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军事史多媒体第三章_第1页
古代军事史多媒体第三章_第2页
古代军事史多媒体第三章_第3页
古代军事史多媒体第三章_第4页
古代军事史多媒体第三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三章第三章 中国古代战争的主要样式中国古代战争的主要样式 1、战车的出现、战车的出现 司马法司马法 天子之义天子之义说:说:“戎车,夏戎车,夏 后氏曰钓车,先正也;殷曰寅车,先后氏曰钓车,先正也;殷曰寅车,先 疾也;周曰元戎,先良也疾也;周曰元戎,先良也”。 战国战车复原图战国战车复原图 2、车战的兴盛、车战的兴盛 编制编制 礼记礼记乐记乐记记载,武舞共五节,第记载,武舞共五节,第 一节,全体手执盾牌肃立;第二节,一节,全体手执盾牌肃立;第二节, 擂起战鼓,列成方阵;第三节,鼓声擂起战鼓,列成方阵;第三节,鼓声 再起,全体前进;第四节,敲起金属再起,全体前进;第四节,敲起金属 声音,全体后

2、退;第五节,变换队形声音,全体后退;第五节,变换队形 成为圆阵坐下。成为圆阵坐下。 训练训练 A、要经过严格的训练。、要经过严格的训练。 B、要使用专门的长兵器。、要使用专门的长兵器。 技战术要求技战术要求 C、必须选择出击的时机。、必须选择出击的时机。 六韬六韬犬韬犬韬战车战车:“敌之前后,行阵未定,敌之前后,行阵未定, 即陷之;旌旗扰乱,人马数动,即陷之;士卒或即陷之;旌旗扰乱,人马数动,即陷之;士卒或 前或后,或左或右,即陷之;阵不坚固,士卒前前或后,或左或右,即陷之;阵不坚固,士卒前 后相顾,即陷之;前往而疑,后往而怯,即陷之;后相顾,即陷之;前往而疑,后往而怯,即陷之; 三军猝惊,皆

3、薄(惊骇)而起,即陷之;战于易三军猝惊,皆薄(惊骇)而起,即陷之;战于易 地,暮不能解,即陷之;远行而暮舍,三军恐惧,地,暮不能解,即陷之;远行而暮舍,三军恐惧, 即陷之;此八者,车之胜地也。即陷之;此八者,车之胜地也。” D、必须掌握合理的编队。、必须掌握合理的编队。 六韬六韬犬韬犬韬均兵均兵:“五车为列,相去四五车为列,相去四 十步,左右十步,队间六十步十步,左右十步,队间六十步” E、必须选择有利的地形,这是发挥战车、必须选择有利的地形,这是发挥战车 作用的最重要的前提。作用的最重要的前提。 六韬六韬总结了车战的十种总结了车战的十种“死地死地”:往而无以还者,车之:往而无以还者,车之 死

4、地也。越绝险阻,乘敌远行者,车之竭地也。前易后险者,死地也。越绝险阻,乘敌远行者,车之竭地也。前易后险者, 车之困地也。陷之险阻而难除者,车之绝地也。圮下渐泽、车之困地也。陷之险阻而难除者,车之绝地也。圮下渐泽、 黑土黏埴者,车之劳地也。左险右易,上陵仰阪者,车之逆黑土黏埴者,车之劳地也。左险右易,上陵仰阪者,车之逆 地也。殷草横亩,犯历深泽者,车之拂地也。车少地易,与地也。殷草横亩,犯历深泽者,车之拂地也。车少地易,与 步不敌者,车之败地也。后有沟渎,左有深水,右有峻阪者,步不敌者,车之败地也。后有沟渎,左有深水,右有峻阪者, 车之坏地也。日夜霖雨,旬日不止,道路溃陷,前不能进,车之坏地也。

5、日夜霖雨,旬日不止,道路溃陷,前不能进, 后不能解者,车之陷地也。后不能解者,车之陷地也。 作战程式作战程式 立营立营下战书下战书闯营闯营冲阵冲阵 3、车战的衰落、车战的衰落 车战的衰落历史条件主要有:车战的衰落历史条件主要有: 是进行战争的地理条件的变化。是进行战争的地理条件的变化。 是战争的社会内容发生了变化。是战争的社会内容发生了变化。 铁制兵器的大量使用铁制兵器的大量使用 恩格斯:恩格斯:“装备、编成、编制、战术和战略,首先依赖于装备、编成、编制、战术和战略,首先依赖于 当时的生产水平和交通状况。这里起变革作用的,不是天当时的生产水平和交通状况。这里起变革作用的,不是天 才统帅的才统帅

6、的悟性的自由创造悟性的自由创造,而是更好的武器的发明和,而是更好的武器的发明和 士兵成分的改变;天才统帅的影响最多只限于使战斗的方士兵成分的改变;天才统帅的影响最多只限于使战斗的方 式适合于新的武器和新的战士式适合于新的武器和新的战士”。 4、攻车功能的转换、攻车功能的转换 戚继光有过具体的描述:戚继光有过具体的描述:“我有车营,车有火器,终日我有车营,车有火器,终日 打敌不乏,不用挑壕而壕之险在我,不用依城而城已在打敌不乏,不用挑壕而壕之险在我,不用依城而城已在 营,要行则行,欲止则止营,要行则行,欲止则止”;“连车环外,人憩其中,连车环外,人憩其中, 周布森列,乘隙而出,此有脚之城,不饲之

7、马也周布森列,乘隙而出,此有脚之城,不饲之马也”。 撞车撞车 轒轒 辒辒 车车 1、骑兵的形成、骑兵的形成 左传左传:“古者服牛乘马,马以驾车,不单骑也。至六国之古者服牛乘马,马以驾车,不单骑也。至六国之 时,始有单骑,苏秦所云时,始有单骑,苏秦所云车千乘,骑万匹车千乘,骑万匹是也是也”。 杨宽杨宽战国史战国史:“古时作战,载人和运输都用车。马驾车,古时作战,载人和运输都用车。马驾车, 不单骑。到春秋末年才有骑马的风气不单骑。到春秋末年才有骑马的风气”。 顾炎武顾炎武日知录日知录:“骑射之法,骑射之法, 不始于赵武灵王也不始于赵武灵王也”。 翦伯赞:翦伯赞:“赵武灵王赵武灵王 是一个英雄,不仅

8、仅是一个英雄,不仅仅 是因为他筑了一条长是因为他筑了一条长 城,更重要的是因为城,更重要的是因为 他敢于发布他敢于发布胡服骑胡服骑 射射的命令。要知道,的命令。要知道, 他在当时发布这个命他在当时发布这个命 令,实质上就是同最令,实质上就是同最 顽固的传统习惯和保顽固的传统习惯和保 守思想宣战守思想宣战”。 赵国名将李牧赵国名将李牧 所编部队:所编部队: “战车一千三战车一千三 百乘,选骑一百乘,选骑一 万三千匹,百万三千匹,百 金之士五万人,金之士五万人, 彀者(弓箭手)彀者(弓箭手) 十万人,悉勒十万人,悉勒 习战习战杀匈杀匈 奴十余万骑奴十余万骑”。 吴起:吴起:“马必安其处所,适其水草

9、,节其饥饱,冬则温厩,马必安其处所,适其水草,节其饥饱,冬则温厩, 夏则凉庑夏则凉庑”,“日暮道远,必数上下(时时下马步行),日暮道远,必数上下(时时下马步行), 宁劳于人,慎无劳马。常令有余,备敌覆我。能明此者,宁劳于人,慎无劳马。常令有余,备敌覆我。能明此者, 横行天下横行天下”。 戚继光:戚继光:“马虽畜类,其效汗血之劳,战阵之间,为国家马虽畜类,其效汗血之劳,战阵之间,为国家 宣(出)力,与官军无异,又为尔辈骑乘代劳,且最有功宣(出)力,与官军无异,又为尔辈骑乘代劳,且最有功 于尔也。死在出征地方,止许割耳蹄回报衙门,全体掩埋,于尔也。死在出征地方,止许割耳蹄回报衙门,全体掩埋, 不许

10、开剥食用。如违者军法重治不许开剥食用。如违者军法重治”。 2、战马的保养和调教 3、骑兵作战的特点 孙膑对骑兵的特点和骑战的主要战法作过归纳:孙膑对骑兵的特点和骑战的主要战法作过归纳:“用骑有十利:一曰迎敌用骑有十利:一曰迎敌 始至;二曰乘虚背(败)敌;三曰追散乱击;四曰迎敌击后,使敌奔走;始至;二曰乘虚背(败)敌;三曰追散乱击;四曰迎敌击后,使敌奔走; 五曰遮其粮食,绝其军道;六曰败其关津,发其桥梁;七曰掩其不备,卒五曰遮其粮食,绝其军道;六曰败其关津,发其桥梁;七曰掩其不备,卒 击其未振旅;八曰攻其懈怠,出其不意;九曰烧其积聚,虚其市里;十曰击其未振旅;八曰攻其懈怠,出其不意;九曰烧其积聚

11、,虚其市里;十曰 掠其田野,系累(俘虏)其子弟。此十者,骑战之利也。夫骑者,能离能掠其田野,系累(俘虏)其子弟。此十者,骑战之利也。夫骑者,能离能 合,能散能集,百里为期,千里而赴,出入无间,故曰离合之兵也合,能散能集,百里为期,千里而赴,出入无间,故曰离合之兵也”。 4、对骑兵的防御 骑兵的短处: 骑兵作战受地形的限制很大骑兵作战受地形的限制很大 骑兵速度快,向前冲击时,容易远骑兵速度快,向前冲击时,容易远 离大本营或后续部队,受敌人从背离大本营或后续部队,受敌人从背 后的阻截,造成有进无退或入而难后的阻截,造成有进无退或入而难 出的困境。出的困境。 要制服骑兵,关键是要制服战马,最常用的兵

12、器就 是强弓劲弩。 “以步兵与车、骑战者,必依丘墓以步兵与车、骑战者,必依丘墓 险阻险阻”。 李卫公问对李卫公问对 利用地形地物,将自己的部队布置在不利利用地形地物,将自己的部队布置在不利 于骑兵奔驰的地形上于骑兵奔驰的地形上 。 在无地形可凭借时,可将战车连接为营以自固在无地形可凭借时,可将战车连接为营以自固。 如果在既无地形可凭,又无战车可用时,可用如果在既无地形可凭,又无战车可用时,可用 各种木料或刚砍伐的树木临时筑成拒马木,用以各种木料或刚砍伐的树木临时筑成拒马木,用以 阻滞乃至挡住敌军骑兵的速度。阻滞乃至挡住敌军骑兵的速度。 积极的防御策略应当积极的防御策略应当 是消灭敌人的骑兵。是

13、消灭敌人的骑兵。 钩镰枪钩镰枪 6、重装甲骑的兴起与衰落 5、汉匈百年骑战 7、以步制骑和以骑制骑之争 范仲淹:范仲淹:“自古骑兵未必有利自古骑兵未必有利”,“沿边市沿边市 马,岁几百万缗,罢之则绝戎人,行之则困马,岁几百万缗,罢之则绝戎人,行之则困 中国中国” 沈括等:沈括等:“契丹,马所生,而民习契丹,马所生,而民习 骑战骑战“,而宋则,而宋则”利强弩。舍我之利强弩。舍我之 长技,勉强其所不能,以敌其天产,长技,勉强其所不能,以敌其天产, 未闻可以胜人也未闻可以胜人也”。 1、水军的出现、水军的出现 左传记载,前549年“夏,楚子为舟师 以伐吴” 是我国古代文献中有明确年代记 载的最早一次

14、水战,也是关于战船与水军 最早的可靠记录。 左传记载,前525年“吴伐楚,阳匄为令 尹,卜战,不吉。司马子鱼曰:我得上游, 何故不吉?大败吴师,获其乘舟余皇” 是我国有明确年代的最早一场在大江中的水战。 神机制敌太白阴经卷四:“水战之 具,始于伍员,以舟为车,以楫为马”。 大翼模型(长大翼模型(长23米,宽米,宽3.5米)米) 战船修长,首尾翘起,无帆无舵,完全由划桨的战船修长,首尾翘起,无帆无舵,完全由划桨的 “水手水手“操纵战船。操纵战船。 船分上下两层,下层是站立划桨的水手,上层是作船分上下两层,下层是站立划桨的水手,上层是作 战的战士。战的战士。 春秋战船的基本特点:春秋战船的基本特点

15、: 所使用的武器有戈、戟、矛、弓矢、盾、护体短剑等,所使用的武器有戈、戟、矛、弓矢、盾、护体短剑等, 所使用的指挥系统仍是旗和金鼓。所使用的指挥系统仍是旗和金鼓。 2、水战的特点及其要求、水战的特点及其要求 诸葛亮:“水战之道,利在舟楫。练习士卒 以乘之,多张旗帜以惑之,严弓弩以中之, 持短兵以捍之,设坚栅以卫之,顺其流而击 之”。 草庐经略:“据上流以藉水力,乘高舰以 处胜势,张牛革以蔽矢石,泥五緉以防火攻, 因风道以为进止。舟欲其接续而不星散, 则救应不难;卒欲其善水而习风波,方可奋斩 馘之勇。故教悍卒以为水兵则教易成,用火桶 喷筒以佐水战则必胜。立营置寨,巨舰环外, 小舟居中,悬皮树栅,

16、开立门户。艋艟密布, 最忌联锁,以致火攻。严而备之,存乎其人”。 水军的训练要求水军的训练要求 A、掌握必要的水文与天文知识,善于识别方位,计、掌握必要的水文与天文知识,善于识别方位,计 算航程,熟悉航道算航程,熟悉航道 。 明代明代阵纪阵纪:“洋海之战,所虑风涛不时,又虑洋海之战,所虑风涛不时,又虑 迷失向往,当以斗建为正,加四时定之,知所进退迷失向往,当以斗建为正,加四时定之,知所进退 矣矣”。 “ “日晕主风,月晕主雨,风雨必从晕阙处日晕主风,月晕主雨,风雨必从晕阙处 来来”。 B、要求在各种水情条件下能熟练地驾驶战船。、要求在各种水情条件下能熟练地驾驶战船。 C、养成严格的纪律养成严格

17、的纪律。 明清船上的分工大体是“捕盗(指挥员)专管一船之 务,凡入船客兵,俱听管束,第当重其事权,俾有专 力,无掣肘可也。舵工专管舵,兼防舵门下攻守。椗 手专管椗正头前攻守。缭手专管帆樯绳索,主持调创。 斗手遇贼即上斗,用犁头镖下射贼舟。” D、熟悉水性,敢下水,善游泳。、熟悉水性,敢下水,善游泳。 南宋抗金名将刘锜屯驻扬州时,“金人以毡裹船 载粮而来,锜使善没者凿沉其舟”。 又如南宋时期,任镇江知府的赵善湘,就“教浮 水军五百人,常以黄金沉之江,使探得者辄予之, 于是水艺极精练,能潜行水底数里。每一搜阅, 舟舰参错,杂以浮水诸军,履波浮为部伍。” 水战专门装备(除船外)水战专门装备(除船外)

18、 钩距钩距、犁头镖、拍竿、犁头镖、拍竿、 火飞抓、水雷、猛火油火飞抓、水雷、猛火油 钩钩 距距 犁头镖犁头镖 武经总要武经总要中中 装有拍竿的楼船装有拍竿的楼船 圣武记圣武记卷卷14所概括的:所概括的:“请言舟要:大胜小、请言舟要:大胜小、 坚胜脆、顺风胜逆风、顺流胜逆流,防浅、防火、坚胜脆、顺风胜逆风、顺流胜逆流,防浅、防火、 防风、防凿、防铁锁防风、防凿、防铁锁”。 水战攻防战术要求水战攻防战术要求 A、必须占据上游,这是在江河作战中十、必须占据上游,这是在江河作战中十 分重要的客观条件。分重要的客观条件。 B、要居上风位,使自己的进攻方向处于、要居上风位,使自己的进攻方向处于 顺风的地位。顺风的地位。 顺风者较之逆风者有以下明显的优势:顺风者较之逆风者有以下明显的优势: (2)便于使用火攻。 (1)便于帆船加快速度压制、冲击敌船。 (3)便于向敌船抛橵石灰之类粉末,破坏敌方军士视力。 (4)便于向敌方射箭。 C、大可胜小,坚可胜脆。、大可胜小,坚可胜脆。 D、设法掩饰与隐蔽自己。、设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