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l第一章 绪论 l第二章 园林布局 l第三章 园林造景及景观分析 l第四章 园林构成要素及设计 l第五章城市广场的规划设计 l第六章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 l第七章单位附属绿地的规划设计 景观(Landscape) 景观是指土地及土地上的 空间和物质所构成的综合体。它是复杂的自然 过程和人类活动在大地上的烙印。 景观设计师(Landscape Architect) 景观设计 师是以景观设计为职业的专业人员。景观设计 职业是大工业、城市化和社会化背景下的产物。 景观设计师工作的对象是土地综合体的复杂的 综合问题,面临的问题是土地、人类、城市和 土地上的一切生命的安全与健康以及可持续发 展的问题。
2、中国、古西亚、古希腊世界园林三大发源地 中国世界园林之母 1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 (1)按照园林基址的选择和开发方式的不 同分为人工山水园和天然山水园两大类型。 (2)按照园林的隶属关系分为皇家园林、 私家园林、寺观园林三大类型。皇家园林属 于皇帝个人和皇室所私有,古籍称之为苑、 苑囿、宫苑、御园等。 2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概况 l(一)生成期 即园林产生和成长的幼年期,相当于殷、 周、秦、汉。 l1殷、周:周武王灵囿 l2秦、汉:建筑宫苑和“一池三山” l3西汉山水建筑园 l(二)转折期 相当于魏、晋、南北朝。 l自然山水园、佛寺丛林 l (三)全盛期 相当于隋、唐。 l1. 隋代山水建筑宫苑
3、l2. 唐代宫苑和游乐地、自然园林式别业山居、写意山水园 l(四)成熟期 l1. 北宋山水宫苑 代表作品:寿山艮岳 l2. 元、明、清宫苑 代表作品:拙政园、颐和园、圆明园 l3. 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特征 l(1)本于自然、高于自然; l(2)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 l(3)诗画的情趣; l(4)意境的蕴涵。 (一)日本古代园林 1早期园林:311世纪 日本古代宫苑 2中后期园林: 12世纪江户时代 寺园、 枯山水、茶庭及离宫书院庭园 (二)古埃及与西亚园林 1.古埃及:墓园、园圃 2.西亚地区:花园 3.波斯:天堂园及水的应用 (三)欧洲古代园林 1.古希腊、古罗马、意大利、西班牙园林: 古
4、希腊:庭园、柱廊园 古罗马:庄园 意大利:文艺复兴初期台地园 文艺复兴中期罗马庄园 文艺复兴后期台地园与罗马庄园 结合的规整式庄园 2.法兰西、英国园林: A、法兰西园林 城堡园:最著名是凡尔赛宫苑(勒诺特) B、英国园林 自然山水园 美国的园林纽约中央公园 奥姆斯特德(F.L. Olmsted )(1822-1903) 风景园林之父 奥姆斯特德原则 1 保护自然景观,某些情况下,自然景观需要加以 恢复或进一步加以强调(因地制宜,尊重现状) 2 除了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尽可能避免规则式 (自然式规则) 3 保持公园中心区的草坪或草地 4 选用当地的乔灌木 5 大路和小路的规划应成流畅的弯曲线,
5、所有的道 路成循环系统 6 全园靠主要道路划分不同区域 一、园林的布置形式 1规则式园林 2自然式园林 3混合式园林 三、园林艺术构图法则 1.多样与统一 2.对比与协调 3.均衡与稳定 4.韵律与节奏 5比例与尺度 一、景的含义 二、赏景 三、园林造景的艺术手法 四、借景 五、点景 景,就是一个具有欣赏内容的单元,是 从景色、景致和景观的含义中简化而来, 也就是在园林中的某一地段,按其内容 与外部的特征具有相对独立性质与效果 即可成为一景。 景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其本 身具有可赏的内容,一是它所在的位置 要便于被人觉察。 动态观赏与静态观赏 不同的观赏方法给人以不同的感受,游 人在行
6、走中赏景即人的视点与景物产生 相对移位,称为动态观赏,动态观赏的 景物称为动态风景。游人在一定的位置, 向外观赏景物,视点与景物的位置不变, 即为静态观赏,静态观赏的景物称为静 态风景。 观赏视角与景 在游览过程中,由于人的观赏视角或观赏 视距不同,对景物的感受也不同。 观赏视距与景 观赏点:游人所在的位置即人的眼睛的 位置,也称为视点。 观赏视距:观赏点到被观赏的景物之间 的距离称为。 视域:视距范围之内的区域,也称视场、 视线区。 l1识辨视距 l正常人的清晰视距离为 2530m,明确 看到景物细部的距离为3050m,能识别 景物的视距为250270m,能辨认景物轮 廓的视距为500m,能
7、明确发现物体的视 距约为13002000m,但这已经没有最佳 的观赏效果了。 l2最佳视域 l人在观赏景物时,有一个视角范围称为 视域或视场。人的正常静观视场,垂直 视角为130。水平视角为160。但按照人 的视网膜鉴别率,最佳垂直视角小于30、 水平视角小于45 l3适合视距 l人在观赏景物时,景物界面的长度和宽度 对于确定适合视距有很大影响。欲将景物 的高度纳入最佳垂直视域,其适合视距为 : l D=ctg(H-h)=ctg(30*12)(H- h)=ctg15(H-h)=37(H-h) l 式中:H景物高;h人眼高。 (一)主景与配景 突出主景的方法: l 1主景升高或降低法 如“主峰最
8、宣高耸, 客山须是奔趋”,或四面环山,中心平凹。 l 2轴线对称法 包括绝对与相对的对称手法。 l 3动势向心法 即把主景置于周围景观的动 势集中部位。 l 4构图重心法 把主景置于园林空间的几何 中心或相对重心部位,使全局规划稳定适中。 l5渐变法 在园林景物的布局上,采取渐变的方 法,从低到高,逐步升级,由次景到主景,级 级引人入胜。 (二)对景 位于园林轴线或风景视线端点的景称为 对景。它有正对景和互对景两种形式。 (三)、前景的处理手法 框景 是在园林中用门、窗、树木、山洞 等来框取另一个空间的优美景色。主要 目的是把人的视线引到景框之内,故称 框景。 漏景 是框景的进一步发展,利用漏
9、窗、 花墙、漏屏风、疏林树干等作前景与远 景并行排列形成景观。它起着含而不露、 柔和景色、若隐若现的作用。 夹景 以树、山、建筑等将轴线两侧贫 乏景观加以屏障,从而形成左右较封闭 的狭长空间,突出空间端部景观。 添景 是在主景前面加植花草、树木或 铺山石等,使主景具有丰富的层次感。 (四) 分景的创造 1.障景 l障景也称抑景。在园林中起着抑制游人视线的作 用,是引导游人转变方向的屏障景物。它能欲扬 先抑,增强空间景物感染力。有山石障、曲障 (院落障、影壁障) 、树(树丛或树群)障等形 式。 2隔景 l以虚隔、实隔等形式将园林绿地分隔为若干空间 的景物,称为隔景。它可用花廊、花架、花墙、 疏林
10、进行虚隔,也可用实墙、山石、建筑等进行 实隔,避免各景区游人相互干扰,丰富园景,使 景区富有特色,具有深远莫测的效果。 1 远借 就是把园林远处的景物组织进来, 所借物可以是山、水、树木、建筑等。 2邻借(近借) 就是把园子邻近的景色组织 进来。 3仰借 系利用仰视借取的园外景观,以借 高景物为主,如古塔、高层建筑、山峰、大 树,包括碧空白云、明月繁星、翔空飞鸟等。 仰借视觉较疲劳,观赏点应设亭台座椅。 4俯借 是指利用居高临下俯视观赏园外景 物,登高四望,四周景物尽收眼底。所借景 物甚多,如江湖原野、湖光倒影等。 5应时而借 系利用一年四季、一日之 时,由大自然的变化和景物的配合而成 的景观
11、。 6借声 借园林中自然之声(雨声、水 声、虫鸣、鸟啼等)给景致增添情趣 。 7借香 草木的气息可使空气清新,可 烘托园林景致的气氛。 在园林中以对联、限额、石碑、石刻等 形式来概括园林空间环境的景像。 第一节 园林地形 第二节 园路 第三节 园林建筑与小品 第四节 园林植物 一、园林地形的功能与造景作用 1、构成园林骨架和作为园林主景 2、组织和分隔园林空间 3、控制视线 4、影晌导游路线和速度 二、园林地形的设计原则 1、因地制宜,利用为主 2、满足使用功能要求 3、要符合园林艺术要求 4、符合自然规律要求 l三、园林地形的处理手法 l园林地形的处理手法包括平地、堆山、 叠石、理水四个方面
12、。 l园林中所指的平地,实际上是具有一定坡度的 缓坡地,其坡度一般为0。55,以利排 水。园林中的平地大致有草地、集散广场、交 通广场、建筑用地等在有山有水的园林中,平 地可视为山体与水面之间的过渡地带。一般作 法是在临水的一边以渐变的坡度与山麓连接, 而在近水的一旁以较缓的坡度,徐徐伸人水中, 以造成一种“冲积平原”的景观:在山多平地 较少的园林中,可在坡度不太陡的地段修筑挡 士墙,削高填低,改造为平地,使得原来的地 形更富于变化 l堆山,又称掇山、迭山、叠山。园林中 的山地往往是利用原有地形,适当改造 而成的。因山地常能构成园林风景,组 织分隔空间,丰富园林景观,故在没有 山的公园尤其是平
13、原城市,人们常常在 园林中人工挖池、堆山。这种人工创造 的山称作“假山”,以满足园林功能和 艺术上的要求。 1假山的类型 按堆叠的材料来分,有土山、石山、土 石山三类。 另外,假山接形状还可分为长条形、团 聚型和其他类型,如棋盘山等类型 ;形 成数量分有独山、群山等类型, 2假山布置要点 (1)满足功能要求。 (2)根据地形地貌现状,因地制宜确定 山体朝向和位置。 (3)关于园林假山的高度,通常为 1030m 即可。用作分隔空间或防止游人 践踏绿地的山体,则可低些,但至少须 在15米以上,用以隔断视线。 (4) 参照山水画法,师法自然山水。 叠石,也称置石或理石,是以山石 为材料作独立或附属性
14、的造景布置, 主要表现山石的个体美,以观赏为主。 叠石的方式有三种:特置、散置和 群置。 l 特置 也称孤置或独置。它是用一块体量 较大,轮廓线突出,姿态多彩色彩突出 的山石作独立成景的山石布置形式,主 要用于正对大门的广场上,或院落中, 也可布置在园门入口处或路旁,起点景 或导游作用。布置要点在于相石立意, 注意山石体量与环境相协调。 l散置 是将山石零星布置,选材要求较低, 但要组合得好,成为一体。布置要点在 于有聚有散,有断有续,主次分明,高 低参差,前后错落,左右呼应,层次丰 富。总之,散置无定式,随势随形而定 点。 l群置 是将六七块或更多的山石成群布置, 作为一个群体来表现,也称“
15、大散点”。 选石与布置要求基本上与散置相同,只 是所在空间比较大,散点位置多,体量 较大等。 1水体的分类 (l)、按水体的形式来分:有自然式水体和规 则式水体。自然式水体平面形状自然,因形就 势,如河流、湖泊、池沼、溪涧、飞瀑等;规 则式水体平面多为规则的几何形,多由人工开 凿而成,如运河、水渠、园池、水井、喷泉、 壁泉等。 (2)、按水体的状态来分:有动态水体和静态 水体,前者如:河流、溪涧、瀑布、喷泉等, 后者如:湖泊、池沼、潭、井等 (l)湖池 l有天然和人工两种。园林中的湖池多就天然水 域略加修饰而成,或依地势就低凿水而成。湖 池常用作园林构图之中心,在我国古典园林中 常在较小的水池
16、四周设以建筑,如颐和园中的 谐趣园,苏州拙政园、留园、上海的豫园等, 这种布置手法,最宜组织园内对景,产生面面 入画,有“小中见大”之妙。湖池的布设形状 宜自然,池岸应有起有伏,高低错落。湖池面 积过大时,为克服单调,常把水面用岛、洲、 堤、桥等分隔成不同大小的水面,使水景丰富 多姿,这些水利设施的存在,客观上增加了水 面的层次与景深,扩大了空间感。 (2)瀑布 l流水从高处突然落下而形成瀑布。在城 市环境中,也可结合堆山叠石来创造小 型人工瀑布。瀑布根据下落方式可分为 三类:直落式瀑布、叠落式瀑布、散落 式瀑布。瀑布可由5部分组成:即上流 (水源)、落水口、瀑身、曝潭、下流。 (3)喷泉 l
17、在现代化都市及园林中,喷泉应用很广喷泉 可以美化环境,增强市容风光,调节气候,净 化空气。可布置在大型建筑物前,广场中央、 庭院及室内等处。园林中喷泉还往往与水池、 瀑布一起布置。由于喷出的水必须落入一个容 水的场所,因此总是离不开或大或小的水池, 如果水池溢满,流出来,水即式爆布。结果喷 泉、水池、瀑布三者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水景 组合形式。 (4)溪流 l溪流是自然山涧中的一种水流形式。在 园林中小河两岸砌石嶙峋,河中少水并 纵横交织,疏密有致地置大小石块,水 流激石,涓涓而流,在两岸土石之间, 栽植一些耐水湿的蔓木和花草,可构成 极具自然野趣的溪流。在狭长形的园林 用地中,一般采用该理水方
18、式比较合适。 一、园路的功能与造景作用 二、园路的类型 三、园路规划设计原则 四、台阶、步石、汀步 园路是园林的骨架和脉络,是联系各景区、景 点的纽带,是构成园林景色的重要因素。其功 能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引导游览 2组织交通 3. 构成园景 4其他功能 园路为园林绘排水、电力电讯等 管网的布置提供一定的场所或条件,还有利于 园林的通风和光照等。 园路按其性质和功能的不同可分为主要 园路、次要园路和游想小路;园路按使 用材料不同,可分为整体路面、块料路 面、碎料路面。 1园路的设计应与园林的总体风格保持 一致和协调, 2交通性从属于游览性 3园路的布局应主次分明,密度得体 在城市公
19、园设计时,道路的比重可控制 在公园总面积的1012左右。 4园路交叉口的处理 园路交叉有正交和斜交两种形式。在交叉口处 理时必须注意以下情况。 (l)避免多条道路交叉于一点。因为这样容易 使游人迷失方向。 (2)两条道路成锐角斜交时,锐角不宜过小, 并使两条道路的中心线交于一点上,对顶角最 好相等,以求美观。 (3)两园路成丁宇形相交时,交点处可设道路 对景。 (4)道路正交时,应在端头处适当地扩大做成 小广场,这样有利于交通,可以避免游人过于 拥挤。 5园路与建筑的联系 靠近园路的建筑一般面向道路,并不同 程度的后退,远离道路,对游人量较大 的园林主体建筑,一般后退道路较远采 用广场或林荫道
20、的方式与园路相连,这 样在功能上可满足人流集散的需要,在 艺术处理上可突出主体建筑的立面效果, 又可创造开阔明朗的环境气氛。 l台阶,一种特殊的道路形式,一般当道路坡度 达到15时,要考虑设台阶。 l步石,一种非连续的道路形式,一般主要设置 在草坪上,所以也称草坪步石。由于每块步石 都是独立的,彼此之间互不干扰,所以每块步 石的铺设都应稳定、耐久。步石的平面可做成 圆形、长方形、正方形等。 l汀步,在水中设置步石,称汀步。保证游人可 以乎水而过,或站在汀步上欣赏水景,丰富游 赏内容。 一、我国古典园林建筑的基本类型及其特征 二、园林小品类型及其特征 三、园林建筑与小品布局的一般原则 (一)亭
21、(二)廊 (三)榭 (四)舫 1亭的类型 从亭子的平面形状分有圆亭、方亭、三 角亭、五角亭、六角亭、 扇亭等;从屋 顶形式分有单檐、重檐、三重檐、攒尖 顶、乎顶、歇山顶、卷棚顶 等;从布设 位置分有山亭、半山亭、水亭、桥亭以 及靠墙的半亭,在廊间的廊亭,在路中 的路亭等。亭的布局既可单独设置,亦 可组合成群。 2亭的位置选择 亭子位置的选择,一方面是为了观景, 即供游人驻足休 息,眺望景色;另一方 面是为了点景,即点缀风景,具体应根 据功能需要和环境 地势来决定。总之既 要做到建亭之处有景可赏,又要做到亭 的位置与环境协调统 l下面是亭子经常所选择的几种地形环境 : (l)山上建亭。这是宜于远
22、眺的地形,特别是山巅、 山脊上,眺览的范围大、方向多,同时也为登山中的 休憩提供一个坐坐看看的环境。 (2)临水建亭。水边设亭,一方面是为了观赏水面的 景色,另一方面也可丰富水景效果。水面设亭,一般 应尽量贴近水面,宜低不宜高,突出水中为三面或四 面水面所环绕。 (3)平地建亭。通常位于道路的交叉口上,路侧的林 荫之间,有时为一片 花圃、草坪、湖石所围绕;或位 于厅、堂廊、室与建筑之一侧,供户外活动之用。有 的自然风景区在进入主要景区之间,在路边或路中筑 亭,作为一种标志和点缀。 1.廊的作用 廊通常布置在两个建筑物或两个观赏点之间, 成为空间联系和空间划分的一个重要手段。它 不仅具有遮风避雨
23、、交通联系的实用功能,而 且 对园林中风景的展开起着重要的组织作用。 如果我们把整个园林作为一个“面” 来看,那 么,亭、谢、轩、馆等建筑物在园林中可视作 “点”;而廊、墙这类建筑则可视作“线”。 通过这些“线”的连络,把各分散的“点”连 系成一有机的整体。 2廊的类型 廊依位置分有爬山廊、水走廊、平地廊; 依结构形式分有空廊(两面为柱子)、 半廊(一面柱子一面墙)、复廊(两面 为柱子、中间为漏花墙分隔);依平面 形式分为直廊、曲廊、回廊等。 凭借着周围景色而构成的,它的结构依照自然 环境的不同可以有各种形式,一般把“榭”看 做是一种临水的建筑物,所以也称“水榭”。 它的基本形式是在水边架起一
24、个平台,平台一 半伸入水中,一半架立于岸边,平面四周以 低 平的栏杆相围绕,然后在平台上建起一个木构 的单体建筑物,其临水一侧特别开敞,成为人 们在水边的一个重要休息场所。如苏州拙政园 的“芙蓉树”,网师园的“濯缀水阁”等。 舫是依照船的造型在园林湖泊中建造起 来的一种船形建筑物。供人们在内游 玩 饮宴,观赏水景,身临其中之感。舫的 前半部多三面临水,船首一侧常设有平 桥与岸相连,仿跳板之意。通常下部船 体用石建,上部船舱则多木结构。由于 像船但不能动,所以亦名“不系舟”。 如苏州拙政园的“香洲”、怡园的“画 航斋”、北京颐和园的石舫等都是较好 的实例。 (一)园桌、园椅、园凳 (二)花架 (
25、三)园门、园窗、园墙 (四)雕塑 它的作用是供人休息、赏景之用。一般 布置在人流较多,景色优美的地方,如 树阴下、水池、路旁、广场、花坛等游 人需停留休息的地方。设计时应尽量做 到构造简单,坚固舒适,造型美观。也 可与花台、园灯、假山等结合布置 、园门 有指示导游和点缀装饰作用,园门形态 各易,有圆、六角、八角、 横长、直长、 桃、瓶等形状。如在分隔景区的院墙上, 常用简洁而直径较大的圆洞门或八角形 洞门,便于人流通行;在廊及小庭院等 小空间处所设置的园门,多采用较小的 秋叶瓶、直长等轻巧玲斑的形式,同时 门后常置以峰石、芭蕉、翠竹等构成优 美的园林框景。 2园窗 一般有空窗和漏窗两种形式。空
26、窗是指不装窗 扇的窗洞,它除能采光外,常作为框景,其后 常设置石峰、竹丛、芭蕉之类,通过空窗,形 成一幅幅绝妙的图画,使游人在游赏中不断获 得新的画面感受。空窗还有使空间相互渗透, 增加景深的作用,它的形式有很多,如长方形、 六角形、瓶形、圆形、扇等。 漏窗可用以分隔景区空间,使空间似隔非隔, 景物若隐若现,起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隔 而不断的艺术效果,而漏窗自身有景,逗人喜 爱。漏窗窗框形式繁多,有长方形、圆形、六 角形、八角形、扇形等等。 3园墙 在园林建筑中一般系指围墙和屏壁(照壁) 而言。它们主要用于分隔空间、丰富景致 层次及控制、引导游览路线等,是空间构 图的一项重要手段。园墙的形式
27、很多如 云墙、梯形墙、白粉墙、水花墙、漏明墙、 虎皮石墙等。 l这里指的雕塑主要是指带观赏性的小品 雕塑,不包括烈士陵园、名人纪念公园 中的纪念碑雕塑 l园林雕塑的取材应与园林建筑环境相协 调,要有统一的构思,使雕塑成为园林 环境中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雕塑的平 面位置、体量大小、色彩、质感等方面 都要置于园林环境中进行全面的考虑. 1、满足使用功能的需要 2、满足造景需要 3、讲究空间渗透与层次 4、讲究空间序列 一、园林植物的配置原则 二、园林植物的配置方式 1、符台园林绿地的功能要求 2、考虑园林绿地的艺术要求 3、满足园林植物的生态要求 4、结合园林绿地的经济要求 (一)孤植 (二)对植
28、 (三)列植 (四)丛植 (五)群植 (六)林植 (七)篱植 (八)花坛 (九)花境 (十)花丛 (十一)草坪 1.树种选择 宜选择树冠开张,体形雄浑;生长健壮, 寿命较长,不含毒素,没有污染,具有 一定的观赏价值的树种。如雪松、黄山 松、金钱松、香樟、榕树、鹅掌楸、鸡 爪槭、垂柳、樱花、梅花、桂花、银杏、 合欢、枫香、重阳木、七叶树等。但在 具体选择上应充分考虑当地的立地条件 和具体要求。 2.孤植树种植的具体位置: (l)布置在开阔大草坪或林中草地的自然 重心处 (2)配置在开朗的江、河、湖畔 (3)配置在可以透视辽阔远景的高地、山 岗上 (4 )配置在自然式园林中的园路或水系的 转弯处、
29、假山蹬道口以及园林的局部人口处 (5)布置在公园铺装广场的边缘 3.配置要求 在配置孤植树时,必须充分考虑孤植树 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要求体形与其环境 相协调,色彩与其环境有一定差异。 1配置形式 对植有对称式和非对称式 两种配置形式。 (1)对称式对植。即采用同一树种、同 一规格的树木依主体景物的中轴线作对 称布置,两树的连线与轴线垂直并被轴 线等分。一般选择冠形规整的树种。此 形式多运用于规则式种植环境之中。 (2)非对称式对植。 即采用种类相同,但大小、姿态不同的树木, 以主体景物中轴线为支点取得均衡关系,沿中 轴线两侧作非对称布置,其中稍大的树木离轴 线垂直距离较稍小的树木近些,且彼此之
30、间要 有呼应,要顾盼生情,以取得动势集中和左右 均衡。此形式多运用于自然式种植环境之中。 l在非对称式对植中,沿中轴线左右配置的树木 也可以采用株数不同,树种相同的树木,如左 侧是 l株大树,右侧为同种的2 株小树;也可 以两侧是相似而不相同的两个树种;也可以两 侧是外形相似的两个树丛。 1树种选择 列植宜选择树冠体形比较 整齐的树种,树冠为圆形、卵圆形、 椭 圆形、圆锥形等。 2栽植间距 取决于树木成年冠幅大小、 苗木规格和园林主要用途,如景观、活 动等。一般乔本采用 3.8m,灌木为 1 3m。 3栽植形式 有等行等距和等行不等距 两种基本形式。 树丛配置的要领: 满足植物生态要求,构成相
31、对稳定的植物群落; 平面布置要疏密有致,立面构图要参差错落; 树丛各植株个体之间在形态、色彩上要协调一致, 同时要有差异,以体现变化统一的原则; 树丛四周要相对开阔,留有适宜的观赏视距。 1造景特性 群植通常是指由 2030 株树木混 合成群种植的配置方式。群植所形成的种植类 型称为树群。它主要是表现植物的群体美,并 以此构成园林局部空间的主景。 2 布设位置 树群通常布置在有足够观赏视距 的开朗场地上作为主景的树群,其主要立面的 前方,至少在树群高度的4 倍、林群宽度的 15 倍距离内,要留出空地,以便游人观赏。 树群栽植地标高最好能高出外围地段,形成向 四面倾斜的地形,以利排水和突出主景。
32、 3. 立面结构 混交树群多采用郁闭式分层结构, 从高到低最多可分为乔木层、亚乔木层、大灌 木层、小灌木层以及草本层 5 个层次。 4平面布局 通常将高大常绿的乔木布置在中 间,作为背景,亚乔木在其周围,大灌木、小 灌木在外缘, 5生态要求 树群在树种选择和组合配置时, 除了像孤植树、树丛那样考虑其与周围环境的 生态关系外,还应注意树群内部植物之间的生 态关系。 1密林 林木郁闭度为0710,林 地道路广场密度为510。 (l)单纯密林 (2)混交密林 2. 疏林 林木郁闭度为04 06;道 路广场密度在5以下。由于疏林里林木 密度较稀疏,常把疏林与草地结合营造, 称为疏林草地。 l(1)树种
33、选择。以落叶乔木居多,落叶 树内应搭配适当的常绿树种。林下草地 应选择耐践踏的草种,以利游人活动。 l(2)配置方式。宜采用自然式配置。 (l )根据绿篱高度分。 绿墙:高度在一般人视高160cm 以上,可阻 挡人们的视线。 高绿篱:高度在120160cm 之间,人的视 线可通过但不能跨越; 中绿篱;高度在50120cm 之间,是最常用 的绿篱类型,时常所说的绿篱系指这种; 矮绿篱:高度在50cm 以下,人可轻易跨越。 (2)根据功能要求和观赏特性来分。 常绿篱:由常绿树组成,是园林中最常用的绿 篱,常用树种有侧柏、大叶黄杨、海桐、女贞、 雀舌黄杨等; 落叶篱:由落叶树组成,一般不用落叶树作绿
34、 篱,但在常绿树不多或生长过慢的地区,亦可采 用落叶篱形式。常见树种有榆树、雪柳、水蜡树、 胡颓子等。 彩叶篱:由红叶或斑叶等色叶观赏树种组成。 常用树种有红叶小檗、金边珊瑚,各种斑叶大叶 黄杨、金边女贞等; 花篱:由观花树种组成,常用树种有桅子花、 荣莉、六月雪、凌宵、迎春、木模、珍珠梅、锦 带花等; 果篱:由观果树种组成,常用树种有紫 珠、小聚、拘骨、火棘、金银木等; 刺篱:由带刺的树种组成,常用树种有 构桔、桐骨、胡颓子、山皂荚、黄刺梅; 蔓篱 由攀缘植物组成,需事先设置供攀 附的竹篱、木栅等。常用植物有地锦、常 春藤、爬山虎、凌霄、紫藤、南蛇藤、十 婉妹蔷藏等; 编篱:为加强绿篱防范作
35、用,有时把绿 篱植物枝条编结起来,构成网状或格栅形 式,称为编篱。常用树种有木模、雪柳、 紫穗槐等。 3.栽植形式 绿篱的种植密度一般应根据 使用目的、不同树种、苗木规格和种植 地带的宽度来确定。 (1)矮绿篱。通常为单行直线或几何曲线栽植,株距一 般为15 30cm;宽度为3050cm;高度为1050cm。 (2)中绿篱。成单行或双行直线或几何曲线栽植,株距 一般为3050cm;单行栽植宽度为4080cm,双行栽植 行距为2550cm,宽度为50100cm;高度为 50 120cm。双行栽植点的位置成三角形交叉排列。矮绿篱及 中绿篱,一般选用23 年生快长树苗,如女贞、小蜡等, 在栽植时离地
36、面5cm 处剪去,促其分枝,然后每年修剪 45 次,逐年长成计划高度。 (3)高绿篱。株距 5075cm;单行式宽度为 5080cm, 双行式行距为4080cm,宽度为80100cm,高度为 120160cm;双行式呈三角形交叉排列。 (4)绿墙。多双行栽植,株距l15m,行距50 du100cm,宽度 1520m,高度为 16m 以上;双 行栽植呈三角形交叉排列。 1造景特性 花坛是指在具有一定几何形轮廓植床内, 种植各种不同色彩的观赏植物,以构成 华丽色彩或精美图案的一种花卉种植类 型。花坛主要是通过色彩或图案来表现 植物的群体美,而不是植株的个体美。 花坛具有装饰特性,在园林造景中,常
37、作为主景或配景。 2主要类型 (l)根据表现主题不同来分: 花丛花坛又称盛花花坛 模纹花坛又称图案式花坛 混合花坛 (2)根据规划方式不同来分。 独立花坛 组群花坛 带状花坛 立体花坛 3花坛设计要点 (l)植物选择: 花丛花坛主要表现色彩美,多选择一二年生 草本花卉或 球根花坛。如金盏菊、一串红、郁 金香、金鱼草、鸡冠花等。一般不用观叶或木 本植物; 模纹花坛以表现图案美为主,植物选择多采 用植株低矮、枝叶细密、 萌发性强、耐修剪的 观叶植物,如瓜子黄杨、金叶女贞等;也可选 择花期较长、花期一致、花小而密、花叶兼美 的观花植物,如四季海棠、石莲花等。 (2 )平面布置。 花坛平面外形轮廓总体
38、上应与广场、草坪等周围环境的 平面构成相协调,但在局部处理上要有所变化,使艺术构图 在统一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求统一; 作为主景的花坛要有丰富的景观效果,可以是华丽的图 案花坛或花丛花坛。但不宜为草坪花坪;作为配景的花坛, 如雕塑基座或喷水池周围的花坛,其纹样应简洁,色彩宜素 雅,以衬托主景为原则,不可喧宾夺主; 花坛面积与环境应保持适度的比例关系,以 l 3 15 为宜。一般作为观赏用的草坪花坛面积比例可稍大一些,华 丽的花坛比简洁的花坛面积比例可稍小些;在行人集散量或 交通量较大的广场上,花坛面积比例可以更小一些。 (3)个体设计 花坛内部图案纹样,花丛花坛宜简洁,模纹花坛可 丰富;纹样线条
39、宽度不能太细,最少在 10 米以上; 个体花坛面积不易过大,大则鉴赏不清且易产生变 形。一般模纹花坛直径或短轴以 810 米为宜。花丛 花坛直径或短轴可达 1520m; 种植床的要求,多中生死开或灌木至少要4050cm; 为使花坛有一个清晰的轮廓和防止水土流失,植床边 缘常用缘石围护。围护材料可用砖、卵石、混凝土、 树桩等,缘石高度和宽度可控制在 1030cm,造型宜 简洁,色彩应谈雅。 1,造景特性 花境是在长形带状具有规则轮廓的种植床内采 用自然式种植方式配置观赏植物的一种花卉种 植类型。花镜平面外形轮廓与带状花坛相似, 其种植床两边是平行直线或几何曲线,而花境 内部的植物配置则完全采用自
40、然式种植方式, 兼有规则式和自然式布局的特点,是园林构图 中从规则式向自然式过度的半自然式(混合式) 的种植形式;它主要表现观赏植物本身特有的 自然美,以及观赏植物自然组合的群体美。在 园林造景中,既可作主景,也可为配景。 2主要类型 (l)依植物材料不同来分。 灌木花境:主要由观花、观果或观叶灌木构成, 如月季、南天竹等组成的花境; 宿根花卉花境:由当地可以露地越冬、适应性较 强的耐寒多年生宿根花卉构成。如鸢尾、芍药、玉 簪、萱草等; 球根花卉花境:由球根花卉组成的花境。如百合、 石蒜、水仙、唐昌蒲等; 专类植物花境:由一类或一种植物组成的花境: 如蕨类植物花境、芍药花境、蔷 薇花境等。此类
41、花 境在植物变种或品种上要有差异,以求变化: 混合花境:主要指由灌木和宿根花卉混合构成的 花境,在园林中应用较为普遍。 (2)依规则设计方式不同来分。 单面观赏花境:植物配置形成一个斜 面,低矮植物在前,高的在后,建筑或 绿篱作为背景,仅供游人单面观赏; 双面观赏花镜:植物配置为中间较高, 两边较低,可供游人从两面观赏,故花 境无需背景。 3布设位置 (1)建筑物与道路之间。作为基础栽植,为单面观赏花境。 (2 )道路中央或两侧。在道路中央为两面观赏花境,两侧可为单 面观赏花境,背景为绿篱或行道树、建筑物等。 (3 )与绿篱配合。在规则式园林中,常应用修剪整形的绿篱,在 绿篱前方布置花境最为宜
42、人,花境既可装饰绿篱单调的基部,绿 篱又可作为花境的背景,二者相映成趣,相得益彰。在花境前设 置园路,供游人驻足欣赏。 (4)与花架游廊配合。花境是一连续的景观构图,可满足游人动 态观赏的要求。沿着花架、游廊的两旁布置花境,可使游人在游 憩过程中,有景近赏。 (5)与围墙、挡士墙配合。在围墙、挡士墙前面布置单面观赏花 坛,丰富围墙、挡土墙立面景观。 一、广场的功能 二、广场的类型 三、广场的设计原则 1.广场是城市道路交通体系中具有多种 功能的空间,常是人们政治、文化活动 的中心。 2 .广场可组织集会、供交通集散,也可 成为车流、人流的交通枢纽或游人游览 休息和组织商业贸易交流等活动的场所。
43、 3 .广场周围一般均布置城市中的重要建 筑和设施,故能集中体现城市的艺术面 貌。 广场按其功能、用途及在交通体系中所 处的位置,可分为集散广场、交通广场、 商业广场、纪念广场、休息娱乐广场等。 1、贯彻以人为本的人文原则 2、把握城市和园林空间体系分布的系统原则 3、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原则 4、突出个性创造的特色原则 一、居住区绿地的定额指标 二、居住区绿地规划原则 三、居住区绿地的植物配置 l我国第一部城市规划技术法规城市用地分类 与规划建筑用地标准规定: l居住区绿地率为30;人均公共绿地为3m2 人,其中居住区级公共绿地为人均 2m2 人, 小区级公共绿地为人均 l m2 人。 l小
44、区级公共绿地面积:小区中心游园面积+居 住生活单元组团绿地面积。 l建设部颁布的行业标准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中规定,新建居住区中绿地 率不低于30,旧 区改造中不低于25 ;居住小区公共绿地应不 少于 l m2 人, 居住区应不少于 1.5m2 人。 1统一布局,系统规划 2以人为本,设计为人 3以绿地为主,小品点缀 4利用为主,适当改造 5突出特色,强调风格 6功能实用,经济合理 (一)植物种类的选择 1选择生长健壮、管理粗放、少病虫害、有地 方特色的乡土树种。 2在夏热冬冷地区,注意选择树形优美、冠大 荫浓的落叶阔叶乔木,以利居民夏季遮荫、冬 季晒太阳。 3在公共绿地的重点地段或居住庭院中
45、,以及 儿童游戏场附近,注意选择 常绿乔木和开花灌 木,以及宿根球根花卉和自播繁衍能力强的 l2 年生花卉。 4在房前屋后光照不足地段,注意选择耐阴植 物,在院落围墙和建筑墙面,注意选择攀缘植 物,实行立体绿化和遮蔽丑陋之物。 5允分考虑园林植物的保健作用,注意选择松 柏类、香料和香花植物等; (二)配置方式的确定 1植物种类的搭配要在统一中求变化,变 化中求统一。 2植物配置要讲究时间和空间景观的有序 变化 。 3植物配置方式要多种多样。 一、工矿企业绿地设计要点 二、校园绿地设计要点 三、医院机构的绿地设计要点 (一)工厂绿地设计原则 1工厂绿化应体现各自的特色和风格 2为生产服务,为职工
46、服务 3合理布局,形成系统 4增加绿地面积,提高绿地率 (二)工厂绿地树种选择 1.识地识树,适地适树 2.注意防污植物的选择 3.根据生产工艺的要求 4.易于繁殖,便于管理 一、幼儿园绿地设计 二、中小学绿地设计 三、大专院校绿地设计 l一般正规的幼儿园包括室内活动和室外活动两 部分。 l公共活动场地是儿童游戏活动场,是幼儿园重 点绿化区。 l幼儿园绿地植物的选择,要考虑儿童的心理特 点和身心健康,要选择形态优美、色彩鲜艳、 适应性强、便于管理的植物,禁用有飞毛、毒、 刺及引起过敏的植物,如花椒、黄刺玫、漆树 等。同时,建筑周围注意通风采光,5m内不能 植 高大乔木。 l中小学用地分为建筑用地 (包括办公楼、教学 及实验楼、广场道路及生活杂务院)、体育场 地和自然科学实验用地。 l中小学建筑用地绿化,往往沿道路广场、建筑 周边和围墙边呈条带状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寓代理销售合同范本
- 冰淇淋套餐合同范本
- 出售文明公寓合同范本
- 中药加工合同范本
- 公寓阁楼买卖合同范本
- cps推广合同范本
- 农户斗鸡养殖合同范本
- 事业物业合同范本
- 住家阿姨用工合同范本
- 与单位停车合同范例
- 10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
- 2025中国烟草/中烟工业招聘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 2025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课件汇编(配套新教材)
- 天津2025年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辅导员岗位招聘7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海南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8-2024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含答案解析
- 北京市西城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 2025年春新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课件 第六单元 数量间的加减关系 第2课时 求比1个数多(少)几的数
- 语文课堂中的多媒体教学方法研究
- 民用无人机操控员执照(CAAC)考试复习重点题库500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