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趣味数学教学教案_第1页
三年级-趣味数学教学教案_第2页
三年级-趣味数学教学教案_第3页
三年级-趣味数学教学教案_第4页
三年级-趣味数学教学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和差问题活动内容: 和差问题活动目标:1、了解和差问题的结构特征,研究和差问题解答的一般方法,并准确解答。 2、借助线段图进行分析,理解用假设法将和差问题转化,完整口述思路。 3、优选方法,体会和差问题在解决生活实际中的作用。(拓展)4、营造民主、愉悦的学习氛围,探求问题特征与解答方法。(情感)活动重点 :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寻找等量关系,能较熟练地列方程解和差问题。 活动难点:从不同角度探究解题的思路,初步体会利用等量关系分析问题的优越性。 活动过程:一、课前游戏(意图:感知和差问题的结构特征: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差,求大数与小数) 写数猜数:学生选择 1-9 中的任何一个数,写在卡片上,算出与

2、同桌卡片上数的和与差。 填入统计表中。(同桌学生报数,全班猜数,教师输入,指导学生验证)教师填写后两列的和与差,和是 100,差是 20;和是 168,差是 32。提出质疑:当 和与差比较大时,还能猜吗?有必要去寻找方法.揭示课题:共同特征: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差,就能找到大数和小数。我们把这类题型称为和差 问题,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生活中的和差问题。二、创境新授(意图:借助线段图,通过小组探究,理解假设法进行转化的三种方法)1情景研究:理解画形结合图的意思,明确大数是苹果,小数是桔子。小组开展探究活动。 ppt 三种方法配合进行分析与汇报。体会三种假设的过程,感悟转化思想。方法一:假设拿去了 4

3、个苹果,还有 10 个水果,苹果和桔子的个数就相等了。就 是转化成了小数桔子的两倍。再除以 2 就算出桔子的个数。方法二:假设再拿来 4 个桔子,就有了 18 个水果,苹果和桔子的个数也相等了。 就是转化成了大数苹果的两倍。再除以 2 就算出苹果的个数。启发:这两种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不同点是第一种方法是和 +差,第二种 方法是和差;相同点是都用了假设转化的方法,最后都除以 2。|方法三:也可以将 4 个苹果平均分成 2 份,然后将总数 14 平均分成 2 份,再用 7+2 或算出苹果个数,用 7-2 算出桔子个数。这也是巧妙运用假设,将平均数运用到和差问 题的解答中。完整板书,规范学生

4、对综合算式的写法和读法。大数=(和+差)2 苹果:(14+4)2小数=(和差)2 桔子:(14+4)2苹果:142 +42=182 =102 =7+2 =9(只) =5(只) =9(只)桔子:9-4=5(只) 或 14-9=5(只)苹果:5+4=9(只) 或 14-5=9(只)桔子:72=5(只)2再理解方法:大数差=小数的 2 倍,再除以 2=小数小数+差=大数的 2 倍,再除以 2=大数3尝试应用:小强和爸爸年龄和 45 岁,爸爸比小强大 25 岁,爸爸和儿子各多少 岁?(1) 读出两个信息与问题,课件展示线段图,学生空画。(2) 理解列式:假设爸爸少 25 岁就和小强年龄一样,小强和爸爸

5、的年龄和 45 岁 就变成了是 45-20=20 岁。20 岁表示是两个小强的年龄和,再用 20 除以 2 算出小强的年 龄。知道了小强的年龄,爸爸的年龄又怎样算呢?完整口述假设过程,上台板演,学生 欣赏(3) 再次强调求和差问题的方法:解答和差问题你最感欣赏的方法是什么? 生:假设法生:(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4巩固方法,准确填数:回到猜数游戏,用假设法求出大数与小数:和 168,差 32。和 999,差 111。 引导学生根据数据对第一组选择(和+差)2=大数的方法,对后一组选择(和-差)2=小数的方法。三、探究变化师:生活中还有许多和差问题。1、小强在本单元测试中语文数学的

6、平均成绩是 96 分,数学比语文多 8 分。语文和 数学各得几分?(一题多变,你能有几种转化的方法。再判断分析。)猜测语文与数学分数。理解平均分数的意义。a、数学:(96+8)2=1042=52(分)语文:96-52=44(分)|语文:(98-8)2=882=44(分)数学:96-44=52(分)对方法 a 进行反思和质疑。寻找错误的原因。b数学:962=192(分) (192+8)2=2002=100(分) (分)语文: 962=192(分) (192-8)2=1842=92(分) (分)语文:192-100=92数学: 192-92=100c、数学:96+82=96+4=100(分) d、

7、语文:96-82=96-4=92(分)怎样理解 82?2、认真选择(机动题):大强和小强共有 300 元去买书,大强给小强 50 元两人的 钱就一样多了,你知道大强和小强各有多少钱?借助线段图来理解。选择合理的算式。四、课堂总结今天你记忆最深的是什么?评价同学或老师。学习总结: 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差,求这两个数的问题就是和差问题。解和差问题 的策略很多,用假设法将大数转化成小数,(和-差)2=小数;或者将小数转化成大数, (和+差)2=大数;巧用平均数移多补少等。五、欣赏变化1. 转化成 3 个大强2. 转化成 3 个小强3. 转化成 3 个爸爸课堂延伸:让我们在音乐中带着思考,将假设转化的思想

8、,将优化选择的策略带回家,去解决 更多的数学问题。|和倍问题活动内容: 和倍问题活动目标 :1、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过程中,初步体会用画图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的作用。 2、会用画图的方法整理实际问题中的信息,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3、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体验转化的策略,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活动重点: 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寻找等量关系,初步掌握列方程解和倍问题。 活动难点 :从不同角度探究解题的思路,初步体会利用等量关系分析问题的优越性。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活动过程 :课前互动游戏(略)一:谈话导入师:通过刚才的游戏,进一步加深了我对你们的认

9、识,我发现你们班的同学聪明大 方、反应敏捷,由此带给我深深的感触那就是一个字:很好!(板书)(学生惊讶,小声嘀咕,怎么是两个字呀!)师:我看你们不仅善于倾听,还会发现问题,敢于质疑。其实学习数学就应该这样, 认真倾听,善于思考,敢于质疑和交流。今天我们就带着这样的学习态度一起来解决问 题!二、尝试解决,体会方法师:请看大屏幕。仔细读题,(周末参观科技馆的成人人数是儿童的 2 倍,如果一 共有 456 人参观,儿童多少人? 等学生认真读完题),你能解决吗?把你的解决方法写 在练习本上。(学生列式,师巡视。)师:你是怎么解决的?谁愿意说说?生 1:4562=228(人)(学生质疑,有不同意见。)生

10、 2:4563=152(人)师:现在出现了两种答案,你们同意哪一种呢?同意生 2 的举手。(三分之二的同 学举手)你们是怎么想的?说一说你们的想法。生:一个儿童、两个大人就是三个人,所以除以 3。|生 2:我不同意他的说法,不是 3 个人,应该是 3生摸头说不出来。师:心里的意思说不出来,谁来帮帮他?生 3:因为成人人数是儿童的 2 倍,所以就是儿童的 1 加上成人的 2 就是 3。 师:你们听明白了吗?(很多学生摇头)看来你心里很明白,就是说不出来。那这样吧,咱们想个更直观的方法让同学们都明白,那该怎么办呢?(生小声地说:画画?) 师:好,那你们画画试试。(生画,师巡视。)师:谁来展示一下你

11、们画的?生展示。生一边展示一边解释。师:为什么用两份表示成人?生:因为成人人数是儿童的 2 倍,师:你们真会读题,理解题的意思。师:刚才同学们画的都很好,如果老师用一种更简约的方式,用一条小线段表示儿 童人数,那成人人数怎么画?生:画两条和儿童人数那么长的线段。(师板演画)生:奥!我明白了,三份是 456,那么求一段就是 4563,我刚才错了。师:你真明白了?怎么这么快就恍然大悟了?生:看了线路图就明白了。师:对!画线路图确实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我们先要认真读题,然后画一画,分 析他们的关系,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三:初次应用师:请同学们继续看大屏幕。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仔细动脑想一想。( 周末参

12、观科技馆的成人人数比儿童的 2 倍多 6 人,如果一共有 456 人参观, 儿童多少人?)(学生认真思考,有些同学已经开始讨论,也有个别同学在画图)师:有的同学马上想到了画图,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又有很多同学在一 边画一边写,不一会儿,很多同学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师:你们是怎么想的?谁来说一说?(生拿着自己的线段图上来展示,画的较规范 )师:说说你的想法。生 1:(支支吾吾说不出来)(456-6)3师:一紧张你忘了?还想说吗?(生摇头)|师:谁来帮助他?生 2:4563-6生 3:不同意。因为指着线段图这是儿童的,这是儿童的 2 倍,这一小段是多的 6 人,一共 456 人,应该用

13、456 先减去 6,剩下的正好是 3 份,所以再用 4563。师:他说的你们明白了吗?谁还想说?生 4:成人人数是儿童的 2 倍多 6 人,所以 4566=450,剩下的成人就正好是儿童 的 2 倍了,就变成了第一题,所以就用 4503。生 5:4566=450,450 正好是儿童人数的 3 倍了,所以 4503。师:问生 1 现在明白了吗?看来同学们都很会思考问题,成人人数比儿童的 2 倍多 6 人,把 456 减去 6 就转化成成人人数是儿童的整倍数了,解决起来就容易多了。师:刚才是比整倍数多 6,我们把多余的减去转化成整倍数解决,那如果比整倍数 少呢?生:大概加上吧。师:那好,请同学们看

14、这幅图,谁能读懂这幅图,说给同学们听一听。生 1:再加 6 只,猴子的只数就是小兔的两倍了。生 2:猴子的只数还不是小兔的二倍,还差 6 只。生 3:它们一共 132 只,猴子比兔子的 2 倍少 6 只,求小兔的只数。师:试着自己解决(生思考列式,小声讨论)生:(132+6)3师:能看明白吗?(很少部分同学摇头)师:哪个地方不明白可以问问他啊?生:为什么要加上 6?生 1:刚才说了还差 6 只猴子就是小兔的二倍,所以加上 6.(生指着线段图)那么 这三份就是 138 只了,所以就用 1383生 2 指着线段图:我手摁的这一块是少的 6 只,所以给补上,也就是加上 6,猴子 只数就正好是兔子的两

15、倍了,这三份是 138 只,所以用 1383。(大多数同学点头)师:看来大多数同学都明白了,请同学们看老师演示,相信现在还不太明白的同学 也一定能茅塞顿开(师演示)师:看来比整倍数多的、少的,我们都能想办法转化成整倍数的问题就来解决,其 实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很多时候都会用到转化的策略。四、拓展提高师:刚才我们做的两道题难不难?|生:不难。(有点儿难。)师:其实这题是很难的,你们觉着不难是因为你们会动脑筋,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 法,所以就不觉着难了,老师这里还有个更难的,你们敢不敢挑战一下自己?生:敢。师:请看大屏幕。弟弟有课外书 31 本,哥哥有课外书 53 本。哥哥给弟弟多少本后, 弟弟的课

16、外书本数是哥哥的 3 倍?(生读题思考,感到困难)师:当你从一个角度解决行不通时,可以转换一下思路,没准会找的解决的突破口。 师:有没有办法解决?(多数同学没有找到方法,5、6 个同学举起手来)生 1 31+53=84(本) 844=21(本) 53-21=32(本)。师:我首先要祝贺你做对了,我很佩服你太会思考问题了。因为时间到了,我们要 下课了,你们下课再交流好吗?生;不行,让他说说。生 1 老师的转换一下思路,给了我很大的启示。但我首先感激我的数学老师,她教 给我很多数学方法。我首先想到是哥哥给弟弟后的线段图,不管哥哥给弟弟多少本,总 本数不变,所以 31+53=84(本),正好是哥哥现

17、在本数的 4 倍,所以 844=21(本), 21(本)是哥哥给弟弟后的本数,他原来有 53 本,所以给了弟弟 53-21=32(本)。师:你的发言太精彩了,我真的被你折服了。下课时间到了,其他的同学在课下画 一画,相信一定也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五、小结这节课通过一到练习题的拓展和延伸,在解决一系列问题的过程中,我领略了 你们善倾听,会思考,敢质疑,会交流的学习风采。学习数学会让人越来越聪明,希望 你们以后更加喜欢数学。|差倍问题活动内容: 差倍问题活动目标:1、 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寻找等量关系,初步掌握列方程解两、三步计算的简 单实际问题。2、 从不同角度探究解题的思路,初步体会利用等量关

18、系分析问题的优越性。 活动重点: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寻找等量关系,能较熟练地列方程解“差倍问题”。 活动难点:从不同角度探究解题的思路,初步体会利用等量关系分析问题的优越性。 活动准备: 配套课件活动设计专题分析:和倍问题和差倍问题的特征和解题方法很相似,如果知道了两个数的差与两个 数的倍数关系,要求各个数是多少,这一类题,我们则把它称为“差倍问题”。解答差 倍问题与解答和倍问题相类似,要先求出差和相对应的倍数,然后求出 1 倍数,再求出 几倍数。此外,还要充分利用线段图帮助分析数量关系。差倍问题的数量关系式是:两数差(倍数1)较小的数(1 倍数)练习一:1、 小明到市场去买水果,他买的苹果个数

19、是梨的 3 倍,苹果比梨多 18 个。小明买 了苹果和梨各多少个?2、 学校合唱组的女同学人数是男同学的 4 倍,女同学人数比男同学多 42 人。合唱 组有女同学和男同学各多少人?3、 一件皮衣价钱是一件羽绒衣价钱的 5 倍,已知一件皮衣比一件羽绒衣贵 960 元。 皮衣和羽绒衣各多少元?4、 甲筐苹果是乙筐苹果的 3 倍,如果从甲筐取出 60 千克放入乙筐,那么两筐苹果 重量就相等,两筐原来各有多少千克?练习二:1、 被除数比除数大 252,商是 7。被除数和除数各是多少?2、 被除数比除数大 168,商是 32。被除数和除数各是多少?3、 除数比被除数小 212,商是 5。被除数和除数各是

20、多少?4、 被除数比商大 144,除数是 7。被除数和商各是多少?练习三:1、水果店有两筐橘子,第一筐橘子的重量是第二筐的 5 倍,如果从第一筐中取出 300 个橘子放入第二筐,那么第一筐橘子还比第二筐多 60 个。原来两筐橘子各有多少|个?2、 同学们助残捐款,六年级捐款钱数是三年级的 3 倍,如果从六年级捐款中取出 160 元放入三年级,那么六年级的捐款数还比三年级多 40 元。两个年级分别捐款多少 元?3、 人民公园的杜鹃花盆数是长春园的 4 倍,如果从人民公园搬出 188 盆放入长春 圆,则人民公园杜鹃花盆数比长春圆少 25 盆。原来两个公园各有杜鹃花多少盆?4、 两堆煤重量不等,现在

21、从甲堆中运走 24 吨到乙堆,而乙堆煤又运入 8 吨,这时 乙堆煤的重量正好是甲堆煤重量的 3 倍。问两堆煤原来各有多少吨?练习四:1、 两个书架所存书的本数相等,如果从第一个书架里面取出 200 本书,而第二个 书架再放入 40 本书,那么第二个书架的本数是第一个书架的 3 倍。问两个书架原来各 存书多少本?2、 两个仓库所存粮食重量相等,如果从第一个仓库里取出 2000 千克,而第二个仓 库再存入 400 千克,那么第二个仓库的粮食重量是第一个仓库的 7 倍。问两个仓库原来 各存粮食多少千克?3、 小明和小红的铅笔只数相等,如果奶奶再给小明 16 只铅笔,给小红 2 只铅笔, 那么小明的铅

22、笔只数就是小红的 3 倍。原来他们各有铅笔多少只?4、 商店有数量相等的英语本和数学本,英语本卖出 160 本,数学本卖出 420 本以 后,英语本余下的本数是数学本的 3 倍。两种练习本原来各有多少本?练习五:1、 有两袋面粉,从第一袋中取出 8 千克放入第二袋,两袋重量相等,如果从第二 袋中取出 10 千克放入第一袋,则第一袋的重量是第二袋的 2 倍。两袋面粉原来各有多 少千克?2、 甲、乙两个书架,如果从甲书架取出 16 本放入乙书架,两书架本数相等;如果 从乙书架取出 18 本放入甲书架,则甲书架的本数是乙书架的 3 倍。两个书架原来各有 书多少本/3、 哥哥和姐姐各有一些存款。若哥哥

23、给姐姐 200 元,两个存款就一样多;若姐姐 给哥哥 400 元,则哥哥的存款就是姐姐的 5 倍。哥哥和姐姐两人原来各有存款多少元?4、 小明和小红都买了书,小明比小红多买了 7 本,如果小红少买 2 本,小红再给 小明 3 本,小明的本数就是小红的 4 倍。两人原来各买了多少本书?|找规律填数活动内容: 找规律填数活动目标:1、 通过合作探究,找到“两个物体间隔排列时,两端的物体比中间的多1,中 间的物体比两端的少 1”这一规律。2、 能够利用这一规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3、 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交流合作中,掌握观察、 分析、比较的方法。4、 在解决

24、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的思想。培养学生发现 与应用规律的积极性和好奇心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活动重点:学生经历间隔排列规律的探索过程,找到“两种物体间隔排列时,两端 的物体比中间的物体多 1,中间的物体比两端的物体少 1”这一规律。活动难点: 学生能用恰当的方式表述找到的规律。活动准备: 每小组若干小棒和圆片,课件,表格。课前谈话,感知规律:师:今天在这里上课和我们平时有什么不同啊?(预设:学生:教室大,有很多老师来听课,座位进行了调整)师:今天的座位安排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学生初步感知间隔排列)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探索规律。1寻找规律:出示例题里的场景图师:从图中你看到了什

25、么?这幅图中有这样三组排列。这些排列都蕴涵着规律,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找规律。师:每幅图中两种物体是怎样排列的?师:这属于一种间隔排列,图 1 中夹子排在开始和最后,我们把它看作“两端 的物体”,手帕排在中间,我们把它看作“中间的物体”。谁能说说下面两幅图中,两端的物体和中间的物体各是什么?2探究规律:师:看到这三组排列,你还想提出什么问题?课件出示:每组排列中两种物体的数目有什么关系?(先独立完成表格,再在 小组里说一说)夹子兔子木桩|两端的物体 数目 中间的物体 数目 手帕蘑菇篱笆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在小组里说一说。小组汇报。三、动手操作,验证规律。1 师:是不是这样排列的两种物体都有这样

26、的规律呢?下面我们动手验证一下。2 动手操作:课件出示要求:任意拿几根小棒,在桌上摆成一排,再在每两根小棒中间摆 1 个圆。数 数小棒的根数与圆的个数,看看有什么关系。3集体交流:师:谁来和大家说说你是怎样摆的?你发现了什么?小结:其实这里的小棒就可以代表一切两端的物体,圆片就可以代表一切中间的物体。 像这样排列,它们都有这样的规律:两端的物体比中间的物体多 1。四、联系实际,应用规律。1列举规律:师:生活中你见到过有这种规律的现象吗?2应用规律:(1)基本练习:出示一组排列。填空:两端的物体是( ),中间的物体是(),( )比()多个。2 这根绳子被打了个结,这根绳子被分成了多少段?你是怎么

27、想的?3 经过了 15 个白天,那么经过了多少个黑夜?(2)变式练习:间隔问题:(课件出示刘翔跨栏图)师:看!这是谁?刘翔在 2004 年雅典奥运会上一举夺得男子 110 米栏的冠军,成 为中国人心中的骄傲。其实在刘翔的运动场地上也有咱们今天研究的规律呢。出示:110 米跨栏,10 个栏中间有多少个间隔?锯木料问题:想想做做第 2 题把一根木料锯 3 次,能锯成多少段?引导学生用图表示出锯木料的过程,再结合所学的规律来分析。圆周问题:|欣赏:西湖苏堤春晓图师: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的美在于西湖的美,前人在苏堤的岸边 栽了一行柳树,再在每棵柳树中间栽一棵桃树,这样就有了“桃柳夹岸,桃

28、红柳绿”之 说。如果在西湖的一周栽 75 棵柳树,每两棵柳树中间栽一棵桃树,可以栽桃树多少棵? a:质疑:有的同学说 74 棵,有的同学说 75 棵,还有的说 76 棵,那像这样栽柳树和桃树,它们的棵数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b :探究规律:你们能想办法找出来吗?在小组内试一试。c :汇报小结:谁给大家介绍介绍你们小组想到的方法,你们发现了什么?小结:把桃树和柳树像这样栽成一周,桃树和柳树的棵数怎么样?那在西湖的一周 栽 75 棵柳树,中间间隔着栽桃树,可以栽多少棵桃树?d:对比联系:师:前面发现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两端的物体比中间的物体多 1,而在圆周上, 它们为什么又是相等的呢?(课件演示:

29、把直线转化成圆周,两端的物体重合)机动练习:师:国庆节就要到了,学校计划在校园主干道一边按照一一间隔的规律来摆设鲜花 美化校园。(课件出示图)有 25 盆蓝花,猜猜看有多少盆红花?你是怎么想的?还有其他的想法吗? 师:大家想到了三种方案,这些方案都是可行的,看来,你们要是做美化设计师还是挺称职的。课后大家可以利用今天学的规律来设计美化教室或者自己的卧室。 五、总结评价。师:今天我们研究了一些排列的规律,当我们面对新的事物或者更复杂的情况 时,要学会寻求方法来探索规律解决问题。|角的有关知识一、教育目标:1、知识和技能目标:1) 知道角是由一点和这点出发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2) 能判断什么是

30、角,会用字母与符号标出角,正确读、写角。3) 知道角的大小和角两边的长度没有关系。4) 掌握简单的比较角大小的方法。2、心理目标:1) 体验成就感,激发自信心。2) 学会倾听、尊重的态度。3) 培养互助合作的精神。3、行为目标:1) 帮助学生逐步学会主动调旧知、练旧技、初建学习心向等学习准备行为。2) 指导学生学习相互尊重地倾听,有目标地看,完整、科学、有逻辑地说,手脑 并用地做。3) 指导学生独立完成课内巩固练习并且逐步做到自查、自纠。二、活动内容重点和难点重点:角的表示方法以及比较两个角大小的正确操作方法。难点:感悟角的大小和角两边的长度没有关系。3、 活动媒体: 教材、学具、多媒体课件。

31、4、 活动过程节活 动 环活动内容和组织形式教 师 的 教 的 行 期望的学生行为 为 和心理变化1、学习1.出示迷语小房子:1.设计“三1. 在“三分准备环节师:我们已经认识了很多的几分 制 准 备 作 制准备作业”引导学 生 学 何图形,这边有一间谜语小房子,业”,帮助学生下,学生回忆旧知习准备变量 处于第二阶 段,即细读 初用阅 读符号配合 “三分制准 备作业”。你能说一说它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 吗?回 忆 旧 知 识 识,调节出所有学 基 本 几 何 图 习过的几何图形, 形,使相关旧知 使相关旧知识达 达到清晰性、稳 到清晰性、稳定 定 性 、 可 利 用 性。性。学 生 之前 认 识

32、 过 角,生活经 验中也有角 的认识,之 前有学习过|(生说一说这件小房子由什么 图形组成?)师:这些图形是由什么组成的 呢?(生:线段)师:还记得什么是线段吗?直线射线和 (生:说一说什么是线段)线段,通过 情境中的谜 语小房子, 帮助学生回 忆相关的旧 知识,同时 回忆和角相师:大家上节课的内容学的真 好,表扬你们师:那我们来看看,这间谜语 小房子里到底有些什么谜语,大家 来猜一猜好吗?2.猜谜语:.(师逐一出示谜语,学生逐一2. 通 过 猜 谜2. 利 用 谜 语,主动调用上节 语 吸 引 学 生 注 课学习的线段知 意 力 并 且 帮 助 识,使知识达到可 学 生 回 忆 相 关 利用

33、性关的知识来回答,谜底,教师用媒体演示谜底, 旧 知 直 线 线 段帮助学生建 立学习角 的 初 步 认帮助学生回忆前节课所学线 段、直线、射线)有始有终(打一几何图形)和射线,使得旧 知清晰稳定,为 角 的 认 识 做 好识的学习 (揭示谜底,线段,并媒体演示) 心向。无始无终(打一几何图形)准备。3. 学 生 从 猜(揭示谜底,线段,并媒体演示) 3. 通 过 猜 谜过程以及媒体有始无终(打一几何图形) (揭示谜底,线段,并媒体演示)师:大家对上节课的知识记得谜 语 、 回 忆 旧 动画上观察到角, 知,引出“角的 意识到今天学习 初步认识”的学 相关内容,以此建很清楚。那这节课我们要学习

34、什么 呢?先来猜一个谜语:兵分两路(打 一几何图形)(生猜一猜)师:(媒体演示),这就是我们 这节课的学习内容,知道这是什么 图形吗?(生“角”。教师媒体演示小房 子变成“角”字揭示谜底)习任务。立学习角的初步 认识的学习心 向。2、讨论合作环节学 生 讨 论合作变量|师:谜底就是角,这节课我们 一起来学习“角的初步认识”(揭示 课题)板书 1.角的定义:师:生活中,什么地方有角? 你认为什么是角?师:同学们举了很多的例子,1. 学 生 讨 1大胆发言、 论,教师参与讨 逐步规范言语完 论 并 作 学 生 言 整性、科学性、逻 语指导,逐步达 辑性。处于第二阶那些都是生活中的角,在平面图形到完

35、整性、科学2 在讨论合段,即班、 组 讨 论 结中,什么是角呢?我们的数学书上是这样说的:性。及时表扬大 作时,学习相互尊 胆发言、汇报时 重、学会倾听。合,以班讨 论为主的课一点和从这一点出发的两条射线所 组成的图形叫做角(板书)语 言 完 整 的 学 生。3 学习扬长 补短的分工、互助堂活动组织媒体演示角的形成,介绍角的2. 教 师 作 和合作。形式。符号。讨论态度指导,4 学会有目运 用 小师:这边有一些图形,想请你让 学 生 学 会 倾 标地观察,特别是组学习,共判断一下是不是角?听和尊重。角的表示方法: 3同讨论得出巩固练习一:3. 对 学 生 个大写字母中什么是角,想 出 的 办

36、法 及表 示 顶 点 的角的表示方时点评,表扬和 字母写在中间;观法和角的大鼓励。察复合角时,学会小比较的操 作方法。(手势表示:不是角的图形让4.学生“学 有顺序、有规律的 习权威”培养, 找角。逐 步 发 挥 小 组5 在讨论合学生讲一讲为什么不是)长的作用。作中发展自信、责师:看来大家对什么是角已经 掌握的不错了,接下来我们回忆一 下角的各部分名称板书 2.角的各部分名称:5. 指 导 学 任、意志等心理品 生 形 成 知 识 习 质。得 程 度 的 自 我 6 交流、共 检查,比如判断 享助人之愉悦,感师:(配合媒体演示讲解)从一 是不是角,怎样 谢受助之恩泽。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

37、图形就 是角,这一点就是角的顶点,这两 条射线分别叫做这个角的两条边,去判断的方法; 又 如 角 的 表 示 方法,习得之后 的 运 用 是 否 正|巩固练习二:师:请你找一个你身边的角, 指一指它的顶点和两条边师:角是组成几何图形的基本 形状(媒体演示上面的角变成三角 形)巩固练习三:师:请你找一找这个三角形有 几个角?师:请你指出蓝色的这个角的 顶点和边(生:反馈)师:大家说的真好,角是组成 其他几何图形的基本,来看一看, 这些图形里面有角吗?有几个?确,在课堂中都 安 排 相 应 的 练 习 帮 助 学 生 自 我 检 查 知 识 的 习 得 程 度 是 否 理想。6. 帮 助 学 生

38、分 解 学 习 难 点,如角的大小 比 较 的 操 作 方 法,在学生实践 之前,和学生一 起 收 集 各 种 方 法,从中选取可 取 的 方 法 之 后 再 让 学 生 去 时 间操作。(生:反馈)师:大家已经能很快的找到一 个角,那用什么方法表示角呢?板书 3.角的表示方法: 媒体出示图形|师:观察一下,除了角之外, 你还看到什么?(3 个大写字母)这 3 个大写字母就是用来给角起名的 师:你想给这个角起什么名字呢? (生:)师:用 3 个大写字母是标出了 两条射线,一条是射线 oa,一条是 射线 ob,给角起名字要用到一个特 别的符号“”,就像一个很小的角 一样,读作“角”,怎么起名呢?

39、媒体演示,角的表示方法:师:这 3 个大写字母是随意排 列的吗?(生:顶点的字母写在中 间)师:有时,我们还可以用一个 数字来表示角(媒体演示)师:请你练一练巩固练习四:读出下列角:(生:互相读一读,反馈)|师:这边还有一些角,想一想, 你能读出下面的角吗?为什么?巩固练习五:(生:没有顶点,不好读) 师:(补上顶点),现在你能读了吗,请你试一试(生:尝试读角) 师,读角时,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吗?(读角时,如果是 3 个大写字 母,一定需要标上角的顶点;3 个大 写字母表示角时,表示顶点的字母 要写在中间)师:大家学会了读角,这里有 一个复杂的图形,你能用刚才的知 识找一找其中的角吗?巩固

40、练习六:|学生反馈师:找角时,要按规律从上到 下找,也可以按小角的个数来找师:你们找到的这些角里面, 最大的角是哪个?思考一下,如果我把它的两边 继续延长,这个角会不会越来越 大?(生:猜测)师:为了便于说明,准备了一 个小的角板书 4.1 角的大小和角的边的 长度无关师:(媒体演示角的两边延长、 缩短)你有什么发现?(生:角的边延长了角没有变 大,边缩短,角也没有变小)师:角的大小和角的边的长短 无关师:那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呢?(生用学具尝试,探究角的大 小和什么有关)反馈:角的两边张得越开,角 就越大,张开的越小,角就越小板书 4.2 角的大小和角的两条 边的张开幅度有关。师:我们知道了

41、角的大小和角|的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而是和角的 两条边张开的幅度有关,接下来我 们就来比比角的大小。板书 5.角的大小比较: 1 )一眼就能比出大小的两个角。师出示图形:师 : 请你们比较一下,哪个角 大?师:你是怎么比较出大小的? 板书 5.1 大小很明显的角,一眼就能看出大小。2)一眼看不出大小的:师(出示)这两个角那个大呢? (生猜测)师:学生讨论一下,怎么比出 大小?用学具试一试师生共同小结比较两个角大小|的方法。板书 5.2 顶点重合,一边重合, 看另一边,那条在外面那个角就大。 (媒体演示)板书 5.3 顶点重合,一个角能 把另一个角包在里面,这个角就大。 (媒体演示)3、小结1、本

42、课的分次小结: 1 第一层次 1. 学 习 用强化环节第一次是在“什么是角”得出小 结 的 教 师 示 一、二句话小结本学 生 小 “一点和从这一点出发的两条射线范。节 课 学 习 内 容 。结强化变量 处于第一阶 段,即“课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第二次是角的各部分名称,得 出什么是角的顶点、角的边;笫 二 到 第 (学习知识条目 六 层 次 由 师 生 化小结)。 共 同 小 结 、 评堂知识条目 化”小结。第三次是在角的表示方法之 后,得出:用 3 个大写字母表示角,价。2 学会用精第 七 层 次 短准确的语言表表示顶点的字母写在中间,用数字 表示角,数字一般写在角的里面;小 结 由 学

43、生 个 达认知结果的习 体 小 结 , 并 交 惯和概括能力。第四次是在“能不能读出角”, 流、评价。3.学习强记,得出,用 3 个大写字母表示角,一2 最后一减少遗忘,增强记定需需要用大写字母把顶点表示出 来;第五次是在角的大小和角的边 长是否有关的讨论之后,得出:角次小结后,教师 忆能力。 创造一个环境, 4 、评价知识 全班鸦雀无声, 条目化小结的优 让 每 个 学 生 专 劣。的大小和角的两边的长度无关,和心 致 志 地 默 诵5 、默念知识两边的张开程度有关;小结的内容,进 条目化小结,并养|第六次是在角的大小比较的操 作方法之后,得出:明显有大小差 异的角,目测就可以比出大小,大

44、小相近的角,在目前的知识下,可 以用重合观察的方法;第七次则是在角的大小比较的 操作方法之后,由教师主导,学生 对本课知识进行本节课的知识条目 化小结。指导评价知识条目化小结 的优劣。行 强 化 记 忆 训 成习惯。 练。然后再让同 6 、积极、准 桌 两 人 说 一 说 确复述知识条目 小结的内容,最 化小结。 后 让 组 织 复 述小 结 内 容 的 竞赛游戏,择优表扬。3 每次小结 后 进 行 强 化2、强化对本课知识的记忆,默 刺 激 , 及 时 肯念知识条目化小结内容,组织竞赛定、表扬、奖励。4、巩固练习环节本 节 课 巩固练习变游戏。 4 逐步指导自我奖励,达到自我强化。5 、组织

45、评价 知 识 条 目 化小结的优劣。巩固练习七: 1 巡视和 1 、让学生进个别辅导,学生 行独立模仿练习, 独 立 完 成 巩 固 把短时记忆转化 练习,帮助逐步 为长时记忆。量属于课内 随堂巩固练 习说出比较两个角的大小的操 作方法。布置课外作业:做 到 自 查 、 自2 、要求学生纠。与老师一起通过 2 获取练检查模仿过程的 习反馈信息,调 正误,使绝大部分 整活动计划。3、 学生学会判断自 在 检 查 中 发 现 己对本课堂新的 重大问题,师生 基本知识、基本技 共 同 给 予 纠 错 能的记忆与掌握针对知识条目化小结,让学生 进行拓展练习。矫正。 4 、组织学生 交 流 本 节 课程

46、度。|的学习体会。|三角形内角和活动内容 : 三角形内角和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亲自动手,通过量、剪、拼等活动发现、证实三角形内角和是 180,并 会应用这一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2. 让学生在动手获取知识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并 通过动手操作把三角形内角和转化为平角的探究活动,向学生渗透“转化”数学思想。3. 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兴趣活动重点:让学生经历“三角形内角和是 180”这一知识形成、发展和应用的全过程。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具。活动过程一、激趣引入(一)认识三角形内角师:我们已经认识了什么是三角形,谁能说出三角形有什么特

47、点?生 1: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生 2:三角形有三个角,师:请看屏幕(课件演示三条线段围成三角形的过程)。师:三条线段围成三角形后,在三角形内形成了三个角,(课件分别闪烁三个角及 的弧线),我们把三角形里面的这三个角分别叫做三角形的内角。(这里,有必要向学生 直观介绍“内角”。)(二)设疑,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心理师:请同学们帮老师画一个三角形,能做到吗?(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 师:请听要求,画一个有两个内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开始。(设置矛盾,使学生在矛盾中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师:有谁画出来啦?生 1:不能画。生 2:只能画两个直角。生 3:只能画长方形。师(课件演示):是不是画

48、成这个样子了?哦,只能画两个直角。师:问题出现在哪儿呢?这一定有什么奥秘?想不想知道?生:想。师: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吧!|(揭示矛盾,巧妙引入新知的探究)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一)研究特殊三角形的内角和师:请看屏幕。(播放课件)熟悉这副三角板吗?请拿出形状与这块一样的三 角板,并同桌互相指一指各个角的度数。(课件闪动其中的一块三角板)生:90、60、30。(课件演示:由三角板抽象出三角形)师:也就是这个三角形各角的度数。它们的和怎样?生:是 180。师:你是怎样知道的?生:90+60+30=180。师:对,把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合起来就叫三角形的内角和。师:(课件演示另一块三角板的各角的度

49、数。)这个呢?它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呢?生:90+45+45=180。师:从刚才两个三角形内角和的计算中,你发现什么?生 1:这两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 180。生 2:这两个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并且是特殊的三角形。(二)研究一般三角形内角和1.猜一猜。师:猜一猜其它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呢?同桌互相说说自己的看法。 生 1:180。生 2:不一定。2.操作、验证一般三角形内角和是 180。(1)小组合作、进行探究。师: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究竟是不是 180,你能用什么办法来证明,使别人 相信呢?生:可以先量出每个内角的度数,再加起来。师:哦,也就是测量计算,是吗?那就请四人小组共同研究吧!师:每

50、个小组都有不同类型的三角形。每种类型的三角形都需要验证,先讨论 一下,怎样才能很快完成这个任务。(课前每个小组都发有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指导学生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进行合理分工,提高效率。)(2)小组汇报结果。|师:请各小组汇报探究结果。生 1:180。生 2:175。生 3:182。(三)继续探究师:没有得到统一的结果。这个办法不能使人很信服,怎么办?还有其它办法吗?生 1:有。生 2:用拼合的办法,就是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放在一起,可以拼成一个平角。 师:怎样才能把三个内角放在一起呢?生:把它们剪下来放在一起。1.用拼合的方法验证。师:很好,请用不同的三角形来验证。师:小组内完成,仍然先分工怎样才能很快完成任务,开始吧。2.汇报验证结果。师:先验证锐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