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涪城区吴家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涪城区吴家镇人民政府 二一年十二月涪城区吴家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规划编制单位:涪城区吴家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单位:绵阳市国土资源局技术编制单位:绵阳师范学院编 制 日 期 :二一年十二月涪城区吴家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目 录第一部分 涪城区吴家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第一章 总 则1一、规划目的1二、规划任务2三、规划依据2四、规划范围3五、规划期限3第二章 土地利用现状4一、区域概况4二、土地利用结构4三、土地利用特点5四、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6第三章 规划目标7一、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目标7二、建设用地控制
2、指标7三、补充耕地目标7四、土地生态环境目标7第四章 土地利用规模结构和布局调整8一、农用地8二、建设用地9三、其他土地11第五章 土地用途分区与建设用地空间管制12一、土地用途分区管制12二、建设用地空间管制16第六章 土地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19一、构建良好的土地生态环境基础19二、保护和改善土地生态环境的措施20第七章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23一、建立目标责任制23二、认真落实基本农田保护措施23三、严格土地用途管制23四、扩大规划实施的公众参与23五、加强规划实施的技术保障24第八章 附 则25附表26表1 吴家镇土地利用主要控制指标表26表2 吴家镇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27表3 吴家镇耕地保
3、有量和基本农田情况表28表4 吴家镇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控制表28表5 吴家镇土地整治规划表29表6 吴家镇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规划表30表7 吴家镇土地用途分区面积统计表31第二部分 涪城区吴家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说明32第一章 规划编制的目的和意义32第一节 规划编制的目的32第二节 规划编制的意义32第二章 规划编制程序33第一节 准备工作33第二节 调查研究34第三节 确定规划目标35第四节 编制规划方案35第五节 规划协调与公众参与35第六节 上报审批35第三章 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原则和任务36第一节 规划的指导思想36第二节 规划的原则36第三节 规划的任务37第四章 规划编制中若干具
4、体问题的说明38第一节 基础数据38第二节 重要规划指标和用地布局38第三节 用地布局调整的依据和方法39第五章 关于土地利用分区40第六章 与相关规划的衔接41第一节 与区级规划的衔接41第二节 与其他规划的衔接41第七章 公众参与分析42第一节 政府领导参与分析42第二节 行业和相关部门参与分析42第八章 关于规划的可行性与效益分析43第九章 规划实施的条件44第十章 规划编制的成果45涪城区吴家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第一部分 涪城区吴家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第一章 总 则一、规划目的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执行“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
5、耕地”的基本国策,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合理配置土地资源,既要保护耕地、又要保障建设用地,加强政府对土地利用的宏观调控和计划管理,协调部门用地矛盾,确保吴家镇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依据绵阳市涪城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下达的各项控制指标,结合吴家镇实际,编制涪城区吴家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主要阐明土地利用管理的主要目标、任务和政策,引导全社会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是统筹各业土地利用活动的重要依据。规划依照涪城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目标
6、要求,结合吴家镇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和土地资源特点,确定规划目标;落实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任务;统筹安排各业用地,确定各业用地规模;划定土地用途分区,明确土地用途及管制规则;加强建设用地空间管制,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安排土地整治和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挖潜(挂钩)项目;提出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本次规划修编之际,吴家镇正面临着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形势,急需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率,保障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规划是吴家镇2006-2020年土地利用的依据和法定文件,是规划城乡建设、指导土地管理的纲领性文件,是统筹安排各类用地、有序推进灾毁土地整理复垦、加强土地宏观调控和严格土地用途管制的重
7、要依据。任何单位和个人在本行政区域范围内使用土地,必须符合本规划。 二、规划任务(一)落实绵阳市涪城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中确定的规划任务,确定规划目标;(二)落实耕地保有量及基本农田保护任务;(三)安排各类建设用地; (四)安排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用地;(五)划定土地用途区,明确土地用途管制细则;(六)安排土地整治项目;(七)制定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三、规划依据(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三)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951号);(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审查办法;(五)乡(镇)级土地
8、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TD/T1025-2010);(六)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TD/T1022-2009);(七)绵阳市涪城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八)绵阳市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九)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等。四、规划范围规划范围为吴家镇行政辖区全部土地,土地总面积48.54平方公里,包括幸福村、涌泉村、广福村、长林村、凤凰村、高桥村、孔雀村、中心桥村、兴顺村、五龙村、凉水村共11个行政村。五、规划期限规划基期年:2005年;规划期限:2006-2020年;规划近期目标年:2010年;规划近期:2006-2010年;规划远期目标年:2020年;规划远期:2
9、011-2020年。3涪城区吴家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第二章 土地利用现状一、区域概况(一)区位概况吴家镇位于绵阳科技城西郊,北邻石塘镇,南靠石洞乡,东与塘汛镇、杨家镇接壤,西与新皂镇、金峰镇毗邻。距城区7.5公里。 (二)自然概况本镇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总趋势自东南西北倾斜,境内地貌以丘陵和小平坝为主。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光热资源丰富。年平均日照为1298.1小时,日照率80%,无霜期275天,年平均气温16.3,大于12的有效积温为5020,最高气温37,最低气温2.3,比较适宜各种农作物的生长。(三)社会经济概况吴家镇辖11个村。2005年全镇总人
10、口 20351 人,工业企业总产值达5759万元。吴家镇紧紧围绕涪城区委提出的“强攻产业发展,创建平安和谐涪城,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三大工程,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使全镇经济步入了健康、稳定发展的快车道。二、土地利用结构2005年,全镇农用地4254.6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7.65;建设用地518.7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0.68;其他土地80.9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67。(一)农用地农用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和其他农用地。耕地2335.64公顷,占农用地的54.90;园地706.72公顷,占农用地的16.61;林地938.72公顷,占农用地的22.06;其他农用
11、地公273.57顷,占农用地面积的6.43。(二)建设用地建设用地包括城乡建设用地、交通水利用地和其他建设用地。城乡建设用地291.43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的56.18。其中,城镇73.61公顷,占城乡建设用地面积的25.26;农村居民点199.96公顷,占城乡建设用地面积的68.61;采矿用地17.86公顷,占城乡建设用地面积的6.13。交通水利用地221.02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的42.61。其中,交通运输用地27.62公顷,占交通水利用地面积的 12.50;水利设施用地193.40公顷,占交通水利用地面积的87.50。其他建设用地6.28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的1.21%。(三)其他土地其
12、他土地包括水域和自然保留地。水域74.47公顷,占其他土地面积的92.04;自然保留地6.44公顷,占其他土地面积的7.96。三、土地利用特点(一)土地利用类型多样化,差异明显吴家镇境内地貌以丘陵和平坝为主,面积较大,土壤肥沃,灌溉条件好。(二)耕地后备资源不足其他土地多为裸岩地及田坎隙地,很难开发为耕地,耕地后备资源不足。(三)建设用地比重较大,布局分散建设用地面积518.7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0.68%,建设用地比重较大。工矿企业、居民点主要集中分布在公路和河流沿岸,布局分散。四、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农村居民点布局分散农村居民点缺乏统一规划,分布零散,用地偏多。(二)建设用地需
13、求增大,补充耕地压力大吴家镇地处城市郊区,交通方便,近些年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建设用地需求大增,建设占地较多,但是耕地后备资源匮乏,占补平衡压力大,供需矛盾突出。7涪城区吴家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第三章 规划目标一、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目标到2020年,全乡耕地保有量不少于914.60公顷,其中2010年不少于1861.96公顷。规划期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716.40公顷。规划期内土地整治补充耕地不少于144.1公顷,其中2006到2010年不少于48.37公顷。二、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到2020年,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525.40公顷以内,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404.20
14、公顷以内,城镇工矿用地规模控制在92.70公顷以内。新增建设用地控制在6.67公顷以内,其中,新增建设占用耕地控制在3.8公顷以内。三、补充耕地目标规划期间,通过土地整治,补充耕地不低于144.1公顷。四、土地生态环境目标通过在规划期间加大对环境的保护,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吴家镇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提高。 涪城区吴家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第四章 土地利用规模结构和布局调整一、农用地全镇农用地面积由2005年的4254.65公顷,分别调整为2010年和2020年的4252.84公顷、4249.2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由2005年的87.65%分别调整为2010年和2020年的
15、87.61%、87.54%。(一)耕地耕地面积由2005年2335.64公顷,分别调整为2010年和2020年的2213.78公顷、1970.05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比例由2005年的54.9%分别调整为2010年和2020年的52.05%、46.36 %。规划期耕地主要布局在幸福村的东部和西北部、涌泉村的南部和西北部、长林村的北部和西部、凤凰村的东部等区域。(吴家镇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情况如附表3所示)。规划期全乡实际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800.19公顷。其中耕地730.40公顷,占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的91.28%;园地69.79公顷,占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的8.72%。基本农田主要分布兴顺村的
16、西南部、高桥村的东北部、五龙村的西北部和东北部、中心桥村的南部、孔雀村的南部等地区。(二)园地园地面积由2005年706.72公顷,分别调整为2010年和2020年的834.15公顷、1089.02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比例由2005年的16.61%分别调整为2010年和2020年的19.61%、25.63 %。园地主要分布在孔雀村的西南部等地区。规划期,通过调整结构,园地预增加382.30公顷。(三)林地林地面积由2005年938.72公顷,分别调整为2010年和2020年的936.89公顷、933.22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比例由2005年的22.06%分别调整为2010年和2020年的22.
17、03%、21.96%。规划期林地主要布局在凉水村的东部和西部、凤凰村的东南部、兴顺村的背部等地区。(四)其他农用地其他农用地面积由2005年273.57公顷,分别调整到2010年和2020年的268.02公顷、256.92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比例由2005年的6.43%分别调整为2010年和2020年的6.31%、6.05 %。其他农用地主要分布在凤凰村的西南部、长林村的南部等地区。二、建设用地建设用地结构调整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改善城乡居民生活生产条件、城乡发展一体化为原则,大力推行集中成片、集约利用和集聚发展,并结合绵阳市涪城区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不断优化用地结构,统筹安排各业用地。按照
18、空间发展战略,合理安排基础设施用地,建立更加高效、公平的空间基础条件;结合内涵挖潜,利用有限的资源适度安排新农村建设和独立生产性用地,满足空间发展的多样化需求。建设用地面积由2005年518.73公顷,分别调整为2010年和2020年的520.95公顷、525.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由2005年的10.68%分别调整为2010年和2020年的10.73%、10.82 %。规划期间,建设用地面积预净增加6.67公顷。(一)、城乡建设用地城乡建设用地面积由2005年291.43公顷,分别调整为2010年和2020年的293.84公顷、298.67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的比例由2005年56.18
19、%分别调整为2010年和2020年的56.4%、56.85 %。规划期间,城乡建设用地面积预净增加公7.24顷,城乡建设用地主要分布在兴顺村的中部和交通干线两侧等地区。1、城镇建设用地城镇建设用地面积由2005年73.61公顷,分别调整为2010年和2020年的74.82公顷、77.25公顷,占城乡建设用地面积的比例由2005年的25.26%分别调整为2010年和2020年的25.46%、25.86 %。规划期间,城镇建设用地面积净增加3.64公顷,城乡建设用地主要分布在兴顺村的中部等地区。2、农村居民点用地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由2005年199.96公顷,分别调整为2010年和2020年的20
20、1.96公顷、205.97公顷,占城乡建设用地面积的比例由2005年的68.61%分别调整为2010年和2020年的68.73%、68.97%。规划期内,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预净增加6.01公顷。3、采矿用地采矿用地面积由2005年17.86公顷,分别调整为2010年和2020年的17.06公顷、15.45公顷,占城乡建设用地面积的比例由2005年6.13%分别调整为2010年和2020年的5.81%、5.17 %。规划期,采矿用地主要分布在长林村的西部、兴顺村的东部等地区。(二)交通水利用地交通水利用地面积由2005年221.02公顷,分别调整为2010年和2020年的220.83公顷、220
21、.45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的比例由2005年42.61%分别调整为2010年和2020年的42.39%、41.96%。规划期内,新增交通水利用地主要用于绵阳市绕城高速公路建设,主要穿过中心桥村的西南部、孔雀村的东北部、高桥村的西部和长林村的西部等地区。(三)其他建设用地其他建设用地2005年面积6.28公顷,规划期间,其他建设用地未发生变化。三、其他土地其他土地面积由2005年80.91公顷,分别调整为2010年和2020年的80.50公顷、79.6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由2005年的1.67%分别调整为2010年和2020年的1.66%、1.64%。规划期间,其他土地面积净减少1.23公
22、顷,其他土地主要是分布在凤凰村的东北部和北部、光福村的南部等地区。全镇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情况如附表2所示。四、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安排吴家镇重点建设项目是绵阳绕城高速公路吴家镇段,该段占用新增建设用地1.70公顷。穿越了吴家镇的西南部地区,主要在中心桥村、孔雀村、高桥村和长林村等地。18涪城区吴家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第五章 土地用途分区与建设用地空间管制一、土地用途分区管制依据吴家镇土地资源特点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将全镇土地划分为基本农田保护区、一般农地区、城镇建设用地区、村镇建设用地区、独立工矿用地区、风景旅游用地区、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区和林业用地8个用途区(吴家镇土地用途分区
23、情况如附表7所示)。(一)基本农田保护区1、面积与布局该区面积800.19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16.48%。其中基本农田面积为730.40公顷,占全镇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的81.28%。基本农田主要分布兴顺村的西南部、高桥村的东北部、五龙村的西北部和东北部、中心桥村的南部、孔雀村的南部等地区。2、管制规则(1)区内土地主要用于农业生产及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使用;(2)鼓励区内现有建设用地和其他零星农用地整理、复垦为耕地,规划期间确实不能复垦的,可保留现状用途,但不能扩大面积;(3)区内耕地在不破坏耕作层的前提下,可调整为其他类型的农用地,并仍依照本区管制规则进行保护和管理;(4)禁止占用基本农田
24、进行城镇和农村居民点建设。严禁在基本农田保护区擅自建砖瓦窑、建坟、挖沙、采石、取土、堆放固体废弃物以及排放污水等;(5)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闲置、荒芜基本农田。(二)一般农地区1、面积与布局该区面积为2258.88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46.53%。主要分布在凉水村的东部和南部、凤凰村的东部和南部等地区。规划期间,将一般农地区中有良好水利和水土保持设施、集中连片的耕地整备成基本农田保护区。2、管制规则(1)区内土地用于耕地、园地、畜禽水产养殖地和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农村道路、农田水利、农田防护林及其他农业设施;(2)区内现有建设用地和其他零星农用地应当优先整理、复垦为耕地、园地,规划期间确实不
25、能整理、复垦的,可保留现状用途,但不得扩大面积;(3)区内耕地除改善生态环境和规划确需退耕还林外,不得擅自改变用途;(4)完善区内农用地承包责任制,明确责、权、利,不得破坏、污染和荒芜区内土地;增加对区内土地的投入,促进其持续发展。(三)城镇建设用地区1、面积与布局该区面积77.25公顷,占全镇土地面积的1.59%。主要分布在兴顺村的中部和东部等地区。2、管制规则(1)区内新增建设用地应符合本镇规划的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和范围要求。划入城镇建设用地区的面积要与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相协调。(2)规划期间,应复垦、整理为农用地的城市和建制镇建设用地不得划入城镇建设用地区。(3)区内农用地在批准改变用途前,
26、应当按原用途使用,不能撂荒。(四)村镇建设用地区1、面积与分布该区面积为205.97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4.24%。主要分布在交通干道沿线、吴家镇场镇周围等地区。其中,村镇建设控制区面积为311.5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6.42%。2、管制规则(1)该区内的土地主要用于村庄、集镇建设,村镇总体规划应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不得突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地规模;(2)区内建设应充分利用现有建设用地和空闲地,确需扩大的,应当利用非耕地或劣质耕地,严格按用地标准审批;(3)区内农用地在批准改变用途前,应当按原用途使用,不能撂荒。(五)独立工矿区1、面积与分布该区面积15.45公顷,占全镇土
27、地面积的0.32%;采矿用地主要分布在长林村的西部、兴顺村的东部等地区2、管制规划(1)区内土地主要用于采矿业以及其他不宜在居民点内安排的工业用地、军事设施用地;(2)区内土地使用应符合经批准的工矿建设规划;(3)区内因生产建设挖损、塌陷、压占的土地应及时复垦;(4)区内建设应优先利用现有低效建设用地、闲置地和废弃地;(5)区内农用地在批准改变用途之前,应当按现用途使用,不得荒芜。(六)风景旅游用地区1、面积与布局该区面积6.28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0.13%,另有孔雀村燕儿河水库的107.08公顷作为风景旅游用地。2、管制规则(1)区内土地主要用于旅游、休憩及相关文化活动;(2)区内土地
28、使用应当符合风景旅游区规划;(3)区内影响景观保护和游览的土地,应在规划期间调整为适宜的用途;(4)在不破坏景观资源的前提下,允许区内土地进行农业生产活动和适度的旅游设施建设;(5)严禁占用区内土地进行破坏景观、污染环境的生产建设活动。(七)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区1、面积与分布该区面积105.80公顷,占全镇土地面积的2.18%。主要是孔雀村的燕儿河水库和吴家镇的主要河流等地区。2、管制规则(1)区内土地使用应符合相关林业规划和自然保护区规划;(2)区内影响水源地保护和人文景观的土地用途应在规划期调整为适宜用途;(3)区内地质灾害防治区应符合地质灾害防治规划;(4)区内土地使用应符合经批准的相关规
29、划;(5)区内土地严禁进行与生态环境保护无关的开发建设活动,原有的各种生产、开发活动应逐步退出。(八)林业用地区1、面积与分布该区面积933.22公顷,占全镇土地面积的19.22%。规划期林地主要布局在凉水村的东部和西部、凤凰村的东南部、兴顺村的背部等地区。2、管制规则(1)区内土地主要用于林业生产,以及直接为林业生产和生态建设服务的营林设施;(2)区内现有建设用地,应当按其适宜性调整为林地或其他类型的营林设施用地,规划期间确实不能调整的,可保留现状用途,但不得扩大面积;(3)区内零星耕地因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需要可转为林地;(4)未经批准,禁止占用区内土地进行建设或毁林开垦、挖沙、取土等活动。
30、二、建设用地空间管制为加强建设用地的空间管制,适应土地利用规划管理的要求,在土地用途分区的基础上,结合建设用地空间布局安排,划定建设用地规模边界、扩展边界和禁建边界,以及允许建设区,有条件建设区、限制建设区和禁止建设区。(一)允许建设区1、面积与区域范围允许建设区范围面积525.40公顷,占全镇土地面积的10.82%。规划期,允许建设用地主要分布在兴顺村的中部和交通干线两侧等地区。2、管制规则(1)区内土地主导用途为城镇、村庄或工矿建设发展空间;(2)区内新增城乡建设用地受规划指标和年度计划指标约束,应统筹增量与存量用地,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3)规划实施过程中,在允许建设区面积不改变的前提
31、下,其空间布局形态可依程序进行调整,但不得突破建设用地扩展边界;(4)允许建设区边界(规模边界)的调整,须报规划审批机关同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二)有条件建设区1、面积与区域范围有条件建设区范围面积4.65公顷,占全镇土地面积的0.10%。该区主要分布在吴家镇场镇周围和二环路吴家镇段两侧。2、管制规划(1)在不突破规划建设用地规模控制指标的前提下,区内土地符合规定的,可依程序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同时相应核减允许建设区用地规模;(2)允许建设区边界(规模边界)的调整,须报规划审批机关同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三)限制建设区1、面积与区域范围限制建设区范围面积4218.44
32、公顷,占全镇土地面积的86.9%。该区主要包括:基本农田保护区、一般农地区、林业用地区、牧业用地区等。2、管制规则(1)区内土地主导用途为农业生产空间,鼓励开展土地整理和基本农田建设。(2)区内禁止城、镇、村新增建设用地,控制线性基础设施和独立建设项目用地。(四)禁止建设区1、面积与区域范围该区面积105.80公顷,占全镇土地面积的2.18%。该区主要包括孔雀村的燕儿河水库以及吴家镇的主要河流等地区。2、管制规则(1)区内土地主导用途为生态与环境保护空间,严格禁止与主导功能不相符的各项建设。(2)对河流水域划定保护线,严禁侵占规划控制水面和绿地进行建设。(3)禁止填埋水域、毁坏林草、禁止未经处
33、理向水体排放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倾倒固体废弃物。(4)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规划期内禁止建设用地边界不得调整。涪城区吴家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第六章 土地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坚持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按照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构筑生态文明的土地利用格局,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一、构建良好的土地生态环境基础(一)天然林资源保护与利用加强全面有效管理,实施造林、营林、护林等科技手段,适度利用林内资源,使森林总量明显增加,提升水土保持、涵养水源、森林土壤保肥、生物量增多。(二)水土流失防治贯彻执行“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方
34、针,防止水土流失,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确立水土流失防治调控任务。(三)基本农田建设确保耕地数量、改善耕地质量,以农业系统改造中低产田土为重点,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发挥基本农田的生态功能。结合国土资源系统“金土地”专项土地整理工程、水保系统水土流失治理坡改梯工程,开展“山、水、田、林、路、村”综合治理。对农村细碎、分散的农地整理合并,实现补充耕地、改善耕地质量与生境条件,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四)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期内,积极采取有计划、有步骤的工程措施、生物措施、技术措施,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重点消除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隐患,加强城乡村及居民点的地质灾害监测和防治工作,把地质灾害危险降至最低
35、。(五)农村污染防治农村污染比较分散、数量大、涉及面广,应结合新农村建设和开展土地综合整治,相对集中归并建农房、办乡企,建设和利用沼气池等举措,将农村污染降低至最低。二、保护和改善土地生态环境的措施(一)构建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模式节约集约用地的实质就是土地资源综合利用产出与服务效益的最大化。结合城乡建设规划,合理安排居住用地布局、绿地系统、景观风貌、交通道路、给排(污)水等工程用地,搞好环境保护及开发强度控制;结合区域新农村建设,按规划实施沼气池建设、测土配方施用复合肥,坚持山、水、田、林、路、村综合整治,实现农村面源污染治理预期;结合区域农产品加工及物流园区建设,搞好环境保护、绿地布局与建设达
36、到清洁生产、清洁商贸目标;结合区域内线型工程项目建设管护,使工程建设项目成为生态环境友好型的土地利用项目;结合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复垦拆旧项目区建设,增加耕地、林地、园地等土地生态用地;结合水土流失治理工程,结合“金土地”工程结合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工程,使项目区域、人居耕地生境条件得到改善;结合农业产业化项目建设的优质管理,保护和改善项目区土地生态环境;结合综合的环境保护统筹管理,及时调查研究、统筹规划、制定制度、措施,总结推广先进典型经验、全面推进土地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进程。(二)逐步建立生态节约型的社会生产体系的消费模式粗放型消耗性生产方式,实际上是浪费农地、水域及能源矿产资源。建立生态节
37、约型的社会生产体系,保持或减少生物资源、能源使用的土地总量,从而相对保持增加了生态用地量。因此,大力宣传建立生态节约型消费模式,加快由粗放型向集约节约型转换过度,达到减少浪费,减少污染,节约消费生物资源,减轻对土地的承载压力,为生态建设提供相对多的土地资源的目的。(三)大力加强科研,推广科技成果,提高单位面积生物产出量继续加大科研力度,推行科技成果,在生态用地上进行生态建设的同时,加强科研,走产、学、研、销、售后服务为一体的路子,改善环境条件,建成良好的区域生态系统,发挥其预期的生态功能是十分重要的。(四)加大法律法规执法力度,保证土地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随着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人口猛
38、增,废气、废水、废渣及垃圾排放量剧增,空气污染、水污染问题不可低估,采矿、修筑、建房对山体植被破坏,诱发水土流失及次生地质灾害问题不可小视。目前,国家颁布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已经构建,但地方配套尚待进一步完善。故进一步加强法律法规执行力度,细化操作性强的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保护与土地环境的安全用地办法、规范是很重要的一项生境保护措施。(五)转变管理观念,构建统筹协调机制,保证集约投入土地生境建设与保护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要迅速转变以往条块分割、各自为政,效益受限的传统管理投入理念,为按规划定项定位、集约投入高标准建设的新理念。实行政府统筹下的土地利用建设项目与生态建设紧密联系的部门分工负责
39、制,制订集约集地项目、资金、智力投入管理办法,以利共同尽责、充分发挥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集聚效应。第七章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一、建立目标责任制建立和完善耕地保护和土地管理目标责任制度。镇政府、村委会对本规划确定的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负责,镇政府要将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补充耕地面积、控制新增建设用地面积作为任期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并切实加强对土地利用规划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检查,确保规划顺利实施。二、认真落实基本农田保护措施严格控制占用基本农田,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闲置、荒芜基本农田保护区内耕地。实施基本农田“一制两网四化”建设(即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制,信息网络、管护网络,保护手段信息化
40、、管护网络化、监督社会化、资料规范化),把基本农田保护落实到农户和地块。严格控制建设项目占用基本农田,确因国家和省重大工程项目建设需要占用基本农田,须报国务院批准,并补划相当数量和质量的基本农田。三、严格土地用途管制严格按照土地利用规划确定的用途分区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四、扩大规划实施的公众参与建立规划公众参与制度和规划管理公开制度,明确规划程序中公众的职责与权益、参与的渠道与途径。采用电视、报纸和正式的公告等方式公开规划内容、公开实施规划的政策和有关要求等,便于各利益人了解规划背景、发展方向与区域布局;向公众公开规划审批和审查用地的程序;建立专门的途径接受与处理公众的反馈意见,实现公众对规划实
41、施的监督。五、加强规划实施的技术保障加强土地规划管理电子信息应用,利用3S技术开展土地利用规划动态监测,及时掌握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情况,提高规划实施管理水平和质量。以便及时发现规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依法采取措施加以纠正。31涪城区吴家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第八章 附 则本规划由文本和图件两部分组成。规划经批准即具有法律效力。本规划由镇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实施。附表表1 吴家镇土地利用主要控制指标表 单位:公顷 序号指标类型规划基期年规划目标年指标属性一增量指标1耕地保有量2335.64914.6约束性2基本农田保护面积2100716.4约束性3园地面积706.721089.0
42、0预期性4林地面积938.72932.50预期性5建设用地总规模518.73525.40预期性6城乡建设用地规模291.43404.20约束性7城镇工矿用地规模92.4092.70预期性二增量指标1新增建设用地总量6.67预期性2建设占用耕地3.8约束性3整理开发复垦补充耕地规模144.1约束性涪城区吴家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表2 吴家镇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 单位:公顷 地 类2005年(基期年)2010年(近期目标年)2020年(规划目标年)规划期间面积增减面积占总面积比例占一级类比例占二级类比例面积占总面积比例占一级类比例占二级类比例面积占总面积比例占一级类比例占二级类比
43、例全乡土地总面积4854.294854.294854.290一、农用地4254.6587.654252.8487.614249.2187.54-5.441、耕地2335.6448.1154.902213.7845.6052.051970.0540.5846.36-365.592、园地706.7214.5616.61834.1517.1819.611089.0222.4425.63382.33、林地938.7219.3422.06936.8919.3022.03933.2219.2321.96-5.54、其他农用地273.575.646.43268.025.536.31256.925.296.0
44、5-16.65二、建设用地518.7310.68520.9510.73525.410.826.671、城乡建设用地291.436.0056.18293.846.0556.40298.676.1556.857.24(1)城乡(镇)用地73.611.5214.1925.2674.821.5414.3625.4677.251.5914.7025.863.64(2)农村居民点用地199.964.1238.5568.61201.964.1638.7768.73205.974.2439.2068.976.01(3)采矿用地17.860.363.446.1317.060.353.275.8115.450.3
45、22.945.17-2.412、交通水利用地221.024.5542.61220.834.5542.39220.454.5441.96-0.57(1)交通运输用地27.620.575.3312.5028.360.585.4412.8429.830.615.6813.532.21(2)水利设施用地193.43.9837.2887.50192.473.9736.9587.16190.623.9336.2886.47-2.783、其他建设用地6.280.131.216.280.131.216.280.131.190三、其他土地80.911.6780.501.6679.681.64-1.231、水域7
46、4.471.5492.0474.471.5492.5174.471.5393.4602、自然保留地6.440.137.966.030.127.495.210.116.54-1.23表3 吴家镇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情况表 单位:公顷类别基期耕地面积规划期间补充耕地面积规划期间减少耕地面积规划期间净增(+)减(-)期末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增加土地减少建设其他合计整理合计占用规划近期2335.6448.3748.37170.231.27168.96-121.862213.78730.4规划远期2213.7896.7396.73340.462.53337.93-243.731970.05730.
47、4规划期2335.64145.1145.1510.693.8506.89-365.591970.05730.4年均增减9.679.6734.050.2533.79-24.37表4 吴家镇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控制表 单位:公顷项 目规划近期规划远期规划期合计新增建设用地占用新增建设用地占用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耕地耕地 1、建设用地总规模2.221.274.452.536.673.802、城乡建设用地2.411.174.832.337.243.53、城镇工矿用地0.410.930.821.871.232.8表5 吴家镇土地整治规划表 单位:公顷类 型调整至地类合计耕地其他1、土地整治(如农田、农村居民
48、点、工矿等用地整理)145.1016.21161.31合 计145.1016.21161.31注:表1-4数据必须在乡(镇)平衡表完成的基础上填写数据。表6 吴家镇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规划表 单位:公顷项目类别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建设年限项目用地涉及村(乡(镇)总规模其中新增建设用地其中占用耕地交通项目绵阳绕城高速新建10-122.211.701.45吴家镇注:该表主要包括城镇以外的交通、能源、水利、电力、旅游、环保等独立选址项目表7 吴家镇土地用途分区面积统计表 单位:公顷行政辖区辖区面积基本农田保护区一般农地区城镇建设用地区村镇建设用地区独立工矿区风景旅游用地区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区林业用地区其他用地面积%面积%面积%面积%面积%面积%面积%面积%面积%幸福村476.9400.00308.2864.641.140.2425.875.420.760.160.760.1600.00102.4721.4837.667.9涌泉村398.300.00222.8955.961.530.3816.054.0300.000.060.0200.00127.6132.0430.167.57广福村439.8400.00256.2958.277.961.8126.145.943.780.860.2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