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检测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1页
【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检测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2页
【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检测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3页
【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检测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4页
【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检测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部编版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测试语 文 试 卷学校_ 班级_ 姓名_ 成绩_一、积累与应用(共26分 ) 1.下列每组词语加点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 机杼 zh 殷红yn 污秽hu 忧心忡忡chnb. 点缀 zu 愧怍zu 修葺q 毛骨悚然 sc. 譬如 p 吞噬sh 气氛fn 怏怏不乐ynd. 漂白pio 羸弱yn 揩拭ki 屏息凝神 bn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一项是( ) a. 俯瞰 凛洌 深恶痛绝 鞠躬尽悴b. 辔头 厄运 颠沛流离 忍俊不禁c. 斑澜 亘古 警报叠起 锋芒必露d. 累赘 取谛 契而不舍 心有灵犀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当新冠病毒轰轰烈烈地向

2、我们人类杀来时,全世界人民都为之恐慌。b. 比起去支援抗疫一线的那么多逆行者的艰辛,我们被迫宅在家里的不适是多么微不足道。c. 现在虽然解封了,但疫情还没有结束,还要继续做好防护,但很多人对此不以为然,出门连口罩都不带了。d. 我们同学们要以身作则,切实做好个人防护,保护了自己,就是保护了大家。4.下面语文知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鲁迅虽然是伟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但也具有普通人的平凡和朴实,这一点儿从回忆鲁迅先生和阿长与两文中可以看出。b. 爱莲说通过对莲花的描写和赞美,歌颂了莲花坚贞高洁的品格,从而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以及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厌恶。c. 木兰诗中的“将

3、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运用了对仗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木兰激烈悲壮的征战生活。d. 卖油翁作者是北宋欧阳修,字永书,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选自他的归田录。5.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我对这次考试充满了信心,”他对我说,“因我准备得很充分。”b. 三月初,微风还带着寒意。淇河边的垂柳却迎风招展,满枝嫩叶、翩翩起舞,仿佛在迎候来自各方的早春游人。c. 参加会议有编辑、记者、作家、和教师。d. “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直觉,昼夜不断地筹划计算时,要有数学见地,决定方案时,要有勇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6.古诗文默写:(1)念天地之悠悠,_。( 陈子昂登

4、幽州台歌 ) (2)不畏浮云遮望眼,_。(王安石登飞来峰 )(3)木兰是位有血有肉的巾帼英雄形象,她既有着“ _,关山度若飞”的飒爽风姿,也不乏“当窗理云鬓,_”流露出的娇美姿态。(木兰诗 ) (4)苔痕上阶绿,_ 。( 刘禹锡陋室铭 )(5)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_,_。(6)落红不是无情物,_。( 龚自珍乙亥杂诗 )7.名著阅读。他是一个“健壮、沉默而又有生气”的上等车夫,为了争取起码的生存权利而奋斗、挣扎,最终走上一条自我毁灭的道路。这部作品叫_,是现代作家 _的代表作,小说中与主人公相关的两位女性是_和 _。8.综合性学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

5、情,牵动着全中国人民的心。在疫情发生的特殊时期里,有很多闪闪发亮的普通人,他们的故事感动了很多人:(1)一位环卫工老人来到派出所户籍室,在柜台上放下一个纸包便匆匆离开。工作人员打开纸包只见到一万两千元现金。老人随后被记者找到,面对采访他只说道:“国家有困难,我就出一份力,不要写我的名字,也不要报道我。”(2)河南嵩县是国家级的贫困县,该县竹园沟村听说武汉疫情严重,村支书朱德林带300村民手刨出10万斤大葱送去武汉,村支书送完回来后自己隔离。(3)武汉95后护士李慧提交了请战书,她写道:“如有不幸,捐献我的遗体研究攻克病毒。” 字句铿锵。她的父亲在网上看到消息,才知道女儿在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

6、院抗击疫情一线,忍不住给女儿打了视频电话,一度哽咽,但他还是对女儿说:“有些事总要有人去做,等你回家!”(4)驰援武汉的医疗救援队中,有一支138名队员的特殊队伍汶川医疗救援队。除了医务者的天然使命,他们内心还有一个深埋的情结:“08年汶川地震全国各地的救援队来支援我们四川的时候,义无反顾,这次的疫情也是一样,所有成都医院都愿意派出自己的救援队。报名的人太多太多了,全是自愿的。也算一个报恩吧。”看完故事,从“爱国”“责任”“团结”“感恩”等选一角度写出你的感受:二、现代文阅读。(共22分)(一)(12分)阅读说和做选段,回答问题。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这个方面,情况就迥

7、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

8、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9. 文段写了闻一多作为革命家所做的三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10. 对第三段“小声说”“声音越来越大”所表

9、达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开始他作为一名进步知识分子,因不满于反动派的统治,只在昆明青年中宣传民主。b. 后来他逐渐成为一名民主战士,在全国范围内宣传动员革命,争取民主反对独裁。c. 面对敌人的卑鄙行径,闻一多越讲气愤,慷慨激昂,声调自然也也越来越高。d. 从小声到大声,实际上是闻一多从学者到战士的转化,反映了他思想的转变过程。11. “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该句中“终于”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12. “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一句应怎样理解?(二)(共10分)阅读下文,回答下列小题。一掌清凉陈绍龙一地骄阳聚焦在地面上烧烤着。男孩六七岁的样子。他尽可

10、能地站在我所工作的银行的檐底,把身子靠向门玻璃。起先是把手贴在玻璃上,他在做“贴手”这一组动作的时候挺生动。他把指头靠上玻璃。也许是觉着空间不够,他的食指和中指还会在玻璃上向前“走”两步,也就是向上移动一点,把膀子伸直,然后将后掌靠上去。他伸直每一根手指并密实地将整个手都贴在门玻璃上。两只黑红的手贴在玻璃上且五指拃开,手上的每一条指纹都很清晰。小手由黑红渐次变白,再变黑红。这样颜色交替变化是男孩用手在门玻璃上做按下和松开的动作,只是他松开之后手依然贴在玻璃上没有离开,按的不紧。男孩在“贴手”的同时也不时地动脚,将脚向后缩,踩着极细小的步子,像是放学站队时要把身子调整到位。他这样做是因为檐下有一

11、缕阴凉,他要竭力地躲开外面的阳光,好像脚前的地上不是阳光,而是灼人的火。阳光真的如火。知道男孩在按玻璃玩不是淘气是后来的事。我问过男孩。我常逗他。“为什么按我们的玻璃?”那天下班,我在封死不动的那半扇玻璃门前蹲下,拉着男孩的手。男孩不说话。有人在叫他,这像是为他解了围。就在他挣脱我手的当儿男孩向我吼一声:“凉!”我们银行大厅里有冷气。这凉气打在玻璃上外面也发凉。是这样呀。我让他进屋,男孩没领我的情,他从不进大厅来。或许他站在檐下能看到外面车水马龙的街景,或许是他能看到不远处工地上自己的爸妈,或是他的爸妈能看见他。他依旧在门上玩“贴玻璃”。不只是手,还有脸。隔着玻璃看到他变形的脸,我会冲他笑。男

12、孩也笑一下。男孩的牙很白。男孩在贴脸的时候还会转。把左脸贴上去,以鼻子为支撑点,再将右脸贴上去。有时他会连续地用脸在门玻璃上连同身子在转,像是要全方位地把街景和我们银行大厅里的一切都尽收眼底。男孩不愿与我对视太久。男孩跟我笑过便将脸背过去了,又兀自做起了“贴脸”的游戏。男孩上一年级,家人是安徽来的。男孩的家人就在银行外不远处的工地打工。他们一家就住在工地边上的工棚里。那天喊他的人是男孩的爸爸。男孩爸爸是瓦工。男孩的妈妈在工地上做饭。男孩天天跟他家人“上班”。工棚里太热男孩就在银行门口玩,“不乱跑”。暑假过了开学后男孩就要回家念书了。所有这些都是我在“逗”过男孩几次之后从他的只言片语里拼凑出来的

13、。前天中午我下班迟,天热极了。街上也极少有行人。看见男孩,我心猛地一震。他近乎全身趴在门玻璃上。走近一看,双手下面还按有一个本子,右手上有支铅笔。天啊,孩子趴在玻璃上站着写字。好些日,那个孩子趴在玻璃上做作业的身影一直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我知道,在这个钢筋混凝土构建的“他们的城市”,他们不停地建的都是别人的房子,没有他们的家,甚至没有一隅来临时安置他们孩子的书桌。烈日炎炎,在闷热难耐的夏季,但愿那个趴在门玻璃上的孩子所体悟到的一掌清凉里,不会有对这个城市的冷漠和寒心。 (选文有删改)13.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段加点词“伸直”“密实”“整个”准确凝练,形象地表

14、现出了男孩对清凉的渴望。b. “男孩跟我笑过便将脸背过去了”,从这一句中可以看出男孩有礼貌,但内向羞涩。c. 文章以阳光为线索,既表现了天气的炎热,又含蓄地表现了民工受到的不堪的非人待遇。d. 第段画线句写民工们不停地建房,自己孩子的书桌却无处安置。对比强烈,读来令人心酸。14 选文第段环境描写有哪些好处?15. 有人认为第段插叙的内容可以删去,你认为呢?为什么?16. 请写出文章标题“一掌清凉”的两层含义。三、(1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卖油翁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

15、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 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17.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1)公亦以此自矜 (2)以我酌油知之 (2)但

16、当涉猎,见往事耳 (4)即更刮目相待18.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1)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 (2)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19. 这两篇短文都运用了侧面衬托的手法,请结合相关内容,对乙文做出分析。20. 这两篇短文分别给了你什么启示?(可用成语概括,也可用自己的话概说)四、作文(40分)21.作文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有的让你尊敬,有的让你佩服,有的让你感动,有的让你叹息请以这样的人让我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要求:自主选择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注意写出人物精神。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参考答案一、积累与应用(共26分 ) 1

17、.下列每组词语加点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 机杼 zh 殷红yn 污秽hu 忧心忡忡chnb. 点缀 zu 愧怍zu 修葺q 毛骨悚然 sc. 譬如 p 吞噬sh 气氛fn 怏怏不乐ynd. 漂白pio 羸弱yn 揩拭ki 屏息凝神 bn【答案】a【解析】【详解】b点缀 zuzhu,毛骨悚然 ssng;c气氛fn fn,怏怏不乐ynyng;d羸弱ynli;故选a。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俯瞰 凛洌 深恶痛绝 鞠躬尽悴b. 辔头 厄运 颠沛流离 忍俊不禁c. 斑澜 亘古 警报叠起 锋芒必露d. 累赘 取谛 契而不舍 心有灵犀【答案】b【解析】【详解】a.凛洌凛冽,鞠躬尽悴

18、-鞠躬尽瘁; c.斑澜-斑斓,警报叠起警报迭起,锋芒必露-锋芒毕露;d取谛-取缔,契而不舍-锲而不舍;故选b。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当新冠病毒轰轰烈烈地向我们人类杀来时,全世界人民都为之恐慌。b. 比起去支援抗疫一线的那么多逆行者的艰辛,我们被迫宅在家里的不适是多么微不足道。c. 现在虽然解封了,但疫情还没有结束,还要继续做好防护,但很多人对此不以为然,出门连口罩都不带了。d. 我们同学们要以身作则,切实做好个人防护,保护了自己,就是保护了大家。【答案】a【解析】【详解】a.轰轰烈烈:形容事业的兴旺。也形容声势浩大,气魄宏伟。使用对象有误;b.微不足道:微小得很,不值得一

19、提。指意义、价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符合语境;c.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符合语境;d.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行动做出榜样。符合语境;故选a。4.下面语文知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鲁迅虽然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但也具有普通人的平凡和朴实,这一点儿从回忆鲁迅先生和阿长与两文中可以看出。b. 爱莲说通过对莲花的描写和赞美,歌颂了莲花坚贞高洁的品格,从而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以及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厌恶。c. 木兰诗中的“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运用了对仗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木兰激烈悲壮的征战生活。d. 卖油翁作者是北宋欧阳修,字永书,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唐宋八

20、大家之一,本文选自他的归田录。【答案】c【解析】【详解】c.“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运用了互文和对仗的修辞手法,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描写了木兰激烈悲壮的征战生活”表述不准确。故选c。5.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我对这次考试充满了信心,”他对我说,“因为我准备得很充分。”b. 三月初,微风还带着寒意。淇河边的垂柳却迎风招展,满枝嫩叶、翩翩起舞,仿佛在迎候来自各方的早春游人。c. 参加会议的有编辑、记者、作家、和教师。d. “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直觉,昼夜不断地筹划计算时,要有数学见地,决定方案时,要有勇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答案】a【解析】【

21、详解】b.“满枝嫩叶”“翩翩起舞”是两个短句,不是并列的短语,“满枝嫩叶”后的顿号改为逗号;c.顿号与“和”不能同时使用,“和”前面的顿号去掉;d.“要有物理直觉”“要有数学见地”“要有勇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是三个并列分句,“要有物理直觉”“要有数学见地”后面的逗号应改为分号; 故选a。6.古诗文默写:(1)念天地之悠悠,_。(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 (2)不畏浮云遮望眼,_。(王安石登飞来峰 )(3)木兰是位有血有肉的巾帼英雄形象,她既有着“ _,关山度若飞”的飒爽风姿,也不乏“当窗理云鬓,_”流露出的娇美姿态。(木兰诗 ) (4)苔痕上阶绿,_ 。( 刘禹锡陋室铭 )(5)爱莲说中用来比

22、喻君子既不与世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_,_。(6)落红不是无情物,_。( 龚自珍乙亥杂诗 )【答案】 (1). 独怆然而涕下 (2). 自缘身在最高层 (3). 万里赴戎机 (4). 对镜帖花黄 (5). 草色入帘青 (6). 出淤泥而不染 (7). 濯清涟而不妖 (8). 化作春泥更护花【解析】【详解】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怆、涕、戎、帖、青、淤、染、濯、涟”等字词容易写错。7.名著阅读。他是一个“健壮、沉默而又有生气”的上等车夫,为了争取起码的生存权利而奋斗、挣扎

23、,最终走上一条自我毁灭的道路。这部作品叫_,是现代作家 _的代表作,小说中与主人公相关的两位女性是_和 _。【答案】 (1). 骆驼祥子 (2). 老舍 (3). 虎妞 (4). 小福子【解析】【详解】考查名著内容的识记。根据描述“他是一个健壮、沉默而又有生气的上等车夫”可知这个人物是老舍的骆驼祥子中的主要人物祥子。骆驼祥子讲述的是中国北平城里的一个年轻好强、充满生命活力的人力车夫祥子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小说中塑造了两个与祥子密切相关的女性,一个是霸道泼辣、心理变态、敢作敢为的虎妞,一个是善良正直、命运凄惨、令人同情的小福子。虎妞,祥子的妻子,车厂老板的女儿。由于一次酒后发生关系,祥子无奈与其

24、结合。后因难产死去。小福子,祥子喜欢的女人,邻居酒鬼的女儿。曾被父亲卖给一个军官,后来军官厌倦她了,把她赶出去。她回到家里,等待她的是酒鬼父亲和大大小小的弟弟妹妹,她为了养活这样一大家子,无奈只能出卖肉体,换取这一大家子的生存。她喜欢祥子,祥子也喜欢她。后来,祥子想要和她一起生活,她却未能等到这一天,在生活的重压下上吊自杀了。8.综合性学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牵动着全中国人民的心。在疫情发生的特殊时期里,有很多闪闪发亮的普通人,他们的故事感动了很多人:(1)一位环卫工老人来到派出所户籍室,在柜台上放下一个纸包便匆匆离开。工作人员打开纸包只见到一万两千元现金。老人随后被记者找到,面对采访

25、他只说道:“国家有困难,我就出一份力,不要写我的名字,也不要报道我。”(2)河南嵩县是国家级的贫困县,该县竹园沟村听说武汉疫情严重,村支书朱德林带300村民手刨出10万斤大葱送去武汉,村支书送完回来后自己隔离。(3)武汉95后护士李慧提交了请战书,她写道:“如有不幸,捐献我的遗体研究攻克病毒。” 字句铿锵。她的父亲在网上看到消息,才知道女儿在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抗击疫情一线,忍不住给女儿打了视频电话,一度哽咽,但他还是对女儿说:“有些事总要有人去做,等你回家!”(4)驰援武汉的医疗救援队中,有一支138名队员的特殊队伍汶川医疗救援队。除了医务者的天然使命,他们内心还有一个深埋的情结:“08

26、年汶川地震全国各地的救援队来支援我们四川的时候,义无反顾,这次的疫情也是一样,所有成都医院都愿意派出自己的救援队。报名的人太多太多了,全是自愿的。也算一个报恩吧。”看完故事,从“爱国”“责任”“团结”“感恩”等选一角度写出你的感受:【答案】从“爱国”“责任”“团结”“感恩”等选一个角度出发,言之有理,充满正能量即可。【解析】【详解】考查拟写读后感。拟写读后感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东西去写。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分析材料,提炼感点;围绕感点,引述材料;联系实际,纵横拓展;总结全文,升华感点。运用议论,叙述,抒情等表达方式,语言要生动感人。结合上述故事,从“爱国”“责任”“团结”“感恩”等任选角度写出

27、真实感受。此题开放,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如:环卫工老人一句“国家有困难,我就出一份力,不要写我的名字,也不要报道我”,感到了不少中国人,我们不知道这一万两千元钱对于这个衣着朴素的老人意味着什么,我们只知道当国家遭遇困难时,我们之中总会涌现出无数像这位老人这样,甘愿付出不求回报的人!因为这是我们的祖国啊!国家有难,匹夫有责!二、现代文阅读。(共22分)(一)(12分)阅读说和做选段,回答问题。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

28、,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他“说”

29、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9. 文段写了闻一多作为革命家所做的三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10. 对第三段“小声说”“声音越来越大”所表达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开始他作为一名进步知识分子,因不满于反动派的统治,只在昆明青年中宣传民主。b. 后来他逐渐成为一名

30、民主战士,在全国范围内宣传动员革命,争取民主反对独裁。c. 面对敌人的卑鄙行径,闻一多越讲气愤,慷慨激昂,声调自然也也越来越高。d. 从小声到大声,实际上是闻一多从学者到战士的转化,反映了他思想的转变过程。11. “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该句中“终于”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12. “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一句应怎样理解?【答案】9. 起稿政治传单 群众大会演说 参加游行示威 10. c 11. 不能去掉,“终于”表明这个结果是他预料之中的,更能表现闻一多先生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精神,突出了他的言行一致。 12. 指走上革命的道路就义无反顾,毫不畏惧,表现了闻一

31、多先生大无畏的视死如归的精神。【解析】【9题详解】考查对文章情节的梳理和概括。阅读选文,找到表示闻一多言行的句子,从中提炼概括。结合“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这些语句可提炼概括出事件。语言要简洁。【10题详解】考查对重点词句的理解。阅读全文,结合语境分析。c项表述错误。结合“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可知,开始时闻一多仅仅作为一名进步知识分子不满反动派的統治,

32、后来逐渐成为一名民主战士,从小声到大声,突出了演说范围的扩大,也反映了他思想的转变过程。故选c。【11题详解】本题考查对关键词语的理解。某词能否去掉并说明原因,答题模式:一般要解释该词的含义;联系上下文进行合理推断,理解其深层含义。“终于”指到底,最终,表示所意料的或所期望的事情最终发生。有时候也反喻不希望的事情最终发生。“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用在这里指闻一多早就预料到了为了革命要牺牲生命的结果,表明闻一多先生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表现了他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突出了他的言行一致。【12题详解】本题考查对重点句子的理解。结合此题结合具体语境和全文的主旨、情感基调入手

33、,品味语句所包含、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这个句子是对人物的语言描写,“前脚跨出大门”是指走出去,“后脚跨进大门”是指退回来。表达了闻一多先生决心以李公朴先生为榜样,誓死与反动势力斗争到底的英雄气概,表现了闻一多先生不怕牺牲、视死如归、一往无前,义无反顾的革命精神。(二)(共10分)阅读下文,回答下列小题。一掌清凉陈绍龙一地骄阳聚焦在地面上烧烤着。男孩六七岁的样子。他尽可能地站在我所工作的银行的檐底,把身子靠向门玻璃。起先是把手贴在玻璃上,他在做“贴手”这一组动作的时候挺生动。他把指头靠上玻璃。也许是觉着空间不够,他的食指和中指还会在玻璃上向前“走”两步,也就是向上移动一点,把膀子伸直,然后将后掌靠

34、上去。他伸直每一根手指并密实地将整个手都贴在门玻璃上。两只黑红的手贴在玻璃上且五指拃开,手上的每一条指纹都很清晰。小手由黑红渐次变白,再变黑红。这样颜色交替变化是男孩用手在门玻璃上做按下和松开的动作,只是他松开之后手依然贴在玻璃上没有离开,按的不紧。男孩在“贴手”的同时也不时地动脚,将脚向后缩,踩着极细小的步子,像是放学站队时要把身子调整到位。他这样做是因为檐下有一缕阴凉,他要竭力地躲开外面的阳光,好像脚前的地上不是阳光,而是灼人的火。阳光真的如火。知道男孩在按玻璃玩不是淘气是后来的事。我问过男孩。我常逗他。“为什么按我们的玻璃?”那天下班,我在封死不动的那半扇玻璃门前蹲下,拉着男孩的手。男孩

35、不说话。有人在叫他,这像是为他解了围。就在他挣脱我手的当儿男孩向我吼一声:“凉!”我们银行大厅里有冷气。这凉气打在玻璃上外面也发凉。是这样呀。我让他进屋,男孩没领我的情,他从不进大厅来。或许他站在檐下能看到外面车水马龙的街景,或许是他能看到不远处工地上自己的爸妈,或是他的爸妈能看见他。他依旧在门上玩“贴玻璃”。不只是手,还有脸。隔着玻璃看到他变形的脸,我会冲他笑。男孩也笑一下。男孩的牙很白。男孩在贴脸的时候还会转。把左脸贴上去,以鼻子为支撑点,再将右脸贴上去。有时他会连续地用脸在门玻璃上连同身子在转,像是要全方位地把街景和我们银行大厅里的一切都尽收眼底。男孩不愿与我对视太久。男孩跟我笑过便将脸

36、背过去了,又兀自做起了“贴脸”的游戏。男孩上一年级,家人是安徽来的。男孩的家人就在银行外不远处的工地打工。他们一家就住在工地边上的工棚里。那天喊他的人是男孩的爸爸。男孩爸爸是瓦工。男孩的妈妈在工地上做饭。男孩天天跟他家人“上班”。工棚里太热男孩就在银行门口玩,“不乱跑”。暑假过了开学后男孩就要回家念书了。所有这些都是我在“逗”过男孩几次之后从他的只言片语里拼凑出来的。前天中午我下班迟,天热极了。街上也极少有行人。看见男孩,我心猛地一震。他近乎全身趴在门玻璃上。走近一看,双手下面还按有一个本子,右手上有支铅笔。天啊,孩子趴在玻璃上站着写字。好些日,那个孩子趴在玻璃上做作业的身影一直在我的脑海里挥

37、之不去。我知道,在这个钢筋混凝土构建的“他们的城市”,他们不停地建的都是别人的房子,没有他们的家,甚至没有一隅来临时安置他们孩子的书桌。烈日炎炎,在闷热难耐的夏季,但愿那个趴在门玻璃上的孩子所体悟到的一掌清凉里,不会有对这个城市的冷漠和寒心。 (选文有删改)13.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段加点词“伸直”“密实”“整个”准确凝练,形象地表现出了男孩对清凉的渴望。b. “男孩跟我笑过便将脸背过去了”,从这一句中可以看出男孩有礼貌,但内向羞涩。c. 文章以阳光为线索,既表现了天气的炎热,又含蓄地表现了民工受到的不堪的非人待遇。d. 第段画线句写民工们不停地建房,自己孩子

38、的书桌却无处安置。对比强烈,读来令人心酸。14. 选文第段环境描写有哪些好处?15. 有人认为第段插叙的内容可以删去,你认为呢?为什么?16. 请写出文章标题“一掌清凉”的两层含义。【答案】13. c 14.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背景);形象地写出了当时阳光照射下城市的燥热;为下文写男孩在银行的檐底享受一掌清凉(“我”与男孩的交往)作铺垫。(意近即可) 15. 不可以。这一段叙述了男孩一家人艰难的生活状况,使文章内容更丰满(行文有波澜);突出了文章的主旨,表达了作者对民工们的深切同情(呼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只答“不可以”不得分,意近即可) 16. 一是指男孩在银行门口通过手掌从玻璃上所感

39、受到的一点夏日的清凉;一是指作者希望能给这些为城市建设付出血汗的民工及其家庭多一点关爱。(意近即可)【解析】【13题详解】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正确理解。c项“含蓄地表现了民工受到的不堪的非人待遇”表述不合理。结合文章最后一段,“在这个钢筋混凝土构建的“他们的城市”,他们不停地建的都是别人的房子,没有他们的家,甚至没有一隅来临时安置他们孩子的书桌。烈日炎炎,在闷热难耐的夏季,但愿那个趴在门玻璃上的孩子所体悟到的一掌清凉里,不会有对这个城市的冷漠和寒心”,点明文章的主旨,表达了对农民工及子女的深切同情,同时也呼吁社会给这些为城市建设付出很多的农民工及家庭多一些关爱和帮助。故选c。【14题详解】考查环境

40、描写的作用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有: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增加事情的真实性;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烘托人物的形象,展现人物的性格;推动情节的发展,文下文做铺垫等。结合本题,第段“一地骄阳聚焦在地面上烧烤着”,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阳光照射城市的燥热;同时这个燥热的环境描写,推动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写男孩在银行的檐底门玻璃上玩“贴玻璃”以及“我”与男孩“逗玩”的故事情节做铺垫。【15题详解】考查对插叙的理解。解答此题要了解插叙的作用,然后结合插叙内容分析。插叙的作用有: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的作用;推动情节发展,更好的突出人物的性格;突出主题,升华主题;为下文作铺垫;丰富文章内

41、容,使情节更加完整;使文章结构富有变化,避免平铺直叙。结合内容分析,第段叙述了男孩的家庭情况,介绍了男孩父母的职业,居住环境,男孩来城市以及男孩在银行门口玩“贴玻璃”的原因,对情节起了补充说明的作用,使情节更加完整,也丰富了文章内容;通过插叙,使文章结构富有变化,避免平铺直叙;同时,插叙的内容突出了主题,表达了作者对民工们的同情,同时也呼吁城市给予他们更多的爱心。【16题详解】考查对标题含义的理解。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其作用是交代文章的写作对象;关联主要情节,透露出作者的观点或感情倾向,暗示文章的主旨。结合文章内容主旨理解“一掌清凉”的表面含义和深层含义。第段“他在做贴手这一组动作的时候挺生动。

42、”第段“我们银行大厅里有冷气。这凉气打在玻璃上外面也发凉。是这样呀。”通过以上句子可知,“一掌清凉”是指小男孩在银行门玻璃上玩“贴手”,用手掌感受到酷热夏日里的一丝清凉。它的深层含义结合文章主旨理解,结合第段内容“烈日炎炎,在闷热难耐的夏季,但愿那个趴在门玻璃上的孩子所体悟到的一掌清凉里,不会有对这个城市的冷漠和寒心”分析理解,“一掌清凉”指呼吁社会给这些为城市建设付出很多的农民工及家庭多一些关爱和帮助。三、(1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卖油翁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

43、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 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17.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1)公亦以此自矜 (2)以我酌油知之 (2)但当涉

44、猎,见往事耳 (4)即更刮目相待18.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1)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 (2)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19. 这两篇短文都运用了侧面衬托的手法,请结合相关内容,对乙文做出分析。20. 这两篇短文分别给了你什么启示?(可用成语概括,也可用自己的话概说)【答案】17. (1)自夸 (2)凭,靠 (3)历史 (4)另外 18. (1)陈康肃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 (2)您如今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当年吴地的阿蒙了。 19. 写鲁肃对吕蒙的惊叹与结友而别,从侧面衬托了吕蒙的才能今非昔比。 20. 孙权劝学:开卷有益;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待他人;要善于听取

45、别人意见等等。(能回答出1条,言之有理即可)卖油翁:熟能生巧;要谦虚,不要仗着自己有本事就自夸等等。(1条即可).【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注意:“以”,凭,靠;“往事”,古今异义词,历史;“更”,另外。【18题详解】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运用“增、删、调、换

46、、留”等译文的基本方法,做到译句文从字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句意尽量达到完美。注意重点词的解释:(1)忿然,气愤的样子;尔,你;安,怎么;轻,轻视;射,射箭的本领。(2)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非复,不再是;复,再,又;吴下阿蒙,指在吴下时的没有才学的吕蒙。【19题详解】考查侧面描写赏析。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乙文中,“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吕蒙也仅说了一句话:“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话中既有对鲁肃大惊小怪的不以为然,更有一种

47、书中多阅历,胸中有丘壑的自信,吕蒙才略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由此分析,吕蒙读书的功效是通过鲁肃与吕蒙的对话从侧面展现出来的,他的惊叹和“结友”衬托出了吕蒙今非昔比的事实。【20题详解】考查对文言文的理解感悟能力。解答此题疏通文意,了解主要内容,结合文章主旨谈启示。卖油翁记述了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酌油的事,形象地说明了“熟能生巧”、“实践出真知”、“人外有人”的道理。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只要下苦功夫,多思勤练,就一定会取得成绩的。另外,陈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并“以此自矜”;老翁却沉着镇静,从容不迫。陈尧咨的作为告诉我们不要自夸,不要仗势欺人,要谦虚;卖油翁的为人处事告诉我们遇

48、事要冷静,要苦练本领。孙权劝学记叙了三国时期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始学习,而使才略有了惊人的长进,并令鲁肃为之叹服、与之“结友”的故事,说明了人应当好学、只要肯学习就会有进步的道理。另外,“蒙乃始就学”,告诉我们要善于听取他人好的建议或意见并去做。“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告诉我们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待他人,要以开放的眼光看待事物。从孙权用现身说法劝学,告诉我们劝人要讲究策略。【点睛】参考译文:卖油翁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世上没有第二个人能跟他相媲美,他也就凭着这种本领而自夸。曾经有一次,他在家里场地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在那里不在意的看着他,许久都不离开。卖油的老翁看他射十箭中了八九成,只是微微点点头。陈尧咨问卖油翁:“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箭法不很高明吗?”卖油的老翁说:“没有别的奥妙,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陈尧咨听后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老翁说:“凭我倒油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