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痹诊疗方案(精品课件)_第1页
项痹诊疗方案(精品课件)_第2页
项痹诊疗方案(精品课件)_第3页
项痹诊疗方案(精品课件)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项痹(颈椎间盘突出)中医诊疗方案2018年版项痹(颈椎间盘突出)中医诊疗方案一、概述项痹病是指颈椎骨质增生、颈项韧带钙化、颈椎间盘突出、增生性颈椎炎、颈椎间盘萎缩退化等改变刺激或压迫颈神经根、椎动脉、交感神经、脊髓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的宗合征。中医病名:项痹西医病名:颈椎间盘突出二、诊断(一)西医诊断依据参照2009年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1、多发于40岁以上中年患者,有慢性劳损或急性外伤史。由于颈部日常活动频繁,活动度大,易受外伤、颈椎退行性病变。2、长期低头工作的会计、写、缝纫、刺绣等职业者或习长期使用电脑者,往往呈慢性发病。3、颈、肩背疼痛,头痛头晕,颈

2、部板硬,上肢麻木。4、颈部活动功能受限,病变颈椎棘突,患侧肩胛骨内上角常有压痛,可摸到条索状硬结,可有上肢肌力减弱和肌肉萎缩,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椎间孔挤压试验阳性。5、X线正位摄片显示,钩椎关节增生,张口位可有凿状突偏歪,侧位摄片显示颈椎曲度变直,椎间隙变窄,有骨质增生或韧带钙化,斜位摄片可见椎间孔变小。CT及磁共振检查对定性定位诊断有意义。(二)临床表现发病缓慢,以头枕、颈项、肩背、上肢等部疼痛以及进行性肢体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为主症。轻者头晕,头痛,恶心,颈肩疼痛,上肢疼痛、麻木无力;重者可导致瘫痪,甚至危及生命。其病变好发于颈5-6之间的椎间盘,其次是颈6-7、颈4-5之间的椎间盘。颈

3、椎病按其受压部位的不同,一般可分为是神经根型、脊髓型、交感型、椎动脉型、混合型等。开始常以神经根压迫和刺激症状为主要表现,以后逐渐出现椎动脉、交感神经及脊髓功能或结构上的损害,并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三)诊断要点1、神经根型颈椎病 多数无明显外伤史。大多患者逐渐感到颈部单侧局限性痛,颈根部呈电击样向肩、上肩、前臂乃至手指放射,且有麻木感,或以疼痛为主,或以麻木为主。疼痛呈酸痛,灼痛或电击样痛,颈部后伸,咳嗽,甚至增加腹压时疼痛可加重。上肢沉重,酸软无力,持物易坠落。部分患者可有头晕,耳鸣,耳痛,握力减弱及肌肉萎缩,此类患者的颈部常无疼痛感觉。临床检查:颈部活动受限、僵硬,颈椎横突尖前侧有放射性

4、压痛,患侧肩胛骨内上部也常有压痛点,部分患者可摸到条索状硬结,受压神经根皮肤节段分布区感觉减退,腱反射异常,肌力减弱。颈56椎间病变时,刺激颈6神经根引起患侧拇指或拇、示指感觉减退;颈67椎间病变时,则刺激颈7神经根而引起示、中指感觉减退。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颈椎间孔挤压试验阳性、叩顶试验阳性、压头试验阳性。 X线检查:颈椎正侧位、斜位或侧位过伸、过屈位X线片可显示椎体增生,钩椎关节增生,椎间隙变窄,颈椎生理曲度减小、消失或反角,轻度滑脱,颈韧带钙化和椎间孔变小等改变。神经根型颈椎病应与尺神经炎、胸廓出口综合征、腕管综合征等疾病作鉴别。2、脊髓型颈椎病 缓慢进行性双下肢麻木、发冷、疼痛,走路

5、欠灵、无力,打软腿、易拌倒,不能跨越障碍物。休息时症状缓解,紧张、劳累时加重,时缓时剧逐步加重。晚期下肢或四肢瘫痪,二便失禁或尿潴留。临床检查:颈部活动受限不明显,上肢活动欠灵活,双侧脊髓传导束的感觉与运动障碍,即受压脊髓节段以下感觉障碍,肌张力增高,反射亢进,锥体束征阳性。影像学检查:X线摄片显示颈椎生理曲度改变,病变椎间隙狭窄,椎体后缘唇样骨赘,椎间孔变小。CT检查可见颈椎间变性,颈椎增生,椎管前后径缩小,脊髓受压等改变。MRI检查可显示受压节段脊髓有信号改变,脊髓受压呈波浪样压迹。脊髓型颈椎病应与脊髓肿瘤、脊髓空洞症等疾病鉴别。3、椎动脉型颈椎病 主要症见单侧颈枕部或枕顶部发作性头痛、视

6、力减弱、耳鸣、听力下降、眩晕,可见猝倒发作。常因头部活动到某一位置时诱发或加重,头颈旋转时引起眩晕发作是本病的最大特点。椎动脉血流检测及椎动脉造影可协助诊断,辨别椎动脉是否正常、有无压迫、迂曲、变细或阻滞。X线检查:可显示椎节不稳及钩椎关节侧方增生。椎动脉型颈椎病应除外眼源性、耳源性眩晕及脑部肿瘤等疾病。4、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主要症见头痛或偏头痛,有时伴有恶心、呕吐,颈肩部酸困疼痛,上肢发凉发绀,眼部视物模糊,眼窝胀痛,眼睑无力,瞳孔扩大或缩小,常有耳鸣、听力减退或消失。心前区持续性压迫痛或钻痛,心律不齐,心跳过速。头颈部转动时症状可明显眼加重,压迫不稳定椎体的棘突可诱发或加重交感神经症状。单

7、纯交感神经型颈椎病诊断较为困难,应注意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神经官能症等疾病作鉴别。(四)鉴别诊断神经根性颈椎病:1、尺神经炎:尺神经有C8和胸脊神经参与组成本病多与颈椎病C8脊神经受累者相混淆,两者均可造成小指麻木和手部内在肌影响导致“爪形手”,但尺神经炎患者在肘关节后内侧的尺神经沟处多有较明显的压痛,可触及条索状变性的神经,而且两者感觉障碍分布不同,尺神经炎感觉障碍分布区较颈八神经分布区小,尺神经前臂处多不波及。2、胸廓出口综合症:(前斜角肌综合征、肩锁综合征及肋锁综合征)因可压迫臂丛下干或内干前斜角肌挛缩,造成脊神经前支受累,引起上肢疼痛,、麻木症状,多以感觉障碍为主,并可引起肌肉萎缩或肌

8、力减弱,查体可见锁骨上窝饱满,可触及条索状前斜角肌或颈肋,用力压迫局部可诱发或加剧症状,Adson征多阳性。3、颈项部肌筋膜炎:又称肌肉风湿病,是指颈项部的筋膜、肌肉、肌腱和韧带等软组织的病变,主要表现为颈项部疼痛、僵硬、活动受限;项韧带患处有特点压痛点触压此点时,可立即引起传导性疼痛,受凉时疼痛加重,活动后或遇暖时疼痛减轻。检查时肌腱反射正常,症状明显,体征很少;压痛点用1普鲁卡因5-8ml封闭后疼痛可减轻或消失;X检查无明显异常,二者临床症状、体征有一定的差异,X线和实验室化验有鉴别作用。4、肩周炎和腕管综合征:肩周炎,头颈部体征少于颈椎病,无前臂及手的根性疼痛及神经定位体征;腕管综合征,

9、屈腕压迫试验及腕部叩击试验阳性,肌电图检查可见大鱼际出现神经变性,可协助诊断。5、肌萎缩型侧索硬化症: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运动神经元疾病,表现为进行性肌萎缩,从手向近端发展,最后可侵及舌肌和咽部。与颈椎病不同点为:对称性发病;感觉正常,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亦正常;无神经根性疼痛。6、颈神经根肿瘤:临床表现为进行性根性疼痛,有典型阶段性损害体征,可借助MRL和脊髓造影进行诊断。脊髓型:1、脊髓空洞症:多见于31-50岁,男约为女的3倍,起病隐匿,病程缓慢,临床表现为受累的脊髓节段神经损害的症状,如手、臂的自发性疼痛、麻木、蚁走等;以痛温觉减退或消失而深感觉保存的分离性感觉障碍为主,兼有脊髓长束损害的运动

10、障碍脊神经营养障碍。2、椎管内肿瘤:脊髓型颈椎病与椎管内肿瘤鉴别主要有肿瘤起病缓慢,并逐渐进行性发展,自然、间歇缓解者 ;颈椎病多有时好时坏的现象,初期尤为明显。颈椎X线检查髓外肿瘤者椎间蒂带间距加宽,哑铃型神经纤维可见椎间孔扩大,椎体后缘弧形压迫或硬化,如恶性肿瘤可有骨质破坏,脊髓碘油造影可见呈粗大锯齿状或杯口状等表现。颈椎病可有椎间孔缩小,椎体缘骨赘呈唇形、喙状,如为多发性横贯性后缘骨赘,脊髓造影可见呈“洗衣板”样凹凸起伏,MRI检查可以确诊。椎动脉型颈椎病1、美尼尔病:主要是由于耳内淋巴回流受阻引起局部水肿所致,可有明显的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耳鸣、耳聋等症状,本并具有发作性眩晕、波动

11、性、进行性和感 性听力减退、耳鸣三大特点,行颈椎X线或CT检查无明显异常。2、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症:本病同样可引起头痛、头晕等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症状,但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症的患者可出现患侧上肢血压较健侧低,挠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锁骨下动脉区有血管杂音,板型血管造影可发现锁骨下动脉第一部分狭窄或闭塞,血流方向异常。(五)疾病分期与病理分型疾病分期1、急性期:临床主要表现为颈肩部疼痛,颈椎活动受限,稍有活动即可使颈肩臂部疼痛加重,疼痛剧烈时难以坐卧,被动以健肢拖住患肢,影响睡眠。2、缓解期:临床主要表现为颈僵,颈肩背部酸沉,颈椎活动受限,患肢串麻疼痛,可以忍受。3、康复期:颈肩部及上肢麻痛症状消

12、失,但颈肩背及上肢酸沉症状仍存,受凉或劳累后症状加重。病理分型1、颈型:枕颈部痛,颈活动受限,颈肌僵硬,有相应压痛点。X线片示:颈椎生理弧度在病变节段改变。2、神经根型:颈痛伴上肢放射痛,颈后伸时加重,受压神经根皮肤节段分布区感觉减弱,腱反射异常,肌萎缩,肌力减退,颈活动受限,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压头试验阳性。颈椎X线示:椎体增生,钩椎关节增生明显,椎间隙变窄,椎间孔变小。CT可见椎体后赘生物及神经根管变窄。3、脊髓型:早期下肢发紧,行走不稳,如履沙滩,晚期一侧下肢或四肢瘫痪,二便失禁或尿潴留。受压脊髓节段以下感觉障碍,肌张力增高,反射亢进,椎体束征阳性。X线片示:椎间隙狭窄,椎体后缘增生较严重

13、并突人椎管。CT、MRI检查示:椎管变窄,椎体后缘增生物或椎间盘膨出压迫脊髓。4、椎动脉型:头痛,眩晕,耳鸣,耳聋,视物不清,有体位性猝倒,颈椎侧弯后伸时,症状加重。X线片示:横突间距变小,钩椎关节增生。CT检查可显示左右横突孔大小不对称,一侧相对狭窄。椎动脉造影见椎动脉迂曲,变细或完全梗阻。5、交感神经型:眼睑无力,视力模糊,瞳孔扩大,眼窝胀痛,流泪,头痛,偏头痛,头晕,枕颈痛,心动过速或过缓,心前区痛,血压增高,四肢凉或手指发红发热,一侧肢体多汗或少汗等。X线片见钩椎增生,椎间孔变狭窄,颈椎生理弧度改变或有不同程度错位。椎动脉造影有受压现象。(六)中医证候诊断1、风寒痹阻证:颈、肩、上肢窜

14、痛麻木,以痛为主,头有沉重感,颈部僵硬,活动不利,恶寒畏风。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紧。2、气滞血瘀证:颈肩部、上肢刺痛,痛处固定,伴有肢体麻木。舌质暗,脉弦。3、痰湿阻络证:头晕目眩,头重如裹,四肢麻木,纳呆。舌暗红,苔厚腻,脉弦滑。4、肝肾不足证:眩晕头痛,耳鸣耳聋,失眠多梦,肢体麻木,面红目赤。舌红少苔,脉弦。5、气血亏虚证: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心悸气短,四肢麻木,倦怠乏力。舌淡苔少,脉细弱。三、治疗方案(一)针灸疗法针刺法:局部取穴为主,远部取穴为辅,可选用传统针灸、电针、头针、手针、运动针灸、平衡针、水针等。主穴:大椎、后溪、列缺、肩井、颈夹脊配穴:头痛、头晕者,加百会、四神聪、太阳、头

15、维、率谷;肩臂疼痛麻木者,加肩髃、曲池、外关、合谷、申脉,同时可选平衡针肩痛穴、指麻穴;风寒痹阻者,加风门、风府、风池;劳损血瘀加膈俞、血海、三阴交;肝肾亏虚加肝俞、肾俞、足三里等。采用中等刺激,每日1-2次,每次留针30分钟,10次为1疗程。2、灸法:辩证循经选取2-3个穴位,施以隔姜灸、艾条灸,或用艾灸仪灸。(二)按摩推拿手法治疗1、松解类手法基本手法:头颈部点按法、滚法、拿法、揉法、推法、叩击法等,可选择上述手法一种或几种放松颈项部的肌肉,时间可持续35分钟。选穴主要取颈夹脊穴、肩井穴、风府穴、大椎穴、天柱穴、风池穴(双侧)、大杼穴、列缺穴。对不同证型进行加减配穴,头痛、头晕者加百会穴、

16、太阳穴、头维穴;肩臂疼痛麻木者加肩井穴、肩痛穴;风寒痹阻加风门穴、风府穴;劳损血瘀加膈俞穴、合谷穴;肝肾亏虚加肝俞穴、肾俞穴等。2、理筋手法理筋手法是治疗颈椎病的主要方法,能使部分患者较快缓解症状。先在颈项部用点压、拿捏、弹拨、滚法、按摩等舒筋活血、和络止痛的手法,放松紧张痉挛的肌肉;然后用颈项旋扳法,患者取稍低坐位,术者站于患者的侧后,以同侧肘弯托住患者下颌,另一手托其后枕部,嘱患者颈部放松,术者将患者头部向头顶方向牵引,尔后向本侧旋转,当接近限度时,再以适当的力量使其继续旋转510,可闻及轻微的关节弹响声,之后再行另一侧的旋扳。此手法必须在颈部肌肉充分放松、始终保持头部的上提力量下旋扳,不

17、可用暴力,旋扳手法若使用不当有一定危险,故宜慎用,脊髓型颈椎病禁用,以免发生危险;最后放松手法,缓解治疗手法引起的疼痛不适感。3、定位旋转扳法以向右旋转为例。患者坐位,医生站于患者后方,以左手拇指指腹推顶在患者病变颈椎棘突(或横突)旁,用右手(或肘窝)托住患者下颏部。嘱其颈项部放松,低头屈颈15-30度,然后嘱患者顺着医生的右手在屈曲状态下向右慢慢转头,当旋转到最大限度而遇有阻力时,医生顺势施以快速的向右扳动,同时,推顶棘突的左手拇指向右用力推压,两手协调动作,常可听到“喀”的弹响声,有时医生拇指下亦有轻微的位移感。(三)牵引疗法采取枕颌带牵引法对患者进行牵引治疗,嘱患者取仰卧位或坐位,放松肩

18、颈部肌肉,保持呼吸匀畅,将牵引带固定于患者枕部和下颌部,通过调整牵引带方向,使患者颈部前屈15-20。从5kg开始,逐渐增加,最重不超过8kg,每次牵引30min。(四)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1、风寒痹阻证治法:祛风散寒,祛湿通络。推荐方药:羌活胜湿汤加减。羌 活6g 独 活6g 藁 本3g 防 风3g炙甘草3g 川 芎3g 蔓荆子2g加减:风偏盛者加用白芷、荆芥等,寒偏盛者加用细辛、附子、生姜等。中成药:祛风止痛胶囊。2、气滞血瘀证治法:行气活血,通络止痛。推荐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桃 仁9g 红 花6g 川 芎9g 白 芍9g当 归9g 生 地9g加减:痛甚者加用延胡索、五灵脂、没药等,麻木

19、明显者加用地龙、蜈蚣、全蝎等。中成药:通滞苏润江片、骨刺胶囊等。3、痰湿阻络证治法:祛湿化痰,通络止痛。推荐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白 术15g 天 麻6g 茯 苓6g 橘 红6g半 夏9g 甘 草3g加减:痰偏盛者加用浙贝母、南星等,湿偏盛者加用羌活、秦艽、木瓜等。4、肝肾亏虚证治法:补益肝肾,通络止痛。推荐方药:肾气丸加减。熟地黄24g 怀山药12g 山茱萸12g 丹 皮9g茯 苓9g 泽 泻9g 桂 枝3g 附 子3g(先煎)加减:肝阴血亏虚明显者加用白芍、当归、首乌等,肾精不足明显者加用黄精、肉丛蓉、鹿茸等中成药: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桂附地黄丸等5、气血亏虚证治法:益气温经,和血

20、通痹。推荐方药: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黄 芪9g 芍 药9g 桂 枝9g 生 姜18g大 枣4枚加减:气虚明显者加用党参、白术等,血虚明显者当归、麦冬、五味子等。中成药:益气维血胶囊、归脾丸等(五)中药辨证外治1、中药离子导入:根据不同的辨证分型,将煎煮好的中药汤剂,用离子导入的方式,深透入颈部。每日一剂,每次1520分钟。2、中药贴敷:急性期用金药膏、汉磁灸热帖及其他活血止痛类膏药;缓解期用寒痛乐慰剂及其他温经通络的膏药。每日一贴。3、水针疗法:穴位注射,根据病情需要辩证选取大椎、肩中俞、肩井、颈夹脊、阿是穴等,每次选取1-2组穴位,选择合适的药液,如当归注射液、舒血宁注射液、维生素B12注射

21、液、黄芪注射液等活血通络,营养神经,补益气血的药物进行穴位注射,每日1次,或隔1-2日1次。4、刮痧、拔罐、闪罐、走罐等疗法。(六)物理治疗中药离子导入、红外线照射、超声药物透入、磁振热治疗仪、电脑远红外按摩理疗机,中频离子导入,六合治疗仪,中频脉冲治疗、红外线照射、电磁疗法,骨质疏松治疗、超声脉冲治疗仪、骨质增生治疗仪等。(七)根据病情需要,选择药物治疗主要以补肝肾、祛风寒、活络止痛,可内服补肾壮筋汤、补肾壮筋丸或颈痛灵、颈复康、根痛平冲剂等中成药; 神经根压迫症状明显、疼痛、头晕、头痛明显的可适当应用脱水药(甘露醇),消炎镇痛药(尼美舒利、洛索洛芬、右旋酮洛芬氨丁三醇、地塞米松、曲安奈德)

22、;肢体麻木的可选择应用镇静类药,如天麻素注射液,或营养神经药(甲钴胺、腺苷钴胺);伴有骨质退变者多用抗骨质疏松药(骨肽、葡萄糖酸钙、维D2磷葡钙片);常规应用活血药(丹参注射液、丹参川芎注射液、血塞通、丹参多酚酸盐)以疏通经络。(八)预防与调护1.功能锻炼作颈项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及前伸后缩等活动锻炼,如“米字操”、“回头望月”等。此外,还可以作体操、太极拳、健美操等运动锻炼。2.合理用枕,选择合适的高度与硬度,保持良好睡眠体位。长期伏案工作者,应注意经常作颈项部的功能活动,以避免颈项部长时间处于某一低头姿势而发生慢性劳损。急性发作期应注意休息,以静为主,以动为辅,也可用颈围或颈托固定12周。慢性期活动锻炼为主。颈椎病病程较长,非手术治疗症状易反复,患者往往有悲观心理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