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连接技术7_第1页
材料连接技术7_第2页
材料连接技术7_第3页
材料连接技术7_第4页
材料连接技术7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材料连接技术材料连接技术 Materials Welding and Joining Techniques 赵兴科赵兴科 课程编号:302706 2.2 先进材料的连接技术先进材料的连接技术 铝及其合金的连接铝及其合金的连接 钛及其合金的连接钛及其合金的连接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连接金属基复合材料的连接 陶瓷材料的连接陶瓷材料的连接 (一)(一) 钛及其合金的分类与特性钛及其合金的分类与特性 1 分类分类 (1)工业纯钛)工业纯钛 二、二、钛及其合金的连接钛及其合金的连接 密度小(4.5g/cm3)、熔点高(1668)。 在固态下有同素异构转变,882.5以下为密排 六方晶格的-Ti;在882.5

2、 以上直至熔点为- Ti,具有体心立方晶格。 牌号TA1TA3。 常用的Ti-6Al-4V(TC4) 为 (+)双相合金。 (2)钛合金)钛合金 根据钛合金退火状态的室温组织,可将钛合金分 为三种类型: 型、型和(+)型,牌号分别为 TA48、TB12和TC110合金系列。 2 特性特性 密度小,熔点高。 强度相当于优质钢,比强度高。 热膨胀系数很小,热应力小。 导热性差,磨擦系数大,机加工性能较差。 与氧的亲和力大,表面易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常温下非常稳定,耐蚀性好。 (二)钛及其合金的焊接性(二)钛及其合金的焊接性 钛和钛合金的焊接性取决于它的物理化学性能。 空气中加热时,钛在250开始吸

3、氢,500开始 吸氧,600开始吸氮。 随着温度提高,钛吸收气体的能力增大。 1 污染对焊接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污染对焊接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 氢既可以溶于钛也可以与钛形成化合物(TiH)。 焊缝含氢量略提高合金的强度、略降低合金的塑性、 显著降低合金的冲击韧性。 (1)氢的影响)氢的影响 (2)氧的影响)氧的影响 氧在钛的相和相中都有较高的溶解度,并能形成间 隙固溶相。 氧提高钛合金的硬度和强度、显著降低塑性。 (3)氮的影响)氮的影响 氮即可以固溶于钛也可以与钛形成氮化钛。 氮对提高焊缝的强度、硬度,降低焊缝的塑性 作用比氧更为显著。 2 焊缝气孔 焊缝中的气孔是焊接钛合金最为普遍的缺陷。 存

4、在于被焊金属电弧区中的氢和氧是产生气孔 的主要原因。 焊接工艺不正确、保护气体的纯度不够以及接头 污染等增加气孔倾向。 彻底清除焊件表面、焊丝表面上的氧化皮油污等 有机物; 对熔池施以良好的气体保护,控制好氩气的流量 及流速,防止产生紊流现象,影响保护效果; 正确选择焊接工艺参数,增加深池停留时间以便 于气泡逸出。 焊缝气孔防止途径焊缝气孔防止途径 (3)焊接接头的裂纹 钛合金的焊缝热裂倾向小。 热影响区可能出现延迟冷裂纹。 F防止延迟裂纹主要是减少焊接接头氢的来源, 必要时进行真空退火处理。 热应力小;结晶温度区间窄。 氢致脆性 (三)钛及其合金的焊接工艺特点(三)钛及其合金的焊接工艺特点

5、鉴于钛的高活性,钛及钛合金焊前应对接头部位 进行仔细清理。 通常的清理方法为:机械方法去除表面氧化皮 酸洗(HF-HNO3-H2O ) 清水冲洗迅速烘干。 临焊前用丙酮或酒精擦洗。 清洗后的焊件必须在72h内焊完, 否则需重新清理。 (四)钛及其合金的焊接方法简介(四)钛及其合金的焊接方法简介 钛材总量的60用于航空业,焊接具有特殊性。 航空领域以电子束焊为主,其次是钨极氩弧焊、 扩散焊、电阻焊等。 非航空领域以TIG保护焊为主,其次是钎焊、电 阻焊、高能束焊和扩散焊等多种焊接方法。 1 钨极氩弧焊钨极氩弧焊 须采取特殊的保护措施,即采用喷尺寸较大的焊矩, 以扩大气体保护区面积;当喷嘴不足以保

6、护焊缝及 近缝区高温金属时,需附充氩保护拖罩。 焊缝和近缝区颜色是保护效果的标志。银白色表示 保护效果最好,黄色为轻微氧化,一般是允许的。 选用具有下降外特性、高频引弧的直流氩弧焊电源, 且延迟递气时间不少于15秒,避免焊遭受缝到氧化、 污染。 氩气纯度应不低于99.99%,露点在-40以下,当 氩气瓶中的压力降至0.981MPa时,应停止使用。 断弧及焊缝收尾时,要继续通氩气保护,直到焊缝 及热影响区金属冷却到350以下时方可移开焊枪。 2 激光焊接激光焊接 激光焊接是在大气环境中进行的,保护不良时易 出现焊缝气孔。 焊缝气孔与焊接线能量有密切关系,焊接线能量 适中,则焊缝气孔数量少、甚至无

7、气孔。 3 电子束焊电子束焊 焊接质量好,焊接速度快,变形小。 结构尺寸受限,成本高。 4 超塑性扩散焊超塑性扩散焊 相变超塑性扩散焊是一种介于压焊与扩散焊之间 的固相焊接方法。 与压力焊相比,需要的压力小,变形也小。 与扩散焊相比,时间短,温度低。 超塑成形/扩散连接技术在航空、航天结构上的 日益扩大应用,适应了钛合金薄壁整体结构成形 与连接一体化加工趋势。 钛合金何以进行超塑性扩散焊?钛合金何以进行超塑性扩散焊? 5 钎焊钎焊 真空钎焊可以避免高温情况下氧、 氮和 氢各种 气体元素对钛合金钎缝性能的影响。 目前国内外TC4合金真空钎焊用钎料主要以钛 基和锆基钎料为主。 以纯金属箔的复合叠片

8、、纯金属粉末的混合物以及 快淬合金粉末、 快淬急冷箔带等形式加入。 钎焊接头强度可接近基体本身的强度。 钎焊接头均呈现较明显的脆性。 钎焊接头脆性大的原因之一就是钎缝中生成了大量 的金属间化合物。 在钎料中加入适当的合金元素以改善钎缝的韧性。 F组织形态; F晶格类型。 2.2 先进材料的连接技术先进材料的连接技术 铝及其合金的连接铝及其合金的连接 钛及其合金的连接钛及其合金的连接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连接金属基复合材料的连接 陶瓷材料的连接陶瓷材料的连接 (一)(一)复合材料概述复合材料概述 1 复合材料的定义和特点复合材料的定义和特点 三、三、金属基复合材料的连接金属基复合材料的连接 由两种或

9、多种物理和化学本质不同的物质人工制成 的一种多相固体材料。 (1)可改善或克服组成材料的弱点,充分发挥它们的优点, 如玻璃钢(玻璃树脂) (2)可按构件的结构和受力要求,进行材料的最佳设计, 给出预定的分布合理的配套性能. (3)可创造单一材料不易具备的性能或功能,或同时发挥 不同的功能。 按基体类型分类:按基体类型分类: 非金属复合材料; 金属基复合材料。 按增强材料分类:按增强材料分类: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颗粒增强复合材料; 叠层复合材料: 夹层结构复合材料。 按复合效果分类:按复合效果分类: 结构复合材料; 功能复合材料。 2 复合材料的类型复合材料的类型 增强相大小应适当,一般几微米

10、到几十微米; 增强相的体积含量应在20以上; 增强相应高度均匀弥散分布在基体中; 增强相与基体之间有一定的结合强度。 结构复合材料基本要求:结构复合材料基本要求: 金属基复合材料是在六十年代初开发、研制的一种 新型材料。 具有很高的比强度、比模量及优良的综合性能,是 当今新材料科学研究的重点与方向。 复合材料二次加工成型困难,特别是连接(焊接) 工艺问题一直是阻碍复合材料发展的主要因素。 几乎与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研究开发同时,从七十年 代初许多从事焊接研究工作的学者就对金属基复合 材料的焊接问题作了大量的研究尝试。 成功的连接方法包括:熔化焊(钨极氩弧焊TIG及熔 化极氩弧焊MIG)、电阻焊、扩

11、散焊、钎焊等。 (二)金属基复合(二)金属基复合材料的连接技术材料的连接技术 熔化焊是最早用于金属基复合材料焊接的方法。 虽然MIG、TIG用于铝及其合金的焊接可得到令人满意 的焊接质量,但它们用于Al基复合材料的焊接结果却 不理想。 1 熔化焊 焊缝成形缺陷; 焊缝成分偏析; 脆性相的析出; 强化相的溶解。 (1)大量固态增强体(如碳化硅颗粒)存在于熔融液态基体中, 降低熔池的流动性,使其发生粘滞,产生夹渣影响正 常成形;粘滞的熔池金属使得扩散氢不易逸出,残留 于焊缝中造成大量气孔,若母材焊前未经去气处理而 吸附较多氢,则气孔现象更严重。 金属复合材料熔焊的特点金属复合材料熔焊的特点 (2)

12、熔池结晶过程中固态增强体(如SiC颗粒)不能成为结晶 核心,被长大的结晶相所排斥,聚集于最后结晶的焊 缝中心处或母材与焊缝金属的熔合线处,极易引起焊 缝中心及焊趾结晶裂纹,并使得焊缝组织发生脆化分 层,大大降低接头强度。 (3)基体Al、Mg等都是很活泼的化学元素,在熔化焊的高温 条件下很容易与增强体发生反应,在界面上生成脆性化 合物。如:4Al(1)+3SiC(s)=Al4C3(脆性相)+3Si,大大 削弱了增强体的作用,降低了接头近缝区的强度。 (4) B/Al复合材料在740停留几分钟就可观察到B与Al发生 了反应,而在1000稍作停留就可明显观察到B与Al发生 剧烈反应甚至使得B完全熔

13、化在Al液中)。 (5)复合材料基体与增强相的导热系数、热膨胀系数等相差 悬殊,经焊接热循环后在基体与增强体界面上产生大量 微区残余应力,从而恶化接头性能。 (6)焊接填充金属材料为不含增强体的普通材料,因此无法 使得焊缝金属与母材等强,特别是以热处理强化铝合金 为基体的复合材料经过焊接热循环的作用,近缝区硬度 大大提高,而稍远的退火区则发生软化现象。 上述问题表明常规的熔焊方法不适宜于连接金属基复 合材料。 为适应特殊的要求,焊接工艺技术也再不断地改进: 在填充金属材料中填加适量增强相使焊缝与母材具 有相同的组织结构,并在其中添加适量合金元素以 改善焊缝金属的冶金性和润湿性,减轻焊缝缺陷,

14、提高焊接质量。 发展电弧跟踪计算机全自动控制氩弧焊,对焊接过 程的热输入、焊速、加热冷却时间、速度及熔池深 度、大小等工艺参数进行自动控制,抑制基体与增 强体的反应,利于氢气逸出,控制熔池金属结晶凝 固过程,实现焊接工艺过程的最优化。 接头采用留间隙开坡口对接焊型式,以利熔融金属 向焊缝根部流动,克服增强相带来的粘滞问题; 焊后再经热处理强化,消除焊接热循环对焊缝及母 材所造成的不良影响。 采用以上措施后熔化焊方法基本可以用于复合材料的焊接, 并获得较满意接头,母材与焊缝金属熔合良好,几乎不存 在明显界线,接头强度可达到100-260MPa,但是焊缝质 量不够稳定,无法完全避免气孔和裂纹等缺陷

15、。 电子束、激光束、等离子、电容储能点焊等能量高度 集中,焊接时间极短,加热冷却速度极快(电容储能 点焊方法焊接SiC(P)/6061Al复合材料熔池深度为 90m,焊接时间0.0004s,加热冷却速度106/S), 可避免焊接过程中基体与增强体之间的剧烈反应,减 轻对增强体造成损伤,适合复合材料焊接。 扩散焊方法很适合复合材料焊接,因为它焊接温度 较低,对增强体造成的影响小。 焊接时间较长,对设备要求较高,成本高,焊件尺 寸形状也很受限制,而且质量受许多因素影响,很 不稳定。 2 扩散焊 (1)表面处理方法、处理的时间、程度对焊接质量、 接头强度影响很大,有时甚至相差几倍。 (2)焊接工艺参数对接头强度影响也非常大。扩散焊温度 压力值较小时随焊接温度、压力的增加接头强度近线性 增加。 在两复合材料接合面之间增加中间 过渡层,可以使原来界面上增强体- 增强体(R-R)接触改为增强体-基体 (R-M)接触,由于R-R之间几乎无结 合,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