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言三焦经典论_第1页
仁言三焦经典论_第2页
仁言三焦经典论_第3页
仁言三焦经典论_第4页
仁言三焦经典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仁言:三焦经典论仁言:三焦经典论医学发明东垣云:三焦,有名无形,主持诸气,以象三才之用,故呼吸升降,水谷往来,皆恃此以通达。是以上焦在心下,主内 而不出;中焦在胃中脘,主腐熟水谷;下焦在脐下,主分别 清浊,出而不内。统而论之,三才之用,本于中焦。中焦者, 胃脘也,禀天五之冲气 , 阴阳清浊自此而分,十二经络自此 而始。或不得其平,则寒热偏胜,虚实不同,荣卫涩滞,清 浊不分,而生诸病。故曰:气会三焦,手少阳脉通于膻中。 膻中者,臣使之官,为气之海。审此,则知三焦者,冲和之 本也。 三焦, 相火及包络之脉, 人之元气也, 周身何处无之, 是名相火用事,主持阴阳之气,神明之府也。 (出医学发 明)难

2、经论三焦:25 难:曰:有十二经,五脏六腑十一耳,其一经者,何等经 也?然: 一经者, 手少阴与心主别脉也。 心主与三焦为表里, 俱有名而无形,故言经有十二也。31 难曰;三焦者,何禀何生?何始何终?其治常在何许?可晓以 不?然: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上焦者,在 心下,下膈,在胃上口,主内而不出。其治在膻中,玉堂下 一寸六分, 直两乳间陷者是。 中焦者, 在胃中脘, 不上不下, 主腐熟水谷。其治在脐傍。下焦者,当膀胱上口,主分别清 浊,主出而不内, 以传导也。 其治在脐下一寸。 故名曰三焦, 其府在气街。38 难:曰:脏唯有五,腑独有六者,何也?然:所以腑有六者,谓 三焦也。有原气

3、之别焉,主持诸气,有名而无形,其(经) 属手少阳。此外腑也,故言腑有六焉。39 难:曰:经言腑有五,脏有六者,何也?然:六腑者,正 有五腑也。五脏亦有六脏者,谓肾有两脏也。其左为肾,右 为命门。命门者,谓精神之所舍也;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 胞,其气与肾通,故言脏有六也。腑有五者,何也?然:五 脏各一腑,三焦亦是一腑,然不属于五脏,故言腑有五焉。66 难 曰:经言,肺之原,出于太渊;心之原,出于太陵;肝之原, 出于太冲,脾之原,出于太白;肾之原,出于太溪;少阴之 原,出于兑骨;胆之原,出于丘墟;胃之原,出于冲阳;三 焦之原,出于阳池;膀胱之原,出于京骨;大肠之原,出于 合谷;小肠之原,出于腕骨。

4、十二经皆以俞为原者,何也? 然:五脏俞者,三焦之所行,气之所留止也。三焦所行之俞 为原者,何也?然:脐下肾间动气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经 之根本也,故名曰原。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 经历于五脏六腑。原者,三焦之尊号也,故所止辄为原。五 脏六腑之有病者,皆取其原也。三焦“有名有形”论灵枢论勇:“勇士者,三焦理横,怯士者,其 焦理纵。”灵枢本脏:“密理厚皮者,三焦膀胱厚;粗理 薄皮者,三焦膀胱薄。”素问金匮真言论:“胆胃大肠小 肠膀胱三焦六府皆为阳。”灵枢本输:“三焦者,中渎之府也,水道出焉,属膀胱, 是孤之府也。”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八三焦精府辩证(正)条:“三焦者,有脂膜如掌(手)大,

5、正与膀胱相对,有二白脉自中 出,挟脊而上贯于脑。(三焦当如上说,有形可见为是。)”中西汇通医经真义上卷脏腑之官:“三焦,即人身之膈膜,所以行水也。西医云,饮入于胃,胃之四面皆有微丝 血管,吸出所饮之水,散走膈膜,达于连网油膜中,而下入 膀胱。西医所谓连网,即是膈膜,及俗所谓网油,并周身之 膜皆是也。网油连着膀胱,水因得从网油中渗入膀胱,即古 所名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是矣。医学正传医学或问:“三焦者,指腔子而言,包涵乎肠 胃之总司也。胸中肓膜之上曰上焦,肓膜之下脐之上曰中焦, 脐之下曰下焦,总名曰三焦。”图书编三焦有形考:“盖三焦有形如膀胱,故可以藏, 可以系。若其无形,尚可以藏系哉?见右

6、肾下有脂膜如 手大者,正与膀胱相对,有二白脉自其中出,夹脊而上贯脑, 意此即导引家所谓夹脊双关者,而不悟脂膜如手大者之为三 焦也。”类经藏象类:“然于十二脏之中,惟三焦独大,诸脏无 与匹者,故名曰是孤腑也。盖即脏腑之外,躯体之内, 包罗诸脏,一腔之大腑也。”血证论脏腑病机论:“三焦, 古作膲,即人身上下内外,相联之油膜也。”三焦“有名无形”之论“心主与三焦为表里,俱有名而无难经二十五难曰:形。”三十八难亦谓三焦“主持诸气,有名而无形,其经属手 少阳。此外府也。”自此以后,如中藏经论三焦虚实寒热生死逆顺之法 说:“三焦者,人之三元之气也其有名而无形者也。”千金要方三焦脉论:“夫三焦者,一名三关也

7、。上焦名 三管反射,中焦名霍乱,下焦名走哺。合而为一,有名无形, 主五脏六腑,往还神道,周身贯体,可闻不可见。”元滑寿的难经本义:“盖三焦则外有经而内无形。”医学入门卷之一 脏腑条分:“三焦,如雾、如沤、如 渎,虽有名而无形;主气、主食、主便,虽无形而有用。 ”三焦功能论通行元气。三一难:“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三十八难:“所以腑有六者,谓三焦也,有原气之别使,主 持诸气。”六十六难:“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 经历五脏六腑。”中藏经论三焦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三焦者,人之三元之气也,号曰中清之府,总领五脏六腑、营卫、经 络、内外、左右、上下之气也。三焦通,则内外

8、左右上下皆 通也,其于周身灌体,和内调外,营左养右,导上宣下,莫 大于此也太素卷一 本输杨注云:“肾间动气,足太阳将原气,别使三焦之气并太阳之正,入腹络膀胱,下焦即膀 胱也。”太素卷第六脏腑应候杨注云:“三焦之气如雾沤沟渎,与膀胱水腑是同,故合为一腑也。”运行水谷素问金匮真言论称三焦为六腑之一。素问六节藏象论:“三焦仓廩之本,营之居也,名 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难经三一难:“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 上焦者,在心下,下膈,在胃上口,主内而不出。中焦 者,在胃中脘,不上不下,主腐熟水谷。下焦者,当膀 胱上口,主分别清浊,主出而不内。” 运行水液。素问灵兰秘典论:“三焦者,决

9、渎之官,水道出焉。灵枢本输:“三焦者,中渎之腑,水道出焉,属膀胱, 是孤之腑也。”素问经脉别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 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 并行类经藏象类:“上焦不治,则水泛高原;中焦不治,则水留中脘;下焦不治,则水乱二便。 ”六节藏象论 :“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 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五藏别论说: “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 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写而不藏。 ”金匮真言论说: “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 六腑皆为阳。 ”灵枢营卫生会篇论三焦上焦 营卫生会篇 :“上焦出于胃上口

10、,并咽以上,贯膈而布胸中, 走腋,循太阴之分而行, 还至阳明, 上至舌下。 又说:“上焦如雾。”决气篇说: “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 若雾露之溉,是谓气。 ”平人绝谷篇说: “上焦泄气,出其精微,剽悍滑疾。 ” 痈疽篇说: “上焦出气,以温分肉而养骨节,通腠理。所谓“上焦如雾” ,就是说“若雾露之溉” ,也就是形容气的 形状。由这几段话看来,上焦是和气也就是和肺有关系。 中焦 营卫生会篇 :“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 为血,以奉生身, 莫贵于此, 故独得行于经遂, 命曰营气 (血 液)。”又说:“中焦如沤。 ”决气篇:“

11、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 痈疽篇:“中焦出气如露, 上注溪谷而渗孙脉, 津液和调, 变化而赤为血。 ”所谓“中焦如沤” ,就是形容血液的形状。由这几段话看来,中焦是和脾、胃有关系。下焦-营卫生会篇:“下焦者, 别回肠, 注于膀胱而渗入焉。 故水谷者, 常并居于胃中, 成糟粕而俱下于大肠, 而成下焦, 渗而俱下, 济泌别汁,循下焦而渗入膀胱焉。 ”又说:“下焦如渎。 ” 平人绝谷篇 :“下焦下溉诸肠。 ”所谓“下焦如渎” ,就是 素问第八灵兰秘典论 :“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渎是沟,就是下 水道。“如渎”是形容下焦的作用,说明下焦容纳了下水道 在内。王冰注云:“三焦者,非谓手少阳也,正谓上焦中焦耳。何 者?上焦者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贯膈,布胸中走腋。中焦 者,亦至于胃口,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 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故言皆聚于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