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管理教育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_第1页
自我管理教育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_第2页
自我管理教育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_第3页
自我管理教育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_第4页
自我管理教育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自我管理教育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10o?todaynurse,june,2011,no.6血液净化与护理自我管理教育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赵瑞林陈梅摘要目的探讨自我管理教育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150,l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通过抽签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照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和健康教育,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根据75例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自我管理教育,比较2组患者入院时基本情况,开始透析时,出院时,透析后6个月及12个月的抑郁,焦虑,依从性,自我管理能力等.结果2组患者入院时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尿素氮,血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差异均无统计

2、学意义(尸o.05),开始透析时,出院时,透析后6个月及12个月的抑郁,焦虑,依从性,自我管理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我管理教育可明显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治疗的依从性,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焦虑;抑郁;生存质量;自我管理教育中图分类号:r19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o66411(2011)o6_-olo0-o3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功能衰竭(esrd)患者的.肾脏替代疗法之-“,血液透析可使esrd患者的尿毒症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长期生存率明显提高日.透析过程中出现的躯体症状给患者

3、带来不同程度的不适,透析所需要的高额费用和就业的压力使患者身心压力过大,产生了许多心理问题,特别是焦虑和抑郁,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存活率.随着透析技术及护理质量的不断提高,透析治疗的目的已从原来的延长生命转变为提高生存质量并回归社会h.因此,如何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当前重要研究内容之一.badow等嘲将自我管理定义为:在应对慢性疾病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管理症状,治疗,生理和心理社会变化,以及做出生活方式改变的能力.自我管理是为了维持患者满意的生活质量状态,而不是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自我管理模式的核心理念是强调患者在疾病管理中的核心作用,提高患者自我管理的能力.自我管理教育

4、并不等同于单纯的说教式教育,而应包括教给患者解决问题的技巧,持续对患者进行指导,协助其做到疾病的自我管理.本研究探讨了实施自我管理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消除心理障碍,提高治疗的依从性,提高自我管理能力的作用和影响,为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提供依据.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o8年11月2010年1o月在本院肾内科住院的终末期肾功能衰竭并符合维持性血液透析适应证患者150例.入选条件:尿素氮(3o.610.7)mmofl,血肌酐(865.4205.7)moul,内生肌酐清除率(18.88.9)ml/n;病情稳定,无严重并发症,如肺部感染和心力衰竭等;年龄18岁,无沟通障碍,无精神障碍病史;患

5、者知情同意.按人院的先后顺序编号,并采用抽签的方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75例,其中男39例,女36例,年龄(49.4313.31)岁;对照组75例,其中男38例,女37例;年龄(49.44工作单位:410007长沙市湖南省脑科医院肾内科赵瑞林:女,本科,主管护师收稿日期:2011-o51513.24)岁.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原发病,营养状况等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尸>0.05).1.2干预方法2组患者入院时均按照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和健康教育23次,2030mi,出院后鼓励患者门诊随访并给予指导和教育.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根据75例患者的具体情

6、况进行自我管理教育,具体方法如下:建立患者档案.科内设登记本,记录患者的姓名,地址,联系电话,自我管理教育内容,病情现状等.制定自我管理教育卡.患者出院前由负责护士发给患者,卡片上记录有科室电话,自我监测体重和血压的方法,饮食指导,用药指导,血透时间,内瘘血管的护理,运动锻炼,自我管理,复查时间等内容.嘱患者按卡片内容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监控.集体授课,讨论,每周1次,306omin欣,共3次,互相介绍经验,听取反馈,给_予科学指导,要求家属同时参与.出院后由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每月1次电话或门诊随访,连续3个月,15-2orilill,次.特殊患者根据需要适当增加次数,患者也可以随时电话咨询.随

7、访时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对前一次教育内容进行评估,对存在的问题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再教育,若患者提出相关治疗问题,与医生协商后再对患者进行指导.1.3调查方法2组患者均在自我管理教育前,后(开始透析,透析后6个月,透析后12个月)进行阶段性评估,所有问卷调查均在血透室进行,并在量表规定时问完成.由研究对象自己填写,对于无法填写者,由研究者逐条念给其听,不做任何解释,由研究对象自己选择答案,研究者帮助填写.1.4评价方法1.4.1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状态特性调查表(sfa】).抑郁自评量表(sos)共有20个项目,总分为20项中各项目分数相加,阳性分界值为5o分,5o分以上为抑郁阳性.焦虑状

8、态特性调查表(staj)共40个项目,前20项总和为焦虑状态总分(s),反映受试者当前焦虑症状的严重程度:后2o项总和为焦虑特性总分(tai),反映受试者一贯的或平时的焦虑情况.分别计算s和当代护士2011年6月下旬刊(专科版)?101?tai量表的总分,最小值20分,最大值80分,反映状态或特质焦虑的程度.1.4.2依从性评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依从性评价标准:透析次数每周少于和等于2次达20%以上为对透析方案不依从;2次透析间期体重增长超过干体重3kg为对饮食,水盐控制不依从;未按时按量服药,出现未被药物控制的临床症状,如高血压,贫血等,为药物不依从;内瘘护理不当,为血管通路保护不依从;未

9、选择一项有氧运动为运动不依从.5项中符合3项或以上者为依从性差.1.4.3自我管理能力的评价.参照中国版慢性病自我管理研究测量表及其评分标准,对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情况进行调查,量表涉及3个维度,共18个因子,内容包括运动管理(5条),自我监测(5条),均以05分计分,饮食管理(3条)以07分计分,分值越高,表明自我管理能力越好.1.5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采用统计软件spss13.0分析,2组间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检验.2结果2.12组患者不同时段sds,sat,ta瑚估结果比较(见表1).表l2组患者不同时段sds,sai,tai评估结果比较(x-+s.分)注:o.05,料r0.0

10、1.2.22组患者不同时段依从性的比较(见表2).表22组患者不同时段依从性的比较例(%)2.32组患者不同时段自我管理能力得分比较(见表3).表32组患者不同时段自我管理能力得分比较(s,分)3讨论3.1实行自我管理教育提高了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改善了患者的心理状况.透析患者普遍存在着心理问题,由于透析患者肾功能的丧失,伴随一定程度的功能障碍,需要依赖长期的透析治疗,在家庭和工作单位失去了地位,丧失经济来源,以及昂贵的透析费用是患者产生焦虑或抑郁的主要因素.本研究通过对患者实施自我管理教育,针对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干预,同时结合患者治疗效果的改善,不断给予鼓励,使患者对医务人员充满信任感,增强战

11、胜疾病的信心,从而缓解和消除因疾病产生的悲观和恐惧.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sds,stai评分在自我管理教育后均明显降低,而且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通过自我管理教育的途径对患者透析后的焦虑,抑郁状况有明显改善作用.3.2实施自我管理教育提高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有计划地,系统地对患者实施自我管理教育,使患者自主意识不断增强,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其良好的遵医行为.每次透析时检查患者的依从性,具体指出患者目前自我管理行为与标准的差距,运用正向增强,重建认知,与患者共同找出行为修正的方法,从而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患者通过自我饮食管理,监测体重

12、,血压,正确的内瘘护理,规律的血液透析,规律服药,定期复查等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增强了自我保健意识,提高了自我管理能力.据文献报道,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不依从现象的发生率达45.9%.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透析后6个月有65例(86.67%)患者依从性好,透析后12个月有62例(82.67%)患者依从性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3实施自我管理教育提高了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2组患者入院时自我管理能力弱,实验组通过自我管理教育后提高了自我管理能力.3.4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复杂症状和再住院率不仅要求患者坚持长期和复杂的药物治疗,规律的血液透析,还要注意生

13、活方式的改变,包括减少钠盐的摄人,控制液体的摄入,适当运动,戒烟戒酒等.接受透析年限越长,患者越容易产生麻痹大意思想,放松饮食,液体与药物摄取的严格控制【lot.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管理是一项艰巨的工作,需要肾内科医生,护士,患者和家属密切配合,只有充分发挥患者自我管理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本研究结果提示,自我管理教育是一种经济,快捷,实用,且病人易于接受的教育方式,其形式灵活,多种多样,不受场地限制,定期系统地进行自我管理教育,逐步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对控制疾病进展,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l02?todaynurse;june,2011

14、,no.6灾害护理火车转运玉树地震骨科伤员的护理胡靖解萍摘要报告了30j玉树地震骨科伤员的途中转运护理要点.主要包括前期人员与物资的准备,解决语言沟通障碍,途中对伤员的初步排查评估,各种导管和生命体征的常规护理,专科感觉运动的观察和轴位翻身的护理,焦虑和恐惧等的心理护理,防止伤员及医护人员之间的交叉感染及与接收医院信息传递等方面.认为对骨科护士加强传统急救知识培训的同时,应加强灾害事件急救培训.关键词:地震;转运;护理中图分类号:r47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6411(2011)06-0102-02近年来,地质灾害事件频发.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玉树地

15、震是我国继汶川地震后又一次严重的地质灾害事件.4月24日,本院接到上级的命令,赴西宁承担途中转运及接收伤员的任务.经过精心的准备,途中紧张有序的救治和护理,所有病员均安全抵达医院.现将转运途中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院接收伤员3o例,其中男l2例,女18例,年龄1272岁,平均37岁.藏族27例,回族1例,汉族2例.骨盆骨折7例,脊柱骨折合并其他损伤5例,(脊柱结核2例),四肢骨折11例(感染1例),右手截肢1例,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胸腔积液1例,其他5例;留置尿管8例,胸腔壁式引流1例;不能进行汉语沟通交流10例;列车运行l1h.2前期准备2.1成立5人转运救治护理小组.设队长,副队长各

16、1名,医疗组由2名骨科副主任组成,护理小组由护理部副主任,1名骨科护士长及1位创伤科护士组成.和其他2所医院转运救治护理小组在机场工作单位:7l0o54西安陕西省西安市红十字会医院护理部胡靖:女,本科,主管护师,护理部副主任收稿日期:2011-0409会合.2.2物资准备准备好各种急救药品,包括抗休克药,心血管药,止血药,镇静镇痛药和常用液体等.携带的物品包括夹板,绷带,血压计,听诊器,叩诊锤,体温计,口罩,别针,快速手消毒剂,常用消毒剂等.2.3搜集藏族相关风俗习惯由于此次地震地处藏族聚集区域,伤员大部分为藏族同胞,需从网上搜集了解藏族的相关风俗习惯,宗教信仰,饮食习惯等,以便和伤员进行良好

17、的交流.3途中护理3.1初步排查评估伤员按照总指挥分工,本院救治护理小组负责排查4节车厢的伤员.按先医疗查体后护理查体的顺序逐一对伤员进行检查,一人负责详细记录伤员信息.由于事先得知,很多伤员对异地救治存在担心,恐惧心理,不知道接收医院情况,尤其担心语言交流障碍而影响治疗.故请懂得藏,汉语的列车员做翻译,向伤员及家属进行自我和医院情况介绍,消除他们的顾虑和紧张心理.排查结束后,分配本院3o位骨科伤员.3.2常规护理密切观察伤员的生命体征情况,1名伤员自诉患高血压,感头晕,测量后血压在130/90mmhg右,告知伤员不要紧张,血压基本正常.对于留置导尿的伤员,保持其尿管通畅,告知尿管需低于身体水

18、平部位,并且用别针帮助固定在卧铺床旁,定参考文献1王质刚.血液净化学【m】涕2gg.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31.2张树新,伍强,初敏.血液透析治疗终木期肾病生存率及死因分析阴.中国血液净化,2003,2(3):139-141.3刘希会,胡昭,汪涛.腹膜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4,19(11):832834.4vanmanenjg,korevaarfw.adjustmentforcomorbidilyinstudiesonhealthstatusinesrdpatient:whichcomorbidityindextousej.jamsocnephol,2003,14(2):478485.5bariowj,wrightc,sheasbyj,eta1.serf-managementapproachesforpeoplewithchronicconditions:areviewj.patientediaecouns,2002,48(2):177187.6汪向东,王希林,马宏.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6:68.7ebangclistals.compliance:aconceptanalysisj1.nursingf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