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第1页页 所谓所谓事故预防原理事故预防原理,主要是阐明事故是怎样发,主要是阐明事故是怎样发 生的、为什么会发生、以及如何采取措施防止事故生的、为什么会发生、以及如何采取措施防止事故 的理论体系。它以伤亡事故为研究对象,探讨事故的理论体系。它以伤亡事故为研究对象,探讨事故 致因因素及其相互关系、事故致因因素控制等方面致因因素及其相互关系、事故致因因素控制等方面 的问题。的问题。 第第2页页 事故事故是一种可能造成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的是一种可能造成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的意外事件意外事件。 摘自摘自H.W.海因里希、海因里希、F.伯德伯德 事故预防事故预防 第第3页页 行人行人甲甲看见香蕉皮,保持
2、正常步伐小心跨过,未碰撞看见香蕉皮,保持正常步伐小心跨过,未碰撞 其他行人。其他行人。 行人行人乙乙踩在香蕉皮上,滑了一下后,身体恢复平衡,踩在香蕉皮上,滑了一下后,身体恢复平衡, 未碰人,无损伤,继续前进。未碰人,无损伤,继续前进。 行人行人丙丙带着一瓶酒踩在香蕉皮上,滑了一下后,打碎带着一瓶酒踩在香蕉皮上,滑了一下后,打碎 酒瓶后,身体恢复平衡,无伤,继续前进。酒瓶后,身体恢复平衡,无伤,继续前进。 行人行人丁丁踩在香蕉皮上,滑倒,手被划破。踩在香蕉皮上,滑倒,手被划破。 行人行人戊戊踩在香蕉皮上,跌断手腕骨,踩在香蕉皮上,跌断手腕骨, 撕破裤子。撕破裤子。 第第4页页 行人行人乙、丙、丁
3、、戊乙、丙、丁、戊都属于事故都属于事故踩在香踩在香 蕉皮上滑倒蕉皮上滑倒。 行人甲未发生事故。行人甲未发生事故。 行人乙属于无伤无损事故,可谓行人乙属于无伤无损事故,可谓“小不小不 幸幸”。 行人丙属于人无伤、有物质损失的事故。行人丙属于人无伤、有物质损失的事故。 行人丁属于无物质损失的小伤事故。行人丁属于无物质损失的小伤事故。 行人戊属于有物质损失的大伤(致残)事行人戊属于有物质损失的大伤(致残)事 故。故。 第第5页页 第第6页页 第第7页页 早期事故致因理论(如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论等)早期事故致因理论(如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论等) 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事故致因理论(如能量意外释放论等)二次
4、世界大战后的事故致因理论(如能量意外释放论等) 现代的系统安全理论现代的系统安全理论 第第8页页 事故频发倾向论事故频发倾向论 事故频发倾向事故频发倾向(Accident PronenessAccident Proneness)是指个别)是指个别 人容易发生事故的、稳定的、个人的内在倾向。人容易发生事故的、稳定的、个人的内在倾向。 第第9页页 19191919年英国的格林伍德(年英国的格林伍德(M. GreenwoodM. Greenwood)和伍兹()和伍兹(H. H. H. H. WoodsWoods)对许多工厂里事故发生次数资料按如下三种统计分)对许多工厂里事故发生次数资料按如下三种统计
5、分 布进行了统计检验:布进行了统计检验: 泊松分布(泊松分布(Poisson DistributionPoisson Distribution) 偏倚分布(偏倚分布(Biased DistributionBiased Distribution) 非均等分布(非均等分布(Distribution of Unequal LiabilityDistribution of Unequal Liability) 事故频发倾向论事故频发倾向论 他们通过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工厂中存在着他们通过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工厂中存在着 事故频发倾向者。事故频发倾向者。 19391939年,法默(年,法默(Farmer
6、Farmer)和查姆勃()和查姆勃(ChamberChamber) 明确提出了事故频发倾向论的概念,认为明确提出了事故频发倾向论的概念,认为事故频发事故频发 倾向者的存在是工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倾向者的存在是工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事故遭遇倾向论事故遭遇倾向论 许多研究结果表明,事故的发生不仅与个人因素有许多研究结果表明,事故的发生不仅与个人因素有 关,而且与生产条件有关;与工人的年龄有关;与工人关,而且与生产条件有关;与工人的年龄有关;与工人 的工作经验、熟练程度有关。的工作经验、熟练程度有关。 事故遭遇倾向事故遭遇倾向(Accident LiabilityAccident Liabili
7、ty)是指某些人)是指某些人 员在某些生产作业条件下容易发生事故的倾向。员在某些生产作业条件下容易发生事故的倾向。 第第12页页 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论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论 该理论认为:事故的发生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该理论认为:事故的发生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 尽管事故发生可能在某一瞬间,却是一系列互为尽管事故发生可能在某一瞬间,却是一系列互为 因果的原因事件相继发生的结果。因果的原因事件相继发生的结果。 事故原因:事故原因:直接原因直接原因 间接原因间接原因 基本原因基本原因 第第13页页 遗 传 环 境 人 的 缺 点 不 安 全 行 为 事 故 伤 亡 不 安 全 状 态 海因里希事故因
8、果连锁论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论 第第14页页 博德事故因果连锁论博德事故因果连锁论 管 理 失 误 个 人 原 因 不 安 全 行 为 事 故 伤 亡 不 安 全 状 态 工 作 条 件 第第15页页 事故统计分析因果连锁模型事故统计分析因果连锁模型 管 理 失 误 起因 物 加害 物 行为人 不安全状态 不安全行为 事故 人 物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86GB/6441-86) 第第16页页 能量观点的事故因果连锁能量观点的事故因果连锁 1961 1961年吉布森(年吉布森(GibsonGibson)、)、19661966年哈登(年哈登(HaddonHad
9、don)等)等 人提出了解释事故发生物理本质的能量意外释放论。人提出了解释事故发生物理本质的能量意外释放论。 调查伤亡事故原因发现,大多数伤亡事故都是因为过调查伤亡事故原因发现,大多数伤亡事故都是因为过 量的能量,或干扰人体与外界正常能量交换的危险物质的量的能量,或干扰人体与外界正常能量交换的危险物质的 意外释放引起的,并且这种过量能量或危险物质的释放都意外释放引起的,并且这种过量能量或危险物质的释放都 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造成。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造成。 第第17页页 能量观点的事故因果连锁能量观点的事故因果连锁 第第18页页 系统安全观点的事故因果连锁系统安
10、全观点的事故因果连锁 所谓所谓系统安全系统安全,是在系统寿命期间内应用系统安全,是在系统寿命期间内应用系统安全 工程和管理方法,辨识系统中的危险源,并采取控制工程和管理方法,辨识系统中的危险源,并采取控制 措施使其风险最小,从而使系统在规定的性能、时间措施使其风险最小,从而使系统在规定的性能、时间 和成本范围内达到最佳的安全程度。和成本范围内达到最佳的安全程度。 系统安全观点的事故因果连锁系统安全观点的事故因果连锁 系统安全认为:系统中存在的系统安全认为: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源危险源是事故发生的是事故发生的 根本原因,防止事故就是消除、控制系统中的危险源。根本原因,防止事故就是消除、控制系统中的危
11、险源。 : :系统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系统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 的能量(能源或能量载体)或危险物质。的能量(能源或能量载体)或危险物质。 :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 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 第第20页页 系统安全观点的事故因果连锁系统安全观点的事故因果连锁 能 量 伤 损 害 坏 屏 蔽 失 效 能 量 释 放 人 失 误 环 境 因 素 物 的 故 障 第第21页页 按系统安全的观点,人也是构成系统的一种元按系统安全的观点,人也是构成系统的一种元 素,当人作为一种系统元素发挥功能时,会发生素,当人作为一种系统元素发挥
12、功能时,会发生 失误。失误。人失误人失误是指人的行为结果偏离了规定的目是指人的行为结果偏离了规定的目 标,或超出了可接受的界限,并产生了不良的后标,或超出了可接受的界限,并产生了不良的后 果。人的不安全行为也可以看作是一种人失误。果。人的不安全行为也可以看作是一种人失误。 一般来讲,一般来讲,不安全行为不安全行为是操作者在生产过程中发是操作者在生产过程中发 生的、直接导致事故的人失误,是人失误的特例。生的、直接导致事故的人失误,是人失误的特例。 第第22页页 同事的压力;上级的评价;个人 的价值 人机学 原因 按当事者的态度逻辑地决策 人失误事故伤害;损坏 性情、精神; 方面问题下意识发生失误
13、的倾向 事故造成的后果、事故的发生 方面问题 尺寸、力; 范围、感觉 操作的设计 一致性;人的能力;希望的操作 任务、信息; 担心、风险性 才能; 身体、精神状态; 药物、 酒;工作压力、疲劳 动机、态度; 兴奋、生物节律 决策错误 认为可能性小 矛盾的表示、操作 管理方面缺陷 方针 责任 监督 检查 训练 对风险的认识 其它 在某种状态下承受负荷的能力过负荷 第第23页页 从预防事故角度从预防事故角度, ,可以从可以从三个阶段三个阶段采取措施防止人采取措施防止人 失误:失误: 控制、减少可能引起人失误的各种原因因素,防控制、减少可能引起人失误的各种原因因素,防 止出现人失误;止出现人失误;
14、在一旦发生了人失误的场合,使人失误不至于引在一旦发生了人失误的场合,使人失误不至于引 起事故,即使人失误无害化;起事故,即使人失误无害化; 在人失误引起了事故的情况下,限制事故的发展,在人失误引起了事故的情况下,限制事故的发展, 减小事故损失。减小事故损失。 第第24页页 第第25页页 第第26页页 第第27页页 第第28页页 第第29页页 第第30页页 第第31页页 第第32页页 第第33页页 第第34页页 第第35页页 第第36页页 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 避免或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避免或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 采取措施减少故障的发生采取措施减少故障的发生 故障故障
15、安全设计安全设计 控制第一类危险源控制第一类危险源 控制第二类危险源控制第二类危险源 第第37页页 3.1 3.1 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 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的基本出发点是采取措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的基本出发点是采取措 施约束、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防止其施约束、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防止其。 1 1、消除危险源、消除危险源 2 2、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 3 3、隔离、隔离 第第38页页 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 消除系统中的危险源可以从根本上防止事故发消除系统中的危险源可以从根本上防止事故发 生。但是,人们不能消除系统中所有的危险
16、源,只生。但是,人们不能消除系统中所有的危险源,只 能根据具体的技术、经济等条件,消除其中的部分能根据具体的技术、经济等条件,消除其中的部分 危险源。危险源。 第第39页页 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 受实际的技术、经济条件等方面的限制,有些受实际的技术、经济条件等方面的限制,有些 危险源不能被彻底根除,这时应该设法限制它们拥危险源不能被彻底根除,这时应该设法限制它们拥 有的能量或危险物质的量,降低其危险性。有的能量或危险物质的量,降低其危险性。 第第40页页 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 预防事故发生的隔离措施有预防事故发生的隔离措施有分离分离和和屏蔽屏蔽两
17、种。两种。 前者是指时间或空间上的分离,防止一旦相遇则可前者是指时间或空间上的分离,防止一旦相遇则可 能产生或释放能量或危险物质的两种及两种以上的能产生或释放能量或危险物质的两种及两种以上的 物质相遇;后者是利用物理的屏蔽措施局限、约束物质相遇;后者是利用物理的屏蔽措施局限、约束 能量或危险物质。能量或危险物质。 第第41页页 避免或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避免或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 , 其基本出发其基本出发 点是点是防止事故时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达及人防止事故时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达及人 或物或物, ,或者减轻对人或物的作用或者减轻对人或物的作用。 1 1、隔离:远离、封闭、缓冲、
18、隔离:远离、封闭、缓冲 2 2、个体防护、个体防护 3 3、薄弱环节、薄弱环节 4 4、避难与援救、避难与援救 第第42页页 避免或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避免或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 1 1、隔离、隔离 避免或减少事故损失的隔离措施其作用在于避免或减少事故损失的隔离措施其作用在于把被把被 保护的人或物与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隔开保护的人或物与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隔开。具。具 体地,隔离措施包括体地,隔离措施包括、三种措施。三种措施。 第第43页页 避免或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避免或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 2 2、个体防护、个体防护 佩戴佩戴也是一种隔也是一种隔 离措施,它把人体与能量或危
19、险物离措施,它把人体与能量或危险物 质隔开。质隔开。 第第44页页 避免或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避免或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 3 3、薄弱环节、薄弱环节 利用事先设计好的薄弱环节使能量或危险物质按照利用事先设计好的薄弱环节使能量或危险物质按照 人们的意图释放,防止能量或危险物质作用于被保护人们的意图释放,防止能量或危险物质作用于被保护 的人或物。一般地,设计的薄弱环节即使破坏了,却的人或物。一般地,设计的薄弱环节即使破坏了,却 以较小的损失避免了大的损失。因此,该项技术又称以较小的损失避免了大的损失。因此,该项技术又称 为为“”。 第第45页页 避免或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避免或减少事故损失的
20、安全技术 4 4、避难与救援、避难与救援 事故发生后应该努力采取措施事故发生后应该努力采取措施事态的发展。但事态的发展。但 是,当判明事态已经发展到了不可控制的地步时则应是,当判明事态已经发展到了不可控制的地步时则应 该迅速该迅速,危险区域。危险区域。 第第46页页 1 1、安全系数、安全系数 2 2、提高可靠性、提高可靠性 3 3、安全监控系统、安全监控系统 第第47页页 采取措施减少故障的发生采取措施减少故障的发生 最早的减少故障的方法是在设计中采用安全系数。安最早的减少故障的方法是在设计中采用安全系数。安 全系数的基本思想是,全系数的基本思想是,把结构、部件的强度设计得超出把结构、部件的
21、强度设计得超出 其必须承受的应力的若干倍其必须承受的应力的若干倍,这样就可以减少因设计计,这样就可以减少因设计计 算错误、未知因素、制造缺陷及老化等原因造成的故障。算错误、未知因素、制造缺陷及老化等原因造成的故障。 可以通过可以通过减少承受的应力、增加强度减少承受的应力、增加强度等办法来增加安等办法来增加安 全系数。全系数。 第第48页页 采取措施减少故障的发生采取措施减少故障的发生 所谓可靠性,即所谓可靠性,即设备、部件等在规定的条件下和预定设备、部件等在规定的条件下和预定 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功能的性能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功能的性能。 o降低额定值降低额定值 o冗余设计冗余设计 o选用高质量元
22、部件选用高质量元部件 o维修保养及定期更换维修保养及定期更换 第第49页页 采取措施减少故障的发生采取措施减少故障的发生 在生产过程中,利用安全监控系统在生产过程中,利用安全监控系统对某些参数进行监对某些参数进行监 测,以控制这些参数不达到危险水平而避免事故的发生测,以控制这些参数不达到危险水平而避免事故的发生。 监测只是发现问题,要解决问题则必须把监测与警告、监测只是发现问题,要解决问题则必须把监测与警告、 联锁或其他安全防护措施结合起来。通过警告可以把信息联锁或其他安全防护措施结合起来。通过警告可以把信息 传达给操作者,以便让人们采取恰当的措施。通过联锁装传达给操作者,以便让人们采取恰当的
23、措施。通过联锁装 置可以停止设备或系统的运行,或者启动安全装置。实际置可以停止设备或系统的运行,或者启动安全装置。实际 上,监测与上述机能结合构成了监控系统。上,监测与上述机能结合构成了监控系统。 第第50页页 采取措施减少故障的发生采取措施减少故障的发生 控制系统 生产装置 判断部分检知部分驱动部分 安全监控系统 第第51页页 3.4 3.4 故障故障安全设计安全设计 在系统、设备的一部分发生在系统、设备的一部分发生 故障或破坏的情况下,在一定故障或破坏的情况下,在一定 时间内也能保证安全的安全技时间内也能保证安全的安全技 术措施称为故障术措施称为故障安全设计。安全设计。 第第52页页 故障
24、故障安全设计。安全设计。 按系统设备在其中一部分发生故障后所处的状态,按系统设备在其中一部分发生故障后所处的状态, 实现故障实现故障安全有三种方案:安全有三种方案: (1)(1)故障故障消极方案消极方案。故障发生后,设备、系统。故障发生后,设备、系统 处于最低能量状态,直到采取校正措施之前不能运转。处于最低能量状态,直到采取校正措施之前不能运转。 (2)(2)故障故障积极方案积极方案。故障发生后,在没有采取。故障发生后,在没有采取 校正措施之前使系统、设备处于安全的能量状态之下。校正措施之前使系统、设备处于安全的能量状态之下。 (3)(3)故障故障正常方案正常方案。保证在采取校正行动之前,。保
25、证在采取校正行动之前, 设备、系统正常地发挥功能。设备、系统正常地发挥功能。 第第53页页 全员参加安全管理全员参加安全管理 全过程安全管理全过程安全管理 全方位安全管理全方位安全管理 第第54页页 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安全生产工作体制安全生产工作体制:国家监察,行业管理,企业:国家监察,行业管理,企业 负责,群众监督,劳动者遵章守纪。负责,群众监督,劳动者遵章守纪。 安全生产五大原则安全生产五大原则:生产与安全统一的原则,三:生产与安全统一的原则,三 同时原则,五同时原则,三同步原则,四不放过原则。同时原则,五同时原则,三同步原则,四不放过原则。
26、 全面安全管理全面安全管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安安 全生产,人人有责全生产,人人有责”。 第第55页页 是让企业管理人员和工人参与制定工作目是让企业管理人员和工人参与制定工作目 标,并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努力完成工作目标的管标,并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努力完成工作目标的管 理方法。目标管理的目的,是通过目标的激励作用调动理方法。目标管理的目的,是通过目标的激励作用调动 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从而保证实现总目标;目标管理的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从而保证实现总目标;目标管理的 核心,是强调工作成果,重视成果评价,提倡个人能力核心,是强调工作成果,重视成果评价,提倡个人能力 的自
27、我提高。目标管理以目标作为各项管理工作的指南,的自我提高。目标管理以目标作为各项管理工作的指南, 并以实现目标的成果来评价贡献的大小。并以实现目标的成果来评价贡献的大小。 是目标管理在安全管理方面的应用。是目标管理在安全管理方面的应用。 它以企业总的安全管理目标为基础,逐级向下分解,使它以企业总的安全管理目标为基础,逐级向下分解,使 各级安全目标明确、具体,各方面关系协调、融洽,把各级安全目标明确、具体,各方面关系协调、融洽,把 企业的全体职工都科学地组织在目标体系之内,使每个企业的全体职工都科学地组织在目标体系之内,使每个 人都明确自己在目标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通过每人都明确自己在目标体
28、系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通过每 个人的积极努力来实现企业安全生产目标。个人的积极努力来实现企业安全生产目标。 第第57页页 动机行为目标 内在动力 内在 需要 外在 刺激 第第58页页 第第59页页 包括:包括: (1 1)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及作业标准,规范人的行为,)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及作业标准,规范人的行为, 让人员安全而高效地进行操作;让人员安全而高效地进行操作; (2 2)为了使人员自觉地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及作业标)为了使人员自觉地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及作业标 准,必须经常不断地对人员进行教育和训练。准,必须经常不断地对人员进行教育和训练。 包括:包括: (1 1)生产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应该符
29、合有关的)生产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应该符合有关的 技术规范和安全规程的要求,其必要的安全防护装置应技术规范和安全规程的要求,其必要的安全防护装置应 该齐全、可靠;该齐全、可靠; (2 2)经常进行检查和维修保养,使设备处于完好状)经常进行检查和维修保养,使设备处于完好状 态,防止由于磨损、老化、疲劳、腐蚀等原因降低设备态,防止由于磨损、老化、疲劳、腐蚀等原因降低设备 的安全性;的安全性; (3 3)消除生产作业场所中的不安全因素,创造安全)消除生产作业场所中的不安全因素,创造安全 的生产作业条件。的生产作业条件。 第第61页页 作业标准化作业标准化 安全合理布置作业现场安全合理布置作业现场 安全点检安全点检 作业服装作业服装 第第62页页 根据对人的不安全行为产生原因的调查,下列三种原根据对人的不安全行为产生原因的调查,下列三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