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消费现状及发展问题_第1页
我国消费现状及发展问题_第2页
我国消费现状及发展问题_第3页
我国消费现状及发展问题_第4页
我国消费现状及发展问题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我国消费现状及发展问题结构性生产过剩、 有效需求不足是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 在“买 方市场”,“消费导向”的现代经济中,无论的性质、规模与经营方式如何,都 必须研究消费者市场状况, 只有消费者市场才是经济系统的最终市场, 才是一切 市场的基础,是起最终决定意义的市场。因此,的营销战略、营销计划都必须以 消费者市场为起点, 研究分析我国消费者市场的结构和消费者行为的特点, 掌握 我国消费现状和发展趋势,并有针对性的制定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我国消费现状及趋势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有效需求不足,结构性生产过剩等突出问题, 1999 年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固定资产投资增幅持续

2、下降;虽然金融机构几次下调 存贷款利率, 城乡居民储蓄余额却不断增加; 银行存贷差不断扩大; 受全球性生 产过剩、价格下跌的影响,我国外贸出口形势严竣,进口大幅增长,国内消费市 场面临的外部冲击加大;供大于求的产品越来越多,物价持续低迷。到 1999 年 底,全国商品零售价格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已分别连续二十七个月和二十一个月 下降;相当多的开工不足,生产经营困难加大,失业、下岗人员增加。针对宏观 经济运行现状, 学术界提出了“继续下滑有益说”, “有效供给不足说”, “消 费结构断层说”、 “有效需求不足说”, “消费需求不足说”、 “社会投资不足 说”等见解。 笔者认为,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的

3、突出问题主要是内需不旺、 结构 失衡。而结构失衡是造成内需不旺的主要原因。我国买方市场、供过于求的状况,是在工业化尚未完成、城市化水平较低、 城乡居民生活刚从温饱迈入小康的阶段过早地发生的。 其主要原因中有经济体制 转轨和外部经济变化等, 但根源在于我国经济发展存在诸多方面的不协调, 主要 表现在:(一)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不协调。城市化是工业化过程中基础设施投 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扩张的重要条件, 我国城市化进程滞后抑制了投资与消费需求 的扩张。(二)城乡发展不协调。农村居民收入明显低于城镇,近年来且呈现增 幅下降趋势,城乡之间消费结构断层增大。据 1999 年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 公报, 19

4、99年城镇居民人均支配收入 5854 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2210元, 收入差距较大,增幅下降。 (三)生产结构与消费结构不协调。居民消费由温饱 进入小康, 而生产结构未能及时得到相应调整, 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供给 结构与需求结构的矛盾日益尖锐。 “消费结构断层”, 原来的消费热点已风光不 再,而新的消费热点尚未形成。 我国目前城市的消费结构正处于由“吃、 穿、用” 向“住、行、游”升级的阶段。由百元消费、千元消费向数万元以上消费的升级 阶段。而现在,消费结构的升级遇到了困难。其困难不在于“技术性约束”,而 主要是受到现有住房、社会保障、金融等方面体制和政策因素的制约。 (四)再

5、分配机制与收入差距扩大不协调。 当前,我国调节与收入分配的政策手段明显不 足,高收入阶层的边际消费倾向较低, 低收入阶层的潜在需求因收入制约难以转 化为现实需求。(五)外贸依存度与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不协调。我国产业的国际 竞争力不足以继续支撑出口贸易像以往二十年那样快速增长, 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的难度不断加大, 一部分缺乏国际竞争力的产品转向国内市场, 加剧了国内供求 矛盾。(六)改革与发展进程不协调,当前我国许多行业面临生产过剩而缺乏有 效的淘汰机制, 面临产品结构更新换代、 技术进步的迫切需求而缺乏风险投资的 激励机制。改革措施不配套,与经济周期性走低、失业增加、社会保障制度不完 善等问题叠

6、加在一起, 强化了居民的减收增支的心理预期, 从而构成消费增长的 障碍。在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从供给约束转向需求约束, 经济增长的支撑因素由供 给扩张转向需求拉动的态势下, 扩大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 就成为我国经济发展 的基本点,也是市场营销战略与计划的出发点。二、扩大消费需求的思路与对策我国有近 13 亿人口,经济在持续增长,消费需求扩张的潜力是巨大的。按 照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 “十五”时期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 是进 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时期, 增加居民收入, 提高最终消费率; 实现消费 结构升级,改变消费结构断层现象;增加农民收入,开拓农村市场;改善居民未 来消费心理预期

7、, 提高即期消费倾向; 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发 展个人信用扩大投资需求等都是消费需求持续扩张的潜力所在。(一)增加居民收入,提高最终消费率 消费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的增长乏力, 是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 而 我国居民家庭人均收入水平偏低是造成消费需求不足的基本原因。 我国目前的状 况是,属于高收入层的人,为数并不多;最大量的是低收入者,实际还处于不足 以温饱或仅够温饱的水平, 处于以上二者之间的中等收入者 (大多为工薪收入者 和小本经营者),还不能称为中产阶层,他们温饱虽有余,但收入仍不足以购买 商品房、小轿车等消费品,因此,有专家学者认为,只有当真正的中产阶层形成 了,而

8、且占人口多数时, 并形成纺锤形的分布时, 我国的消费和市场才会进入一 个更高的层次。因此,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 的建议中指出: “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 是发展经济的出 发点和归宿,也是扩大内需、 保证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 不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特别是低收入者的收入。 ”使广大低收入者中大部分上 升为中产阶层,才能提高消费者市场的层次。最终消费率是指最终消费额占 GDP的比重。我国在长达 20 余年的经济高速 增长中,伴随着最终消费绝对额的不断增长,但最终消费率比重却在显著下降。 近几年来已达到历史最低水平。“一五”时期平

9、均最终消费率达。 1958 年猛 降至, 1959 年为,由此造成社会再生产的严重梗阻。 1982 年回升到, 19941996 年下降为平均的历史最低水平。为此,应直接启动消费,减轻居 民负担,增加居民收入,改革分配体制,理顺分配关系,带动社会投资,形成良 性循环。(二)改善消费结构断层,实现消费结构升级 当前我国消费市场结构断层问题突出, 老的消费热点已风光不再, 新的消费 热点尚未形成, 是造成疲软的原因之一, 改变消费断层, 顺利实现消费结构的升 级困难不少, 政府应积极推动以住宅、 购车、 旅游等为重点一系列新的消费热点 的形成,并从金融体制、 社会保障等方面予以政策上的支持。 消费

10、结构的变化与 升级有两个层次:一是消费领域的拓宽,二是消费档次的提高。当前以文化、教 育、旅游、娱乐、体育为主的非商品性消费在消费支出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消 费领域在不断拓宽。 消费档次的提高主要表现在一次性购买由“万元级”向“十 万元级”过渡。 “十万元级”消费品的典型代表是住房与汽车。 这种消费能力的 形成需要有一个累积过程。 政府应采取有力政策, 增加居民收入, 尽快形成新的 消费热点,实现消费结构升级换代。(三)增加农民收入,开拓农村市场 目前我国农村人口约占社会总人口的 70,城乡二元结构十分明显。 1999 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5854 元,农村居民人均收入 2210元(

11、其中现金 收入 1538 元);由于供求关系变化,农产品卖难,价格持续下跌,加上乡镇效益 下降,农民收入增长减缓。 城镇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达元, 农村家庭人均生活消 费支出仅元;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万户彩电、 冰箱的拥有量分别为万台和万台, 而农村则仅有万台和万台; 城镇家庭人均消费中用于娱乐、 教育、 文化服务的年 支出额为元,农村仅有元。 由此可见,近九亿人口的农村市场蕴含着巨大的消费 需求潜力。开拓农村市场,将在一个长期过程中提供一个稳定增长的消费者市场, 成为经济增长的强大推动力。 开拓农村市场首先要增加农民收入, 减轻农民负担; 其次要加快城市化进程、 消除城乡二元结构; 再次要全面

12、发展农村经济。 作为厂 商要提供真正符合农民需要的商品。(四)改善消费者预期,提高即期消费倾向,发展个人信用。 当前消费需求不旺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相当一部分人对收入增长预期下降, 而对消费支出预期提高。支出预期提高与就业、养老、医疗、住房和教育等方面 改革措施的推进有关。 它将导致人们增加储蓄、 降低即期消费欲望, 增加了市场 商品销售的困难。 提高即期消费倾向, 主要是要调整即期消费与远期消费关系的 有效方式。发展社会保障体系, 把分散的个人安全储备转换为社会统筹的安全储 备。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可以动员出巨大的即期消费需求。 此外发展个人消费信 用,是一种可以转换为个人消费能力的资源。如发展

13、低息助学贷款,住房贷款, 购买大宗电器、 小轿车贷款。 根据国际经验, 在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的相互转换 过程中,信用是一种可以不断扩张的资源。 当前, 市场供过于求成了一种经济常 态。因此,消费信贷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的所谓“寅吃卯粮”,已成为刺激消 费需求和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种正确选择。(五)更新消费观念,引导消费需求 过去储蓄购“老三件”, 从短缺经济年代的手表、 缝纫机、 自行车到改革开 放后兴起的彩电、冰箱、空调,再到当前风头正劲的汽车、住房、电脑,这些都 属于商品性需求。随着人们观念的更新,教育、健康、文化降成为明天必不可少 的“新三大件”。当前,投资“新三件”逐渐成为一道新的风景线。

14、 (1)教育消 费为挣钱。 当前我们正处于知识大爆炸的时代, 面临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 因此 教育投资显得尤为重要。 它既可以保证自己在日后的竞争中领先一步, 又可为自 己的后半生买一份“坚实可靠的保险”。 儿女的智力投资更为需要, 从小开阔眼 界、增长知识、开发智力,已成为当今中国一道亮丽的消费风景线。 (2)健康消 费为省钱。当前不少大城市双休日泡体育馆已渐成时尚, 清晨,公园里人流如潮, 健身、食疗、家庭保健已列入不少家庭开支的重要部分。健康,可为明天就医等 省钱、储蓄。(3)文化消费为充实。教育投资、健康投资是花钱的艺术,文化消 费则讲求花钱的品味。 欣赏一场高雅的音乐会; 到世博园观赏世界奇花异草; 与 友到因特上“对话”; 用书香来化解铜臭是再好不过的了。 总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