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4)_第1页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4)_第2页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4)_第3页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4)_第4页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海拉尔区新桥小学 王冬梅 地震中父与子教学设计海拉尔区新桥小学 王冬梅教材简析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一篇表现特殊环境下的父子之情的课文,内容浅显,但内涵深刻;语言平实,但令人震撼。课文讲述的是1994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危险,抱着坚定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同学的故事,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根据本文特点,结合新的课程理念,注重以人为本,以读为本,尊重“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大胆放手,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自主感悟,合作交流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升华情感,提高阅读

2、能力。学情分析学生的生活经历与文本有较大的差距,怎样才能在学生与文本之间搭设一座桥梁,让学生逐渐走进文本,深入文本,受到感染和熏陶,是教学本课的一个关键。本篇课文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及心理特点,我感觉只要方法得当,这篇课文的教学也是对他们进行感恩教育的好选择。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昔日、废墟、疾步、瓦砾、破烂不堪”等词语。积累文中关于人物外貌、语言描写的佳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3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过程与方法:1.通过品词品句

3、体会作者文章的表达情感方法。2.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并理解词语的含义。情感、态度、价值观: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教学重难 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 2、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认真备课,制作教学课件学生准备:预习字词,熟读课文,划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教学课时第二课时教 学 过 程设计理念复习旧知 1、读生词:洛杉矶 混乱昔日 废墟 曼 爆炸 瓦砾。 2、听写生

4、词。3、抓重点词语理清文章脉络。二、抓“了不起”理脉络、通过多媒体课件了解地震给人类造成的灾难。2、出示句子: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引导学生提问题。三、聚焦父亲,感受“爱”的了不起。1、默读课文2-12自然段,体会出父亲的了不起,写批注。2、品读描写父亲语言的句子,体会父亲恳求、焦急、将要崩溃的心情。指导朗读。3、课件出示句子: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在这个句子中,哪个词语深深地感动了你?从这个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从“挖”体会父亲的劳累和艰辛)作者为什么没有直接写父亲一直挖了36小时,却在这罗列时间的进程?引导学生感悟挖掘时间的长

5、和挖掘的艰难。、渲染情境、再次引读这段话4、出示描写父亲外貌的句子,指导朗读。5、出示汶川大地震的图片,再次感悟父母对子女的爱。四、关注儿子,感受“让”的了不起。1、感受儿子在废墟中“爱的传递”的画面。课件出示对话部分,师生合作读父子对话。品读这些句子,说说自己的理解。从对话中你体会出阿曼达是个什么样的孩子?2、写话训练。废墟下的阿曼达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3、深化主题、强化信念。五、总结全文、课外延伸。引导学生通过字词理清文章脉络。回想画面,直奔主题,呈现主旨。在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中,凸显语言文字的感染力,选择重难点句制成幻灯片,引导学生反复品味朗读,走进父亲的内心世界。 在教学中,以寻找最震撼心灵的场景为主线,抓住“父亲爱的了不起”和“儿子让的了不起”这两个文眼折射全文的语段,努力做到“一线串珠”,“瞻前顾后”,在承上启下处反复回扣读中心句“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种立体多维式的建构,于大气中隐含着深邃,在平和中张显着个性,体现了阅读的整体性,提升阅读的品质。作业布置1、孩子们,地震中的父亲以永不放弃、信守承诺表达了对儿子的爱。而更多的时候,父母的爱并不一定都是惊天动地的,它常常就藏在平凡的小事中。我们都在生活的点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