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按钮】高三语文(课标通用)一轮复习教案:论述类文本阅读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7/10/b0a68826-c42f-4c67-afa6-1444cc785dc8/b0a68826-c42f-4c67-afa6-1444cc785dc81.gif)
![【核按钮】高三语文(课标通用)一轮复习教案:论述类文本阅读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7/10/b0a68826-c42f-4c67-afa6-1444cc785dc8/b0a68826-c42f-4c67-afa6-1444cc785dc82.gif)
![【核按钮】高三语文(课标通用)一轮复习教案:论述类文本阅读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7/10/b0a68826-c42f-4c67-afa6-1444cc785dc8/b0a68826-c42f-4c67-afa6-1444cc785dc83.gif)
![【核按钮】高三语文(课标通用)一轮复习教案:论述类文本阅读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7/10/b0a68826-c42f-4c67-afa6-1444cc785dc8/b0a68826-c42f-4c67-afa6-1444cc785dc84.gif)
![【核按钮】高三语文(课标通用)一轮复习教案:论述类文本阅读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7/10/b0a68826-c42f-4c67-afa6-1444cc785dc8/b0a68826-c42f-4c67-afa6-1444cc785dc8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专题3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所谓“筛选信息”,即根据阅读要求(或说题干规定的“标准”)搜寻、辨别、提取文中的相关信息。所谓“整合信息”,就是对筛选出的信息进行转换、概括、组合等再加工,使之符合题目要求。一般来说,“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试题所涉信息区间相对较大,信息源也不是单一的。从全国新课标卷看,论述类文章阅读中筛选整合文中信息已成为考查的重点。这类试题的四个选项,都是命题者设置的“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结果,考生须从中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题干一般表述为“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下列对的表述,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等。(2014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2、波兰尼认为人类的知识有两种:通常被描述为知识的,即以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述的,只是一种类型的知识;而未被表述的知识,像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所拥有的知识,是另一种知识。他把前者称为显性知识,而将后者称为隐性知识,也称为未明言知识。所谓显性知识,即能够用各种明言符号加以表述的知识。隐性知识是指那种我们知道但难以言传的知识。波兰尼认为,我们知道的要比我们所能言传的多,表明了隐性知识的存在。波兰尼提醒我们不要把隐性知识理解为神秘经验,隐性知识只是难以用语言来充分地表述,而不是说对这类知识绝对地不能言说。波兰尼绝不只限于承认隐性知识的存在,他更主张隐性知识相对于显性知识具有理论上的优先性。在波
3、兰尼看来,隐性知识本质上是一种理解力,即领会经验、重组经验的能力。波兰尼的隐性知识是存在于个体中的、私人的、有特殊背景的知识,隐性知识以个体内在携带的“意会模型”为中心,这些意会模型是概念、形象、信仰、观点、价值体系以及帮助人们定义自己的世界的指导原则。隐性知识也包含一些技术因素,包括具体的技能和专门技术以及来源于实践的经验。野中郁次郎也认为有两种不同的知识,即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隐性知识是高度个人化的知识,有其自身的特殊含义,因此很难规范化,也不易传递给他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只能意会不可言传”。隐性知识是一种主观的、基于长期经验积累的知识,不能用几个词、几句话、几组数据或公式来表达,内容有
4、十分特殊的含义。隐性知识包括信仰、隐喻、直觉、思维模式和所谓的“诀窍”(如手工匠掌握的特殊技艺)。隐性知识的概念最早是由波兰尼提出的,野中郁次郎借用了这一概念,但与波兰尼有所不同。野中郁次郎使用隐性知识一词代表的是难于表达的特殊知识,而波兰尼所指的隐性知识是指以理解一切行动为背景的知识,也即一切知识根植于隐性知识。关于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关系,野中郁次郎与波兰尼的观点也有差异。有学者说,在野中郁次郎看来,二者的关系是“一个连续体的两端”,而在波兰尼看来,则是“同一硬币的两面”。7下列对野中郁次郎关于隐性知识的表述,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野中郁次郎借用了波兰尼的隐性知识概念,但没有形成他自己独立
5、的学说。b隐性知识的内容具有十分特殊的含义,在极少数情况下可以用几个词、几句话、几组数据或公式来表达。c隐性知识主要是长期积累的主观知识,因而“只能意会不可言传”。d个人的信仰、特殊的技艺和隐喻、直觉及思维模式,都属于隐性知识的范畴。典题解析本题从“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角度命制。原文中波兰尼和野中郁次郎都对“隐性知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但本题题干指向的是“野中郁次郎”关于隐性知识的表述,因此做题时要首先明确题干指向,然后确定信息区间(应为第4、5两段),再将四个选项与原文信息相对照来判断正误。a.信息区间在第5段。选项中说野中郁次郎“没有形成他自己独立的学说”,但原文无此表述,属无中生有。
6、b.信息区间在第4段。原文的表述是“隐性知识不能用几个词、几句话、几组数据或公式来表达”,所以选项中“在极少数情况下可以用来表达”的说法不正确。c.信息区间在第4段。原文中说隐性知识“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原因是“隐性知识”“很难规范化,也不易传递给他人”,而不是因为“隐性知识主要是长期积累的主观知识”。此处强加因果。d.信息区间在第4段尾句。对照原文后可知此项表述正确。答案:d。解答“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试题,要注意以下几点。1明确试题指向。筛选信息试题的题干,一般都有明确指向,它或是筛选的标准,或是整合的要求。2确定信息区间。明确题干筛选指向后,就要回到文本,迅速找到筛选区域,对相关信息
7、尽数搜罗,不能遗漏要点。3对照选项甄别。就是将选项与原文信息相对照来辨别正误。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宋以前,诗基本上是一种形象思维的载体,宋代思想文化的发展把宋代文人推向了一个理性主义的王国。他们建构了以儒家思想为主,儒、道、佛相互渗透的宋代理学思想体系,主张“文以载道,经以致用”,并以此观照世间万物,诗词成为一种格物尽理的载体,而苏轼,正是这当中的积极实施者和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人物,他写下的千古诗篇,不仅蕴含了他一生的理想、追求、情怀,也折射出哲学思想的光辉,达到了理趣和情趣的完美统一。苏轼的诗词所展示的精神境界,除了儒家所代表的生命意志的向上的张势以外,还有老庄所代表的痛苦心灵得以解
8、放的精神张势。他观照万物不仅仅是儒家的“仁者爱及万物”的观物方式,同时蕴含有庄子的“物化”哲思。苏轼的据于儒、依于老、逃于佛的人生哲学使他“寓身物中,超然物外”。儒家的入世有为,引导他热爱生活和人生;道家的无为,特别是庄子的齐物论,又使他淡泊名利,在逆境和日常生活中从容自如;佛家的静达圆通,则启迪他走向圆融和通达,形成了他执着于人生而不执着于得失,热爱事业又不热衷于进退的思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达观,世事洞明皆学问的睿智,使苏轼能俯仰宇宙人生,对世间万物能够进行独特的思考,并用诗词这个载体显现出来。苏轼诗词所表现出的哲理,有别于一般的抽象、空泛的理,是通过格物体情,从形象中反映理和表现
9、理。这样的诗词在苏轼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表现自然法则,揭示人生哲理的,如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诗人不是直接表达对春天的喜悦,而是放弃了自我本位,化入自然,像自然一样生活,一样生存,把他的感觉,转换成大自然中生物的感觉,通过大自然本身的生命律动来体现。这正是庄子所代表的道家观物心态,以自然的方式去看待自然。另一类诗是揭示日常生活感受,观察事物妙理的哲理诗。苏轼一生宦海浮沉,阅历丰富。他善于从人生遭遇中总结经验,从客观事物中见出规律。在他眼中,极平常的生活内容和自然景物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如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
10、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七绝描绘庐山峰峦重叠、变化多姿的景色,启发人们观察事物要“出乎其外”,才能看清事物的真相,乃至发现出美来,否则,就会被事物的一个局部、一个细节所阻碍,无法客观、整体地把握事物特点。如果说“形”是一首诗的躯体,那么“理”便是这首诗的灵魂,“趣”便是这首诗的性格。在苏轼表现个人内心世界的诗歌中,始终贯穿着一个鲜明的禅学主题,即人生如梦,虚幻不实。早在二十六岁时,苏轼就写出“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这样充满人生空漠感的诗句。此后,随着苏轼在政治及仕途上的连遭波折,他开始对人生的虚幻有了更深的体会。在这些诗中,自然现象已上升为哲理
11、,人生的感受也已转化为理性的反思。尤为难能可贵的是,诗中的哲理是通过生动、鲜明的艺术意象自然而然地表达出来,而不是经过逻辑推导或议论分析所得。这样的诗歌既优美动人,又饶有趣味,是名副其实的理趣诗。(选自卫芳论苏轼诗词中的哲学底蕴及精神突围,有删改)1下列不属于苏轼思想受儒、道、佛影响的一项是()a苏轼圆融、通达,执着于人生而不执着于得失,热爱事业又不热衷于进退。b在惠崇春江晚景中诗人化入自然,通过大自然本身的生命律动来表达对春天的喜悦。c苏轼在诗词中表现理趣,不是抽象的、空泛的说理,而是通过意象形象地表达。d苏轼年轻时即对人生的虚幻有很深的体会,人生如梦,虚幻不实,始终是他诗词的一个主题。c(
12、c项不是讲苏轼受儒、道、佛思想影响,而是说他诗词创作的特点。a项出自原文第2段,可以表现他受佛家思想的影响。b项出自原文第3段,表现他受道家思想的影响。d项出自原文最后一段,说明他受佛家思想的影响。)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年味越来越淡,越来越没意思这是很多人过年的感受。甚至有人评论说,中国传统节日只是存留于父辈记忆里的尤物,已经成为国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压岁钱水涨船高,变成了负担,失去了原来祈福去灾的本意;庙会办到商场里边,实际就是商品交易;群发短信拜年,平均给每个人的情感又有多少?专家们认为,这一现象是传统节日的“异化”“空洞化”“物化”等原因造成的。要改变这样的现状,就
13、要提高全民的文化自觉,让传统在现代社会得到很好的延续。其实式微的不只是春节,元宵、端午、七夕、中秋等传统节日也在日益淡化,这是不争的事实。要究其原因,很多专家都归咎于物质的发展、城乡的转变和洋节的挤兑。在笔者看来,这都是表面的原因,真正的原因是文化在“异化”和“物化”。“节日和人一样都是有灵魂的”,当灵魂越来越缺乏依附的载体,节日就会越来越淡,越来越没意思。比如,春节文化包含教育、敬神、祭祖、尊老爱幼等内容,并通过一系列仪式来完成。而现在几乎没有人在敬神、祭祖,由于无法团聚的人越来越多,尊老爱幼也成了“隔空对话”,春节还有什么文化味道啊?取而代之的是,春节越来越物质化,越来越热闹,但越来越没有
14、文化。传统节日值得我们缅怀,但对传统节日的式微我们也无可奈何,因为社会在发展,原来传统节日所承载的东西,不再是人们的必需,那么传统节日就会发生变化。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吕品田指出:“原来的传统节日是有大量丰富的民俗活动的,和节气、时令、气候、水土,以及祭祀、祈祷、敬仰、吟诵相关联,有着缅怀、祝愿、庆贺、祈愿、敬祭等种种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现在的节日几乎都没有祈祷和敬祭等内容,失去了庄严的文化氛围,人们对一些不接地气的节日越来越淡化,相反对产生于国外的又接地气的节日情有独钟。当传统节日越来越没有文化味道,自然就会式微。尽管传统节日式微是文化在“物化”的结果,但文化是需要传承的。很
15、多传统节日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需要保护的,需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地予以传承,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节日也会增加新的民俗活动和新的文化内涵。我们应该正确地看待传统节日的式微。在笔者看来,节日式微的内容多是不贴近现实生活或不被当今社会人们的价值观、审美观所认可的不合时宜的传统内容。我们应该通过努力,让传统节日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总之,传统节日是需要保护和传承的文化遗产,切不可在我们手中消失。(有删节)1下列对中国传统节日式微真正原因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传统节日的“异化”“空洞化”“物化”。b物质的发展、城乡的转变和洋节的挤兑。c传统节日越来越没有文化味道,越来越趋向物质化。d传统节日不合时宜的内容得不到今天人们的认可。c(a.是从原文第1段“专家们认为,这一现象是传统节日的异化空洞化物化等原因造成的”摘取而得,而作者在第2段揭示“真正的原因”时提出的是“文化在异化和物化”。b.是从第2段“要究其原因,很多专家都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01月上半年四川绵阳市安州区面向区内考调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30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税法(第5版) 课件 曹越 第17章 环境保护税;第18章 城市维护建设税与教育费附加
- 2025届高考【应试策略】生物
- 《植物生长记录》课件
- 《论文的格式要求》课件
- (高清版)DB37∕T 3032-2017 化妆品中苯菌灵和多菌灵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 《销售技巧篇》课件
- 《高而基复合体》课件
- 《面料基础知识》课件
- 2025至2031年中国手持式家用吸尘器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年山东省青岛市普通高中自主招生物理试卷(含解析)
- 胸部影像检查护理常规
- 2024-2030年中国家禽用马立克疫苗行业运营模式与前景动态预测研究报告
- 2024-2025学年陕西省英语小升初模拟试卷与参考答案
-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专业分类专业目录
- 2024信息技术数字孪生能力成熟度模型
- 2024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结构化面试真题试题试卷答案解析
- 2024年四川省广元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逐题解析)
- 国际留学合作框架协议书
- DL-T 297-2023 汽轮发电机合金轴瓦超声检测
- JGJT 152-2019 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