循环示意图中生态系统成分的判断有关碳循环示意图中生态系统成分的判断 (1)(1)首先判断首先判断双箭头双箭头的两端是的两端是生产者生产者和和大气中的大气中的COCO2 2库库,除双箭,除双箭 头外生产者只有出发箭头,大气只有接受箭头。头外生产者只有出发箭头,大气只有接受箭头。 (2)(2)消费者接受一个箭头而出发两个,分解者则接受两个出发消费者接受一个箭头而出发两个
4、,分解者则接受两个出发 一个,两者之间物质流动方向是一个,两者之间物质流动方向是从消费者到分解者从消费者到分解者。 三、温室效应温室效应 1、原因、原因 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主要原因主要原因) 森林、草原等植被的破坏森林、草原等植被的破坏 2、危害、危害 3.缓解措施缓解措施 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开发新能源开发新能源 保护植被,增大绿化面积保护植被,增大绿化面积 极地和高山冰川加速融化极地和高山冰川加速融化 海平面上升海平面上升 气温升高气温升高 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构成威胁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构成威胁 水循环水循环 四。物质循环的特点:四。物质循环的
5、特点: (1)反复循环;反复循环; (2) 具有全球性。具有全球性。 农田农田 南极的企鹅南极的企鹅 DDTDDT杀虫剂杀虫剂 全球性全球性 五、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五、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 固定并储存了能量固定并储存了能量 分解有机物分解有机物 释放能量释放能量 转移能量转移能量 合成有机物合成有机物 释放能量释放能量 释放能量释放能量 释放能量释放能量 能量的固定、储存、转移和释放离不开物质的合成和分解;能量的固定、储存、转移和释放离不开物质的合成和分解; 物质是能量沿食物链物质是能量沿食物链(网网)流动的流动的载体载体; 能量是物质在生态系统中往复循环的能量是物质在生态系统中往复
6、循环的动力动力。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同时进行,相互依存,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同时进行,相互依存, 不可分割,主要体现在:不可分割,主要体现在: 土壤中的微生物:土壤中的微生物:细菌、放线菌、真菌等 细菌、放线菌、真菌等 (大多为分解者)(大多为分解者) 1实验原理实验原理 六、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六、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案例案例1 1案例案例2 2 实验假设实验假设 微生物能分解落叶微生物能分解落叶 使使之腐烂之腐烂 微生物能分解淀粉微生物能分解淀粉 设设 计计 实验组实验组 对照对照组组 自变量自变量 实验现象实验现象 在相同时间内实验在相同时间内实验 组组落叶腐烂程度小落叶腐烂
7、程度小 于于对照组对照组 A A A A1 1不变蓝不变蓝 A A2 2 B B B B1 1 B B 结论结论分析分析 2实验流程实验流程 土壤高温处理土壤高温处理 土壤不处理土壤不处理 土壤是否含微生物土壤是否含微生物 A:30ml土壤浸出液土壤浸出液 土壤有无微生物土壤有无微生物 有砖红色沉淀有砖红色沉淀 变蓝变蓝 不变色不变色 B:30ml蒸馏水蒸馏水 微生物有分解作用微生物有分解作用 小结: 一、物质循环的概念一、物质循环的概念 二、碳的循环过程二、碳的循环过程 三、温室效应三、温室效应 四、物质循环的特点四、物质循环的特点 五、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五、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
8、六、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六、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3图甲为部分碳循环示意图,图乙为我国北方某地图甲为部分碳循环示意图,图乙为我国北方某地20年间年间CO2浓度变化浓度变化 的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的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 A图甲中成分图甲中成分A A在碳循环中的主要作用是吸收大气中的在碳循环中的主要作用是吸收大气中的COCO2 2 B B图甲中缺少图甲中缺少ACOACO2 2的过程,图甲中的过程,图甲中D D为分解者为分解者 C C每年的冬季每年的冬季COCO2 2浓度变化,从碳循环角度分析主要原因是图甲中过程大大减少,浓度变化,从碳循环角度分析主要原因是图甲中
9、过程大大减少, 并且过程增加并且过程增加 D D每年夏季每年夏季COCO2 2浓度与前一年冬季相比下降,而每年的浓度与前一年冬季相比下降,而每年的COCO2 2浓度的平均值却逐年增加,浓度的平均值却逐年增加, 原因是每年原因是每年COCO2 2的排放量都大于的排放量都大于COCO2 2的吸收量的吸收量 B 4 4(2014年江苏卷,年江苏卷,10)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 动的叙述,正确的是()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富营养化水体出现蓝藻水华的现象,可以说明能量流动的特点富营养化水体出现蓝藻水华的现象,可以说明能量流动的特点 B. B. 生态系统中
10、能量的初始来源只有太阳能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初始来源只有太阳能 C. C. 食物链各营养级中食物链各营养级中10% 20%的能量会被分解者利用的能量会被分解者利用 D. D. 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 D 5 5(2016年新课标年新课标卷,卷,5 5)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的祖先通过)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的祖先通过 自身的生产和生活实践,积累了对生态方面的感性认识和经验,并形自身的生产和生活实践,积累了对生态方面的感性认识和经验,并形 成了一些生态学思想,如: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思想。根据这一思想成了一些生态学思想,
11、如: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思想。根据这一思想 和生态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和生态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 B B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便可反复利用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便可反复利用 C C“退耕还林、还草退耕还林、还草”是体现自然与人和谐统一思想的实例是体现自然与人和谐统一思想的实例 D D人类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原则,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人类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原则,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 B 6 6“温室效应温室效应”是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的二氧化碳过量排
12、放引起,其不但会使气候暖化,是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的二氧化碳过量排放引起,其不但会使气候暖化, 还溶于水中导致海洋酸化。这两种变化共同影响着海洋生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还溶于水中导致海洋酸化。这两种变化共同影响着海洋生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珊瑚礁为许多动植物提供了生活环境,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来看,这构成了一个珊瑚礁为许多动植物提供了生活环境,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来看,这构成了一个 生物群落生物群落 B B珊瑚由珊瑚虫不断增殖堆积而成,因其体内生活着虫黄藻而呈现美丽颜色。据甲图,珊瑚由珊瑚虫不断增殖堆积而成,因其体内生活着虫黄藻而呈现美丽颜色。据甲图, 珊瑚虫与虫黄藻的关系是互利共生珊瑚虫与虫黄藻的关系是互利共生 C C乙图表示在酸化的海水中,动物细胞除了通过缓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搪瓷企业成本控制与盈利模式考核试卷
- 滑雪场雪道标识与救援考核试卷
- 焙烤食品制造中的品牌推广活动策划考核试卷
- 气体压缩机在汽车制造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电子乐器制造与未来发展考核试卷
- 玻璃纤维行业的技术创新与未来发展趋势考核试卷
- 毛发染整技能竞赛与实操考核试卷
- 机床装备智能制造装备市场前景分析考核试卷
- 电池在定位设备中的稳定性考核试卷
- 电热电暖风机热量输出考核试卷
- 叶片维修工-B卷考试附有答案
- DBJ∕T 15-120-2017 城市轨道交通既有结构保护技术规范
- 江苏省2024年中职职教高考文化统考英语试卷
- 五金材料采购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疼痛的中医护理
- 2024年许昌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投资有限公司社会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 【地理】2023-2024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期中区域复习课件
-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七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小结与复习(课件)
- WizdomCloudUrban-EP-RM-013-市政综合监管平台用户操作手册
- 安琪酵母生产工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