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一代”的父母养老难题_第1页
“独一代”的父母养老难题_第2页
“独一代”的父母养老难题_第3页
“独一代”的父母养老难题_第4页
“独一代”的父母养老难题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独一代”的父母养老难题随着二孩政策全面放开,中国实施了 30 多年的独生 子女政策正式终结。但对已步入中年的第一代独生子女而言, 相比生育政策的调整,摆在他们面前更为焦虑的问题则是父 辈如何养老。面对步入老年甚至生病无法自理的父母,究竟 是苦撑亲自照料,还是送入养老院,已让越来越多的“独一 代”为之纠结。讲述 突然意识到父母老了 “作为独生子女的一代,我 们在童年感受到了父母给予的单独宠爱,可现在步入中年, 也开始感受到作为独子所要承担的压力。 ”这是河北石家庄 36 岁的张洪伍所遇到的“中年危机” 。他和爱人都是独生子 女,“从小到大,甚至在结婚之后,我们都一直生活在父母 周围,享受着老人的

2、照顾,感觉生活中并没有什么重担是需 要我们去承担的。 ”直到今年国庆节后岳父生病住院,一下 子打乱了他们几个家庭的生活节奏。“刚开始家里的人手还能倒开,白天有岳母陪着,晚上 我和爱人到医院轮流伺候, 孩子由我父母照管。 ”张洪伍说, 可没过两天,他接到单位通知需要出差去外地,这一下子就 显得人手不够用了,最后只好让自己父亲晚上去陪床,母亲 在家照顾孩子。 “现在只是一个老人生病住院,万一要是两 个老人同时住院怎么办?或者是我和爱人都要出差呢?”张 洪伍说,在这之前他和爱人都没有考虑过父母老了会怎么样。 “这件事发生后我们突然意识到父母老了,到了需要我们照 顾的时候,可我们好像还没有准备好。 ”

3、张洪伍的担忧,在 40 岁的李晓辉身上却已成现实。两 个月前,李晓辉的父亲因高血压住进了医院。由于要照顾父 亲,他不得不向单位请假。可万万没想到的是,父亲住院一 周后,李晓辉的岳父也住进了另一家医院,患的是肺癌。为 了照顾两位老人,他和爱人不得不两头不停地跑。在忙碌了 半个月后,李晓辉实在跑不动了。无奈之下,他只好请来护 工帮助。好在父亲经过近一个月的治疗顺利出院。如今照顾身患 肺癌晚期的岳父,成了李晓辉最大的事。 “对于老人,不是 不孝顺,只是孝顺不过来! ”他无奈地说,“压力实在太大了, 真的,大得让你无法想象。 ”数据 独生子女约 1.5 亿 实际上,这不仅仅是张洪伍和 李晓辉的无奈,而

4、是一群人的焦虑。上世纪 70 年代我国开 始实行独生子女政策,如今像张洪伍他们第一批独生子女的 父母大多已步入老年人行列, “独一代”家庭的养老问题正 在显现。据上海市老龄科研中心此前预测,从 2013 年起, 上海新增老年人口中八成以上为独生子女父母。关于中国到底有多少独生子女家庭,一直存在较大争议。这主要是因为独生子女状态存在动态性,难以精确统计。根 据北京大学人口学者郭志刚、复旦大学人口学者王丰、美国 北卡罗来纳州大学人口学者蔡泳的研究,当一个届时独生子 女满 10 岁时,如果生育政策方面没有大的变化,基本可以 视为就是终身独生子女。按照这个口径,他们估计,2005 年全国 30 岁以下

5、人口中终身独生子女数量为 1.5 亿人。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人口预测专家王广 州运用人口抽查数据和计算机仿真模型估计, 2010 年全国独 生子女的总量在 1.45 亿。这个结果与郭志刚等人估计的 1.5 亿人相差不多, 但却与国家人口计生委在 2007 年公布的 9000 万独生子女总量相差悬殊。据郭志刚等分析,一方面可能是 计生委在统计时采取了较低的年龄上限,排除了很多年龄较 大的独生子女;另一方面,也可能是根据领取独生子女证的 登记人数,会存在漏登的情况。还有可能是依据了很高的出 生漏报率和较高的生育率估计。学者指出,“421”的家庭结构让独生子女在中年之后往 往背负巨大的压力

6、,只有一个孩子的家庭与多子女家庭相比 更加脆弱,风险度更高,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养老风险。这不 光包括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也包括独生子女自己未来的养 老问题。观察 独生家庭照护能力太弱 对于独生子女家庭的养 老压力,在石家庄从事护工工作 5 年多的赵金秀有着另外的 体会。近两年来,她明显地感觉到工作日渐繁忙起来,用她 的话说,“请护工照顾老人的子女越来越多了” 。在赵金秀看来,独生子女一代确实还没有做好应对父母 养老问题的准备。 “老人难免会生病,只要老人一住院,独 生子女们就忙不开了,我见过太多这样的例子,好多时候老 人只是做了一个小手术,但独生子女们往往会把事情搞得一 团糟。”赵金秀清楚地记得

7、, 2013 年她护理过一位做了阑尾炎手 术的郭女士,“像这种手术,其实是不用请护工的,即使是 独生子女,一般也能应付过来” 。但她眼中的小事,难倒了 郭女士的独生女儿小唐,因为小唐发现,从没为家里事情操 过心的她根本照顾不了母亲,最后只好请了赵金秀来帮忙。“独生子女小时候是幸福了,因为没人跟他们争宠。但 长大后,需要他们承担责任的时候,就麻烦了。一是没人帮 忙分担,再就是不会照顾人,心里承受不了压力。 ”赵金秀 说,“这样的情况我见过很多, 有时候还真挺替他们发愁的。当老人生病,自己无力照料,确实是许多“独一代”子 女选择雇请护工或将父母送进养老院的重要原因。湖北武汉 64 岁的孙湘华曾中风

8、偏瘫, 那时女儿连帮她翻身换床单都费 劲,最后只好请人护理。等孙湘华基本能自理了,她又和女 儿女婿一起住了一段时间。 但考虑到生活单调, 又拖累孩子, 孙湘华觉得不如到养老院里去养老。女儿起初不同意,几次三番犹豫后,才开始四处咨询养老机构,发现好的养老院确实能对老人提供更专业的护理,这才勉强愿意将母亲送到养 老院。现象 部分老人“以房养老” 事实上,独生子女父母也 能切身体会到步入中年的子女一代所背负的养老重担。浙江 宁波市北仑区新 街道的乐慧娜就要“升级”当婆婆了,她 既高兴又有点担心。 她的担心在于, 儿子儿媳都是独生子女, 儿媳一方,祖父母、外祖父母加她本人的父母, 有 5 位老人, 儿

9、子这边的情况也一样,算下来, “我儿子和儿媳妇需要照 顾的,是 10 位老人”。面对养老压力, 有些独生子女父母则寄望于 “以房养老” 北京市 72 岁的康锡雄和老伴马俊英是一对失独夫妇, 去年, 他们签约了幸福人寿推出的“以房养老”保险产品,将他们 84 平米的房子(有效保险价值约 274.5 万元)抵押给了保险 公司,按照协议, 夫妻二人每月共能领取养老金 9107.11 元, 加上老两口退休金 7000 元,每月共计有 16000 多元钱用来吉林长春市 87 岁的尚士珍,在老伴生病去世后,她选 择了把房子卖掉,住进了养老院,已经六七年。尚士珍只有 一个女儿,在深圳生活,一年回来一次。老人曾去深圳短暂 生活过两次,但是既不习惯那里的气候,也不习惯和女儿在 一起生活,最后,她又回到了养老院。去年,她还在养老院里找了新老伴。有专家指出,独生子女家庭产生财产继承纠纷的可能性 降低,对于失独家庭或部分独生子女父母来说,“以房养老”不失为一种选择。而另有人士则建议从制度层面化解独生子 女家庭的养老问题。比如,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