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野外实习的报告范文精选_第1页
地理野外实习的报告范文精选_第2页
地理野外实习的报告范文精选_第3页
地理野外实习的报告范文精选_第4页
地理野外实习的报告范文精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精编范文 地理野外实习的报告温馨提示:本文是笔者精心整理编制而成,有很强的的实用性和参考性,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并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修改套用。地理野外实习是地理实践知识学习的有效手段,也是高校地理专业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 学生写实习报告对教师是一种汇报,向教师报告自己的实习情况。下面笔者为大家整理的地理野外实习的报告, 希望大家喜欢。地理野外实习的报告篇一本次综合地理野外实习活动是在大学学习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专业课程, 对气象、土壤、植物、综合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学习完成后, 于20_年_月13日至20_年_月19日, 在莫世江教授、陈群利副教授、丁卫红副教授、张群生老师的带领下, 和

2、全体毕节学院地理与生命科学学院20_级地理科学本科班同学, 在北海海底世界、北海银滩、北海老街、北海金海湾红树林、涠洲岛火山等地区, 主要针对土壤、植被、气候、地貌、地质、人文景观的实习活动。1.实习目的和意义综合野外实习是地理科学本科专业重要的教学内容和环节, 是理论联系实际、强化技能和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通过对野外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综合考察和调查, 能够获得更多典型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相关知识, 拓展视野, 陶冶情操, 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 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并初步掌握地理野外考察、调查方法和步骤。2.实习时间、地点和线路2.1实习时间: 20_年_月13日至20_年_月19

3、日2.2实习地点:广西北海2.3考察路线:海底世界北海银滩北海老街北海金海湾红树林涠洲岛火山地貌3.实习区域概况3.1地理位置:北海市是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所辖地级市之一, 地处广西南端, 北部湾东北岸, 面向东南亚, 位于东经108°50′45″109°47′28″, 北纬20°54′21°55′34″之间, 西北距南宁206公里, 东距广东湛江198公里, 东南距海南海口市147海里。它背靠大西南, 面向东南亚, 南与海南省隔海相望, 西濒越南, 是东南亚、中亚、西亚、非洲和欧

4、洲各国与中国大陆海运最近的港口之一, 云、贵、川及广西各省区对外贸易便捷的出海通道, 也是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之一。3.2面积:总面积3337平方公里3.3人口:总人口135万, 其中市区人口43万3.4气候:北海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南部沿海地区、北部湾东北岸, 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冬无严寒, 夏无酷暑, 温、光、雨源充沛, 气候宜人。北海市每年从春季开始雨量逐渐增多, 湿度变大, 有时会出现阴雨连绵的天气。夏季温度不算太高, 平均最高温度为32-33, 极端最高气温也不过36-37, 但由于湿度大, 人们仍会感到炎热潮湿。夏季是北海多雨的季节, 时常出现大到暴雨, 月雨量可达3

5、00-400毫米, 此时出门需要注意携带雨具。北海的秋季雨量锐减, 秋高气爽。到了冬季, 雨量更少, 月雨量约20-30毫米, 天气不冷, 平均温度在15左右。3.5概貌:环视市区, 道路宽阔笔直, 绿树成荫, 四季飘香。碧蓝的大海, 明媚的阳光, 沙白水净的海滩, 中西合壁、华洋并存的市区建筑, 环境优美的住宅小区, 别具风格的绿化广场, 组合和谐, 相映成趣, 美不胜收。城市居民淳朴友好, 珠乡文化、客家文化、蛋家文化形成了鲜明的地方文化风貌。北海素有南珠之乡之称, 其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陲, 北部湾东北岸,总面积3337平方公里, 约有139.46万人口, 海岸线长达500公里, 地理位

6、置优越。北海所濒临的北部湾是中国沿海四大渔场之一, 有经济鱼类600多种、虾类10多种, 海产品十_大发。3.6景观:北海市拥有北海银滩国家旅游度假区和涠洲岛、星岛湖两个省径旅游度假区、冠头岭国家森林公园、山口国家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儒艮(美人鱼)国家自然保护区、白龙珍珠城遗址、合浦汉代墓葬保护区和大士阁、东坡亭古建筑群等一大批国家级、省径著名的旅游景区(点), 集海、滩、岛、湖、山、林于一体, 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兼备。北海银滩被国家列为中国五个最美的休憩地之一;星岛湖是大型电视连续剧水浒拍摄的主要外景地, 湖光山色, 景色迷人;涠洲岛是中国最大的火山岛。岛的周围浅海生成的珊瑚礁, 是中国最靠近

7、大陆架的珊瑚礁, 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4.实习观察路线及其描述4.1第一观测点:海底世界观测时间:20_年_月14日中午观测点编号:01观测点路线:水产展览馆海兽厅珊瑚海珊瑚海海洋剧场展厅高科技打造的无水水族馆负压缸海底隧道海人鲨共舞海之角豹表演场。观测点的意义:北海海底世界座落于北海海滨公园内, 是以展示海洋生物为主, 集观赏、旅游、青少年科普教育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海洋馆。观测点的位置:北海海底世界座落于北海海滨公园内。观测点的地理内容:北海海底世界坐落于北海海滨公园内, 是以展示海洋生物为主, 集观赏、旅游、青少年科普教育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海洋馆, 分为A、B两区。这里有珍稀的海牛(美人鱼

8、)、鲸鱼骨骼、龙虾标本、千年海龟标本和奇特的亚热带鱼类等2800多件展品和近千种海洋生物;还有水族箱、海龟池、海豹池、360度全方位透视海底隧道、潜水表演、喂鱼表演和人鲨共舞表演等。4.2第二观测点:北海银滩观测时间:20_年_月14日下午观测点编号:02观测点路线:沿海岸和银滩观测观测点的意义:北海银滩面积超过大连、烟台、青岛、厦门和北戴河海滨浴场沙滩的总和, 而平均坡度仅为0.05。沙滩均由高品位的石英砂堆积而成, 在阳光的照射下, 洁白、细腻的沙滩会泛出银光, 故称银滩, 北海银滩以其滩长平、沙细白、水温净、浪柔软、无鲨鱼的特点, 被誉为天下第一滩。观测点的位置:北海银滩度假村位于风景秀

9、丽的北海银滩国家旅游度假区内, 北海银滩西起侨港镇渔港, 东至大冠沙, 由西区、东区和海域沙滩区组成, 东西绵延约24公里, 海滩宽度在30-3000米之间, 陆地面积12平方公里, 总面积约38平方公里。观测点的自然地理内容:北海银滩度假区内的海域海水纯净, 陆岸植被丰富, 环境优雅宁静, 空气格外清新。由于其具有滩长平, 沙细白, 水温净, 浪柔软, 无鲨鱼。的特点, 可容纳国际上最大规模的沙滩运动娱乐项目和海上运动娱乐项目, 是我国南方最理想的滨海浴场和海上运动场所, 所以被海内外游客所深深地吸引。北海银滩的沙质, 均为高品位的石英砂, 沙滩中二氧化硅(石英)的含量高达98%以上, 为国

10、内外所罕见, 被专家称为世界上难得的优良沙滩。沙子晶莹洁白, 掬一把在手里, 如精盐一般。因为沙子细腻致密, 游人在潮水刚退去的平坦宽阔的海滩漫步, 甚至连脚印也不会留下。这一滩碎银, 便是无价的富矿。石英砂是制造玻璃、搪瓷、光学仪器等工业品的上好原料。4.3第三观测点:北海老街观测时间:20_年_月15日上午观测点编号:03观测点路线:沿珠海路观测观测点的意义:广西北海的珠海路以其历史悠久及房屋建筑风格的特殊, 于20世纪80至90年代备受中外专家、学者的关注。该路建于20世纪20_年代后期。它的建成与当时北海建制的升格有关, 并经历了一段曲折的过程。观测点的位置:北海市珠海路观测点的自然地

11、理内容:北海老街珠海路是一条有一百多年历史的老街, 始建于1883年, 长1.44公里, 宽9米, 沿街全是中西合璧骑楼式建筑。这些建筑大多为二至三层, 主要受19世纪末叶英、法、德等国在我市建造的领事馆等西方卷柱式建筑的影响, 临街两边墙面的窗顶多为卷拱结构, 卷拱外沿及窗柱顶端都有雕饰线, 线条流畅、工艺精美。临街墙面部不同式样的装饰和浮雕形成了南北两组空中雕塑长廊。4.4第四观测点:北海金海湾红树林及海岸观测时间:20_年_月15日下午观测点编号:04观测点路线:红树林红树林海岸观测点的意义:金海湾红树林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区是我国极富滨海湿地风情和渔家文化内涵的黄金景点。观测点的位置:位于

12、北海市区东南方约15公里处。观测点的自然地理内容:金海湾红树林景区内有红树种类7种:白骨壤、桐 花树、秋茄、海桑、卤蕨、木榄和红海榄;整个景区面积约20平方公里, 由红树林观光带、金滩和主园区三部份构成。区内拥有一片20_多亩的海上森林卫士红树林, 百种鸟类、昆虫、贝类、鱼、虾、蟹等生物在此繁衍栖息, 是我国罕见的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区。景区内的红树林属于沙地红树林, 约20_多亩。金湾沙地平坦、阳光充足、降雨充沛, 非常适宜红树林的生长。红树林也是陆地与海洋间特有的景观。红树林是一种特有的木本胎生植物, 红树胎生的方式非常特殊。红树种子成熟以后不掉落, 而是在母树上发芽, 向下伸展出幼根, 将

13、胎根暴长成茎, 上端生出两片叶子, 变成一棵幼树。幼树一旦长成, 便自行从母树上脱落。由于茎和根较重, 幼树便垂直下坠, 幼根很好地插入海滩泥中, 继续独立地生长, 一至二年后便可长成一株小灌木。从种子成熟到完全成材, 红树的这一系列创造生命的过程, 完全可以和哺乳动物生养后代的行为相比。适应海水, 胎生幼树, 红树的这两种特性是植物中独一无二的, 所以它受到世界许多国家科学家和民众的高度重视。此外, 红树林还有个奇特的功能, 它的根叶可以滤去使植物死亡的咸水, 因而是惟一能生长于热带地区沿海滩泥和海水中的绿色灌木。在金海湾郁郁葱葱的红树林和浩瀚的海天之间, 是一望无际的迷人沙滩, 金海湾的沙

14、滩辽阔、纯净, 虽然和与沙质细白著称的银滩相隔不远, 却呈现出迥然不同的令人惊艳的金黄, 远远望去像是镶在岸边的一条金色丝带, 这片沙滩因此得名金滩, 金海湾红树林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区也由此命名, 金滩绵延20多里, 滩平坡缓, 沙质细腻, 因为红树林的原因有着丰富的海产品资源。退潮时宽广的沙滩上留下无数的贝类、螃蟹、沙虫、泥丁, 当地的渔民男男女女都走出家门拿着工具准备去赶海, 他们的工具分为两种锄头和铲子, 男的力气大用锄头, 女的力气小用铲子。看到沙滩上有小洞, 洞口里有水并有小气泡, 那就说明洞里有东西, 这时要求动作非常快把小洞挖开, 迅速掏出里边的东西, 有时是沙虫, 有时是贝类总会

15、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哦!说到这时有些朋友忍不住要跃跃欲试了, 那么一会我们到主园区后,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到我这报名领取工具, 小扒犁和小竹篓跟随渔民一起在沙滩上去赶海, 摸螺、捉蟹、挖沙虫、挖泥丁, 体验渔民生活。经常有很多游客在赶海的过程中, 不仅学会了摸螺、捉蟹、挖沙虫的技巧, 而且还确确实实收获了不少的海产品, 乐趣无穷!4.5第五观测点:涠洲岛地貌特征观测时间:20_年_月16日至20_年_月17日观测点编号:05观测点路线:火山口地质公园涠洲岛灯塔滴水丹屏石螺口海滩观测点的意义:涠洲岛是火山喷发堆凝而成的岛屿, 涠洲岛是中国最大、地质年龄最年轻的火山岛, 有海蚀、海积及溶岩等景观, 尤其

16、南部的海蚀火山港湾更具特色。现在也是中国国家地质公园。涠洲岛火山地貌十_大岛屿, 位于北海市沿海南面滨外浅海, 离岸直线距离48km, 距北海南、北部港口分别为26海里和36海里。观测点的自然地理内容:涠洲岛由第四纪玄武岩浆喷发时在水下堆积而形成。该岛经受长期的地质作用和演变过程, 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地貌类型。据调查、分析, 该岛地貌可分为火山地貌、流水地貌、海蚀地貌、海积地貌、珊瑚岸礁地貌、海积一冲积地貌、重力地貌、人工地貌等八大类型。涠洲岛总的地貌特征是南部沿岸以海蚀地貌为主, 北部沿岸以海积地貌和珊瑚礁地貌为主, 岛上不同程度地保存有火山活动的遗迹。总的地势则为南高北低, 自南向北缓缓倾斜

17、。火山喷发加上随后的海洋抬升, 留下了千姿百态的火山熔岩、火山灰、火山弹以及海蚀崖、海蚀洞、海蚀平台, 那一壁壁因火山爆发的烧灼, 挤压留下的线条怪诞, 色彩绚丽的岩纹和多姿多彩的海蚀, 海积地貌随处可见。尤以奇特的海蚀、海积地貌, 火山熔岩及绚丽多姿的活珊瑚最为出色, 成为岛上丰富的旅游景观。涠洲岛因此被誉为难得的火山地貌博物馆。经地质专家考察认定, 涠洲岛及相邻的斜阳岛为距今第四纪海底火山喷发沉积, 后经构造运动而升出海面的火山岩岛。涠洲岛地势南高北低, 其南面的南湾港是由古代火山口形成的天然良港。港口呈圆椅形, 东、北、西三面环山, 东拱手与西拱手环抱成娥眉月状, 像世大无比的螃蟹横卧海

18、中。码头背靠高1030米的悬崖峭壁, 崖顶青松挺拔, 巨型仙人掌攀壁垂下, 各式船艇进进出出, 人来货往;飞鸟水禽, 时隐时现;浪涌波兴, 空阔无边;水天一色;气象恢弘。位于涠洲岛西南端, 是涠洲最富特色的游览区, 其火山口景观、海蚀景观、热带植物景观、生物和天象景观独特, 并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主要景点有绝壁揽胜、龙宫探奇、平台听涛、百兽闹海等。在港口东拱手与西拱手下, 有几处景点:有个山洞传说是反清武士的驻地, 叫贼佬洞;有个状似卧龟的石穴, 叫海龟窿;一个形像仔猪的小岛, 叫猪仔岭;一个酷似一张长着宽额、高鼻、翘下腭的人脸的岩石, 叫洋人头像。在波浪、海流、潮汐的侵蚀下, 涠洲岛海岸基岩

19、出现海蚀洞、海蚀沟、海蚀龛、海蚀崖、海蚀柱、海蚀台、海蚀窗、海蚀蘑菇等奇妙地貌。从整体山岩上分离出的巨型石块, 在海水旋流冲刷剥蚀下, 形成头大腰细的海蚀蘑菇。岛上西港码头有高3米、宽6米的巨型海蚀蘑菇。当几个海蚀洞受侵蚀而连成一体时, 就成为凹进陆地的槽形穴, 它被称为海蚀龛。涠洲岛风光壮美, 比较著名的景点有滴水丹屏, 龟豕拱碧, 芝麻滩, 法国传教士人头像, 火山弹荟萃及三婆庙, 圣丹庙, 天主教堂和汤显祖观海处等。5.体会与收获这次综合地理野外实习北海之行不仅让我们丰富了地质、地貌等自然地理和人文知识, 进一步提高了我们对地理科学这个专业的认知程度。在这个野外实习实践过程中, 我们学会

20、了如何使用自身所学的知识来对我们生活或专业领域内碰到的一些现象及问题进行广泛的思考, 并寻求出呵护主客体双方利益或多方利益的博弈机制。本次野外实习, 可以活也算得上是一次毕业旅行, 沿途到处流溢着无限的地质地貌和海滩风光。在看过很多地方后, 我们会发现, 有差别的地理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地域发展前景, 这一点我们可以在北海老街的文化景观建筑景观上看出来。当地的气候、水文、地貌、植被、土壤等地理要素决定了其主要的建筑骨骼, 而文中的一些宗教、政治等因素也是一个地域所具有的特点。任何在地理空间存在的事物都能在它所处的地理环境中找到能与之对应的地理因素(自然地理六大要素:气候、水文、地貌、土壤、动

21、物、植物), 而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相互作用而产生各种地理人文景观现象的分析要素、方法则是在本次实习过过程中感觉到应该锻炼的地方。也就是说, 以后要通过综合地理学各种理论、方法来综合分析各种地理空间现象。地理野外实习的报告篇二杭州是中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 每年吸引两千多万中外游客。杭州以其美丽的西湖山水著称于世,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表达了古往今来的人们对于这座美丽城市的由衷赞美。元朝时曾被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赞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城。杭州位于中国东南沿海, 钱塘江下游北岸, 是著名的京杭大运河的终端。杭州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 已有2220_年的悠久历史, 古称钱塘、临安, 吴越、南宋

22、先后建都于此, 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国际风景旅游城。杭州尤以西湖秀丽迷人的自然风光闻名于世。美丽的西湖三面环山, 一面濒城, 两堤卧波, 三岛浮水, 风景秀丽, 四季异色, 古迹珠连, 名人荟萃, 历代诗人吟咏不绝。杭州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十_大学之江分校白塔山下7月9日:吴山-云居山-万松龄-凤凰山-将台山-玉皇山-紫来洞7月10日:杭州花圃紫云洞宝石山宝石山顶宝石流霞摇摆石保俶塔。7月11日:龙井-棋盘山-天马山-法净寺-飞来峰-北高峰-老东岳7月12日:青龙山-石屋洞-水乐洞-烟霞洞(四)实习时间:7月8日-7月12日一、地质与地貌部分杭州地区大地构造处于扬子准地台钱塘台褶皱带, 中元古

23、代以后, 地层发育齐全, 岩浆作用频繁, 地质构造复杂, 成矿条件好, 近期由于现代构造运动趋向缓和, 地震活动显得微弱, 地层稳定, 区内地层出露和岩石组成比较齐全, 地质构造复杂而地貌类型多样, 有火山熔岩地貌, 构造地貌, 岩溶地貌, 假岩溶地貌, 流水地貌和重力地貌等, 地表起伏变化大, 山、丘、岗、沟和平原组合。杭州地区地层以吴山、龙坞、钱江、古荡为东、西、南、北之界线, 可见下述由老到新的地层:1、奥陶系(o)仅见上统, 分布在区西南一隅上统上段文昌组:厚322米以上。下部为黄绿、灰褐色中厚、厚层岩屑粉砂岩、细砂岩及砂质泥岩交互而成的类复理式韵律层。上部为褐灰色中厚层岩屑细砂岩,

24、夹薄层泥岩、粉砂岩。2、志留系(s)出露较齐全, 由西部向西南部呈弧形分布1)中统康山群:厚423471米。下段灰黄色中厚层中、细砂岩, 夹粉砂质泥岩薄层及条带。中段灰黄、灰绿色中厚、薄层泥岩, 夹粉砂质泥岩、粉砂岩;上段灰黄色中厚、厚层岩屑中细砂岩, 夹泥岩、粉砂岩薄层。与下伏大白地组整合接触。分布在老东岳、龙坞驹和九溪口等地。2)下统上段大白地组:为灰、灰黑色石英细砂岩和黄绿色泥岩、紫红色粉砂岩互层, 有少腿贝、斜视虫等化石产出, 厚度759842米, 在太清里沟两边均有出露。3)下统下段安吉组:厚303米。下部为灰黄、黄绿色泥岩, 夹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 产腕足、三叶虫、腹足类化石。

25、上部为灰褐色、黄绿色中厚层粉细砂岩, 夹裔层泥岩。与下伏文昌组整合接触。在太清里沟西边出露。3.泥盆系(D)1)上统下段西湖组:厚约286米。下部为浅灰、灰白色中厚层石英含砾粗、中砂岩、细中砂岩, 具大型斜层理及楔状层理, 常见冲刷面。中部为灰白、白色厚、中厚层石英砂砾岩、粗砂岩、粗中砂岩, 粒度粗并多具粒序韵律结构;具水平大型低角度斜交层理。上部为浅灰色中厚、薄层中细砂岩, 常夹粉细砂岩及粉砂质泥岩薄层, 多具缓波状层理, 向上粒度变细、夹层增多。假整合于唐家坞组之上。在白塔山、天马山-中天竺等地广泛分布。2)上统唐家坞组:厚约667米, 下段为青灰、灰绿、灰紫色石英长石细砂岩、粉砂岩, 下

26、部具水平、微斜及波状层理, 可见流水波痕, 上部层理不发育为一厚层块状层, 剖面常具下细上粗的逆粒序韵律结构。中段底部具冲刷面, 为灰、灰绿色长石、石英中、细砂岩, 岩性单一, 层理不明显, 有时具低角度交错层理。上段为紫色厚层岩屑石英细中砂岩, 向上石英含量增多, 粒度变粗并含少量砾石, 上部具板状交错层理、流水波浪, 并可见冲剧面。该群地层出露在北高峰、天竺山、九溪和六和塔等地。4.石炭系:(c)1) 上统船山组:为灰色含船山球生物碎屑灰岩, 含燧石结合和燧石条带的灰岩, 缝合线较发育, 产假希瓦格蜓化石, 厚度143米, 分布在飞来峰、翁家山、九曜山等地。2)黄龙组:为灰白、灰、浅肉红色

27、厚层块状结晶灰岩, 含粉红色方解石细脉, 底部为硅质岩, 产小纺锥蜓, 大齿珊瑚等化石, 后185米, 分布在玉皇山坡麓、四眼井, 水乐洞、龙井等地。3)叶家塘组:在龙井有舒克贝、圆突贝等化石, 厚度为75110米, 主要分布在蛇形山、青龙山、杨梅岭等地。4)珠藏坞组:厚160180米。下部为紫红色、灰黄色薄层泥岩、粉砂质泥岩及泥质粉砂岩, 夹浅灰色中厚、厚层石英细、中砂岩及含砾粗砂岩, 富含白云母片。上部为灰白色中厚、厚层石英细、中砂岩及含砾粗砂岩, 富含白云母片, 偶夹紫红色薄层泥岩、泥质粉砂岩。本组以砂岩富含白云母片, 分选磨圆较差有别于西湖组, 砂岩向上增多并粒度变粗。与下伏西湖组整合

28、接触。零星分布在中天竺、龙井、四眼井和白塔岭等地。5.二叠系:(p)实习区仅见下统出露1)丁疽山组:为黑色硅质岩、泥质灰岩、砂质页岩和磷质页岩, 含磷结核和铜矿晶体, 产腹菊石, 菲莉普三叶虫和海绵骨针等化石, 厚度大于150米, 分布与丁疽山、三台山东麓、将台山有零星。2)茅口组:总体上以含生物灰岩为主, 产类标志属化石, 分布于南高峰、将台山、凤凰山、城隍山等地。3)栖霞组:为灰黑色中至厚层含燧石团块生物碎屑灰岩、生物碎屑灰岩夹黑色页岩、粉砂岩、泥岩或硅质岩, 产米斯蜓、四射珊瑚和三叶虫等化石, 厚度245米。6.侏罗系:(J)上统第一段:分布在宝石山、葛岭、白沙山、孤山等地, 根据火山喷

29、发间断及岩性特征, 可分为三个亚段。7.白垩系:(k)下统朝川组:沿钱江零星分布于六和塔、梵村、珊瑚沙等地, 岩性为紫红色凝灰质砂岩、粉砂岩、泥岩, 局部地段为凝灰质砾岩, 厚度34米, 与上覆、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关系。8.第四系:(Q)分布广泛, 成因类型复杂。水乐洞为烟霞三洞之一, 洞中不但奇石嶙峋, 更以水景闻名。此洞全长约60米, 有两处入口, 中以天然巨岩相隔。左面入口有方形泉池, 跨过池上石梁入内, 空间豁然开朗, 状若矮屋, 为两入口交汇处。二、土壤地理部分杭州地区地形隶属于我国东南沿海丘陵的以部分, 丘陵高度一般载200-300米, 最高峰天竺山412.5米, 地势由西向东逐级

30、下降, 直至淹没于西湖水体, 然后于东部大平原相蝉联。目前已处露的地层有:泥盆纪的西湖组砂岩, 岩性坚硬, 构成杭州西部外围群山;中晚石炭世至早二叠世的黄龙灰岩、船山灰岩荷栖霞汇演, 喀斯特现象比较发育, 构成杭州西部内围山丘;早二叠世纪的丁疽山页岩, 岩性较软易蚀, 处于杭州复向斜轴部, 形成西湖西伴丁疽山低丘;晚侏罗世的火山碎屑岩, 构成横亘西湖北岸的长丘, 此外尚有面积颇广的第四纪红土砾石层和近代冲击、湖积层。上述这些不同时代和不同性质的母岩, 在长期的风化、淋溶及其产物的搬运和堆积过程中, 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成土母质。一般可分为残积物、坡积物、洪积冲积物和湖积物等积类。土壤分布受地表环境

31、的制约, 不同环境中, 土壤分布具有不同的类型组合特点。一、山区土壤杭州市山地面积较大, 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地土壤占全市土壤总面积的53.5%。山地土壤的分布规律较明显, 一般形成以红壤为基带, 以红壤、黄壤为主体的土壤垂直带谱。其中, 红壤土类分布在海拔650700米以下, 黄壤土类分布在红壤土类之上。当山体植被保存较好时, 此界线高度下移;当植被状况较差时, 界线高度上推。在山体中、下部的红壤带中, 主要出现的是黄红壤亚类, 黄红壤下面是红壤亚类, 红壤亚类的面积很小。两者界线一般在海拔150米左右, 但变异较大。由于山体中、下部人为活动影响强烈, 植被破坏及土壤侵蚀较严重, 土壤分布较

32、为复杂。坡度较平缓处常有耕地(包括水田和旱地)出现, 土壤性质受到耕作影响;而坡度陡峭处, 则常有粗骨土出现, 有的地方甚至出现较大范围的基岩 裸露现象。此外, 山体下部海拔相对较低处, 母岩出露类型较多, 常出现有石灰(岩)土和紫色土等;在山体中上部, 母质变化及人为活动影响较小, 土壤分布规律清楚。局部海拔千米以上的山顶夷平面上, 则因湿度大、坡度缓、排水不畅和植被茂盛等原因, 分布有小面积的山地草甸土。二、低丘缓坡区土壤杭州市低丘缓坡区面积约占全市土壤总面积的三分之一。该区土壤分布规律不明显, 土壤类型繁多, 受人为因素影响强烈, 多形成以红壤土类和水稻土土类为主的不同形式的自然土壤耕作

33、土壤组合。在第四纪红土低丘缓坡区, 自高而低, 在岗背、坡麓和岙垄处, 可相应依次出现有黄筋泥、黄筋泥田、老黄筋泥田等;在紫色砂岩分布区, 常出现有紫砂土、紫泥土、紫泥砂田组合;在石灰岩分布区, 一般也出现有油黄泥或油红泥与黄油泥田的组合形式;在凝灰岩、流纹岩等分布区, 主要土壤有黄泥砂土、黄泥土、黄泥田、黄泥砂田等。它们的共同特征是随着母岩类型、地形坡度和人为利用等的变化, 土壤呈复区组合形式分布。三、河谷平原区土壤该地貌类型区土壤的出现和分布主要由河流沉积条件决定, 土壤质地变化规律明显。河谷地区自然土壤多为沉积层理发育的潮土, 多数已辟为水田, 土壤组合类型以潮土、水稻土为主。自河床两边

34、向谷地两侧, 依次出现有卵石清水砂、清水砂、砂田、培泥砂田、培泥田、半砂田、泥质田、泥筋田等。各类型土壤分布与河流平行, 呈条带状。河流从上游至下游, 由于水动力条件的改变, 沉积物类型、质地等均不相同, 土壤类型和组合特点也不一样。上游因山高坡陡, 谷狭水急, 洪积作用占绝对优势, 出现的土种简单, 且界线分明;中游因坡降趋缓, 谷地趋宽, 水流分选性增强, 河漫滩开始发育等, 土种不断增多, 土界逐渐过渡;下游则因水流进一步减缓, 河漫滩发育成河谷冲积平原, 沉积物深厚, 质地匀细, 往往出现大面积泥质田, 而畈心常因地势低洼, 土壤内排水不良等原因, 出现有小面积的烂泥田等潜育水稻土种类

35、。四、杭州市区土壤杭州市区有红壤、潮土和水稻土3个土类。红壤。市区红壤面积1万余公顷。其中红壤亚类面积占10%弱, 主要分布在留下、龙坞、转塘等乡(镇);黄红壤亚类面积约占80%, 主要分布在西湖、龙坞、转塘、周浦等乡(镇);红壤性土亚类占10%强, 主要分布在西湖、周浦、四季青等乡。潮土。潮土是重要的旱作土壤。龙坞、西湖等乡河谷的老冲积物上发育有泥砂土;祥符、古荡等水网平原乡(镇)的塘、田、河边的高墩地上发育有堆叠土;笕桥、彭埠、四季青等地处高亢平原向水网平原过渡带的乡(镇)则广泛分布着粉泥土和淡涂泥。其中, 经长期定向培育而成的乌松土和乌潮土适宜蔬菜生产, 被称为老菜园土, 已成为杭城的蔬

36、菜基地。水稻土。市区共有水稻土1.1万余公顷。西湖区水稻土面积占60%强, 拱墅区近30%, 江干区占10%。水稻土中以渗育水稻土亚类为主, 占60%强;潜育水稻土亚类最少, 不足20 公顷。在水稻土的土属中, 以小粉田面积最大, 达2700余公顷, 主要分布在西湖、祥符、古荡、留下、康桥、上塘、半山、石桥等乡(镇);其它面积超过10 00公顷的土属有粉泥田、培泥砂田、淡涂泥田等。三、植物地理部分杭州市处于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带, 其东半部属钱塘江下游、太湖平原植被片, 西半部属天目山、古田山丘陵山地植被片。植物区系的温带、亚热带东亚区系成分的特征显著。植被垂直分布是:海拔500米以下的丘陵

37、为常绿阔叶次生林, 但多数丘陵为马尾松林, 毛竹林, 人工杉木林, 茶、桑、果园;海拔5001000米的低山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海拔1000米以上中山多落叶阔叶树。全市地带性植被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但由于受人为因素的影响, 原生常绿阔叶林的分布面积越来越小, 现存的次生常绿阔叶林也仅分布在一些交通不便、坡度陡峻的地段, 而针叶林分布却很广, 约占丘陵山地面积的8085% 。具体主要植被类型有:1以马尾松、山木为主, 伴有石枥、木荷常绿阔叶树种的针阔混交林主要分布于梅家坞、五云山、北高峰, 而由马尾松、白枥、朴树、化香、梧桐构成的落叶阔叶树种的针阔混交林则多分布于凤凰山、宝石山等地;2以

38、马尾松林为主的亚热带针叶林, 多分布于天竺山、北高峰、万松岭、虎跑山、葛岭等地;3以苦槠林、木荷林、青冈林、米槠林、杜英林为主成片分布的常绿阔叶林, 主要分别分布于棋盘山、黄龙洞、五云山、玉皇山等地;4以化香、黄连木、麻栎林为主的落叶阔叶林多分布于九曜山、玉皇山、南高峰、龙井寺、飞来峰的灰岩山坡;5竹林分布普遍, 以云栖、韬光、黄龙洞、法相寺、大青岭最为茂密。6以青栲、紫楠、大叶锥栗和青冈、苦槠、麻栎、白枥等为主的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主要分布于灵隐、烟霞洞、法相寺等景点保护区;四、人文地理部分杭州历史悠久, 早在4700多年前就产生了良渚文化, 五代吴越国和南宋王朝两代定都于此, 是我国七大

39、古都之一。杭州文化积淀深厚, 良渚文化、吴越文化、南宋文化和明清文化, 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文化发展系列。西湖的一草一木、一屋一椽, 无不带着历史的印厩。西湖边的名人遗踪:杭州文风鼎盛, 名人辈出, 而渊源深厚的江南文明也像一块巨大的磁铁, 吸引着历代的帝王将相、逸士高人。他们不但在杭州文化中留下了深深的印厩, 也为西湖的风景凭添几分历史的凝重。杭州的来历:相传大禹到会稽(今绍兴)赴诸侯大会, 在此舍杭(杭, 方舟)登陆, 因称禹杭, 后来演变成余杭, 隋代开始正式出现杭州这个地名。杭州又名钱塘。相传古代海潮侵袭, 有当地豪门募钱筑堤, 名钱唐, 唐代为了避国讳改为钱塘。杭州的景点与文化:杭州作为

40、我国七大古都之一, 有着许多著名的景点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其中尤以灵隐寺、六和塔、飞来峰、岳王庙、西泠印社、龙井、虎跑泉、西湖十_大的支持和帮助, 在此感谢二位老师。地理野外实习的报告篇三系院:定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地理系专业:地理教育指导老师:朱炜成 王晔立 白玉琪实习目的:了解定西市渭源县地形、地貌、地势以及植被分布状况, 考察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生存、发展以及人口分布情况的影响。实习地点:定西市渭源县境内实习工具:罗盘、望远镜、岩石包等实习内容:1、实习区域概况:渭源县位于定西市境内中西部, 北靠安定区和临洮县, 东接陇西县, 南连漳县, 西与甘南藏族自治州和临夏回族自治州接壤, 大致位

41、于北秦岭向西部的延伸地带海拔在20_3000米, 水土流失严重, 气候属温带半湿润性气候, 年平均气温为78摄氏度, 平均降水量为20_3000毫米, 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2、实习内容具体情况:(1)天井峡丹霞地貌:神奇美丽的天井峡:天井峡属丹霞地貌, (如图1)为一横亘十_大, 崩积锥下部基岩形成一个和崩积锥倾斜方向一致的缓坡。崖面的崩塌后退还使山顶面范围逐渐缩小, 形成堡状残峰、石墙或石柱等地貌。随着进一步的侵蚀, 残峰、石墙和石柱也将消失, 形成缓坡丘陵。河流深切的岩层, 可形成顶部平齐、四壁陡峭的方山, 或被切割成各种各样的奇峰, 有直立的、堡垒状的、宝塔状的等。在岩层倾角较大的地区, 则侵蚀形成起伏如龙的单斜山脊;多个单斜山脊相邻, 称为单斜峰群。岩层沿垂直节理发生大面积崩塌, 则形成高大、壮观的陡崖坡;陡崖坡沿某组主要节理的走向发育, 形成高大的石墙;石墙的蚀穿形成石窗;石窗进一步扩大, 变成石桥。各岩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