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目 录录 第一部分 项目概 述(1) 一、项目名 称(1) 二、建设地 点(1) 三、建设单 位(1) 四、建设项目单位基本情 况(1) 五、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 据(2) 六、项目总投资及构 成(2) 七、项目法人组 织(3) 第二部分 项目建设必要 性(3) 一、我国现代服务类高等职业教育水平提高的需 要(3) 二、江西经济社会发展的需 要(4) 三、国家发展战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需 要(4) 四、加强学院内涵建设的需 要(5) 第三部分 项目建设可行 性(5) 一、该院办学得到了上级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广泛支 持(5) 二、该院具备了建设骨干高职院校的基本条 件(7) 三、该院骨干
2、高职院校建设方案切实可 行(20) 第四部分 项目预期效应分 析(25) 一、可以进一步提升江西财经职业学院内在品质,增强其综合实力,全面提高 办学水 平(25) 二、可以促进江西省乃至中部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高 素质技能型人 才(26) 三、可以更好地为江西经济社会发展服 务(26) 第五部分 基本结 论(27)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项目概述项目概述 一、项目名称一、项目名称 江西财经职业学院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 二、建设地点二、建设地点 江西省九江市 三、建设单位三、建设单位 (一)建设单位:(一)建设单位:江西财经职业学院; (二)通讯地址:(二)通讯地址:江西省九
3、江市青年路 96 号;邮政编码:332000; (三)联系电话:(三)联系电话:07928183166; (四)网址:(四)网址:; e-mail:。 四、建设项目单位基本情况四、建设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江西财经职业学院是一所隶属于江西省财政厅的全日制高等职业学院,其前身为 创办于 1960 年的江西省财务会计学校。1988 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在江西省财务 会计学校基础上升格为江西财经学院九江分院(专科) ,并于当年招收全日制专科学 生。2002 年,为了顺应国家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趋势,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更 名为江西财经职业学院。 学院面向全国 31 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
4、校生 12600 余人。 (一)办学基本条件(一)办学基本条件 学院占地 516 亩,建筑面积 310110 平方米,其中实训场地 21568 平方米。建有 多媒体教室 120 余间,72 个校内实训室和 9 个校内经营性、服务型实训基地,拥有 2 个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311 个校外实训基地。现有固定资产总值 39669 万元,其 中房屋建设总值 33667 万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 5152 万元。图书馆藏书 86 万册,电 子图书 35 万册。 (二)专业和课程(二)专业和课程 学院设有会计一系、会计二系、财税金融系、商贸旅游系、经济管理系、信息工 程系、应用外语系和思政部、基础部等教学
5、部门。目前共有 35 个可招生专业,其中 会计电算化专业和税收专业为省级示范专业。会计专业、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国际经 济与贸易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 成本核算实务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财务会计 、 税法 、 国际贸易实务等 10 门课程为省级精品课程。 (三)师资队伍(三)师资队伍 现有教师 609 人,其中专任教师 536 人,校内兼课教师 73 人;外聘兼职教师 272 人,外籍教师 4 人。专任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 309 人。有教授、副教授 167 人,研究 生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教师 238 人。拥有 1 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 五、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五、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国务院
6、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国发200535 号) 2.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 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 (教高200614 号) 3.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高200616 号) 4.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 工作的通知 (教高20108 号) 5.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6.江西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专项规划 7.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赣府发200732 号) 8.江西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决定的实施意见 (赣府
7、发20069 号) 9.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 10.江西财经职业学院“十一五”事业发展规划 11.江西财经职业学院“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 六、项目总投资及构成六、项目总投资及构成 国家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总投资为 6500 万元,按资金来源渠道分,中央 财政投入 2500 万元、地方财政投入 2500 万元、行业企业投入 326 万元,学校自筹资 金投入 1174 万元。经费进度安排,2010 年预算经费为 1900 万元,2011 年预算经费 为 2600 万元,2012 年预算经费为 2000 万元。各专业资金安排,会计专业及专业群 1260 万元,金融保险专业及专业群 860 万元,
8、物流管理专业及专业群 930 万元,旅游 管理专业及专业群 730 万元, 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及专业群 610 万元,商务英语专业及 专业群 580 万元,动漫设计制作专业及专业群 710 万元,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320 万元, 社会服务体系 230 万元,就业服务体系 150 万元。 七、项目法人组织七、项目法人组织 江西财经职业学院为实施国家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法人组织,项目法人代 表由院长赖金生担任。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项目建设项目建设必要性必要性 建设骨干高职院校,有利于提升社会对高职教育的关注度,优化高职教育的改革 发展环境,提高高职教育的社会认可度,促进高职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
9、提高社会 服务、科研水平。江西财经职业学院积极申报国家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是希 望进一步提高我国高等财经职业教育水平,提升学院内在品质,促进学院又好又快发 展,更好地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项目的建设实施,对促进江西省高职教育发展, 发挥财经高职教育优势,服务江西乃至中部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 的意义。 一、我国现代服务类高等职业教育水平提高的需要一、我国现代服务类高等职业教育水平提高的需要 从社会对现代服务业人才需求结构看,需求量最大的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而不是 研究型人才。 “三分经营,七分管理” 、 “三分生产、七分服务”是社会呼唤高素质技 能型经济管理和服务业人才的精
10、炼总结。由于我国的经济结构逐步从“工业型经济” 转为“服务型经济” ,现代服务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需求巨大,我国各类高职院校 都普遍开设了服务类专业,但相当一部分院校服务类专业特色不够鲜明,人才培养模 式不够合理,尤其是校内和校外实训教学环节薄弱,人才培养质量达不到要求,不能 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普遍存在动手能力弱的问题,以致一方面社会需要大量 高素质技能型服务类人才,另一方面则是相当一部分服务类专业毕业生难以找到与专 业对口的工作岗位。江西财经职业学院有着 50 年的服务类高等职业教育文化的积淀, 积累了 20 多年的服务类高等职业教育经验,20072009 年,毕业生就业能力在全省
11、高职高专院校和全国财经类高职高专院校中排名第一,把该院作为骨干院校建设,对 进一步提高我国现代服务类高等职业教育水平将起着重要的带动作用。 二、二、江西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江西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江西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培养一大批动手能力强的,生产、管理 和服务第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工业化梯度推进,城市化 进程加快,特别是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逐年增长,为主要面向第三产业的现代 服务类高等职业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一方面,随着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沿 海地区第二产业向江西转移和全民创业浪潮的兴起,急需大批财经类、服务类高技能 人才。据统计,截止 2009
12、年,江西省企事业单位已达到 33.8 万多家,并且规模在不 断扩大。另一方面,第三产业的发展需要大批高技能服务人才。当今世界,第三产业 的发展水平和在经济结构中所占比重的大小已经成为衡量经济社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 志。江西省第三产业总体规模在持续扩大,占 gdp 比重不断提高,对国民经济增长的 贡献也越来越大,已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要渠道。 江西省 2009 年国民经济和社 会发展统计公报公布,2009 年全省生产总值 7589.2 亿元,比上年增长 13.1%,连 续三年实现 13%以上增长。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1098.3 亿元,增长 4.5%;第二产 业增加值 3890.3 亿元,增长
13、 17.1%;第三产业增加值 2600.6 亿元,增长 10.7%。三 产比例结构调整为 14.5:51.2:34.3。世界上第三产业占 gdp 比重平均水平已近 70%,我 国为 42.6%,而江西省只有 34.3%,因此,江西省的第三产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为 此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了要“顺应需求结构变 化和产业结构调整趋势,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新型产业, 形成机制灵活、功能完善、开放度高、辐射力强的现代服务业体系” 。为了促进现代 服务业的发展,江西省人民政府于 2007 年颁发了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 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把
14、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江西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 产业结构调整、扩大经济规模、改善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 重要途径” ,明确了“十一五”时期全省服务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服务业增加值逐 步高于国民经济平均增长水平,到 2010 年,服务业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达到 35%,从 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 40%” 。这就为定位于为江西现代服务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 人才的江西财经职业学院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 三、国家发展战略三、国家发展战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需要建设的需要 国务院 2009 年 12 月 12 日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 ,标志着建设鄱
15、阳 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该规划明确指出:要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建成区域性的先进制造业、商贸和物流中心,培育若干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重大产 业集聚基地,建设国际知名的生态旅游区和休闲度假区” ;“努力构建以生态农业、 新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环境友好型产业体系”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 ;“重点发展节能环保、生态旅游、特 色文化、商贸物流、金融保险等服务业,不断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充分发挥服务业配 套、支撑和引领作用。 ”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需要大批的旅游、商贸、物流、 金融、保险等现代服务业第一线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将江西财经职
16、业学院建设成为 “国家骨干高职院校” ,可以更好地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和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 持。同时,通过江西财经职业学院作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的引领、示范作用,可 以带动江西省乃至中部地区的高职院校主动呼应、融入、对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 进一步明确办学定位,创新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不断提高办学水平、 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更好地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 第一线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 四、加强学院内涵建设的需要四、加强学院内涵建设的需要 江西财经职业学院经过 50 年的发展,特别是经过 23 年的高等财经职业教育办学 的历练,积累了较丰富的培养现代服
17、务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经验,办学条件较为完善, 专业建设不断增强,师资队伍结构日趋优化,综合办学实力和人才培养工作水平明显 提高,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建设基础。目前,作为首批江西省示范性高等职业学院,学 院正致力于推进内涵建设,加强规范化管理,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业教学团队建 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训条件建设和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等方面均取得新的进展。 国家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对于学院进一步创新办学思路,提高办学实力,建设高 水平、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高职院校,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项目建设可行性项目建设可行性 江西财经职业学院综合办学实力在全省高职院校中处于领先地位,具备建
18、设国家 骨干高职院校的良好条件。 一、该院办学一、该院办学得到了上级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得到了上级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 (一)江西省委、省人民政府支持(一)江西省委、省人民政府支持 江西省委、省人民政府、江西省教育厅和学院主管部门江西省财政厅十分重视高 素质技能型现代服务业人才的培养,大力支持学院建设和发展,能够为学院的发展营 造良好外部环境和提供资金支持。 1.思想上重视。省教育厅高度重视学院申报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工作,厅主要领导 亲自挂帅,担任申报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领导小组组长,竭尽全力支持江西财经职业学 院申报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工作。 2.资金上倾斜。为了支持江西财经职业学院的发展,近
19、年来省政府平均每年下拨 事业经费 3600 余万元。另外每年还就实践实训、设备购置、实训教材开发等划拨专 项经费 15002500 万元。 3.政策上支持。省教育厅、财政厅领导每年都要到学院现场听取学院工作情况汇 报,协调解决学院发展中的问题。特别是经过省财政厅领导协调,经国务院国资委批 准,将隶属于中国移动总公司的九江电信器材厂整体无偿划转到学院,使学院占地面 积达到了 516 亩,拓展了学院办学空间。 (二)财政部支持(二)财政部支持 国家财政部将江西财经职业学院作为重点支持对象,为学院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政 策和资金支持,2005 年下拨 170 万元用于学院实训基地建设,2007 年下拨
20、300 万元 用于学院基础设施建设,2008 年再次下拨 130 万元用于实训基地建设。 (三)各级领导和专家支持(三)各级领导和专家支持 江西财经职业学院得到了各级领导和专家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学院的办学水 平与人才培养质量也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蒋正华,原国 家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柳斌,原国家科工委主任刘积斌,原财政部副部长陈如龙,江西 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赵智勇,省人大副主任华桐,副省长孙刚,省政协副主席雍忠 诚、胡幼桃,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潘际銮等领导和著名专家学 者都先后到学院视察指导工作。 (四)相关行业企业支持(四)相关行业企业支持 江西财经
21、职业学院不仅为江西省财政系统培养了大批财政干部,还为江西省国税、 地税、审计、金融系统等行业企业培养了大批人才,同时,学院在资金及实习实训基 地建设, “双师”素质教师培养等方面也得到了这些行业企业的有力支持。 二、该院具备了建设骨干高职院校的基本条件二、该院具备了建设骨干高职院校的基本条件 (一)领导能力领先(一)领导能力领先 学院领导班子设置健全,结构合理。学院现有 6 名院级领导,党委书记兼院长 1 人,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1 人,副院长 4 人。班子成员年富力强,平均年龄 50 岁。 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 6 人,教授 3 人,副教授 3 人。 学院领导班子办学理念先进。学院在长期办
22、学实践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遵循教育规律,准确把握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转变观念,形成了“以就业为导向, 以财经为特色,以质量为核心,以服务社会为宗旨,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现代服务业 人才为目标”的办学理念。 学院领导班子团结、勤政、廉洁,有很强的亲和力、凝聚力、感召力,具有战略 思维、科学决策能力和较强的资源整合能力,改革创新意识强,是学院事业发展的核 心。学院党委书记、院长赖金生教授曾担任过几个县的党政主要领导职务,是江西省 农村税费改革主要参与者和改革专家,是一位拥有丰富基层工作经验和党政领导工作 经验、精通经济工作、科研能力强的领导干部。赖金生教授事业心强、视野开阔、工 作扎实,作风
23、民主、善于学习、勇于创新,有很强的领导力、决策力、执行力。他针 对学院工作实际,提出了“坚持一个统领,突出两大主题,树立三大理念,抓好四项 建设,五个更加注重”为内容的发展思路。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人为本, 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突出教育质量和安全稳定两大主题,提出了教育质量高于一切、 安全稳定压倒一切;树立民主治校、依法治校、以德治校的治校理念;抓好队伍建设、 制度建设、院风建设、环境建设;更加注重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更加注重科研和社 会服务工作,更加注重招生、就业和学生的实训工作,更加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更加 注重对外交流与协作。2006 年初,为了实现学院又好又快发展,代表学院党委提
24、出要 以“九个一”为载体,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在这样的治校理念和发展思路的引领下, 学院面貌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二)综合水平领先(二)综合水平领先 1.1.办学定位准确办学定位准确 学院自觉顺应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形势,转变教育观念,2001 年主动将办了 14 年 的专科学校改建为高职,2002 年进一步明确了高职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确立了以培养 适应生产、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现代服务业人才为学院人才培养目标 定位;形成了以全日制高等学历教育为主,非全日制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技术服务 为辅的办学形式定位;坚持办学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 相协调,在校学生 1250
25、0 人左右的办学规模定位;立足江西,面向全国,主要服务于 江西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面向定位;以建设一流环境、一流师资、一流管理、一流质 量、培养一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引领江西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发展目标定位。学 院根据社会需求设置专业,结合工作岗位构建课程体系,并取得了初步成效。形成了 以经济管理类专业为主体的面向现代服务业的 35 个专业,这些专业成为省内外有志 于现代服务业工作的学生报考首选。 2.2.发展思路清晰发展思路清晰 学院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实施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 校战略,不盲目扩张,不贪大求全,走内涵式、规范化发展道路。确定了“坚持一个 统领,突出两大主题
26、,树立三大理念,抓好四项建设,五个更加注重”为内容的发展 思路。按照这一思路,学院抓住国家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和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机 遇,利用地处九江的良好区位优势,立足江西,面向全国,在满足江西对现代服务业 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需求同时,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在全国财经类高职高专院校中处于 领先水平和具有广泛影响力的高等职业学院。 3.3.师资队伍优良师资队伍优良 学院共有教师 609 人,其中:专任教师 536 人,校内兼课教师 73 人。校外兼职、 兼课教师 272 人。聘请外籍教师 4 人。师资队伍结构合理,素质优良。 (1)学历结构。硕士研究生或硕士学位以上人员 238 人,占青年教师比例
27、43.51%。 (2)职称结构。高级职称 167 人,占专任教师比例 27.43%;中级职称 313 人, 占专任教师比例 51.40%. (3)双师结构。专任专业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 309 人,占比 75.00%。 4.4.教学设备先进教学设备先进 学院有多媒体教室 120 余间;教学仪器设备总价值 5152 万元,计算机 2600 余台; 满足各专业实训教学需要的实训室 72 个。 5.5.办学经费确保办学经费确保 近年来省政府平均每年下拨事业经费 4000 余万元。另外划拨设备购置、教材开 发等专项经费 1500-2500 万元。 学院近三年平均每年收取学费、住宿费等共计 7000 多
28、万元。 6.6.教学质量好教学质量好 (1)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学院每年在学生中开展以“讲文明、讲诚信、讲感恩”为主题的“三讲”教育, 通过“讲文明” , 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全面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礼仪 素养;通过“讲感恩” , 让学生常怀感恩之心,不忘党恩、国恩、帮扶恩、救助恩、 父母恩、师长恩、同学恩,塑造健全人格;通过“讲诚信” ,养成诚信待人,诚信处 事,诚信学习,诚信立身的良好习惯。通过“三讲”专题活动,陶冶了学生情操,增 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注重素质教育和职业能力培养 学院根据教育部高职教育要求,及时调整了专业建设计划,压缩了理论课课时, 增加了实训课课时,
29、确保了实训实践课课时占总课时的 50。增设了项目实施课、社 会实践课、基本素质提高课,专业教学计划较好地体现了以素质教育和职业能力教育 为主线,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结构合理。 (3)学生参加各项职业能力竞赛成绩优异 学院近三年组织学生参加了全国大学生 itat 就业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 模比赛、全国大学生英语能力竞赛、江西省大学生物理沙盘比赛、江西省会计电算化 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证券投资模拟大赛等职业技能竞赛,获得省级以上一、二、三 等奖 200 多项。20072009 年,连续三年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中获全国一、 二等奖。2010 年,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现代物流储配
30、方案的设计与执 行”项目三等奖;获“路通”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全国一等奖。 (4)社会用人单位对学院毕业生的评价高 根据学院每年对毕业生跟踪调查反馈的信息,社会用人单位普遍认为学院毕业生 思想品德好,理想信念坚定,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职业道德良好,爱岗敬 业,热爱本职工作,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职业荣誉感;知识面宽、兴趣广泛,具有较 强的团队精神,大局意识强,有较强的写作能力,情商比较高;专业技能扎实,适应 岗位快,动手能力强。用人单位总体满意率达到 95.1%。 7.7.就业率高就业率高 学院非常重视学生就业工作,实施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使就业工作实现了三个 转变:一是就业工作由原
31、来把用人单位请进来转变为主动走出去,在长、珠、闽、北 京等地设立了 11 个学生就业工作站,与一批企业签订了对口订单培养协议;二是由 就业处单兵作战抓就业工作转变为系、处、室相配合的集团作战;三是由原来依托人 才市场帮学生找就业岗位转变为人才市场、校友、人才就业网三位一体联动。就业成 效显著,学院毕业生初次就业率 2009 年为 91.77%,2010 年为 97.66%。毕业生月薪起 薪在本省平均为 1200 元、沿海发达地区平均为 2200 元。毕业生就业能力强,经联合 国教科文组织产学合作理事会常务理事单位、著名的第三方教育数据咨询公司麦可思 公司(mycos)和零点调查公司共同发布的
32、20072009 年度全国高职高专学生就业报 告,江西财经职业学院学生就业能力名列全国财经类高职高专院校和江西省高职高专 院校第一位,学生就业创造三连冠。 8.8.社会声誉好社会声誉好 (1)学院社会影响力大 学院共为国家培养了 6 万余名经济管理类和服务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毕业生主 要分布在财政、税收、金融、大中型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并成为单位(部门)的骨 干,有相当一批学子担任了重要领导职务,其中在省内外担任厅级以上领导职务的就 有 51 人;一大批毕业生成为大中型企业高管或职业经理人,还有的成为在国际、国 内工商界有影响的人物。毕业生遍布江西省财税金融保险系统和大中型企业,学院赢 得“江
33、西财税金融系统黄埔军校”和“职业经理人摇篮”的美誉。 (2)学院获得的荣誉多、规格高 作为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建设的高职院校,学院先后被授予“全国财政教育先进单 位” 、 “全国学校规范化管理先进单位” 、团中央“中国百个优秀青年志愿者服务集体” 、 多次荣获“江西省职业技术教育先进单位” 、 “江西省招生工作先进单位” 、 “江西省就 业工作先进单位” 、 “江西省首届十大和谐校园” 、 “江西省安全文明校园” ,2004 年在 教育部组织的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 ,2008 年复评维持 “优秀” 。 在纪念高考恢复 30 周年之际,被省考委、省教育厅授予“全省招生工作
34、先进单位” ,是江西省高职高专中唯一获此殊荣的学校。2009 年,学院被评为“江西 省首届十大人民满意学校” ,院党委书记、院长赖金生教授被评为“江西省首届十大 人民满意校长” 。2009 年,学院被批准为首批“江西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 位。 (3)近三年第一志愿报考上线率均超过 100%,新生报到率均超过 90% 学院招生第一志愿报考上线率 2007 年为 179%,2008 年为 197%,2009 年为 211%;录取新生报到率 2007 年为 98.41%,2008 年为 99.65%,2009 年为 99.82%。2009 年仅江西省内报考江西财经职业学院考生就有 18700
35、 余人。 (三)教育教学改革领先(三)教育教学改革领先 1.1.大力推进了教学改革大力推进了教学改革 (1)系统设计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为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奠定基础 按照“基本素质良好、专业知识扎实、操作技能熟练、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人 才培养目标,以提高教学效果为目的,参照职业资格标准构建了“政治理论课+公共 基础课+职业基础课+职业技能课+职业实训课+顶岗实习课+社会实践课+素质提高课” 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按照职业岗位需求和实际工作任务设计职业课程内容,实施职业 课程教学,从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设计上奠定了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础。 (2)不断完善教学手段和方法,学生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
36、提高 围绕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目标,根据不同专业和课程特点,不断进行教学手段和教 学方法改革。目前,90%以上的课程实现了多媒体教学,并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 借助网络、音像设备等多媒体手段展示实际业务流程、原始票据、经济法律文书等, 使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充分感受到职场的氛围和真实工作环境。学院教师制作的课件中 有 6 门课程课件获省级优秀多媒体课件一、二等奖。100%的职业课程实施了案例教学 法,综合应用“任务导向教学” 、 “项目教学” 、 “情境教学”等教学方法,强化了学生 职业能力的培养。 (3)建立紧密型的校企合作机制,与行业组织、企业联合开发职业课程 从 2007 年开始,学院已与 1
37、5 家企业合作开发了 8 门职业课程,如动漫设计与制 作专业与广州融华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合作开设动漫设计课程,物流管理专业与青 岛峻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发erp 工商企业经营管理实训课程,会计专业与九江 市国税局、江西制氧机厂合作开发了企业税务电子化课程等。 (4)构建教学改革研究机制,持续推进教学与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 学院强化了对高职教育的研究,注重发挥高职研究所作用,构建了以高职研究所 为主导,院、系教学管理部门负责人参与的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组织体系,在此基础上 设立了教学改革研究专项基金,2007 年专项教改经费为 85 万元,2008 年为 108 万元, 2009 年达 125 万元。
38、近 3 年来,省级立项教改课题 80 余项,已结题 45 项,其中,由 我院党委书记、院长赖金生教授担任课题组长、副院长何先应教授担任副组长的全国 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专项课题面向工业化教学之信息化实训中心建设与 研究被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专项课题“职业学校教育质量标准研究” 课题办公室评为二等奖;由我院承担的高职大学生创新能力教育研究 、 构建高职 院校教学质量保障监控体系研究 (省级重点课题) 、 多元互动性高职财经专业学生 新型考核评教模式研究等课题深受专家的好评,并在全省高职教学改革中推广。 2.2.建立了产学研的长效机制建立了产学研的长效机制 学院与行业的合作。高
39、职教育与行业的战略性结合,集中体现在学院与行业主管 方的紧密合作。学院与江西注册会计师协会、江西注册税务师协会等行业主管方正式 签订了合作协议,确定双方按照“合作互利、共谋发展”的原则,建立长期稳定的战 略合作关系,共同打造实训基地、人才培养、学术研究、项目开发、成果转化的合作 平台。按照协议规定,三年来双方通过一系列项目合作,逐步形成了“共建、共管、 共享、共赢”的互动长效机制。学院与行业主管方的成功合作及其长效机制的形成, 是新时期学院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略性突破,促使学院在创新工学结合模式上开 创新局面。 学院与企业的合作。学院目前与国内 300 余家企业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关系,在招 生
40、、教学、课程开发、实习、就业等方面开展了广泛合作,有效提高了学院的办学水 平和质量效益。 3.3.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 按照教育部关于职业教育实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实现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 发展的新突破”的总体要求和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有关文件精神,根据地方经济 发展对现代服务业人才的要求,学院以申办国家骨干高职院校为契机,立足长效,统 筹兼顾,在育人实践中进一步创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新机制。2009 年,学院 申报的“实战型中小企业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入选江西省省级人才培养模 式创新实验区。 (1)以“五进五出”创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途径 江西财经职业
41、学院经过长期积累,形成了“五进五出”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的人才培养途径。 “五进”为:将行业企业专家请进校园;企业文化进校园;企业车 间(业务部门)进校园;岗位工作任务进教材;实际工作流程进课堂。 “五出”为: 派出教师参与企业科研项目合作研发;派出教师到行业和企业顶岗锻炼;派出教师为 企业培训员工;派出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派出学生到顶岗企业就业。 “五进五出” 的人才培养途径,充分体现了高职教育特色,进一步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造就了一 支“双师型”专兼职教师队伍;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质量;促进了科研和社会服 务工作的蓬勃开展。 (2)以“五个对接”创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载体 在
42、办学实践中,为使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落到实处,江西财经职业学院创造性地 提出以“五个对接”为载体,创新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内容,使校企合作有了更加具 体的抓手。 “五个对接”即:学院对接行业(企业) 、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 证书对接职业、教师对接师傅。使课堂教学、校内实训、顶岗实习三者结合更加紧密, 实现了学生从理论到实践、从学校到岗位的无缝对接,为社会“零距离”培养和输送 人才。2009 年,学院申报的“实战型中小企业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入选江 西省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3)以“五项结合”创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内容 根据“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实际要求,学院通过“
43、五项结合”进一步丰富了 校企合作的基本内容:课程内容与工作任务结合;教学环境与职场情境结合;专业教 师与企业技师结合;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结合;学生身份与员工身份结合。 4.4.创新了教学模式创新了教学模式 (1)校内仿真,理实一体 按照“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路,围绕学生职业技能培养,将 典型的实际工作任务加以提炼、分析、整合,形成符合教学要求与规律的学习性工作 任务,在会计教学过程中,完全以实际工作中的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等资料为载体, 让学生在“学中做” , “做中学” ,以教学过程的高度“仿真模拟” ,真正体现“理实一 体”的教学模式。 根据仿真实训需要,学院加强了校内仿真实
44、训室建设。建有校内实训室 72 个, 校内实训基地 9 个,为各专业推行“理实一体”教学模式提供了坚实的空间保障。 为了提高专业理论学习效果、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院建立了多家 模拟企业,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了证券交易所、物流公司、外贸公司、工厂等 企业单位的虚拟工作流程、虚拟业务、虚拟商品、仿真票据、旅游公司等,增强了学 生职场感受,为学生实践操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构建了“理实一体”教学模式,即以高职学生为教学主体,紧扣高职教育人才培 养目标,把学习情景与工作情景无缝对接,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融合的教学模 式。在这一教学模式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模拟的工作环境中,学生体会
45、所学理 论知识,并及时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真正实现了理论学习与实践的有机融合。 它是一种真正以“能力为本位,就业为导向”的新模式,更有利于学生的技能培养和 可持续发展。学院主管教学副院长何先应教授 2009 年主持的江西省高校省级重点教 改课题高职教育“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构建与实施研究 ,为学院全面推行“理 实一体”教学模式奠定了理论基础。 (2)校外实习,工学结合 学院为了强化学生实践实训、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近年来积极探索实训实践 教学模式,不断强化与企业单位在实训实践教学方面的合作。 学院与企业合作,由企业提供场所和设备,由学院适量提供资金,共建了 311 个校外实训基地,由企
46、业一线技术人员或专家担任学生实践指导教师。 按职业技能或工作岗位开设实训课程,实现职业技能课程、校内实训与校外顶岗 实习的有机结合。学院根据各专业的不同特点,有的专业按照职业技能课程对应开设 了 5 至 6 门实训课程,有的专业按照岗位需求开设了 34 个岗位的实训课程,重点 专业还开设了项目实施课程,实现了校内实训、校内生产性实践、项目实施、校外生 产性实践的有机融合。专业实训实践课时占总课时、生产性实践课时占校内实训实践 课时都达到或超过 50%,所有毕业生在毕业前都有半年以上的顶岗实习工作经历。 学院对实训实践制定了专门的管理制度,编制了相关的工作程序文件和执行标准。 各系部还就校外顶岗
47、实习建立了工作小组,由系主任担任组长。校外顶岗实习的组织、 实施严格按照既定的工作程序和执行标准进行。学生校外顶岗实习时,由老师带队, 负责生活、工作纪律及与实习基地单位的沟通等,确保了顶岗实习有序进行和学生的 人身安全,使学生巩固了专业知识,提高了动手能力。 (四)专业建设领先(四)专业建设领先 1.1.专业建设理念先进,特色鲜明专业建设理念先进,特色鲜明 (1)专业建设理念与时俱进 学院专业建设理念是: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和毕业生就业等实际情况,结合学院实际,动态调整专业设置,巩固优势专业,拓展 朝阳专业,发展新兴专业,主动适应市场需求。 (2)成立了以用人
48、单位和行业专家为主体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学院各系部主动与社会用人单位交流、沟通,以专业群为对象成立了以用人单位 的行业专家、人力资源负责人、一线岗位技术人员为主体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建 立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工作机制,全方位参与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设计 等教学工作,保证了学院教学与市场需求的良好对接,使学院毕业生能够很快地适应 工作岗位。 (3)形成了主动适应行业企业对人才培养需求的专业设置与调整机制 学院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三个适应”为原则设置专业:一是专业设置与市场 需求相适应;二是技能训练与岗位要求相适应;三是培养目标与用人标准相适应。根 据这些原则不断优化、拓展专业,形成
49、了以经济管理类和现代服务类专业为主体的 35 个具有招生资格的专业,依据行业发展、岗位需求及毕业生就业质量的调查分析,确 定当年实际招生专业及招生人数,每年实际招生专业 30 个左右。 (4)重点专业及其专业群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学院从办学实际和社会需求出发,以会计、会计电算化、金融保险、物流管理、 旅游管理、动漫设计与制作、商务英语、建筑工程管理等 12 个专业作为重点专业, 并以此为依托,建立了相应的专业群。近 5 年来,重点专业及其专业群累计为地方经 济建设输送了 13000 多名毕业生,培训一线岗位专业人员 40000 多人次,为地方政府 和有关部门承担研究课题 80 多项
50、,有些课题研究成果已被采纳。 2.2.课程与教材建设成效显著课程与教材建设成效显著 (1)按照实际工作过程构建课程体系,以真实工作任务设计教学内容 职业教育即就业教育,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中心是职业教育的基本要求,学 院根据教育部 2006 年 16 号文件精神,在进行了充分的市场调查基础上,拟定了课程 体系和职业课程内容的调整方案,按照实际工作过程重新构建了以培养职业岗位技能 为核心的职业课程体系,按照真实工作任务重新设计了课程内容,同时,根据现阶段 职业学院学生的特点和现代职业教育的要求,设计了“分段实施、循序渐进、理练一 体、五项结合、立体式体悟”的教学模式,并广泛应用任务导向教学法、
51、案例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问题教学法、项目教学法、职场教学法等与实务操作相对应的教学方法。 (2)按照规范化管理的要求,建立课程教学程序文件和执行标准 近年来,学院初步制定了教学实施与管理的程序文件和执行标准,进行了以课程 建设为重点的教学实施与管理的标准化、程序化、规范化的改革。尤其是注重实践课 程建设执行标准的建设,制定实训课程设置执行标准、实训教学大纲执行标准、实训 教程执行标准、模拟实训操作资料执行标准、实训教学执行标准、顶岗实习执行标准、 项目导向或任务驱动实践执行标准、实训实践成绩鉴定执行标准、实训基地建设管理 执行标准等,突出了职业能力和素质培养要求。 (3)积极建设国家精品课程
52、和省级精品课程,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学院注重课程建设,制定了精品课程建设规划,目前学院已建设或正在建设的院 级重点课程 60 门,其中财务会计 、 税法 、 国际贸易实务等 10 门课程已被评 为省级精品课程, 成本核算实务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学院教学管理已基本实现 信息化,建成了总容量 9tb 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库,其中,vod(校园视频点播系统) 中已有数字视频节目 3000 余部,多媒体课件 500 余件,多媒体素材记录 6000 余条, 网上可查询的光盘资料 600 余盘,电子图书 35 万余册,建有清华同方中文期刊数 据库和硕博士论文数据库镜像站,拥有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远程
53、包库。 (4)建立校企合作机制,制定教材开发规划,联合开发理论与实训教材 学院历来重视专业教材的编写与开发,2007 年学院开始实施的“九个一工程” , 其中之一就是建设一批高质量的教材,为此,学院建立了校企合作联合开发教材机制, 制定了中长期教材开发规划, 2006 年根据当时实训教材短缺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具 体的实训教材开发实施方案。自 2005 年以来由学院教师担任主编和参编,并在全国 公开出版发行教材 132 本,与企业和行业联合开发的实训操作资料共 271 套。有 9 本 (套)教材被评为省部级优秀教材一、二等奖。 3.3.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 学院牢固确立“
54、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实施人才兴校、人才强校战略,注重 优秀人才的引进、培养和提高,形成了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教研水平高、敬业 精神强的师资队伍。 (1)优化了学历结构。近三年,引进了具有硕士以上学历人员 60 多人;通过培 训、进修获取硕士以上学位人员 40 多人。 (2)加强了“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学院制定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 设实施办法 ,通过引进和培养两条途径,使专任教师中具有企业生产、管理、服务 一线工作经历的比例达 80%。目前学院共有专任教师 536 人,其中双师素质教师 309 人。 (3)提高了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能力。学院重视教师的综合职业素养、工作学 习经历和科
55、技开发服务能力的培养,教师获得教学、科研开发、社会服务的成果多, 水平高,社会评价好。其中魏侯帮副教授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 ,丁良珠教授、黄 鑫培副教授被财政部授予“全国财政教育先进工作者” ;学院教师教学水平高、科研 能力强,2007 年以来在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论文 521 篇,其中 9 篇论文被世界三大科 技文献检索系统收录;主持完成 80 多项省部级立项课题研究;编写教材 132 部。承 担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研究课题 81 项,其中国家级课题 6 项,获省部级教学成果 奖 7 项。 4.4.实习实训基地取得新突破实习实训基地取得新突破 为满足实习实训的需要,学院加大了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56、的力度,取得了新突破, 已建成校内实训室 72 个,校内实训基地 9 个,校外实训基地 311 个。 5.5.推行双证书制度取得新实效推行双证书制度取得新实效 学院大力推行双证书制度,要求学生获取毕业证的同时,取得本专业的职业资格 证或与其职业发展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学院是江西省劳动与社会保障厅、教育部考 试中心、人事部公务员培训中心、国资委商业与饮食服务发展中心、中国商业技能培 训中心、中国国际贸易学会等部门和行业组织授权的职业技能培训和考试中心,面向 学生和社会开展了会计从业资格证、助理会计师、电子商务师、全国报关员资格证书、 货运代理员、软件开发工程师、平面(广告)设计工程师、职业经理人
57、等 48 种国家 认可的职业技能培训和考试工作,91.80%以上的毕业生能取得“双证书”,为学生未 来就业提供了宽泛的职业选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五)社会服务领先(五)社会服务领先 1.1.培训服务培训服务 学院建有能同时容纳 140 人食宿的培训中心,采取函授、远程教育、专业技能培 训等多种方式为提高江西省行政企事业单位一线人员的学历和岗位技能进行了大量的 培训。学院还是财政部干部培训基地和财政部直属的中华会计函授学校江西省分校、 工业和信息化部中部地区教师 erp 培训基地、江西省财政干部培训基地、江西省税务 干部培训基地、江西省高职高专财经类专业师资培训基地等。 到目前为止,学院已承
58、担了 500 多项培训工作,累计举办各类非学历职业技能培 训 1500 余期,完成培训教学 10 万余课时,培训人数近 5 万人次。特别是近几年来, 每年承担着省财政系统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江西省县级财政局长继续教育、九 江市税务系统、卫生系统和部队官兵等部门的技能培训,年均培训人员近 10000 人次。 2.2.技术服务技术服务 学院三年来平均每年为江西省行政、企事业单位提供各种技术咨询和专项服务 150 多次,服务内容主要有:为企业财务人员进行新会计制度准则讲座,为企业进行 财务制度设计,协助驻浔部队和财税部门进行数字化建设等。如学院教师开发的江 西省金税工程数据采集预警系统获市科技进
59、步一等奖、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并在全 省税务系统广泛使用;基于行业工商链的分布式物流管理系统获江西省科技厅科 技成果鉴定并获科技部创新基金 100 万元资助。学院师生参与了江西省国税 ctais 征 管系统和省地税核心软件征管系统的开发与维护,并取得江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为 空军九江市驻地官兵提供计算机操作技能培训,为学院周边社区居民义务家教、义务 维修电脑、提供证券及房地产投资咨询等。 3.3.科研与咨询服务科研与咨询服务 学院发挥智力资源优势,参与了江西省财税系统的各项改革。特别是在意义深远 的江西省农村税费改革中,党委书记、院长赖金生教授率领学院教师出色地参与了各 项政策的调研、论证和制定
60、,为江西和全国农村税费改革做出了贡献。学院还承担了 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研究课题 81 项。如赖金生教授主持的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在江西老区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研究及工作模式创新获国家级课题立项。学 院积极为省、市进行课题调研,为政府决策提供咨询,如江西省政府采购评估调研 报告 、 进一步完善规范江西省工业园财税政策的调研报告 、 区域经济发展的 asp 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 构建地方公共财政体系,促进九江经济发展 、 九江发展外向 型经济的分析报告 、 九江建设长江流域经济中心城市分析报告和九江作为区域 物流枢纽和中转中心若干问题研究等课题研究得到江西省委、省政府和九江市委、 市政府的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气体灭火维修合同范例
- 天津打标机采购合同范例
- 工程木门供货合同范例
- 抖音运营管理合同范例
- 民宅改造商铺合同范例
- 毛坯锻件加工合同范例
- 危险物料处置合同范例
- 高中生物 第一册 第4章 生命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换 4.4 生物体内营养物质的转变教学实录1 沪科版
-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第8课 百家争鸣教学实录 新人教版
- 兼职开办诊所合同范例
- 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含答案解析
- 河道整治工程监理大纲
- 《物联网应用技术》期末试卷及答案2套
- sapho综合症护理查房
- 高中美术选修第四课 人间生活【全国一等奖】
- 《未来汽车》课件
- 神经外科疼痛护理查房
- 专门学校情况报告
- 工业互联网平台构建
- 数学思想与方法-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机考网考题目答案
- 杭州奥泰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IVD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