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油机井理论示功图_第1页
抽油机井理论示功图_第2页
抽油机井理论示功图_第3页
抽油机井理论示功图_第4页
抽油机井理论示功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孙爱军 河南油田第一采油厂河南油田第一采油厂 2、理论示功图的形成 学习目录 4、理论示功图的绘制 3、理论示功图载荷计算 1、示功图有关概念 工况分析培训班工况分析培训班 2、理论示功图的形成 学习目录 4、理论示功图的绘制 3、理论示功图载荷计算 1、示功图有关概念 2021-7-123 工况分析培训班工况分析培训班 (1)示功图: 由专门的仪器测出,是描绘抽油机井驴头悬点 载荷与光杆位移的关系曲线。封闭的曲线所围成的 面积表示在一个冲程中抽油泵所作的功。 用途: 示功图反映了抽油泵的工作情况,通过分析, 可以了解油井的生产动态及抽油装置的各项参数选 择是否合理。 1、示功图有关概念 20

2、21-7-124 工况分析培训班工况分析培训班 (2)理论示功图: 在理想情况下,只考虑悬点所承受的静载荷及由于 静载荷引起的杆管弹性变形,而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 所绘制的示功图。 1、示功图有关概念 绘制理论示功图目的: 与实测示功图比较, 找出载荷变化差异,从而 判断深井泵、抽油杆、油 管的工作状况及油层的供 液情况。 2021-7-126 工况分析培训班工况分析培训班 理论示功图假设条件: 1、假设泵、管没有漏失,泵工作正常; 2、油层供液能力充足,泵充满程度良好; 3、不考虑活塞在上、下冲程中,抽油杆柱所受到的摩 擦力、惯性力、振动载荷与冲击载荷等动载荷的影响; 4、不考虑砂、蜡、气

3、、稠油的影响; 5、不考虑油井连抽带喷; 6、认为进入泵内的液体是不可压缩的,阀是瞬时开闭 的。 7 工况分析培训班工况分析培训班 (3)实测示功图: 实测示功图是是在砂、蜡、气和惯性载荷、振 动载荷等综合因素影响下,实际测得的示功图也称 地面示功图。 1、示功图有关概念 2021-7-128 工况分析培训班工况分析培训班 2021-7-129 工况分析培训班工况分析培训班 2021-7-12 采油工工况分析培训班采油工工况分析培训班 10 2、理论示功图的形成 学习目录 4、理论示功图的绘制 3、理论最大最小载荷计算 1、示功图有关概念 上游动阀 上游动阀 (连接抽油杆) 固定阀罩 固定阀

4、固定阀球 和座 下游动阀 (有锥度) 活塞上的 防砂槽 深井泵的活塞在做往复运动。活塞在最低位 置时,两个凡尔之间有一余隙,此余隙内充满了 液体。当活塞下行程快接近死点时,固定凡尔关 闭着,游动凡尔打开着,此时,活塞上下液体连 通,光杆上只承受抽油杆柱在油中的重量;油管 承受了全部液柱重量。 当活塞到达下死点开始上行程的瞬间,游动 凡尔立即关闭,使活塞上下不连通。活塞要推动 其上的液柱向上移动,这个液柱的重量就加在活 塞上,并经过抽油杆加在光杆上。油管此时只承 受它与活塞之间环形截面上液柱的重量。 2021-7-1213 A点是下死点 A B S W 在下死点前后,抽油杆柱上多了一个 活塞截面

5、以上液柱的重量,油管上少了一 个活塞截面以上液柱的重量。 这时,就要发生弹性变形,油管就要 缩短,抽油杆就要伸长(细长的油管和抽 油杆柱,本身是一个弹性体,在负荷变化 时,就产生相应的变形,此变形的多少和 负荷变化的多少成正比)此时,光杆虽然 在上移,但活塞相应于泵筒来说,实际未 动,这样,就画出了图中AB斜直线。AB 线表示了光杆负载增加的过程,称为增载 线。 2021-7-1214 A B S W 当弹性变形完毕光杆带动活塞开 始上行(B点),固定凡尔打开, 液体进入泵筒并充满活塞所让出的 泵筒空间,此时,光杆处所承受的 负荷,仍和B点时一样没有变化, 所以,画出一条直线BC。 B点是固定

6、凡尔打开点 2021-7-1215 A B S W C 当活塞到达上死点(C点),在转入下行程 的瞬间,固定凡尔关闭,活塞开始压缩泵筒中的 液体。活塞挤压给液体一个作用力,这个力作用 在油管上,使油管伸长;液体反过来又给活塞一 个反作用力,使抽油杆柱开始减载,杆柱缩短, 油管伸长、抽油杆缩短,使泵内压力不能及时升 高。 当杆管变形结束,泵内压力大于泵上油管内 液柱压力,游动凡尔打开(D点),活塞上下连 通。此时,由于油管伸长,抽油杆柱缩短,活塞 相对于泵筒没有移动,于是画出了CD斜线。CD 斜线表示了光杆上负荷减少的过程,称为减载线。 2021-7-1216 当弹性变形完毕,活塞开始下行, 液

7、体就通过游动凡尔向活塞以上转移, 在液体向活塞以上转移的过程中,光 杆上所受的负荷不变,所以画出一条 和BC平行的直线DA。 当光杆行到下死点,在下行程完 毕又将开始的瞬间,游动凡尔关闭, 负荷又发生转移,开始了一个新的往 复,这样,就画成了一个封闭的曲线, 我们叫它做示功图。 2021-7-1217 A B S W C D AB增载线 BC活塞上行程线,最大载荷线 ABC驴头上行程线 CD减载线 DA活塞下行程线,最小载荷线 CDA驴头下行程线 2021-7-1218 工况分析培训班工况分析培训班 CB A S光 光 S活 活 D Wr W1 W静静 S W A点:下死点 B点:悬点加载完毕

8、,固定阀打开点 C点:上死点 D点:悬点卸载完毕,游动阀打开点 2021-7-1219 工况分析培训班工况分析培训班 CB A S光 光 S活 活 D Wr W1 W静静 S W S光-光杆冲程,米; S活-活塞行程,米; Wr-抽油杆柱以上的在井筒内液体中的重量,KN; W1-活塞截面液柱重量,KN; W静W杆W液-光杆承受的最大静负荷,KN; 1-抽油杆伸缩长度,米;2-油管伸缩长度,米; 12-冲程损失,米。 2021-7-1220 工况分析培训班工况分析培训班 CB A S光 光 S活 活 D Wr W1 W静静 S W 12 12 2021-7-12 采油工工况分析培训班采油工工况分

9、析培训班 21 2、理论示功图的形成 学习目录 4、理论示功图的绘制 3、理论示功图载荷计算 1、示功图有关概念 理论示功图只考虑了悬点所承受的静载荷及冲程损失, 而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 减程比:光杆冲程在图上的长度与光杆实际冲程长度之 比,用“a”表示。 a = S图/S实 力比:实际悬点载荷与其在图上的长度之比,用“b”表 示,单位KN/mm b W实/W图 冲程损失:随着载荷的交替转移,使油管和抽油杆发生 伸长缩短,因而使活塞实际冲程小于光杆冲程,这一差 值即冲程损失。 2021-7-1222 工况分析培训班工况分析培训班 (1)抽油杆柱载荷: 在上冲程中,游动阀关闭,抽油杆柱不受管内

10、 液体浮力的作用,所以上冲程中作用在悬点的抽油 杆柱载荷为杆柱在空气中的重力。 上冲程悬点承受载荷: 抽油杆柱空气中重:Wrd2/4L杆 d杆直径 m 重度,单位:N Wrq杆L qr每米抽油杆空气中重,单位: N 2021-7-1223 工况分析培训班工况分析培训班 上冲程悬点承受载荷: 在上冲程中,由于游动阀关闭,作用在柱塞上 的液柱引起的悬点载荷为: (2)作用在柱塞上的液柱载荷 活塞有效截面上液柱重: W1D2/4L液 d2/4L液 =(D2d2)/4L液 上冲程悬点承受载荷: Wr W1 即悬点最大静载荷:W最大 Wr W1 W1q1L qr活塞有效截面上每米液柱重,单位: N 20

11、21-7-1224 工况分析培训班工况分析培训班 在下冲程中,游动阀打开后,油管内液体的浮力 作用在抽油杆柱上。所以,下冲程中作用在悬点上 的抽油杆柱的重力减去液体的浮力,即它在液体中 的重力作用在悬点上的载荷。 Wrd2/4L(杆 液) 重度,单位:N 下冲程悬点承受载荷: 最小静载荷: W最小 Wr 3、理论示功图载荷的计算 Wrq杆L qr每米抽油杆液柱中重,N 2021-7-1225 工况分析培训班工况分析培训班 上行程:悬点最大静载荷:W最大 Wr W1 下行程:悬点最小静载荷: W最小 Wr 上下行程中在杆柱和管柱之间相互转移的载荷: 相互转移的载荷为上下冲程悬点承受的静载荷之差:

12、 W最大W最小(Wr W1) Wr 上下冲程载荷差值用 W1表示。 2021-7-1226 工况分析培训班工况分析培训班 上下冲程载荷差 = WrW1Wr d2/4L杆(D2d2)/4L液 d2/4L(杆 液) (D2d2)/4L液 d2/4L液 D2/4L液 令W1D2/4L液,简称转移载荷。 由以上推导可知: Wr W1 Wr W1 2021-7-1227 工况分析培训班工况分析培训班 W最大 Wr W1 Wr W1 3、理论示功图载荷的计算 2021-7-1228 工况分析培训班工况分析培训班 CB A S光 光 S活 活 D Wr W1 W静静 S W 2021-7-12 采油工工况分

13、析培训班采油工工况分析培训班 29 2、理论示功图的形成 学习目录 4、理论示功图的绘制 3、理论最大最小载荷计算 1、示功图有关概念 1109.某井的实测示功图上,上冲程最高点到基线的距离为 L=4,动力仪力比为c=2kN/mm,抽油机型号为CYJ10-3-48B ,求抽油机负载利用率(g取10m/s2)。 1109. 解:(1)悬点最大载荷Wmax=Lc=4102=80(kN) (2)负载利用率利=(W额/Wmax)100%= 100%=80% 答:该井抽油机负载利用率为80%。 示功图显示,某井抽油杆断脱,该示功图中线距横坐标 10,动力仪力比为2kN/mm,抽油杆柱在液体中的重力为 3

14、6.24N/m,试求抽油杆断脱点以上抽油杆的长度。 解:L=hc/g 杆=102000/36.24=551.88(m) 答:断脱点以上抽油杆长551.88m。 10 某抽油机井示功图的下载荷线距基线12,上载荷线距 基线17,动力仪力比为2.2kN/mm,试求该井液柱重。 解:由示功图(驴头悬点载荷)组成内容可知: 抽油机井井筒液柱重=(上载荷-下载荷)动力仪力比 即:WL=(17-12)2.2=11.0(kN) CB A S光 S活 D Wr W1 W静 S W (1)建立坐标:以实测 图的基线为横坐标S,表 示冲程;通过实测图的最 左端作纵坐标W,表示光 杆上的负荷。 (2)计算载荷及在图

15、上高度:根据所测的油井参 数,求出抽油杆在液体中重量Wr和活塞截面上液 柱载荷W1。 2021-7-12 33 工况分析培训班工况分析培训班 (3)然后根据力比计算出Wr W1在纵坐标上 高度,分别以Wr、W1为高做横坐标平行线 B1C 和 AD1 。 (4)求冲程损失及在图 上长度: 求出冲程损失 B1B=冲程损失减程比 a B1C=光杆冲程长度减 程比 Sa 在B1C线上,取BC=B1CB1B,确定B点,连 接AB,过C点做AB平行线CD,则平行四边形 ABCD就是所求理论示功图。 2021-7-1234 工况分析培训班工况分析培训班 B A D 某抽油机井使用70mm泵,2 1/2平式油

16、 管(内径62mm、外径73mm),22mm单级 抽油杆生产,泵深800米,冲程3.6米,冲次4次/ 分,日产液量90吨/天,原油含水80%,减程比 1/45,动力仪力比1.26KN/mm,原油比重0.86, 钢比重7.85,抽油杆、油管的弹性伸缩为0.8m, g=10m/s2,求该井理论示功图。 绘制理论示功图示例: 2021-7-1235 工况分析培训班工况分析培训班 1、做直角坐标。以实测图的基线为横坐标,用s 表示冲程,通过实测图的最左端做纵坐标,用W表 示光杆负荷。 S W O W S 2021-7-1236 工况分析培训班工况分析培训班 2、计算抽油杆在液体中重量Wr和活塞截面上液

17、柱载荷W1 Wr d2/4L(杆 液)g 这里的指比重,无因次量 3.14 0.0222/4 800(7.85 0.972)10 20.9(KN) W1D2/4L液g 3.140.072/4 8000.97210 29.9(KN) 没有g时单位是吨。 与前面是重度不同。如钢重度=7.85104 N/m3 g取10m/s2 2021-7-1237 工况分析培训班工况分析培训班 0.86 (1-80%)+180% 3、计算光杆负荷在纵坐标上的高度 下冲程 OA Wr/ b 20.9 / 1.26 16.6(mm) 上冲程 OB (W1 Wr)/b50.8 /1.26 40.3(mm) 在纵坐标上分

18、别以OA、OB为高,做纵坐标的平行线AD、BC S W O A B D C 2021-7-1238 工况分析培训班工况分析培训班 4、计算冲程和冲程损失在图上长度,画出理论示功图 光杆冲程图上长度:S光 S实a36001/45 80(mm) 冲程损失图上长度:冲程损失a8001/45 18(mm) 在BC线上,取BCBC8018 62mm, BB18mm 连接AB,过C点做AB平行线CD S W O A B D C B 2021-7-1239 工况分析培训班工况分析培训班 理论示功图解释,点、线、坐标、计算 2021-7-1240 工况分析培训班工况分析培训班 绘出理论示功图与实测示功图对比,进行分析。 2021-7-1241 工况分析培训班工况分析培训班 冲程损失的计算(单级抽油杆) ( 12 )128(毫米) = 杆f 1 管f 1 +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