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吊基础设计方案施工方案范本(管桩及天然基础)_第1页
塔吊基础设计方案施工方案范本(管桩及天然基础)_第2页
塔吊基础设计方案施工方案范本(管桩及天然基础)_第3页
塔吊基础设计方案施工方案范本(管桩及天然基础)_第4页
塔吊基础设计方案施工方案范本(管桩及天然基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佛山职业技术学院三水新校园建设工程项目房建二标段塔吊基础施工方案编制单位:青建集团股份公司 编 制: 审 核: 批 准: 编制日期: 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XX市三水区乐平镇乐平工业园,工程总用地面积587335,总建筑面积221054。我公司承建的房建二标段总建筑面积为84950.97。本工程学生宿舍楼、教师宿舍楼、学生食堂及综合服务楼,层高为39层。本工程业主方为佛山职业技术学院,设计单位为:深圳机械院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及广东启源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监理单位为:广东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施工单位为:青建集团股份公司。本工程采用11台Q5512自升式塔式起重机。二、地质概况:根据地质勘察报

2、告显示:11#塔式起重机所在位置靠近ZK224号钻探孔,地下土质分布如下: 人工填土1.1m厚,粉质粘土2.4m厚,淤泥0.5m厚,粉质粘土5.4m厚,粉质粘土3.1m厚,以下是全风化泥岩、强风化泥岩等;12#塔式起重机所在位置靠近ZK218号钻探孔,地下土质分布如下:粉质粘土4.0m厚,粉质粘土5.0m厚,以下是全风化泥岩、强风化泥岩等;14#塔式起重机所在位置靠近ZK195号钻探孔,地下土质分布如下:粉质粘土3.2m厚,粉质粘土1.0m厚,以下是全风化泥岩、强风化泥岩等;18#塔式起重机所在位置靠近ZK2020钻探孔,地下土质分布如下:人工填土1.0m厚,粉质粘土2.0m厚,粉质粘土3.7

3、m厚,以下是全风化泥岩、强风化泥岩等;故11#、12#、14#、18#学生宿舍采用管桩塔吊基础,其余13#、15#、1925#学生宿舍、教师宿舍、学生食堂及综合服务楼的塔吊基础采用天然基础。三、编制依据:1、塔吊厂家提供的塔吊技术参数;2、佛山职业技术学院三水新校园建设工程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3、国家标准,1995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出版的建筑桩基技术规范。四、11#、12#、14#、18#学生宿舍塔吊基础设施:1、设计参数:1)根据施工使用要求,本塔式起重机需满足支腿固定独立式外形尺寸的使用安全。支腿固定式基础上所受荷载:状 态竖向荷载FV(KN)水平荷载Fh(KN)集中弯矩M(KNM)集中

4、扭矩T(KNM)工 况51118.31335269.3非工况46173.9155202)基础承台尺寸及配筋:500050001100,上下各配双向24C25,混凝土为C35,保护层厚100mm。 3)承台自重:GK=551.125=687.5KN 4)承台下部结构采用4根400壁厚95mm的高强预应力管桩。桩身Qik混凝土为C80。要求桩芯至承台外边缘的距离为600mm。 2、设计计算 1)单桩桩顶竖向力、水平剪力、水平扭剪力。分两种情况计算:情况一为弯矩绕对角线;情况二为弯矩绕竖轴; 按下列公式计算结果见表,情况一的计算过程如下: Qik= = + = 547.77KNFiK = =4.58

5、KN Tik= =25.03KN其它计算略计算结果:计 算 简 图桩顶竖向力Qik(KN)桩顶剪力Fik(KN)桩顶扭剪力Tik(KN)情况一工 况547.77/51.484.5825.03非工况575.60/-10.3518.480情况二工 况650.94/-51.694.5835.43非工况695.54/-121.3018.4802)单桩竖向承载力估算: R=SQSK/rS+PQpk/rP 其中S=P=1.0,rS= rP =1.65 QSK= uqSikLiQpk=qpkAP TC5013B塔式起重机基础位于ZK13号孔附近,故以ZK13号孔的土性参数进行单桩竖向承载力估算。 设有效桩长

6、为27米,且下部1.8米嵌入强风化泥岩,桩径为400mm。 U=d=3.140.4=1.256m AP=(d/2)2=3.140.22=0.1256m2 qpk=4000Kpa qSik1=40Kpa qSik2=100Kpa QSK=1.256(4010+1002)=753.6KN Qpk=40000.1256=502.4KN R= =761.2KN 大于表中的最大QiK值。 3)预制桩与承台锚固要求 (详见图1) 桩伸入承台锚固深度不少于100mm。 4根400预制管桩桩承台配筋及大样(C35砼)4)、桩顶连接构造及桩尖大样: (详见图2)3、承台预埋支腿的方法 1)采用整体钢筋混凝土基础

7、。 2)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 3)混凝土基础的深度应大于1000mm。 4)固定支腿上表面应核水平,平面的平整度误差小于 4、固定支腿的安装 (见图3、图4) 1)将4只固定支腿与预埋支腿固定基节EQ用12件10.9级高强度螺栓装配在一起。 2)为了便于施工,当钢筋扎到一定程度时,将装配好的固定支腿和预埋支腿固定基节EQ整体吊入钢筋网内。 3)固定支腿周围的钢筋数量不得减少和切断。 4)主筋通过支腿有因难时,允许主筋避让。 5)吊起装配好的固定支腿和预埋支腿固定基节EQ整体,浇注砼。在预埋支腿固定基节EQ的两个方向中心线上挂铅垂线,保证预埋后预埋支腿固定基节EQ中心线与水平面的垂直度1.5

8、/1000。 6)固定支腿周围混凝土充填率必须达到95%以上。 7)安装,见图3、图45、基础抗倾覆验算1)、工作状态基础抗倾覆验算e =(M+ Fhh)/ (Fv + Fg)=(1335+18.31.1)/(511+551.125) =1.1301/3b=5/3=1.67m 满足要求2)、非工作状态基础抗倾覆验算e =(M+ Fhh)/ (Fv + Fg)=(1552+73.91.1)/(461+551.125) =1.4221/3b=5/3=1.67m 满足要求6、塔吊的附墙:根据本塔吊使用说明书的要求,结合本工程的特点,本塔吊安装到33.6m(最大自由高度为40.5m),建筑物总高度为(

9、1.5+23.5=25.0m)故不需要设置附墙。7、防雷接地措施:1)防雷接地体采用承台钢筋网与桩主筋焊接,并用16镀锌圆铁与建筑基础防雷网连接,接地电阻不得大于4欧姆; 2)避雷针采用直径2020圆铁并锚固于塔帽上,通过架体、架体四支腿与承台钢筋网连接,连通基础防雷网。避雷针顶磨尖,安装高度高于塔帽1米。 3)保护接地与塔吊连接:在塔基底座上焊一只M12的螺栓,保护接地线一端固定在螺栓上,一端固定在开关箱箱内保护接地端子板上。该线直径与塔吊进线同截面。五、13#、15#、1925#塔吊基础设施:1、设计参数:塔吊基础采用整体式。尺寸为610061001800mm,采用C35混凝土浇筑。开挖基

10、础时首先应清除回填土,地基基础的土质坚硬平实,塔吊基础埋设在强风化层中。在混凝土浇筑前,要求塔吊安装单位提供塔吊预埋地脚螺栓安装图,并按塔吊基础方案先预埋地脚螺栓,并作固定(详见塔吊基础施工图)。2、塔吊天然基础的计算书:1)基本参数塔吊型号 Q5512自重(包括压重) F1=245 kN最大起重荷载 F2=60 kN塔吊倾覆力距 M=600 kN.m塔身宽度 B=2.5 m混凝土强度等级 C35配筋等级 热轧钢筋级d25基础埋深 d=3.2 m基础厚度 h=1.8 m基础宽度 b=6.1 m基础长度 l=6.1 m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ak=2020kN/m22)基础最小尺寸计算依据混凝土结构

11、设计规范(GB50010-2020)第7.7条受冲切承载力计算最小厚度计算临界截面的周长计算其中: B 塔身宽度 B=2.5 mh 基础厚度 h=1.8 m经过计算: m=4(2.5+1.8)=17.2 m系数计算取下式中较小值其中 s 板柱结构中柱类型的影响系数 s=30s 局部荷载或集中反力作用面积为矩形时的长边与短边尺寸的比值 s=2h0 截面有效高度 h0=1.75 m经过计算 =1 塔吊作用于基础的竖向力计算其中 F1 自重(包括压重) F1=245 kNF2 最大起重荷载 F2=60 kN经过计算 F=1.2245+60=366 kN基础自重与基础上面的土的自重计算其中 d 基础埋

12、深 d=3.2 mh 基础厚度 h=1.8 mb 基础宽度 b=6.1 ml 基础长度 l=6.1 mG1 混凝土重力密度 G1=25 kN/m3m 基础底面以上土的重度 m=17 kN/m3经过计算 G=1.2(251.8+173.2)6.16.1=4438.41 kN根据最大压力计算的最小厚度其中 ft 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 ft=1.57 N/mm2h 截面高度影响系数 h=0.98塔吊基础对基脚的最大压力F+G=366+4438.41=4804.41 kN时,得h01=0.8 m塔吊基础对基脚的最大拔力计算其中 M 塔吊倾覆力距 M=840 kN.ml 基础长度 l=6.1 m经过

13、计算 F=28406.1=275.41 kN根据最大拔力计算的最小厚度塔吊基础对基脚的最大拔力F=275.41 kN时,得h02=0.8 m最小厚度计算经过计算 Hc=0.8+0.8+0.05=1.65 m实际厚度h=1.8m,大于等于最小厚度Hc=1.65m,满足要求!最小宽度计算最小宽度由一下两个计算公式计算,取较大值计算公式一其中 F 塔吊作用于基础的竖向力 F=366 kNG 基础自重与基础上面的土的自重 G=4438.41 kNM 塔吊倾覆力距计算值 M=840 kN.m经过计算 Bc1=4840(366+4438.41)=0.7 m计算公式二其中 B 塔身宽度 B=2.5 mh 基

14、础厚度 h=1.8 m经过计算 Bc2=2.5+21.8)=6.1 m所以,最小宽度bc=m实际宽度b=6.1m,大于等于最小宽度Bc=6.1m,满足要求!3)塔吊基础承载力计算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20)第5.2条承载力计算基础底面压力计算其中 b 基础宽度 b=6.1 ml 基础长度 l=6.1 mF 塔吊作用于基础的竖向力 F=366 kNG 基础自重与基础上面的土的自重 G=4438.41 kN经过计算 P=(366+4438.41)(6.16.1)=129.12 kN/m2基础的截面抵抗矩计算其中 b 基础宽度 b=6.1 m经过计算 W=6.136=37.8

15、3 m3合力作用点至基础底面最大压力边缘距离计算其中 M 塔吊倾覆力距 M=840 kN.mb 基础宽度 b=6.1 mF 塔吊作用于基础的竖向力 F=366 kNG 基础自重与基础上面的土的自重 G=4438.41 kN经过计算 e=(6.12)-(840(366+4438.41)=2.88 m不考虑附着时的基础底面最大压力其中 M 塔吊倾覆力距 M=840 kN.mb 基础宽度 b=6.1 ml 基础长度 l=6.1 mF 塔吊作用于基础的竖向力 F=366 kNG 基础自重与基础上面的土的自重 G=4438.41 kN经过计算 Pmax=(366+4438.41)(6.16.1)+840

16、37.83=151.32 kN/m2偏心距较大时基础底面压力计算其中 e 合力作用点至基础底面最大压力边缘距离 e=2.88 mb 基础宽度 b=6.1 mF 塔吊作用于基础的竖向力 F=366 kNG 基础自重与基础上面的土的自重 G=4438.41 kN经过计算 Pkmax=(366+4438.41)(6.12.88)23=182.32 kN/m24)地基基础承载力验算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20第5.2.3条,地基基础承载力特征值按下式进行修正其中 b 基础宽度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 b=0.15d 基础埋深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 d=1.4d 基础埋深 d=3.2 mb

17、基础宽度 b=6.1 m 基础底面以下土的重度 =17 kN/m3m 基础底面以上土的重度 m=17 kN/m3fak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ak=2020kN/m2经过计算 fa=20200.1517(6.1-3)+1.417(3.2-0.5)=272.17 kN/m2基础受轴心荷载作用时,基础底面压力Pmax=151.32kN/m2,小于等于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修正值fa=272.17kN/m2,满足要求!基础受偏心荷载作用时,基础底面压力Pkmax=182.32kN/m2,小于等于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修正值1.2fa=326.6kN/m2,满足要求!5)受冲切承载力验算依据建筑地基基础

18、设计规范GB 50007-2020第8.2.7条,验算基础受冲切承载力冲切破坏锥体最不利一侧计算长度计算其中 at 塔身宽度 at=2.5 mab 基础宽度 ab=6.1 m经过计算 am=(2.5+6.1)2=4.3 m允许冲切承载力计算其中 h 受冲切承载力截面高度影响系数 h=0.9ft 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 ft=1.57 N/mm2h0 截面有效高度 h0=1.75 m经过计算 F=0.70.91.571.754.31000=7442.98 kN冲切验算基底面积计算其中 B 塔身宽度 B=2.5 mh 基础厚度 h=1.8 m经过计算 Aj=6.1(6.12-2.52-1.8)=

19、0 m2实际冲切承载力计算其中 Pj 最大压力设计值 Pj=182.32 kN/m2经过计算 Fj=182.320=0 kN实际冲切力Fj=0kN,不大于允许冲切力设计值F=7442.98kN,满足要求!6)承台配筋计算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20第8.2.7条,计算基础的最大弯矩任意截面至基底边缘最大反力处的距离计算其中 b 基础宽度 b=6.1 mB 塔身宽度 B=2.5 m经过计算 a1=(6.1-2.5)2=1.8 m任意截面处的基底反力计算其中 a 任意截面在基底的投影长度 a=2.5 mPmax 基础底面边缘最大地基反力设计值 Pmax=182.32 kN/m

20、2a1 任意截面至基底边缘最大反力处的距离 a1=1.8 m经过计算 P=182.32(32.5-1.8)(32.5)=138.56 kN/m2基础的最大弯矩计算其中 l 基础长度 l=6.1 mG 基础自重与基础上面的土的自重 G=4438.41 kNA 基础底面积 A=37.21 m2经过计算 M=1.8212(26.1+2.5)(182.32+138.56-24438.4137.21)+(182.32-138.56)6.1)=398.8 kN.m依据最大弯矩计算配筋面积其中 fy 钢筋抗拉强度 fy=310 N/mm2h0 截面有效高度 h0=1.75 m经过计算 As=398.8(0.

21、93101.75)1000=816.79 mm2最小配筋面积计算其中 h 基础厚度 h=1.8 mb 基础宽度 b=6.1 m 最小配筋率 =0.15%经过计算 Amin=1.810006.110000.15100=16470 mm2所以,配筋面积取16470 mm23、施工流程:施工流程:承台土方开挖承台底垫层承台砌砖模及水泥砂浆抹面钢筋制安预埋塔吊连接螺栓隐蔽验收混凝土浇灌、保养安装塔吊。六、质量保证措施:1、承台钢筋施工除了按照方案要求绑扎钢筋外,还要进行塔吊锚固脚定位固定(使用专用锚固脚,由塔吊生产厂家负责施工,定位尺寸详见塔吊使用说明书)、防雷焊接等,完成后需要进行隐蔽验收。2、浇捣

22、混凝土时需安排经验丰富的工人打振动棒,严防出现孔洞、蜂窝等不良现象。3、钢筋在加工过程中,如发现脆断或机械性能有显著异常的现象,应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他专项检验。4、钢筋需准确开料、垫层表面平整度需符合要求以保证钢筋的保护层符合规范要求。5、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异常情况间歇时间较长需留设施工缝时应征得设计和现场监理人员的同意,不允许随意出现工作面接口冷缝。6、浇筑混凝土现场应测试商品混凝土的坍落度并按规定预留混凝土试件。7、混凝土施工完毕后,采用湿麻包袋覆盖,淋水养护,减小温度变化对混凝土的影响。七、安全文明施工措施:1、如果挖土过程中发现地质条件恶劣不适宜施工,应及时上报,另做处理。2、浇

23、捣承台砼时要留试件,以便进行强度试压。当试压强度达到70%后,方可开始塔吊的安装。切忌在砼强度达不到要求的情况下安装塔吊。3、遵守工地现场管理,做到安全、文明施工。4、钢筋隐蔽验收后,承台混凝土必须一次性连续浇灌。5、塔吊安装前应编制可行的专项安装方案,对安装顺序、吊车行走路线、对基坑施工的影响等问题作出详细的考虑。6、各塔吊吊臂相互之间应有不少于5m的高差,并在臂端设置信号灯。塔吊指挥人员需特别留意塔吊旋转时相互间的平面距离,严防塔臂发生碰撞。7、塔吊的工作环境温度为-20200。塔吊工作时,风速低于6级,如遇到雷电,大暴雨和浓雾等天气,塔吊应停止工作。如天气预报有10级以上大风时,塔机应用

24、缆风绳加固。起重臂高度大于50m时,塔顶应安装风向风速仪。8、塔吊承台四周及承台基坑顶部四周需设300300排水沟(塔吊在靠近筏板基础的一边砌4皮砖挡水)及一个800800800集水井,并常设一自动抽水泵。承台基坑顶部四周还需按洞口防护要求设立防护栏杆。附件:工程施工现场应急预案及安全保证措施一、编制原则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原则。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所造成的损失作为首要任务。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原则。在本项目部领导统一组织下,发挥各职能部门作用,逐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完善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 3、依靠科学,依法规范原则。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利

25、用现代科学技术,发挥专业技术人员作用,依照行业安全生产法规,规范应急救援工作。 4、预防为主,防止结合原则。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基本方针,坚持突发事件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重点做好预防、预测、预警、预报和常态下风险评估、应急准备、应急队伍建设、应急演练等项工作。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权威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二、编制目的1、应急预案应针对那些可能造成企业、系统人员死亡或严重伤害、设备和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的突发性灾害,如触电事故、泥石流灾害、火灾、环境破坏等。2、应急预案是对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的必要补充,应急预案应以完善的预防措施为基础,体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3、应急预

26、案应以努力保护人身安全、防止人员伤害为第一目的,同时兼顾设备和环境的防护,尽量减少灾害的损失程度。4、应急预案应结合实际,措施明确具体,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5、应急预案应经常检查修订,以保证先进科学的防灾、减灾设备和措施被采用。三、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1、应急组织机构为加强安全领导,进行系统化、网络化管理,项目部成立应急预案管理领导小组,项目经理任组长,项目总工程师、常务副经理、安全总监、项目副经理为副组长,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安全环保部安全员、各施工队专职安全员、施工队队长为组员,负责日常的安全管理工作。(见应急预案组织机构图)项目经理 常务副经理 项目副经理安全环保部总工程师安全总监施工技术部

27、财务管理部计划合同部物资设备部综合办公室应急预案组织机构图2、应急领导小组职责负责重、特大事故的现场应急抢险救援指挥,对施工现场突发性情况进行技术、资金和设备支持,在施工现场发生重特大事故时以最快的时间达到现场,分析紧急状态和确定风险事故级别,负责分部和有关地方管理部门、组织、机构联络和报告事故情况,制定抢险救援的方案措施,领导现场应急抢险救援工作,确定紧急状态的解除,协助事故原因的调查和处理工作。在上级和有关地方部门进入的情况下,参与制定抢险救援方案措施,做好应急抢险救援配合工作。四、应急预案的基本要求1、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后,施工现场应急处理措施一般规定 当发生事故时,负伤人员或者最先发现事

28、故的人,应立即报告项目经理或专项安全负责人,并应马上组织人力现场抢救伤害者,根据伤情需要,协助医务人员运送伤者到医院或拨打“120”,请求协助抢救。 1.1事故发生后,各级人员应保镇静及冷静,切实负起本身责任,主动控制局面。要有组织、有指挥和结合实际进行妥善处理。 1.2 第一时间进行“救死扶伤”,采取措施救护受伤(害)人员,对必须在现场进行紧急抢救的,应采取应急方法如止血、人工呼吸等进行施救。否则必须立即用工地的交通工具或截出租车将伤者送到就近医院进行抢救。同时应采取有效措防止事故蔓延扩大。 1.3 认真保护事故现场及善后工作。凡与事故有关的物体、痕迹、状态不得破坏,并划出保护区禁止闲人进入

29、。 1.4 因抢救受伤(害)人员,以及疏导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某些物体时,必须做好现场标记、拍照、录像或绘制现场简图,并写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等。 2、 发生火警、火灾事故时,施工现场应急处理措施一般规定。 2.1 应立即了解起火部位及燃烧的物质,积极抢救伤者及使用施工现场所有消防器材进行灭火自救工作。 2.2 迅速准确地拨打119报警。在拨打119时,做到镇静拨号,说清火灾单位的名称、地址、电话号码、燃烧部位、燃烧物质的性能等。 2.3报警后,派专人到约定的路口迎接消防队。 2.4 在消防部门到达前,对易燃、易爆的物质采取正确有效的隔离。根据火场情况,机动灵活地选择灭火

30、工具。 2.5 在扑救现场,应行动统一,如火势扩大,一般扑救不可能时,应及时组织撤退扑救人员,避免不必要的伤亡。 3、 利用一切可行的通讯工具按规定时间内将事故情况进行层级上报。 4、发生事故层级上报时限。 4.1 轻伤事故,应在24小时内报告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部门和基层工会组织。 4.2 重伤事故,一般情况下,事故单位应在24小时内报上级主管单位,由上级主管单位分XX市有关部门。对涉外有影响的,事故单位应在事故发生后4小时内如实报上级主管单位。 4.3 重伤3人或死亡1至2人的事故,事故单位应在事故发生后4小时内如实报上级主管单位,由上级主管单位分XX市有关部门。 4.4 死亡3人以上重大

31、、特别重大死亡事故应在事故发生后2小时XX市人民政府,同时报上级主管单XX市劳动行政部门、工会组织、公安部门。 4.5 发生急性中毒、中署事故,除报上级主管单XX公司安质部、办公室)外,应同时XX市卫生行政部门。 4.6 发生爆炸物品爆炸事故和火灾事故,除报报上级主管单XX公司质安部、办公室)外,应同时XX市公安部门。5、防止违章和事故的安全规定 5.1 未经三级安全教育的新工人,复工换岗的人员未经岗位安全教育,不得进入施工现场的工作岗位进行操作。 5.2 不正确佩戴安全帽及佩戴超过使用年限(2年半)的安全帽,不准进入施工现场。 5.3 严禁赤脚或穿高跟鞋、拖鞋进入施工现场。 5.4 严禁酒后

32、及带小孩进入施工现场。 5.5 不得到禁止烟火的地方吸烟、动火。 5.6 不得攀登脚手架。 5.7 特种作业人员、机械操作工未经专门安全培训,无有效专业上岗操作证,不得上岗操作。 5.8 脚手架及所有机械设施设备和现浇混凝土模板支撑,搭设安装后,未经验收合格,不得使用。 5.9 电源开关箱不准一闸、一漏电、一箱多用。 5.10 未经指派批准,未经作业安全交底或安全交底不清和无安全防护设施,不得盲目操作。 5.11 不得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对违章作业的指令有权拒绝,并有责作制止他人违章作业。 5.12 对各种安全检查防护装置、防护设施及警告、安全标志等不得随意拆除和有意挪动。五、高处坠落事故的预

33、防及其应急救援预案桥梁施工过程中,高处作业的机会比较多,经常在四边临空的高处进行作业,施工条件差,危险因素多。多年来,高坠伤亡事故占全部事故的比例较高,这种事情对社会影响较大,要作为安全预防等大事来工作。要避免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必须加强监控管理。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预防高处坠落的技术知识教育,使他们熟悉操作时必须使用的工具和防护用具。同进,在技术上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1、防止高处坠落事故的基本要求 以预防坠落事故为目标,对于恐怕要发生坠落事故等事故的特定危险施工,在施工前制定防范措施,并应在日常安全检查中加以确认。 1.1 凡身体不适合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不得从事高处作业。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要按

34、规定进行体检和定期体检。 1.2 严禁穿硬塑料底等易滑鞋、高跟鞋。 1.3 作业人员严禁互相打闹,以免失足发生坠落危险。 1.4 不得攀爬脚手架。 1.5 进行悬空作业时,应有牢靠的立足点并正确系挂安全带。 1.6 作业层上部周边、基坑周边等,必须设置1.2m高且能承受任何方向的1000N外力的临时护栏,护栏围密目式安全网。 1.7 各种架子搭好后,项目安全负责人必须与架子工和使用的班组共同检查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准上架操作。 2、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应急预案 2.1 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应马上组织挽救伤者,首先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

35、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度左右,尺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2.2 出现颅脑损伤时,必须维持呼吸道畅通。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遇有凹陷骨折、严重的颅底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及时送往就近有条件的医院治疗。 2.3 发现脊椎受伤者,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搬运时,将伤者平卧放在帆布担架或硬板上,以免受伤的脊椎移位、断裂造成截瘫,招致死亡。抢救脊椎受伤

36、者,搬运过程中,严禁只抬伤者的两肩与两腿或单肩背运。 2.4 发现伤者手足骨折者,不要盲目搬动伤者。应在骨折部位用夹板把受伤的位置临时固定,使断端不再移位或刺伤肌肉、神经或血管。固定方法:以固定骨折处上下关节为原则,可就地取材,用木板、竹子等,在无材料的情况下,上肢可固定在身侧,下肢与腱侧下肢缚在一起。 2.5 遇有创伤性出血的伤员,应迅速包扎止血,使伤员保持在头底脚高的卧位,并注意保暖。正确的现场止血处理措施: 2.5.1 一般伤口的止血法:先用生理盐水(0.9%Nacl溶液)冲洗伤口,涂上红汞水,然后盖上消毒纱布,用绷带较紧地包扎。 2.5.2 加压包扎止血法:用纱布、棉花等作成软件垫,放

37、在伤口上再加包扎,来增强压力而达到止血。 2.5.3 止血带止血法:选择弹性好的橡皮管、橡皮带或三角巾、毛巾、带状布条等,上肢出血结扎在上臂1/2处(靠近心脏位置),下肢出血结扎在大腿上1/3处(靠近心脏位置)。结扎时,在止血带与皮肤之间垫上纱布棉垫。每隔2540分钟放松一次,每次放松0.51分钟。 2.6 动用最快的交通工具或其他措施,及时把伤者送往邻近医院抢救,运送途中应尽量减少颠簸。同是真实性密切注意伤者的呼吸、脉搏、血压及伤口的情况。六、物体打击事故的预防及其应急救援预案 物体打击伤害是建筑行业常见事故的四大伤害的其中一种,特别在施工周期短,劳动力、施工机具、物料投入较多,交叉作业时常

38、有出现。这就要求在高处作业的人员对机械运行、物料转接、工具的存放过程中,都必须确保安全,防止物体坠落伤人的事故发生。1、 防止物体打击事故的基本要求 1.1 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按规定佩戴安全帽。应在规定的安全通道内出入和上下,不得在非规定通道位置行走。 1.2 安全通道上方应搭设双层防护棚,防护棚使用的材料要能防止高空坠落物穿透。 1.3 临时设施的盖顶不得使用石棉瓦作盖顶。 1.4 边长小于或等于250的预留洞口必须用坚实的盖板封闭,用砂浆固定。 1.5 作业过程一般常用工具必须放在工具袋内,物料传递不准往下或向上乱抛材料和工具等物件。所有物料应堆放平稳,不得堆在临边及洞口附近,并不可妨碍

39、通行。 1.6 高空安装起重设备或垂直运输机具,要注意零部件落下伤人。 1.7 吊运一切物料都必须由持有上岗证人员进行绑码,散料应用吊篮装置好后才能起吊。 1.8 拆除或拆卸作业要在设置警戒区域、有专职安全人员监护的条件下进行。 1.9 高处拆除作业时,对拆卸下的物料、建筑垃圾要及时清理和运走,不得在走道上任意乱放或向下丢弃。 2、发生物体打击的应急预案 当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后,抢救的重点放在对颅脑损伤、胸部骨折和出血上进行处理。 2.1 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应马上组织挽救伤者,首先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

40、压。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认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度左右,尺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2.2出现颅脑损伤时,必须维持呼吸道畅通。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遇有凹陷骨折、严重的颅底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及时送往就近有条件的医院治疗。七、触电事故的预防及其应急救援预案触电事故与其他事故比较,其特点是事故的预兆性不直观、不明显,而事故的危害性非常大。当流经人体的电流小于10mA时,人体不会产生危险的病理生理效应;但当流经人体的电流大于10mA

41、时,人体将会产生危险的病理生理效应,并随着电流的增大、时间的增长将会产生心室纤维性颤动,乃至人体窒息(“假死”),在瞬间或在两三分钟内就会夺去人的生命。因此,在保护设施不完备的情况下,人体触电伤害得极易发生的。所以,施工中做好好感防工作,发生触电事故时要正确处理,抢救伤者。 1、防止触电伤害的基本安全要求根椐安全用电“装得安全、拆得彻底、用得正确、修得及时”的基本要求,为防止发生触电事故,在日常施工(生产)用电中要严格执行有关用电的安全要求。 1.1 用电应制定独立的施工组织设计,并经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盖有企业的法人公章。必须按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敷设,竣工后办理验收手续。 1.2 一切线路敷设

42、必须按技术规程进行,按规范保持安全距离,距离不足时,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隔离防护。 1.3 非电工严禁接拆电气线路、插头、插座、电气设备、电灯等。 1.4 根椐不同的环境,正确选用相应额定值的安全电压作为供电电压。安全电压必须由双绕组变压器降压获得。 1.5 带电体之间、带电体与地面之间、带电体与其他设施之间、工作人员与带电体之间必须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距离不足时,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隔离防护。 1.6 在有触电危险的处所或容易产生误判断、误操作的地方,以及存在不安全因素的现场,设置醒目的文字或图形标志,提醒人们识别、警惕危险因素。 1.7 采取适当的绝缘防护措施将带电导体封护或隔壁起来,使电气设

43、备及线路能正常工作,防止人身触电。 1.8 采用适当的保护接地措施,将电气装置中平时不带电,但可能因绝缘损坏而带上危险的对地电压的外露导电部分(设备的金属外壳或金属结构)与大地作电气连接,减轻触电的危险。 1.9 施工现场供电必须采用TN-S或TT的四相五线的保护接零系统,把工作零线和保护零线区分开,通过保护接零作为防止间接触电的安全技术措施,同一工地不能同时存在TN-S或TT两个供电系统。注意事项有: 1.9.1 在同一台变压器供电的系统中,不得将一部分设备做保护接零,而将另一部分设备做保护接地; 1.9.2 采用保护接零的系统,总电房配电柜两侧做重复接地,配电箱(二级)及开关箱(三级)均应

44、做重复接地。其工作接地装置必须可靠,接地电阻值4; 1.9.3 所有振动设备的重复接地必须有两个接地点; 1.9.4 保护接零必须有灵敏可靠的短路保护装置配合; 1.9.5 电动设备和机具实行一机一闸一漏电一保护,严禁一闸多机,闸刀开关选用合格的熔丝,严禁用铜丝或铁丝代替保险熔丝。按规定选用合格的漏电保护装置并定期进行检查; 1.9.6 电源线必须通过漏电开关,开关箱漏电开关控制电源线长度30m。 2、 发生触电事故的应急预案 2.1 触电急救的要点是动作迅速,救护得法,切不可惊慌失措,束手无策。要贯彻“迅速、就地、正确、坚持”的触电急救八字方针。发现有人触电,首先要尽快使触电者脱离电源,然后

45、根椐触电者的具体症状进行对症施救。 2.2 脱离电源的基本方法有; 2.2.1 将出事附近电源开关刀拉掉、或将电源插头拔掉,以切断电源; 2.2.2 用干燥的绝缘木棒、竹竿、布带等物将电源线从触电者身上剥离或者将触电者剥离电源; 2.2.3 必要时可用绝缘工具(如带有绝缘柄的电工钳、木柄斧头以及锄头)切断电源线; 2.2.4 救护人员可戴上手套或在手上包缠干燥的衣服、围巾、帽子等绝缘物品拖拽触电者,使之脱离电源; 2.2.5 如果触电者由于痉挛手指紧握导线缠绕在身上,救护人员可先用干燥的木板塞进触电者身下使其与地绝缘来隔断入地电源,然后再采取其他办法把电源切断; 2.2.6 如果触电者触及断落

46、在地上的带电高压导线,且尚未确证线路无电之前,救护人员不可进入断线落地点810米的范围内,以防止跨步电压触电。进入该范围的救护人员应穿上绝缘靴或临时双脚并拢跳跃地接近触电者。触电者脱离带电导线后应迅速将其带至810米以外立即开始触电急救。只有在确证线路已经无电,才可在触电者离开触电导线后就地急救。 2.3 在使触电者脱离电源时应注意的事项: 2.3.1未采取绝缘措施前,救护人员不得直接触及触电者的皮肤和潮湿的衣服; 2.3.2 严禁救护人员直接用手推、拉和触摸触电者;救护人员不得采用金属或其他绝缘性能较差的物体(如潮湿木棒、布带等)作为救护工具; 2.3.3 在拉拽触电者脱离电源的过程中,救护

47、人员宜用单手操作,这样对救护人比较安全; 2.3.4 当触电者位于高位时,应采取措施预防触电者在脱离电源后坠地摔伤或摔死(电击二次伤害); 2.3.5 夜间发生触电事故时,应考虑切断电源后的临时照明问题,以利救护。 2.4 触电者未失去知觉的救护措施:应认触电者在比较干燥、通风暖和的地方静卧休息,并派人严密观察,同时请医生前来或送往医院诊治。 2.5 触电者已失去知觉但尚有心跳和呼吸的抢救措施:应使其舒适地平卧着,解开衣服以利呼吸,四周不要围人,保持空气流通,冷天应注意保暖,同时请医生前来或送往医院诊治。若发现触电者呼吸困难或心跳停止,应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挤压。 2.6 对“假死”者的

48、急救措施:当判定触电者呼吸和心跳停止时,应立即按心肺复苏法就地抢救,方法如下: 2.6.1 通畅气道。第一,清除口中异物。使触电者仰面躺在平硬的地方,迅速解开其领扣、围巾、紧身衣和裤带。若发现触电者口内有食物、假牙、血块等异物,可将其身体及头部同时侧转,迅速用一只手指或两只手指交叉从口角处插入,从口中取出异物,操作中要注意防止将异物推到咽喉深入。第二,采用仰头抬颊法畅通气道。操作时,救护人用一只手放在触电者前额,另一只手的手指将其颏颌骨向上抬起,两手协同将头部向后推,舌根自然随之抬起、气道即可畅通。为使触电者头部后仰,可于其颈部下方垫适量厚度的物品,但严禁用枕头或其他物品垫在触电者头下。 2.

49、6.2 口对口(鼻)人工呼吸。使病人仰卧,松解衣扣和腰带,清除伤者口腔内痰液、呕吐物、血块、泥土等,保持呼吸道畅通。救护人员一手将伤者下颌托起,使其头尺量后仰,另一只手捏住伤者的鼻孔,深吸一口气,对住伤者的口用力吹气,然后立即离开伤者口,同时松开捏住鼻孔的手。吹气力量要适中,次数以每分种1618次为宜。 2.6.3 胸外心脏挤压。将伤者仰卧在地上或硬板床上,救护人员跪或站于伤者一侧,面对伤者,将右手掌置于伤者胸骨下段及剑突部偏左,左手置于右手之上,以上身的重量用力把胸骨下段向后压向脊柱,随后将手腕放松,每分钟挤压6080次。在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时,宜将伤者头部放底以利静脉血回流。若伤者同时伴有呼

50、吸停止,在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时,还应进行人工呼吸。一般做4次胸外心脏按压,做一次人工呼吸。八、发生坍塌事故的预防及应急预案 XX市政工程施工中,深坑作业的机会较多,如排水基坑、隧道开挖施工、人工挖孔桩、桥梁基础开挖、桥梁支顶架塔设施工、钢筋安装等都较易发生坍塌事故,而XX市政集团类似的事故发生较多,且比较重大。事故一旦发生抢救难度较大,故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必须加强监控管理,在技术上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1、 防止坍塌事故的基本安全要求 1.1 大型土方和开挖较深的基坑工程,施工前要认真研究整个施工区域和施工场内的工程地质和水文资料、邻居建筑物或构筑物的质量和分布情况、挖土和弃土要求、施工环境及气

51、候条件等,编制专项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制定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XX公司有关部门审核、审批,严禁盲目施工。 1.2 基坑开挖工程应验算边坡或基坑的稳定性,并注意由于土体内应力场变化和淤泥土的塑性流动而导致周围土体向基坑开挖方向位移,使邻居建筑物产生相应的位移和下沉。验算时应考虑地面堆截、地表面积水和邻居建筑物的影响等不利因素,决定是否需要支护,选择合理的支护形式,在基坑开挖期间应加强监测。 1.3 基坑开挖后应及时修筑基础,不得长期暴露。基础施工完毕后,应抓紧基坑的回填工作。回填基坑时,必须事先清除基坑中不符合回填要求的杂物。在相应的两侧或四周同时均匀进行。 1.4 挖土方前对周围环境要认

52、真检查,不能在危险岩石后建筑物下面进行作业。 1.5 人工开挖时两人操作间距应保持23m,并应仍上而下挖,严禁偷岩取土。 1.6 大型支顶架的搭设,必须根据工程的特点按照规范规定,制定施工方案并验算其整体稳定性及地基承载里,同时制定塔设的安全技术措施。 1.7 施工用的其他类型脚手架、临时设施,必须严格按有关规范、规程进行塔设。 1.8 脚手架搭设作业时,应按形式基本构架单元的要求逐排、逐跨和逐步地进行搭设,矩形周边脚手架宜从其中的一个角部开始向两发方向延伸搭设,确保已搭部分稳定。 1.9 架上作业应按规范或设计规定的荷载使用,严禁超载,架面荷载应力求均匀分布,避免荷载集中于一侧。 1.10

53、架上作业时,不得随意拆除基本结构杆件,因作业需要必须拆除某些杆件时必须取得项目总工的同意,并采取可靠的加固措施后方可拆除。 1.11 支顶架、脚手架、临时设施使用前,必须按要求进行验算,验算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进入下一工序施工。 1.12 绑扎基础钢筋时,应按施工设计规定摆放钢筋支架或马凳架起上部钢筋,不设任意减少支架或马凳。操作前应检查基坑上和支撑是否牢固。 2 发生坍塌事故应急预案当发生坍塌事故后,抢救重点是集现场的人力、物力、设备尽快把压在人上面的土方构件搬离,受伤者抬出来并立即抢救。 2.1 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

54、0度左右,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心脏挤压。 2.2 出现脑损伤,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昏迷者立即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堵塞。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遇有凹陷骨折,严重的骨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纱布或清洁步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步条包扎后,及时送就近有条件的医院治疗。 2.3 发现脊椎受伤者,创伤处用消毒纱布或清洁步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步条包扎后,搬运时,将伤者平卧放在帆布担架或硬板上,以免受伤的脊椎移位、断裂造成截瘫或致死亡。抢救脊椎受伤者。搬运过程中严禁只抬伤者的两肩与两腿或单肩脊运。 2.4 发现伤者手足骨折,不要盲目搬运伤者。应在骨折部位用夹板把受伤位置临时固定,使断端不再移位或刺伤肌肉、神经或血管。固定方法:以固定骨折处上、下关节原则,可就地取材,用木板、竹头等。无材料的情况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