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东阳马生序九年级语文教案_第1页
送东阳马生序九年级语文教案_第2页
送东阳马生序九年级语文教案_第3页
送东阳马生序九年级语文教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送东阳马生序九年级语文教案教学设想:这篇文章字词难度不大,除了一些重点词句,其他都比较容易理解。文章思路清晰,在开篇提出“嗜学”,然后围绕这个中心词,层层展开,并采用对比法,点明求学应有的态度和精神。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在通读全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掌握重点字词和句子,然后,由字词理解到内容理解,把握文章的中心观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教学中,主要贯穿朗读,以朗读带动文章理解。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以古代劝学名言导入。常言道:“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孟子也说:“夫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些都说明了苦难并非全是坏事。只要我

2、们善于化苦难为动力,则苦难就会成为成功的垫脚石。二、介绍作者以及写作背景1介绍作者。学生自读课文注释,教师适当补充。2介绍本文的体裁特点。本文是一篇赠序,其中的“序”,并非“序言”,而是“赠言”的意思。作为文章的体裁,序有书序和赠序之分。书序相当于前言后记,一般是介绍作家的生平,或成书过程与宗旨,为阅读和评价作品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或给以必要的引导。而赠序与书序的性质不同,始于唐朝,文人之间以言相赠,表达离别时的某种思想感情,往往因人立论,阐明某些观点,相当于议论性散文的一种写法。三、朗读课文,理解文句,疏通课文内容1教师播放朗读带,学生听读课文,注意字音和停顿。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能否流畅地

3、朗读课文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有极大的关系。因此,要求学生至少将课文读上两遍,而且必须是以读得流畅无断续现象为标准。要求学生在自由朗读时,注意结合课文注释理解一些容易弄懂的词语和句子。3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第1段。(1)指名学生朗读第1段,然后要求学生圈注本段中自己难以把握的字词。(2)要求学生结合课文注释自行翻译第1段。(3)教师评点学生翻译,特别提醒学生对重点字词的掌握。4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第2段。(1)学生齐读第2段,然后标注出其中的.重点字词。(2)学生结合注释自读第2段后,向老师提出自己不懂的词句。(3)指名学生翻译全段。5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第3段。(1)要求学生笔译第3段。(2)学生相

4、互检查,讨论对方翻译中的不足之处。(3)指名学生朗读自己翻译的内容。然后教师进行评价,要求学生按照“信”、“达”的标准修改自己的译文。(4)学生齐读第3段。6学生齐读全文。四、品读课文,鉴赏课文内容1请学生概括各段的中心意思。2细读第1段,从中找出一个能概括全文中心意思的词语。3默读第1段,回答:作者是如何写出自己读书时条件的艰难的?请引用课文中的原句回答。4提问:请复述作者读书时的勤奋的情形,想一想:这勤奋和前面所说的艰难的生活条件有什么联系吗?请谈谈你的看法。5提问:与作者读书时相比,现今太学生的读书条件怎样?文章是如何进行对比的?6提问:通过这种对比,作者得出的结论是什么呢?请用课文原话回答。7请简要介绍马生,谈谈作者对马生所持的态度。8读完这篇文章,你对学习有什么感受吗?五、学习迁移学生交流讨论:在这篇文章中,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