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DLT 869-2004 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ICS 25.160.10F 23备案号:13619 一 2004 11中华 人 民共 和 国 电力 行业 标 准DL / T 869 一 2004 代替 DL 5007 一 1992 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The code of welding for power plant2004-03-09 发布 2004-06-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发 布DL/T869一 2004目次前言 ?” ?n围 ?“?1件?二?一? 1般规定 ?2求?二二二二二二二 4艺”?” ? 8验 ?”? ?.?12准 ?158 焊 接 修 复
2、?”? ?179 焊 接技术件 ?18附录 A 资料性附录 火力发电厂常用钢材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 19附录 B 资料性附录 常用焊条熔敷金属的化学成分和常温力学性 能 ? 29附录 C资料性附录 常用焊丝的化学成分 ?33附录 D资料性附录 埋弧自动焊常用焊剂简明表 ? 35附录 E 资料性附录 焊接异种钢的焊条 焊丝及焊后热处理温度 速查表 ?. 36DL / T 869 一 2004 月 U 吕 根据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电力司关于确认 1999 年 度电力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通知电力 2000 22 号文的要求 ,国电电力建设研究所组织行业内有 关单位组成标准修订组 ,对 DL 5
3、007-1992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火力发电厂焊接篇进行 了修订,其格式按照 DLT 600-2001电力行业标准编写基本规定的 规定。 本标准修订过程中 , 参照了有关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国内 有关标准及规定。根据我国电力建设工程技术的发展和标准化工作的要求 , 在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对本标准作出定位。本标准和 DLT 678-1999 电站钢结构焊接通用技术条件共同构成电力行业焊接 工作的主干标准。本标准可以作为电力工程所涉及的业主、 监理、施工单位等各方均认可的焊接技术 要求使用。 DL5007-1992 实施己经 10 年。该标准对推动电力行业 焊接技术的发展 , 尤其是大型
4、火力发电机组的焊接技术进步 , 提高焊接工程的质量起到了很好的作用。随 着技术的进步 , 对该标准进行修订是必要的。本次修订的重点如下 : ? 从原来强制性标准改变为推 荐性标准 ; ? 标准名称更改为 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 , 其适 用范围从原标准侧重电力基本建设领域扩大到火电厂的技术改造、 检 修和修复工作中所涉及的焊接工作 ; ? 火力发电机组的容量不作限 制 : ? 扩大了焊接方法适用范围。本标准扩大的新焊接方法包括钨 极氢弧焊 含自动或半自动、熔化极气体保护焊、 药芯焊丝电弧焊 ; ? 在标准结构设计上 , 根据新的要求以及本标准与其他支持性标准的衔 接的需要 , 作了较大的调整。
5、对其他支持性标准已经作出了具体的技 术规定的内容 , 本标准尽量不再重复规定 ; ? 增加了近年来电站已 经采用的新钢种 , 重新安排了钢材分类方法 ; ? 对原规程中过于繁 琐的程序和内容进行了调整。 本标准实施后代替 DL 5007-19920 本标准的附录 A,附录 B、附录 C,附录 D、附录 E 为资料性附录。 本 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电站焊接标准 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 : 国电电力建 设研究所。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 : 国家电力公司电源建设部、天津 电力建设公司、北京电力建设公司、江苏电力建设第一工程公司、 河北电力建设第一工
6、程公司。 本标准 主要起草人 : 杨建平、郭军、任永宁、严正、张学诚、张健、张佩良、张信林。DL/T869一 2004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力行业设计、 制造、安装和检修火力发 电设备的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钢结构和在受压元件上焊接非受压元件的焊接工作 , 以及主、辅机 本体和转动部件的焊接修复工作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碳素钢 碳含量 -0.35%、普通低合金钢和耐 热钢的焊条电弧焊、钨极氦弧焊、熔化极气体保护焊、 药芯焊丝电弧焊、 氧一乙炔焊和埋弧自动焊等 焊接方法。其他的材料、部件和焊接方法, 可参照本标准制定技术要求。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
7、标准的引用而成 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 然而 ,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28-2002 金属材料 室温拉伸试 验方法 GB/T 231.1 金属布氏硬度试验 第一部分 : 试验方法 GB/T 3323 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 GB 4191 惰性气体保 护电弧焊和等离子焊接、切割用钨饰电极 GB/T4872 纯缸 GB/T 5293 埋弧焊用碳钢焊丝和焊剂 GB 6819 溶解乙炔 GB 1134
8、5-1989 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的分级 GB/T12470 低合金 钢埋弧焊用焊剂 GB 17394 金属里氏硬度试验方法 GB 50236-1998 现场设各、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DUT 675 电力工业无 损检测人员资格考核规则 DUT 678 电站钢结构焊接通用技术条件 DUT 679 焊工技术考核规程 DLIT 734 火力发电厂锅炉汽包焊接修 复技术导则 DUT 752 火力发电厂异种钢焊接技术规程 DUT 753 汽 轮机铸钢件补焊技术导则 DUT 819-2002 火力发电厂焊接热处理技 术规程 DUT 820-2002 管道焊接接头超声波检验技术规程
9、 DUT 821 钢制承压管道对接焊接接头射线检验技术规程 DUT 868-2004 焊接 工艺评定规程 HG/T 2537 焊接用二氧化碳 JB/T 3223 焊接材料质 量管理规程 JB 4730 压力容器无损检测 84 电基火字第 146 号 电力建设金相检验导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电力部 1984-11-14DL/ T 869 一 2004 基建司电基 1993 15 号 火力发电厂金属 光谱分析导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 1993-07-06 劳部发 1996 276 号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 部 1996-08-19 质技监锅发【 1999 154 号 压力容器
10、安全技术监 察规程中生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9-06-253 一般规定3.1 总的要求3.1.1 除相关合同中另有规定的部分外 , 火力发电机组的焊接工 程的施工和验收工作应按本规程的规定执行 , 对于火力发电厂相关设备部件的修复、技改除应执行 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和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外 , 其焊接工作应按本规程的规定执 行。3.1.2 电站钢结构焊接工作应按 DL/T 678 的规定执行。3.1.3 焊接工程应事先根据 DUT 868进行焊接工艺评定或确认、 制定工作程序 , 编制焊接工艺指导书和必要的焊接施工措施文件。3.1.4 焊缝质量检验应根据部件工况条件和质量
11、要求分类进行。3.1.5 金属材料检验、设备焊缝检查、 通球试验、焊接工艺评定、 焊接接头质量检验、焊接人员考核等项工作 , 应分别按有关规程的规定进行。3.1.6 重要部件的焊接修复应按照专门的规程、 规范、技术导则 的规定执行。3.2 企业及焊接人员3.2.1 承担火力发电厂焊接工程的企业 或单位应具备的条件3.2.1.1 具有国家认可的与承担工程相适应的企业资质 , 具各相 应的质量体系。3.2.1.2 企业的质量体系中应对焊接工程管理有明确的规定 , 在 焊接工程施工中 , 企业的质量体系应能有效运行 , 确保焊接工程的质量。3.2.1.3 具备 3.2.2 所规定资格的焊接人员 ,
12、并应明确符合资格的专业负责人 , 全面负责工程的焊接技术工作。3.2.1.4 具备与工程规模相适应的焊接装备条件。3.2.1.5 承担火电厂焊接工程的企业应经常组织焊接人员参加 专业、技术培训 , 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3.2.2 企业在承担火电厂焊接工程时 , 焊接人员应具备的资格条 件3.2.2.1 焊接技术人员 a 焊接技术人员应具备中专以上文化程 度并经过专业技术培训 , 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 ; b 焊接技术人员应有 不少于一年的专业技术实践 ; c 在焊接工程中担任管理或技术负责 人的焊接技术人员应取得中级及以上职称并取得焊接工程师资格。3.2.2.2 焊接质量检查人
13、员 a 火力发电厂焊接工程中的焊接质 量检查人员应具备初中以上文化程度 , 具有一定实践经验和技术水平 b焊接质量检查人员应经过专门技术培训 , 具备相应的质量管理知识 , 并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 ; c 焊接专业的质量负责人应具备中专及以 上文化程度并取得焊接质量检查高级资格。3.2.2.3 焊接检验、检测人员 a 焊接检验人员应具备初中以上 的文化程度 , 其中无损检测人员应按照 DL/f 675 的规定参加考核并 取得相应的技术资格 ; b 焊接检验、检测人员的资格证书应在有效 期内。持证人员应按照考核合格项目及相应的级别从事检验、 检测工 作;DL / T 869 一 2004 c 评定
14、检测结果 , 签署无损检验报告的检验 人员必须由 n 级及以上人员担任 ; d 从事金相、光谱、力学性能检 测的人员 , 应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3.2.2.4 焊工与焊接操作工 焊工与焊接操作工应按照 DUT 679 的规定参加焊工技术考核 ,取得焊工合格证书 , 并按照考试合格项目适用范围从事焊接工作。3.2.2.5 焊接热处理人员 a 焊接热处理操作人员应具各初中以 上文化程度 , 经专门培训考核合格并取得资格证书 ; b 焊接热处理技 术人员应具备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 , 经专门培训考核合格并取得资格 证书。3.2.3 焊接人员的基本职责3.2.3.1 焊接技术人员 a 贯彻工程质量方针
15、, 掌握工程概况 , 编 制焊接专业施工组织设计 , 拟定焊接技术措施 , 参与焊 工技术培训工 作; b 组织并参与焊接工艺评定 ,编制焊接作业指导书 , 制定焊工技 术培训方案 ; c 在施工前向有关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 在工程中实施技 术指导和监督 ; d 参与重要部件的焊接质量验收 ; e 记录、检查和 整理工程技术资料 , 办理本专业工程竣工技术文件的移交 , 组织进行 焊接工程专 业技术总结。3.2.3.2 焊接质 0 检查人员 a 编制焊接质量验收项目和实施计 划, 负责焊接工程质量的全过程控制及相关质量措施的实施 ; b 参与 焊接技术措施的审定 , 深入工程实际监督有关技术措
16、施的实施 , 及时 制止违章作业并及时 报告有关部门 ; c 确定受检焊缝或检验部位 , 记录并监督检验质量 , 负责工程质量统计 ; d 掌握焊工技术状况 , 检 查焊工合格证件。 对违章作业或作业质量不稳定的焊工有权停止其焊 接 工作, 有权建议焊工技术考核委员会吊销焊工合格证书 ; e 及时 积累和总结焊接质量监督资料 ,整理焊工质量档案 , 配合整理工程竣 工技术文件并移交。3.2.3.3 焊接检验、检测人员 a 按照指定部位和委托内容依据 本规程和相关标准进行检验、检测工作 , 做到检验及时、结论准确、 及时反馈; b 填写、整理、签发和保管全部检验记录 ; 配合有关人员 整理、移交
17、专业工程竣工技术资料 ; c 对外观不合格或不符合无损 检验要求的焊缝 , 应拒绝进行无损检验。3.2.3.4 焊工与焊接操作工 a 按照 DUT 679规定的合格项目适 用范围从事焊接工作 ; b 熟悉并严格执行焊接作业指导书和焊接技 术措施的有关规定 ; c 按照本标准的要求进行质量自检 : d 当作业 条件与作业指导书的要求不相符时 , 应停止或拒绝施焊。在作业过程 中出现重大质量问题时 , 应停止施焊并及时报告有关人员 ,不得自行 处理。3.2.3.5 焊接热处理人员 焊接热处理人员应按照 DUT8 19 的有 关规定履行相应的职责。3.3 材料3.3.1 钢材3.3.1.1 钢材材质
18、必须符合设计选用标准的规定 , 进口钢材必须 符合合同规定的技术条件。钢材必须附有材质合格证书。首次使用的钢材应收集焊接性资料和焊接、 焊接热处理以及其他热加工方法的指导性工艺资料 ,按照 DUT 868确认焊接工艺。DL / T 869 一 2004 火电厂常用钢材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见 附录 Ao3.3.1.2 工程代用材料应经过设计批准。 工程中使用的临时材料 应符合 3.3.1.1 的规定 , 并应经过工程技术负责人的批准。3.3.1.3 在使用中对钢材材质有怀疑时应按照该钢材批号进行 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的检验。3.3.2 焊接材料3.3.2.1 焊接材料应根据钢材的化学成分、 力学性
19、能、 使用工况 条件和焊接工艺评定的结果选用。3.3.2.2 同种钢材焊接时焊接材料的选用应符合以下基本条件 ; a 焊缝金属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应与母材相当 ; b 焊接材料熔敷 金属的下转变点 Ac, 应与被焊母材相当 不低于 100C ; c 焊接工艺 性能良好。3.3.2.3 异种钢材焊接时焊接工艺及焊接材料的选用应符合 DUT 752 的规定。3.3.2.4 焊接材料的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 , 焊接工程中使 用的进口焊接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工艺提供方提交的技术文件的要求。 火电厂常用焊接材料的化学成分、熔敷金属力学性能和相关标准见附录 Bo3.3.2.5 钨极氢弧焊应使用符合 G
20、B 4191 规定的钨饰电极。3.3.2.6 埋弧焊用焊剂应符合 GB/T 5293或 GB/T 12470的规定。3.3.2.7 首次使用的新型焊接材料应由供应商提供该材料熔敷 金属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 含常、高温、Ac, 、指导性焊接及热处理工艺参数等技术资料 , 经过焊接工 艺评定后方可在工程中使用。3.3.2.8 焊接材料的存放、管理应符合 JB/T 3223 的规定。存放 一年以上的焊接材料用于重要部件焊接时, 如对其质量产生怀疑 , 应重新做出鉴定 ,符合质量要求时方 可使用。3.3.2.9 焊条、焊剂在使用前应按照其说明书的要求进行烘焙 , 重复烘焙不得超过两次。焊接重要部件的焊
21、条 , 使用时应装入保温温度为 800C-110的专用保温筒内 随用随取。3.3.2.10 焊丝在使用前应清除锈、垢、油污。3.3.3 焊接用气体3.3.3.13.3.3.2气体保护焊使用的氢气应符合 GB/T 4872的规定。气体保护焊使用的二氧化碳气体应符合HG/T 2537 的规定。3.3.3.3氧一乙炔焊接方法所用的氧气纯度应在98.5%以上。3.3.3.4氧一乙炔焊接方法所用的乙炔气体应符合GB6 819 的规3.3.3.5 乙炔气体质量可用检查焊缝金属中硫、 磷含量的方法确 定, 其含量不得超过被焊接金属的标准含量。3.3.3.6 使用氧一乙炔焊接方法时 , 焊接工艺评定应结合现场
22、使 用条件进行 , 并测定焊缝金属的硫、磷含量。3.3.3.7 焊接工程中使用的其他气体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3.4 焊接设备3.4.1 焊接设备 含热处理设备、无损检测设备及仪表应定期检 查, 需要计量的部分应定期校验。3.4.2 所有焊接和焊接修复所涉及的设备、 仪器、仪表在使用前 应确认其与承担的焊接工作相适应。4 坡口制备及组对要求4.1 一般要求4.1.1 焊口的位置应避开应力集中区 , 且便于施焊及焊后热处 理。4.1.2 锅炉受热面管子焊口 , 其中心线距离管子弯曲起点或联箱 外壁或支架边缘至少 70mm,同根管子两个对接焊口间距离不得小于 150mmo4.1.3 管道对接焊口
23、, 其中心线距离管道弯曲起点不小于管道外 径 , 且不小于 100nim 定型管件除外 ,4DL/T869一 2004距支、吊架边缘不小于 50mm。同管道两个对接焊口间距离一般 不得小于 150mm,当管道公称直径大于 500mm时 , 同管道两个对接焊口间距离不得小于 500mmo4.1.4 管接头和仪表插座一般不可设置在焊缝或焊接热影响区 内。4.1.5 容器筒体的对接焊口 , 其中心线距离封头弯曲起点应不小 于容器壁厚加 15mm,且不小于25mm。相互平行的两相邻焊缝之间的距离应大于容器壁厚的 3 倍, 且不小于 l00mm4.1.6 管孔应尽量避免开在焊缝上 , 并避免管孔接管焊缝
24、与相邻 焊缝的热影响区重合。必须在焊缝上或焊缝附近开孔时 , 应满足以下条件 : a 管孔周围大于孔径且不 小于 60mm范围内的焊缝 , 应经无损检验合格 ; b 孔边不在焊缝缺陷 上; c 管接头需经过焊后消应力热处理。4.1.7 搭接焊缝的搭接尺寸应不小于 5 倍母材厚度 , 且不小于 30mmo4.1.8 焊口的局部间隙过大时 ,应设法修整到规定尺寸 , 严禁在 间隙内加填塞物。4.1.9 焊件组装对口时应将待焊件垫置牢固 , 防止在焊接和热处 理过程中产生变形和附加应力。4.1.10 除设计规定的冷拉焊口外 ,其余焊口应禁止强力对口 , 不 允许利用热膨胀法对口。4.2 焊口制备4.
25、2.1 焊接接头的形式应按照设计文件的规定选用 , 焊缝坡口应 按照设计图纸加工。如无规定时 , 焊接接头形式和焊缝坡口尺寸应按照能保证焊接质量、 填充金属量 少、减小焊接应力和变形、改善劳动条件、便于操作、适应无损探伤要求等原则选用。 焊接接头的 基本形式及尺寸见表 to4.2.2 焊件下料与坡口加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 a 焊件下料与坡 口制备宜采用机械加工的方法 ; b 如采用热加工方法 如火焰切割、 等离子切割下料 , 切口部分应留有机械加工余量 , 以便于 除去淬硬层 及过热金属。淬硬倾向较大的合金钢采用热加工方法下料后 , 对切口 部分应先进行 退火处理再进行机械加工。4.2.3 焊
26、件经下料和坡口加工后应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检查 , 合格 后方可组对 : a 淬硬倾向较大的钢材 , 如经过热加工方法下料或坡口 制备, 加工后要经表面探伤检验合格 ; b 坡口内及边缘 20mm内母材 无裂纹、重皮、坡口破损及毛刺等缺陷 ; c 坡口尺寸符合图纸要求。4.2.4 管道 管子管口端面应与管道中心线垂直。其偏斜度 f 不得超过表 2 规定。4.3 焊口组对4.3.1 焊件在组对前应将坡口表面及附近母材内、 外壁的油、漆、 垢、锈等清理干净 , 直至发出金属光泽 ,清理范围如下 : a 对接接头 : 坡口每侧各为 10-15 mm; b 角接接头: 焊脚尺寸 K值+10 mm; c 埋
27、弧焊接头 : 以上清理范 围 +5 mm.4.3.2 焊件组对时一般应做到内壁 根部齐平 , 如有错口 , 其错口 值应符合下列要求 : a 对接单面焊的局部错口值不得超过壁厚的 10%,且不大于 lmm; b 对接双面焊的局部错口值不得超过焊件厚度 的 10%,且不大于 3mme4.3.3 焊件组对的对口间隙应符合表 1 规定, 与所用焊接方法相 适应。公称直径大于 500m.的管道对口间隙局部超差不得超过 2mm且, 总长度不得超过焊缝总长度 的 20 % o4.3.4 不同厚度焊件对口时 , 其厚度差应按照下列方法进行处理 a 内壁 或根部尺寸不相等而外壁 或表面齐平时 , 可按图 la
28、 形式进行 加工; b 外壁 或表面尺寸不相等而内壁 或根部齐平时 , 可按图 lb 形式进行加工 ;DL/T869一 2004c 内、外壁尺寸均不相等时 , 可按图 lc 形式进行加工 ;二一 T及一&,0&-s- tomlRo0二一 3mT 品改 ,a Sz-a,o a 内壁尺寸不相等 b 外壁尺寸 不相等叫 50S3U二一 t. 6S c 内、外壁尺寸均不相等 d 6 扣 ,55mm 图 1 不同厚度部件对口时的处理方法 表 1 焊接接头荃本形式及尺寸I* 号 接头 类型 坡口 形式 图 形 焊接 方法 皿 焊件厚度 占 mm 接头结构尺寸 适用范围 a p bm,P 、 t- 1 R
29、、气 UU】少1 对接 I 形 抽 t,F DsQs RbMz3延 38- 168 16_1 21 20-10- 1 容 器和 一般钢结构2 对接 V 形 蒜 19lqDsQsRbMz56簇 1616-2016 203050 匕0.521 2 7 7 各类 承 压 管子 , 压 力容器和 中、薄件承重 结构个 _仁 w3 对接 U 形 4APDsWs 簇 60 1050 2-5 0.5 2 5 中、 厚壁汽水管道4 对接双V形水平厚壁汽水管管 bP-42,aDsWs 16 30 。 -40g1202.5 1-2 5 中、 道DL / T 869 一 2004表 1 续序号接头类型坡口形式图 形
30、 一焊接方法“焊件厚度J mm接头结构尺寸适用范围a p bP 、 k- 少 JRUJUu5 对接 双V形垂直管 4 10p92t lDsN 5 16a,350400a2二200250A15。200#2-51001-4 1- 2 5 中、厚 竺 F汽 水 百 道。 50 50 2-56 对接 综合形 1A20R3 .50 VUr.DsW s 60 202 5 厚 壁 汽水管道7 对接 X 形 咖 】,Mz 16 一 Zu ,:; 。- 230-12 万4 双 面 焊 接的大型容器 和 结构8 对接 封头 by aPFl/J SiDsWs 管径不限 同厚壁管坡口加工 要求汽 水 管道 或 联箱封
31、头9 对接 堵头 DsWs直径价-23同厚壁管坡口加工要求汽 水 管 道或联箱堵头川_禅匕占匕10 T 型接 管座二 1S ,DsWs管径0-76 ,:;按壁-30502-3 1 2厚差取汽 水 、 仪表取样 等接管座判 aV.;V/*l: 上: 么乙 b 个-2-3 111 T 型接 管座 氟 DsWs管径 76- 133 50 。 .60,;2 一 般 汽水管道或容 器 的接管 座 或接头一钊口日目日门爵 而怜/A bDL/T869一 2004 表1续 序接头 号类型 坡口 形式 图 形 焊接 方法 “焊件厚度J mm接头结构尺寸 Rmm12 IT 型接无坡口 DsM z返 20二 x不
32、要 求全 焊透 的结构13 IT 型接单 v 形 一】 20】506匡习 5060 不 要 求 焊透的结构1 2 要 求 焊透的结构 ?14 IT 型接 !K 形 DsMz1 2 要 求 焊透 的大 型结构容 器 和结构 151 搭接a 焊接方法的符号表示按 DUI 679 的规定。b 对口间隙视现场实际情况在焊接作业指导书中预先规定。c 当不采用全氢弧焊时 , 本栏表示 Ws 用于根层焊接 ,Ds 用于填 充和 2 或盖面焊接 下同。表 2 管子端面与管中心线的偏斜度要求图 例 管子外径” lm ofm庄虱 56060 159巧 9 2192190.511.52d 焊件壁厚不相等 , 且厚度
33、差不超过 5mm时 , 可在不影响焊缝强度 的情况下 ,按照图 ld 形式简易加工。5 焊接工艺51 环境要求5.1.1 允许进行焊接操作的最低环境温度因钢材不同分别为 :DL/T 869一 2004 A-I 类为一 100C; A-I 、A-11, B- I 类为 00C; B- 1 、 B-II 为 50C; C 类不作规定。5.1.2 应采取措施减小焊接场所的风力 , 现场风速应符合 GB 50236-1998 中 2.0.4.2 的规定。5.1.3 焊接现场应该具有防潮、防雨、防雪设施。5.2 焊前预热5.2.1 焊前预热的加热方法、加热宽度、保温要求、测温要求等 按照 DL/T 81
34、9 有关规定执行。5.2.2 预热工艺应该包含在焊接工艺评定范围之内并进行评定。5.2.3 推荐各种钢材施焊的预热温度见表 305.2.4 特殊情况下的焊前预热要求 : a 在 0 及以下低温下 , 壁 厚不小于 6mm 的耐热钢管子、管件和厚度不小于 34mm 的板件焊接 时,预热温度可按表 3的规定值提高 30C-50C; b 在一 10及以下 低温下, 壁厚小于 6mm的耐热钢管子及壁厚大于 15mm的碳素钢管焊接 时应适当预热 ; C 异种钢焊接时 , 预热温度应按焊接性能较差或合金 成分较高的一侧选择 ; d 接管座与主管焊接时 , 应以主管规定的预热 温度为准 ; e 非承压件与承
35、压件焊接时 ,预热温度应按承压件选择。5.2.5 施焊过程中 , 层间温度应不低于规定的预热温度的下限 , 且不高于 4000C a5.3 焊接方法和工艺5.3.1 承压管道焊接时 ,所用的焊接方法可采用表 4 的规定。5.3.2 除非确有办法防止焊道根层氧化或过烧 , 合金含量较高的 耐热钢 铬含量 3%或合金总含量5%管子和管道对接焊接时内壁必须充氢气或混合气体保护 , 并确 认保护有效。5.3.3 严禁在被焊工件表面引燃电弧、 试验电流或随意焊接临时 支撑物 , 高合金钢材料表面不得焊接对口用卡具。5.3.4 焊接时 ,管子或管道内不得有穿堂风。5.3.5 定位焊时 , 除其焊接材料、焊
36、接工艺、焊工和预热温度等 应与正式施焊时间相同外 , 还应满足下列要求 : a 在对口根部定位焊时 , 定位焊后应检查各个焊点质 量,如有缺陷应立即清除 , 重新进行定位焊 ; b 厚壁大径管若采用填 加物方法定位 , 填加物必须采用同种材料 , 当去除临时填加物时 , 不应 损 伤母材 , 并将其残留焊疤清除干净、打磨修整。 表 3 各种钢材 焊前预热温度钢的合金系 举例钢号管材板材器 预热温度 NNE 气刃口夕 预热温度 碳含量 50.35%的碳素钢及其铸件 326 100 200 334100 -150C- Mn Q345315 150 200330328Mn-V Q390告 Mo-告
37、Mo-V 14MnMoV. 18MnMoNbg李 15 150 2001Cr- 告 Mo 15CrMo. ZG20CrMo告 Cr- 告 Mo 12CrMo 笋 10 150 250DL / T 869 一 2004表3续钢的合金系 举例钢号管材板材鬃 预热温度 NAE、1 口 In 尸 预热温度 1Cr-1Mo-V 12Cr1MoV, ZG20CrMo 26 200 300, 告 Cr-1Mo-V 15CrlMolV, ZG15CrlMo1V 2Cr- 生 Mo-W-V 12Cr2MoVVTiB;号 Cr- 全 Mo-V, 2 去 Cr-1Mo 12Cr2Mo 3Cr-1Mo-V-Ti 12
38、Cr3MoVSiTiB6 250 .3509Cr-1M o- V-Nb 200 900 200 3009Cr-1Mo, 12U-IMo-V 300400 200 900注 1: 当采用钨极氨弧焊打底时 , 可按下限温度降低 500C;注 2: 当管子外径大小 219mm或壁厚不小于 20mm时, 应采用电 加热法预热。5.3.6 采用钨极氢弧焊打底的根层焊缝检查合格后应及时进行 次层焊缝的焊接。多层多道焊缝焊接时, 应进行逐层检查 , 经自检合格后方可焊接次层焊缝。5.3.7 厚壁大径管的焊接应采用多层多道焊 , 当壁厚大于 35mm 时, 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 a 氢弧焊打底的焊层厚度不小于
39、 3mme b 对 于铬含量 5%或合金总含量不小于 10%的耐热钢焊缝 , 其单层焊道厚度 不能超过焊条直径 , 焊道宽度不能超过焊条直径的 4 倍。 c 其他材 料单层焊道的厚度不大于所用焊条直径加 2m;单焊道宽度不大于所用 焊条直径的 5 倍。 厚壁大径管多道排列要求见图 2,表4 承压管道焊接方法部件名称 根部焊接 其他焊道P310MPa 8-6mm的锅炉受热面管子 W s Ws/DsPIOMPa, 66mm的管子及管件W s W s/DsP34MPa, t3450 的管道再热蒸汽冷、热段管道及其旁路 W s Ds汽轮机、发电机的冷却、润滑系统管道及燃油管道 W S W s/DsPI
40、OMPa, 66mm的中低压锅炉受热面管子 W S W s/Ds其他管道 推荐 W s Ds注:产-部件工作压力;J 一部件壁厚;卜 部件工作温度。DL/T869一 2004图2 厚壁管焊道排列示意图5.3.8 外径大于 194am 的管子和锅炉密集排管 管子间距不大 于 30mm的对接接头宜采取二人对称焊。5.3.9 钢结构的焊接应符合 DL/T 678 的规定。5.3.10 施焊中,应特别注意接头和收弧的质量 , 收弧时应将熔池 填满。多层多道焊的接头应错开。5.3.11 施焊过程除工艺和检验上要求分次焊接外 , 应连续完成。 若被迫中断时 , 应采取防止裂纹产生的措施 如后热、缓冷、保温
41、等。再焊时 , 应仔细检查并确认无裂纹后, 方可按照工艺要求继续施焊。5.3.12 公称直径不小于 1000mm的管道或容器的对接接头 , 应采 取双面焊接 , 并应采取清根措施 ,以保证封底焊质量。清根后应按 4.3.1 要求将氧化物清除干净。5.3.13 对需做检验的隐蔽焊缝 , 应经检验合格后 , 方可进行其他 工序。5.3.14 焊口焊完后应进行清理 , 经自检合格后做出可追溯的永 久性标识。5.3.15 焊接接头有超过标准的缺陷时 ,可采取挖补方式返修。 但 同一位置上的挖补次数一般不得超过三次 , 耐热钢不得超过两次 , 并应遵守下列规定 : a 彻底清除 缺陷; b 补焊时 ,应
42、制定具体的补焊措施并按照工艺要求实施 : c 需进行热处理的焊接接头 , 返修后应重做热处理。5.3.16 安装管道冷拉口所使用的加载工具 , 需待整个对口焊接 和热处理完毕后方可卸载。5.3.17 不得对焊接接头进行加热校正。5.4 焊后热处理和后热处理5.4.1 焊后热处理和后热处理的加热方法、 加热范围、保温要求、 测温要求应按照 DL/T 819 有关规定执行。5.4.2 对容易产生延迟裂纹的钢材 , 焊后应立即进行热处理 , 否则应做后热处理5.4.3 下列部件的焊接接头应该进行焊后热处理 : a 壁厚大于 30mm的碳素钢管道、管件 : b 壁厚大于 32mm的碳素钢容器 ; c
43、壁 厚大于 28mm的普通低合金钢容器 A 类 1 级钢 : d 壁厚大于 20mm的 普通低合金钢容器 A 类 II 级钢 ; e 耐热钢管子及管件和壁厚大于 20mm的普通低合金钢管道 5.4.4, 5.4.5 规定内容除外 ; f 其他经 焊接工艺评定需进行焊后热处理的焊件。5.4.4 下列部件采用氢弧焊或低氢型焊条 , 焊前预热和焊后适当 缓慢冷却的焊接接头可以不进行焊后热处 理 : a 壁厚不大于 lomm、直径不大于 108mm材, 料为 15CrMo, 12CrM。的管子 ; b 壁厚不大于 8rnm、直径不大于 108mm材, 料为 12CrlMoV 的管子 : c 壁厚不大于
44、 6mm、直径不大于 63mm材, 料为 12Cr2MoW VTiB的管子。DL/T869一 20045.4.5 奥氏体不锈钢的管子 , 采用奥氏体材料焊接 , 其焊接接头 不推荐进行焊后热处理。5.4.6 异种钢焊接接头的焊后热处理按照 DL/I 752 的规定进 行, 但焊后热处理的最高恒温温度必须低于两侧母材及焊缝熔敷金属三者中最低 Ac; 温度减 200C -300C o5.4.7 推荐的常见耐热钢的焊后热处理的恒温温度及恒温时间 见表 5e 表 5 推荐的常见耐热钢的焊后热处理的恒温温度及恒温时钢 种 混度焊件厚度 6 皿 nnn6 12.512.562525637.537.5650
45、50675756毛 1Wloo6- 125恒温时间 h碳含量 0.35% 20. ZG25C-Mn Q345600 650 1.5 2 2.25 2.5 2.750.5Cr-0.5Mo 12CrMo 650 700 0.5 1 1.5 2 2.25 2.5 2.751Cr-0.5Mo15CrMo. ZG20CrMo 670 700 0.5 1 1.5 2 2.252.5 2.751Cr-0.5Mo-V12Cr1MoV. ZG20CrMoV1.5Cr-1Mo-VZG15Cr1Mo1 V1.75Cr-0.5Mo-V720 750 0.5 1 1.5 2 3 4 52.25Cr-1Mo 720 75
46、0 0.5 1 1.5 2 3 4 52Cr-0.5Mo-V W12Cr2MoW VTiB3Cr-1Mo-VTi12Cr3MoVSiTiB750 7800.75 1.25 1.75 2.25 3.25 4.25 5.251 2 3 4 5 69Cr-1Mo-V-Nb1 2.5 3.5 5 6 79Cr-1Mo. 12a-1Moa 对于不同壁厚部件焊接时的焊接接头的壁厚计算取值 , 见 DUI 819-2002 附录 c,6.1质 t 检验一般规定6.1.1 焊接质量的检查和检验 ,实行三级检查验收制度 , 采用自 检与专业检验相结合的方法 , 进行验评工作。6.1.2 焊接质量检查 , 包括焊
47、接前、焊接过程中和焊接结束后三个阶段, 均应按检验项目和程序进行对重要部件的焊接可安排焊接全过程的旁站监督。6.1.2.1 焊接前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 : a 焊缝表面的清理应符 合本标准的规定 ; b 坡口加工应符合图纸要求 ; c 对口尺寸应符合 本标准的规定 ; d 焊接预热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6.1.2.2 焊接过程中的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 :DL / T 869 一 2004 a 层间温度应符合工艺指导书的要求 ; b 焊接工艺参数应符合工艺指导书的要求 ; c 焊道的表露缺陷应消除。6.1.2.3 焊接结束后的检查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6.1.3 焊接修复后的检验 , 除有专门规定 ,
48、均应按本标准规定执 行。6.1.4 外观检查不合格的焊缝 , 不允许进行其他项目检验。6.1.5 对容易产生延迟裂纹和再热裂纹的钢材 , 焊接热处理后必 须进行无损检验。6.1.6 焊接接头的硬度检验应在焊接热处理后进行。6.1.7 焊接接头分类检查的方法、范围及数量 , 按表 6 进行。6.2 焊接接头外观检验6.2.1 焊工本人应对所焊接头进行外观检查。 焊接质量检查人员 应按表 6 对焊接接头进行规定比例的检验,必要时应使用焊缝检验尺或 5 倍放大镜 , 对可经打磨修复 的外观超标缺陷应该作记录。6.2.2 焊接质量检查人员应根据图纸要求对焊接部件进行宏观的尺寸检验。对重要部件应该在焊接
49、过程中监视焊接变形 , 并在焊接及热处理完成之后进行最终尺寸检 查。6.3 焊接接头无损检验6.3.1 除非合同和设计文件另有规定 , 焊接接头无损检验的工艺 质量、焊接接头质量分级应根据部件类型特征 ,分别按 DUT 821, DUT 820, GB/P 3323, GB 11345, JB 4730规定执行 .6.3.2 经射线检验对不能确认的面积型缺陷 , 应该采用超声波检 验方法进行确认。6.3.3 对下列部件的焊接接头的无损检验应执行如下具体规定 : a 厚度不大于 20mm的汽、水管道采用超声波检验时 , 还应进行射线检 验 , 其检验数量为超声波 检验数量的 20 %; b 厚度
50、大于 20mm、且小 于 70mn的管道和焊件 , 射线检验或超声波检验可任选其中一种 ; c 厚度不小于 70mm的管子在焊到 20mm左右时做 100%的射线检验 , 焊接 完成后做 100%超声波检验 : d 对于 I 类焊接接头的锅炉受热面管子 , 除做不少于 25%的射线检验外 , 还应另做 25%的超声波检验 ; e 需进 行无损检验的角焊缝可采用磁粉检验或渗透检验。6.3.4 对同一焊接接头同时采用射线和超声波两种方法进行检 验时, 均应合格。6.3.5 无损检验的结果若有不合格时 , 应按如下规定处理 : a 对 管子和管道焊接接头应对该焊工当日的同一批焊接接头中按不合格 焊口
51、数加倍检验 , 加倍检 验中仍有不合格时 ,则该批焊接接头评为不 合格; b 容器的纵、环焊缝局部检验不合格时 , 应在缺陷两端的延伸 部位增加检验长度 , 增加的检验长 度应该为该焊缝长度的 10%且不小 于 250mm若; 仍不合格 , 则该焊缝应 100%检验。6.3.6 对修复后的焊接接头 , 应 100%进行无损检验。6.3.7 焊接检验后 , 可按部件和整体分别统计出无损检验一次合 格率,其计算方法推荐如下 : 无损检验一次合格率 A-B /A X100% 式 中 A? 一次被检焊接接头当量数 不包括复检及重复加倍当量数 ; B 一一一 A 中的不合格焊接接头当量数。 当量数计算规
52、定如下 : a 外径不大于 76mm的管接头 , 每个接头计为当量数 10 b 外径大于 76mm的管子、容器接头 , 同焊口的每 300mm被检焊缝长度计为当量数 1, c 使用射线检验时 , 相邻底片上的超标缺陷实际间隔小于 300mm 时可计入一个当量。DL/T869 2004表6 焊接接头分类检验的项目范围及数最焊接接头类 别范围检验方法及比例 %外观射线 超声 硬度 . 光谱 ”自检 专检IC工作压力不小于 9.81MPa的锅炉的受热面管子 100 100 50 5 10 外径大于 巧 9mm或 壁厚大于 20mm,工作压力大于9.81MPa的锅炉本体范围内的管子及管道 100 10
53、0 100100 100外径大于 159mm工, 作温度高于 450的蒸汽管道 100 100 100 100 100工作压力大于 8MPa的汽、水、油、气管道 100 100 50 100 100工作温度高于 300且不高于 450的汽水管道及管件 100 50 50 100 100工作压力为 0.1 1.6 MPa 的压力容器 100 50 50 100 100II工作压力小于 9.81MPa的锅炉的受热面管子 100 25 25 5工作温度高于 150且不高于 300的蒸汽管道及管件 100 25 5 100工作压力为 4-8 MPa 的汽、水、油、气管道 100 25 5 100 工作 压力大于 1.6MPa且小于 4MPa的汽、水、油、气管道100 25 5承受静载荷的钢结构 d 100 25II工作压力为 0.1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11 爸爸妈妈在我心中教案配套
- 人音版三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3课《柳树姑娘》教学设计
- 麻醉医生岗位职责培训课件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音乐第三单元《八音之乐》 教学设计001
- 血液传播的致命疾病
-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5.1.1轴对称图形公开课教学设计及反思
- 门店安全运营升级
- 预防溺水平安成长
- 大单元十 课时三 矛盾观 课件-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 2025年度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试题答案
- 2022年10月自考00830现代语言学试题及答案含解析
- 三年级下册数学计算去括号练习400道及答案
- 2024年四川蓬安相如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快乐读书吧:十万个为什么 整书阅读 课件
- 保安员心理测试题及答案
- YY/T 0489-2023一次性使用无菌引流导管及辅助器械
- 中医药适宜技术颈椎病课件
- 幼小衔接视野下大班幼儿学习习惯的现状调查及养成策略研究
- 中职电子商务班级建设方案
- 2024年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小儿常见病的预防和护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