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程设计报告课题名称 帧同步提取 学 院 专 业 班 级 学 号 姓 名 指导教师 定稿日期: 2014 年 06月13 日目录摘要1一、前言21.1 CDMA帧同步背景2二、帧同步提取基本原理32.1 CDMA含义32.2基本原理32.2.1发端用户数据成帧32.2.2 收端帧同步提取3三、帧同步提取设计63.1课程设计分析63.2帧同步提取测试设计步骤73.2.1实验箱设置73.2.2“发端数据成帧”测量步骤73.3单片机程序流程图如下9四、帧同步提取测试结果104.1课程设计实物链接图104.2“发端数据成帧”实验过程104.3实测收端帧同步误码:11五、课设总结12参考文献13附录(源
2、程序)145摘要 在当今这个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移动通信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移动环境下点对点的传输问题已经得到解决,那么对于给定资源应该采用什么多址技术使得有限的资源能传输更大容量的信息?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经历了第一代模拟移动通信系统、第二代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和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IMT-2000)。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包括AMPS、TACS和NMT等体制。第二代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包括GSM、IS-136(DAMPS)、PDC、IS-95等体制。一个典型的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包括:移动台(MS)、基站分系统(BSS)、移动交换中心(MSC)、原籍(归属)位置寄存器(HLR)、访问位置寄
3、存器(VLR)、设备标识寄存器(EIR)、认证中心(AUC)和操作维护中心(OMC)。而这其中,多址技术便主要解决众多用户如何高效共享给定频谱资源的问题。常规的多址方式有三种: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和码分多址(CDMA)。数字通信时,一般总是以一定数目的码元组成一个个的“字”或“句”,即组成一个个的“群”进行传输,因此群同步信号的频率很容易由位同步信号经分频而得出,但是每群的开头和末尾时刻却无法由分频器的输出决定。群同步的任务就是要给出这个“开头”和“末尾”的时刻。群同步有时也称为帧同步。本次课程设计主要研究帧同步的提取及实现方法。关键词:CDMA 帧同步 移动通信一、前言
4、1.1 CDMA帧同步背景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xing Access,CDMA)为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核心,它作为一种扩频技术,将信息比特扩展到比基带信号宽得多的频谱上传输,使信号传输带宽大于相关带宽,避免了在深度衰落情况下整个信号几乎完全损失的情况,但应用于高速数据传输时码间串扰变得十分严重。多载波传输的正交频分复用(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 FDM)是可以直接利用离散里叶变换( DFT) 实现的一种多载波调制并行传输技术,它将高速数据分解调制到多个相互交叠又相互正交的并行子信道中传输,使每个
5、子信道上的码元宽度大于扩展延时,若在码元间增加一定的保护间隔,则多径传输引起的码间串扰基本上消除。因此随着OFDM和CDMA技术向高速率发展,人们提出了把OFDM与CDMA结合起来的方案。多载波CDMA(MC-CDMA)可以充分利用CDMA技术和OFDM技术各有的利弊,取长补短,以求达到更好的通信传输效果。MC-CDMA系统由于利用多个载波传输数据,相邻载波的间隔非常小,它对系统的频率偏移和定时偏移非常敏感,这会引起码元间干扰、子载波间干扰和多用户间干扰。因此如何准确地实现载波、采样时钟和定时同步是MC-CDMA系统中的一个极为关键的技术问题。由于数字通信系统传输的是一个接一个按节拍传送的数字
6、信号单元,即码元,因而在接收端必须按与发送端相同的节拍进行接收,否则,会因收发节拍不一致而导致接收性能变差.此外,为了表述消息的内容,基带信号都是按消息内容进行编组的,因此,编组的规律在收发之间也必须一致.在数字通信中,称节拍一致为位同步,称编组一致为帧同步.在时分复用通信体统中,为了正确地传输信息,必须在信息码流中插入一定数量的帧同步码,目前,一种常用的帧同步码组是巴克码。本次课程设计的目的是了解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包括CDMA移动通信系统收端帧同步提取原理及实现方法,设计、开发帧同步提取CPU2(89S52)单片机程序,增强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手能力。在CDMA移动通信实验箱上开发收端帧同步
7、提取CPU2(89S52)单片机程序,或用C语言编程实现单片机的应有功能。本次课程设计的要求如下:1. 发端由信源开始顺着信号处理的流向用示波器观测各电路模块输入/输出数据,了解成帧过程及原理。2. 观测收端有关信号,了解帧同步提取过程及原理。3. 通过完成课程设计,给出所开发的CPU2帧同步提取单片机程序及其实测运行效果和性能指标。总结单片机程序设计及调试的体会。由课程设计的实验结果,详述帧同步提取原理。说明帧同步为什么不能象信码一样釆用信道编码来抗干扰?实际釆用了另外哪些抗干扰措施?二、帧同步提取基本原理2.1 CDMA含义CDMA(码分多址)是指一种扩频多址数字式通信技术,通过独特的代码
8、序列建立信道,可用于二代和三代无线通信中的任何一种协议,它是以扩频信号为基础的,利用不同码型实现不同用户的信息传输。扩频信号是一种经过伪随机序列调制的宽带信号,其带宽信号通常比原始信号带宽高出几个量级。常用的扩频信号有两类:跳频信号和直接序列扩频信号(简称直扩信号),因而对应的多址方式为跳频码分多址(FH-CDMA)和直扩码分多址(DS-CDMA)。CDMA是CDMA无线接入台一种多路方式,多路信号只占用一条信道,极大提高带宽使用率,应用于800MHz和1.9GHz的超高频(UHF)移动电话系统。CDMA使用带扩频技术的模-数转换输入音频首先数字化为二进制元,传输信号频率按指定类型编码,由于有
9、无数种频率顺序编码,因此很难出现重复,增强了保密性。CDMA通道宽度名义上1.23MHz,网络中使用软切换方案,尽量减少手机通话中信号中断。数字和扩频技术的结合应用使得单位带宽信号数量比模拟方式下成倍增加,CDMA与其他蜂窝技术兼容,实现全国漫游。最初的CMDAOne标准只提供单通道14.4Kbps和八通道115Kbps的传输速度。现CDMA2000和宽带CDMA速度已经成倍提高。2.2基本原理2.2.1发端用户数据成帧以BS1的用户1数据为例将有关部分画出,如图2-1所示。7位拨码开关设置并行数据并/串变换加编码器尾比特卷积编码器成帧D1DlerDlfr1.425kb/s2.85kb/s2.
10、85kb/s图2-1 BS1发端用户1数据成帧BS1用户1数据(信码)D1用7位并行拨码开关人工设置(D2、D3、D4还可选用内部电路产生的随机并行数据)。7位并行数据首先由“并/串变换”电路变成串行数据,然后在最后加入1位为0的尾比特,共8位形成一帧数据D1,码速率为1.425kb/s。尾比特的加入是为了完成其后一帧数据独立的卷积编码,使相邻帧数据之间无约束关系。D1送入(2,1,2)卷积编码器进行卷积纠错编码,输出Dler,每帧数据加倍成为28=16位,码速率也由1.425kb/s加倍成为2.85kb/s。每帧16位有效数据送入“成帧”电路,在前面预留的时隙中插入8位帧同步(帧同步码由7位
11、巴克码前面加上1位0而组成,为01110010),形成完整一帧数据Dlfr共24位,完成用户数据的成帧处理。2.2.2 收端帧同步提取收端帧同步提取及纠错解码由单片机CPU2实现,现将有关部分画出,如图2-2所示。在提取帧同步前,收端已完成PN码同步及解扩(去扰)、载波解调及Walsh码相关检测,输出信码Drxs及同步时钟CPb。以接收BS1的用户1数椐为例,在无误码时,Drxs=Dlxs;在无误码并且无分组交织/去交织时,Drxs=Drfr=Dlfr。分组去交织Drfr卷积解码器DrLED显示Drxs帧同步提 取CPbFSrCPbCPb图2-2 收端帧同步提取及相关电路帧同步提取电路在同步时
12、钟CPb驱动下,逐位输入信码,存入串行移位寄存器,以适当的判决门限识别帧同步码,并经过帧同步保护以最低的漏同步概率及假同步概率达到帧同步状态,输出帧同步信号FSr,控制分组去交织及卷积解码器正确地按帧时序处理输入信码流,恢复原始用户数据Dr,并且送LED电路显示。帧同步提取模块由帧同步码识别及帧同步保护二部分组成,如图2-3所示。帧同步码识别器原理框图见图2-4。输入信码在同步时钟驱动下逐位进入8位移位寄存器。每当进入1位信码后,将移位寄存器中的8位信码与帧同步码01110010逐位比较是否相同,然后求相同的总位数与判定门限7比较。相同位数大于等于7位,则判定为是帧同步码;否则不是帧同步吗。这
13、里选择的判决门限,允许输入帧同步码有1位误码,以减小漏同步概率。帧识别器实际上是个自相关检测器。帧同步码识别帧同步保护DrxsFSrCPb图2-3 帧同步提取原理方框图帧同步提取工作状态分为捕捉态(帧失步状态)及维持态(帧同步状态)。在捕捉状态下,必须在连续帧的相同时隙都识别到帧同步码,才确认达到了帧同步状态,以防止用户信码中可能出现的帧同步码型造成的假同步。这称之为后方保护,称为后方保护次数(本实验箱取=3)。在帧同步状态下,在每帧数据的帧同步码时隙可能因误码造成漏识别,只有连续帧检测不到帧同步码才确认已帧失步,再重新开始捕捉。这称之为前方保护,称为前方保护次数(本实验箱取=4)。由以上工作
14、原理,由单片机实现的帧同步提取模块状态流图见图2-5。单片机程序框图可由图2-4及图2-5画出。CPb01001110M移位寄存器输入信码Drxs相同位数7判决帧同步码识别信号帧同步码(MSB)Drxs(LSB)图2-4 帧同步码识别器原理框图捕捉状态(帧失步状态):逐码元识别帧同步码后方保护(属捕捉状态):对每帧的相同时隙识别帧同步码前方保护(属维持状态):对每帧的帧同步码时隙识别帧同步码维持状态(帧同步状态):对每帧的帧同步码时隙识别帧同步码未识别到帧同步码连续帧都无帧同步码有一个帧同步码一帧无帧同步码有一个帧同步码一帧无帧同步码识别到帧同步码连续帧都有帧同步码图2-5 帧同步提取状态流图
15、三、帧同步提取设计3.1课程设计分析在本实验中,由于数字通信系统传输的是一个接一个按节拍传送的数字信号单元,即码元,因而在接收端必须按与发送端相同的节拍进行接收,否则,会因收发节拍不一致而导致接收性能变差.此外,为了表述消息的内容,基带信号都是按消息内容进行编组的,因此,编组的规律在收发之间也必须一致.在数字通信中,称节拍一致为位同步,称编组一致为帧同步.在时分复用通信体统中,为了正确地传输信息,必须在信息码流中插入一定数量的帧同步码,它可以是一组特定的码组,也可以是特定宽度的脉冲,可以集中插入,也可以分散插入.集中式插入法也称为连贯式插入法,即在每帧数据开头集中插入特定码型的帧同步码组,这种
16、帧同步法只适用于同步通信系统,需要位同步信号才能实现.适合做帧同步码的特殊码组很多,对帧同步码组的要求是它们的自相关函数尽可能尖锐,便于从随机数字信息序列中识别出这些帧同步码组,从而准确定位一帧数据的起始时刻.由于这些特殊码组是一个非周期序列或有限序列,在求它的自相关函数时,除了在时延j=0的情况下,序列中的全部元素都参加相关运算外,在j0的情况下,序列中只有部分元素参加相关运算。帧同步识别器第一次识别到的与帧同步码相同的码元序列被认为一定就是正确的帧同步码而不会是与帧同步码完全相同的数据(因为当各模块上电复位后NRZ码是从第一位开始输入帧同步识别电路的,而帧同步集中插入在NRZ码的第二位至第
17、八位,所以帧同步识别电路第一次识别到的与帧同步码相同的码元序列一定就是正确的帧同步码)。此后只要识别器输出一致脉冲信号,就将该信号延迟24位以后再与第一次识别到的帧同步信号比较,若相位相同,则输出正确的帧同步信号,若相位不同,则判断为假识别信号,给予滤除。图3-1 帧同步电路原理图3.2帧同步提取测试设计步骤3.2.1实验箱设置1在BS1及MS模块中插上拉杆天线,天线不要拉出接通实验箱电源。实验箱有关可设置模块的设置:在实验箱下方“通信系统制式”模块中设置系统为同步CDMA工作方式;在实验箱下方“D1信道编码设置”模块中设置D1无人为误码及D1无交织/去交织。在实验箱左侧中间“D2、D3、D4
18、数据格式”设置模块中设置D2、D3、D4数据格式为开关设置。在BS1及BS2模块左侧,拨动“信码D1/D2/D3/D4”设置开关,设置信码D1、D2、D3、D4各不相同;拨动D1、D2、D3、D4的“信道地址码Wi/Wj/Wk/Wl”设置开关,设置Wi=Wk,Wj=Wl,WiWj,Wi、WjW0、W8,即设置各用户占用信道为不同于导频信道及同步信道的业务信道2MS的“PN码同步方式”置为“检测同步信道”工作方式。3打开BS1的导频信道PIL、同步信道SYch及用户1业务信道D1ss,对应的指示灯亮,其它信道都关断;将发射功率调到最大。关断BS2全部信道。4收端MS的“接收基站地址码”设置为BS
19、1,“接收信道地址码Wr”设置成与发端BS1的用户1信道地址码一样,即Wr=Wi。调整好收端“PN码捕获及解扩”模块内PN码捕获电路比较門限电圧Ec,实现PN码同步,PN码同步指示灯常亮;收端达到帧同步状态,“帧同步及纠错”模块内帧同步指示灯常亮;收端收到发端信码D1:LED显示的接收信码Dr与发端LED显示的BS1用户1信码D1一样。3.2.2“发端数据成帧”测量步骤1双踪示波器设置:二个测量通道CH1及CH2都为DC、2V/DIV;CH1内触发,下降沿触发。2CH1观测BS1模块帧同步信号FS。CH2观测信码D1。改变D1拨码开关D10D16,观测D1的相应改变。信码D1码卷积编码前后速率
20、为1.425kb/s(周期702uS)及2.85kb/s(周期351uS),对比BS1模块内频率为2.85KHz的时钟CPb,或者用数字存储示波器的时间测量光标辅助测量,观测并记录一帧非全0的D1数据在表3-2-1中。其中,D1信码的第8位恒为0,是为完成其后卷积编码加入的尾比特。3CH2观测D1经卷积编码输出的Dler,用步骤2相同的方法观测,与FS、D1时序关系对齐4CH2观测Dler经“成帧”电路插入帧同步码01110010后输出的成帧信码Dlfr,与FS、D1时序关系对齐3.2.3收端“帧同步提取”测量步骤1CH1观测发端BS1帧同步FS,CH2观测收端MS帧同步FSr。2按下MS中“
21、PN码捕获及解扩”模块内“开环”键,使PN码捕获环路断开,收端PN码失步,PN码同步指示灯灭。其后的载波同步、Walsh码及时钟CPb全部失步,从而帧同步也失步。“帧同步及纠错”电路中帧同步指示灯灭,帧同步信号FSr消失。3释放“开环”键。PN码捕获环路闭合,经过一段时间达到PN码同步,指示灯亮。之后帧同步经过捕捉亦很快达到帧同步状态,帧同步指示灯亮,可观测到与发端FS同步的收端FSr稳定波形,收端LED显示的接收信码Dr与发端LED显示的信码D1完全相同,并且改变D1数据,Dr发生相应变化。4设置示波器为外同步,外同步信号接自BS1的帧同步FS。示波器二个通道分别观测收端MS的“Walsh码
22、相关检测”输出DK2及帧同步FSr。设置“测量仪”为测量D1纠错前误码率、测量闸門时间为1秒(1S)(按K1使“D1误码率”灯亮,再按K2使“纠错前”灯亮,然后按K4键使K4灯灭)。5BS2打开窄带干扰信道NBAND,对应的指示灯亮。BS1仍打开导频信道PIL、同步信道SYch及用户1业务信道D1ss,对应的指示灯亮。BS1的D1设置为0/1交替值1010101,使干扰产生的误码分布较均匀,帧同步时隙的误码率与测量的平均误码率相近。6逆时针调整BS1的“输出幅度”电位器减小BS1发射信号TX1输出幅度,从而减小接收端MS的输入信噪比,可观测到解调输出信号DK2的信噪比下降,误码率增大(亦可在误
23、码脉冲输出端Erp观测到误码脉冲增多)。观测收端帧同步脉冲信号FSr是否消失及帧同步指示灯是否熄灭,即是否发生帧失步。记录开始发生帧失步时的误码率-帧失步误码率。测量时要注意:误码率测量闸門时间为1秒,即误码率每间隔1秒才测量完一次然后刷新误码率显示值。故在帧失步之前调小TX1需十分缓慢、十分小心,否则实际帧失步误码率比显示值会大很多。7将BS1有用信号输出幅度调到最大,使收端MS重新达到PN码同步及帧同步。重复步骤6。8多次重复步骤7,求出多次测量的帧失步误码率的平均值,分析帧同步前方保护的作用。3.3单片机程序流程图如下主程序:设定好程序后将系统初始化,开启中断后开始进行同步捕捉的过程,如
24、果发现出现帧同步,则进行同步保护同时输出帧同步,如果没有则进行下一位的同步捕捉假同步保护程序: 漏同步保护程序: 四、帧同步提取测试结果 4.1课程设计实物链接图这是在实验室根据本次课程设计所连接的实物图4.2“发端数据成帧”实验过程发端数据成帧波形图: 这是发端数据成帧波形图,其中D1用7位并行拨码开关人工设置,7位并行数据首先由“并/串变换”电路变成串行数据,然后在最后加入1位为0的尾比特,共8位形成一帧数据D1;改变用户1信码D1后波形图 D1经卷积编码输出的Dler:本图为D1经卷积编码输出的Dler。信码D1码卷积编码前后速率为1.425kb/s(周期702uS)及2.85kb/s(
25、周期351uS),对比BS1模块内频率为2.85KHz的时钟CPb4.3实测收端帧同步误码: 本图为实测的收端帧同步误码。其解调输出信号DK2的信噪比下降,误码率增大或在误码脉冲输出端Erp观测到误码脉冲增多。观测到收端帧同步脉冲信号FSr、消失及帧同步指示灯熄灭五、课设总结通过本次的课程设计,我了解了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包括CDMA移动通信系统收端帧同步提取原理及实现方法,设计、开发帧同步提取CPU2(89S52)单片机程序,增强了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手能力,实现了在CDMA移动通信实验箱上开发收端帧同步提取CPU2(89S52)单片机程序。本次课程设计是以小组的形式来完成的,在这一周的课程设
26、计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很多的难题,比如对软件的不熟悉导致程序一直无法正常导入,对帧同步提取的原理不熟悉等等,但最终还是在大家和老师的帮助下一起努力完成了。在本次的课程设计中,我对帧同步提取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同时也对移动通信有了深入的了解。实践是建立在理论的基础之上的,而通过本次的课程设计,使我知道了理论与实际是相辅相成的,通过实践可以加深对移动通信的理论知识的理解,从而可以更好的展望移动通信的未来,为以后对于移动通信的技术操作打下基础。参考文献【1】 罗国明等 现代交换原理与技术 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2】 MBC-CDMA移动通信试验华中科技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系【3】 William
27、C.Y.Lee移动通信工程理论和应用(第二版) 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4】 韩-曼扬里 CDMA蜂窝移动通信与网络安全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5】 商书明 数字程控交换技术与应用 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附录(源程序)*;* RAM定义 *;*RFRM EQU 28H ;帧同步状态标志寄存器RA EQU 29H ;帧同步后方保护计数器RB EQU 2AH ;帧同步前方保护计数器RM3 EQU 2BH ;Drxs(帧同步码及信码)串行输入移位寄存器,RM3-RM1,24位.RM2 EQU 2CH ;RM1 EQU 2DH ;RCNT EQU 2EH ;Drxs(帧同步码及信码)串行输入计
28、数器RN2 EQU 2FH ;Drxs帧有效数据(信码)缓存器,RN2-RN1,16位.RN1 EQU 30H ;RDX3 EQU 31H ;Drfr(帧同步码及信码)输出寄存器,RDX3-RDX1,24位.RDX2 EQU 32H ;RDX1 EQU 33H ;RFRC EQU 34H ;Drfr(帧同步码及信码)串行输出计数器RFS EQU 35H ;帧同步负脉冲宽度计数器RX0 EQU 50H ;Rx0-Rx15=50H-5FH, 16单元去交织存储矩阵;SP=0DFH ;堆棧底;*;* FLAG定义 *;*FFRM BIT 00H ;已实现帧同步并收完一帧信码标志,1有效.FFS BI
29、T 02H ;发送帧同步负脉冲标志,0有效.;*;* CPU2端口定义 *;*CPb BIT P3.2 ;INT0外部中断0Drxs BIT P3.3 ;Drxs串行输入口Drfr BIT P3.4 ;Drfr串行输出口Dr BIT P3.5 ;Dr串行输出口FSr BIT P3.7 ;FSr帧同步脉冲输出口LED_FS BIT P2.7 ;帧同步状态指示LED灯驱动口X_C BIT P2.5 ;去交织控制,0有效Dr6 BIT P0.0 ;Dr并行输出,由LED显示Dr5 BIT P0.1 ;Dr4 BIT P0.2 ;Dr3 BIT P0.3 ;Dr2 BIT P0.4 ;Dr1 BIT
30、P0.5 ;Dr0 BIT P0.6 ;程序对CPU2的其它端口不要操作,以免影响PN码同步。;*;* PROGRAM *;* ORG 0000H LJMP MAIN ;去主程序 ORG 0003H LJMP INTRT0 ;去INT0中断服务程序 ORG 000BH RETI ;T0中断未用 ORG 0013H RETI ;INT1中断未用 ORG 001BH RETI ;T1中断未用 ORG 0023H RETI ;SP中断未用 ORG 002BH RETI ;T2中断未用;*;* MAIN PROGREM *;* ORG 0030HMAIN: ;主程序MOV SP,#0DFH ;初始化
31、MOV PSW,#0 ;主程序用第0组工作寄存器Rn, MOV TCON,#01H ;INT0外部中断,下降沿触发 SETB EX0 ;开INT0 SETB EA ; CLR FFRM ;置已实现帧同步并收完Drxs一帧信码标志初值:否 MOV RFRM,#0 ;置帧同步提取状态初值:帧失步MAIN_1: JNB FFRM,MAIN_1 ;等待已实现帧同步并收完Drxs一帧信码 CLR FFRM ;已实现帧同步并收完Drxs一帧信码,16位信码在RN2,RN1寄存器中.清标志FFRM JB X_C,MAIN_2 ;需要去交织? LCALL DIS_XCH ;对RN2,RN1寄存的Drxs一帧1
32、6位信码去交织,得Drfr仍存储在RN2,RN1中MAIN_2: JMP MAIN_1 ;循环;*INTRT0: ;INT0中断服务程序:读入Drxs数据,帧同步提取及上一帧数据由Drfr/Dr口输出 PUSH ACC ;现场保护PUSH B ;PUSH PSW ;PUSH DPH ;PUSH DPL ;MOV PSW,#08H ;INT0中断服务程序用第1组工作寄存器Rn LCALL L_SHIFT_DRRAM ;Drxs串行输入一位数据,左移存入RM3-RM2-RM1 MOV A,RFRM ;由帧状态RFRM跳转 MOV B,#3 MUL AB MOV DPTR,#TABL JMP A+D
33、PTRTABL: LJMP NSY ;失步状态 ,RFRM=0 LJMP B_PRO ;后方保护状态 ,RFRM=1 LJMP SY ;同步状态 ,RFRM=2 LJMP F_PRO ;前方保护状态 ,RFRM=3;*NSY: ;帧失步状态 ,RFRM=0 SETB LED_FS ;灭帧同步指示LED显示 MOV P0,#0FFH ;灭Dr的LED LCALL DT_FS ;逐位检测帧同步码 JNB F0,NSY_EX ;未检测到帧同步码,转中断服务程序出口 MOV RFRM,#1 ;检测到帧同步码,下次转向后方保护状态 MOV RCNT,#24 ;置帧长计数器初值,在下次帧同步时隙再检测帧同
34、步码 MOV RA,#2 ;置后方保护计数器初值,后方保护帧数a=3NSY_EX: JMP INT0_EX;*B_PRO: ;后方保护状态,RFRM=1 DJNZ RCNT,B_PRO_EX MOV RCNT,#24 ;当前帧数据存完,重置帧计数器初值 LCALL DT_FS ;在当前帧同步时隙,检测帧同步码 JNB F0,B_PRO1 DJNZ RA,B_PRO_EX MOV RFRM,#2 ;下次转向帧同步状态 JMP B_PRO_EXB_PRO1: MOV RFRM,#0 ;下次转向帧失步状态B_PRO_EX: JMP INT0_EX;*SY: ;帧同步状态 ,RFRM=2 CLR LE
35、D_FS ;亮帧同步指示LED灯 LCALL L_SH_RDX_OUT ;上一帧已去交织的信码Drfr(包括帧同步)输出一位 DJNZ RCNT,SY1 ;当前一帧信码存完? 未存完去SY1: MOV RCNT,#24 ;当前一帧信码存完,重置帧计数器初值 LCALL DT_FS ;在当前帧同步时隙,检测帧同步码 JNB F0,SY3 ;未检测到帧同步码,去SY3:SY2: SETB FFRM ;检测到帧同步码,置标志 MOV RDX3,#01110010B ;将上一帧已去交织Drfr信码送入串行输出移位寄存器RDX3-RDX1,准备串行输出 MOV RDX2,RN2 ; MOV RDX1,R
36、N1 ; MOV RN2,RM2 ;将当前帧的信码从输入移位寄存器RM2-RM1存入RN2-RN1,以便RM3-RM1继续存储下一帧输入信码Drxs MOV RN1,RM1 ; LCALL L_SH_RDX_OUT ;将输出移位寄存器RDX3-RDX1中,上一帧已去交织Drfr的第1位数据(帧同步码的第1位:0)串行输出 CLR FSr ;发帧同步负脉冲前沿 MOV RFS,#7 ;置帧同步负脉冲宽度计数器初值 CLR FFS ;置发帧同步负脉冲标志 JMP SY_EXSY3: MOV RFRM,#3 ;下次转向前方保护状态 MOV RB,#3 ;置向前方保护计数器初值B-1,前方保护帧数B=4 JMP SY2SY1: JNB FFS,SY1_2 SETB FSr ;结束帧同步负脉冲 JMP SY_EXSY1_2: DJNZ RFS,SY_EX SETB FFSSY_EX: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哈尔滨北方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可视化设计1》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商业银行贷款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河南省洛阳市第一高中2025年高三年级期末质量调查英语试题含解析
- 企业管理常用制度表格培训
- 如何做教师中小学校教师师德师风专题培训课件
- 医师三基培训
- 安全知识问答
- 教育目的基本类型
- 教育类实习答辩
- 强戒所道德教育
- 实验三钾离子对气孔开度影响
- 2022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含2022年修订部分)
- 市政学-张旭霞-第四章-城市土地管理和住房管理
- 特殊教育-资源中心-职能---ppt课件
- T∕ACSC 01-2022 辅助生殖医学中心建设标准(高清最新版)
- 通力救援程序
- 1混凝土拌合站临建方案
- 桐乡市乌镇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
- 移交涉密载体签收单(模板)
- 城镇自来水厂运行维护质量及安全技术标准规程(共72页)
- 台湾民法典目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