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北京市旅游综合改革发言材料今天,来到四川省峨眉山市参加全国旅游综合改革座谈会,向国家旅游局汇报北京旅游综合改革情况,并与各兄弟省市旅游管理部门共同交流综合改革工作经验,希望借此机会向兄弟省市学习和取经。近年来,北京市旅游委在国家旅游局大力指导下,紧紧围绕推动北京旅游转型升级,不断深化旅游综合改革思路,积极探索、先行先试、多措并举,全面推进建设国际一流旅游城市,特别是2012年国家旅游局批准北京市成为全国首个省级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以来,北京旅游综合改革开展了系列的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创新和突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北京市委作出的关于认真学习贯
2、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决定,为北京旅游业带来了重大机遇和巨大发展空间,必将有利于加快北京旅游的全面转型升级,激发市场活力、培育市场主体、释放消费需求,形成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发展模式。下面根据会议安排,将北京市旅游综合改革工作情况作简要介绍。一、北京旅游综合改革的主要做法近年来,北京市面对国际经济持续低迷的新挑战、贯彻落实旅游法的新契机、实施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点的新机遇,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旅游局和市委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一系列指示精神,着眼首都城市性质和功能定位,加快推动北京旅游业综合改革。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政策管理创新,强化旅游与其他部门和领域协调合作,建立旅游经济促进联动
3、机制,努力探索出具有北京特点的旅游综合改革路径。(一)率先实现旅游发展体制改革创新北京市委市政府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做出了创新旅游发展与管理体制的重大决策,将原市政府直属机构-旅游局升格为旅游发展委员会并纳入市政府组成部门,同时决定从2011年起增加资金用于促进旅游发展。旅游委成立后着眼于建设国际一流旅游城市和把旅游业打造成重要的支柱产业,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努力推进旅游资源多样化、旅游管理精细化、旅游服务便利化、旅游市场国际化。工作中,强化了产业促进、资源统筹、发展协调、服务保障职能,突出了投资消费双轮驱动,城市农村两个市场,区域合作共同发展。2013年北京市旅游业全年旅
4、游总人数2.52亿人次、比上年增长9%,旅游总收入3963.2亿元、比上年增长9.3%,旅游特征产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占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比重8.6%,旅游餐饮和购物消费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重24.4%。(二)率先落实72小时过境免签相关配套政策经国务院批准,北京从2013年1月1日起实施对45个国家和地区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极大地促进了入境旅游的发展,使北京市为之争取十年余的政策取得重大成果。同时,积极推动72小时过境免签相配套的政策体系,进一步优化入境旅游服务环境,提升首都国际影响力。(三)探索统筹资源的旅游化实现方式为促进全社会树立大旅游理念,推动旅游资源多样化,2012年北京
5、市政府首次出台了鼓励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设立旅游开放日指导意见,目前已有100多家社会单位设立了旅游开放日。目前,正在制定旅游开放单位建设规范。(四)形成系列旅游综合改革试点阶梯政策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取得积极进展,北京旅游业发展活力和动力不断释放。出台了一批促进北京旅游发展的相关意见,组织研究了一批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北京旅游转型升级的最新成果,正在探索一批重点工作的配套政策。2012年北京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北京市旅游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2013年,北京市委市政府审议通过了关于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的意见,为旅游与文化的融合发展指明了方向。根据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北京市旅游产业发展若干意见,明
6、确了部门分工,启动实施15项重点工作,起草了北京市旅游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和北京市贯彻国民旅游休闲纲要的实施意见。成功举办了“可持续的城市发展与北京旅游转型升级”座谈会,组织研究并出版了旅游思辨、广义旅游学、新型城镇化与旅游发展等最新研究成果,为推进旅游综合改革提供了智力支持。(五)搭建规划、政策、金融、科技产业支持体系注重把产业发展中的难点瓶颈问题作为突破口,搭建了规划、政策、金融、科技“四位一体”的产业支持体系。2013年,旅游大项目明显增加,古北水镇、环球影城、岔道古城等项目取得重大进展,全市投资1亿元以上的项目达54个,总投资超过1200亿元。旅游投资快速增长,旅游发展基金累计投资金额达7
7、.2亿元,带动70亿元的社会资本投入北京旅游产业。依托产权交易所建立了全国第一家旅游资源交易平台,已有58个项目上线交易,融资需求达70亿元。(六)探索北京城市形象与市场国际化区域发展新方式在国家旅游局的鼎力支持和外交部、民政部、国家旅游局等部门的具体指导下,2012年9月,世界上第一个以城市为主体的国际旅游组织-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wtcf)在北京宣告成立,总部永久设在北京。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成立仅仅一年多,会员总数已达122个,成立了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专家委员会、民航服务分会、旅游服务分会和媒体合作分会四个分支机构,引起包括联合国在内的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与联合国国际环境与
8、健康组织签署了战略合作伙伴协议,并联合举办了“城市可持续发展与旅游”圆桌会议。北京香山旅游峰会的国际影响力迅速提升,首次推出了由中国城市主导制定的世界旅游城市旅游合作与服务基本规范,首次发布了引导世界旅游城市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评价体系。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出席2013北京香山旅游峰会并讲话,对推动中国和世界各旅游城市加深了解、扩大合作产生深远影响。国际旅游交流与合作更加深入,以“中俄旅游年”为载体,组织北京家庭赴莫斯科开展旅游交流活动,习近平主席出席俄罗斯“中国旅游年”开幕式时给予了高度肯定;全年接待法国大巴黎区、美国芝加哥、加拿大渥太华、意大利米兰、丹麦哥本哈根、芬兰赫尔辛基、韩国京畿道和
9、厄瓜多尔旅游部等10多个城市、地区旅游部门及拉美国家部分市长议员的来访,组织20多批次的境外出访。成功召开第五届“9+10”区域旅游合作会议,达成“2013北京共识”,倡导成立了入境旅游、旅游媒体、旅游研究机构和旅游投资促进四个合作联盟,区域旅游合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对口援助工作取得新进展,宣传对口地区旅游资源,组织三省三区对口地区参加北京大型展会和旅游管理干部培训。发挥首都旅游发展联席会作用,推动跨行业、跨部门旅游综合项目落实,促使社会资源向公众更多开放。(七)加大“旅游六要素”资源融合改革力度围绕“必购、必吃、必看、必住”消费热点,突出“北京礼物”和“吃在北京”、“看在北京”亮点,持续挖掘消
10、费潜能。成功举办了2013北京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和第十届“北京礼物”旅游商品大赛。“北京礼物”市场营销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已开业和试营业礼物店近百家,在售“北京礼物”近2000款,北京礼物”电子商务网站投入试运行。创新“吃在北京”旅游美食推广方式,举办了旅游美食贺岁季和美食春晚,推出了“看在北京”系列旅游演出推广手册和33家“北京人家”。(八)确保综合改革最基本的行业监督管理创新有效以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和游客满意度为核心,研究创新旅行社、导游员管理与准入机制措施,重启旅行社等级评定,首批60家等级旅行社榜上有名。认真开展旅游星级饭店和等级景区管理及评定与复核工作,2013年,有34家星级饭店、4
11、家a级景区被取消资质,16家星级饭店、8家a级景区被限期整改,社会反响很大。行政许可事项精减合并,行政审批工作更加注重引导和延伸服务,工作效率和效益同步提升。旅游行业节能减排工作成效明显。乡村旅游加快发展,市级民俗旅游村和京郊旅游新业态数量不断增加。安全管理有序推进,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年实现旅游安全生产责任零事故。(九)以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动旅游管理融合综合改革围绕着全市宾馆饭店、景区景点等传统旅游资源,大力实施了环境、管理、服务、素质、设施五大提升工程,加大对绿色饭店的评定和推广力度。大力发展智慧旅游,建设智慧旅游服务监管平台。建立和完善旅游集散体系,形成以公共交通为基础,旅游集散中
12、心和集散地为节点,通达各旅游目的地的便捷的集散服务体系。出台北京旅游公共服务三年建设指导意见,出台北京智慧旅游行动计划纲要(20122015年)和“智慧景区”、“智慧饭店”、“智慧旅行社”、“智慧旅游乡村”4个建设规范。编制了区县“十个一”和景区“九个一”便民服务工作达标创优细则,制定了北京旅游信息化发展规划(2014-2016年)和旅游咨询服务管理规范。完善了市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区县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旅游咨询站三级管理机制。“旅游进社区”项目荣登“2013年中国旅游公共服务创新top10”榜单。(十)探索行业人员监管培训改革方向采取创先争优与典型激励相结合、集中培训与技能竞赛相结合等方法,组
13、织开展了第十四届“首都旅游紫禁杯”评选表彰,树立宣扬旅游行业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每年举办境外旅游专题高级培训班;2万多名人员参加“百千万”京郊旅游培训、近2万名导游员和领队的资格考试及400余名4星级以上饭店、4a以上景区总经理副总经理的集中培训;广泛开展了旅游行业的职业技能、安全知识竞赛和导游员大赛等活动,收到很好效果。同时,认真筹备北京旅游大学。二、旅游综合改革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目前,北京旅游综合改革与其他地区一样,面临不少问题和挑战,主要体现在“七多七少”。(一)旅游产业发展改革多,旅游事业和旅游民生改革少。比如国民旅游休闲、黄金周等改革,旅游需求管理等。(二)城市公共服务多,旅游公共服务
14、少目前,各地加快发展旅游业的积极性非常高,但是由于缺乏土地、规划、建设、交通等方面的综合政策支撑,优先鼓励发展的旅游项目类型,如主题度假休闲区、旅游产业集聚区、主题游乐园及其周边旅游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受到制约。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和需优先发展的各类旅游服务设施很难落地,导致游客满意度提升缓慢。(三)旅游餐饮、住宿等融合多,旅游交通、娱乐融合少2013年,北京旅游购物与餐饮消费2044.1亿元,同比增长8.7%,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达24.4%。但是,旅游消费潜力还没有有效地释放出来,旅游交通、旅游商品、旅游餐饮、旅游住宿、旅游娱乐、旅游游览等消费潜力开发缺少有力的深度融合政策支持。(四)旅
15、游与农业融合多,与其他职能管理融合少旅游服务贸易是服务贸易十二大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增长最快的部分之一。自2009年以来,我市的旅游服务贸易额年均增长超过了15%,已成为推动我市服务贸易整体快速增长的重要引擎。但旅游与工商、城管、交通、商务、文化、文物、规划、市政、公安等管理融合不足。(五)谈体制多,做机制少旅游法要建立十多个机制,都未突破。(六)政府主导多,市场主导少亟需从原来政府主导转变为市场主导、政府引导(有为)、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发展思路。(七)旅游人事管理多,旅游人力资源开发少特别是推动旅游经济和旅游产业发展的高级公共管理人才,职业企业家,旅游业与城市化融合发展、与其他产业融合
16、的复合型管理人才缺乏,使得旅游业与区域发展、与新型城市化要求不相适应,创办旅游大学等高等教育机构显得十分迫切。三、北京旅游今年工作思路2014年北京旅游发展主要工作思路是围绕“一条主线、两大战略、三类市场、四项改革、五种机制、六个重点”,即:突出建设世界一流旅游城市一条主线;确立首都功能性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两大战略;发展国内来京游、入境游和市民在京游三类市场;推进综合配套、管理体制、现代市场和行业监管四项改革;健全综合协调推进、产业发展促进、城市形象推广、公共服务提升、行业运行优化五种机制;抓好提升产业促进效益、挖掘旅游消费潜能、开拓入境旅游市场、改善旅游公共环境、加强旅游交流
17、合作、推进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及机关作风建设六个重点。(一)推进四项改革以推进旅游综合改革为抓手,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部门与区县、政府与协会的关系,注重从产业结构向功能定位深化,从政策条文向法规制度深化,从政府管控向市场决定深化,从行政管理向社会治理深化,不断激发北京旅游业发展活力。1、推进旅游综合改革试点。认真落实市委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决定,从加快推进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核心要素市场、优化旅游空间布局、创新旅游投融资体制、提升旅游公共服务、改善旅游市场秩序等方面入手,推动出台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旅游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新机制、新办法
18、。同步推进延庆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县在土地利用、经营流转等方面先行先试。2、推进旅游管理体制创新。探索放权于区县、放责于协会、放事于市场的管理体制机制。加强旅游协会和学会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其社会职能,将旅游饭店星级评定移交行业协会;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筹建新的信息中心和旅游咨询服务中心。积极推动建立市区对应、体系顺畅、职能完备、权责清晰的区县旅游管理体制。3、推进现代市场体系建立。鼓励企业采取资源整合、资产重组、收购兼并、连锁经营、委托管理等方式整合旅游产业链,做强北京旅游服务品牌。探索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以租赁、入股等方式发展旅游业。4、推进行业监管方式改革。坚持标本兼治、疏堵结合,多措并举
19、、综合治理,改革“一日游”监管执法思路,实施旅游团队电子行程单监管,启用等级景区导游证验证系统,建立行业监管信息平台,健全旅游违法行为查处信息共享和投诉统一受理、转办机制,加大违法行为查处力度,提高依法监管能力。加强宣传引导,提高游客文明旅游素质。(二)健全五项机制本着与区域、市各委办局、区县、行业社团、旅游企业五方加强联动的原则,健全内容衔接、功能配套、相互促进的五种机制。1、健全综合协调推进机制。充分发挥首都旅游发展联席会的作用,加强和改进旅游综合协调机制,健全工作制度,统筹旅游与相关领域融合发展,推动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2、健全产业发展促进机制。建立旅游产业项目规划、实施、监管、评估的产
20、业促进标准和政策体系。围绕功能区规划,积极发展新型业态,推动旅游综合体大项目落地。3、健全城市形象推广机制。建立起覆盖从海外媒体到国内媒体、从中央媒体到市属媒体、从平面媒体到网络媒体、从传统媒体到现代媒体的全方位、多层次媒体资讯网络,形成城市形象推广的渠道选择、过程跟踪和效果评估新机制。4、健全公共服务提升机制。建立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管理机制,完善旅游集散中心、旅游咨询中心、旅游指示标识等公共服务设施的管理制度,完善无偿向旅游者提供旅游景区、线路、交通、天气、舒适度、医疗急救等信息和咨询服务机制。5、健全行业运行优化机制。建立加强行业培训、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的长效机制。推动制定景区最大承
21、载量核定和流量控制办法。健全景区开放审核、城镇和乡村居民利用自有住宅经营旅游业务管理、旅游突发事件监测和应对等机制。(三)明确改革重点1、优化旅游空间布局一是完善旅游功能区体制机制,加快推进旅游功能区建设;二是深度挖掘传统文化旅游资源,完善旧城规划建设管理;三是促进旅游业与相关领域融合发展,推动社会资源的旅游化利用;四是结合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完善京郊旅游发展机制。2、促进旅游生产要素发展一是积极推进旅游用地方式改革,探索与旅游业发展特征相适应的旅游供地模式;二是探索建立符合旅游产业特点的融资方式;三是进一步发挥人才和信息对北京旅游业的支持力度。3、推进旅游事业发展一是保障公民旅游休闲需求
22、;二是提供丰富的公共旅游休闲产品;三是提高旅游公共服务水平。4、进一步扩大开放水平一是建立新型的区域旅游合作机制;二是实施对外全方位的旅游开放战略;三是优化旅游发展的国际化环境。5、深化旅游管理体制改革一是进一步提高统筹协调旅游业发展的能力;二是深化各类景区体制改革;三是建立新型业态引导机制。四、研究和探索北京旅游综合改革的突破口(一)优化旅游空间布局,完善城市功能1、完善旅游功能区体制机制,加快推进旅游功能区建设。因地制宜建立旅游功能区管理制度,创新旅游功能区规划编制方式,试行“旅游引领、规划合一”的体制,将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旅游及关联产业发展规划、交通与配套设施规划、管
23、理与服务引导规划、公共设施建设规划、生态保护规划整合编制。加大政策支持,把旅游功能区建设成为北京城市功能完善的重点区域和旅游业发展的先行区域。2、深度挖掘传统文化旅游资源,完善旧城规划建设管理。深化中轴线等文化旅游核心区管理改革,探索建立专门机构,理顺相应机制,统筹文化旅游资源整体保护与综合利用,统一规划和审批核心区域文化旅游经营项目,打造世界级文化旅游区。制定城镇居民利用自有住宅依法从事旅游经营的办法,在古都风貌保护区推广“北京人家”模式,鼓励市民以房屋租赁权入股,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相关管理规定,研究对相关建筑在保持原有风格的前提下适当修复改造,引导四合院居民开展旅游经营,探索对历史文化街区
24、旅游服务的整体经营。3、促进旅游业与相关领域融合发展,推动社会资源的旅游化利用。完善传统旅游资源的创新发展机制,推动非传统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完善社会资源向游客开放的常态性管理办法。研究制定地标性建筑旅游化利用指导意见,推动地标性建筑设置观光通道和对外开放。制定知名学校和科研院所的旅游开放管理办法,促进北京教育科技资源与旅游深度融合。加强对各类文化资源的挖掘力度,建立和完善文化等部门同旅游部门的协作机制,探索有利于民间博物馆落户北京的新机制,推动首都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化成为文化旅游产品。积极推动旅游与体育部门合作,全面开展重大体育赛事观赛游,在有条件的地方设立体育旅游示范基地。4、结合新型城
25、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完善京郊旅游发展机制。进一步整合京郊旅游资源,形成都市旅游与京郊旅游的产业大格局,在首都功能分区和区县功能定位框架内实现融合发展的、生态友好型的绿色产业。整合旅游资源,创新京郊旅游的经营管理模式、产业组织模式和市场服务模式,促进联合与协作,增强京郊旅游发展能力,提升京郊旅游发展品质。在政策上向京郊旅游业发展倾斜,把京郊建设成为北京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腹地和市民休闲度假的重要基地。依托传统村落、特色景观旅游村镇,从布局到规划,从外部引导到村民组织,从政策支持到主体运作系统加以规范,构建推进旅游小城镇建设的制度,整合涉农政策支持京郊旅游发展。从培育旅游产业出发,整合现代农业、环境整治
26、、村镇建设等政策,全方位促进京郊旅游发展。(二)促进旅游生产要素发展,改革旅游供给制度1、积极推进旅游用地方式改革,探索与旅游业发展特征相适应的旅游供地模式。建立旅游业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机衔接的制度。支持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编制专项旅游用地规划。建立年度重点旅游项目审核与旅游用地供应的联动机制;建立重点自然文化资源名录,在编制土地利用规划时预留资源保护和旅游建设用地,依托农村集体耕地、林地发展乡村旅游的,按照设施农业政策放开一定比例的建设用地指标;对度假类旅游项目降低旅游项目容积率要求;探索将租用集体土地发展乡村旅游业的期限从20年延长到40年。2、探索建立符合旅游产业特点的融资方式。发挥北
27、京金融中心的优势,建立旅游业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促进旅游资本在北京集聚。以旅游产权交易为平台,研究创新旅游金融衍生产品。探索旅游经营权抵押等旅游融资的渠道与方式,开辟多样化的旅游融资渠道。设立旅游融资担保公司、旅游投资公司和旅游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加大金融对旅游新业态发展的支持力度。健全旅游产业再担保服务体系,支持金融机构创新旅游信贷服务,拓宽旅游企业融资渠道。3、进一步发挥人才和信息对北京旅游业的支持力度。积极推进人才培训交流和信息咨询平台建设。积极推动北京旅游大学筹建,加强政策支持,建立北京立体教育培训体系,把北京建设成为面向全国的旅游教育培训基地。探索旅游职业科学分类,建立旅游业相关人
28、才储备和交流制度;鼓励和支持旅游产业咨询机构的发展。推动建立三级导游员管理制度,推进导游员准入与管理体制改革、实行导游员见习期制度、完善导游员薪酬保险制度、完善旅行社和导游员退出机制。建立景区讲解员管理制度,探索建立专家和学者从事兼职旅游讲解制度。(三)推进旅游事业发展,健全旅游公共服务1、保障公民旅游休闲需求。进一步落实带薪休假制度,研究实行弹性休假的制度性安排,出台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游的政策文件,逐步试点推行中小学生春假和秋假制度。全面梳理现行的社会管理制度,逐步消除公民自由出游的各种障碍。探索建立相关制度,为弱势群体、特殊群体出游提供支持,使旅游权利能更好地覆盖首都市民。2、提供丰富的公
29、共旅游休闲产品。建立健全根据居民和游客分布建设城市旅游休闲公园和旅游休闲产品制度,推动公共旅游休闲产品均等化建设。进一步推动公益性的城市公园、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向游客开放。完善利用公共资源建设景区门票以及景区内游览场所、交通工具等另行收费项目的价格制度。3、提高旅游公共服务水平。把旅游公共服务作为城市非基本公共服务建设的重要内容。建立和完善旅游咨询体系、旅游集散体系的建设和管理体系。在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中,应将常住人口和旅游常态人口确定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配套和旅游实体项目建设用地指标。发布实施全市统一的旅游公共服务标准体系,逐步实现旅游公共服务的日常动态管理。落实旅游目的地最后一公
30、里的交通与环境治理的责任。(四)进一步扩大开放水平,优化旅游发展环境1、建立新型的区域旅游合作机制。充分发挥首都旅游业的带动和辐射作用,着力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中走在前列、做出亮点。对接旅游发展规划,联动打造和推介区域精品旅游线路;推行区域无障碍旅游建设;实现旅游信息交流共享,质量监督联动合作;构建旅游产业政策联盟,推动旅游产业政策创新,构建区域旅游产业互动合作平台。2、实施对外全方位的旅游开放战略。提高入境游客通关便利化水平,建成无障碍国际旅游空港,缔造世界旅游中心地位。扩大72小时免签范围,实现与其他城市72小时免签政策对接,推进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会员城市互相免签待遇。构建北京免税店购物体
31、系。完善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工作机制,强化与国际旅游组织的合作机制。依托驻外使领馆等机构在海外设立北京旅游办事处和北京旅游形象店。3、优化旅游发展的国际化环境。研究设立旅游中央商务区,吸引国际著名旅游集团、跨国公司等国际机构和旅游非政府组织集聚。依托旅游投诉、游客满意度和旅游标准化机制,细化社会各领域管理,全面提升社会的旅游功能。健全旅游综合执法机制,巩固和完善旅游、公安、工商、交通、城管联合执法机制。建立旅游违法、违规行为查处信息共享机制和案件移送调查办理机制,抓紧建立统一的旅游投诉受理机制,在旅游热点区域,探索建立综合性的旅游执法机构、旅游警察制度。(五)深化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创新旅游管理方
32、式1、进一步提高统筹协调旅游业发展的能力。加强北京市与中央各部门的协调,促进辖区内相关资源的旅游利用,推动出台旅游业综合改革试点政策,制定首都旅游协调需求的实施意见。充实旅游委员会统筹协调职能,增强引导旅游产业发展、推动产业融合、旅游公共信息发布、旅游投诉统一受理等方面的职责。扩大兼职委员数量,进一步完善兼职委员的工作机制。理顺政府和社会的关系,进一步发挥各类旅游协会等社会组织在促进旅游经营和服务质量方面自律管理的作用。2、深化各类景区体制改革。进一步推动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文物保护单位、森林公园、水利风景区、地质公园、湿地公园等景区主管部门完善管理职能,逐步实现从空间管理向职能管理回归。
33、在完善景区资源保护制度的前提下,提高景区的市场化水平,鼓励有条件的景区推动所有权、经营权和管理权分离。 3、建立新型业态引导机制。探索建立旅游景区开放会商制度,对拟开发的新景区进行会审,对有创意、有前景的新产品和新业态优先支持。积极推动旅游新业态发展,对潜力大、前景好的旅游新型业态予以资金和政策的扶持。建立大型旅游项目通报和会商制度,探索对大型旅游项目综合效益的评估机制,提高旅游项目建设科学决策水平。成都市旅游综合改革发言材料近年来,在国家旅游局和省旅游局的大力支持和悉心指导下,我市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旅游产业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成都旅游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明显提升。今年一
34、季度,全市接待游客总人数4290.71万人次,同比增长20.14%,其中接待入境旅游者人数35.62万人次,同比增长28.92%;实现旅游总收入354.78亿元,同比增长26.03%。其中旅游外汇收入14028.84万美元,同比增长25.82%。在此,我谨代表成都市旅游局向各位领导和同志们长期以来对成都旅游发展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就推进成都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情况简要作一汇报。一、主要工作和成效(一)建立统筹协调的管理机制成立了市级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推进旅游综合改革工作。今年3月,我市调整了市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成员,由30人增加为39人,新增相关市委副秘书长
35、为成员,以加大旅游产业发展的统筹力度,新增市委目督办主要负责人为成员,以加大目标督查工作,新增市级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以促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同时,明确了各成员单位的职责任务。探索建立了一个旅游功能区一个市级领导牵头、一个推进机构、一个重大项目库、一套产业政策、一套目标考核办法的“五个一”统筹推进机制。为进一步推进功能区建设,经市委、市政府同意,2013年6月,我市将龙门山生态旅游综合功能区、龙泉山生态旅游综合功能区调整为龙门山、龙泉山生态旅游综合功能区。功能区合并后及时召开了领导小组全体会议,确立了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人选,明确了市级成员单位名单。成立了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原来两个功能区
36、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进行了调整合并,精简了人员,保留了骨干,强化了各自的工作职责,建立健全了各项工作制度和内部管理制度,明确了工作重点和思路。有关区(市)县及时相应调整了与市上相对应的领导小组和领导小组办公室。(二)完善权威系统的规划体系修编了全市旅游总体规划,提出了全市旅游“一区两带”(都市旅游区、龙门山旅游发展带、龙泉山旅游发展带)的空间布局。采取“总体规划、生态保护与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城镇体系规划、文化与体育规划、交通与配套设施规划、管理与服务引导规划”等“七规合一、上下联动”的编制方法,编制了龙门山、龙泉山生态旅游综合功能区总体规划,并明确功能区总体规划为功能区顶层规划,功能区内
37、的所有规划都要与之相衔接。在功能区总规指导下,编制了起步区控制性详规、重大产品城市设计以及街子等旅游古镇形态、业态、文态、生态“四态”提升规划。为确保规划实施,从空间指引、特色塑造、建设引导等方面,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编制了龙门山功能区规划技术导则,初步形成了功能区总规、起步区控规、重大产品城市设计、规划技术导则等权威系统的规划体系。龙泉山功能区编制完成了龙泉山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和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绿道建设规划等7个专项规划。功能区内的都江堰、崇州、大邑、蒲江、新津“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规划”已完成,并成功创建“四川省省级旅游度假区”。(三)不断推进旅游业改革创新切实转变旅游工作职能。按照
38、今年全国、全省和全市旅游工作会议精神及“转型升级、优化监管、强化服务”的总体思路,为深化旅游综合改革,转变工作职能,我市积极推进导游导服司挂靠向导游协会注册、实行会员制转化,成都成立了两家导游分会,同时把全市星级农乐、乡村酒店评定权下放给成都市旅游协会,推动旅游行业自治、自律管理。加大金融支持旅游发展力度。2012年8月,我市发改委、金融办、旅游局与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营业管理部联合制定并印发了做好金融支持旅游业加快发展工作的通知,从各金融机构要将旅游业列为重点支持行业、不断创新适合旅游业的特色金融服务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金融单位对成都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都会
39、展旅游集团等文化旅游企业授信总额超过80亿元。搭建市场导向的投融资平台。龙门山相关六市县和成都文旅集团共同出资,注册资金2.2亿元,成立了龙门山功能区平台公司龙门山旅游投资有限公司,并已获得四川省中行50亿元的贷款授信。功能区平台公司坚持市场化导向,“边进边做边退”,发挥投资引导作用,撬动社会资本参与旅游投资建设。2011年7月龙门山功能区平台公司成立以来,已投资3.6亿元建设平乐古镇二期项目。龙泉驿、邛崃等区(市)县也分别组建了文化旅游开发公司,拓宽融资渠道。(四)强化产业发展的要素保障在产业资金保障方面,市级旅游发展专项资金逐年增加。市级旅游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和旅游业
40、态调整、旅游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建设、旅游宣传营销工作等方面。在市级旅游发展专项资金中,安排了近50%的经费用于旅游综合改革试点方面的工作,其中,龙门山、龙泉山生态旅游综合功能区专项经费由2011年的300万元增加到现在的400万元。在项目用地保障方面,在2011年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全市重大旅游项目和旅游公共服务设施项目用地出让价格可按不高于土地征收成本公开出让,差额部分由政府补贴等政策基础上,2012年8月,我市根据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推进旅游产业用地改革试点有关工作的通知精神,结合成都实际,制定上报了成都市旅游产业用地改革试点方案,主要包括探索旅游用地功能复合区管理等方面内容。(五)创新以客为
41、尊的营销服务树立“以客为尊”理念,以游客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角点,创新旅游宣传营销,全力提升服务质量。在央视投播了“财富之城、成功之都,中国最佳旅游城市”为主题的形象宣传片;与移动、联通、电信合作,开通了外地游客到达欢迎短信;政企联手,在韩国、台湾、香港设立了成都旅游体验中心,在日本、新加坡等境外7个主要客源市场设立了成都旅游宣传营销总代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重点开展了区域旅游营销合作;探索建立“城市旅游整合营销工作机制”,推进成都“最佳旅游联盟”建设,最佳旅游联盟单位现已发展到900多家;整合旅游资源和公共服务资源,发行的天府通系列卡的存量客户及成都旅游一卡通-“天府通熊猫卡
42、”客户已达700余万。(六)推进智慧旅游的体系建设以国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为契机,编制了成都智慧旅游总体规划,明确“智慧漫城”的智慧旅游城市总体规划目标定位,通过智慧化手段将“慢城”成都建设成为“满城”的旅游数字化、信息化智慧化,并将总体目标分解为“慢生活”智慧旅游城市、国际化智慧旅游城市、智慧旅游枢纽城市。制订了成都旅游信息化服务规范和成都智慧旅游景区、智慧旅游饭店、智慧旅游旅行社建设规范;建立了成都旅游微博、成都市旅游局oa办公平台系统;开通了手机“成都旅游一点通”,实现手机智能旅游;建成的智慧旅游数据中心平台拥有40万条旅游信息数据;建立的成都旅游呼叫中心,具备了咨询服务和投诉受理等服务功
43、能;启动了成都旅游综合管理信息服务中心建设。 二、存在的不足我市在推进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对发挥市场主导作用,促进旅游市场要素合理配置,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的研究和推动不够;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目标任务需进一步分解落实;优化旅游产业管理体制需要加强,促进旅游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旅游产业综合抓的力度需要加大;旅游开发经营和投融资机制需要进一步创新。三、下一步打算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旅游法,在国家旅游局和省旅游局的指导下,按照“科技兴旅、环境兴旅、文化兴旅、改革兴旅”总体取向,坚持“全域成都、全面推进、融合发展”思
44、路,坚持旅游产业综合抓,深入推进旅游综合改革,努力实现成都旅游业“由观光旅游为主向观光度假和康体养生、由单一的旅游景区(点)向旅游产业聚集区、由单个的门票经济向旅游综合产业、由传统粗放式运作向精细化管理服务、由资源依赖型向产品打造型、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的转变,加快推进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建设。一是推进旅游管理体制创新。深化旅游功能区一体化体制改革,进一步优化完善龙门山、龙泉山生态旅游综合功能区总体发展规划以及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土地利用等各类专项规划;研究制定加快生态旅游功能区建设的土地、财政、税收、投资、融资、人才等方面扶持政策。推动重点区(市)县在旅游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积极推动都江堰市围
45、绕建设国际旅游城市创新管理体制,加快推进都江堰市由景区管理向国际旅游目的地管理转变;以温江区为重点,探索城市近郊区(县)旅游综合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休闲度假旅游发展。充分发挥旅游行业协会的作用,支持旅游社会组织建设,使其切实承担起服务会员和自律管理的职能。改革旅游业发展评价体系,引导各级政府更多关注旅游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二是健全旅游综合改革协调机制。发挥市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的统筹职能,建立健全工作规则,建立更加符合旅游综合产业特征的协调机制。统筹、规划、开发、管理重点旅游资源,切实解决旅游资源管理“条块分割”的局面,推进旅游资源一体化管理。加强旅游综合执法机制建设,完善
46、旅游市场监管协同机制,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三是推进旅游开发经营和投融资机制创新。推行旅游资源开发分类管理,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有序开发旅游资源。探索旅游景区经营管理新模式,合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引导旅游产业集聚集群发展,推进旅游项目投资、旅游商品开发等走园区化、景区化和综合体化发展道路。加强对免税店的研究,积极争取扩大免税店的设立和经营范围。积极探索在旅行社等场所设立个人本外币兑换网店,改善金融服务水平,增加游客本外币兑换的便利性。积极探索设立旅游业投资基金,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进入旅游业,增加旅游业投资资本供给,克服单纯通过银行信贷的融资困难等问题。充分发挥国有平台公司旅游投资引导作用,吸引社会资
47、金投入旅游项目建设。支持旅游企业发展,在优质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和运营中加快发展壮大旅游龙头企业。四是加强旅游产业用地保障。积极争取国家部委批复旅游产业用地改革方案。创新旅游产业土地利用规划机制,探索建立专项规划的动态评估和修编机制。积极探索旅游产业用地新方式,建立健全土地收益分配机制。优化建设用地指标优化配置机制,深化完善建设用地指标交易市场机制。探索建立旅游产业节约集约用地评价体系。五是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强化大旅游观念,认真研究建立促进旅游与文化、农业、林业、体育、商业、会展、金融保险等融合发展的工作机制,促进产业融合发展。以文兴旅,推动旅游与文艺、建筑、文物、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文化
48、资源相结合,挖掘民间传统文化,开发文化旅游产品体系,建设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区。商旅互动,配套完善旅游设施,打造商务会展休闲旅游区。农旅互促,推进旅游城镇建设,打造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示范区。创新业态,积极开发旅游电子商务、自驾车旅游、温泉疗养、医疗养生、修学教育、山地运动、体育赛事、低空飞行、旅游演艺等新兴旅游业态,完善旅游产业要素体系,延伸旅游产业链条,促进成都市旅游产业经济纵深发展。六是加快智慧旅游建设。以旅游信息化推动旅游现代化,完善成都智慧旅游数据中心功能,加快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智慧旅游管控平台、旅游行业孵化与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建立旅游移动端智能服务系统、旅游咨询和投诉系统、电子商
49、务应用系统、智慧旅游行业管理系统、虚拟旅游系统。选择三个区县、十家景区、十家酒店、十家旅行社和十家农家乐,作为智慧旅游建设的示范试点工程,推动旅游产业全面健康发展。七是拓展旅游客源市场。集中塑造“财富之城、成功之都,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品牌,政府重点推介城市旅游形象,企业重点推介旅游产品,增强旅游营销合力。积极拓展成都旅游一卡通“天府通熊猫卡”的使用范围和营销渠道。抓好重大节会营销,细分客源市场,实施精准营销,综合利用友城、蓉欧快铁、国际航线及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等资源,加强与星巴克、携程网和万事达卡等的合作,持续进行旅游宣传营销。四、两点建议(一)建议国家旅游局对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城市给予政策支
50、持,支持在试点城市注册符合条件的中外合资旅行社,从事相关旅游业务。(二)建议国家旅游局加强对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针对试点城市的改革内容,每年选择1-2项重点,以通知等形式下达工作任务,适时进行督促检查,促进试点城市提高旅游改革成效。秦皇岛市旅游综合改革发言材料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开展以来,秦皇岛市按照国家、省关于旅游综合改革工作的部署,坚持“统筹安排,大胆尝试,突出重点,全面推进”的原则,创新工作举措,加快工作进程,改革工作切实有效推进。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主要改革进展和取得的成绩1、改革旅游体制机制,建立综合产业综合抓的工作格局。一是强化旅游综合协调机制。对旅发委组成人员进行充
51、实和调整,将涉旅相关部门全部纳入综合协调范围,强化市旅游发展委员会的宏观调控职能。二是完善旅游联合执法机制。制定旅游市场秩序综合整治方案,明确各部门在旅游执法中的职责和任务。在暑期等重点时段,旅游部门牵头,联合公安、工商、城管、交通等涉旅执法部门人员,实行集中办公、联合执法。三是建立旅游行业自律机制。完成旅行社、饭店、景区和导游协会的换届工作,在选举方式上由指派任命,改为自荐、推荐、竞职演说、民主选举等方式;在运行机制上,实行会长轮值制,人财物全部独立,真正使协会自主发挥作用。 四是探索旅游产业用地创新机制。秦皇岛市旅游产业用地改革试点总体方案获国土部批复,在实行差别化土地供应、扩大增减挂钩指
52、标使用范围、实行旅游用地分类管理、构建旅游产业用地新机制等方面做出探索和尝试。2、推进北戴河新区开发建设,打造旅游资源一体化管理创新示范区。一是实现资源整合。打破行政区划,单独划出昌黎、抚宁两县沿海425.81平方公里的区域,成立了“北戴河新区”,设置了副厅级管委行政序列。二是实现规划整合。新区各专项规划全部依托旅游产业空间布局规划部署安排,实现了休闲旅游度假产业和空间布局规划与新区土地总规、城市总规的“三规合一”。三是实现管理整合。新区对辖区行使管理、监督、协调、服务职能,除规划审批权外,其他行政职能全部下放给新区。成立新区综合执法局,在新区部门内部建立联动机制,实行全覆盖一体式执法。3、转
53、变旅游发展方式,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一是以标准化为工作抓手。推进旅游管理从行业管理向目的地管理模式转变,制定了沙滩浴场管理与服务规范等12项秦皇岛特色的行业标准,并均成功上升为地方标准。秦皇岛市严格按国际标准推进涉俄旅游工作获国务院副总理汪洋批示肯定。二是以产业聚集区为有效载体。根据资源特点和功能布局,重点谋划了10个特色休闲产业集聚区,其中北戴河新区高端休闲度假等3个取得实质性进展。葡萄酒产业聚集区管委会和圆明山旅游产业聚集区管委会正式挂牌成立。三是以全域化发展为目标。编制了全域发展战略规划,将旅游专项资金由原来的景区投入为主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倾斜。先后投入1000余万元,实施旅游交通标识及
54、休闲服务设施导引建设工程,设置指示牌、标识牌和宣传牌500余块。2013年,秦皇岛市荣膺“城市公共休闲服务与管理示范城市”称号。4、深化旅游产业融合,拓展旅游发展新空间。一是思路融合。建立文化、体育、商务、外事等涉旅相关部门融合对接工作机制,定期通报工作思路、工作计划和工作方案,将各部门的资源和活动向旅游倾斜靠拢。二是产业融合。推进旅游与工业、农业、文化、会展、商贸、体育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建立乡村休闲旅游资源数据库,出台进一步加快乡村休闲旅游的意见,打造了10条乡村旅游精品绿道。将各类体育文化节庆活动纳入旅游活动,进行市场化运作,今年开展邓小平“爱我中华、修我长城”题词30周年、毛泽东“浪淘
55、沙北戴河”诗词发表60周年等系列活动。编制秦皇岛市会展经济发展规划,以旅游带会展、会展促旅游,力争把会议会展业打造成引领带动高端服务业发展的新引擎。三是产品融合。将文化、体育、科技等交流活动,从游客的角度进行包装打造,形成特色化的旅游产品。目前,我市举办的“6789”音乐节、北戴河国际轮滑节、昌黎葡萄酒节等已经成为参与性强、富有吸引力的品牌旅游产品。5、建立新型旅游营销模式,完善立体化的营销体系。一是由景区各自为政促销向全市统一营销转变。采取政府与企业捆绑销售的方式,成立由市旅游局和13家4a级景区共同组成的品牌景区营销联盟,共同选定市场、共同出资、共同促销,重实效、接地气,形成了政府主导、市
56、场主体、企业运作的旅游营销新机制。二是由传统营销模式向现代营销模式转变。改变以往传统促销方式,充分发挥新媒体、自媒体作用,借助网络、微博、微信等现代信息手段,大力开展微营销,仅秦皇岛旅游微信平台关注粉丝超10万人次。三是由城市营销向区域营销转变。加强与北京、天津、唐山、承德等省市的联系合作,组建了环渤海、辽冀蒙等区域合作组织,打造了“京-承-秦”和“承-秦-唐”两个金三角。6、开展智慧旅游城市建设,加快旅游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一是高起点谋划。按照国家旅游局建设国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工作导引要求,科学制定秦皇岛市智慧旅游项目方案,提出建设“一个平台、三大服务体系”,即建设智慧旅游云平台,打造公众服
57、务、行业服务、管理服务三大服务体系,成功申列为第二批国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二是高标准要求。理念上领先,系统每个模块、功能、内容在研发前都邀请行业人士座谈研讨;软件技术领先,系统具有前沿性、功能性和实用性,利用面向大众的最新信息技术,打造最便捷、最开放、最实用的应用平台及工具;硬件设备领先,所有硬件设备都采购业内知名品牌。三是高效率推进。全面完成总投资4036万元的智慧旅游一期建设,建成智慧旅游应急指挥中心,实现智慧旅游与平安城市和智能交通实现视频监控信号共享,100台信息查询终端布设到位,实现城市重点街区、所有旅游景区、15处游客集聚地的无线wifi覆盖。通过智慧旅游体系建设,秦皇岛从旅游产业
58、发展方式、管理模式和产业链构成等方面进行重构,原本互不相连的景区、酒店、旅行社以及各类旅游信息系统与智慧旅游云平台有效联通对接,实现实时信息共享,秦皇岛因此进入了信息对称、服务到位、管理有效的智慧旅游新时代。二、旅游综合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1、改革的力度、深度、广度需要进一步拓展。改革措施偏重于发展层面,制度层面的创新内容较少。在解决制约旅游产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上力度不够,突破性不多,手段不足。2、改革的参与意识需要进一步强化。各县区、各旅游企业参与融入改革的动力不足、意识不强,还没有形成上下互动、左右联动的工作局面。 3、改革的手段、方式需要进一步丰富。破解旅游业发展瓶颈的大动作、真措施、硬手段还比较少,与改革的本质要求还有较大差距。4、需国家层面给予的政策支持。一是协调相关部门在秦皇岛设立免税商店,实行北戴河新区离区免税政策。二是协调相关部门将北戴河新机场列入国家开放口岸计划,实行落地免签政策。三是将秦皇岛列入向境内外重点推介的精品旅游线路。四是将秦皇岛作为接待俄罗斯游客重要度假目的地,在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届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物理高三第一学期期中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 2025届安徽省长丰县朱巷中学高二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
- 2025届湖南省益阳市桃江县物理高三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22中学2025届物理高二上期中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届宁夏回族自治区长庆高级中学物理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江西省南昌市(2024年-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人教版能力评测(下学期)试卷及答案
- 《手术室护理工作》课件
- 恒大地产文案分析课件
- 急性胰腺炎个案护理课件
- 急性职业中毒诊知识护理课件
- 旅游学概论(郭胜 第五版) 课件 第5、6章 旅游业、旅游市场
- 安全隐患规范依据查询手册22大类12万字
- 外科病例分析
- 一年级10以内口算100道题(共20套)-直接打印版
- mtl营销管理流程
- 小学教学整改方案及措施
-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件专家版6第六讲 五胡入华与中华民族大交融(魏晋南北朝)
- 《欧洲民间故事》测试题
- 《狼和鸭子》PPT课件小学幼儿园儿童故事表演幻灯片背景有音乐
- 储能电站安全教育培训
- 课程教学与课程思政内容融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