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讲 物态变化(32张ppt,含13中考真题)_第1页
第14讲 物态变化(32张ppt,含13中考真题)_第2页
第14讲 物态变化(32张ppt,含13中考真题)_第3页
第14讲 物态变化(32张ppt,含13中考真题)_第4页
第14讲 物态变化(32张ppt,含13中考真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聚焦中考科学 第十四讲第十四讲 物态变化物态变化 聚焦考点聚焦考点 全面夯实全面夯实 知识网络 考点考点1 1 识别熔化和凝固识别熔化和凝固 【考点梳理【考点梳理】 1.1.物质从物质从 变为变为 的过程叫熔化;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熔化;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 的过程叫的过程叫 。 2.2.熔化熔化 热,凝固热,凝固 热。热。 【活学活用【活学活用】 1.1.(2012 2012 遵义)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遵义)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初春冰雪消融是冰吸热熔化初春冰雪消融是冰吸热熔化 B.B.夏天用电风扇对着人扇风,人感到凉爽是因为扇风降低了室内的气温夏天用

2、电风扇对着人扇风,人感到凉爽是因为扇风降低了室内的气温 C.C.深秋时常出现深秋时常出现“结霜结霜”现象,结的现象,结的“霜霜”是水凝固形成的是水凝固形成的 D.D.寒冷的冬天,人口中呼出的寒冷的冬天,人口中呼出的“白气白气”是水汽化成的水蒸气是水汽化成的水蒸气 2.2.今年入夏以来,我市持续严重干旱,气象部门组织实施了多次人工降雨,今年入夏以来,我市持续严重干旱,气象部门组织实施了多次人工降雨, 在空中喷撒干冰是人工降雨的一种方法,干冰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小冰在空中喷撒干冰是人工降雨的一种方法,干冰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小冰 粒,小冰粒在下降过程中变成雨滴。其中冰粒变成雨滴的物态变化过程属粒,

3、小冰粒在下降过程中变成雨滴。其中冰粒变成雨滴的物态变化过程属 于(于( ) A.A.熔化熔化 B.B.凝华凝华 C.C.汽化汽化 D.D.升华升华 分类一分类一 熔化和凝固熔化和凝固 固态固态液态液态 凝固凝固 吸吸放放 A A A A 分类一分类一 熔化和凝固熔化和凝固 考点考点2 2 晶体与非晶体晶体与非晶体 【考点梳理【考点梳理】 1.1.晶体熔化过程的特点:晶体熔化过程的特点: (1)(1)晶体熔化时,要从外界晶体熔化时,要从外界 热量。热量。 (2 2)晶体在一定的温度下开始熔化,在熔化过程中温度)晶体在一定的温度下开始熔化,在熔化过程中温度 。 (3 3)晶体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

4、处于)晶体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处于 状态。状态。 2.2.晶体凝固过程的特点:晶体凝固过程的特点: (1 1)晶体凝固时,会)晶体凝固时,会 热量。热量。 (2 2)晶体在一定的温度下开始凝固,在凝固过程中温)晶体在一定的温度下开始凝固,在凝固过程中温 度度 。 (3 3)晶体从开始凝固到完全凝固,处于)晶体从开始凝固到完全凝固,处于 状态。状态。 吸收吸收 保持不变保持不变 固液共存固液共存 释放释放 保持不变保持不变 固液共存固液共存 分类一分类一 熔化和凝固熔化和凝固 3.3.知道晶体、非晶体的主要区别。知道晶体、非晶体的主要区别。 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非晶体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非晶体

5、 一定的熔化温度(熔一定的熔化温度(熔 点);晶体点);晶体 一定的熔化温度(熔点)。晶体一定的熔化温度(熔点)。晶体 凝凝 固点,非晶体固点,非晶体 凝固点。凝固点。( (均填均填“有有”或或“没有没有”) ) 4.4.知道熔点、凝固点的含义,知道冰的熔点为知道熔点、凝固点的含义,知道冰的熔点为0 0 。 (1 1)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 ,不同的晶体熔点也不同。,不同的晶体熔点也不同。 (2 2)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晶体)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晶体 的的 。同一晶体的凝固点与熔点。同一晶体的凝固点与熔点 。 (3 3)冰的熔点为)冰的熔

6、点为 。 没有没有 有有有有 没有没有 熔点熔点 凝固点凝固点 相同相同 0 0 分类一分类一 熔化和凝固熔化和凝固 【活学活用【活学活用】 3.3.(2012 2012 恩施)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的熔化图象。下列关于此图象信息的恩施)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的熔化图象。下列关于此图象信息的 解读错误的是(解读错误的是( ) A.A.这是一种晶体物质这是一种晶体物质 B.CDB.CD段时物质处于气态段时物质处于气态 C.C.物质的初温是物质的初温是40 40 D.D.加热加热5 min5 min时该物质的温度是时该物质的温度是48 48 4.4.图中,描述晶体熔化的图象是(图中,描述晶体熔化的图象是( )

7、 B B A A 分类一分类一 熔化和凝固熔化和凝固 5.5.(2012 2012 烟台)如图所示的是某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过程中温烟台)如图所示的是某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过程中温 度度时间图象。该物态变化过程可能是(时间图象。该物态变化过程可能是( ) A.A.水的凝固过程水的凝固过程 B.B.海波的凝固过程海波的凝固过程 C.C.玻璃的凝固过程玻璃的凝固过程 D.D.蜡的凝固过程蜡的凝固过程 B B 考点考点3 3 蒸发蒸发 【考点梳理【考点梳理】 1.1.定义:在定义:在 温度下进行汽化的现象。温度下进行汽化的现象。 2.2.液体蒸发液体蒸发 ,有致冷作用。,有致冷作用。 分类二分类二 汽化

8、和液化汽化和液化 任何任何 吸热吸热 【活学活用【活学活用】 6.6.(2013 2013 金华)加油站都有这样的提示:请金华)加油站都有这样的提示:请“熄火加油熄火加油”“”“禁止抽禁止抽 烟烟”“”“不要使用手机不要使用手机”等。这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等。这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 因为常温下液态的汽油容易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因为常温下液态的汽油容易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A.液化液化 B.B.汽化汽化 C.C.熔化熔化 D.D.凝固凝固 7.7.(2010 2010 金华)为了避免游客排队时被阳光晒得过热,上海世博园金华)为了避免游客排队时被阳光晒得过热,上海世博园

9、 园区装了一大批喷雾设施,为游客喷雾降温。喷雾降温设施洒的水园区装了一大批喷雾设施,为游客喷雾降温。喷雾降温设施洒的水 雾,即使在水温与气温相近的情况下,也有比较明显的降温效果,雾,即使在水温与气温相近的情况下,也有比较明显的降温效果, 主要原因是(主要原因是( ) A.A.水的密度大水的密度大 B.B.水蒸发时要放热水蒸发时要放热 C.C.水汽化时要吸热水汽化时要吸热 D.D.水雾透光性差水雾透光性差 B B C C 分类二分类二 汽化和液化汽化和液化 考点考点4 4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考点梳理【考点梳理】 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条件: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条件: (1 1)

10、(相同条件下,液体温度越高,蒸发越快);相同条件下,液体温度越高,蒸发越快); (2 2) (相同条件下,液体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相同条件下,液体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 ; (3(3) (相同条件下,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相同条件下,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 度越大,蒸发越快)。度越大,蒸发越快)。 【活学活用【活学活用】 8.8.(2012 2012 聊城)下列做法可以使水的蒸发减慢的是(聊城)下列做法可以使水的蒸发减慢的是( ) A.A.用电热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用电热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 B.B.用扫帚把地面的积水向周围扫开用扫帚把地面的积水向周围扫开 C.C.把粮食拿到向阳的地方晒把粮食拿到向阳

11、的地方晒 D.D.把水果用保鲜膜包好放在冷藏柜里把水果用保鲜膜包好放在冷藏柜里 液体温度液体温度 液体的表面积液体的表面积 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 D D 分类二分类二 汽化和液化汽化和液化 9.(2012 9.(2012 内江内江) )如图所示,是某游泳爱好者在游泳上岸后站立时的情境示如图所示,是某游泳爱好者在游泳上岸后站立时的情境示 意图,由图可知意图,由图可知( )( ) A.A.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 B.B.所有气体的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所有气体的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 C.C.水在蒸发的过程中要吸热,使水和它依附的人体温

12、度上升水在蒸发的过程中要吸热,使水和它依附的人体温度上升 D.D.图中游泳爱好者的姿势是为了减少水分的蒸发图中游泳爱好者的姿势是为了减少水分的蒸发 D D 分类二分类二 汽化和液化汽化和液化 考点考点5 5 沸腾沸腾 【考点梳理【考点梳理】 1.1.沸腾是在沸腾是在 的温度下进行的,即低于这个温度,液体吸热升温,的温度下进行的,即低于这个温度,液体吸热升温, 但不沸腾;在这个温度下,液体沸腾却不升温。但不沸腾;在这个温度下,液体沸腾却不升温。 2.2.沸腾是在液体沸腾是在液体 和和 同时发生着剧烈的汽化现象。同时发生着剧烈的汽化现象。 3.3.液体沸腾时虽然液体沸腾时虽然 不变,但要吸热不变,

13、但要吸热; ;同一种液体的沸点随气同一种液体的沸点随气 压的减小而压的减小而 。 一定一定 内部内部 表面表面 温度温度 降低降低 【活学活用【活学活用】 10.(201210.(2012连云港连云港) )下列关于水沸腾的实验说法正确的是下列关于水沸腾的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 A.A.水沸腾时冒出的水沸腾时冒出的“白气白气”是水蒸气是水蒸气 B.B.水的沸点随气压的降低而降低水的沸点随气压的降低而降低 C.C.水沸腾的现象只发生在液体的表面水沸腾的现象只发生在液体的表面 D.D.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会不断升高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会不断升高 B B 11.11.如图甲所示如图甲

14、所示, ,烧杯内盛有水(图中铁架台等装置省略),试管内烧杯内盛有水(图中铁架台等装置省略),试管内 盛有乙表中所列的一种液体,在标准大气压下,若对烧杯底部继续盛有乙表中所列的一种液体,在标准大气压下,若对烧杯底部继续 加热,发现试管内的液体发生沸腾,则试管内盛的液体是加热,发现试管内的液体发生沸腾,则试管内盛的液体是( )( ) 分类二分类二 汽化和液化汽化和液化 B B 分类二分类二 汽化和液化汽化和液化 考点考点6 6 蒸发与沸腾的区别蒸发与沸腾的区别 【考点梳理【考点梳理】 分类二分类二 汽化和液化汽化和液化 【活学活用【活学活用】 12.12.下列关于蒸发和沸腾的说法正确的是下列关于蒸

15、发和沸腾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A.蒸发和沸腾都需要吸收热量蒸发和沸腾都需要吸收热量 B.B.蒸发和沸腾都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蒸发和沸腾都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 C.C.蒸发和沸腾都属于液化现象蒸发和沸腾都属于液化现象 D.D.蒸发的快慢与温度无关,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蒸发的快慢与温度无关,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 考点考点7 7 液化液化 【考点梳理【考点梳理】 1.1.液化:物质从液化:物质从 变为变为 的过程叫液化。的过程叫液化。 液化要液化要 。 2.2.液化的两种方法:液化的两种方法: (1)(1) (所有气体,在温度降至足够低的时候都可液(所有气体,在温度降至足够低的时候都可液 化)

16、。化)。 (2)(2) ,即,即 压强。压强。 A A 气态气态液态液态 放热放热 降低温度降低温度 压缩体积压缩体积增大增大 【活学活用【活学活用】 13.(201313.(2013义乌义乌) )夏天打开冰箱,可以看到从冰箱里冲出一股夏天打开冰箱,可以看到从冰箱里冲出一股“白气白气”,下,下 列事例中,物态变化方式与列事例中,物态变化方式与“白气白气”形成原因相同的是(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 A.A.把湿衣服挂在阳光下晒干把湿衣服挂在阳光下晒干 B.B.用牛奶自制牛奶雪糕用牛奶自制牛奶雪糕 C.C.将丁烷气体贮存在气体打火机里将丁烷气体贮存在气体打火机里 D.D.在饮料中添加冰块降温在饮料中

17、添加冰块降温 14.(2012 14.(2012 衢州衢州) )如图是甲同学在如图是甲同学在云南香格里拉风景区中拍摄的云南香格里拉风景区中拍摄的 晨雾照片。雾的形成过程属于(晨雾照片。雾的形成过程属于( ) A.A.液化液化 B.B.汽化汽化 C.C.凝固凝固 D.D.熔化熔化 15.(2012 15.(2012 金华丽水金华丽水)下列所描述的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下列所描述的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 ) A.A.铁块熔成铁水铁块熔成铁水 B.B.湿衣服晾干湿衣服晾干 C.C.河水结成冰河水结成冰 D.D.沸水上方出现沸水上方出现“白气白气” 分类二分类二 汽化和液化汽化和液化 C C A A

18、D D 考点考点8 8 升华与凝华现象升华与凝华现象 【考点梳理【考点梳理】 1.1.物质从物质从 直接变成直接变成 的过程叫升华,升华的过程叫升华,升华 要要 。 2.2.物质从物质从 直接变成直接变成 的过程叫凝华,凝华的过程叫凝华,凝华 要要 。 分类三分类三 升华与凝华升华与凝华 固态固态气态气态 吸热吸热 气态气态固态固态 放热放热 【活学活用【活学活用】 16.(2012 16.(2012 襄阳襄阳) )小宇闻到了一股清香的气味,是因为车内放置的小宇闻到了一股清香的气味,是因为车内放置的 “固体清新剂固体清新剂”发生了发生了 (填物态变化(填物态变化) )现象。现象。 升华升华 分

19、类三分类三 升华与凝华升华与凝华 17.(2012 17.(2012 广州广州) )把干冰把干冰( (固态二氧化碳固态二氧化碳) )放入铝罐里一段时间,罐外放入铝罐里一段时间,罐外 壁结了一层霜,如图所示,这层霜是由壁结了一层霜,如图所示,这层霜是由 经过经过 这种物态变化形成的。寒冷冬天,坐满人的汽车门这种物态变化形成的。寒冷冬天,坐满人的汽车门 窗紧闭,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窗紧闭,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 着在玻璃车窗上,水蒸气变成水着在玻璃车窗上,水蒸气变成水 珠珠 (填(填“会吸热会吸热”“”“会会 放热放热”“”“不会吸热或放热不会吸热或放热”) ),水,水 珠会出现在车窗的珠会出现在车

20、窗的 ( (填填 “内侧内侧”“”“外侧外侧”或或“内、外侧内、外侧”) )。 18.(2012 18.(2012 安徽安徽)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某同学将冰块放入空易拉罐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某同学将冰块放入空易拉罐 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测得易拉罐中冰与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测得易拉罐中冰与盐 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 0 ,易拉罐的底部有白霜生成。对于这一实,易拉罐的底部有白霜生成。对于这一实 验和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验和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A.盐使冰的熔点低于盐使冰的熔点低于0 0 ,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白霜的生成是凝

21、华现象 B.B.盐使冰的熔点高于盐使冰的熔点高于0 0 ,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 C.C.盐使冰的熔点低于盐使冰的熔点低于0 0 ,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 D.D.盐使冰的熔点高于盐使冰的熔点高于0 0 ,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 水蒸气水蒸气 凝华凝华 会放热会放热 内侧内侧 A A 分类三分类三 升华与凝华升华与凝华 考点考点9 9 认识云、雨、雪、雾、霜、露的形成认识云、雨、雪、雾、霜、露的形成 【考点梳理【考点梳理】 1.1.地球表面上的水地球表面上的水 到空中遇冷空气到空中遇冷空气 成小水滴或成小水滴或 成小冰晶悬浮在空中就形

22、成了云;这些小水滴变大与冰晶一起成小冰晶悬浮在空中就形成了云;这些小水滴变大与冰晶一起 下落,冰晶熔化成水滴形成雨。下落,冰晶熔化成水滴形成雨。 2.2.雪和霜均为雪和霜均为 态,都是由水蒸气遇冷态,都是由水蒸气遇冷 而成的。而成的。 【活学活用【活学活用】 19.(2012 19.(2012 咸宁咸宁) )自然界中的云、雨、雪、雾、露、霜等现象,都是自然界中的云、雨、雪、雾、露、霜等现象,都是 水的物态发生变化形成的,下列描述的物理现象理解正确的是(水的物态发生变化形成的,下列描述的物理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 A.“A.“缥渺的雾缥渺的雾”是汽化现象是汽化现象 B.“B.“晶莹的露晶莹的露”

23、是熔化现象是熔化现象 C.“C.“凝重的霜凝重的霜”是凝华现象是凝华现象 D.“D.“轻柔的雪轻柔的雪”是液化现象是液化现象 20.(2012 20.(2012 盐城盐城) )农谚说农谚说“霜前冷,雪后寒。霜前冷,雪后寒。”其中蕴含的道理是,气温低其中蕴含的道理是,气温低 的时候水蒸气会的时候水蒸气会 形成霜,雪熔化形成水的过程中需要形成霜,雪熔化形成水的过程中需要 热。热。 蒸发蒸发液化液化 凝华凝华 固固凝华凝华 C C 凝华凝华 吸吸 聚焦重点聚焦重点 专项突破专项突破 专项一专项一 晶体熔化和凝固过程的特点晶体熔化和凝固过程的特点 【重点提示】晶体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晶体

24、凝固过程【重点提示】晶体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晶体凝固过程 中放出热量,温度保持不变。解题时往往需要找到温度不变的特点来确中放出热量,温度保持不变。解题时往往需要找到温度不变的特点来确 定晶体熔化的温度,或通过找到不变的温度来确定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定晶体熔化的温度,或通过找到不变的温度来确定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 【例【例1 1】如图是海波的熔化图象,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如图是海波的熔化图象,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A.A.海波在海波在BCBC段没有吸热段没有吸热 B.B.海波在海波在CDCD段是气态段是气态 C.C.海波的熔点是海波的熔点是48 48 D.6

25、minD.6 min时海波已全部熔化成液态时海波已全部熔化成液态 【点拨】由图象可得知,【点拨】由图象可得知,ABAB段表示固体升温阶段,段表示固体升温阶段,BCBC段表示固体熔化阶段表示固体熔化阶 段,此过程中物质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我们将此时的温度确定段,此过程中物质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我们将此时的温度确定 为该晶体的熔点。为该晶体的熔点。CDCD段固体已全部熔化,此时物质为液态,若继续吸热,段固体已全部熔化,此时物质为液态,若继续吸热, 温度将继续升高。温度将继续升高。 C C 聚焦重点聚焦重点 专项突破专项突破 【对点强化【对点强化】 1.(2012 1.(2012 杭州学

26、军中学检测杭州学军中学检测) )如图是某物质物态变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如图是某物质物态变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 图象。图象。 由图可知,该图象是由图可知,该图象是 ( (填填“熔化熔化”或或“凝固凝固”) )时温度变化时温度变化 曲线,该物质的熔点是曲线,该物质的熔点是 。 2.(2012 2.(2012 凉山州凉山州) )如图是如图是A A、B B两种物质的熔化图象。由图可知两种物质的熔化图象。由图可知 ( (填填“A”A” 或或“B”)B”)物质是晶体,其熔点是物质是晶体,其熔点是 。 凝固凝固 8080 A A 8080 聚焦重点聚焦重点 专项突破专项突破 专项二专项二 蒸发有致冷作用蒸发

27、有致冷作用 【重点提示】液体蒸发时能从自身和周围物体上吸热,可以导致自【重点提示】液体蒸发时能从自身和周围物体上吸热,可以导致自 身和周围物体的温度降低,所以蒸发有致冷作用。身和周围物体的温度降低,所以蒸发有致冷作用。 【例【例2 2】在盛夏,以下方法中你认为降低室内温度的最佳做法是】在盛夏,以下方法中你认为降低室内温度的最佳做法是 ( ) A.A.打开电风扇打开电风扇 B.B.关闭门窗关闭门窗 C.C.向地面洒水向地面洒水 D.D.打开房间内正在工作的电冰箱门打开房间内正在工作的电冰箱门 【点拨】打开电风扇时,空气流动速度加快,蒸发加快。蒸发吸热【点拨】打开电风扇时,空气流动速度加快,蒸发加

28、快。蒸发吸热 增多,虽然使人感到凉爽,但不能降低室内温度;电冰箱工增多,虽然使人感到凉爽,但不能降低室内温度;电冰箱工 作原理是将冰箱内的热量转移到室内,但热能的总量并没有减少,作原理是将冰箱内的热量转移到室内,但热能的总量并没有减少, 因此打开冰箱门不能使室内温度降低,同时由于电流的热效应,反因此打开冰箱门不能使室内温度降低,同时由于电流的热效应,反 而使室内温度略有上升;向地面洒水,利用水蒸发吸热,可以降低而使室内温度略有上升;向地面洒水,利用水蒸发吸热,可以降低 室内温度。室内温度。 C C 聚焦重点聚焦重点 专项突破专项突破 【对点强化【对点强化】 3.(2010 3.(2010 台州

29、台州) )在同一环境中对温度计进行了如下操作,温度计的示数在同一环境中对温度计进行了如下操作,温度计的示数 下降最快的是(下降最快的是( ) 4.4.在炎热的夏天中午,取两只相同的茶杯,盛入等量清水,将在炎热的夏天中午,取两只相同的茶杯,盛入等量清水,将A A杯盖上杯盖上 杯盖,杯盖,B B杯敞开,如图所示。将它们放在通风良好的室内桌上,经过两杯敞开,如图所示。将它们放在通风良好的室内桌上,经过两 个小时,个小时, 杯中的水温较低,这是由于这杯水杯中的水温较低,这是由于这杯水 (填物态(填物态 变化的名称)更快所致。变化的名称)更快所致。 D D B B汽化汽化 聚焦重点聚焦重点 专项突破专项

30、突破 专项三专项三 识别物态的变化识别物态的变化 【重点提示】理解六种物态变化的过程是识别物态变化的关键。【重点提示】理解六种物态变化的过程是识别物态变化的关键。 如何辨析,关键是要明确物态变化前后的物质状态。如何辨析,关键是要明确物态变化前后的物质状态。 【例【例3 3】冬天,小明从室外走进温暖的教室,他的眼镜镜片上出】冬天,小明从室外走进温暖的教室,他的眼镜镜片上出 现了一层薄雾,一会儿薄雾又消失了。上述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现了一层薄雾,一会儿薄雾又消失了。上述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 是(是( ) A.A.先凝固,后升华先凝固,后升华 B.B.先液化,后汽化先液化,后汽化 C.C.先凝固,后蒸发

31、先凝固,后蒸发 D.D.先凝华,后升华先凝华,后升华 【点拨】在室外,眼镜镜片的温度低,当走进室内时,室内的水【点拨】在室外,眼镜镜片的温度低,当走进室内时,室内的水 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镜片发生液化形成小水珠附着在镜片上;由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镜片发生液化形成小水珠附着在镜片上;由 于室内温度较高,镜片上的小水珠会发生蒸发于室内温度较高,镜片上的小水珠会发生蒸发( (汽化汽化) ),所以过一,所以过一 会儿水珠又消失了。会儿水珠又消失了。 B B 聚焦重点聚焦重点 专项突破专项突破 5.5.夏天,小丽将冰水和热水分别注入常温下的两只透明烧杯夏天,小丽将冰水和热水分别注入常温下的两只透明烧杯 中,

32、如图所示。一会儿发现两只烧杯的杯壁上都有一部分小中,如图所示。一会儿发现两只烧杯的杯壁上都有一部分小 水珠出现,变得模糊了。针对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水珠出现,变得模糊了。针对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A.甲、乙两杯都在内壁出现了水珠甲、乙两杯都在内壁出现了水珠 B.B.甲、乙两杯都在外壁出现了水珠甲、乙两杯都在外壁出现了水珠 C.C.甲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甲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 D.D.甲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甲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 【对点强化【对点强化】 D D 6.(2012 6.(2012

33、岳阳岳阳) )我国是我国是个缺水的国家,因而污水净化有极重要的战略个缺水的国家,因而污水净化有极重要的战略 意义。下图是某同学发明的太阳能净水器,对照图示分析,污水被净意义。下图是某同学发明的太阳能净水器,对照图示分析,污水被净 化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化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A.升华升华 液化液化 B.B.液化液化 汽化汽化 C.C.熔化熔化 液化液化 D.D.汽化汽化 液化液化 聚焦重点聚焦重点 专项突破专项突破 D D 聚焦热点聚焦热点 探究提升探究提升 探究一探究一 晶体熔化晶体熔化 【例【例1 1】(2012 (2012 福州福州) )在探究在探究“冰的熔化特点冰的熔化特点

34、”实验中,实验中, (1)(1)如图甲所示,是小明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冰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如图甲所示,是小明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冰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 化的图象。分析图象可知,冰的熔点是化的图象。分析图象可知,冰的熔点是 ,其熔化过程的特点其熔化过程的特点 是是 。在第。在第6 min6 min该物质处于该物质处于 (填(填“固态固态”“”“液态液态”或或“固液共存状态固液共存状态”)。)。 (2 2)另一个小组为了使物质受热更快,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你认)另一个小组为了使物质受热更快,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你认 为该装置存在的不足是为该装置存在的不足是 。 0 0 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吸收热量温度保

35、持不变 固液共存状态固液共存状态 物质受热不均匀物质受热不均匀 聚焦热点聚焦热点 探究提升探究提升 【点拨】【点拨】A A点表示冰的初温,点表示冰的初温,ABAB段表示冰的升温过程,段表示冰的升温过程,B B点是达到冰熔点点是达到冰熔点 初始时间,冰处于固态,初始时间,冰处于固态,BCBC段冰从外界吸热,温度不变,冰以固液共存段冰从外界吸热,温度不变,冰以固液共存 形式存在。形式存在。C C点表示冰完全熔化,冰此时处于液态,点表示冰完全熔化,冰此时处于液态,CDCD是冰熔化后的升是冰熔化后的升 温过程,乙装置无法保证管内的冰均匀吸热。温过程,乙装置无法保证管内的冰均匀吸热。 【对点强化【对点强

36、化】 1.(2012 1.(2012 衡阳衡阳) )在探究甲和乙两种物质熔化规律时,小琴记录的实验数在探究甲和乙两种物质熔化规律时,小琴记录的实验数 据如下表所示,请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解答下列问题。据如下表所示,请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解答下列问题。 (1)(1)在甲和乙这两种物质中,属于晶体的是在甲和乙这两种物质中,属于晶体的是 ( (填填“甲甲”或或“乙乙”) )。 (2)(2)该晶体的熔点为该晶体的熔点为 。 (3(3)该晶体在)该晶体在76 76 时,它处于时,它处于 态态( (填填“固固”“”“液液”或或“固液共固液共 存存”) )。 (4)(4)固体在熔化过程中需要固体在熔化过程中需要

37、 热量热量( (填填“放出放出”或或“吸收吸收”) )。 甲甲 7878 固固 吸收吸收 聚焦热点聚焦热点 探究提升探究提升 探究二探究二 观察水的沸腾观察水的沸腾 【例【例2 2】在做】在做“观察水沸腾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甲、乙、丙三组同学分别从的实验时,甲、乙、丙三组同学分别从A A、B B 两套器材中任选一套来完成实验:两套器材中任选一套来完成实验:( (实验室已准备多套实验室已准备多套A A、B B装置装置) ) (1)(1)甲组同学发现所测水的沸点高于甲组同学发现所测水的沸点高于100 100 ,他们选择的是,他们选择的是 ( (填填 “A”A”或或“B”)B”)套装置。套装置。

38、(2)(2)乙、丙两组同学虽然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但水开始沸腾的时刻不同,乙、丙两组同学虽然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但水开始沸腾的时刻不同, 他们绘制的沸腾图象如图他们绘制的沸腾图象如图C C所示:所示:a a、b b两种图象不同的原因是水的两种图象不同的原因是水的 不同。不同。 (3)(3)通过分析图象通过分析图象C C,归纳出水沸腾的特点是:,归纳出水沸腾的特点是: ; 。 【点拨】【点拨】(1)(1)由于由于B B中盖上玻璃片,会使烧杯中的气压变大,因此水的沸中盖上玻璃片,会使烧杯中的气压变大,因此水的沸 点升高。点升高。(2)(2)液体温度升高快慢除了跟吸收的热量的多少有关外,还跟液体温度升高快慢除了跟吸收的热量的多少有关外,还跟 液体的质量有关。液体的质量有关。 B B 质量质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