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下册集体备课教案_第1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集体备课教案_第2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集体备课教案_第3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集体备课教案_第4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集体备课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九年级化学下册集体备课教案第六章 溶解现象第一节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物质的分散现象。2、理解溶液的概念,能说出溶剂和溶质。3、了解物质的溶解性概念以及影响溶解性大小的因素。过程与方法:通过演示实验和分析,初步分清什么是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了解生活中常见的乳化现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下册第六章第一节的内容,其重点是理解溶液的概念、认识溶液的特点。难点是会辨认溶质和溶剂,能正确分辨溶解与熔化的不同。教学方法:实验、探究、讲授、讨论、练习。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问

2、题情境,引入新课设问: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需要将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中,如将食盐分散到水中制成盐水你还指导那些物质能分散到水中?思考、讨论、回答,讨论结果填入教材P2 表6-1中二、探讨物质在水中的分散1、演示实验:P2、P 3上的实验1、实验2。将实验现象填入教材表6-2中强调:在做实验时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能品尝药品的味道。取用药品要适量,要做到节约药品。 实 验 实 验 现 象高锰酸钾加入水中液体澄清、透明,静置后不发生变化。食盐加入水中液体澄清、透明,静置后不发生变化。蔗糖加入水中液体澄清、透明,静置后不发生变化。泥土加入水中液体浑浊、不透明,静置后产生沉淀。食用油加入水中液体浑浊、不

3、透明,静置后分为上下两层。2、师生一起归纳出悬浊液、乳浊液、溶液等概念如果物质以细小的固体颗粒分散在水中,则形成悬浊液。如果物质以小液滴分散在水中,则形成乳浊液。举出实例:浑浊的河水;石灰浆及墙体涂料。归纳:悬浊液和乳浊液统称浊液。思考:通过上面实验,你可以得出浊液有什么特点?(浑浊不透明,会分层)物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匀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的过程称之为物质的溶解。设问:海水为什么是咸的?黄河为什么是浑浊的?医院里用的碘酒是怎样制成的? 学生阅读课本,归纳:上述三个例子都是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的分散现象。物质溶解后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通过上述演示实验的现象分

4、析思考:溶液与浊液相比,有何特点?归纳:溶液的特点是:均一、稳定的、久置不分层。分析下列溶液中,什么物质是溶质,什么物质是溶剂。、食盐的水溶液 、氢氧化钠的水溶液、氯化氢气体溶解在水中形成的溶液称为盐酸、医院使用的消毒酒精其中酒精占了75%,水占了25%(体积比)3、物质溶解的现象:溶液的颜色:高锰酸钾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铁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钠溶液紫红色蓝色黄色浅绿色无色4、乳化现象及乳化剂5、讨论:如何加快物质溶解的速率?二、物质溶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温度改变:有的物质溶于水使温度升高,如浓硫酸、氢氧化钠、生石灰等;有的物质溶于水使温度降低,如:硝酸铵;有的物质溶于水温度基本不变,如:食盐。注

5、:浓硫酸溶解放出大量的热量,应将浓硫酸用玻璃棒小心引入水中,切不可将水倒入浓硫酸,以免放出的热量使液滴飞溅,从而发生安全事故。三、水溶液的某些性质少量固体溶于水会使水的凝固点下降;(水溶液的凝固点比水低)少量固体溶于水会使水的沸点上升;(水溶液的沸点比水高)某些物质在水中溶解时生成自由移动的离子,这样的水溶液能够导电。例如:食盐溶液,稀硫酸,而蔗糖水溶液则不能导电。四、小结五、学生练习:1将下列物质分别加入足量水中。充分搅拌后能形成溶液的是( ) A味精 B. 面粉 C. 精制油 D. 石灰石2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溶液是均一、透明的无色的液体 B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6、C 溶液里各部分的性质是相同的D 如果条件不变,食盐水放久了,食盐是不会分离出来的3判断下列溶液的溶质和溶剂(1)稀硫酸 (2)澄清石灰水 (3)碘酒42007年2月5日,某市普降大雪,为保道路的畅通,有关部门向公路上的积雪撒盐以使冰雪很快融化。其原因是( ) A盐水的凝固点较低 B盐水的沸点较高 C盐水的凝固点较高 D盐水与雪发生反应5某溶质溶解在水中,形成的溶液与水相比较,一定不会改变的是 ( )A沸点 B导电性 C颜色 D水分子的构成6在试验下列物质导电性的实验中,接通电源后灯泡不亮的是 ( )盐酸;酒精的水溶液;NaOH溶液;NaCl溶液;H2O。A. B. C. D. 板书设计: 第

7、一节 物质的溶解一、物质在水中的分散1、悬浊液、乳浊液、溶液等概念溶液: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溶液的特点是:均一、稳定的、久置不分层2、乳化现象及乳化剂3、物质溶解的现象二、物质溶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温度改变:有的物质溶于水使温度升高,如浓硫酸、氢氧化钠、生石灰等;有的物质溶于水使温度降低,如:硝酸铵;有的物质溶于水温度基本不变,如:食盐。三、水溶液的某些性质有的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如:食盐、硫酸、氢氧化钠等;有的物质的水溶液不能导电,如:蔗糖、酒精。少量固体溶于水会使水的凝固点下降;(水溶液的凝固点比水低)少量固体溶于水会使水的沸点上升;(水

8、溶液的沸点比水高)布置作业:教学反思:第二节 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溶液组成的含义。2、掌握用溶质的质量分数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和部分有关计算。能力目标: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通过实验使学生理解溶液的配置方法,并能进行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与他人交流的能力。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下册第六章第二节的内容,其重点是了解溶液组成的含义。难点是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教学方法:实验、探究、讲授、讨论、练习。教学课时:4课时教学过程:导入:(1)在本章已学习了溶液的特征、组成、分类、物质的溶解等知识,对溶液有了一定的认

9、识。 (2)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常碰到溶液的“浓”或“稀”的问题。例如,使用农药时,太浓了可能伤害农作物,太稀了则达不到杀虫效果。这就要求了解溶液中溶质的确切数量,以便掌握。(3)提出课题,溶液的“组成”究竟是什么含义呢?这是本课时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一、探讨溶液的组成1溶质、溶剂的判断: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溶解溶质的物质叫溶剂。阅读实验:课本P10,药匙取0.1克以下的高锰酸钾晶体,放在500毫升烧杯中,注入200-300毫升水,并不断搅拌,形成色彩鲜艳的溶液。分析:上述实验叫什么过程,其中溶质是什么?溶剂又是什么?思考:是否只有固体才能当溶质,水才能当溶剂吗?归纳:(1)溶液的组成:

10、 溶剂:通常为液体溶质:固体、液体或气体 (2)溶液的名称: 不指明溶剂的溶液叫某水溶液水以外其他某液体作溶剂时要指明溶剂。交流与与讨论:填写表6-52溶液、溶质、溶剂三者之间的关系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即溶液的质量就有加和性;溶液体积溶质体积+溶剂体积,即溶液中体积不具有加和性二、 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1)演示实验:P11上的实验1、实验2(2)粗略的表达:浓溶液和稀溶液(3)较为精确的表示: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叫做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三、有关溶液的基本计算 例1从一瓶氯化钾溶液中取出20克溶液,蒸干后得到2.8克氯化钾固体。试确定这瓶溶液中溶质

11、的质量分数。解:这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8g/ 20g100%= 14%答:这瓶溶液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为14%。练习:农业生产上,有时用质量分数为1020食盐溶液来选种。现要配制50千克15食盐溶液,需要食盐和水各多少千克? 解:需要食盐的质量为:150千克16%24千克需要水的质量为:150千克24千克126千克答:配制150千克16%食盐溶液需食盐24千克和水126千克。小结:当一瓶溶液中的溶质或溶剂的质量发生改变时,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发生改变;当然若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成比例增加或减少时,质量分数不变。三、探讨有关溶液的计算1、将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食盐溶液变为溶质质量分数1

12、0%的食盐溶液,怎样操作?思考,交流讨论并回答2、如何将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食盐溶液变为溶质质量分数20%的食盐溶液,怎样操作?3、如何用粗食盐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食盐溶液?思考,交流讨论并回答四、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方法1、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出示实验室所用的几种溶液,这些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是怎样配制出来的?2、探讨“怎样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1)、问题:怎样配制5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5 %的食盐溶液?(2)、步骤:计算、称量、溶解(3)、演示:(当溶质为液体时的步骤:计算、量取、稀释)3溶液稀释和配制问题的计算。例3 把50克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成质量分数

13、为20%的稀硫酸溶液,需要水多少克?解: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答:把50克质量分数为98%稀释成质量分数为20%的溶液,需要水195克例4 配制500克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溶液,需要质量分数为98%、密度是1.84g/mL-1的浓硫酸溶液多少毫升?解:设需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的体积为V由于被稀释的溶液里溶质的质量在稀释前后不变,所以浓溶液中含纯溶质的质量等于稀溶液中含纯溶质的质量。VX1.84g/mL-1X98%=500克X20%解得V=55.5 mL答:配制500克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溶液,需要质量分数为98%、密度是1.84g/mL-1的浓硫酸溶液55.5毫升.五、小结:

14、1、师生一起小结本课主要知识点2、指出当已知溶液体积和密度时,可用公式“质量=密度体积”求得溶液的质量学生练习:1对“10%的食盐溶液”含义的解释错误的是 ( )A100克该食盐溶液中有10克氯化钠B将10克食盐溶解在90克水中所得的溶液C将氯化钠与水按1:9的质量比配成的溶液D100可水中溶解了10克氯化钠2相同温度下,下列四种食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 )A20克食盐溶于80克水中 B80克食盐溶液中含食盐20克C18克水中溶解了2克食盐 D10可食盐溶液中含水8克板书设计: 第二节 溶液组成的表示一、溶液的组成1溶质、溶剂的判断2溶液、溶质、溶剂三者之间的关系溶液质量 = 溶质质

15、量 + 溶剂质量二、 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1)粗略的表达:浓溶液和稀溶液(2)较为精确的表示: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三、有关溶液的基本计算 四、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方法1、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方法(1)、步骤:计算、称量、溶解、装瓶(2)、演示:(当溶质为液体时的步骤:计算、量取、稀释)2、溶液稀释和配制问题的计算布置作业:请你来判断:1、在100g水中溶解20g食盐,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 %2、从质量分数为20%的100gNa2CO3 溶液中取出10g溶液,则取出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3、100gCuSO4溶液里含有17gCuSO4,若向其中加入3g无水CuSO4,使其完

16、全溶解,则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20 %请你计算:1、在轧钢厂除锈工段里,要将1500千克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成10的硫酸溶液,需用多少千克水? 2、现有80g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钠溶液,试通过计算回答下列问题: 上述硝酸钠溶液中含溶质质量和溶剂的质量各为多少克? 若向上述溶液中加入20 g 水,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若向上述溶液中加入20 g 硝酸钠,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若使上述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 20%,则应加入硝酸钠多少克? 若使上述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 20%,则应蒸发水多少克? 若使上述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 5%,则应加水多少克教学反思

17、:第三节 物质的溶解性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涵义,了解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2、使学生了解溶解度的涵义。3、使学生了解结晶现象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能力目标:1、学会判定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方法。学会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加以转化的方法。2、能根据曲线变化情况知道物质溶解随随温度变化的情况;3、了解几种可溶性固态物质的混合物,根据它们在一种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采取分离的手段。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用科学态度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使学生了解溶解度的涵义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及从量的观点认识固体溶解度。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下册

18、第六章第三节的内容,其重点是了解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涵义、建立溶解度的概念、会查看、绘制和使用溶解度曲线。难点是了解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正确理解和应用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概念、运用结晶的方法来分离混合物。教学方法:实验、探究、讲授、讨论、练习。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过程:创设情景:1. 消毒酒精中酒精的质量分数是多大? 2. 生理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交流讨论:氯化钠、氢氧化钙、蔗糖在水中是否都容易溶解呢?小结:一、溶解性1.定义: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称为溶解性。2、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活动探究:P16实验1,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填表:在室温条件下:溶质溶剂溶解性食盐水好蔗

19、糖水好熟石灰水差结论:(1)不同物质在同一种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即与溶质的种类(或性质)有关活动探究:P16实验2填表:在室温条件下 溶质溶剂溶解性食用油水差食用油汽油好结论: (2)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即与溶剂的种类(或性质)有关活动探究:P16实验3填表: 溶质溶剂溶解性室温硝酸钾水好加热硝酸钾水更好结论:(3)同一种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与温度有关。交流讨论:P17 阅读:P18过渡:上述实验3中在室温下将3g硝酸钾加到5ml水中,硝酸钾没有全部溶解,说明了什么呢?(不能无限制的溶解,也就是不能无限制地提高溶液的浓度)交流讨论:那么,除了用加热的方法可以使未溶解的硝酸

20、钾溶解以外,你还有什么方法呢?活动探究:P17小结:大多数固体,在一定量的溶剂内,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量增多。 大多数固体,在一定温度下,随着溶剂的量增多,溶解量增多。 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大多数物质的溶解量是有限的。 小结:3、 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交流讨论:P18 那么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前是否可以转化呢? 举例:以上述实验为例。 小结: 加水 加热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蒸发 降温 加溶质强调: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学生练习:1.下列

21、有关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D ) A. 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B. 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C. 在一定温度下,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D. 氯化钠饱和溶液在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还可溶解硝酸钾2.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C ) A. 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B. 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C. 只要温度不变,某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不不变 D. 任何物质的饱和溶液都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二、物质溶解性的定量表示:常用溶解度来衡量 引导学生思考 提问:饱和

22、溶液在什么条件下才有确定的意义?1、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学生的汇报结果,给出溶解度的概念。追问:你能理解这样规定的意义吗?能寻找到四个关键的要素吗?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溶质在100g溶剂(通常溶剂为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溶解度是为了定量的表示物质的溶解性强弱。公式:2、设置疑问:同一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怎样表示这种变化关系最直观、形象,又便于应用呢?3、溶解度曲线同一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这种变化用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来表示4、溶解度曲线的意义:(1)含义 :引导学生理解曲线上点、交叉点的意义。(2)随温度变化情况 提示:随着温度如何变化?小结:大

23、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KNO3 )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随温度的升高变化不大;(如:NaCl) 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Ca(OH)2)(3)应用 完成教材P20“观察与思考”,归纳溶解度曲线的应用。【练习】判断下列各句的含义是否正确:1、20时,10克食盐溶解在100克水中,所以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10克。( )2、20时,100克饱和食盐溶液里含有10克食盐,所以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10克。( )3、在20时,100克水里最多溶解33.3克氯化铵,则氯化铵的溶解度是33.3克。( )4、在20时,100克硝酸钾饱和溶液里含硝酸钾24克,则硝酸

24、钾的溶解度是24。( )选择:1在30时,50g水中最多溶解5gA物质,在60时,50g水中最多溶解10g物质,则A和B的溶解度比较则是 ( )A、A的溶解度大 B、B的溶解度大 C、二者溶解度相等 D、无法比较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某物质40g,则该物质的溶解度为40gB.4时,溶质N的饱和溶液120g中含N 20g,所以4时,溶质N的溶解度为20g C.一定温度下,物质M的饱和溶液100g中含M物质30g,则物质M在该温度时的溶解度为30g D.20时,50g水中溶有溶质P 20g,则物质P在20时的溶解度为40g3右图为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请根据

25、图中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随着温度的升高,a物质的溶解度的变化趋势是 。曲线a和b的交叉点M表示的含义是 37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 g,80时40g a物质溶于50g水中所形成的溶液是 溶液(选填“饱和”或“不饱和”)。三、结晶1、活动探究:P21实验1、实验22、由实验引出晶体与结晶的的概念(1)晶体:是从溶液中析出的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的固体(2)结晶:在一定条件下,在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称为结晶。3、结晶的方法(指导学生看书讨论:有哪些结晶的方法?分别适用于什么情况?)演示实验:蒸发食盐水得到食盐晶体;冷却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得到硝酸钾晶体小结:(1)蒸发溶剂法: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的固

26、体溶质,即缓升型的物质。如:蒸发海水获得食盐。应用举例:海水晒盐(2)冷却热饱和溶液法:或称降温结晶法。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固体溶质。如:冷却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来获取硝酸钾晶体。应用举例: 硝酸钾中混有少量食盐,可用这种方法来除去食盐。四、教师小结本节知识点板书设计: 第三节 物质的溶解性 一、溶解性1.定义: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称为溶解性。2.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1)不同物质在同一种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2)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3)同一种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与温度有关。3.物质溶解性的应用二、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1饱和溶液2. 不饱和溶液3. 饱和

27、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加溶质、蒸发溶剂、降低温度增加溶剂、升高温度 一般情况下, 4、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三、固体溶解度1、固体溶解度的概念在一定温度下,某溶质在100g溶剂(通常溶剂为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2、溶解度曲线(1)溶解度曲线的意义:(2).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KNO3 )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随温度的升高变化不大;(如:NaCl) 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Ca(OH)2)四、结晶1晶体:是从溶液中析出的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的固体2结晶:在一定条

28、件下,在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称为结晶。3获得晶体的方法(1)蒸发溶剂法: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的固体溶质,即缓升型的物质。如:蒸发海水获得食盐。应用举例:海水晒盐(2)冷却热饱和溶液法:或称降温结晶法。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固体溶质。作业布置:教材2324页“练习与实践”。教学反思:第七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第一节 溶液的酸碱性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溶液的酸碱性,学会用酸碱指示剂判断溶液的酸碱性;2学会利用pH试纸来定量的测定溶液的酸碱度;3知道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及其农作物生长的重要性及影响。能力目标: 1学会使用酸碱指示剂来检验溶液的酸碱性;2能通过实验现象对某些问题初

29、步作出正确的科学判断;情感目标:通过酸碱指示剂的使用,了解化学测量在化学研究和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下册第七章第一节的内容,其教学重点与难点是:1酸碱指示剂在酸碱溶液中显示不同的颜色;2用pH试纸来表示溶液的酸碱度;3、酸、碱的概念;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引入:同学们,谈到“酸”,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物质曾给你留下过“酸”的印象?食醋、酸奶有酸味,苹果、桔子、葡萄等水果有酸味,因消化不良导致胃酸过多等。在化学实验室也有许多酸性的溶液,与酸性溶液相对的是碱性溶液,如氨水,氢氧化钠溶液,但在通常情况下,是不允许品尝化学试剂的味道的。那么,我们怎么

30、确定物质的酸碱性呢?曾学过在二氧化碳的水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氨分子的扩散能使无色酚酞变红色。今天我们就来探究确定物质的酸碱性的方法:一、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P32的活动与探究:1、在反应板上分别滴入23滴白醋、酸果汁、稀盐酸,再各滴入2滴紫色石蕊试液。2、在反应板上分别滴入23滴白醋、酸果汁、稀盐酸,滴入1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现象: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结论:像白醋、酸果汁、稀盐酸这些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我们称为酸性溶液。3、在反应板上分别滴入2-3滴纯碱溶液、石灰水、氨水、肥皂水,再各滴入1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颜色的变化。4、再在反应板上分别滴入

31、2-3滴纯碱溶液、石灰水、氨水、肥皂水,再各滴入滴入2滴紫色石蕊试液,观察颜色的变化。现象: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结论:纯碱溶液、石灰水、氨水、肥皂水是碱性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5、在反应板上分别滴入2-3滴食盐水、蔗糖水,滴入2滴紫色石蕊试液,观察颜色变化。6、在反应板上分别滴入2-3滴食盐水、蔗糖水,再各滴入1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颜色变化。而像食盐水、蔗糖水这些溶液不能使紫色石蕊、无色酚酞变色,它们既不具有酸性,也不具有碱性,我们称为中性溶液。像石蕊、酚酞这样因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而能检验溶液酸碱性的试液,称为酸碱指示剂。且不同

32、的酸碱指示剂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呈现的颜色也不一样。为了使用方便,通常还可用蓝色石蕊试纸来检验酸性溶液,红色石蕊试纸来检验碱性溶液。P33活动与探究:滴一滴盐酸于蓝色石蕊试纸上,滴一滴氨水于红色石蕊试纸上,观察颜色变化。现象:盐酸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色,氨水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结论:酸性溶液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碱性溶液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归纳:溶液白醋、酸果汁、稀盐酸食盐水、蔗糖水纯碱、肥皂水、石灰水、氨水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不变色变蓝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不变色变红酸碱性酸性溶液中性溶液碱性溶液其实酸碱指示剂的发现也经过了一个过程。请同学阅读P34拓展视野。请大家课后认真自制一种酸碱指示剂。二、溶液

33、酸碱性的强弱程度酸果汁、白醋、稀盐酸的酸性强弱不同,石灰水、氨水和肥皂水的碱性强弱不同。那么如何来衡量溶液酸性、碱性的强弱程度呢?我们用长度来衡量物体的长短,速度来衡量运动的快慢。人们用酸度或碱度来表示溶液酸性或碱性强弱的程度。1酸碱度:用来表示溶液的酸性或碱性的强弱程度。2pH试纸用来定量的测定溶液的酸碱度,范围在0-14之间。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想一想 如何用数轴表示溶液酸碱度pH的 大小关系。提示 酸性增强 中性 碱性增强归纳:溶液的pH值与酸碱性的关系pH7,溶液呈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3pH试纸的使用方法:用胶头滴管(或玻璃棒)把待测

34、试液滴(或涂)在pH试纸上,然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半分钟内)与标准比色卡对照,标准比色卡上相同颜色的pH即为该溶液的pH。例题解析:例1 在使用 pH 试纸测定某溶液的 pH 时,若事先用蒸馏水把 pH 试纸润湿后再测 pH ,则实际测得值与真实值比较 ( D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可能变大,变小或不变例2 有甲、乙、丙三种溶液,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乙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丙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这三种溶液的 pH 由大到小顺序为 ( A )A.乙丙甲 B .甲乙丙 C.丙乙甲 D .甲丙乙解析 根据指示剂的变色情况可以判断溶液的酸碱性,从而进一步判断溶液的pH。三、溶

35、液酸碱性与生命活动的关系请同学阅读P36至P37页相关内容,初步了解溶液酸碱性与生命活动的关系。讨论交流 测定溶液pH有哪些意义。小结 (1)溶液的酸碱度与生命活动和工农业生产是紧密相关的。(2)如果体液的pH超越正常范围,会导致生理功能失调或发生疾病,医生可以通过测定体液pH来诊断病人的病情。如胃酸分泌过多,通常用小苏打等碱性物质中和,降低胃液pH。(3)测定土壤的酸碱度,可以了解植物生长情况。如酸性过强的土壤可以用熟石灰来中和。(4)测定雨水pH可以了解空气污染情况,雨水pH小于5.6时,称为酸雨。酸雨不利于植物生长。课堂小结:小结本节重点内容。板书设计: 第一节 溶液的酸碱性1、 溶液酸

36、碱性和酸碱指示剂(1)、溶液的酸碱性(2)、常用的酸碱指示剂及在不同性质溶液中的变色情况溶液白醋、酸果汁、稀盐酸食盐水、蔗糖水纯碱、肥皂水、石灰水、氨水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不变色变蓝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不变色变红酸碱性酸性溶液中性溶液碱性溶液2、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pH7的溶液显碱性,越大碱性越强;pH=7的溶液呈中性。3、溶液pH的测定方法4、测定溶液pH的意义布置作业: 课后习题“练习与实践” 教学反思:第二节 常见的酸和碱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常见的酸;了解酸能跟哪些物质反应。知道酸有共同性质的原因。2、了解常见的碱;了解碱能跟哪些物质反应;知道碱有共同性质的原因。3、了解酸碱中和反应中

37、的pH的变化及能量的变化;了解复分解反应的条件。能力目标:1、通过硫酸和盐酸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比较,总结出酸的共同性质。2、通过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组成和性质上的比较,总结碱的共同点。3、通过归纳以前学过的复分解反应,掌握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情感目标:1、 通过实验,体会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2、 体会从个别到普遍的发现真理的规律。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下册第七章第二节的内容,其教学重点、难点分别是盐酸和硫酸的主要化学性质和用途;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主要性质和用途;中和反应的实质这三方面。教学课时安排:4课时教学方法:实验、探究、讲授、讨论、练习。教学过程:

38、新课导入 出示问题:胃酸、一瓶汽水、一瓶食醋、一只汽车电瓶里究竟含什么酸呢?请同学们大胆的猜一猜,说一说。酸有哪些性质和用途呢?今天,我们就来深入的认识它们。一、常见的酸1浓盐酸和浓硫酸物理性质比较过渡: “三酸两碱” 是指三酸:盐酸、硫酸、硝酸;两碱: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本节课我和同学们将一起研究盐酸和硫酸。展示: 一瓶浓盐酸和一瓶浓硫酸,小心打开,请学生观察。并阅读教师课前准备好的介绍浓盐酸和浓硫酸的资料。完成P40表7-3物理性质浓硫酸浓盐酸溶质化学式H2SO4HCl颜 色无色无色状 态黏稠油状液体液体气 味无味有刺激性气味密度(与水比较)大大敞开试剂瓶后发生的现象在瓶口形成白雾无现象水溶

39、性及挥发性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不挥发易溶于水,具有挥发性思考: 一瓶浓盐酸和一瓶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溶液的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有什么变化?(先让学生试着分析原因,教师才讲解溶液的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变化的原因)2。浓硫酸的特性(1)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浓硫酸会使白纸或蔗糖等碳水化合物碳化。(3)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浓硫酸这一性质决定浓硫酸可以用着干燥剂,如可以干燥氢气、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被干燥的气体不能与之发生反应。 注:渗透法制教育浓硫酸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且具有强氧化性,对皮肤、衣物等的腐蚀性非常强,故使用时应小心谨慎!3酸的主要化学性质(1)酸能与酸碱指示剂反应 酸能使

40、紫色石蕊试液或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色;使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2)盐酸、稀硫酸酸溶液与某些金属反应引导学生回忆在第五章学习的有关金属和酸的反应,写出相关化学方程式Fe+H2SO4=FeSO4+H2 Mg+2HCl=MgCl2+H2 归纳: 酸+金属 盐+ 氢气(3)酸溶液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Fe2O3+3H2SO4=Fe2(SO4)3+3H2O Fe2O3+6HCl=2FeCl3+3H2OCuO+H2SO4=CuSO4+H2O酸溶液 + 金属氧化物 盐+ 水(4)盐酸跟碱的反应2HClCu2(OH)2CuCl22H2O,HClNaOHNaClH2O小结:盐酸碱盐水 (5)盐酸跟某些碱反应HClAg

41、NO3HNO3AgCl NaClAgNO3NaNO3AgCl小结:酸某些盐新酸新盐3、 酸的用途从生活实例,讲解酸的用途。练习:1下列各物质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物质的总质量会增加的是 ( C ) A.浓盐酸 B.浓硝酸 C. 浓硫酸 D. 醋酸2人体胃液里的胃酸,是胃壁细胞分泌出来的物质,可帮助消化食物,胃酸的主要成分是 ( A )A. HCl B.H2SO4 C. H2CO3 D. HNO33下列物质与稀硫酸反应后,溶液无色的是 ( B )A. Fe2O3 B. Zn C. CuO D .Fe4为检验某溶液是否为酸性时,不可选用的试剂或试纸是 ( B ) A. 石蕊试液 B. 酚酞试液

42、 C. 锌粒 D. pH试纸课堂总结:1、浓硫酸、稀硫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酸的用途。二、常见的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就是两种常见的、重要的碱。出示简介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资料,请学生认真阅读,引导学生分析、总结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及认识俗称。1.物理性质氢氧化钠的俗名是苛性钠、火碱、烧碱。是白色块状固体,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易吸水潮解;有强腐蚀性作用。氢氧化钙俗名是消石灰、熟石灰。是白色粉末状固体,微溶于水,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它的水溶液俗称石灰水,氢氧化钙对皮肤、衣服等有腐蚀作用。2.化学性质(1)通过复习酸碱指示剂的变色情况及阅读氢氧化钠、氢氧化钙 使指示剂的

43、变色情况,得出氢氧化钠、氢氧化钙能使指示剂变色的结论。碱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无色酚酞试液变红。(2碱与CO2等非金属氧化物反应:2NaOHCO2Na2CO3H2O2NaOHSO2Na2SO3H2O小结:碱+非金属氧化物=盐+水(3)碱与酸反应2NaOHH2SO4Na2SO42H2O Ca(OH)22HClCaCl22H2O(4) 碱与盐的反应:CuSO42NaOHCu(OH)2Na2SO4;(蓝色) (蓝色沉淀)Ca(OH) 2Na2SO4Ca SO42NaOH(白色沉淀)小结:碱+盐=新盐+新碱3.酸性氧化物的概念:(1)凡是能跟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做酸性氧化物, 如CO2、S

44、O2、SO3等。(2)非金属氧化物大多数是酸性氧化物(3)酸性氧化物大多数能溶于水,跟水化合生成酸,如:H2OCO2H2CO3 H2OSO2H2SO3 H2OSO3H2SO44.用途阅读教材P47归纳碱的用途。(1)烧碱:造纸、炼油、纺织、橡胶工业。(2) 消石灰:建筑材料 、制造NaOH,漂白粉、改良酸性土壤、配制农药波尔多液CuSO4Ca(OH)2、石硫合剂Ca(OH)2S。课堂练习:分别写出下列物质与NaOH反应的方程式:CO2、SO2、SO3、HCl、H2SO4、CuSO4、FeCl3课堂总结:1、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碱的用途。3、碱的通性。三、复分解反应(1)

45、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产两种新的化合物。 反应规律: AB+CDAD+CB2NaOHH2SO4Na2SO42H2O CuSO42NaOHCu(OH)2Na2SO4;2HCI+CaCO3=CaCI2+CO2 + H2O(2)归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生成物要有沉淀或气体或水生成,否则不反应。四、中和反应P48活动与探究,分析其中原理,归纳结论。定义: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使酸和碱各自的特性都消失,这一反应称为中和反应。NaOHHClNaClH2O反应实质:酸溶液中的H+和碱溶液中的OH-结合成水,即H+OH-=H2O课堂总结:1、复分解反应2、中和反应板书设计: 第二节常见的酸和碱

46、一、常见的酸1浓盐酸和浓硫酸物理性质比较2。浓硫酸的特性(1)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又称碳化)(2)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用着某些气体的干燥剂3稀盐酸和稀硫酸的主要化学性质(1)酸能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2)酸能与某些金属反应(3)酸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4)酸能与碱反应(5)酸能与某些盐反应4稀盐酸和稀硫酸的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盐酸和硫酸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阳离子,即阳离子全部是H,因而化学性质相似。二、常见的碱1NaOH、Ca(OH)2的俗称氢氧化钠烧碱、火碱、苛性钠;氢氧化钙熟石灰、消石灰;氢氧化钙溶液石灰水。2NaOH、Ca(OH)2的物理性质氢氧化钠的主要物理性质:白色固体,极易溶于水,且放

47、出大量的热量,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常做某些气体的干燥剂。氢氧化钙是一种白色固体,微溶于水。3NaOH和Ca(OH)2的化学性质4复分解反应(1)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产两种新的化合物。 反应规律: AB+CDAD+CB(2)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有沉淀或气体或水生成。 四、中和反应定义: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使酸和碱各自的特性都消失,这一反应称为中和反应。NaOHHClNaClH2O反应实质:酸溶液中的H+和碱溶液中的OH-结合成水,即H+OH-=H2O作业布置:1、现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分别是稀硫酸和澄清石灰水。请你对这两种溶液进行鉴别。(1)鉴别它们的三种不同方法是

48、(只写试剂名称) 、 、 ;(2)简述其中的一种鉴别方法(包括步骤、现象及结论) 。2、 实验室里有一瓶氢氧化钠固体,因保存不当可能发生变质,其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是_;检验该瓶氢氧化钠是否变质的方法是:取少量样品溶于水,加入足量的_ _或_ ,若有 或 产生说明发生了变质;除去杂质方法是取样溶于水,加入适量的 ,搅拌后过滤,再将滤液进行蒸发。教学反思:第三节 几种重要的盐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食盐、纯碱、胆矾的化学成分、化学式学名称及色、态特性和用途。了解有毒性的一些盐。2. 了解农业生产用常用化肥的特性、种类,学会用看、闻、溶等简单方法识别常用化肥。能力目标:用分析、归纳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情感目标:体验化学与工业、农业、生活的关系,提高科学素养。教学重点:学习CO32-的检验方法。了解常用化肥的特性、种类,学会用看、闻、溶等简单方法识别常用化肥。教学难点:学会用简单方法识别常用化肥。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过程:复习工业“三酸二碱” 三酸指的是硫酸、盐酸、硝酸。 二碱指的是烧碱、纯碱。 引入新课:盐是无机化合物中种类最多、用途最广的一类物质,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食盐、纯碱、胆矾等几种重要的盐。讲授新课一、常见的盐1、什么是盐?分析: 化学上的盐是指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一类化合物,食盐只是盐中的一种。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