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歌子陈静 (2)_第1页
渔歌子陈静 (2)_第2页
渔歌子陈静 (2)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渔歌子教学案例四读法,牵起古诗词教学的灵动之魂-渔歌子教学案例渔歌子这首词描绘的是江南秀丽的山光水色。全诗清新明丽,韵味十足。作者张志和不仅是诗人,词人,也是一位画家,因此他笔下有鲜明的山水画卷,有怡然自得的渔翁形象,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不问世俗的自我情操。全词内容浅显易懂,重在根据学生年龄及学段特点,充分利用现代教育媒体的优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在学生根据导学案自学展示及质疑后,教师顺势抓住词眼,通过“读韵、读景、读人、读情”这古诗词教学的“四读法”,实现有感情地朗读、欣赏词中描绘的景色,感受词人描绘的勃勃生机的春景,感受大自然的美,从而进一步感悟词人的内心情感,

2、让古诗词教学充满着孩子们灵动的智慧。请看下面的教学片段:一 读韵(自吟自乐,不须归)师:你的问题提得很好(诗人为何在斜风细雨中“不须归”呢?板书“不须归”,)我们古时的这些诗人,词人总在酒醉后,或是兴起时,情不自禁地吟诵起那一首首经典优美的古诗,一曲曲音韵和谐的词曲来。张志和,此时就静静地坐在小船上,不禁自吟自乐了起来,你听(播放朗读视频)生:老师,我也想来读一读。师:你是一个很会读词的孩子,你懂得如何去把握节奏并且读得那么欢快。生:我还能注意读出长音和重音。师:是啊,你能读得读得如此婉转,抑扬顿挫!这就是“平长仄短”的读法。(指名进行自由展示朗读,教师即时点评引导)小结:是啊,他就如此一遍遍

3、地吟着,诵着,心中一遍遍地慨叹着“不须归”!那是词人在自吟自乐呀!【这就是古诗词的读韵教学,古人云:“润物细无声”也!情境的自然创设,学生的自主朗读,无声无息中给予学生古诗词朗读的技巧:“注意停顿”及“平长仄短”的读法。一遍遍赋予自信的朗读,正是张志和“不须归”的一种内心自白,自吟自乐不须归也!】二 读景(得意山水,不须归)师:诗人为什么会发出“斜风细雨不须归”的慨叹呢?生:因为此处的景物很美呀!师:说得好,他已经被眼前这幅秀美自然的山水画卷深深地吸引住了。下面,我们就听着柔美婉转的音乐,随着老师的吟诵在脑中徐徐拉开这色彩明丽的水乡画卷吧!(学生边听音乐边想象画面,然后在小组里说一说:我看到了

4、,我听到了,我闻到了)生:我们仿佛看到了在郁郁葱葱的西塞山前一只只白鹭展翅翱翔,是那么自在,那么快乐。(深情朗读“西塞山前白鹭飞。”)师:你们很会读书,难道就这白鹭如此自由自在地翱翔于空中吗?不是的。还有生:还有我们的作者张志和。师:是呀,张志和在这“斜风细雨”中迟迟不归,是他沉醉于这份自在的自然生活中呢!生:春日里,一朵朵粉红的桃花欣然绽放,一只只肥硕的鳜鱼不时从水面上跃出来,我仿佛看到了几只鳜鱼正在河中嬉戏。师:你是一个很会想象的孩子,能从词中所描写的景物展开画面想象,那画呀就自然展现了。生:(朗读“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我们在淅淅沥沥的小雨中,仿佛看见一位戴着青箬笠,身披绿

5、蓑衣的渔翁正在垂钓。师:对,鹭是白的,山是绿的,桃花是粉红的,配以那肥美的鳜鱼,及一位向往自由,迷恋山水的垂钓者!色彩多么明丽的画卷呀!那就用我们的朗读展现他的惬意吧!【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就是“理解词意,想象词所描绘的意境,并能用语言描绘出来。”我们说:“词中有话,词中有景”。因此,让学生在想象中理解词句,通过想像,眼中有景,进而读出词中所描绘的自然之美、和谐之美,走进了词中描绘的意境。在读中展开丰富的想象,以读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再以读把想象到的画面重新展现出来,学生读起来就更能品会张志和因得意于此景而“不须归”的内心世界了。】三 读人(失意仕途,不须归)师:如此迷人的水乡风光,张志和静心垂钓

6、于此,沉醉于此!不须归也!难道他只是留恋此景而“不须归”吗?教师出示张志和的介绍,读一读:张志和,初名龟龄,唐代著名词人和诗人,16岁的时候,他中了举人,还给皇帝写了一份折子,列了许多治国的良方,深受赏识和重用,又赐名“志和”。后来因事贬官,他干脆辞官归隐,长期过着隐逸的生活,悠然徜徉于太湖一带的山水之间。因常以扁舟垂钓,超然不在尘世中,皇帝曾派人寻找他,但是都没有找到。师:你又听出了什么呢?生:作者好像受尽了很多苦难。生:他的仕途非常不顺。(师板书“仕途艰辛”)小结:让我们品着张志和的这份心境,再读古词。(配乐诵读)【课堂前期的自学展示学生已将自己收集的背景资料及作者的一些信息进行了交流,在

7、此通过进一步的点化明白张志和的另一心境,仕途的艰辛让他“不须归”】四 读情(沉浸自然,不须归 )师:就这样一位整日沉醉于山水之间的词人张志和,生活过得非常清苦,如果你是他的家人,你会怎么做呢。他的哥哥就写了一首回应诗。(导出和答弟志和渔父歌课件出示)(生试读。)师:谁能读一读这首词,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指名读交流词的大意。注意“和”读“h”。)师:哥哥的呼唤是什么?生:哥哥呼唤弟弟回家来。师:你从哪读出来的呢?生:“狂风浪起且须还”。师:张志和留恋的是什么?生:他迷恋的是美丽的自然山水,还有整日钓鱼的生活。师:那你能用张志和的词来回答吗?生:“斜风细雨不须归”。师:哥哥还是告诫他(引读“乐是-

8、,钓是-,草堂松径-。太湖水,-,狂风浪起-。”)师:哥哥真诚的呼唤,张志和执意的心思,可最后,张志和到底是归还是不归呢?生:不归,这样的日子多自在呀!生:不归,这里简直是神仙才能看到的美景。生:不归,回到朝廷,太辛苦了。心情不会好。师:(指着板书总结)景之美,仕途之艰辛,生活如此自在,难怪诗人一遍遍地慨叹-生齐读“斜风细雨不须归”。 师:今天我们只学了张志和渔歌子五首中的一首,课后积累另外四首,再去体会体会张志和的心境和他描绘的秀美画面。【资料的收集与整合,可以使单薄的一首古词教学丰厚了许多,张志和这位人物自然立体化,从而回归于课堂,为课堂画上一个往返回旋的圆。】案例反思:古诗词的教学离不开

9、朗读,它的语言之美、节奏之美、音韵之美、意境之美,仅凭教师的讲解学生是感觉不到的,只有突出“读”,才能让学生在读中感悟。“韵、景、情、人”这四点是古诗文教学所要着力指导品味的重点。于是,小学古诗词教学就通过层层深入地朗读来达到所要实现的教学目标。一 读中品味词中韵 “以学定教”,从词中感受韵文之美。渔歌子这首词读来琅琅上口,生字容易学会。词句之间有一种回旋的韵藏在其中。我通过视频的朗读,激发起学生的朗读兴趣。继而在学生的展示朗读中指导读词品韵之法,如“注意停顿”,“平长仄短”等等,凸显音韵之美。二 读中想象词中景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古诗教学的目标是陶冶性情和培养想象能力。”在古诗词教学中培养

10、学生的想象能力,重在朗读,诵读,通过读,让学生充分感知诗歌诗画之美,意境之美。这是一幅动态的山水画卷,如何让学生感受那幅清新明丽的山水画呢?通过组织学生围绕“边听音乐边想象画面,然后在小组里说一说:我看到了,我听到了,我闻到了”展开自主交流,而后小组汇报。在交流中,学生脑中之画,眼中之景,亦然呈现。读中想象,读中赏景也!三 读中感受词中人任何一篇文章的背后都有一个鲜明笃厚的人物形象及丰富而多彩的内心世界。这首词的作者也不例外。在“读韵”,“读景”中学生已经感受到这是一位自吟自乐,向往自由,沉醉于山水之间的渔翁形象,在此环节,案例体现突破的是人物另一非凡内心:仕途之艰辛不须归也!但又不宜过多的点拨,毕竟还是四年级的孩子,于是感知后再读,深化情感,点到即止。四 读中悟出词中情诵读是小学生学习古诗词的主要方法,也是理解古诗词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有效途径。在一遍遍的朗读中始终有一种情感在回旋-“不须归”。在学生的质疑问难中,很自然就牵起这首词的词眼“不须归”,透过这双眼去探究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