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3节 伴性遗传参考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高中生物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3节 伴性遗传参考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高中生物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3节 伴性遗传参考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第3节 伴性遗传一、设计思路本节课是在学生了解性别决定的基础上展开的一节重要内容,教学内容的核心知识是性染色体上基因的传递规律,是基于遗传定律的进一步学习,并为“人类遗传病和遗传病预防”学习奠定了基础。新课程要求学生要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在探究中要注重学生的自主参与。因此,本节课尝试基于学生已有经验和知识的问题驱动和真实问题分析的情景教学,尝试以“性别 xy染色体 基因这条与科学家研究十分相似的过程为学习的路线,一方面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提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体验科学家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尊重科学的精神。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没有完全按照教材中的

2、顺序来组织教学,而是做了一些必要的调整.教材中首先给出了伴性遗传的定义,对红绿色盲的伴性遗传方式是作为一个结论给出的。而我是从简述道尔顿发现色盲症的故事引入课题,把确定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的思维过程渗透到学生的研究过程中。通过对道尔顿红绿色盲家族案例的分析,引导学生分析思考和自主探究,让学生提出色盲的基因在x或y染色体上的假设并分析、验证假设,从而得出致病基因在x染色体上的结论.接着以红绿色盲为例介绍伴性遗传,与学生共同写出五种基因型、四种婚配组合,然后学生书写四种婚配遗传图解,讨论分析、归纳出红绿色盲(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遗传特点。此后列举同类型遗传病血友病加深理解.最后联系实际生活,加强学

3、生对遗传病影响人体健康的认识,增强科学优生观的意识。高二学生在口头语言和书面表达方面已具备了一定能力,在归纳、总结和推理能力方面也有一定积累,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体现“诱思探究”的教学思想,试图通过高质量的思维对话,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基于上述情况,教学中一是注重创设情景,制造认知碰撞。二是采用多媒体演示遗传图解,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加强学生识图能力、观察能力.三是 “让学习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通过道尔顿家族案例为主线,让学生自己分析得出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另对遗传图解比较分析,让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进行总结归纳,寻找知识的规律,然后利用这一规律解决其他案例。在整个教学中应尽可能地生

4、活化、自然化.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说出伴性遗传的概念,知道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2.理解伴性遗传现象(人的红绿色盲)遗传原理和规律。(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一个家族案例进行分析研究推导出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2.通过遗传图解的学习,明白伴性遗传(人类红绿色盲)的规律特点,初步运用遗传规律解决一些遗传现象。(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科学家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尊重科学的精神.2。认识遗传病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增强优生意识。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阐述人类红绿色盲遗传病的规律特点教学难点:以人类的红绿色盲为例的伴性遗传方式的推导。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教学

5、内容教师行为学生行为教学说明情景引入介绍道尔顿发现色盲的故事观察与思考:从道尔顿发现色盲的过程中感悟科学研究需要严谨的态度。道尔顿发现红绿色盲的过程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激发学生探究兴趣,伴性遗传一、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引导学生推导出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举例:人的红绿色盲(道尔顿家族系谱图)问题1:观察红绿色盲的人群调查数据,男性占7,女性占0.5,发现此病与何有关?问题2:这种遗传方式的性别比例具有显著差异的特征,而性别取决于什么?问题3:色盲基因位于性染色体还是常染色体上?观察道尔顿色盲家族遗传系谱图问题4:根据前面所学的遗传定律,分析色盲病的基因是显性基因还是隐性基因控制的?观察:道尔顿色盲家

6、族遗传系谱图、人的性别决定图、红绿色盲的人群调查数据问题5:色盲基因在性染色体上是如何分布的?为什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三幅图,对三种假设分别进行推理,检验推理结果和现实情况是否吻合。根据学生情况可适当介绍数学概率中的乘法原理进一步论证(男性患病只取决于x,概率为7,而女性患病必须两个x上都有,概率为7的平方即0.49,而实际为0。5%.)在教师一系列问题的引导下,学生探究、讨论,层层推导,最终得出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思考作答:男、女发病数据明显差距,这种病跟性别有关系。 根据已学知识回答:性染色体讨论回答:控制色盲遗传的基因应该在性染色体上.学生初步讲出伴性遗传的概念。并在教材中找到概念,理解

7、。根据已学过的基因分离定律答:“无中生有”所以是隐性基因控制的隐性性状集体讨论、可能有下面几种回答预测回答:只在x染色体上只在y染色体上xy染色体上都有预设学生推理:色盲基因若只在y染色体上,则其父必为色盲患者,但其父正常,显然与实际情况不符。若色盲基因在x、y染色体上同时存在,那么红绿色盲患者理论上在人群中的男女比例为1:1,但实际情况不相符。所以排除只在y染色体上、xy染色体上都有两种情况。色盲基因“只在x染色体上”的假设正确学生得出结论:红绿色盲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研究能力。提出问题学生会有各种回答,对此教师需要随机应变,启发、诱

8、导学生思考,直到划线答案程度,再继续教学。引导学生做出可能的假设引导学生验证假设关注学生的分析、推测能力。注意不同层次学生的分层教育得出结论二、红绿色盲的遗传特点启发学生写出男女的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有哪几种不同婚配方式?启发学生写出不同的婚配方式。列举四种婚配的组合.人的红绿色盲就属于一种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引导学生思考、 重点讨论:红绿色盲致病基因的遗传途径,遗传的特点?问题1:男性色盲的色盲基因传递有什么特点?问题2:亲本中女性的色盲基因传递有什么特点?问题3:分析四种婚配方式中,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比例思考、写出男女五种基因型女性正常(xbxb) 女性携带者 (xbxb

9、) 女性色盲(xbxb)男性正常(xby)男性色盲(xby)分工合作:以班级小组为单位,分组写出四种分配方式的遗传图解。每组推荐学生代表板书交流观察不同婚配方式的遗传图解,分析色盲基因的来源,知道每种婚配类型色盲患者的比例。学生自己归纳红绿色盲遗传病特点(总结x染色体上隐性遗传病的特点:)预设学生归纳:针对女性正常(xbxb)与男性色盲(xby)婚配方式思考回答:父亲致病基因只能随x染色体传给女儿,不能传给儿子针对女性携带者 (xbxb)与男性正常(xby)婚配方式思考回答:母亲的致病基因既可传给女儿,也能传给儿子思考回答: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学习书写相关的基因型学习书写有关遗传图解,要求书写

10、规范分析实例,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学生对遗传特点的归纳不一定很完整,需教师引导,学生互相启发、补充。关注学生归纳能力教学反馈1、红绿色盲遗传系谱图 (道尔顿),分析色盲基因的来源。2、 反馈:相关新闻两子患血友病 ,父母血液延续生命 简要介绍血友病,完成教学反馈学生回答,大家补充分析致病基因的来源.检验学习效果进行感恩教育小结:1、回顾伴性遗传(主要红绿色盲)遗传方式、遗传规律.2、除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之外,还有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佝偻病,伴y染色体遗传病如毛耳症等,遗传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全社会都应关注的问题。如何预防遗传病、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已经出生的患病

11、儿呢.下一节课我们将进一步学习。总结回顾:红绿色盲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红绿色盲的遗传特点:父亲致病基因只能随x染色体传给女儿,不能传给儿子母亲的致病基因既可传给女儿,也能传给儿子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引导学生总结并复习,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作业:完成练习册作业训练与巩固。六、教学反思1.教材中对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是作为一个结论给出的,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尝试加强对学生创造能力和科学素养的培养,通过对色盲的化学家道尔顿的家族图谱让学生提出假设、分析验证假设从而得出结论,确定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实践证明,经过这样调整后,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都大大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也充分得以展现。教师在这里只是起到了引导作用,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了组织和指导,学生的主体地位表现得比较突出。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很好地利用了教材但又不拘泥于教材,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2。注重科学方法的渗透是积极倡导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