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科学第07册教案_第1页
人教版小学科学第07册教案_第2页
人教版小学科学第07册教案_第3页
人教版小学科学第07册教案_第4页
人教版小学科学第07册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学科学常识整册教案 动物怎样生活 【设计思路】对动物观察,不仅激发起学生无穷的兴趣,同时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最好的模式,在平时学生对动物的观察活动,是一种“无序的观察”。而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时,就应让学生建立“有序的观察”,即让学生带着目的或问题进行观察(像科学家那样的观察)。为此,在本课的设计中,主要是教师怎样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观察。通过“观察什么?”这一问题,筹建科学观察的材料;通过“怎样观察?”挑选可以观察的材料,建立观察“大厦”,从而获得科学观察方法和成就感。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但激发起学生对动物的兴趣,同时,让他们更多地关注“生命”。从小树立起保护动物的意识。【教学要求】1

2、、经历对一种动物较全面的动态观察过程。2、培养学生对动物特征进行探索的兴趣。3、培养学生对观察结果进行整理、归纳,从而感知动物是怎样生活的。4、培养学生互相交流的动力,使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同学们分享,从而获得成就感。【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学生对一种动物较全面的动态观察过程。难点:围绕主题进行针对性的交流。【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准备】 1、猫、鸽、龟、青蛙、鱼、蜻蜓等动物或图片。2、每人一份观察记录纸。【教学活动过程】 1、引入。 (1)说说平时见过的动物。(2)回顾以往见过的动物。 回顾上一学期观察过的蜗牛、蚂蚁、蝗虫、蚕等动物。 问:其他动物有什么特点?它们又是怎样生活的呢?(注意引导学生

3、从动物的基本生活需要,生长变化过程,繁殖后代的方式,怎样运动,以及环境等因素对它们的反应等。为下面有目的进行观察作准备)。2、分小组对选定的一种动物进行观察。讨论:观察什么?怎样观察? 问:我们要观察一种动物,那么观察什么?小组讨论后交流,教师进行板书。(学生们的回答可能五花八门,教师引导学生从动物的基本生理特征、生长变化过程、繁殖及运动、环境等主要关及到动物生存方面进行观察。) 问:怎样观察?碰到观察不到的内容怎样办?(这里教师既要交代观察时注意事项,比如不要伤害小动物、小组合作、做好记录等。同时对一些无法在课堂上进行观察的内容如怎样繁殖、环境对它们的影响等,引导学生进行查资料的方法解决。)

4、3、学生分小组观察,并作记录,教师巡视。 (小组可以按所观察的动物名称分组。)4、小组对所观察记录的内容进行整理、归纳,作好汇报、交流的准备。5、分小组全班交流。(1)小组中选出一个代表上台交流。小组的其他成员作补充。 (2)其他小组提出各类问题,对错误的地方进行指正,对不完整处进行补充。 如果问题不在他们小组观察范围内,或无法回答,下课后小组成员再进行观察、研究,作课后的延伸。6、小组进行自评和相互评价。 评出优秀观察小组。形形色色的动物【设计思路】怎样对动物进行分类,是本节课学生的主要探究内容,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尽管放手让学生动手去分类,学生区分的不正确性,正好是开展讨论的最好素材。“一石

5、激起千层浪”,故教师在出示一些动物图片的时候,应放几种较难分类的动物,整理归纳信息,是本节课的又一重点。尤其是根据六类动物的特征,归纳共同点,并初步形成什么类动物的这一抽象概念时,教师不能直接给出概念,而由学生通过讨论、学习、识别的方法,激发学生去识别。同时,对照科学的研究成果,去改进、完善自己的研究,从而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此外,小组合作学习是这一节课的主要学习方式,教师在组织上应考虑周全,以防浪费时间,同时还要考虑到班级中的弱势群体,做到让每一个学生去参与到探索活动中,享受科学探索带来的乐趣。【教学目标】 1、经历对动物特征进行探索的过程,获得对动物多样性的认识。2、按照一定特征对动物

6、分类,知道动物的相同之处。3、经历对观察研究结果进行简单整理、概括和交流的过程。4、培养探索、热爱动物的兴趣。【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生对动物进行分类的过程。难点:学生对动物特征进行归类并抽象成概念。【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 1、动物分类表(学生填写,每人一份,或小组一份)。2、各种动物的图片或标本等。【教学活动过程】 1、引入。 (1)回忆上一节课的研究内容。 (2)这么多的动物我们怎样去了解它们,辨认它们呢?2、找出相似的动物。 (1)出示猫、鸽、龟、青蛙、鱼、蜻蜓等动物的图片或标本。(2)出示一些其他与这六种动物同类的动物图片或标本,数量不能太多。(3)让学生作比较,找到相似的

7、动物与猫、鸽子等动物的特点联系。(4)把自己找出的相似的动物填写在学生活动手册里。3、交流和讨论。 (1)交流,在黑板上列表记录全班学生找出的与6种动物相似的所有动物。(2)讨论:对于表中的内容,大家的看法一致吗? 看法不一致,由学生分别陈述理由。 不能取得一致意见的问题可以先存疑。(教师不能作出“权威”性的结论。)(3)讨论对看法一致的这些动物,有什么共同特点。 小组讨论,记录在活动手册上。 汇报其主要特点,并写于黑板上。(4)用同学们找出的动物的共同特征去识别原来大家看法不一致的动物。4、比较“我们的分类方法”与科学家的分类方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1)分发“常见的6类动物分类”资料,学生阅

8、读。(2)对照资料看自己找出的动物的共同特点是否全面准确。 哪些地方需要修改和补充?5、找出动物的共同特点。(1)学生讨论:形形色色的动物有许多种,许多类,它们有哪些共同的特点呢?(2)汇报讨论的结果,并简要记录在黑板上。(3)学生整理所概括的动物的共同特点,整理成几个方面,填写在学生活动手册里。【附:记录表】表一主要特征和猫相似的动物和鸽子相似的动物和鱼相似的动物和龟相似的动物和青蛙相似的动物和蜻蜓相似的动物表二动物的共同特征1、2、3、4、5、第三课时 植物怎样生存一、 设计思路这一课时主要围绕“植物是依靠什么生存的?植物的养料是什么?”这一中心进行课时教学。根据教材内容,教师可通过“提出

9、问题假设、猜想设计实验分析海尔蒙实验得出结论认识植物养料制造”这样的方式进行教案设计。二、 教学目标1、 了解海尔蒙实验,经历对植物养料的探究过程。2、 知道植物的生存主要来源于养料的制造,养料是通过光合作用自己制造的。3、 认识植物叶上的气孔,知道气孔是植物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通道。4、 培养学生不懈的探究精神。三、 重难点重点:植物的养料是什么?难点:植物怎样自己制造养料。四、 课时安排1课时五、 器材准备一盆绿色植物、植物光合作用挂图、绿色植物的叶、显微镜六、 教学过程(一) 引入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棵植物,长的漂亮吗?你知道它是靠什么生存的?那植物生存所需的养料又是什么?从哪里来?(

10、二) 讨论:学生进行各种猜测1、 小组讨论、猜测“植物生长的养料是什么?”2、 小组汇报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猜测思考。学生可能认为水、土壤等物质是植物生长的养料。如:“我们知道植物生长离不开水,可能水是植物的养料。植物的根长在土壤里,那植物的养料可能从土壤里获得。”(三)、设计实验,验证猜测1、 能不能通过实验来证明你们的猜测?学生设计实验。2、 学生汇报实验设计情况。(对学生设计的实验,教师要及时表扬、鼓励。)(四)、了解海尔蒙实验1、 老师这儿也设计了一个实验,它是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所做的实验,我们把它叫海尔蒙的实验。海尔蒙是第一个研究植物是从什么地方获得养料的人。2、 请学生阅读海

11、尔蒙的实验。3、 教师提出一系列问题,请学生讲解。 海尔蒙是怎样猜测的? 他的实验是怎样做的? 实验证明了什么? 海尔蒙又怎样作了进一步的猜测?这个结论正确吗?(五)、了解植物在体内制造养料的方法1、 植物的养料到底是从哪里来的?经过科学家多年的观察研究,我们终于知道了,它是植物自己制造的。2、 学生阅读课文关于养料制造的教材内容。3、 交流。 植物怎样制造养料? 植物制造养料所需的空气和制造的氧气是怎样进出的?4、 利用显微镜认识气孔。(六)、了解植物与环境、人类之间的关系植物释放的氧气,能为我们带来清新的空气,又能美化我们的环境等。第四课时 植物的根和茎 一、 教学活动设计基本思路根据教材

12、分析发现本册教材中植物的根和茎这一课主要侧重于对植物根和茎的作用的研究,而非对根和茎其它方面如:分类、形态、功能性的研究。教材以“植物制造养料所需要的水和土壤中的养分是怎样进入植物体内的?”设问为导入,这个问题学生一般都能回答,提出这个问题的真正目的是要求学生想办法证明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同样第二部分对于茎的作用 ,其目的也是引导学生想出一个方法来显示茎可以把水和养分输送到叶子和植物的其他它部分。所以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围绕这两个实验来开展。 教学活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 证明植物依靠根吸收水分和养料的实验,实际有两种不同的证明策略。一种是证明用肯定句陈述的假设,如“土壤中的水分和养料是

13、依靠植物的根吸收到植物体内的”,我们称为“证明法”,一种是证明用否定句陈述的假设,如“土壤中的水分和养料并不是依靠植物的根吸收到植物体内的”,我们称为“证伪法”。事实上,即便把植物的根切除,植物一样能靠茎吸收水分。那么植物为什么要依靠根吸收水分呢?应该有一定的道理,如果我们真的去追问自己,我们将会自行得到答案。值得注意的是,教材中出现的证明方法不是“证伪法”。2教学中我们将避免“证伪法”,因为学生的基础可能不够,但是如果学生真的出现这样的假设,老师们一定要注意,不能把这个“皮球”没收或放在一边,可以将“皮球”抛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尝试解释或解决。3. 教学活动中的时间安排可适当调节, 有些活

14、动可安排在课外进行。二、教学目标1 知道植物依靠根来吸收水分和养料;2 知道植物的茎能输送水分和养料;3 能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设计植物用根吸收水分的实验;4 能通过小组讨论出植物吸收水分的改进方案;5 能按照教材提示的方式进行实验活动;6 经历对问题不断深入探究的过程。二、 教学重点:根和茎的作用实验证明教学难点:证明实验的设计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供小组研究的材料:多种多样的带根的植物;一株新采集的特别是根部完好的小植物;一个能够装进所采集的植物的根的试管;水;食用油;滴管;剪刀;两个装有不同颜色的水杯。四、教学活动过程(一)、引入:1 师问:上堂课我们学习了植物怎样生存,你们知道了植物是怎样

15、生存了吗?生答2 师再问:植物制造食物需要的水分和养料怎样进入植物体内、怎样达到植物身体的各个部分呢?引导学生作出解释根从土壤里吸收水分和养料,茎把水分和养料输送到植物的各个部分。3 了解常见的植物都有根和茎。出示事先准备的多种多样带根和茎的植物,让学生观察归纳:常见的植物都有根和茎(二)、用实验证明根具有吸收水分和养料的作用。1 师提出研究问题:植物的根能吸收水分和养料吗?怎样设计实验来证明?2 组织学生讨论和提出种种初步的方案;3 交流和指导:a.选择什么样的植物做实验?为什么?b.用什么样的容器装水能容易的看到实验的现象?c.怎样知道容器内的水有没有减少?d.怎样保证试管中的水不散发(蒸

16、发)到空气中去?有什么办法?e.你预测试管中的水会发生怎样的变化?4 学生制作实验装置,并放置在阳光照射的地方。5 教师出示已经提前做的实验结果,让学生得到植物用根吸收水分和养料的结论。6 交流:根在植物的生长中还起到什么样的作用?(三)、设计茎具有输送水分和养料的作用。1 观察各种各样植物的茎的实物或图片。2 说说植物的茎有哪些作用?3 交流:有什么证据或方法可以证明茎具有输送水分和养料的作用?4 阅读教材中验证茎具有输送水分和养料的作用的实验。5 小组讨论这个实验应该怎样做?6 教师出示实验装置,并让某学生进行操作。7 预测:植物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四)、课外拓展1. 利用课外时间进行进

17、一步实验和观察。2 集和阅读各种植物的资料,带少儿植物图册一类的书,为后续的学习做准备。 形形色色的植物一、基本思路: 在以上学期种植凤仙花经历的基础上,了解植物的多样性。并通过讨论、查资料、实验等方法对植物的基本生存需要的探究,了解植物间的共同特点,在此基础上寻找和概括植物的共同特点。二、教学目的: 1、通过对植物特征的探索,概括并知道植物有生长变化能力,能自己制造养料,需要空气、水、土壤中的养料和阳光等相同之处。 2、通过对植物特征的探索,知道植物之的一些异同点,感知植物世界存在的多样性,增强继续探究植物世界的兴趣。 3、经历对叶蒸腾作用进行探究认识的过程。三、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植物

18、世界的多样性,了解植物的共同特点。难点:能运用查资料、小组协作等方法探究植物的多样性。四、教时安排:1课时五、器材准备 师生各自收集一些植物的资料,至少一盆事先套上透明塑料袋的植物及一个事先套上透明塑料袋的有土壤无植物花盆。六、教学过程 1、谈话引入:(1)、教师出示一张凤仙花的照片,设问:你知道凤仙花哪些情况?(2)、学生发表见解。2、了解植物间的异同点(植物的多样性):(1)、教师谈话:我们除了凤仙花还知道哪些植物?(2)、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植物的名称。(3)、教师补充出示一些植物的实物和图片。(4)、教师设问:刚才我们能在这些植物与凤仙花间找到哪些相同之处呢?(5)、学生小组讨论研究。(

19、6)、学生交流,师生归纳并对下列几点进行研讨:、 具有相似的生长过程(种子芽花苗开花结果)。、 具有相似的身体构造。(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 都能繁殖。、 都需在一定的环境中生存。(7)、从学生上述的交流中过渡或直接设问:植物间具有许多的相同之处,它们又有哪些不同之处呢?(8)、学生发表各自的观点,师生归纳。3、叶的蒸腾作用实验。(1)、教师谈话:植物外形虽形形色色,但它们的基本构造及功能都差不多,还记得根和茎有作用吗?(2)、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实验。(3)、教师设问:谁知道植物的叶有会有什么作用?(4)、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估计大部分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叶能光合作用)(5)、追问

20、:叶在光合作用时,还有其它什么功能呢?(6)、出示事先套上透明塑料袋的植物,让学生观察塑料袋上的水珠,设问:你有什么问题与想法吗?(7)、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与想法供同学讨论。注意引导以下几点:、 这些水珠是从哪里来的?和植物有什么关系?、 这样的蒸腾有何作用?4、小结:(1)、说说形形色色的植物有哪些共同特点?(2)、完成教材p11表格。食盐在水里溶解了一、设计思路“溶解”,在生活中学生已有一定的认识,但这种认识是无意识的。究竟什么是“溶解”,学生是很难说清楚的。学生也可能从来没有对溶解的现象进行过细致的观察和准确的描述。本课将引导学生通过对食盐、沙、面粉、高锰酸钾、砂糖等物质的观察比较,逐步

21、在学生头脑中建立“溶解”和“不溶解”的科学概念。本课的教学设计没有按教材的陈述顺序和方法进行教学。而是将“食盐、沙、面粉”三种物质的观察同步进行,以利于学生在观察时就能进行比较发现不同。这样做可能比单独观察更直观、更省时,更便于学生掌握溶液的概念。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运用了多种鼓励性和激发学生兴趣的语言,把学生的注意力紧紧的吸引到实验上来,使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使课堂井然有序,观察描述得比较丰富生动。二、教学要求1、引导学生经历对物质溶解和不溶解现象的观察、描述、解释的过程和对液体混合物进行过滤操作的活动过程。2、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逐步形成关于“溶解”的描述性概念。3、在活动过程

22、进一步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习惯和态度,渗透科学的思想和方法,逐步发展科学探究的乐趣和能力。三、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重点:对观察现象的描述和概括。难点:对不同物质的溶解和不溶解的观察比较。四、课时安排一课时五、器材准备小组实验用:食盐、沙、面粉、高锰酸钾、糖、搅拌棒、杯子、自来水、抹布、铁架台、漏斗、滤纸、烧杯。六、教学活动过程1、品尝饮料,复习引入。出示一杯糖水,让学生猜一猜是什么饮料,尝一尝。说一说:糖水是哪些物质的混合物?你看见这杯水中的糖了吗?今天我们继续研究把几种物质和水的混合现象。2、食盐、沙、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猜一猜:如果把食盐、沙、面粉放入水中,会发生什么现象呢?组织学生把这三种物质

23、同时放入水中,观察比较:有什么不同?看哪一个小组发现得多。引导学生描述实验情况,得出结论。可引导:水中能看到的是什么?什么看不见了?介绍滤纸的作用,猜一猜:如果把杯中的混合物倒入装有滤纸的漏斗中过滤,滤纸上留下什么呢?指导学生进行过滤,观察描述发生的现象。食盐在水中溶解了吗?说出科学依据。沙在水中溶解了吗?说出科学依据。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说出科学依据。3、观察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猜测高锰酸钾和糖在水中会溶解吗?会有什么现象发生?把高锰酸钾和糖分别放入同样多的两杯水中,观察描述发生的现象。轻轻搅拌后继续观察描述。想像糖也像高锰酸钾那样分散到水中去了吗?4、整理我们的观察研究结果。比较各种物质

24、在水中变化的异同。食盐沙面粉高锰酸钾砂糖变成的微粒大小大水中的分布是否沉淀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吗是溶解还是没溶解讨论分析:物质是否在水里溶解了,我们能观察和区别吗?我们是怎样观察和区别的?怎样加快溶解一、设计思路这一课的教学活动意在指导学生运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探究影响物质溶解速度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怎样加快溶解?经历“问题假设验证证实”的科学探究过程和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过程。本课活动较多,教学的重点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来确定。但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每个活动都分小组进行的话,一节课的教学时间肯定是不够用的。因此,可以根据的实际水平来取舍。本课的教学方法也是多种多样,既可以

25、放手让学生根据课文的提示小组合作自主探究,也可以采用先指导再独立研究的方法。在设计时,本文采用了第二种方法。在第一次研究时,重在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经历“问题假设验证证实”的科学探究过程和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过程,突出如何控制变量和如何设计方案。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合作设计方案进行实验验证。这种由“扶”到“放”的教学,有利于农村学校的教学,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循序渐进。二、教学要求1、引导学生运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探究影响物质溶解速度的主要因素。2、引导学生经历“问题假设验证证实”科学探究过程和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过程。3、在活动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科学态度,逐

26、步发展科学探究的乐趣和能力。三、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重点:变量控制的讨论(相同条件下)。难点:实验时的变量控制。四、课时安排一课时五、器材准备教师演示用:肥皂、搅拌棒、杯子、自来水、记录表、抹布、。小组实验用:肥皂、搅拌棒、杯子、自来水、记录表、热水、自来水、小刀、粮块、秒表、抹布。六、教学活动过程1、复习讨论,引入新课。上节课我们研究了物质的溶解现象。通过研究,我们知道了食盐、沙、面粉、高锰酸钾四种物质,那些有在水中溶解?要说食盐在水里溶解了,我们有哪些理由?生活中,妈妈常常用肥皂来洗衣服等东西。肥皂在水里能溶解吗?妈妈是怎样让肥皂在水里溶解得快上点的?你还有什么好办法让肥皂溶解得快一些?(简要

27、板书学生说的所有办法)我们今天就来研究怎样加快溶解?2、探究哪块肥皂溶解得快。刚才说的这些方法行不行,可以通过实验进行验证。同学们说的方法很多,我们可以一个一个地验证,先来验证搅拌是不是可以加快溶解。要验证搅拌是不是可以加快溶解,我们可以用比较实验的方法。那么怎么做才能既公平,又能比较出搅拌比不搅拌肥皂溶解得快?引导学生得出:杯子一样大,同一种水而且一样多,肥皂一样大小(多大才合适?)指导学生做对比实验:一个杯子静止不动,另一个杯子用搅拌棒搅拌。引导学生描述实验情况,得出结论。引导学生小结做加快溶解对比实验的方法:猜测设计实验验证实验描述证明。让学生小组讨论选择一个问题,讨论设计对比实验。交流

28、修正设计方案。按设计方案实验,收集证据,描述证明。反思实验过程中不足的地方(或失败的原因)。讨论:肥皂在什么情况下溶解得快?(注意引导利用多种方法综合运用)3、记录糖块溶解的时间。研究了肥皂加快溶解,让我们猜测一下糖块怎样溶解得快?(板书方法)刚才我们研究时只有用两个方法进行对比实验,现在我们让多种方法同时进行对比实验,还要用上记录时间的办法进行实验。要让糖块在嘴里溶解,用上不同的方法,记录溶解的时间,我们可以怎样做?讨论一下怎么分工(六个人一组,谁看时间?谁记录时间,其他四个同学分别采用某一种方法使糖块在嘴里溶解?)分组实验,记录数据。溶解糖块的方法溶解所用的时间分析数据,描述得出结论:糖块

29、怎样溶解得最快?4、课外延伸:研究加快食盐的溶解。做了加快肥皂的溶解和加快糖块的溶解,我们能否独立做加快食盐的溶解的研究?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课外研究,记录实验情况,描述得出结论,下一次上课交流。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在课堂上经历一些有意义的科学探究活动。2、指导学生把一个不完整的研究问题,转化为可操作、可进行的研究问题。3、鼓励学生进行课外自主探究科学问题。教学重点:研究5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平匙食盐。教学准备:每个实验小组50毫升清水一杯,食盐一小袋,小塑料匙一只,玻璃棒一根,研究计划单一张。教学活动过程:1、食盐在水里能无限溶解吗?(1)师问:把一小匙食盐放入水中

30、搅拌几下,盐溶解了,再加一小匙食盐,搅拌几下,盐又溶解了,再加盐,再搅拌不断地加盐,盐能不断地溶解吗?(2)学生讨论,回答。(不能无限溶解)2、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1)这节课,我们就重点来研究这个问题,出示研究的问题。(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2)分组讨论:怎样来研究?(3)师:关于这个问题,研究起来,你们觉得有没有困难?(4)学生回答。(如果学生认为没有困难,教师提示如何来确定一杯水的多少?)师生共同讨论决定,今天暂时研究50毫升的一杯水。(5)师:那么我们又如何来确定溶解多少盐中的“多少”呢?有没有统一的标准呢?(6)师生共同讨论决定为以平匙来计算。(7)那么,这节课,我们要研究

31、的问题,要不要改一下,如何改?(8)研究问题改成:50亳升的水能溶解多少平匙的盐?(9)分组制定一份研究计划。研究计划一、研究的问题二、研究人员三、研究的准备四、研究方法和步骤(10)分组进行溶解食盐的研究实验。(11)实验完毕,交流研究结果。组号12345678溶解食盐匙数(12)分别请溶解的最多和最少的小组说说实验过程。(13)讨论分析:造成实验结果不一样的原因可能是什么?(14)师:那么,关于我们今天研究的问题,你认为应该怎样回答呢?(15)师:关于溶解的问题,你还有什么想要研究的呢?3、对于新的问题、想法,鼓励学生课后自行研究。分离盐和水的方法 教学要求:1、组织学生在课堂上经历一些有

32、意义的科学探究活动。2、指导学生对饱和溶液的分析,结晶过程的观察活动。3、通过自行设计实验,来观察盐水溶液,水份减少后的变化。4、激发学生进行课外自行探究科学问题的欲望。教学重点、难点:设计实验,观察盐水溶液,水份减少后的变化。教学准备:每组饱和溶液一杯,三角架一只,酒精灯,蒸发皿,放大镜,烧杯,玻璃棒,石棉网,火柴等。教学活动过程:1、引入。(1)师:出示一杯已成为饱和溶液的盐水,杯底沉了一些未被溶解的盐,问:用什么办法能使杯底的盐溶解呢?(2)学生回答后,教师演示,并用纸条做好记号。2、减少溶液中的水份,观察溶液的变化。(1)推测:把杯子放在窗台上,让烧杯里的水蒸发减少,已经溶解的盐会怎样

33、呢?如果烧杯里的水全部蒸发掉,原先溶解在水里的盐会怎样呢?(2)你有没有办法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你的推测呢?(3)分组讨论,设计实验,制订实验方案。(4)分组汇报实验方案。教师确保实验的可操作性和无安全隐患。(5)学生领器材,分组实验。(6)各组通过实验,观察到了盐水的变化,并取得了白色颗粒。3、用放大镜观察白色颗粒。(1)让学生用放大镜观察实验后的白色颗粒。(2)师问:你知道这白色颗粒是什么?(学生回答:是盐)(3)师问:你有什么根据说它是盐呢?(教师不作肯定和否定)(4)那么,这个白色颗粒到底还能溶解于水吗?(5)分组实验。(6)通过以上环节,归纳得出这白色颗粒就是盐。4、怎样从海水中得到盐

34、。(1)师:生活中的食盐是怎样制得的?(2)师:人们怎样从海水中得到盐? 5、其他溶液能分离吗? (1) 师: 盐水溶液能通过各种方法把盐和水分离出来,那么,生活中的其他溶液能分离吗? (2) 学生回答. (3) 教师引导学生课后自行去探究. 小学科学四(上)第二单元分离盐与水的方法一、设计思路这一课的问题是由上一课“杯底还有一些盐未被溶解”而得到一个新的问题:“用什么办法可以使杯底的盐溶解?”从而引发对增加和减少盐的水溶液中的水分会有什么变化的问题进行思考,经历并观察食盐在水中溶解和结晶的双向变化过程。因而这一课的设计思路是:问题解决问题产生新问题再解决问题。二、教学要求1、引发对增加和减少

35、盐的水溶液中的水分会有什么变化的问题进行思考,经历并观察食盐在水中溶解和结晶的双向变化过程。2、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经历加热蒸发盐溶液的实验操作。3、在活动过程培养细致的观察习惯和态度,渗透科学的思想和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三、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重点:经历并观察食盐在水中溶解和结晶的双向变化过程。难点:经历加热蒸发盐溶液的实验操作。四、课时安排一课时五、器材准备生教师演示用:一杯饱和盐水溶液(杯壁竖贴一条白色纸条)、搅拌棒、清水、食盐。小组实验观察用:蒸发皿、三角架、石棉网、酒精灯、火柴、湿抹布、废物缸、饱和盐溶液、放大镜、食盐。六、教学活动过程1、引入新课。出示一杯饱和溶液的盐水(杯底沉了一

36、些未被溶解的盐)。观察推测:这是一杯什么溶液?杯底沉了的是什么?有什么办法使杯底的盐溶解?(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2、增加溶液中的水分,观察溶液的变化。(选择学生的其中一种方法进行实验操作:往溶液中倒入一些清水,增加溶液中的水分。)推测:加多少水才会把杯底的盐全部溶解?也就是往杯子里加水到什么位置杯底的盐才会全部溶解?集体讨论:怎样加水比较科学?(一次倒入还是一点点慢慢加?是否要搅拌?)先看看杯子里有多少水,在纸条上做个记号。加水搅拌,使杯底的盐全部溶解。 3、减少溶液中的水分,观察溶液的变化。推测:如果把杯子在讲台上放三天,杯子里会有什么变化?放一个月呢?如果杯子里的水全部蒸发了,杯子

37、里又会有什么现象发生?课堂里时间有限,我们取一点盐水涂在手指上,手指上会出现盐吗?试一试。(每人用手指在盐水杯里蘸一下)请大家想办法能使水分蒸发得快一点。交流自己手指上盐水的变化。我们还有什么办法使盐溶液中的水分蒸发得快一点?实验前讨论:用酒精灯来加热,我们会有什么危险?怎样可以防止危险事故的发生?老师再提醒三个方面:a正确使用酒精灯b在盐水快要变干之前熄灭酒精灯c加热后的蒸发皿、三角架、石棉网等物体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还是很烫的,防止烫伤。分发蒸发皿、三角架、石棉网、酒精灯、火柴、湿抹布、废物缸、盐溶液等器材,加热蒸发皿中的盐水,仔细观察盐水的变化。交流观察到的现象。4、观察蒸发皿中的白色。

38、用放大镜观察蒸发皿中的白色颗粒,再用放大镜观察盐粒,比较白色颗粒的大小、颜色、形状和盐一亲吗?蒸发皿中的白色颗粒能溶于水吗?实验观察(演示实验)。集体讨论:蒸发皿中的白色颗粒是盐吗?说说理由。5、平时吃的盐是怎样得到的?讨论:平时吃的盐是怎样得到的? 另一种设计思路:由“平时吃的盐是怎样得到的”引出研究问题,学生利用饱和盐溶液进行实验的设计和操作,开展课堂教学活动。观察更多的溶解现象一、 设计思路“观察更多的溶解现象”一课,意在进一步扩展学生对溶解现象的观察活动。通过观察液体与液体、气体与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让学生感知到溶解现象不仅发生在固体和液体之间,也可以发生在液体与液体、气体与液体之间,

39、甚至可以发生在固体与固体、气体与气体之间。教学通过先回顾上几节所学的内容,复习溶解的概念,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第一部分,液体之间的溶解。选择了酒精与水作为观察材料。在水里滴几滴酒精,观察酒精是否在水中溶解;在酒精里滴几滴水,观察水是否在酒精中溶解。无论怎样,酒精和水都是能够相溶的。因为它们的结构很相似,所以可以无限地相互混溶。液体之间的不溶解现象,让学生观察的是生活中常见的食用油与水混合不相溶的现象。通过两组对比实验,让学生总结出如何判断两种液体能够互相溶解,并理解液体之间的溶解是相互的。在进行这部分教学时,还应向学生提供多种不同的液体,如醋、牛奶等,让学生观察、区分更多液体之间的溶解和不溶

40、解现象。第二部分,溶解在液体里的气体。气体溶解在水中的现象,学生比较熟悉的是汽水中的二氧化碳。打开汽水瓶盖,轻轻摇晃,汽水中就会有大量的气泡往外冒。这就是溶解水里的二氧化碳气跑出来了。所以设计的第一项实验活动:轻轻地打开一瓶雪碧,用注射器吸1/3管雪碧液体,再用橡皮帽封住管口。慢慢地往外拉注射器的活塞,雪碧里的二氧化碳气大量逸出,跑到注射器管里。再慢慢地往回推活塞,管里的气体又慢慢地溶到雪碧里去了。这里的变化,主要是气压的变化引起的。第二项实验活动:把装冷水的试管稍一加热,试管壁上出现了许多气泡。通过这一活动让学生观察感知到水中溶解有空气。最后以让学生举更多的例子来说明事实,加深理解。再让学生

41、课后继续观察还有哪些物体也能互相溶解,使科学探究活动延伸到课外,培养学生的探究习惯。二、 教学要求1、 让学生观察研究一些液体与液体、气体与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2、 初步感知、认识溶解现象可以发生在多种状态的物质之间。3、 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习惯和态度,渗透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引导学生科学地进行观察和实验,让他们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乐趣,并不断保持和发展他们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爱好。三、 教学重点、难点液体之间的溶解与不溶解。溶解在液体里的气体。四、 教时安排1课时五、 器材准备烧杯、滴管、酒精、食用油、清水、牛奶、醋、雪碧、注射器、试管、试管夹、酒精灯、火柴等。六、 教学过程1、 引入

42、新课。通过上几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食盐、砂糖、肥皂等固体物质在水中能被溶解。那么,其他的液体、气体能不能溶解于水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揭示课题:观察更多的溶解现象。大家先来回忆一下什么是溶解?我们已经能够判断固体物质是否能溶解在水中,那么再看看大家是不是也能判断其它的液体是否能溶于水中。2、 观察液体之间的溶解与不溶解。(1)出示酒精,问:用滴管吸几滴酒精滴在水中,大家观察一下酒精是否在水中溶解?(学生先猜测再实验操作)学生汇报结果,为什么说酒精在水中溶解了?再滴几滴水到酒精中,大家观察水在酒精中溶解了吗?为什么?(学生先猜测再实验操作)大家猜测的很好,事实证明我们对了。通过实

43、验我们说酒精和水能够互相溶解。(2)出示食用油,我们再来观察一下油和水能不能互相溶解?滴几滴油到水中,油能不能溶解在水中呢?(学生先猜测再实验操作)说说为什么?我们在来看看水能不能溶解到油中,(在油中滴几滴水)(学生先猜测再实验操作)说说为什么?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油和水是不能够互相溶解的。接下来我们再来观察更多的液体能不能溶解于水中。(3)出示醋、牛奶等液体看它们是否能溶解在水中?(学生先猜测再实验操作)说说为什么?(4)同学们回家可以继续寻找一些液体做实验,看它们能不能溶解在水中。3、 观察溶解在液体里的气体。(1)观察溶解在雪碧里的二氧化碳。问:气体能不能溶解在水中呢?出示雪碧,打开雪碧瓶

44、盖,观察雪碧液体里析出的气泡。这些气泡是从哪里来的?用注射器吸1/3管雪碧液体,再用橡皮帽封住管口。慢慢地往外拉注射器的活塞,再慢慢地往回推活塞。大家仔细观察推拉过程中有什么现象?解释为什么往外拉的时候,注射器里有许多气泡,而往里推气泡就没有了,再往外拉,气泡就又有了呢?(2)观察溶解在水中的空气。出示一试管清水,你们说这水里有没有空气?说有的同学能不能想个办法证明这水里确实有空气。在酒精灯上给试管稍稍加热,观察试管里发生的现象。你们看到了什么?这说明了什么?谁还能举出一些水中有溶解的空气的例子?4、课后继续观察还有哪些物体也能互相溶解。12 云和雨一、设计思路:由对天气的谈论,激发学生关注天

45、气的兴趣。逐渐引领学生进入对云的描述、观察。再通过小组间的讨论,全班的展示、汇报培养学生细致观察互相合作的学习习惯。第二步,经过了云的学习引出雨的现象。在教学这一内容时,放手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展示说明方案,最后教师作一些适当的提醒、补充后,让学生实施自己的实验方案。使学生经历一个由设计到实施的全过程,从而让学生体验做成功一个自己设计的实验的乐趣。二、教学目标1、运用学到的方法去观察云,判断天气状况。2、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学会讨论、设计、实施实验方案。3、认真细致地进行雨量测量,对照实验数据得出准确的结论。4、经历观测实验过程,激发学生天气的兴趣。三、教学重点: 观测云量判断天气

46、状况。四、教学难点: 设计、实施测量雨量的方案。五、准备器材: 自制雨量筒 直尺六、教学环节1、导入谈话导入:你认为天气包含哪些内容?学生自由发言,谈各自的看法。2、我们看云去。(1)、由谈论天气过渡到云。请描述印象中的云是什么样的?(云的形状,云的多少等)。学生用语言、画画等方法来描述云。观看图片,说说这是什么天气状况下的云?学生根据图中云的状况来判断这是什么天气下的云。(2)、书上是用什么方法来测云量的?怎样根据云量来判断天气的?学习测云量的方法。讨论:什么样的情况是多云?想不想,用学到的方法去观测今天的云呢?再根据观测到的现象来判断一下今天是什么天气?学生带纸笔去观测云,并记录结果。(3

47、)、我们一起把观测到的结果交流一下吧。学生交流讨论观测记录,统一小组意见得出今天的天气结论。3、下雨了,我们去测雨量。(1)、天气情况中有个雨天,我们怎样才能知道下了多少雨呢?学生发表意见,展示自己的雨量筒。量雨筒有什么要求呢?再次强调直筒平底的要求。请学生介绍自己的雨量筒。(2)、有了雨量筒,我们怎样去测量呢?对照书上的方法明确测量方法。(3)、天没下雨,怎么办呢?学生各抒己见想办法。用自来水制造人工降雨量10分钟。学生安放雨量筒,降雨后测雨量。(4)、汇报结果,计算对照数据得出结论是大雨,是中雨,还是小雨。4、课外延伸我们学会了看云、量雨这个星期剩下的几天中,大家观测一下云和雨记录下来,下

48、节课我们来交流。13 风的观测一、设计思路:本堂课由寻找风的踪迹开始,逐渐进入判断风的方向。通过学生用自己的风向标测定风向,初步知道测定风向的方法。并能利用周围事物的现象对风向作出判断,进一步巩固风向的概念。第二步,通过吹纸风车体验到风是有力量的,风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第三步,通过学习书本上的风力表,明白生活中人们对风力的大小作了等级规定。然后,根据书上图中的现象作出风力大小的判断,最后,到操场上对今天的风力大小作出判断,从而初步形成风力大小的概念。二、教学目标: 1、用简单的方法测定风向。2、感受风的力量,设计制作简单的装置测定风力的大小。3、能初步判断风力的大小及等级。4、经历测定风向和风

49、力的过程。三、教学重点:初步判断风向和风力的大小。四、教学难点: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判断风向和风力的等级。五、器材准备:风向标 风车材料。六、教学环节1、导入风是什么样子的?我们怎么知道起风了?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回答。2、测定风的方向(1)、和老师一起去操场寻找风好吗?一起到操场上寻找风的踪迹,并作好记录。(2)、你有办法知道吹的是什么风向吗?用自制的风向标测定风向。在测定风向的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吗?怎样解决呢?学生提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2分钟内出现次数最多的风向是当时风向)(3)、讨论:旗帜、烟飘去的5和风向有联系吗?请说一下吧。2、风有力量(1)、同学们,我们能测风向了,那么同风向的

50、风一样吗?你有办法知道风的大小吗?学生思考后回答。举例说明风是有力量的,力量是有大有小的。老师简介一下气象站也有用风杯的转动来测定风力大小的方法。(2)、现在,我们照书上的方法制作一个纸风车。学生按书本方法制作风车。对风车吹气,仔细观察,钮扣有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和你吹的气有关系吗?学生吹风车后思考、讨论并把自己的看法说给全班听。3、风力的大小(1)、现在,我们知道风是有力量的,有风向的。谁能说一下电视、广播里是怎样报风的情况的?学生回忆后发言。(2)、那么,你知道今天的风是几级吗?依据是什么?一起来看看书上是怎么规定的?学生思考回答。仔细看书中的风力等级表。大家来判断一下书中的四幅图里的风是几

51、级?学生观察后回答。(3)、我们去操场上观察一下,今天是几级风?学生到操场观察并记录,回教室后对观察记录的结果进行比较。4、课外延伸课外记录天气预报,并对天气情况作观察比较。学生记录、观察、比较。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天气第3课 气温的变化 一、教学设计思路1、学生在认识了温度计的使用后提出要测定气温。因此在教学中将使用温度计的技能训练,放在一个比较重要的地位。保证学生较顺利地获取我们生活中的环境与气象台预报气温的环境下的各种温度数据。2、在强调动手实践的基础上,重视学生的理解和体验,使学生对探究活动的得失形成更理性的思考,所以在本课教学活动中,对温度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放在本课的核心地位,以突

52、出交流活动和结构性探究作为本课的基本教学方式。3、为了充分保证上述活动和学生自主观测,应当为学生的活动做好各种准备及有效的指导。如:百叶箱的设置、观测地点的选择,学生用温度计的课前检测,带领部分学生用学校百叶箱观测一周气温。收集上课当天本地(教室)的气温实况等。把测定的结果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上。4、教学中指导学生们作折线图,通过折线图,清楚地看出当天的气温变化规律。二、教学目标:1、了解气温、天气预报的主要含义。2、会用温度计等进行简单的观测,搜集有关数据并能分析气温变化的规律。3、激发学生对气温变化的兴致和求知欲。三、教学重点、难点测量气温和分析气温变化规律。四、教时安排1教时五、器材准备教

53、师准备:百叶箱、温度计、气温变化折线图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六、教学过程1、导入(1)谁知道今天早晨气象台预报的气温是多少?(2)请一位学生看看我们教室里的温度计,它有多少度?(3)我们教室里的气温是不是和气象台预报的一样?(4)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导入课题气温的变化2、认识气象台预报的是什么环境下的气温。(1)学生参观学校气象站。(2)百叶箱(没有气象站的学校看课本第35页的百叶箱插图)(3)观察百叶箱,并进行讨论。百叶箱的构造怎样的?百叶箱这样的构造有什么作用?百叶箱里有哪些仪器?百叶箱应放在什么地方?百叶箱里的气温和外界气温有什么不同?(4)谁知道气象台的情况,给大家介绍一下。3、测测教室里的气温(1)想一想:温度计应该挂在教室的什么位置比较合适,怎么挂?(2)请学生设计一下,你认为怎样测教室气温的变化:一天测气温几次什么时候测(3)把自己的观测结果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上。4、制作气温变化折线图,分析气温变化的规律。(1)观察课本第36页上图,2002年不同季节的气温记录。比较一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