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和方法 摘要:本文讨论了有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思想和目标,并围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要求,探讨了实现整合的几种策略和在多媒体课堂环境、校园网络环境、因特网环境和网站开发环境下,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模式。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整合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为了适应这个发展趋势,我国已经确定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并特别强调要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是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和继承性,又具有一定相对独立特点
2、的教学类型。对它的研究与实施将对发展学生主体性、创造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思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它基本思想包括三个基本点:1要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课程教学活动这是指学与教的活动要在信息化环境中进行,包括多媒体计算机、多媒体课堂网络、校园网络和互联网络等,学与教活动包括在网上实施讲授、演示、自主学习、讨论学习、协商学习、虚拟实验、创作实践等环节。 2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后成为学习者的学习资源这里包括
3、三层意思:(1)教师开发和学生创作,把课程学习内容转化为信息化的学习资源,并提供给学习者共享(不仅仅是教师用来演示),即可以把课程内容编制成电子文稿、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等,教师用来进行讲授或作为学生学习资源;(2)充分利用全球性的、可共享的信息化资源,作为课程教学的素材资源,如数字处理的视频资料、图像资料、文本资料等作为教师开发或学习创作的素材,整合到课程内容相关的电子文稿、课件之中,整合到学习者的课程学习中;(3)利用共享的信息化资源与课程内容融合在一起直接作为学习对象,供学生进行评议、分析、讨论。3利用信息加工工具让学生知识重构利用文字处理、图像处理、信息集成的数字化工具,对课程知识内容
4、进行重组、创作,使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仅只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让学生获得知识,而且能够使学生进行知识重构和创造。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1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学习资源的全球共享,虚拟课堂、虚拟学校的出现、现代远程教育的兴起,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互联网进行学习,使学习空间变得无围墙界限了。教育信息化还为人们从接受一次性教育向终身学习转变提供了机遇和条件。终身学习就是要求学习者能根据社会和工作的需求,确定继续学习的目标,并有意识地自我计划、自我管理、自主努力通过多种途径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 要实现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教育必须进行深刻的变革:要使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作业协同化,要把
5、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作为学习的培养目标。2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教育信息化为终身学习带来了机遇,但只有学生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才能把把终身学习看成是自己的责任,才够理解信息所带来的知识并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正是培养学生形成所有这些必备技能和素养的有效途径。有学者认为信息素养是指能清楚地意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并能确定、评价、有效利用信息以及利用各种形式交流信息的能力(纽约州立大学图书馆馆长理事会,1997/9)。我们认为,信息素养应包含着三个基本点:(1)信息技术的应用技能这是指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获取、加工处理、呈现交流的技能。这需要通过对学习
6、者进行信息技术操作技能与应用实践训练来培养。(2)对信息内容的批判与理解能力在信息收集、处理和利用的所有阶段,批判性地处理信息是信息素养的重要特征,对信息的检索策略、对所要利用的信息源、对所获得的信息内容都能进行逐一的评估,在接受信息之前,会认真思考信息的有效性、信息陈述的准确性,识别信息推理中的逻辑矛盾或谬误,识别信息中有根据或无根据的论断,确定论点的充分性。这些素养的形成不仅仅是通过计算机技术技能训练形成的,而是要通过加强科学分析思维能力的训练来培养。(3)运用信息,具有融入信息社会的态度和能力这是指信息使用者要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具有与他人良好合作共事精神,使信息技术的应用能推动社会进
7、步,并为社会做出贡献。这些素养的形成也不是通过计算机技术技能训练就能形成的,而是要通过加强思想情操教育训练来培养。 3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在信息化学习环境中,人们的学习方式发生重要的变化。学习者的学习主要不是依赖于教师的讲授与课本的学习,而是利用信息化平台和数字化资源,教师、学生之间开展协商讨论、合作学习,并通过对资源的收集利用、探究知识、发现知识、创造知识、展示知识的方式进行学习。因此,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要使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1)会利用资源进行学习; (2)学会在数字化情境中进行自主发现的学习;(3)学会利用网络通讯工具进行协商交流,合作讨论式的学习;(4)学会
8、利用信息加工工具和创作平台,进行实践创造的学习。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方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一种信息化的学习方式,其根本宗旨是要培养学习者能够在信息化的环境中,利用信息技术完成课程学习的目标并学会进行终身学习的本领。因此,学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组织教学模式和策略的研究十分重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符合如下基本要求:(1)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是个性化,能满足个体需要的; (2)学习是以问题或主题为中心的;(3)学习过程是进行通讯交流的,学习者之间是协商的、合作的;(4)学习是具有创造性和生产性的。为了达到上述要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策略包括:(1)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
9、创设情境,(包括自然、社会、文化、各种问题情境以及虚拟实验环境)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能力;(2)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借助其内容丰富,多媒体呈现,具有联想结构的特点,培养学生自主发现、探索学习能力;(3)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借助人机交互技术和参数处理技术,建立虚拟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不断探索精神和科学的研究的方法; (4)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组织协商活动,培养合作学习精神;(5)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创造机会让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述观点思想,形成个性化的知识结构;(6)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借助信息工具平台,尝试创造性实践。培养学生信息加工处理和表达交流能力;(7
10、)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提供学习者自我评价反馈的机会。通过形成性练习、作品评价方式获得学习反馈,调整学习的起点和路径。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进行课程学习,因对其利用方式的不同,我们可以把它分为如下三种基本方式: 1L-about IT方式,即把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对象。目前在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在课程教学中引入其他学科课程知识,如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结合信息检索课程内容,把检索语文、数学资料作为学生练习。2L-from IT方式,即把信息技术作为教师教学辅助工具。在这种方式中,最常用的模式是情境-探究模式。该模式中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教学的关系可以用图1表示:图 1在这种模式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
11、合的方法可用表1描述:表 1 “情境探究”模式适用环境:课堂多媒体教学环境课程教学过程信息技术应用创设不同类型的学习情境:社会、文化、自然情境;问题情境;虚拟实验环境,供学生观察、思考、操作;利用多媒体课件、网上教学资源创设情境;教师指导学生观察的事物特征、关系、运动规律并进行思考和发表意见;利用NetMeeting、ICQ或BBS等作为意见表达工具进行思想交流,表达意见;学生对呈现的情境进行操作实践、验证与原来思考的意见是否一致;利用信息技术的播放演示功能,重新展示学习情境;指导学生进行知识重构,把思考和实践的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利用文字处理工具、电子文稿编辑工具和网页制作工具进行知识重构;指
12、导学生进行自测评价,了解学习效果。利用数据库建立形成性练习题库,和利用SPSS统计分析或学习反应信息分析系统和方法进行自我评价。3L-with IT方式,即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这种方式是利用信息技术作为课程学习内容和学习资源的获取工具、作为情境探究和发现学习工具、作为协商学习和交流讨论的通讯工具、作为知识构建和创作实践工具和作为自我评测和学习反馈工具。根据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的应用环境和方式的不同,又可分为资源利用-主题探究-合作学习模式、小组合作-远程协商模式和专题探索-网站开发模式。(1)资源利用-主题探究-合作学习模式这种模式是通过社会调查、确定主题、分组合作、收集资料、完
13、成作品、评价作品、意义建构等环节完成课程学习。其教学过程可用图2表示: 在这种模式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法可用表2描述:表 2“资源利用主题探究合作学习”模式适用环境:校园网络(或与外部因特网相连)课程教学过程信息技术应用在教师指导下,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了解可供学习的主题;利用因特网检索作为社会调查其中一种方式;根据课程学习需要,选择和确定学习主题,并制订主题学习计划(包括确定目标、小组分工、计划进度);利用计算机文字处理工具,写出主题学习计划;组织合作学习小组,设计合作活动方式,包括:角色扮演、竞争、辩论、设计、问题解决、评价;学习小组各成员交换电子邮件地址和网上通讯代码;教师提供与学
14、习主题相关的资源目录、网址和资料收集方法和途径(包括社会资源、学校资源、网络资源的收集);学生在网络环境中,通过浏览器浏览相关网页和资源;指导学生对所获得的信息和资源进行去伪存真、选优除劣的分析;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思考、分析,去伪存真、选优除劣;根据需要组织有关协作学习活动(如竞争、辩论、设计、问题解决或角色扮演等);借助NetMeeting、Internet Phone、ICQ、Email、Chat Room、BBS等网络通讯工具,实现相互之间的交流,参加各种类型的对话、协商、讨论活动;要求学生以所找到的资料为基础,做一个与主题相关的研究报告(形式可以是文本、电子文稿、网页等),并向全体同学
15、展示;利用汉字输入和编辑排版工具、利用“几何画板”、“作图”、“作曲”工具、电子文稿制作或网页开发等信息“集成”工具创作作品,并向全体同学展示;教师组织学生通过评价作品,形成观点意见,达到意义建构的目的。根据评价意见,修改并正式发布完成的作品,达到意义建构的目的。(2)小组合作-远程协商模式这种模式是在因特网环境下,不同地区的多间学校,各自组成合作学习小组,围绕同一主题,建立小组网页,互相浏览,交流意见,进行评比。其学习方式可用图3表示:在这种模式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法可用表3描述:表 3“小组合作远程协商”模式适用环境:因特网络环境课程教学过程信息技术应用在不同国度、地区或城市,各自选择
16、几所学校作为地区成员实验学校,并协商确定一个共同的学习主题;利用因特网进行协商,确定共同学习主题;在各地区实验学校内,各自组成若干个合作学习小组,各合作学习小组同学内部分工,分别进行问题探索;根据学习主题,学习小组各成员进行分工,并彼此交换电子邮件地址和网上通讯代码;不同地区的实验学校,围绕主题,通过因特网,寻找与主题相关的网页并通过下载,获取相关信息;通过因特网,搜索并下载与主题相关的信息资料;不同地区的实验学校,围绕主题,建立小组网页;利用所得资料,进行素材加工,利用网页制作工具制作小组网页;各合作学习小组相互浏览其他合作学校的网页并进行讨论;各合作学习小组定期浏览其他合作学校的网页并利用
17、借助NetMeeting、Internet Phone、ICQ、Email、Chat Room、BBS等网络通讯工具,实现相互之间的交流,进行讨论;对其他合作学校的网页发表意见,互相交流;经过一段时间后,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总结,对综合课程知识的掌握和学习能力进行自我评价并进行网页评比。利用文字处理工具、电子文稿编辑工具和网页制作工具进行学习总结知识重构。(3)专题探索-网站开发模式这种模式是在因特网环境下,对某一专题进行较广泛、深入的研究学习,并要求学生构建专题学习网站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这种模式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法可用表4描述:表 4“专题探索网站开发”模式适用环境:网站开
18、发环境课程教学过程信息技术应用组织学生对某一重要专题进行较广泛、深入的研究;利用搜索引擎、权威网站、专题网站、专业网站和资源库等进行深入研究;广泛收集与专题学习内容相关的文本、图形、图像、动态资料并加以整理;利用网站、各类型的电子出版物广泛收集相关资料并分类整理;把收集到的素材资源进行分类管理,并根据深入研究的结果,按照一定的结构进行知识结构化重组,形成专题学习网站。利用信息加工工具进行素材加工,利用网站制作工具制作专题网站;把所建立的专题学习网站向全校或社会发布;利用信息发布技术发布网站;利用专题学习网站进行课堂教学或自主讨论学习,学习者可以在网站上充分发表意见和进行提问质疑;利用已发布的网
19、站中的信息交流平台进行讨论,发表意见;对本专题学习内容可以有兴趣的师生,可以把相关资料上传到网站上,使专题学习网站得到扩充和完善。利用FTP等网页上传工具把新成果加入专题网站中,扩充专题网站资源。这类整合模式对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类学习模式要求学生构建的专题学习网站通常包含如下基本内容:(1)展示学习专题相关的结构化的知识,把课程学习内容相关的文本、图形、图像、动态资料等进行知识结构化重组;(2)将与学习专题相关的、扩展性的学习素材资源进行收集管理,包括学习工具(字典、辞典、读音、仿真实验)和相关资源网站的链接;(3)根据学习专题,构建网上协商
20、讨论,答疑指导和远程讨论区域;(4)收集与专学习专题相关的思考性问题、形成性练习和总结性考查的评测资料,让学习者能进行网上自我学习评价。同学们下面分别站在校领导和老师的角度来分析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请同学们答的时候有要全部照抄,内容比较多,最重要的是不要答案都一样,这就不好了,哈 暑假快乐!在学校领导的角度,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大致需要经过以下8个基本过程:(1) 建设数字化硬件环境。硬件环境为整合提供物质条件,比如数字化教室,数字化办公室数字化校园建设等,在建设硬件时,要突出教学工作的核心地位,优先建设与教学密切相关的硬件环境。(2) 搭建各种教学应用平台。硬件环境作用的发挥,还有赖于学校
21、各种业务相关的应用软件平台,包括教学平台,资源平台,管理平台和通信平台等。(3) 建设教育教学软件资源库。软件只提供了处理教学或管理问题的工具,它必须要有加工的对象才能真正有价值。因此必须建设与软件的教育资源,比如支持教学平台教学资源,支持管理平台的管理信息资源等。(4) 培训老师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技能。整合的关键是老师,离开了老师的积极参与,整合将无从谈起,为此,需要对老师实施四个层面的培训:1.现代信息环境下先进的教育理论教训,使老师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2 老师的现代教育技术技能培训,使他们能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表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优化教学结构;3 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法培训,使老师能够很
22、好的规划和设计自己的教堂 4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模式培训,使老师掌握开展信息技术与整合的具体进程与实现方式。(5) 加强管理与激励机制。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会促进学校内部管理机构职能的转变,老师的工作方式也有很大的变化,传统的一些管理体制与方法会有很大的制约作用,学校必须制定一些积极的配套政策并调整相关机构的职能。(6) 建立示范学科。建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示范科目,培养主干老师,推出一些具有创新的典型课件与公开课,对过示范科目带动学科,推动整个学校的教育信息化深入发展(7) 全面推进整合。将信息化教学制度化,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的全面整合,将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秘管理的必备工具,使其进入每一个教室和每一个老师的每一堂课。(8) 参与课题研究,开展校内,校际交流。对过参与一些相关的研究课题,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发展趋势,走出学校,加强交流,观摩其他学校的优秀课程,吸收先进的经验,跟踪领域的学术前沿。在具体的学科课程中进行整合的基本思想(1) 分析课程教学问题,确定整合目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具体目标有多方面。每一门课程,每一个不同的教学内容都不同,我们应该对复种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院夜班医师聘用合同
- 野外探险用车租赁合同样本
- 智能化工程合作合同协议书
- 科学实验室兼职讲师合同
- 排球场维修围挡施工合同
- 苏宁租赁合同:办公设备租赁协议
- 资产管理合同管理准则文本
- 招投标业务培训与合同管理课件
- 河南省郑州市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
- 理疗科烫伤应急预案
- 世界一流港口综合评价报告
- 第四单元 比(单元测试)-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 农作物植保员技能竞赛理论考试题及答案
- 辽宁省盘锦市第一完全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卷
- 机动车鉴定评估师(中级)技能鉴定理论试题及答案
- 初一年级人称代词和物主代词专项练习
- 阿里巴巴国际站:2024年珠宝眼镜手表及配饰行业报告
- 2024至2030年全球及中国高速光谱相机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2024年新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我上学了 5排座位
- 2024至2030年中国氟化工行业“十四五”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研究分析报告
- 2025届新高考语文热点冲刺复习议论文标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