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突破训练_第1页
湘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突破训练_第2页
湘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突破训练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湘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突破训练班级:_ 姓名:_1. 课外阅读。秋天在歌唱听秋天在歌唱。迷人的旋律划破夏日的惆怅(chu chn),轻快的声调把绿色染成金黄。勤劳的农民,扶着锄头,沉醉在这丰收的乐章。听秋天在歌唱。一年的收获,无限的梦想。在歌声中,播下了浓浓的希望。1联系诗歌,猜一猜“惆怅”的意思。()A.欢乐。B.舒畅。C.伤感;失意。2不符合“轻快的声调把绿色染成金黄”这句话的意思的是()A.秋天来了,树叶变成了金黄色。B.秋天来了,所有绿色的东西全都变成了金黄色。C.秋天来了,庄稼成熟了,稻子金灿灿的。3这首诗歌表现了秋天是一个()的季节。A.多彩B.收获C.快乐4秋天的声音

2、有很多,请你展开想象,描写秋天的一种声音:_2. 课内阅读。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1写出这首诗中的两组反义词。()()()()2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3诗人不能看清庐山真面目的原因是()A.自己没有好好看。B.自己身在庐山之中。C.庐山太大了。4这首诗中与“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意思相同的诗句是_,_。3.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望天门山唐_天门_江开,碧水东_。两岸青山_,_一片日边来。(1)把古诗作者及内容补充完整。(2)这首诗中,诗人用哪些动词写出了天门山一带的雄奇阔远?( )A.断开B.流回C.出来(3)用“/”给诗歌划分出朗读节奏,并

3、试着读几遍。(4)请用自己的话说出前两句的意思。(5)试着画出天门山的奇景。(提示:回忆一下诗中都有哪些具体的景物)(6)根据李白写山水的诗句,选择相对应的古诗题目。A独坐敬亭山 B早发白帝城 C望庐山瀑布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4. 古诗阅读。清明_,_。_?_。1默写古诗2这首诗是_代著名诗人_写的,清明是我国传统节日,这一天有_、_等习俗。3诗句中_写出了清明的天气特点,_写出了行人的神态特点。4“借问酒家何处有”中“借问”的意思是_。5下面加点词和古诗中“欲”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求知欲B.随心所欲C.摇摇欲坠6想一想

4、,在横线上写出杜牧的一个诗句来。_5. 课内精彩阅读。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1填空。(1)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这首诗写的是西湖_和_时的湖光山色。(2)诗人把西湖比作_,说西湖像她一样“_”,所以西湖也叫_。2结合自己的理解,分析西湖和西子有哪些相似之处。_3课外,你还积累了哪些描写西湖景色的诗句?请写下来。_6. 阅读理解。除夜作唐高适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注释:霜鬓:白色的鬓发。1这首诗描写的节日是()。A.中秋节B.除夕C.大年初一D.元宵节2诗人所在的地点是( )。A.异乡家里B.故

5、乡家里C.异乡旅馆D.故乡旅馆3这首诗表达的感情是( )。A.对新一年的希望B.对岁月流逝的伤感C.对家乡亲人的思念D.对家乡的思念和年复一年老大无成的伤感4试着翻译前两句古诗。_7. 课内阅读。饮湖上初晴后雨宋 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1)“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诗人既写了_,又写了_;既有_之景,又有_之韵。( )A.湖;山;春天;夏天B.湖光;山色;晴和;雨天C.湖光;山色;温暖;凉爽(2)“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句以绝色美人比喻_,不仅赋予西湖之美以_,而且_,情味隽永。( )A.西湖;生命;新奇别致B.美景;生命

6、;新奇怪异C.晴天的西湖;活力;别有情趣(3)“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作者把西湖比作_,两者的相似之处是_。这两句运用了_修辞手法,“淡妆”与前面“_”相照应,”浓抹”与前面“_”相照应,“相宜”与“_”、“_”相照应。( )A.西施;淡妆浓抹总相宜;比喻;潋滟;空蒙;好;奇B.西施;淡妆浓抹总相宜;夸张;空蒙;潋滟;好;奇C.西施;淡妆浓抹总相宜;比喻;空蒙;潋滟;好;奇8. 古诗理解。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1读古诗,理解字词的意思.(l)望:。(2)开:。(3)出:。(4)日边:。2全诗四句共两层意义,前两句为第一层,着重写和,

7、后两句为第二层,“两岸青山相对出”,一个“”字,逼真地写出了天门山夹江对峙,而且由两岸伸向江心的态势,给人以的感受;“孤帆一片日边来”是,一个“”字,传神地描绘出“孤帆一片”由远及近,由大而小的情景。9.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绝句(宋)志南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1)写出诗中下列字的读音。系藜沾(2)试着用现代文写出后两句诗描写的景色。(3)从前两句诗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是描写了作者( )时的所见所闻。A.春日赏花B.夏日淋雨C.春日远足D.夏日游园(4)从诗人的描述中,我们领略到了一个( )的春天(双选)。A.草长莺飞B.生机勃勃C.色彩缤纷D.花红

8、柳绿10. 古诗阅读。秋月(宋)程颢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1“清溪流过碧山头”,诗句中加点字解释错误的是()A.清:冷清B.碧:碧绿C.“碧”指山上树木葱茏、苍翠欲滴2“空水澄鲜一色秋”中,“空水”的意思是_,“澄鲜”的意思是_。3下面对诗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三十里:十五公里B.悠悠:悠闲自在的样子C.一色秋:溪水和秋天融为一色4“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_5作品题为“秋月”,文中却没有一个“月”字,作者是如何表现秋月主题的?_11. 古诗品鉴。九月九日登玄武山唐卢照邻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他乡共酌金花酒

9、,万里同悲鸿雁天。1本诗写于_之际,从诗句中可以了解到此节日的习俗有_,_。2“归心归望积风烟”这句诗中,连用两个“归”有什么好处?_3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溪 边垂柳把溪水当作梳妆的镜子,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人影给溪水染绿了,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1文中的比喻句是_,这句话把_比作_。2这首诗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_3这首诗中描写的景物有:_、_、_、_、_和_。4这首诗有静、有动,如一幅水墨画。请把写“动态美”的语句画上“”。12. 课外阅读。绝句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1诗中的动物有_和_。2这首诗描写了_(季节)的美丽景色。3诗中哪一句概括地描写了景色?_13. 古诗阅读。望天门山_,_。_,_。1将古诗补充完整。2这首诗的作者是_朝的_。3最后两句诗句的大意是:_14. 课内阅读。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1这首词的题目是作者是朝诗人2用自己的话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