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4历史文化街区周边公共空间的设计原则和方法4.1历史文化街区周边公共空间的设计原则本章针对如今历史街区周边公共空间设计现状和面临的问题,结合第三章优秀案例分析的研究,提炼出“满足功能适应”、“满足场地形态”两个观点。满足功能适应的原则主要是以人的功能需求变化而展开,满足场地形态的原则主要是以场地具体的现状和变化而展开。4.1.1满足功能适应(1)空间多样化现代城市学家简雅各布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提出:“多样性是城市的天性,成千上万的人聚居在城市里,而这些人的兴趣、能力、需求、财富甚至口味都千差万别,城市都需要尽可能错综复杂并且具有相互支持的功能的多样性,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21。”因此,在既
2、与城市道路交接又与历史街区交接的公共空间设计中,尤为要注意空间多样性、全面性的原则,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上至老人下至小孩,各个年龄段的活动都不相同,例如:林下空间的老人棋局、儿童沙坑、青年涂鸦墙等;老、弱、病、残、孕等各个群体的功能需求也都要考虑到:盲道、无障碍通道、孕妇和儿童专座、按摩石子路等。所以,不管是周围居民还是其他原因来此空间的人群都应有相对应其需求而设计的空间活动,有需求就有供给,这有利于提高空间的使用率,更为空间增添了活力。(2)设施多样化设施多样化是指以“不变应万变”,即用多样化的功能来应对不同人群的需求,是一种以一对多的范畴。其中包括设施可移动性和多功能性的设计。例如既交
3、接城市道路又交接历史街区的林下公共空间一天内面临各种人群:早上老人运动健身,上午人们树荫休息闲聊,中午的闲聊商谈,下午的林下棋局,傍晚的儿童玩耍,晚上的休憩散步等。面对不同人群面临功能复合的挑战,而设施多样化的可移动性、多功能性就适合地解决了功能需求的压力,满足了人们对设施功能的需求,同时也吸引了人们的停留,活跃了空间的气氛。(3)植物种植合理性当今公共空间的植物种植普遍以很雷同的植物颜色、配置来装饰空间。不同的城市公共空间有着不同的特点,也需要当地的植物来凸显城市风采。所以在公共空间植物配置时,应当尽量选用本土的植物来点缀,并且要注意本土植物的生长习性,特别是乔灌草搭配的多层结构时,应当注意
4、上下植物的相互影响。植物种植的合理性既要体现乡土植物的代表性,又要体现植物的整体的色调和局部的点缀,做到统一而富有变化,在其一年的生长周期,四季变化分明且四季有景可观。(4)生态观念原则1963年F.L.Olmsted最早提出Landscape Architecture的观点,把生态的理念融入到景观设计当中,使城市空间和自然和谐统一。自从城市的出现,人们从未停止过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进而不断地对城市进行改造和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态”的观念深入人心,人们趋向于生态城市的建设。早在1969年,麦克哈格出版设计结合自然一书,提出了生态结合设计的观点,“景观相当重要的不仅仅是艺术性布置的植物
5、和地形,景观设计师需要时刻提醒自己,他们的所有技巧都是紧密联系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的” 22。生态的观点至今也影响着现代景观的设计。随着生态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普及,人们对场地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满足相应的功能,又要尽可能绿色、环保、生态可持续等。随之而来出现了生态透草砖、雨水收集池、水风车等一系列以生态可持续为理念的景观。“环境保护和环境污染的治理,直接关系到当代人类的生存环境,还涉及我们子孙后代的可持续发展的生存环境23。”因此,在设及场地生态可持续发展概念时,要注意与当地自然环境和人们需求相结合,设施设备尽量采用环保绿色材料,减少一次性材料的使用,使场地向着生态化、可持续化发展。4.1.2满
6、足场地形态(1)场地指示性丹下健三曾说:“我们相信,不引入空间概念,就不可能理解一座建筑,一组建筑群,尤其不能理解城市。24”指示性就是指空间形态的指示性,包括路边的指示牌、路标和当地标志性建筑等等。“从空间的经营上,丰富空间,使场地得到内在无形的叠加。25 ”笔者认为,空间形态的标志性出现的形式多种多样,其中一种就是以群体模式出现,构成清晰的自我格局,通常以点、线、面的形式出现,一般来说点是以景观节点、包括代表性的建筑或景点,也可以是移动的点如街边的小摊小贩;线则是看景点的视线,包括城市道路、商业步行街、交通要道组成的各路流线;面则是一片的区域,包括历史街区、商业贸易区、公园娱乐区等,是点和
7、线结合的片区。(2)场地文化保留和共生性保留和共生是对历史的保留,也是新建建筑和历史建筑的共生。单纯地保护老旧建筑,也无法使其重新振兴;反之,具有时代功能性老旧建筑如今都奇迹般地复兴了。“因此,历史建筑的开发再利用在空间上主要有两个方面:原有功能空间的置换与重构;新旧功能空间的交融26。”而保留和共生的形式有很多种,新的文化砖墙,指示文化路牌,历史的翻修,铺装,屋檐瓦等。列如911事件过后重建的车站,在倒塌的世贸中心的旧址之上,因为这个地方的特殊性,建成后的样子也十分特别,是从一幅儿童放飞和平鸽的图画中,获得的车站设计灵感。车站被人们称为The Oculus,人们站在场地往上看,像是一个大眼睛
8、。连续不断的白色结构,和谐而统一,纪念当年的历史,使人们感受到场地的仪式感。车站里不仅钢结构是白色,白色也延续到屋顶、墙面和地面上。 (如图4.3-4.5)再例如西安大华1935,原场地为长安大华纺织厂,现经过改造成为了城市的综合体建筑群,厂内具有博物馆展示、小剧场的演出、酒店和餐饮等多种功能多元化的综合体。其中有保留的纺织机器,纪念的1935地砖,保留的历史大门,新建的场馆场所,不仅突出了场地的特色,又体现出文化新与旧的结合。(如图4.6-4.9) (3)场地大小适度性“设计对人有影响,设计对环境有影响,人通过设计对环境产生影响,环境又直接对人产生影响从而迫使设计跟着人的需求产生变化27。”
9、每个人的满意尺度都不一样,有可能合适自己的尺度并不适用于其他人,而适度的设计则是满足绝大多数人要求的设计,是大众满意的设计。通过对环境和人的影响,再通过设计的媒介来达到两者的平衡。(4)场地源于生活性在交往与空间中杨盖尔提出居民的三类日常活动:“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首先是生活,其次是空间,最后才是建筑28。”设计者不应该是上帝视角来设计公共空间,而应该是作为使用者的身份来设计切身符合的空间。从使用者的需要出发,从满足日常生活的角度出发来进行设计,应当注意当地的客观规律,即在满足设施的技术条件下,以当地的人流情况、交通状况、使用频率、人为需求等多方面因素来综合
10、考虑而设计,要避免人为盲目地追求场地的形式感,而忽略其功能性和合理性。才能使设计出的空间伴随着日常生活而不断更新、完善,才能使设计真正源于生活。4.2历史文化街区周边的公共空间的设计方法4.2.1 “文化隐角”“文化隐角”最早的概念是芦原义信提出的阴角空间。他在街道的美学中指出,“如果想创造阴角空间,那就让面向道路的建筑大胆地后退,如果可能让对面的建筑也同样后退。“阴角”空间可以创造出一种把人拥抱在里面的温暖、完整的城市空间。29” 在历史文化街区空间中,往往是一眼望到头的平行空间,没有新奇感。而“文化隐角”空间则是将其隐藏起来,让人无法看到其全貌,引起人们的好奇心和新鲜感,从而相对于平行空间
11、往往更加让人们觉得安心、亲切。(如图4.10-4.12) 在历史街区和城市交界区域的设计中,由于来往的人和车流很多,同样需要这样的布局和智慧:注意把握建筑和道路的关系以及人们的活动场地和车行的关系,尽可能多的创造出凹形的文化隐角空间,吸引更多的人们驻足停留,既增加了空间的活力,又符合人们在空间安心、亲切的感觉,使空间充满了人情味。4.2.2框架的限定一个场地事先所以东西都已经设计好,功能设施齐全,但受欢迎程度往往不尽人意;反而一个场地只规定大框架,其他东西的设计都依照人们的意愿而设计,场地却人声鼎沸。如图所示,在考虑整个城市的发展前期下,设置历史文化街区的框架,(1)对硬性规定的要求(2)对具
12、有意义的遗留建筑的保护(3)对场地功能的定位(4)对场地文化气氛的确立(5)对最大高度的限制(6)对铺装的选取等。从而形成一个整体而富有标准的大框架,这不仅仅是对文化遗留建筑的保护,也是对整个场地的责任。这种框架的设定,既符合大的硬性规定,又满足人们生活变化的需求。“框架中的空隙由使用者来填充”,30正是符合人们意愿的设计。4.2.3集聚的功能“我们的社会通常重视单一功能的基础设施系统的设计,以工程化的设计来保证这些系统在特定时间内可以最高效地完成某个单一目的,但这并不能使这些设施在其整个生命周期内提供连续性的使用效益。这种单一效益的思考方式严重影响了基础设施对城市生活的贡献31。”表4.1场
13、地一天的活动概况 图表来源:作者自绘如表所示,笔者通过分析场地一天的活动情况,了解到场地一天功能需求变化是随着人们的聚集而发生变化的,而场地一天各个时段都有各类人群活动。所以笔者认为公共空间的设计景观设备必须齐全,功能考虑全面。不然就会出现街道、广场等在人群非高峰时段无人问津,从而给公共空间造成空置感觉从而导致人气下降。Mossop认为基础设施,“应具有多种功能:必须满足公共空间的要求,必须串连其它功能性的城市系统,诸如公共交通、人行系统、水处理系统、经济开发、公共设施以及生态系统32。” 而功能设施的多元叠加,能有效地处理复杂地段人们不同时期的不同需求,具有可承载性和复合型。4.2.4植物的
14、选取和变化植物在公共空间面临各种各样的需求,需要多样化的植物来满足这些需求,然而在当前公共空间植物变化较少,种类颜色单一,人们的视觉疲劳,如何在公共空间有限的场地设计出具有变化有特色的使用功能空间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结合优秀案例和理论实践分析,笔者认为植物在公共空间的设计主要以以下四个方面着手:(1)垂直分隔面是植物组成空间的重要功能,是由有一定高度的一个或多个植物组成的一个面。“植物可以用于空间中的任何一个平面,在地平面上,以不同高度和不同种类的地被植物或矮灌木来暗示空间的边界33。”分隔的面会让人们感受到空间的范围和空间封闭的感觉。植物的围合程度不是一成不变的,夏天是封闭的,冬天是开放的,随
15、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植物的覆盖面即是大、中型树冠相互连接构成的覆盖式的景观空间。凯文.林奇(KevinLynch)在城市意象一书中说过“空间主要是由垂直的面限定的,但唯一的连续的面却在脚下” 18。而树冠间形成的面的高度往往在人们的身高之上,这就限制了人们的视线,夏天给人一种遮天蔽日的凉爽,封闭感觉尤为强烈;冬天植物的落叶,头上的树冠仅以树枝和少量树叶遮蔽,导致阳光穿射下来,给人一种温暖日光浴的感受,封闭感觉较弱。(图)(2)“色彩能表现情感,这是个无可辩驳的事实” 34。笔者认为,人们看到颜色的感觉不同,而公共空间中的植物的颜色也种类丰富,它也影响着人们的视觉感受和情绪。(表) 所以,在设计
16、公共空间植物景观时,要注意色彩语言相对应的影响,以及各色彩之间的搭配。例如邻近色的配比,会显得颜色之间过渡就会显得自然和谐,而且在统一中而富有有变化,变化中又和谐统一,给人以宁静、清心之美感。(3)植物有一个人们常常忽略的隐藏特性,那就是时间。植物随着时间的变化和季节的更替而变化生长、枝繁叶茂到枯萎凋零,这也就形成了四个季节不同的变化。植物的季相变化给人们带来了不同的景观感受,夏天的枝繁叶茂,遮天蔽日,形成了一个封闭空间,也给人以生命力的感受;秋冬季节,枝叶凋零,人们的视线开始变得开阔,空间也悄悄向外延伸变大,颜色由绿变黄,而常绿植物仍旧是绿意盎然,形成鲜明对比。(4)乡土植物一直都是人们所熟
17、知的植物,也满怀着对家乡的感情。乡土植物是长期生长于本地的物种,经过长期的自我发展,已经高度适应了本地的生存环境。相比于外来的植物乡土植物存活率高、更加物美价廉。因此,笔者认为在设计公共空间的植物景观时,植物尽量以乡土为主,这样既能让人们认同乡土的景观,又体现了当地的文化特色。4.2.5交流与参与历史文化街区与其周边的公共空间是人们交往和活动的载体,人们来到历史文化街区或者在其周边的公共空间就是为了观赏历史的风貌,或是拍照留恋,又或是来品尝当地的美食等等。因此,历史文化街区和其周边的公共空间应该与场地里人们的习惯相统一,并且能进一步促进人们活动的发生、交流与参与的媒介。如图所示,普通街区上人们
18、的流线呈现出一字型,人们对场地并没有太多停留,有时场地设施的缺乏从而满足不了人们日常需求,场地人气日渐衰落,直至无人问津;而根据人们需求设置各类设施的街区场地,人们活动流线呈现出环绕型流线,场地吸引人们的停留而出现了一个一个人群聚集点,从而促进了人们活动的发生,提升了场地的人气和知名度。因此,历史街区周边公共空间要吸引人们接近、停留、进而交流或活动,就要以人们的兴趣和需求为出发点。首先,人们的活动时间从早到晚都存在,活动的内容也多样化,因此活动的场地划分要明确,功能需齐全而复合,来应对人们复杂多变的活动;其次,人们活动的年龄段跨度很大,老年和小孩都要考虑,各个年龄段都有各个娱乐的设计,如林下棋
19、牌,照看儿童阶梯,儿童滑梯喷泉、沙坑等,让人们各个年龄段的人们在公共空间中可坐、可靠、可观、可谈,进而激发人们交流和活动;再次,公共空间中也需要有可以吸引人们主动或被动参与的设施,如设置座椅、表演场地、水幕电影等吸引人们被动或主动地去看或参与其中;羽毛球场地、各类健身器材、广场舞场地等吸引人们主动地去参与到公共空间的活动中。在耶尔巴布埃纳生活街区就很好地体现了这种方法,规划通过调查、公共会议、社区参与、专家研讨会和长期需求的评估,将人们的活动和交往相结合,设计出与人们生活行为相匹配,促进人们交流与参与的街区空间场地。创意出以利用太阳能使人行道活跃起来,变成街坊邻居都来参与的空间,同时提供带电力
20、和无限网的空间,促进了人们的交流,成为吸引人们前往的街区空间。街边移动式绿化植栽车的特色,进一步吸引了人们的参与,陌生人之间的交流,它也是充满本土特色的植物小花园,在街区内流动,成为了街区的识别性特征。该项目也获得2014ASLA规划类荣誉奖,也因其在促进人们交流与沟通等方面的杰出贡献,在2012年又受到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北加州分会的嘉奖。 4.2.6安全与便利2004年香港特别行政区建筑署发布的畅道通行良好作业指引,城市公共空间中人行通道的安全性和便利性成了人们谈论的热点。如下图所示,安全是生活最基本的要求,人们在公共空间步行、交流、活动,为公共空间增添了活力,同时公共空间也应保障人们的安全
21、和为人们提供舒适的场地。规划合理的场地类型和对基地环境的合理利用能够使人们感到环境的舒适和安全感。便利的场地能够使人们更加方便、快速的到达,尤其是残障人士更加需要无障碍通道等设施的设立,为人们生活所需提供了便利。变向的是便利场地的设计也为空间带来了活力。简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一书中的第一部分“城市的特性”一章中提到“人行道以及走在上面的行人不是被动的安全受益者,或无助的危险受害者。维护城市的安全是一个城市的街道和人行道的根本任务。21”在历史街区周边公共空间中,有大量的游客来往,丰富的行为活动,可辨识的空间和满足人们功能需求的复合型场地是人们的主要需求,基于此可以把方法归纳为以下3个方
22、面(表4.3):“功能匹配”、“界限清晰”与“吸引停留”。在美国小石镇主街的设计体现出道路安全与便利的重要性。场地在主街的两端设置了关口,在街道建立了两个城市房间分隔空间,并提出了前卫的三种街道共享的设计策略,分离了车行道路,户外晚餐、聚会等的活动开始大放异彩。 场地利用植物造景,延续了空间,并将车行和人行空间分隔开来,形成天然的隔断,保证了人们步行空间的安全性。场地独特而清晰的可读性环境不但提供了安全性,也为人们提供了便利,从而加大了人类生活经验的潜在深度和密度。 4.2.7感情归属与延续“人们总要生活在一定的场所中,场所为人们提供了生活的背景,反映出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的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所处的
23、环境特征。人在与场所长期相处中,无意识的积累形成了与场地的情感联系” 35。而历史街区与其周边的公共空间的环境,是人们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情感联系,是一种独特的情感维系。在设计中考虑人们对文化的传承,对过去的缅怀和对未来的期待,保持这样的一个情感痕迹并维系好它,便能增加人们对环境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如苏州平江历史街区的设计中以“一城、两线、三片”为保护范围,以重点保护、合理保留、普遍改善、局部改造为方针,保护了平江历史街区的双棋盘格局和街道景观,也保护了三横三竖加一环的小桥流水的水巷特色,成为了苏州古城的历史街区的名片。新建建筑立面以白墙、黑瓦、木门为主要材料,总体上呼应了原有建筑立面的特色。通过
24、空间的延续,将平江历史街区的水巷文化和建筑联系起来,通过仿古复古、修旧如旧的手法,把水巷的整体气氛烘托得淋漓尽致,使人们回味历史。而实则是“原真性”和“时代性”的结合,虽然建筑的面貌如旧,但是实现了生活的现代化,提高了街区的活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们前来观看。平江历史街区也因此获得了“亚太文化遗产保护奖”,更是我国首批十大历史文化名街。景观文化小景是空间文化的隐晦含义,也往往是空间最能留住人们的吸引点之一,不同的地域涉及小景的手法也不一样。例如西安大华1935采用“寓意”的手法设计的铺装,采用“1935”字样印在地砖上,无时无刻提醒着人们西安大华的起始年是1935年,突出了西安大华的历史,给人们留下新颖而深刻的印象。长沙三王街历史街区的道路上,结合还原、简化等手法,把长沙的历史用地雕书法的形式和地雕传统符号的形式表现出来,给人们眼前一亮的感觉,吸引人们停留观看,品读历史。西安书院门历史街区指示牌和路灯传统纹样的融入,使得路段的历史氛围浓厚。夸张、摹仿等手法是景观小品的常见手法,也出现在2011年西安世园会中。游客对此深有感受,在游览风景的道路上,突然出现一个巨大的景观小品,与周围环境形成巨大反差对比,使人们心中充满惊喜和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