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手册_第1页
疫情防控手册_第2页
疫情防控手册_第3页
疫情防控手册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3 / 16实用精品文档目录一、 办公及生产经营场所防控措施1二、对外及公共服务机构防控措施5三、施工作业承包商防控措施6四、个人及居家生活防控措施8五、个人防疫应急处置措施101、 办公及生产经营场所防控措施(一)人员管理1. 采取弹性工作、居家办公、错峰上下班等灵活办公方式,降低人员集中度。多人同室办公的,办公距离应保持在1米以上。2. 员工进入办公及生产经营场所应接受体温检测、监测。若体温超过37.2,不得进入工作场所,按规定进行居家观察或集中观察。必要时,到医院就诊。3. 外地返回员工要严格落实地方政府防疫要求,必要时可采取隔离措施。湖北返回人员,须自行居家隔离14日,无症状后方可正

2、常上班。4. 引导员工分流乘坐电梯,乘坐人数不超过电梯轿厢最大容量的50%。5. 工作期间,员工要主动规范佩戴口罩,尽可能减少面对面工作交流。6. 减少员工公务出差的频次、人数,特别是严格控制赴疫区人员。7. 保洁、保安、食堂、维修等后勤物业服务人员,纳入统一管理。严格按照排班和岗位、区域开展工作,禁止自行调整班次、串岗、跨区活动。工作中在遵守行业规定和标准的基础上,严格执行疫情防控期间相关业务要求。(二)会议管理8. 减少会议数量,特别是现场会议数量。提倡召开电话、视频会议。确需召开的现场会议,要减少人数、压缩时间,参会人员间隔1米以上,并全程佩戴口罩。9. 会议时间每超过1小时,要通风1次

3、。会议结束后,对场地、设施等实施消毒,茶具用品等要用开水浸泡消毒。(三)访客管理10. 严格控制外来人员。公务访客进入办公及生产经营场所应进行体温检测,体温在37.2以下,方可进入。安保值守人员与访客交流要保持1米以上距离。严格控制会客时间。11. 办公及生产经营场所可设定相对独立的会客区。会客期间,双方应佩戴口罩,并保持1米以上距离。会客结束后,对会客区的场地、设施等实施消毒。12. 安保人员要认真询问和登记访客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并按照应急预案处置。(四)餐饮管理13. 加强食材管理,规范采购渠道,杜绝“三无”产品。14. 食堂采购及供货人员应佩戴口罩和一次性手套,避免直接手触肉禽

4、类生鲜食材。摘掉手套后,应及时洗手消毒。15. 提倡员工错峰就餐或分散就餐,避免人员聚集和面对面就餐。有条件的单位,可采用分餐或送餐方式就餐。16. 每日定时对就餐区域实施消毒。餐具用品须高温消毒。(五)住宿管理17. 改善员工住宿条件,原则上不安排在地下空间居住。18. 严格控制住宿人员居住密度,原则上人均宿舍面积不少于4平方米,每个宿舍居住人数不超过6人。19. 员工公寓或集体宿舍应设立管理卡口,禁止无关外来人员进入,对员工出入严格进行体温监测。20. 疫情期间禁止探视访友。必要外来人员,按照访客管理要求严格执行登记、体温检测,压缩会面时间。21. 保证室内、卫生间、洗漱间、活动室等公共区

5、域空气流通,每天通风2-3次,每次至少3 0分钟,保证洗手设施、洗手液、肥皂等卫生用品供应。22. 住宿人员做好个人防护,注意个人卫生习惯,避免生活物品交叉使用,身体不适及时报告管理人员。23. 公寓和宿舍区域以清洁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清洁和消毒,避免过度消毒和消毒性损伤。(六)活动管理24. 严禁举办大型聚集性活动,减少一般性活动。25. 确需举办的外事来访等活动,应严格控制人数、压减活动时间。活动人员应全程佩戴口罩。活动结束后,对活动场所实施消毒。(七)环境管理26. 保持室内环境清洁,每日通风3次以上,每次20-30分钟。通风时,应注意保暖。公共物品及公共接触物品或部位

6、要定期清洗、消毒。27. 每日定时对门厅、楼道、会议室、电梯、楼梯、卫生间、车库等公共部位实施消毒,且尽量使用喷雾消毒。28. 办公电话、电脑键盘、鼠标等,每日用75%酒精擦拭2次。使用频繁的,擦拭可增加至4次。29. 公务用车内部及门把手每日进行常规消毒。使用时,实行“一客一消毒”。消毒宜用75%酒精擦拭。30. 保洁用具按区域分开使用,避免混用。31. 保洁人员须佩戴一次性橡胶手套,工作结束后洗手消毒。32. 餐厅及卫生间等区域应配备足够的洗手液,并保证水龙头等供水设施正常使用。33. 中央空调系统风机盘管正常使用时,应定期对送风口、回风口进行消毒。中央空调新风系统正常使用时,若出现疫情,

7、不要停止风机运行,应在人员撤离后,对排风支管封闭,运行一段时间后关断新风排风系统,同时消毒。带回风的全空气系统,应把回风完全封闭,保证系统全新风运行。二、对外及公共服务机构防控措施1. 加强服务人员健康观察与跟踪,杜绝带病上岗。有发热(腋下体温37.3)、咳嗽、呼吸不畅等症状的人员,应及时到当地指定医疗机构进行排查、诊治。对密切接触人员进行登记,并按驻地防疫部门要求实施必要的隔离观察。2. 加强员工自我防护,工作期间应全程佩戴口罩,并按规范要求及时更换。特殊岗位,应佩戴手套(一次性PVC或普通户外手套即可)等必要防护用具,手套应每日更换。手套清洗前,先用含氯消毒剂浸泡。不戴潮湿的手套。3. 在

8、服务场所醒目位置设置明显标识,提示服务对象自觉佩戴口罩等防护用具,注意个人卫生。4. 服务人员与服务对象交流时,应保持适当距离,并减少或避免与未佩戴口罩等防护用具人员近距离接触。5. 保持服务场所环境清洁和通风。狭小、密闭空间应增加消毒频次,确保消毒效果。6. 对进入室内服务区人员实行体温检测。发现体温异常和/或伴有咳嗽、呼吸不畅等症状的,应劝导其及时到驻地指定医疗机构排查、诊治,并对密切接触人员进行登记。7. 减少服务区域特别是密闭场所人员数量,避免人员聚集。三、施工作业承包商防控措施1. 严格执行国家及地方政府疫情防控要求,经当地政府或主管部门同意后方可有序复工,坚决避免因工程开复工发生聚

9、集性疫情事件。2. 所有复工项目,均应成立疫情防控工作小组,编制施工作业现场疫情防控方案,配齐口罩、消毒液等疫情防控物资。3. 建筑工地实施封闭管理,施工作业区域应采取相对隔离封闭措施,各施工作业面尽量减少交叉流动。4. 加强人员健康管理,全面排查施工作业人员返程、隔离、复工等情况,掌握人员动态信息,严防传染源输入。5. 加强进出登记管理,在入口处检测体温,体温正常方可进入。作业过程中,每日至少进行2次体温监测。6. 保证场所通风换气,保障洗手设施正常运行,如无洗手设施,应配备免洗消毒用品。7. 做好清洁消毒,强化工地食堂、宿舍等生活聚集区的防疫管理,配备兼职卫生员,每日至少进行2次消毒。8.

10、 承包商应对所属施工作业人员提供健康情况证明,内容包含但不限于前14天内迁移路径、活动范围、隔离情况和体温监测情况。9. 人员施工作业前,开展防控宣传教育,告知施工作业人员疫情防控相关流程、要求和注意事项,并要求遵照执行。10. 人员施工作业期间,应配合做好体温监测、个人防护、手部卫生、清洁消毒等相关要求。11. 设立隔离观察区域,做好异常情况处置。监测发现健康状况异常时,应立即终止工作,按当地政府要求配合做好后续排查、隔离、诊疗工作。12. 规范垃圾收集处理,做好垃圾分类,加强垃圾箱清洁,定期进行消毒,设置口罩专用回收箱,及时收集并清运。四、个人及居家生活防控措施1. 增强卫生健康意识,适量

11、运动、早睡早起,不熬夜,提高自身免疫力。2. 避免与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如发热、咳嗽或打喷嚏等)的人密切接触。避免直接接触家禽和野生动物。3. 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掩住口鼻,并将用过的纸巾立刻扔进封闭式垃圾箱内。4. 双手被呼吸系统分泌物弄污后(如打喷嚏后),应避免触摸眼睛、鼻及口,如需触摸,应先洗手。咳嗽、饭前便后,接触或者处理动物排泄后,要用流水、皂液或者用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洗手。洗手采用正确方法,时间在40秒以上。5. 避免到人流密集和空气流通不畅的公共场所,如必须去,要正确佩戴口罩。6. 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建议步行、骑行或乘坐私家车、班车出行。如必须乘坐公共交通

12、工具,尽量错峰出行,务必全程佩戴口罩。途中避免用手触摸车上物品。7. 外出回家摘掉口罩前后应正确洗手,废弃的口罩要放入垃圾桶内。每天两次用75%酒精或含氯消毒剂对垃圾桶进行消毒处理。手机和钥匙用消毒湿巾或75%酒精擦拭。8. 做好居室通风换气并保持整洁卫生,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每日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冬天开窗通风时,要注意室内外温差,以免引起感冒。桌椅等物体表面每天做好清洁。9. 避免多人聚会。客人(身体健康情况不明)来访后,及时对室内相关物体表面消毒,可选择含酒精消毒湿巾、75%的酒精、含氯的消毒剂、过氧乙酸等,这些溶剂都可以有效灭活病毒。10. 养成安全的饮食习惯。从正规渠道购买冰

13、鲜禽肉,处理生食和熟食的菜板及刀具要分开。处理生食和熟食之间要洗手。食用肉类和蛋类要煮熟、煮透。11. 密切关注发热、咳嗽等身体症状,出现此类症状应及时就医。5、 个人防疫应急处置措施1. 个人如果出现发热(腋下体温37.3)、咳嗽、气促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发病前14天内曾接触过确诊或疑似患者,或出现小范围聚集性发病,应立即到当地指定医疗机构排查、诊治。2. 个人因需就诊,要选择有发热门诊的定点医院。前往医院的路上及就医全程,应佩戴口罩。避免搭乘公共交通,应使用救护车或者私人车辆,如果可以,路上打开车窗。在路上和医院站着或坐着时,尽可能远离其他人(至少1米)。3. 个人就医时,应如实详细讲述患病情况和就医过程,尤其是应告知医生近期的迁移路径和居住史、肺炎患者或疑似患者的接触史、动物接触史等。4. 患者离开后,家属应对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