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广东省中小学代课教师转公办教师招录考试教育教学技能考试大纲(小学教师版)广东省教育考试院2008年11月80考试性质本大纲根据广东省解决中小学代课教师问题工作方案(粤府办200857号)和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财政厅、广东省人事厅、广东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广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中小学代课教师中首次招录公办教师的通知(粤教师200870号)精神,为符合参加招录考试条件的代课教师参加我省中小学代课教师转公办教师招录考试而编写。考试的目的是考查和评估代课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对教育、教学技能等有关知识的一般理解和实际应用水平;考试侧重于基础性、通用性和实践性,要求具有较高的信度、效
2、度和必要的区分度。考试结果将成为代课教师能否被招录为公办教师的依据之一。考试内容 考试命题以本大纲为依据。本大纲的考核要求分为“识记”、“领会”、“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四个层次。具体含义是: 识 记能正确认识和表述科学事实、原理、术语和规律,知道该课程的基础知识,并能进行正确的选择和判断。领 会能将所学知识加以解释、归纳,能领悟某一概念或原理与其他概念或原理之间的联系,理解其引申意义,并能做出正确的表述和解释。简单应用能用所学的概念、原理、方法正确分析和解决较简单的问题,具有分析和解决一般问题的能力。综合应用能灵活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分析和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具有一定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育
3、教学技能科目考试内容包括教育技能和教学技能两部分。考试的具体知识范围及要求如下:第一部分 教育技能一、小学教师的教育素养(一)考核知识点1我国的教育目的2小学教育的性质和作用3教师的角色和素质修养4. 小学的师生关系(二)考核要求1识记(1)教育目的、素质教育(2)义务教育(3)年龄特征、师生关系(4)教师角色、教师资格2领会(1)教育目的、教育方针、培养目标的区别和联系(2)小学教育在整个教育中的地位(3)小学师生关系的特点(4)小学教师的素质结构3简单应用(1)小学的全面发展教育(2)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4综合应用小学教师的素质修养二、小学德育的实施(一)考核知识点1小学生思想品德的特点2小
4、学德育的基本原则3小学德育的实施途径4小学德育方法的运用(二)考核要求1识记(1)小学生思想品德的特点(2)小学德育内容的侧重点(3)小学德育的主要实施途径(4)小学德育的方法2领会(1)小学德育的基本原则(2)各科教学与德育的关系(3)德育方法的特点3简单应用(1)小学德育的实施途径(2)小学德育方法的运用4综合应用小学德育原则的贯彻与落实三、小学班主任工作(一)考核知识点1.班主任工作的意义2.班主任的角色3.小学班主任的工作职责和基本内容4.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方法(二)考核要求1识记(1)班级的含义(2)班级的功能(3)班主任的工作职责(4)班级管理的方法2领会(1)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义(
5、2)小学班主任的角色(3)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内容3简单应用(1)班级管理方法的运用(2)小学班级活动方案的设计(3)班主任工作总结4综合应用(1)小学班集体的组织和培养(2)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3)对各种类型学生的分析及教育四、小学课外校外活动与少先队工作(一)考核知识点1小学的课外校外活动2少先队的性质、基本任务与特点3少先队教育活动4少先队辅导员的职责和条件 (二)考核要求1. 识记(1)课外校外活动(2)小学课外校外活动的特点(3)课外校外活动的意义(4)少先队的性质与特点2. 领会(1)小学课外活动的内容(2)小学课外活动的形式(3)少先队教育活动的意义3简单应用(1)小学课外校
6、外活动的基本要求(2)制定课外校外教育活动计划(3)制定少先队工作计划4. 综合应用(1)分析课外校外活动案例(2)分析少先队活动的案例第二部分 教学技能一、教学设计技能(一)考核知识点1. 教学目标编制技能2. 教案编制技能(二)考核要求1识记教学目标的概念教学目标的类别教案的构成要素教案的基本形式2 领会编制教学目标的前提条件教学目标的功能教学目标的陈述要求教案编制的要求教案编制的程序3 简单应用认知目标的陈述能力目标的陈述情感目标的陈述正确把握重难点4综合应用编制教学目标编制教案二、课堂教学技能(一)考核知识点1. 导入技能2. 讲授技能3. 提问技能4. 板书技能5. 课堂小结技能6.
7、 教学管理技能(二)考核要求1识记导入的类型导入的程序讲授的基本形式提问的类型板书的类型教学管理的内容课堂小结的要求2领会情景导入温故导入问题导入讲授的作用讲授的基本要求提问的功能提问的要求提问的方法板书的基本作用板书的基本要求教学管理的方法课堂小结的功能课堂小结的方法3简单应用导入设计讲述讲解讲读列举提问的例子提纲式板书词语式板书表格式板书线索式板书常规教学管理课堂小结设计4综合应用板书设计突发事件处理三、教学评价技能(一)考核知识点1课堂教学评价2学生评价技能3教学反思技能(二)考核要求1识记课堂教学评价的含义课堂教学评价的原则学生学业评价的概念教学反思的概念教学反思的要求2领会课堂教学评
8、价的内容课堂教学评价的意义课堂教学评价的方法学生学业评价的意义学生学业评价的内容学生学业评价的方法教学反思的特征教学反思的内容教学反思的意义教学反思的形式3综合应用纸笔考试题目的编制表现性评价总结性评价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考试方法闭卷,笔试。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二、试卷内容比例 教育技能占50,教学技能占50。本考试科目不指定参考书。三、试卷题型和比例本科目考试的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判断题、应用设计题、案例分析题。各题型的题量、分值见下表。题型题量分值单项选择题20题(教育技能10题;教学技能10题)20分(每小题1分)判断题15题(教育技能8题;教学技能
9、7题)30分(每小题2分)应用设计题3题(教育技能1题;教学技能2题)35分案例分析题1题(教育技能)15分合计39题100分四、试题难度比例 容易题约占30,中等偏易题约占30,中等偏难题约占20,难题约占20。题型示例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 班主任要做好学生的个别教育工作,这其中的个别教育是指 ( )a. 班级中优秀生的个别教育 b. 班级中后进生的个别教育 c. 班级中间层次学生的个别教育 d. 班级各种类型学生的个别教育2在随堂听课后对授课教师这节课的教学行为和结果进行的一系列评价活
10、动叫做 ( )a评课 b讲课 c说课 d听课二、判断题。判断下列每小题的正误。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1. 课外活动要保证质量,就必须要统一要求,统一内容和统一质量标准。( )2. 板书的内容越多越好。 ( )三、应用设计题。要求:设计要针对问题,目的明确,内容完整,思路创新。1结合本地实际,就如何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德育网络提出自己的初步设想和具体做法。2上课如果出现下列情况,你怎样处理?请说明理由。有个学生低着头,专心看他的漫画书。有两个学生正在小声地说着什么。有个学生突然指出:“老师,你(在黑板上)有个字写错了!”3从你教过的科目中,自选一课时内容设计教学方案。要
11、求:教学方案的设计必须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和简要的教学过程。四、案例分析题 。要求:指出案例表明的现象,提出分析的依据,分析案例的内容,解释其原因。案例 针对下列案例,结合师生关系的有关教育原理,指出这位老师的做法有什么教育意义,并分析教师在处理师生关系时需要哪些基本技能或技巧。我有感于自己经常找学生的缺点,批评学生,某一天在课堂上尝试让学生也给我自己找找缺点。学生愕然了,“没听错吧,给老师找缺点?!” “老师会不会批评我的?”在我一再保证“尽管提,老师不生气,不骂人,真的!”之后,学生真的很不客气地开始说了。“老师我发现你上课经常说广州话,普通话我们都懂,你就不用说广州话了。”
12、听了这个缺点,我脸上一红,不就是吗?平时要求学生讲普通话,可自己就是没起到榜样的作用。我马上向学生表示决心改正这个缺点。“老师,我还发现你上课经常数1、2、3,快坐好。你不是说过以后不说的吗?”学生说的对,我是说过以后不再数“1、2、3”的,看来这个缺点还是要改。“老师我发现你说话声音太大了,对咽喉有很大伤害的。”多真诚的话语,我非常感谢这些学生对我提出的宝贵意见。小学教师的教育素养一、教育目的1、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所希望达成的结果的设定,具体说来就是教育活动所要培养人才的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 它规定了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身心素质以及社会价值。2、我国教育目的:1
13、957年,毛泽东指出,“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其中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教育要为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各级各类合格人才,“所有这些人才,都应该有思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都应该不断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要“培养
14、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997年,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素质教育要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和学会审美,为培养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奠定基础。”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我国教育目的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思想;我国教育目的有鲜明的政治方向;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3、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区别与联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教育方针是国家或政党为实现一定埋藏有教育目的而制定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包括教育的性质和指导思想;教育工作的基本的方向;
15、人的培养和人的发展的总体规格和素质要求;实现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和原则。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的核心和基本内容。培养目标是各级各类的教育和各层次、各专业的教育对人的培养和人的发展的具体规格和素质要求,它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所要完成的教与学的具体任务,它又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前一个是后一个的上位概念,后一个是前一个的下位概念。4、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
16、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要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和学会审美,为培养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奠定基础。5、义务教育:是指由国家强制实行的,适龄儿童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和家庭必须予以保障的国民教育。义务教育的性质是基础教育,任务是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二、小学教育1、小学教育的地位75小学教育是公民素质教育,是国家提高民族素质和建设强盛国家的奠基工程;小学教育的教育对象是少年儿童,他们正处在成长阶段,身心各方面都需要得到良好的发展;从终身教育来看,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基础,从个人终身教育来
17、看,是最基本、最关键的一段,学生的基础越广阔、越牢固将来发展的后劲就越足。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表现在普及性、基础性和强制性。2、小学教育的性质:小学教育是公民素质教育,具体全民性、义务性和全面性。3、小学的全面发展教育小学教育是向儿童实施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教育。小学教育既不是就业定向的职业技术教育,也不是培养高层次专业门人才的专业教育,它是面对全体儿童实施普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育,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他们的能力,培养他们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提高他们的身体心理素质,使他们具备国民应有的一些基本素质,同时为他们进一步深造创造条件。因此,小学教育是向全体儿童进行的最基本的知识、技能教育,
18、帮助他们学会如何做人,奠定学习、生活和进一步发展的基础。4、小学教育的作用小学阶段是儿童发展最易受影响的时期,是儿童向少年过渡,从不成熟到逐步成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儿童将发生三个方面的具有人生启蒙意义的转化:一是由随意游戏活动向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活动转化;二是由个体和松散的群体活动向有组织、有规律的集体活动转化;三是由口头言语向书面言语转化。这些转化在人一生发展中起到重要的启蒙作用,具体表现在:在身体素质方面的启蒙作用方面,对儿童健康的关注、保护以及增强儿童体质的意识与措施应贯穿于小学教育的全过程;教育儿童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和清洁卫生习惯是对身体健康的积极保护。在学习知识方面
19、的启蒙作用方面,小学教育的重要任务应当放在启迪儿童智慧发展上,除必要的读写算外,重点要放在:重视儿童的手工操作,保护儿童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培养儿童熟练掌握、运用书面语言的能力;培养儿童的学习自主性和学习自信心;赏识儿童、提供机会,保护儿童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在思想品德方面的启蒙作用方面小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关键是要认真做到言行一致、校内外一致,所以要重点培养小学生的良好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即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组织集体活动,培养小学生关心集体、关心他人和团结协作的精神;营造宽松的环境,使儿童形成健康愉快的心理状态。5、年龄特征:在个体心理发展的各年龄阶段所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
20、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有好奇、好问、好学、好胜、好表现、好动以及模仿力强等。三、教师1、教师资格:是由国家规定的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员应该具备的特定条件和身份。它要解决“什么样的人可以当教师,什么样的人不可以当教师”这样的问题,是衡量教师知识和能力的基本标准。2、教师角色:角色是个人在一定的社会规范中履行一定社会职责的行为模式,教师角色一般有:设计者角色;传道者角色;授业解惑者角色;管理者角色;示范者角色;父母与朋友的角色;研究者角色。3、小学教师的素质结构职业道德素质,包括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为人师表。文化素质,小学教师不仅是专才还应该是通才,不仅具有语、数两门主科和其他一两门
21、学科的全面扎实的知识和技能,还应该具有艺、体、劳等课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育素质,包括教育理论知识,语言表达、教学设计和组织管理等教育实践能力以及运用教育机智处理突发问题的能力。4、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从知识与能力这个角度来看,现代教育对小学教师的新要求有:教育家的意识;创新精神和改革意识;教育研究的意识和能力;健康的心理素质;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意识和能力;法律意识等。5、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态度等。师生关系的基本内容包括:(1)师生之间的业务关系。是指在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分别充当一定的活动角
22、色,组成师生双边的活动共同体,形成分工合作的角色关系。实际上,就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教与学的工作关系。(2)师生之间的伦理关系。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和学生各自要遵循一定的伦理原则,承担一定的伦理责任,也享有一定的道义权利,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这种特殊的道德责任和权利联系就是师生的伦理关系。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尊师爱生,民主平等,以人为本。现行的师生伦理关系不和谐表现在:一是教师经常侵犯学生的权利,如提问学生后忘记让学生坐下;二是包办代替,忽视学生的独立性。(3)师生之间的情感关系。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过程,因此,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活动中自然就会形成态度和感情上的联系,表现在爱恨、喜厌、理解、尊重等
23、方面。6、小学师生关系的特点:教师的主导性、稳定性强、向师性强、关系简单。7、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要求教师做到:了解和研究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热爱、尊重、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提高自我修养、健全人格、以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小学德育的实施一、德育概述1、概念:广义:思想品德教育。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心理施加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地认识、体验、实践,从而形成一定社会或阶级所期望的个性品质的教育活动。狭义:道德教育。2、品德与道德的区别品德也称思想品德,是指个人身上那些符合一定社会要求的某种道德行为标准和思想观点、政治主张
24、、法律规范等稳定特征和倾向。品德是个体内在品质。道德:指一定社会或阶级用来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人们对是非、善恶、荣辱、美丑进行分析判断的准则。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个体外在的社会要求,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品德是一种个体现象,是个体内在的品质,是具体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和道德品质。3、小学生思想品德的特点:道德概念理解水平低、从他律到自律、道德判断由片面到全面、行为习惯逐步养成、道德行为的坚持性不高不稳定、自制力逐步提高。4、我国德育目标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素质教育、道德能力教育。二、德育过程1、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品德的知、情、意、行的过程知、情、
25、意、行构成品德的整体。知是行的基础,情是调节行的动力,意是行的杠杆,行是知的源泉和归宿。知、情、意、行发展的具有不平衡性,因而均可以成为德育的开端,从最薄弱的部分入手。2、德育过程是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和交往的过程学生的思想品德不是主观自生的,不是先天遗传的,也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社会思想道德关系的反映,这种反映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积极主动的,正是在社会性的活动和交往中,人作用于客观世界,形成一定的道德认识,产生一定的道德情感形成一定的社会需要的思想品德。3、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品德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过程)学生思想上有许多的矛盾,学生思想品德的任何变化,总是离不开学生自
26、己内部的矛盾运动,换言之,没有学生自己思想上内部矛盾斗争,也就不可能形成和发展学生的思想品德。这种主体内部的思想矛盾,是受教育者对当前德育要求的反映与原有思想道德状况之间矛盾(主要矛盾)。因此,在德育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教育作用,教育者要善于抓住学生思想上的矛盾,根据他们的实际运用各种方法,启发他们按教育大纲和各项行为规范的要求,进行自我分析、自我判断、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等,所以,德育过程也具有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特点。4、德育过程是长期反复不断提高的过程三、德育原则1、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原则联系实际向学生进行基础理论教育;以理论为依托组织多种实践活动;道德要求和道德评价坚持知行统一。
27、2、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严爱结合)要求要严而有格;要求一经提出,就要坚定不渝地贯彻执行,督促学生切实做到;尊重学生还要信任学生;信任学生要与关心、指导、监督相结合。3、积极引导,正面教育为主原则坚持疏导、帮助学生自觉要求进步;指导学生的课余生活,组织他们参加有益的活动;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要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使学生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以表扬、鼓励为主,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4、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要启发学生自觉地认识自己,并通过积极的自我教育发扬优点,克服缺点;要因势利导;学会利用积极的外部环境。5、注意学生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原则要了解、研究学生;对不同
28、年龄阶段的学生应采用不同的教育内容、方法,甚至提出不同的教育要求;要因材施教。6、在集体中教育的原则要注意培养良好的集体;要努力发挥学生集体的教育作用;要把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结合起来。7、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原则启发学生的自觉性,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培养自我教育的能力;处理好管理与自我管理的关系。8、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统一校内的教育力量;统一校外各方面的教育影响;注意各类教育影响的前后一致性。四、小学德育内容小学德育纲要规定的德育内容有:热爱祖国的教育;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教育;热爱人民的教育;热爱集体的教育;热爱劳动、艰苦奋斗的教育;努力学习、热爱科学的教育;文明礼貌、遵守纪律的教育、民
29、主与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良好的意志、品格教育;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概括起来:1、基本道德和行为规范的教育:基本道德主要指学会做人的基本品质,包括公平、正直、诚实、勇敢、仁爱、热爱劳动、艰苦朴素等;行为规范是指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2、公民道德与政治品质的教育包括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民主法制观念和一些基本的政治常识。3、世界观、人生观和理想的基础教育五、小学德育实施的途径1、途径:品德课的教学;各学科教学;班主任工作;校会、晨会、班会;少先队活动;课外校外活动等。2、学科教学与德育的关系两者紧密相关。首先,教学本身具有教育性,小学各科的课程标准与教材是根据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来制定的,它本身
30、具有丰富的思想品德教育内容;其次,学科教学是为了学习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也只有掌握了文化科学基础知识才能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还有,学科教学的组织形式本身也具有教育意义,民主和有效的教学形式既鼓励学生追求真理、积极参与,又要求学生遵守课堂纪律,端正学习态度,认真完成作业,这些做法对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六、小学德育的方法1、说服教育:通过讲解、谈话、讨论等方式摆事实,讲道理,启发学生的自觉性,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培养学生道德品质。2、情感陶冶法:通过设置一定的情境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得到道德情感与心灵的熏陶,主动接受教育的一种方法。3、榜样示范法:以别人的好思想、
31、好品德、好行为去影响、教育学生的一种方法。我国使用的榜样一般包括:伟人的典范、教育者的示范和学生中的好榜样等。4、实际锻炼法:让学生参加各种实际活动,在活动和交往中锻炼思想,增长才干,培养优良思想和行为习惯。5、奖励与惩罚小学班主任工作一、班级1、班级:是指将年龄相近、知识水平程度基本相同、有共同学习任务的同一年级学生编成有固定人数的学生群体。2、班级的意义班级是学校系统的细胞,是学校开展各类活动的最基本且稳定的基层组织;班级是既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基层集体;班级是学生成长的基地,更是学生心理上的“家”。二、班主任1、班主任:是受学校委托,按照学校的教育要求和班级
32、教育目标,全面负责和主持一个教学班各项具体工作的教师。2、班主任角色:是班集体的培育者;是班集体的教育者;是班集体的管理者。三、班主任工作1、班主任工作的意义班主任是班集体的培育者、教育者和管理者;班主任是联系校内各种教育力量的纽带;班主任是沟通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桥梁。班主任工作的优劣,不仅影响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而且直接关系到能否把一个班全体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等方面都得到生动活泼地发展的新一代。2、班主任工作的职责(1)按照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联系本校本班实际,对全班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着重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学习习惯、劳动习惯和文明行为习惯;(2)
33、与任课教师协调联系,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激发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培养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确保学习质量提高;(3)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针对不同时期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生理和心理的健康教育,指导学生强身健体,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4)指导班委会和少先队工作,培养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班集体,做好学生的个别教育工作;(5)指导学生参加劳动实践,培养热爱劳动的习惯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关心学生课余生活,大力开展各种有益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广泛兴趣和特长优势;(6)抓好班级日常管理,加强常规训练,做好品德评定和学籍管理工作;(7)经常与家长联系,发挥社会的教育力量,增
34、大教育合力。3、班主任工作的任务班主任工作的任务涵盖着对班级的全面管理和对全体学生的全面负责,具体表现为思想品德教育、文化学习指导、集体意识和行为规范教育、身心健康教育等方面。4、班主任工作的内容与方法(1)了解和研究学生:一般采用观察法、访谈法、分析和研究书面资料、调查法进行。(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3)做好个别教育工作(4)营造优雅的班级环境:布置好教室,办好班报,建好图书角、生态角。(5)协调好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加强与任课教师的团结合作;做好少先队工作;做好家长工作。(6)做好班主任工作计划和总结。计划基本内容包括班级基本情况分析,本学期教育工作的中心任务,工作内容及时间安排,具体措施等
35、。总结分全面总结和专题总结,全面总结的基本内容包括基本情况概述,主要的做法和经验,存在的问题和教训,改进工作的意见等。总结要做好,就必须注意日常班级管理和活动资料的积累。总结既要有典型事实,又要有理论分析,探索出有规律的经验。专题总结是指就本班学生发生显著变化的某个方面进行深入而具体的总结。5、班集体的组织与培养一个良好班集体形成的标志体现在:目标是方向、领导是核心、活动是命脉、舆论是灵魂、组织是功能保证。具体表现在:(1)确立班级奋斗目标(2)组建班委会班委会的组建要遵循四个原则:民主性原则;用其所长原则;教育与锻炼相兼原则;关心爱护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3)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要做
36、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认识;抓好常规训练,严格行为规范;培养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奖惩强化。(4)组织开展班级活动班级活动的组织要做到:精心设计活动主题;活动要有针对性,能切实解决问题;要开拓创新,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要生动活泼,具有趣味性;要在向全体学生,充分调动和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主动性。6、个别教育对优秀生的教育:班主任既要体现培养和爱护,又要体现严格管理和严格要求,重点加强理想教育,同时要注意客观评价。对后进生的教育:首先要了解学生,然后以爱动心、以理服人、以智导行,同时也要注意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长期不断反复的过程,要有打“持久战”的思想。小学课外校外活动与少先队工作一、课外校外活动1
37、、概念课外活动:是指学校在课堂教学之外有目的地、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各种有意义的教育活动。校外活动:是指学生参加校外文化教育机构组织的课外活动。2、课外校外活动的意义(1)可以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更加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2)能够适应学生的各种需要,丰富学生文化生活,更有利于提高教育效果;(3)有利于发展学生特长,使学生个性尽可能得到发展。3、课外校外活动的特点灵活性;综合性;自主性;兴趣性。4、课外活动的内容科技活动;学科活动;文体活动;课外阅读活动;游戏活动;社会公益活动;主题活动。5、课外活动的形式个人活动;小组活动;群众性活动6、课外校外活动的基本要求(1)活动要有明确的
38、目的性、计划性和统一性;(2)活动要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兴趣特长;(3)活动要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4)活动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二、少先队1、少先队的性质群众性和先进性的统一;政治性和社会性的统一;服务生与自主性的统一。2、少先队的任务团结教育少年儿童,听党的话,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努力学习,锻炼身体,培养能力,立志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力量,做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维护少年儿童的正当权益。3、少先队活动的基本内容(1)基础的共产主义教育:以爱国主义为起点的共产主义理想教育;以学英雄为主要内容的革命传统教育;以集体主义为主要内容的道德品质教育。(
39、2)劳动教育(3)科学教育(4)体育和美育活动4、少先队活动的基本形式队会;礼仪活动;阵地活动(队室、鼓号队、队报、红领巾广播站、知识角等);参观、访问及各种社会实践;夏(冬)令营活动。5、少先队辅导员的职责和基本条件职责:以共产主义精神教育少年儿童,辅导少先队的全部生活,使少先队员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预备队和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基本条件:热爱儿童,献身事业;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勤奋学习,精通业务;潜心研究,勇于创新。教学设计技能一、教学1、教学过程的本质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统一过程;教学过程是教学与教育的统一过程;特殊认识过程与掌握知识过程。2、教学
40、过程的基本阶段唤起学习兴趣阶段;客体的认知与正确表象的形成阶段;概念的形成与学生的抽象思维阶段;知识的巩固阶段;运用知识的阶段;检查知识阶段。3、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统一;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统一;掌握知识和形成思想感情的统一;智力活动与非智力活动的统一;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的统一4、教学原则(1)科学性、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统一原则(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3)直观性原则:要求教师通过直观教具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形成科学概念和掌握科学知识。直观性原则的使用不仅要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要求而且也要符合学生思维的发展规律。使用这一原则时要注意:第一,恰当选择
41、直观手段;直观是手段不是目的;在直观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认识。(4)启发性原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使用这一原则时要求:第一,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第二,要引导学生学会良好的思维方法;第三,要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第四,要提高教育艺术,增强教育智慧,善于把握启发的时机。(5)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既要按照学生身心发展的顺序进行,又要按照学科知识的演进顺序和逻辑顺序进行。使用这一原则时要注意:第一,教师既要按照教材中科学知识和逻辑体系进行教学,又要分清主次,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第二,必须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第三,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
42、第四,要注意从学生中获得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进程。(6)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师要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使之能长久有效地保持在记忆中,并能根据需要很好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用这一原则时要注意:第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巩固;第二,要保证巩固的科学性,按记忆与遗忘的规律进行;第三,巩固的方式要多样化;第四,要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不能搞疲劳战术。(7)可接受性原则:又称量力性原则,是指教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和特点,既能为学生所接受又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使用这一原则时要注意:第一,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发展水平,从学生现有水平出发进行教学;第二,站在时
43、代高度,确定教学目标;第三,要重视儿童的年龄特征;第四,要恰当把握教学难度。(8)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应有的发展。使用这一原则时要注意:第一,要面向全体,照顾个别,把集体教学与个别指导结合起来;第二,要尊重学生的差异;第三,教学措施要有针对性,因材施教要落实到每个学生。5、教学方法常用的教学方法有:(1)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和学生通过听课来接受知识的方法。用好讲授法要注意:要设计好讲授的内容;运用好讲授的语言;要组织好学生的听讲。(2)谈话法: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或启发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44、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通过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对话得出结论的方法。使用时要注意: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精心设计问题;讲究提问的技巧;做好归纳与小结。(3)讨论法: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围绕某一中心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集思广益,得出正确结论的方法。使用此方法时要注意:讨论前作好准备;讨论时作好引导;讨论后作好小结。(4)读书指导法:是指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自学教材或参考书以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使用此方法时要注意:要提出明确的读书要求;要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要加强辅导;要有计划、适当地组织学生通过讨论、笔谈、办学习园地等方式交流各自的读书心得。(5)演示法:是教师通过演示实物、直观教具或实验使学
45、生获得知识的方法。使用此方法时要注意:要做好演示的准备;要讲究演示的方法;演示后要做小结。(6)参观法:指教师根据教学目的、要求,组织学生到校外场所,使学生通过对实际事物和现象的观察、研究从而获得知识的教学方法。使用此方法时要注意:参观前要根据教学目的以及学校实际条件确定参观地点、对象和进行的步骤,制定详细的参观计划;参观时要指导学生观察、收集资料和作必要的记录;参观后要组织学生总结收获体会;参观时还要注意安全。(7)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各种作业,从而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方法。使用此方法时要注意:要明确练习的目的,根据目的选择合适的练习种类;掌握练习的方法;要及时检查、评讲
46、学生练习的质量。(8)实验法:是指教师指导学生利用一定仪器设备进行实际操作,通过直接观察研究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而获得直接知识的教学方法。使用此方法时要注意:要做好实验前的准备;注意实验过程中的指导;做好实验小结;注意实验安全。二、教学目标1、定义: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所要完成的教与学的具体任务,是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2、教学目标的功能教学目标是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的具体化,能否实现培养目标是通过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来落实的。同时,教学目标直接对学生提出要求,为学生的“学”起着导向作用,它在教学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制约着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它既是教学的出发点,又是教学的归宿。3
47、、教学目标的类别布卢姆把教学目标分为识记、领会、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方面。我国的教学目标包括:使学生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认知目标);发展学生的智力、创造力和体力(能力目标);为培养学生科学世界观奠定基础,养成良好的品德(情感目标)。4、教学目标的陈述要求教学目标的陈述要包含四个要素:(1)行为主体学生行为目标描述的应是学生的行为,不是教师的行为。不是“教给学生”而是“学生应该”(2)行为动词要用可观察、可测量的具体行为动词。“知道、了解、掌握、喜欢”是含糊的动词,明确的动词有“写出、背出、列出、选出、认出、比较、对比、辨别”等(3)情境或条件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
48、范围。如“借助工具书”“根据地图”“看完全文后”(4)表现水平或标准指学生对目标所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用以评量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如“至少举出五个特点”“90%都对”“一分钟内”等。5、编制教学目标的前提条件明确我国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熟悉学科的课程标准和教材;深入了解学生;掌握编制教学目标的要求。三、教案1、教案的构成要素(1)概况:包括课题、授课班级、授课时间、课型、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具等。(2)教学过程(3)板书设计(4)作业设计(5)教学反思2、教案的基本形式文字式;习题式;板书式;表格式。教案一般有三种类型:一是简单的、提纲式的教案;一是
49、详细全面的教案;一是介于两者之间的教案。3、教案编制的要求体现科学性;注重实用性;突出针对性;注意规范性;富有灵活性。教案编制的原则:科学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差异性原则;操作性原则;变化性原则。课堂教学技能一、导入技能1、导入:是教师在新的教学内容或活动开始前,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行为方式。“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2、导入的功能集中注意(要使学生在课间的兴奋中心转移到课堂中来,首先要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兴趣;明确目的(让学生直接或间接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联结知识(衔接新旧知识);沟通感情。3、导入的类型(1)温故导入法根据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找准新旧知识的联结点,以旧引新或温故知新。
50、复习导入、练习导入属于此类。(2)悬念导入法是指利用学生对那些悬而未决的问题和现象的关切心情来进行导入的方法。(3)情境导入法利用语言、设备、环境、活动、音乐、绘画等各种手段,制造一种符合教学需要的情境,以激发学生兴趣,诱发思维,使学生处于积极学习状态的方法。其最高境界是“身临其境,感同身受,意识不到是在上课。”苏霍姆林斯基“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们越少感到教育者的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我们把这条规律看成是教育技巧的核心。”(4)问题导入法利用问题产生疑惑,激发思维的导入方法。设置的问题要做到“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这样才能起作用。(5)演示导入法通过实物、模型、图表、录像、电视等
51、教具的演示,引导学生观察,提出新问题,从解决问题入手,自然地过渡到新课学习的方法。(6)实验导入法教师巧设实验,使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去发现规律,进行归纳总结,来导入新课的方法。(7)实例导入法从生活中选取一些生动形象的实例进行引入和佐证,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让深奥的道理通俗化的导入方法。(8)典故导入法通过寓言、故事或传说等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维,引入新课的方法。(9)审题导入法教师出示课题或标题,然后从探讨题意入手引导学生分析课题,导入新课的方法。(10)直接导入法开门见山,直接点题,讲明这节课的学习内容与要求,从而引起学生注意的导入方法。4、导入程序集中注意引起兴趣激发思维明确目的进
52、入学习课题。一个完整的导入过程应由这五步构成,但在具体操作中要灵活运用,不能机械照搬,有时这五步界限并不明显,甚至互相交融,有时导入并不需要这样完整的五步,因此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5、导入的基本要求(1)趣味性:要有趣味性就要做到:语言风趣;热情开朗;方式新颖;引证生动。(2)启发性:导入的关键就是要启发学生思维,学习与掌握新知,为此教师应摒弃“师道尊严”的观念,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创造宽松、积极、和谐的氛围,让学生思维之门敞开,奇思妙想纷至沓来。(3)迁移性:导入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新旧知识的迁移,为此,导入时要以旧引新,对比开讲。(4)目的性:不管怎样导入都不能脱离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二、讲授技
53、能1、定义: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为学生传授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进行学科德育的技能。2、讲授的作用:能在较短的时间里获得大量的科学知识,有利于保证知识的科学性、思想性和系统性。但由于是单向的“传递接收式”,学生易处于被动状态,难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3、讲授的基本要求(1)要设计好讲授的内容:首先,讲授的内容要有科学性和思想性;其次,讲授的内容应有启发性,以激发学生思维,避免学生处于被动状态,此外,讲授内容还要有系统性和逻辑性,并且注意重难点的突出。(2)运用好讲授的语言教师讲授的语言要规范、通俗、清晰、精练;语调要抑扬顿挫;音量、音速要适度;要以姿势助说话,增强语言的感染力。(3)组织好学生
54、的听讲要提高学生听讲的积极性,除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其自觉性外,还要注意:第一,讲授时善于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使学生思维紧跟教师的思路,把学与思结合起来;第二,讲授要同板书相结合,增强讲授效果;第三,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听课的神态等及时调整自己的讲授内容、速度与方式。4、讲授的基本形式及要求(1)、讲述:叙述和描述事实,文科教学比较多。要求:讲述方式方法要与内容相适应;口语规范,能运用学科术语;重点突出,有条理,不罗嗦;语音和语速要适度;配合姿势语言,时间支配好。(2)、讲解:说明、解释或论证概念、规律、原理和法则,理科教学比较多。要求:要在感知概念后认识其本质特征
55、;分化泛化概念,明确内涵外延;判断推理符合逻辑,结论简明;善于启发,课堂的学习气氛浓;理论结合实际,注重培养能力。(3)、讲读:讲述、讲解和阅读教材交叉进行,主要用于语文和外语教学。要求:能够范读并指导学生朗读;教学基础知识时渗透德育;情感充沛,师生情感共鸣;读讲议穿插,时间调控好;注重语感,加强能力培养。(4)、讲演:较系统地深入分析和论述问题、作出科学结论。要求:语音和语速适度,能及时停顿;有条理,突出重点,攻破难点;知识和技能系统化,提示规律;善启发,能表情,有艺术魅力;能按时完成讲演任务,不拖堂。三、提问技能1、提问:是引发学生产生心智活动并作回答反应的信号刺激,是促进学生思考发展的有效途径。2、提问的功能集中注意,激发兴趣,同时还可以维持课堂秩序;启发思维,发展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建构城堡课件教学课件
- 四数下教案(北师大版)
- 红茶的课件教学课件
- 人力资源经理劳动合同模板
- 代为办理协议
- 仓储用地土地共有协议书
- FOB贸易合同履行主体合同
- 企业竞争情报咨询合同
- KTV风格别墅租赁合同
- 个人并购贷款协议
- 技术协议范本通用模板
- 香港十日游旅游计划书
- 屠宰工培训课件
- 生命的价值课件
- 动车组空调及换气系统维护与检修 CRH380A型动车组空调及换气系统的控制
- 2023年新华社招聘122人笔试参考题库(共500题)答案详解版
- 流行病学的误差和偏倚
- 第2.3课测量肺活量(教学课件)四年级科学上册(教科版)
- 垃圾清运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2023-2024学年江苏省苏州市七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
- 宠物医疗职业规划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