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difficult circumstances serve as a textbook of life for people.整合汇编简单易用(页眉可删)实用的数学说课稿范文汇编九篇 数学说课稿 篇1今天我将要为大家说的课题是:有理数的加减法第一课时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教材结构与内容简析本节内容在全书及章节的地位:略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并能运用法则进行计算;2.过程与方法:在有理数加法法则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归纳及运算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师生合作,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热情,感受加法无处不在,无处不有。教学重点:有理数
2、加法法则。教学难点: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下面,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教法数学是一门培养人的思维,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我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知识和方法的思维过程。基于本节课的特点,应着重采用活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学法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1、理论:记忆加法法则;2、实践:足球赛记分动笔动手;3、能力:加法运算能力教学准备:课件或章前足球赛图教学设计:一、创设情景,孕育新知活动
3、一:观摩足球赛:足球比赛中赢球个数与输球个数是相反意义的量若我们规定赢球为“正”,输球为“负”比如,赢3球记为3,输2球记为-2学校足球队在一场比赛中的胜负可能有以下各种不同的情形:(1)上半场赢了3球,下半场赢了2球,那(3)(2)=5(2)上半场输了2球,下半场输了1球,那么全场共输了3球也就是(-2)(-1)=-3现在,请同学们说出其他可能的情形答:上半场赢3球,下半场输2球,全场赢球,也就是(3)(-2)=1;上半场输了3球,下半场赢了2球,全场输了1球,也就是(-3)(2)=-1;上半场赢了3球下半场不输不赢,全场仍赢3球,也就是(3)0=3;上半场输了2球,下半场两队都没有进球,全
4、场仍输2球,也就是(-2)0=-2;上半场打平,下半场也打平,全场仍是平局,也就是00=0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活动二:现在我们大家仔细观察比较这7个算式,看能不能从这些算式中得到启发,想办法归纳出进行有理数加法的法则?也就是结果的符号怎么定?绝对值怎么算?这里,先让学生思考23分钟,再由学生自己归纳出有理数加法法则: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活动三:应用举例变式练习例1计算下列算式的结果,并说明理由:(1)(4)(7);(2)(
5、-4)(-7);(3)(4)(-7);(4)(9)(-4);(5)(4)(-4);(6)(9)(-2);(7)(-9)(2);(8)(-9)0;(9)0(2);(10)00学生逐题口答后,教师小结:进行有理数加法,先要判断两个加数是同号还是异号,有一个加数是否为零;再根据两个加数符号的具体情况,选用某一条加法法则进行计算时,通常应该先确定“和”的符号,再计算“和”的绝对值解:(1)(-3)(-9)(两个加数同号,用加法法则的第2条计算)=-(39)(和取负号,把绝对值相加)=-12活动四:教学22页例1、例2(详见课本)三、巩固练习,运用新知活动五:练习:23页1.2四、归纳小结,升华新知同学
6、们分组讨论,学习了哪些知识?并交流。有理数加法法则: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知识性内容的小结,可把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尽快化为学生的素质;数学思想方法的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中的地位和应用,并且逐渐培养学生的良好的个性品质目标。五、回归实践,再用新知作业:31页:课外作业选做针对学生素质的差异进行分层训练,既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又能够使学生获得基本技能!数学说课稿 篇2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实验版教材义务教育
7、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第一章有理数第四节有理数的除法第二课时p36页例9。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在学习了有理数加减法及乘除法法则的基础上学习的。本节课对前面所学知识是一个很好的小结,同时也为后面的有理数混合运算做好铺垫,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运算能力,并在现实生活中有比较广泛的应用。2、教育目标(1)知识与能力能按照有理数加减乘除的运算顺序,正确熟练地进行运算。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运算能力。(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在解决应用题前认真审题,观察题目已知条件,确定解题思路,列出代数式,并确定运算顺序,计算中按步骤进行,最后要验算的好习惯。(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例
8、的学习,学生认识到如何利用有理数的四则运算解决实际问题,并认识到小学算术里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同样适用于有理数系,学生会感受到知识普适性美。3、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和难点是如何利用有理数列式解决实际问题及正确而合理地进行计算。二、说教法鉴于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对概念的理解能力不强,精神不能长时间集中,但思维比较活跃。尝试指导法,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采用了问题性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以活动为基础、以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为目标。三、说学法指导本例将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动手等活动,主动探索,发现问题;互动合作,
9、解决问题;归纳概括,形成能力。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合作意识,养成及时归纳总结的良好学习习惯。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教师用投影仪出示例题,学生用抢答等多种形式完成最终的解题。五、说教学程序(课本36页)例9:某公司去年13月份平均每月亏损1.5万元,46月份平均每月盈利2万元,710月份平均每月盈利1.7万元,1112月份平均每月亏损2.3万元,这个公司去年盈亏情况如何?师生共析:认真审题,观察、分析本题的问题共同回答以下问题:1、年哪几个月是亏损的?哪几个月是的盈利的?2、各月亏损与盈利情况又如何?3、如果盈利记为“”,亏损记为“-”,那么全年亏损多少?盈利多少?4、你能将亏损情况与盈利情况用算式
10、列出来吗?5、通过算式你能说出这个公司去年盈亏情况如何吗?【师生行为】:由教师指导学生列出算式并指出运算顺序(有理数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如无括号,则按“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进行)再由学生自主完成运算。【教法说明】:此题一方面可以复习加()法运算,另一方面为以后学习有理数混合运算做准备,特别注意运算顺序。同时训练了学生的观察,分析题目的能力。为以后解决实际问题做准备。(三)归纳小结今天我们通过例9的学习懂得了遇到实际问题应把实际问题通过“观察分析动手”的过程用数学的形式表现出来,直观准确的解决问题。六、说板书设计板书要少而精,直观性要强。能使学生清楚的看到本节课的重点,模仿示范例题熟练而准确的完成
11、练习。也能体现出学生做题时出现的问题,便于及时纠正。数学说课稿 篇3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数列是高中数学重要内容之一,它不仅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而且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一方面, 数列作为一种特殊的函数与函数思想密不可分;另一方面,学习数列也为进一步学习数列的极限等内容做好准备。而等差数列是在学生学习了数列的有关概念和给出数列的两种方法通项公式和递推公式的基础上,对数列的知识进一步深入和拓广。同时等差数列也为今后学习等比数列提供了学习对比的依据。2、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水平,确定了本次课的教学目标a在知识上:理解并掌握等差数列的概念;了解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
12、及思想;初步引入“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并能运用。b在能力上: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推理的能力;在领会函数与数列关系的前提下,把研究函数的方法迁移来研究数列,培养学生的知识、方法迁移能力;通过阶梯性练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c在情感上:通过对等差数列的研究,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勇于发现的求知精神;养成细心观察、认真分析、善于总结的良好思维习惯。3、教学重点和难点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等差数列的概念。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及应用。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不完全归纳法,对此并不熟悉因此用不完全归纳法推导等差数列的同项公式是这节课的一个难点。同时,学生对“数学建模
13、”的思想方法较为陌生,因此用数学思想解决实际问题是本节课的另一个难点。二、学情分析对于三中的高一学生,知识经验已较为丰富,他们的智力发展已到了形式运演阶段,具备了教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所以我在授课时注重引导、启发、研究和探讨以符合这类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从而促进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发展。二、教法分析针对高中生这一思维特点和心理特征,本节课我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以及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使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实践活动,以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三、学法指导在引导分析时,留出学生的思考空间让学生去联想、探索,同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围绕中
14、心各抒己见,把思路方法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弄清。四、教学程序本节课的教学过程由(一)复习引入(二)新课探究(三)应用举例(四)反馈练习(五)归纳小结(六)布置作业,六个教学环节构成。(一)复习引入:1.从函数观点看,数列可看作是定义域为_对应的一列函数值,从而数列的通项公式也就是相应函数的_ 。(n_;解析式)通过练习1复习上节内容,为本节课用函数思想研究数列问题作准备。2. 小明目前会100个单词,他她打算从今天起不再背单词了,结果不知不觉地每天忘掉2个单词,那么在今后的五天内他的单词量逐日依次递减为: 100,98,96,94,92 3. 小芳只会5个单词,他决定从今天起每天背记10个单词,那
15、么在今后的五天内他的单词量逐日依次递增为 5,10,15,20,25 通过练习2和3 引出两个具体的等差数列,初步认识等差数列的特征,为后面的概念学习建立基础,为学习新知识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由学生观察两个数列特点,引出等差数列的概念,对问题的总结又培养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能力。(二) 新课探究1、由引入自然的给出等差数列的概念: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开始它的每一项与前一项之差都等于同一常数,这个数列就叫等差数列, 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通常用字母d来表示。强调: “从第二项起”满足条件;公差d一定是由后项减前项所得;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必须是同一个常数(强
16、调“同一个常数” );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由学生将等差数列的文字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归纳出数学表达式:an+1-an=d (n1)同时为了配合概念的理解,我找了5组数列,由学生判断是否为等差数列,是等差数列的找出公差。1. 9 ,8,7,6,5,4,; d=-12. 0.70,0.71,0.72,0.73,0.74; d=0.013. 0,0,0,0,0,0,.; d=04. 1,2,3,2,3,4,;5. 1,0,1,0,1,其中第一个数列公差0,第三个数列公差=0由此强调:公差可以是正数、负数,也可以是02、第二个重点部分为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在归纳等差数列通项公式中,我采用讨论式的教学方法
17、。给出等差数列的首项,公差d,由学生研究分组讨论a4 的通项公式。通过总结a4的通项公式由学生猜想a40的通项公式,进而归纳an的通项公式。整个过程由学生完成,通过互相讨论的方式既培养了学生的协作意识又化解了教学难点。若一等差数列an 的首项是a1,公差是d,则据其定义可得:a2 - a1 =d 即: a2 =a1 +da3 a2 =d 即: a3 =a2 +d = a1 +2da4 a3 =d 即: a4 =a3 +d = a1 +3d猜想: a40 = a1 +39d进而归纳出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n=a1+(n-1)d此时指出:这种求通项公式的办法叫不完全归纳法,这种导出公式的方法不够严
18、密,为了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在这里向学生介绍另外一种求数列通项公式的办法-迭加法:a2 a1 =da3 a2 =da4 a3 =dan an-1=d将这(n-1)个等式左右两边分别相加,就可以得到 an a1= (n-1) d即 an= a1+(n-1) d (1)当n=1时,(1)也成立,所以对一切nn_,上面的公式都成立因此它就是等差数列an的通项公式。在迭加法的证明过程中,我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利用等差数列概念启发学生写出n-1个等式。对照已归纳出的通项公式启发学生想出将n-1个等式相加。证出通项公式。在这里通过该知识点引入迭加法这一数学思想,逐步达到“注重方法,凸现思想” 的教学要
19、求接着举例说明:若一个等差数列an的首项是1,公差是2,得出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是:an=1+(n-1)2 , 即an=2n-1 以此来巩固等差数列通项公式运用同时要求画出该数列图象,由此说明等差数列是关于正整数n一次函数,其图像是均匀排开的无穷多个孤立点。用函数的思想来研究数列,使数列的性质显现得更加清楚。(三)应用举例这一环节是使学生通过例题和练习,增强对通项公式含义的理解以及对通项公式的运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例1和例2向学生表明:要用运动变化的观点看等差数列通项公式中的a1、d、n、an这4个量之间的关系。当其中的部分量已知时,可根据该公式求出另一部分量。例1 (1)求等差数列
20、8,5,2,的第20项;第30项;第40项(2)-401是不是等差数列-5,-9,-13,的项?如果是,是第几项?在第一问中我添加了计算第30项和第40项以加强巩固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第二问实际上是求正整数解的问题,而关键是求出数列的通项公式an例2 在等差数列an中,已知a5=10,a12 =31,求首项a1与公差d。在前面例1的基础上将例2当作练习作为对通项公式的巩固例3 是一个实际建模问题建造房屋时要设计楼梯,已知某大楼第2层的楼底离地面的高度为3米,第三层离地面5.8米,若楼梯设计为等高的16级台阶,问每级台阶高为多少米?这道题我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注意每级台阶“
21、等高”使学生想到每级台阶离地面的高度构成等差数列,引导学生将该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等差数列:(学生讨论分析,分别演板,教师评析问题。问题可能出现在:项数学生认为是16项,应明确a1为第2层的楼底离地面的高度,a2表示第一级台阶离地面的高度而第16级台阶离地面高度为a17,可用课件展示实际楼梯图以化解难点)设置此题的目的:1.加强同学们对应用题的综合分析能力,2.通过数学实际问题引出等差数列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3.再者通过数学实例展示了“从实际问题出发经抽象概括建立数学模型,最后还原说明实际问题的“数学建模”的数学思想方法(四)反馈练习1、小节后的练习中的第1题和第2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
22、间内完成)。目的:使学生熟悉通项公式,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训练。2、书上例3)梯子的最高一级宽33cm,最低一级宽110cm,中间还有10级,各级的宽度成等差数列。计算中间各级的宽度。目的:对学生加强建模思想训练。3、若数例an 是等差数列,若 bn = k an ,(k为常数)试证明:数列bn是等差数列此题是对学生进行数列问题提高训练,学习如何用定义证明数列问题同时强化了等差数列的概念。(五)归纳小结(由学生总结这节课的收获)1.等差数列的概念及数学表达式.强调关键字:从第二项开始它的每一项与前一项之差都等于同一常数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an= a1+(n-1) d会知三求一3.用“数学建模
23、”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六)布置作业必做题:课本p114 习题3.2第2,6 题选做题:已知等差数列an的首项a1= -24,从第10项开始为正数,求公差d的取值范围。(目的:通过分层作业,提高同学们的求知欲和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五、板书设计在板书中突出本节重点,将强调的地方如定义中,“从第二项起”及“同一常数”等几个字用红色粉笔标注,同时给学生留有作题的地方,整个板书充分体现了精讲多练的教学方法。3.2 等差数列一、等差数列1、定义注:“从第二项起”及“同一常数”用红色粉笔标注 二、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数学说课稿 篇4一、说教材(一)教学内容组织比赛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
24、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二)教材的地位、作用在一年级上册学生已经学过分类、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统计表等相关内容,在此基础上,继续学习本课内容。学生运用已经学过的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并能用条形统计图(1格代表1个单位)的形式呈现数据;进而绘制简单的条形统计图,这与象形统计图相比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另外在对统计图的分析中,学生通过阅读条形统计图作出合理的判断,从而为决策提供依据,进一步体会统计的必要性,培养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同时,也为后续学习相关的知识作铺垫。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 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体会统计的必要性,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
25、和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自主探索中经历统计的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会与人合作,培养合作、交流的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过程,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教学难点: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依据信息作出判断和决策。二、说教法和学法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好动、自制力较差,教学应尽可能有趣味性,可以活动和游戏为主。因此,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激趣法、鼓励探索、引导发现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学习本课的内容,力求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同时也注重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学生的学习活动不仅是为了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掌
26、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在整个学习活动中,我引导学生运用多种学习方法:动手操作、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我把学生分成5个学习小组进行交流活动,并以奖奖品的形式激励学生,同时也为课堂的练习作铺垫。三、说教学过程根据以上的分析,我安排了以下这几个教学环节:(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为了让学生乐学,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课一开始,我先播放一段动物奔跑的视频:“这些动物跑得真快,它们想去哪呢?哦,原来在大森林里狮子大王组织动物们进行运动比赛,动物们都赶去参加!你们也想去看看吗?”我顺势引出课题:组织比赛(板书)。【设计意图:在这里,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把教材中“我们班同学最喜欢什么活动”改为“组织动物比
27、赛”,这样,学习的知识更贴近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更具亲切感,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统计知识的欲望。】(二)参与操作,体验过程。这一环节是本课的重点,我通过三个活动来完成。活动一:数一数,填一填收集整理数据。 沿着新课导入所创设的动物组织比赛的情境:“动物们有的说喜欢跳绳,有的说喜欢跑步,也有的喜欢拍球!哎,狮子大王可头疼了!到底组织什么比赛呢?”我引导学生说出喜欢哪一项比赛的动物最多就组织哪一项。我出示统计表,指导学生根据课件填写,喜欢哪一项比赛的小动物有几只,就在下面的( )里填几。观察统计表,比较后得出喜欢拍球的小动物最多。【设计意图:这一活动主要让学生感受整理数据的必要性,并经历数据整理的过
28、程。】活动二:数一数,涂一涂认识条形统计图。 这时,我说:“老师有一个更好的办法能让狮子大王一眼就看出喜欢什么比赛的动物最多”,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好奇心被激发,注意力又一下子集中起来。我接着出示条形统计图,指出-“这是条形统计图”(板书),并让学生观察,并明确在这个条形统计图中一格表示1。我一边讲解一边根据统计表来示范完成条形统计图中的一项,然后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动手完成统计图。从统计图中,一眼就看出喜欢拍球比赛的动物最多,“狮子大王”就决定组织拍球比赛。【设计意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边动手一边思考,实现在做中学,在活动中学的设计意图。】活动三:想一想,说一说分析条形统计图。 现代教
29、育论认为,让学生在亲身感受数学中提出问题,在经历数学中解决问题是学生学习数学,形成技能的最佳方式。 我引导学生观察统计图,想一想并解决这些数学问题,再请学生说说“根据这个条形统计图,你还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设计意图:在想一想、说一说的实践活动中初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也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科学探究习惯,同时也突破了教学难点。】(三)开展比赛,反馈深化。首要教学原理指出,当要求学习者运用知识或技能解决问题时,才能促进学习。对低年级儿童来说,适宜的方法是把问题情趣化,生活化。因此,我请孩子们进行拍球比赛,先提出这样的比赛规则,根据比赛规则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比赛。学生通过拍球数数记录
30、完成统计表等学习活动,收集整理数据,并完成手中的条形统计图。我根据条形统计图,宣布比赛的冠军。再引导学生根据条形统计图提出并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设计意图:这一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深化了知识。】(四)联系生活,巩固新知。练习是学生巩固新知,培养能力的重要手段,下面这一环节中我紧抓本节课的重点,加以巩固,加以拓展。1、体会生活中统计的广泛应用。 我让学生说说身边哪些问题要用统计,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然后,我就地取材,进入下一个练习。2、统计课堂评价情况,应用提高。 “这节课哪个小组表现得最好呢?你能用这节课所学的知识帮老师
31、解决这个问题吗?”我请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整理奖品,完成条形统计图。【设计意图:在这里,我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_于生活,进一步加强了学生对条形统计图的认识。】3、调查最爱看的动画片。 我让学生观察“最爱看的动画片条形统计图”,提出并解决其中的数学问题,同时也使学生对统计的认识上升一个新的高度。(五)互动评价,课堂总结。这一环节,我先让学生说一说:你学到了什么?【设计意图:让学生参与总结,既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也便于了解学生对新知的掌握情况,又使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使学生在总结中有所发现,有所感悟,有所发展。】(六)课后练习,拓展延伸。一位数学教学家所言:“数学
32、是现实的,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再把学到的数学应用到现实中去。”所以,我继续联系生活实际,设计了拓展延伸,让学生把数学应用于生活:请调查我们班的同学最喜欢什么活动,把调查结果记录下来,并完成课本第85页的条形统计图。四、说板书设计这是我这节课的板书设计,力求体现知识性,简洁性,既突出了重点,又击破难点。 纵观整节课的设计,我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在自己的具体活动中主动参与学习,经历一个“体验-感知-理解-概括-运用-提高”的认知过程。在教学中,我立足发展学生学习的综合能力,在探索活动中,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相互讨论、交流、澄清,享受学习的乐趣与成就。数学说课稿 篇5各位专家、领导上午好!
33、我是黄淮学院数学科学系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06级学生,今天的_号选手,很荣幸能站在这里参加本次教学技能大赛。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一节的内容二元一次方程组。(板书8.1二元一次方程组)下面我将从以下七个环节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幻灯片)一、教材分析首先是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二元一次方程组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八章第一节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本节内容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前沿部分,在教材中起着占据承上启下的地位。其次是教材的编写特点。教材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的实际水平出发,让学生用
34、“观察、猜想、操作、验证、归纳”的方法探索二元一次方程。这样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精神和思维的条理性。二、教学目标作为一名教师除了把知识教给学生,更重要的是应该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究、合作创新的意识,使他们会学。因此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如下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二元一次方程概念,会判断一组数是不是某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2)能力目标:在经历分析实际问题中数量关系过程中,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数学模型。通过自由思考与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探讨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发现意识和探究能力,使其具
35、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认识知识的独立性。三、重点难点基于以上对教材和教学目标的分析,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得出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本节课的重点是:通过与一元一次方程的类比来来认识二元一次方程,通过列表求解、讨论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本节课的难点是:引导学生运用“实际问题-数学问题的”建模意识来理解和探索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下面,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四、教法学法在教法方面,结合课程标准的相关理念及七年级学生思维特征,针对本节课的特点,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了讲授式教学、合作式教学、探究式教学、自主式教学等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注
36、意创设思维情境,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二主方针。并在教学中借助多媒体进行演示,以增加课堂容量和教学的直观性。在学法指导上,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最终目的。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学会运用观察猜想、合作交流、抽象概括、总结归纳等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方法,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使学生不仅学到科学探究的方法,同时体验到探究的甘苦,领会到成功的喜悦。下面,我来具体谈一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五、教学过程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心理,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设定教学过程如下:(一)、情境导入(二)、探究新知(三)、跟踪反馈(四)、收获园地
37、(五)、布置作业(一)、情境导入创设情境篮球比赛积分问题,这是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问题,让学生尝试列出二元一次方程。当然本课开始并不是让学生能够熟练列出二元一次方程,而是让学生明白有些问题可以用二元一次方程来解决。为今后学习数学问题解决实际问题作铺垫。对有些学生我们可以直接给他列出方程,让他感知二元一次方程的好处。从而体现新课标下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由情境得出本课新的知识点是:从问题到方程。自然的过渡到第二个教学环节:探究新知。(二)、探究新知“探究一”生活中的实例问题,“李明和妈妈买苹果和梨各多少千克?”。探究一的设计意图是:从实例中引入二元一次问题,引导学生讨
38、论尝试用数学语言表述现实问题。培养学生的方程思想,在用数学语表述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强化学生对方程现实意义的理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探究二”例题分析引导学生类比一元一次方程的求解方法,由重量、总重量,价格、花费入手设未知量、列方程。列好方程后,引导学生用等量关系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后让学生利用已有知识,采用代入法求解。这一点并不难,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其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探究三”在例题讲解中,教师要注意讲清楚要怎样解、为什么这样解,而及时对解题方法和规律进行概括,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严谨性、确定性,方程思想的进一步
39、渗透,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突出了教学的重点。(三)、跟踪反馈新课标指出“在素质教育的大前提下,及时适量的的巩固与练习仍然是是帮助学生掌握新知提升能力的必要途径”故而,我设计了层次递进的三道巩固例题。教师引导学生审题,学生弄清题意后,师生共同解题,由教师示范解题过程,期间适当对题目进行引申,通过“变式延伸、引申重构”加入与概念相关的深层次题目,使例题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累积、加工,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及时的训练能帮助学生巩固新知,自觉运用所学知识与解题思想方法。(四)收获园地在此,通过总结结论、强化认识,引导学生认识二元一次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提问:
40、“你从上面的学习中体会到解方程组的基本思路是什么吗?主要步骤有那些吗?”以加深学生对代入法的掌握。知识性内容的小结,可把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尽快化为学生的素质;数学思想方法的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中的地位和应用,并且逐渐培养学生的良好的个性品质目标。(五)、布置作业在本环节,我将课后作业的布置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数学练习即课后习题作业的布置,旨在让学生通过及时地巩固练习加深对所学知识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二是数学思考即写一篇数学日记,让学生将本堂课所获得经验体会写成一篇数学日记,同学相互交流。旨在提高学生对数学_于生活的认识,唤醒学生亲近数学的热情,帮助学生强化数学知识的记忆,逐
41、步拉近他们观念中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六、板书设计在此,我以直观、系统为主旨,针对本节课的具体内容,设计了重难点突出、简洁明了的课堂板书,配合多媒体的教学方式,最大化的利用教学资源的同时也体现了时代要素在教学中的运用。七、反思评价按照“以人为本、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本节课的重点是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在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从而突破重难点、达到教学目标。整节课还应做到全程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引导学生学会欣赏自己、欣赏同伴,彼此学习,在共同学习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在教学中应始终坚持“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加强数学
42、学习方法的指导,为学生终生学习打下坚实基础”为主旨,同时努力推行“成功教育、快乐教育”的理念,把握评价的时机与尺度,实现评价主体和形式的多样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与效果。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并“卷入”到“做”数学的活动中,从而更加深刻的认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以上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请给各评委老师批评指正!结束:以上,我仅从说教材、说目标、说教学法、说重难点、说教学程序、说板书及反思评价几个方面上,说明了“教什么”和“怎么教”,阐明了“为什么这样教”。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一些初浅的认识和想法,有不足之处,希望各位委评老师批评指导。数学说课稿 篇6说教材:本课教材选
43、自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是在学生初步感知了直线、线段和直角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几何形体知识中最基本的概念;也是较简单的几何图形;更是学习其它几何图形的基础。教材中首先将射线与直线、线段进行比较,明确它们的区别与联系,引出角的概念。基于以上认识我确定本课教学目标为:1、(1)进一步认识直线、线段;认识射线;理解直线、线段、射线之间的区别和联系(2)掌握角的概念和角的符号,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经历直线、线段、射线和角的认识过程,体验比较的方法。培养学生对比、观察、综合、记忆能力,提高动手操作水平,发展空间观念。3、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勇于探索、敢
44、于创新的自主学习的精神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正确评价的意识。教学重难点:射线、直线和线段三者之间的关系。教学准备:红外线手电筒、多媒体课件、尺或三角板说学生:学生虽然在二年级初步感知过直线、线段和直角,但是只停留在“知道”的层面上,并没有理解和掌握。本课不仅要求学生认识直线、射线、线段和角,而且要理解三种线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掌握角的概念和表示方法。说教法学法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我选择了以学生操作为主,辅以谈话启发法、引导发现法、讲练结合等方法的优化组合,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重点、难点,使所学的新知识不断内化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充分发挥教师的点拨作用,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去学
45、习、去探索,从而达到训练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在学法上,选用指导学生观察、操作的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学习。说教学程序一、认识射线、直线(一)、认识射线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宝贝,想知道是什么吗?(出示手电筒)利用手电筒的光在室内照射引出所学过的线段并回忆有关线段的知识。2、打开手电筒,请看,这线穿过窗户、透过云层、射向宇宙张开你想象的翅膀,你能想象出这是一条什么样的线吗?你能把他画下来吗?(指名画出不同的)你觉得谁画的比较合理,为什么?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还见到过这种线吗?我们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得到的线叫-射线。设计意图:
46、四年级初始阶段的学生,空间观念有一定的发展,但仍以形象思维为主。而线段、射线是一种数学化的符号,具有较高的抽象性。所以,找到线段和射线在生活中的原型,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既找到了教学的起点,又激发了学生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首先通过线段感知什么是有限长,其次借助射线在生活中的原型,比如手电筒的灯光等感知什么是无限长,然后老师巧妙的用课件抽象出射线和线段,再来理解射线是无限长,我们画出来的实际上只是射线的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来介绍直线是两端无限延长的学生就容易理解了。(二)、认识直线1.师:刚才我们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画出射线。如果把线段的两端都无限延长,结果会怎样呢?
47、师:(多媒体演示把线段的两端无限延长)像这样把线段的两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直线,直线有什么特点?2.师:你能把射线改画成一条直线吗?3.学生操作后反馈。设计意图:应注重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变换,发展学生空间观念,认识射线的基础上让学生想象把射线衍生到直线,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提高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三)、认识线段、射线与直线之间的关系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又认识了射线和直线。线段、射线和直线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下面我们开始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完成表格。小组汇报全班交流后巩固应用图形相同点不同点线段射线直线设计意
48、图:经历了概念的形成后,“三线”的特征在学生的头脑里是无序的,还不能说已经完全的纳入学生认识系统,此时就需要辨析概念。学习伙伴间的交流、合作、讨论、争辩、表达是辩明道理的有效途径,这就有了小组合作的需要。而比较是人认识事物不可缺少的思维活动,所以这里教师设计了图表,既便于学生比较,又使小组合作学习更加有效。最后反馈练习,学生习得的知识已经系统化,随时可以调用了。(四).拓展延伸。1.师:根据刚才的探究,我们知道了直线和射线都可以延伸,画的时候不可能画完。所以只需要画出一部分就可以了。那现在我们就来比试比试,画一画。师:请大家在纸上点一点,通过这一点画直线。大家猜猜可以画多少条明确:过一点可以画
49、无数条射线。3.师:现在请大家在纸上点两点。大家猜猜要同时经过这两点,可以画多少条直线?学生汇报结果,课件显示结果。过两点的直线只有一条。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不但要将刚才所学的知识巩固提高的基础上对概念进行准确的界定,同时要对下一环节进行自然过渡,因为线和角是两类知识,所以要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自然明白用一点引出两条射线组成角的概念。二、认识角1.师:从一点起可以画出无数条射线,现在请大家画一点,然后从这一点开始只画两条射线,(学生画后,老师展示不同的作品。)大家看看这些图是我们的老朋友,叫什么名字呢?生:角师:对,这就是大家熟悉的角。谁来说说刚才的角是怎么画成的。生:从一点画出了两条射线形
50、成的。2.师一边用课件动态展示角的形成过程,一边规范学生的语言: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师:象这样的角,你按照刚才的方法再来画一个不同方向吗?师:角的知识在书上做了非常详细的介绍,请你们认真阅读,把你认为重点的知识划下来,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和同桌讨论一下.3.交流汇报学到的知识;设计意图:角的形成让学生过一点画两条射线,让学生经历了角的形成过程,比单纯的课件展示体会得更深。培养学生的反思力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学生回顾刚才画角的过程:你是怎么画出这个角的,学生描述的角已经和角的概念相差无几了。角的其他知识,老师采取让学生自学的学习方式,这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三.练习
51、巩固设计意图:做到及时反馈,用多形式的题型、多角度的巩固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四.课堂总结设计意图:知识回顾,质疑问难,总结铺垫五.板书设计线段:两个端点、有限长。射线:一个端点、向一端无限延长。(无限长)直线:没有端点、两端无限延长。(无限长)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角数学说课稿 篇7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圆锥的侧面积,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一、教材分析圆锥的侧面积是北师大版九年级(下)第三章圆中第8节的内容,本课时是平面图形与空间立体图形相互转换的教学内容,是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内容,它是前面学过的扇形面积计算、弧长计算的一个实际应用,也是今后高中几何学
52、习圆锥、圆台等立体图形的基础内容,所以它在教材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根据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课目标重点要求学生了解圆锥有关概念,知道圆锥的侧面展开图,会计算圆锥的侧面积。并突破难点:圆锥侧面展开图(扇形)中各元素与圆锥各元素之间的关系。同时期望学生在活动中深化数学转化思想,获得数学活动经验。二、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在新课的学习中已掌握弧长和扇形面积公式的基本知识。他们的分析、理解能力在学习新课时有明显提高。同时九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三、教法与学法根据学生情况和教学内容,在组织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了多媒体、情景活动教学。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归纳-应用”的活动探
53、索中,自主参与圆锥有关知识的产生、发展、形成与应用的过程。从而使学生顺利掌握知识。四、教学程序一)、设置情境 揭示课题通过电脑展示一组有关圆锥的图片,把学生带进圆锥世界。学生通过对熟知物体的认识,调动学生观察事物的积极性。再给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欣赏后提出问题:他们的帽子相同吗?从而引入:圆锥进一步给出一个生活中的生产问题:例1、圣诞节将近,童心玩具厂欲生产一种圣诞老人的纸帽,其帽身是圆锥形(如图)帽子高20cm,底面周长58cm,生产这种帽子10000个,你能帮玩具厂算一算至少需多少平方米的材料吗?(不计接缝用料和余料,取3.14,结果精确到0.1)以上问题中,要求出一个圆锥帽子要多少
54、平方米材料, 就要求出圆锥的侧面积。从而顺利引入问题:1、圆锥侧面展开图是什么样子?2、如何求圆锥侧面积?要了解圆锥侧面展开图就要先了解圆锥的结构二)、观察模型 感知对象1、先让学生出示手中圆锥,了解其基本结构,并仔细观察其组成部分?再动画演示圆锥形成过程学生可以得出:圆锥的底面半径r、高线h、母线长a三者之间的关系2、发现圆锥的性质观察电脑演示圆锥的形成过程,并拿出自己的模型启发学生探究下面的问题:圆锥的高与底面有何关系?圆锥的母线有多少条,他们都相等吗?让学生小组活动、自主交流得出圆锥的性质。三)、动手实践 探究新知为了分化解决本课的难点,安排了下面三个问题设疑1: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什么形状? (动手操作)引导同学们利用圆锥的模型,要考虑怎么剪?能展平吗?结果是什么?利用展示台展示学生作品,让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获得知识再利用几何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方案
- 教学课件:第8章建筑物的耐火等级y课件
- 2021-2022学年-有答案-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七年级(上)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
- 发挥好矿长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考核试卷
- 电力设备的电磁兼容与抗干扰考核试卷
- 建筑物拆除工程施工现场消防考核试卷
- 电商平台广告投放与优化考核试卷
- 农业科学在农村旅游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煤炭制品质量检验标准考核试卷
- 焙烤食品的新品推广与市场营销考核试卷
- 语文教学之学理
- 餐饮创业湘菜计划书
- 销售意识培训课件
- 幼儿园公开课:大班美术创意《橙子变变变 》课件
- 高效数据标注流程
- 2024年物流配送行业无人机配送方案
- 中小学音乐教育的跨学科融合
- Part3-4 Unit4 Volunteer Work课件-【中职专用】高一英语精研课堂(高教版2021·基础模块2)
- 人美版全国小学美术优质课一等奖《摆花样》课件
- JCT2460-2018 预制钢筋混凝土化粪池
- 电动汽车结构与原理课件:电动汽车的结构组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